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人寫的中國文學史> 6. 神話、傳說和故事

6. 神話、傳說和故事

2024-10-09 12:08:33 作者: 施寒微

  作為祖先的神仙

  漢代以後的神仙世界與先秦和秦漢時期的完全不同,相應地,對神仙世界的描述也完全不一樣。漢代之後的眾神形象由無數人形神組成,其中既有來自佛教、道教的影響,也有來自地方神仙崇拜的影響。從根本上來說,這個神的世界反映的是中國官僚體制下的等級制度和機構,而中國古典時代的神仙則比較少。後來,古典時代的神仙又與宗教神重疊,所以我們的了解並不多。[136]

  有一些神仙形象是沒有具體外形和性別的,除此之外,還存在很多神或者半神。半神雖然長得像人,卻具有神仙的法力,其中很多是被認為成仙的凡人。用理性思維分析神話的做法頗具爭議,而這種觀點是以邁錫尼的歐伊邁羅斯(Euhemerus,生活在公元前300年前後)命名的。從歷史的角度看,這種神話即歷史的觀點並不完全正確。在中國,我們恰好能看到一種反向的發展,一些最初的神被人化,而神仙世界的歷史被解釋並改寫為人類的歷史,或是被當作中國——這個人們所熟悉的世界文化中心——的最初歷史。由此我們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沒能發展起完整的神話體系。某些形象究竟是人還是神,早在戰國和西漢時期就已經存在爭議了。

  用歷史觀解釋神話的一個代表性人物是孔子。公元前1世紀在古老資料基礎之上編訂而成的《大戴禮記》「五帝德」中講到了傳說中的黃帝。相傳黃帝生活在公元前2600年前後。一個學生問孔子,黃帝如果是人,怎麼能夠活三百年?孔子回答說這是誤解,實際的意思是人民在黃帝活著的一百年中感受到了他的善舉,他死後的頭一百年,人民敬重他的靈魂,還有一百年是在追隨他的學說。

  由於後來的文人受儒家影響越來越大,經過這些人的改寫、解釋或摒棄,流傳至今的一些古老的神話僅剩殘篇,重新整理的難度很大。加之許多同音漢字的存在以及傳世文本的可靠度沒有保障,因而每個殘篇都有非常多的解釋可能,甚或有完全相反的解釋。所以,我們並不總能確定出現在傳世歷史化神話中的究竟是被神化的先祖,還是「原本的」神明。但我們也不必繼續追究這個問題,因為在這裡,我們只是將這些神話作為文學坐標以及後世神話的素材,並不是要探究它們的產生。

  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文本相對來說歷史都比較晚,商代的神話並沒有流傳下來。《尚書》反映的雖是商朝的精神世界,例如《湯誓》《盤庚》《高宗肜日》等,但據推測,這些內容應該是經過周朝修訂的。[137]而《詩經》中那些宋國君王的頌歌[138]應該是承襲商代傳統的宋國精英群體在東周時期寫下的。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們能看到的比較成規模的神話傳說集是直到東周后期(即戰國時期)才出現的,有些也是由後人收集整理的,要從後人的編輯中判斷哪個故事來自早期神話非常困難,甚至是完全不可能的,很多的資料都只是引用了片段。例如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提到了「帝」或「上帝」,他有宮廷,身邊有自然神,但這種想像顯然沒有被周人接受,周人將上帝等同於天,並切斷了他與祖先世界的一切聯繫。

  東周時期的幾乎所有著作中都保留了一些不完整的神話。最重要的就是《楚辭》,特別是其中的《天問》,這首1560個字的長詩中充滿了各種神話典故。[139]此外還有《山海經》,這部著作非常有趣,類似一部帶有神話色彩的宇宙誌。書中的素材應該是來自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但包含18章內容的傳世本(許多內容有殘缺)主要來自郭璞(276—324),此外,他還創作了300餘首詩來描述《山海經》中的插圖。[140]這部著作中不僅有地理描寫,還有對各種奇獸神仙以及奇特人物的刻畫,很多奇獸的形象出現在漢代的藝術作品中,例如作為墓磚上的裝飾。[141]

