19. 佛教和道教文章2
2024-10-09 12:09:28
作者: 施寒微
[101] J. J. M. de Groot(高延)在他的著作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中國宗教制度》,6卷本,萊頓,1892—1910)中將許多志怪小說用作研究宗教的資料。
[102] 這種說法非常值得懷疑。
[103] 《太平廣記》卷三百七十五。
[104] 見L. Ledderose(雷德侯)的The Ten Kings and the Bureaucracy of Hell(《十殿閻羅》),香港,1990年。
[105] 參見Yi-t'ung Wang(王伊同)的Yang Hsüan-chih, A Record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Lo-yang(《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84年,第153—156頁。這部著作的另外一個譯本,見W. J. F. Jenner的Memories of Loyang: Yang Hsüan-chih and the Lost Capital (493-534)(《洛陽的回憶:楊炫之和淪陷的都城》),牛津,1981年。
[106] 關於《搜神記》,見D. Bodde(卜德)的Some Chinese Tales of the Supernatural. Kan Pao and His Sou-shen chi(《中國志怪故事:干寶和〈搜神記〉》),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6期(1942年),第338—357頁;K. J. DeWoskin(杜志豪)的The Sou-shen-chi and the chih-kuai-Tradition. A Bibliographic and Generic Study(《〈搜神記〉和志怪傳統:書目與類屬研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1974年;R. B. Bailey的A Study of the Sou-shen chi(《〈搜神記〉研究》),印第安納大學,博士論文,布盧明頓,1966年。譯文,亦見K. J. DeWoskin的In Search of the Supernatural-Selections from "Sou-shen chi"(《尋找志怪:〈搜神記〉選集》),載Renditions(《譯叢》)第7期(1977年),第103—114頁。
[107] 《搜神記》卷十八。
[108] 中國科學院文學所所長、詩人何其芳編輯的《不怕鬼的故事》(北京,1961年;1978年新版)在序言中這樣寫道:「世界上並沒有過去的故事裡所說的那種鬼,但是世界上又確實存在著許多類似鬼的東西。大而至於國際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嚴重的天災,一部分沒有改造好的地主階級分子……」
[109] 參見D. Bodde(卜德)的Some Chinese Tales of the Supernatural. Kan Pao and His Sou-shen chi(《中國志怪故事:干寶和〈搜神記〉》),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6期(1942年),第338—357頁。
[110] 英語譯本,見R. Greatrex(王羅傑)的The Bowu zhi.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斯德哥爾摩,1987年)。
[111] 參見J. Ware(魏魯南)的Alchemy, Medicine, Religion in the China of A.D. 320. The Nei P'ien of Ko Hung (Pao-p'u tzu)(《中國的鍊金術、醫藥和宗教:抱朴子內篇》),劍橋,麻薩諸塞州,1966年;J. Sailey的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er Ko Hung A.D. 283-343(《哲學家葛洪研究》),聖弗朗西斯科,1978年。
[112] 國學整理社輯《諸子集成》第八冊《抱朴子》。
[113] 關於地方文化見W. Eberhard(艾博華)的Lokalkulturen im Alten China, Teil 2. Die Lokalkulturen des Südens und Ostens(《中國古代地方文化》),第2部分:南方和東方,北京,1942年,英語版:萊頓,1968年。
[114] 《搜神記》卷一;亦見E. Schafer的Ritual Exposure in Ancient China(《古代中國的暴露儀式》),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14期(1951年),第130—174頁。
[115] 《搜神記》卷四;亦見《三國志》卷八。
[116] 見Chin-tang Lo(羅錦堂)的Popular Stories of the Wei and Chin Periods(《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載JOS(《東方文化》)第18期(1979年),第1頁。
[117] 《搜神記》卷十一。
[118] 《搜神記》卷十八。
[119] 《呂氏春秋》卷二十二。
[120] 《搜神記》卷十六。
[121] 全譯本見Richard B. Mather(馬瑞志)的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122] 參見吉川幸次郎的The Shih-shou hsin-yü and Six Dynasties Prose Style(《〈世說新語〉與六朝散文風格》),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18期(1955年),第124—141頁;參見R. B. Mather(馬瑞志)的Shih-shuo Hsin-yü. A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第8頁。
[123] W. Eberhard(艾伯華)和A. Eberhard的Südchinesische M?rchen(《中國南方童話》),杜塞道夫,1976年。
[124] 這部著作1915年在上海出版。
