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官方與典雅的風格(前221—180) 7. 筆、墨和紙:文字改革與金石學
2024-10-09 12:08:36
作者: 施寒微
文字的統一及不同字體的發展
中國文字的發展離不開筆、墨、硯,特別是離不開紙。[1]諸多傳說圍繞著這些寫字工具的產生乃至其製作工藝的完善而形成。相傳毛筆是秦朝的將軍蒙恬發明的(公元前3世紀末),不過,蒙恬應該只是對其進行了改良,因為早在他之前,毛筆就已經存在了,有些研究者甚至認為用毛筆寫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代。
與毛筆一樣,墨也有類似的傳說。墨被認為是著名書法家、制墨家韋誕(179—253)的發明,在此之前,人們被認為是用漆或者黑漆寫字。[2]還有一個傳說則認為是孔子的學生子路發明了墨。但是從現在的考古發現來看,彩色的墨早在此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了。除了黑墨,還有朱墨,一些出土的絹帛抄本很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據推測,松煙應該是從漢代開始成為制墨主要原料的。人們將松煙的煙炱與其他原料(其中的主要輔料是泥土)混合,在臼中反覆舂搗,然後放入模具中塑形並乾燥,製成墨錠。而墨汁是由墨錠加水,在硯台上研磨而成的。
製造硯台的石料有很多種,根據石頭的種類和製作工藝,硯台的價格也高低不一。硯與墨、筆一樣,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製作標準,特別受追捧的是產自廣東端州的端硯以及產自安徽歙州的歙硯。書法不僅是文官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對於皇帝而言也是一樣。直到今天,使用筆、墨、紙的卓越能力依然被視為知識分子的特徵,且人們非常重視學習某種特定的傳統字體,其次才是個人的字體。由此,我們也就能夠理解為何中國人在文房四寶的製作工藝上登峰造極,他們對於書寫工具的鑑賞與愛好也極為專業。在這方面,沒有任何一種我們所熟悉的文明能夠比得上。
漢代的時候,筆、墨和硯早已為人熟知,但紙據說是到公元1世紀末才由宦官蔡倫製造出來的。[3]據稱,他在公元105年向皇帝介紹了自己的這個發明。而事實上,類似紙的書寫用具此前已經存在了,新的考古發現證明:早在公元前2世紀,紙就已經被製造出來了。造紙的技藝用了很長時間才越過中國的邊界傳到其他國家。已知在公元2世紀到公元3世紀的時候,造紙的技術才開始向外傳播。傳播路線先是向東,然後又向西。公元7世紀的時候,造紙技術傳到了印度,但是直到公元12世紀,才在那裡普及開來。公元8世紀中葉,中東地區的人就學會了造紙;經中東,造紙術又在10世紀傳到了非洲,並最晚於12世紀傳到了歐洲。[4]在紙發明以前,中國人是在竹片、木片或絹帛上寫字的。由於竹簡的使用,中國人才有了從上至下寫字的習慣。直到20世紀,這都是唯一的寫字方式。直到近幾十年,中國人才逐漸開始按照從左至右、字行上下而非左右排列的方式寫信或印書。
書寫的普及以及中國文學的發展,與官方及民間私人教育的努力息息相關。在這種教育中,寫字的能力始終占據主要地位。憑藉書法,知識分子通過觀察他人在柔軟的紙上行筆用墨的功力來判斷或辨認這個人的能力。同樣,審美的判斷標準一開始也並不是藉助文學作品形成的,而是先通過音樂[5],之後又通過書法形成的。而這個標準很快就被用在了繪畫和文學的鑑賞上。通過這種途徑,書法成為人們相互溝通與自我表現的媒介。[6]
中國為何能在與書法相關的所有方面都形成極高的工藝水平,其實有一個很實際的原因。在用墨的時候,中國人不僅講究墨的濃度,所使用的毛筆和紙的類型也非常關鍵。今天的書法家首選的紙是一種非常白、吸水性極強的紙,這種紙產自安徽宣城,因而也被稱為「宣紙」。
同樣著名的還有一種在公元10世紀專為南唐後主、詞人李煜(937—978)所制的宣紙,這種紙成為後世收藏愛好者眼中的珍品。我們可以從公元3世紀傅咸(239—294)所作的《紙賦》中看出紙的重要地位。隨著時代的變遷,文房四寶不僅意味著書寫工具,也成為文學作品描述的對象。被後代書法家奉為楷模的王羲之(321—379)創作他那篇著名的行書作品《蘭亭詩序》時,據說用的就是一支鼠須製成的筆。除混合在一起的鼠毫與羊毫,中國古人用來做筆的原料甚至還包括草,這種用草製成的草筆也被用於書寫。關於這方面的學術探討或感性描述有很多流傳至今,由此也證明了書法藝術的高度發展。[7]這類文章常用比喻,例如王羲之的《用筆賦》,又如他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中所寫: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
我們在青銅器銘文、其他刻文或者手寫字體上能夠看到的字體風格被統稱為大篆,大篆在周代就已經很常見,但並不統一。隨著各諸侯國行政方面的改革,文字在國家管理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對公元前3世紀統一了中國的秦國而言。秦統一中國之後,要在國內所有地區推行統一的行政管理制度,並且要實現信息的傳遞。為此,秦朝的丞相李斯開始命人推行文字改革,目的是為行政管理提供統一的、書寫方便的文字形式。官方文字形式的推行對文學當然是有影響的,同時,政府公文所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這具體表現為各種修辭手段進入了官方文件(包括給皇帝的奏章或其他政府公文)。一些私人的文字往來,例如信件,也都呈現出越來越藝術化的風格。[8]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們對於秦之前的標準化改革了解得並不確切,但類似的舉動似乎是曾經有過的。這方面相對可靠的早期記錄可以從班固的《漢書》中看到。根據書中記載,西周末年周宣王時期(前827—前782)曾經有一位姓籀的大歷史學家編撰了一部著作,內含15篇內容,書就用作者的名字命名為《史籀篇》,或者也依其所用字體而被稱為《大篆》。這種字體與公元前3世紀時盛行的「古文」是有區別的,「古文」這種字體在秦朝統一文字後便被人遺忘了,直到漢武帝時期(前141—前87),在拆除據稱是孔子故居的舊宅時,人們才又找到了用這種文字書寫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