  另外一個重要的神話來源是據傳由劉安所作的《淮南子》,這部書中也提到了大量的神話。除《山海經》外,《穆天子傳》也是文學史上供我們了解周代神話的重要著作,但這部著作的傳世本殘缺不全,且有很多錯誤之處。[142]公元281年,位於汲郡(今河南省衛輝市)的戰國時期魏襄王(葬於公元前296年)的墓中發現了《穆天子傳》與其他一些對了解西周歷史非常重要的典籍,其中就包括上文提到過的《竹書紀年》(見本書「《書經》《春秋》《竹書紀年》」一節)。這些典籍是用周朝晚期的文字寫在竹簡上的,而《穆天子傳》應該是經過整理之後,又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抄寫下來的。當時,這部書就已經缺少了20卷,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竹簡的腐爛,這部著作殘缺得越來越嚴重。12世紀《玉海》卷四十八中提到這部著作有8514字,等到了19世紀,就只剩下6622個字了。在今天的傳世本中,這些內容被歸為6章。《穆天子傳》也因書中的插圖而出名,其中最有名的是繪於唐代的《穆王八駿圖》,穆王就是駕著這些馬去拜見了西王母,而後來,這個故事又被一些詩人寫進了詩中。[143]

  在周朝統治期間,神仙的世界與祖先及人的世界分離開來,各種典籍對這一現象都做出了「解釋」,其中最詳細的見於《國語》:

  昭王問於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

  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144]

  而《尚書·周書·呂刑》是這樣記載的:「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在《列子·湯問》(系後人偽作)中,我們讀到的是關於天地分離的另外一個版本:

  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創世神話與傳說

  從東周時期開始,我們就能夠看到一些與創世相關的神話。到了漢代,這類故事更加豐富,例如應劭在190年前後所著的《風俗通義》中就記載了女媧摶土造人的故事。很多證據能夠證明神話內容的增加和改變與帝國的一體化以及不同地區文化和宗教傳統相互融合有關。這種發展,特別是東周和漢代文人對古代神話的歷史化,經常被視為他們「人文」思想的體現。但無論是有關奇人異獸、迷信思想的故事,還是有關妖魔鬼怪的故事,都並沒有消失,直到今天仍能在文學作品中看到,不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文人的還是百姓的。

  能夠明確被稱為創世神話的作品直到公元3世紀才出現,即「天地混沌如雞子」這個神話,開天闢地的盤古就從這個「雞子」中生出,並分開了天地。有些人認為這個神話的核心內容歷史更早,還有一些人試圖證明這個故事最早並非源自中國。很多神話的殘篇都與天地分離這個題材有關,此外還有一些跟太陽或者大洪水相關的神話。

  洚水或洪水神話在早期文學作品中留下了很多痕跡。[145]在《孟子》一書中,有兩段與這個內容相關的較為詳細的文字,其中一段這樣寫道: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146]

  不過,最常見的神話題材當數「西王母」這個形象。在甲骨文中,日月都與宗教儀式聯繫在一起,並與「東母」和「西母」相關,而在《山海經》中,地位最高的神是帝俊,他的一個妻子名叫羲和,生了10個太陽,另外一個妻子常羲生下12個人。《楚辭·離騷》中的羲和是太陽女神,但在同一個作品集的《九問》中,太陽又被稱作「東君」。在東周時期的作品中,月亮女神「西母」漸漸演變成一個強大的神,住在西邊的崑崙山中。在《山海經》中,西王母被描述成一個豹尾虎齒、形象奇特的神,在《穆天子傳》中,她又變成了天堂般的西王母國的國君。後來,西王母的傳說不斷被改編,並流傳開來。在這方面,唐末文學家及神話收集家杜光庭(850—933)做出的貢獻尤其大。[147]

  雖然比較困難,但我們還是能夠從流傳下來的資料中挖掘出一些被塵封的神話元素的,比如利用語言學的發現,漢學家格哈德·施密特(Gerhard Schmitt)就找到了中國黃金時代的核心人物舜帝和鳳凰之間的關係。[148]