[125] 目前為止,用歐洲語言撰寫的對中國早期佛教最好的研究著作為E. Zürcher(許理和)的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佛教征服中國》);A. F. Wright(芮鶴壽)關於中國佛教史的概述雖然需要修訂,但也不失為一部好著作: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中國歷史上的佛教》),斯坦福,加利福尼亞州,1959年;Kenneth K. S. Ch'en(陳觀勝)的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中國佛教歷史調查》),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64年;Kenneth K. S. Ch'en的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佛教的中國化》),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73年。
[126] 此處參見CLEAR(《中國文學》)第5期(1981年)上由V. H. Mair的一篇文章引起的爭論。
[127] 見A. E. Link的The Earliest Chinese Account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Tripitaka(《中國最早的〈大藏經〉編纂》),載JAOS(《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81期(1961年),第87—103頁。
[128] 見P. Demiéville(戴密微)的Les versions chinoises du Milindapa?ha(《〈彌蘭王問經〉的中文版》),載BEFEO(《法國遠東學院學刊》)第24期(1924年),第181—218頁中標題為Sur les éditions imprimées du canon chinois(《關於中文經典的印刷版》)的附錄。
[129] 引用率最高的版本是《正統道藏》(上海,1924年;台北,1976年翻印),其中包括1444年(以及1447年)印製的版本以及1607年補充的部分。(Vorratshaus des Rechten Weges意為「儲存正確道路的地方」, Der Speicher der Rechten Lehre意為「儲存正確學說的地方」。——譯者注)
[130] 見M. Strickmann(司馬虛)的The Mao Shan Revelations. Taoism and the Chinese Aristocracy(《茅山神啟——道教和貴族社會》),載TP(《通報》)第63期(1977年),第1—64頁;M. Strickmann的Le Taoisme du Mao Chan. Chronique d'une Révélation(《茅山神啟》),巴黎,1981年。
[131] 見J. M. Boltz(鮑菊隱)的A Sur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10—17世紀道教文獻通論》),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7年。關於宋代的分類,見D. Kuhn的Die Song-Dynatie (960-1279). Eine neue Gesellschaft im Spiegel ihrer Kultur(《宋代:反映在文化中的全新社會》),魏恩海姆,1987年;H. Schmidt-Glintzer(施寒微)編的Lebenswelt und Weltanschauung im frühneuzeitlichen China(《近代早期中國的生活與世界觀》),斯圖加特,1990年,引語部分。
[132] 見P. J. Thiel的Der Streit der Buddhisten und Taoisten zur Mongolenzeit(《元代的佛道大辯論》),載MS(《華裔學志》)第20期(1961年),第1—81頁。
[133] 目前關於道經最重要的論文,見Ofuchi Ninji(大淵忍爾)的The Formation of the Taoist Canon(《道經的形成》),載H. Welch(尉遲酣)、A. Seidel(索安)編的Facets of Taoism. Essays in Chinese Religion(《道教面面觀:中國宗教論文集》),紐哈芬,康乃狄克州,1979年,第253—267頁;陳國符的《道藏源流考》(北京,1963年);P. van der Loon(龍彼得)的Taoist Book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Sung Period(《宋代收藏道書考》),倫敦,1984年。
[134] 關於《太平經》,見B. J. Mansvelt Beck(馬史恩)的The Date of the Taiping jing(《〈太平經〉成書年代》),載TP(《通報》)第66期(1980年),第150—182頁;B. Kandel的Taiping jing. The Origi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Scripture on General Welfare". The History of an Unof?cial Text(《〈太平經〉源流考:一部非官方文本的歷史》),漢堡,1979年。
[135] 關於「讖緯」在道教中的作用,見A. Seidel(索安)的Imperial Treasures and Taoist Sacraments. Taoist Roots in the Apocrypha(《國之瑰寶和道教秘物——讖緯中的道教淵源》),載MCB(《漢學與佛學叢刊》)第21期(1983年),第291—371頁。
[136] 此處參見L. Kohn(孔麗維)編的Taoist Medit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道教冥想與長生術》),安娜堡,密西根州,1989年。
[137] 見S. R. Bokenkamp(柏夷)的The Peach Flower Font and the Grotto Passage(《桃花與石窟》),載JAOS(《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106期(1986年),第65—77頁。