  今天,這類短小但富含寓意,有時結尾幽默的故事被稱為「寓言」,例如《莊子》的第27章。我們能夠在許多文集中讀到這樣的寓言,不管是儒家孟子或法家韓非子的作品,還是《晏子春秋》[149]《呂氏春秋》或者《戰國策》,這裡我們也僅僅是列舉了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部作品而已。「寓言」這個概念具體指哪一些文本很難界定,它既可指德語中的Fabel,並且與在歐洲一樣也和辯論術相關,也可以指那些具有類似生動性和深刻性的作品,例如我們上面提到的《莊子》。

  即便是在以嚴厲、控制著稱,並代表粗暴政治風格的法家韓非子的作品中,我們也能夠讀到下面這種充滿機智的故事:

  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曰:「畫孰最難者?」曰:「犬馬最難。」「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150]

  哲學作品用這樣的故事來使自己的觀點更加直觀,在歷史著作中,它們則被用來解釋某種行為的動因或者刻畫人物,也有一些收錄逸事或哲學思考的作品中全都是這樣的故事,並且不按照故事的話題分類,例如被認為由韓嬰在公元前2世紀所作的《韓詩外傳》。[151]所以,要整理這類作品是非常困難的。[152]

  《韓詩外傳》經常使用其他作品中的題材,並進行或多或少的改編。例如書中一個講如何使自己的王改變心意的故事,在《晏子春秋》中已經有類似的故事。《韓詩外傳》中這樣寫道:

  齊有得罪於景公者,景公大怒,縛置之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諫者誅。晏子左手持頭,右手磨刀,仰而問曰:「古者明王聖主,其肢解人,不審從何肢始也?」景公離席曰:「縱之,罪在寡人。」詩曰:「好是正直。」[153]

  類似《韓詩外傳》這樣的逸聞集還有《列女傳》,以及由劉向編訂的《說苑》和《新序》,而這些作品中又有很多相互類似的故事。「寓言」這個只能夠有限地用來表示文學體裁的概念經常被用來描述戰國時期的文章,在唐朝時期柳宗元的筆下寓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1] 《王臨川集》,台北,1959年,第68章,第354頁。

  [2] 《說文解字注》, 1808年版,台北,1963年,第15卷A,第1上—2下頁。

  [3] 參見Kwong-yue Cheung(張光裕)的Recent Archeological Evidence Relating to 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關於漢字起源的最新考古證據》),載D. N. Keightley(吉德煒)主編的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中華文明的起源》,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3年),第323—391頁。

  [4] 關於甲骨文,參見D. N. Keightley的Sources of Shang History.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of Bronze Age China(《商代的歷史資料:中國青銅時代的甲骨銘文》,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8年;相關研究中更為重要的一部,見Tsung-tung Chang(張聰東)的Der Kult der Shang-Dynastie im Spiegel der Orakelinschriften. Eine pal?ographische Studie zur Religion im archaischen China(《甲骨銘文中的商代宗教崇拜:對古代中國宗教的考古學研究》),威斯巴登,1970年。

  [5] 參見D. Twitchett(崔瑞德)、M. Loewe(魯惟一)主編的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劍橋中國史》,第1卷,劍橋,1986年),第69頁等。

  [6] 由於早期編年史的不確定性,這個事件的發生時間一直存在爭議。D. S. Nivison(倪衛德)的論文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西周紀年》),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3期(1983年),第481—580頁,使得這個討論重新被人關注;也見E. L. Saughnessy(夏含夷)的The "Current" Bamboo Annals and the Date of the Zhou Conquest of Shang(《〈今本竹書紀年〉與周武王克商的年代》),載Early China(《早期中國》)第11—12期(1985—1987),第33—60頁。

  [7] 對於考古學的概述,見H. Franke的Arch?ologie und Geschichtsbewu?tsein in China(《中國的考古學與歷史意識》),載Arch?ologie und Geschichtsbewu?tsein(《考古學與歷史意識》, Kolloqien zur Allg. Und Vergl. Arch?ologie,第3卷,慕尼黑,1982年),第69—83頁。

  [8] 見G. L. Mattos(馬幾道)的The Stone Drums of Ch'in(《秦石鼓》,內特塔爾市,1988年)。

  [9] 《詩經》的全譯本有:J. Legge(理雅各)的The She King, or The Book of Poetry,載J. Legge的The Chinese Classics,第4卷(香港,1871年);V. von Strauss(史陶斯)的Schi-king. Das kanonische Liederbuch der Chinesen(海德堡,1880年;達姆施塔特,1969年);A. Waley的The Book of Songs(倫敦,1937年);B. Karlgren(高本漢)的The Book of Odes(斯德哥爾摩,1950年)。節譯本有:P. Weber-Sch?fer的Altchinesische Hymnen(科隆,1967年);G. Debon(德博)的Ein weiβes Kleid, ein grau Geb?nde. Chinesische Lieder aus dem 12.-7.Jh. v. Chr.(慕尼黑,1957年)。相關研究除了已經成為經典的,還包含大量譯文的M. Granet(葛蘭言)的論文Fê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巴黎,1919年;1929年第2版);B. Karlgren的Glosses on the Kuo Feng Odes(《國風頌歌》),載BMFEA(《遠東文物博物館館刊》)第14期(1942年),第71—247頁;其他「頌歌」見同一個雜誌的後續幾期;W. A. C. H. Debson的The Language of the Book of Songs(《〈詩經〉的語言》,多倫多,1968年);C. H. Wang的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 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鍾與鼓:〈詩經〉作為口頭流傳的經典詩歌》,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4年);C. H. Wang的 From Ritual to Allegory. Seven Essays in Early Chinese Poetry(《從儀式到寓言:關於中國早期詩歌的七篇文章》,香港,1988年);Pauline R. Yu(余寶琳)的Allegory, Allegories, and the Classic of Poetry(《比喻、寓言和古典詩歌》),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3期(1983年),第377—412頁;M. Spring的The Presentation of Love Tokens in the Shih Ching and Ch'u Tz'u(《〈詩經〉和〈楚辭〉中的愛情故事》),載Tamkang Review(《淡江評論》)9.1(1978年),第1-31頁;Kang-i Sun Chang(孫康宜)的The Concept of Time in the Shih-ching(《〈詩經〉中的時間觀》),載Tsing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清華學報》),新刊第12期(1979年),第73—84頁。

  [10] 關於漢代的節日,見D. Bodde(卜德)的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 New Year and Other Annual Observances during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220(《中國古典節日:漢代的新年和其他年度紀念活動,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75年。

  [11] 德語譯文見G. Debon(德博)的Mein Haus liegt menschenfern, doch nah den Dingen. Dreitausend jahre chinesischer poesie,慕尼黑,1988年,第52頁。

  [12] 同上,第56頁。

  [13] V. von Strauss(史陶斯)的Schi-king. Das kanonische Liederbuch der Chinesen(海德堡,1880年;達姆施塔特,1969年),第410頁等。

  [14] Shih-hsiang Chen(陳世驤)的The Shih-ching. Its Gener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etics(《〈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中國詩學裡的文類意義》),載C. Birch(白芝)主編的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中國文學體裁研究》,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4年),第15頁。

  [15] 同上,第23頁。

  [16] 《史記·儒林列傳》。

  [17] 《毛詩正義》卷一。

  [18] 關於雎鳩,兩者解讀不同。《毛詩》認為是「鳥鷺」,而朱熹認為是「水鳥」。——編者注

  [19] 朱熹:《詩集傳》,卷一。

  [20] 參見Pauline R. Yu(余寶琳)的Allegory, Allegories, and the Classic of Poetry(《比喻、寓言和古典詩歌》),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3期(1983年),第395頁及以下。