[138] 見J. Sailey的The Master Who Embraces Simplicity. A Study of the Philosopher Ko Hung A.D. 283-343(《哲學家葛洪研究》),聖弗朗西斯科,1978年。
[139] 關於「靈寶經」,見S. R. Bokenkamp的Sources of the Ling-pao Scriptures(《〈靈寶經〉溯源》),載M. Strickmann(司馬虛)編的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密宗和道教研Men'sikov究(斯坦因紀念集)》),第2卷(布魯塞爾,1983年),第435—487頁;亦見M. Kaltenmark(康德謨)的"Ling-pao". Note sur un terme du taoisme religieux(《「靈寶」,一個道教術語的解釋》),載Mélanges publiés par l'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法國漢學研究所文集》),第1卷(巴黎,1960年),第559—588頁。
[140] 見E. Zürcher(許理和)的Buddhist In?uence on Early Taoism(《佛教對早期道教的影響》),載TP(《通報》)第64期(1980年),第84-147頁。
[141] 向達的《論唐代佛曲》,載向達的《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北京,1987年),第275—293頁。
[142] 整體概述見V. H. Mair(梅維恆)的A Partical Bibli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Indian In?uence on Chinese Popular Literature(《印度對中國俗文學的影響研究論文目錄》),載Sino-Platonic Papers(《中國奇想論文集》)第3期(1987年),第1—214頁。
[143] 見é. Chavannes(沙畹)的Cinq cents contes et apologues. Extraits du Tripitaka chinois et traduits en fran?ais(《中華大藏經》),4卷本(巴黎,1910—1934);L. N. Mensikov(孟列夫)的Les Paraboles Bouddhiques dans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中國文學中的佛教故事》),載BEFEO(《法國遠東學院學刊》)第67期(1980年),第303—336頁。
[144] 今天漢語佛經的標準本為《大正新修大藏經》(東京,1922—1934);入門書籍為P. Demiéville(戴密微)編的Répertoire du canon bouddhique SinoJaponais. Fascicule annexe(《中日佛教經典目錄》),第2版(巴黎,1978年)。
[145] 見W. Eberhard(艾博華)和A. Eberhard編的Südchinesische M?rchen(《中國南方童話》),科隆,1976年,第254頁以下。
[146] 關於《冤魂志》,見A. E. Dien(丁愛博)的The Yuan-hun chih (Accounts of Ghosts with Grievaces). A Sixth Century Collection of Stories(《〈冤魂志〉:一部六世紀的故事集》),載Tse-tsung Chow(周策縱)編的Wen-lin. Studies in Chinese Humanities(《文林:中國人文研究》),麥迪遜,威斯康星州,1968年,第211—228頁。譯本有A. P. Cohen的Tales of Vengeful Souls. A Sixth Century Collection of Chinese Avenging Ghost Stories(《六世紀中國鬼魂復仇故事集》),台北,1982年。
[147] 見D. E. Gjertson的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Ming-pao chi. A T'ang Dynasty Collection of Buddist Tales(《〈冥報記〉研究與翻譯:唐代佛教故事集》),史丹福大學,博士論文,1975年;亦見D. E. Gjertson的The Early Chinese Buddhist Miracle Tales. A Preliminary Study(《早期中國佛教傳奇故事研究初步》),載JAOS(《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101期(1981年),第287—301頁。
[148] 《新書》卷六。
[149] 見冢本善隆的《古逸六朝觀世音應驗記研究》,載《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創立二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第2卷(日本卷),京都,1954年,第234—250頁;牧田諦亮的《古逸六朝觀世音應驗記研究》(京都,1970年)。
[150] 見A. F. Wright(芮鶴壽)的Biography and Hagiography. Hui-chiao's Lives of Eminet Monks(《傳記與聖傳:慧皎的〈高僧傳〉》),載《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創立二十五周年紀念論文集》,第1卷(京都,1954年),第383—432頁。
[151] 道宣(596—667)的《續高僧傳》(也稱《唐高僧傳》);贊寧(919—1002?)的《宋高僧傳》。
[152] 見K. A. Adelsperger Cissel的The Pi-ch'iu-ni chuan. Biographies of Famous Nuns from 317-516 C.E.(《〈比丘尼傳〉:317—516年的著名比丘尼》),威斯康星大學,博士論文,1972年。
[153] 見H. Schmidt-Glintzer(施寒微)的Der Buddhismus im frühen chinesischen Mittelalter und der Wandel der Lebensführung bei der Gentry im Süden(《中國中世紀早期的佛教以及南方鄉紳生活方式的改變》),載Saeculum(《百年》雜誌)23.3(1972年)。
[154] 見N. E. Boulton的Early Chinese Buddhist Travel Records as a Literary Genre(《作為文學體裁的早期佛徒遊記》),2卷(喬治城大學,博士論文,1982年)。
[155] 關於玄奘的生卒年月,見楊廷福《玄奘年壽考論》,載《大公報在港復刊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香港,1978年),第417—441頁。
[156] 關於這些求經者的記錄,見梁啓超的《中國印度之交通》,載梁啓超的《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1936年),以及釋東初的《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1968年),第166—222頁。關於朱士行,亦見E. Zürcher(許理和)的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佛教征服中國》),第61頁以下。
[157] 對去印度求經者的間接或散見各處的消息,目前還沒有進行系統的研究。6世紀前僧人關於異域的著作大多已佚失,《玄奘與大唐西域記》(第122頁)中列舉了其中的幾部,載季羨林等編的《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1985年)。
[158] J. Legge(理雅各)譯本:A Record of Buddhist Kingdoms(牛津,1886年)。H. Cordier(高第)列舉了其他譯本:Bibliotheca Sinica(《漢學書目》)。其他最重要的西方語言譯本,見S. Beal的Si-yuki.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f Hiuen Tsiang (A.D.629),2卷本(倫敦,1884年;加爾各答,1957年重印),第11—54頁。
[159] 參見Yi-t'ung Wang(王伊同)譯本Yang Hsüan-chih, A Rekord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in Lo-yang(《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第215頁及以下(其中還列舉了S. Beal和é. Chavannes(沙畹)的其他文獻及翻譯)。
[160] 節譯本,見S. Julien(儒蓮)的Histoire de la vie d'Hiouen-thsang, et de ses voyages dans l'Inde entre les année 629 et 645 de notre ?re(《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巴黎,1851年;之後有S. Beal的全譯本;其後是作為遺作出版的T. Watters的譯本:On Yuan Chwang's Travels in India (A.D. 629-645)(《大唐西域記》),倫敦,1904—1905。關於辯機在《西域記》的編輯上做了多少工作,是有爭議的。參見1930年出版的陳垣《大唐西域記撰人辯機》,載《陳垣學術論文集》,第1卷(北京,1980年),第449—473頁。
[161] 譯本見高楠順次郎的A Record of Buddhist Practices sent Home from the Southern Sea;見高楠順次郎的A Record of the Buddhist Religion as practised in India and the Malay Archipelago (A.D. 671-695) by I-tsing(《義淨對印度和馬來群島佛教的記述》),牛津,1896年。
[162] 關於唐代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特別是宗教交流的研究很多,例如D. D. Leslie(李渡南)關於中國與阿拉伯世界關係的著作:Islam in Traditional China: A Short History to 1800(《傳統中國的伊斯蘭教簡史(1800年以前)》)坎培拉,1986年,第10頁及以下。關於中國和印度在618年到704年之間的交流,見季羨林等編《大唐西域記校注》引語部分,第89頁及以下。
[163] 見H. Schmidt-Glintzer(施寒微)的Das Hung-ming chi und die Aufnahme des Buddhismus in China(《〈弘明集〉與佛教再中國的接受》)威斯巴登,1976年。
[164] P. Demiéville(戴密微)曾經收集了關於死亡的詩:Poèmes chinois d'avant la mort(《中國絕命詩選》),巴黎,1984年。
[165] 見R. B. Mather(馬瑞志)的Wang Jung's "Hymns on the Devotee's Entrance into the Pure Life"(《王融〈淨行頌〉》),載JAOS(《美國東方學會會刊》)第106期(1986年),第79—98頁;R. B. Mather的The Life of the Buddha and the Buddhist Life. Wang Jung's (468-493) "Songs of Religious Joy" (Fa-le tz'u) (《佛陀的生活與佛徒的生活:王融的〈法樂辭〉》),載JAOS第107期(1987年),第31—38頁。
[166] 根據L. Giles(翟蘭思)的Dated Chinese Manuscripts in the Stein Collection(《斯坦因藏品中註明日期的中國文獻》),載BSOAS(《倫敦大學東方與非洲學院院刊》)第7卷(1935年),第809—836頁,第8卷(1935—1937),第1—26頁,第9卷(1937—1939),第1—25頁以及第1023—1046頁,第10卷(1940—1942),第317—344頁,第11卷(1943—1946),第148—173頁;此處為第9卷,第8頁及以下。
[167] 見L. Giles, Dated Chinese Manuscripts in the Stein Collection(《斯坦因藏品中註明日期的中國文獻》),第9卷,第1044頁及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