  [21] 《論語·陽貨》;德語譯本見R. Moritz的konfuzius. Gespr?che,萊比錫,1982年;法蘭克福,1983年,第128頁。

  [22] G. Debon載:G. Debon(德博)編的Ostasiatische Literaturen(《東亞文學》),威斯巴登,1984年,第9頁。

  [23] A. Waley的The Book of Songs(倫敦,1937年),第60頁。

  [24] H. H. Frankel的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梅花與宮闈佳麗》(紐哈芬市,康乃狄克州,1976年),第6頁等。

  [25] 見H. H. Frankel的The Flowering Plum and the Palace Lady(《梅花與宮闈佳麗》),第6頁。

  [26] 參見W. Kubin(顧彬)的Der durchsichtige Berg. Die Entwicklung der Naturanschauung in der chinesischen Litratur(《透明的山:中國文學中自然觀的發展》),斯圖加特,1985年。

  [27] 全譯本見D. Hawkes的Ch'u Tz'u. The Songs of the South(牛津,1959年)。節譯本見P. Weber-Sch?fer的Altchinesische Hymnen(科隆,1967年)。

  [28] 關於中國的祭祀與巫術,見W. Eichhorn的Die Alte chinesische Religion und das Staatskultwesen(《中國古代的宗教與崇拜》),萊頓,1976年。

  [29] 英國著名漢學家,曾將《楚辭》和《紅樓夢》譯成英文。——編者注

  [30] 《文選》卷十七。

  [31] 部分收錄在《藝文類聚》中,卷六十。

  [32]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四十二。

  [33] 關於屈原生平及其創作,見D. Hawkes的Ch'u Tz'u. The Songs of the South(牛津,1959年),第51—66頁。

  [34] 見L. A. Schneider的A Madman of Ch'u. The Chinese Myth of Loyalty and Dissent(《楚狂人:中國關於忠實與背叛的神話》),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80年。

  [35] 見Chung-shu Ch'ien(錢鍾書)作、Siu-kit Wong(黃兆傑)譯的Poetry as a Vehicle of Grief(《表達哀傷的詩歌》),載Stephen C. Song〔宋淇(林以亮)〕主編的A Brotherhood in Song.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知音集:中國詩歌與詩學》),香港,1985年,第21—40頁。

  [36] 見P. Weber-sch?fer的Altchinesische Hymnen(科隆,1967年)。

  [37] 見P. Weber-sch?fer的Altchinesische Hymnen(科隆,1967年)。

  [38] 見D. Hawkes的The Quest of the Goddess《尋找女神》,載C. Birch(白芝)主編的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ry Genres(《中國文學體裁研究》,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州,1974年),第44—68頁。

  [39] 見P. Weber-sch?fer的Altchinesische Hymnen(科隆,1967年)。

  [40] 參見W. Lepenies(勒佩尼斯)的Melancholie und Gesellschaft(《憂鬱與社會》),法蘭克福,1969年。

  [41] 見錢鍾書作、黃兆傑譯的Poetry as a Vehicle of Grief(《表達哀傷的詩歌》)。

  [42] 見F. Nietzsche的Werke in drei B?nden(《尼采文集》三卷本),第2卷慕尼黑,1966年,第527頁。

  [43] 《史記·太史公自序》。

  [44]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卷四;對於《離騷》的詳細評價,見劉勰(約465—532)《文心雕龍·辨騷第五》。

  [45]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1983年),第1416頁。

  [46] 逯欽立:同上,第424頁。

  [47] 《史記·高祖本紀》。

  [48] 《史記·秦始皇本紀》。

  [49]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50] 《文選》卷十七。

  [51] 《莊子集釋》,北京,1961年,第28頁;德語譯本見R. Wilhelm的Dschuang Dsi. Das Wahre Buch von Südlichen Blütenland。

  [52] 見H. Maspero(馬伯樂)的Le roman historique dans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de l'antiquité(《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歷史小說》),載H. Maspero的Mélanges posthumes sur les religions et l'histoire de la Chine〔《中國歷史與宗教拾遺》(第三輯)〕,巴黎,1967年,第53—62頁;H. Maspero的La Chine antique(《古代中國》),巴黎,1927年,新版1965年,第482頁等;J. Pru?ek(普實克)的History and Epics in China and the West(《中國和西方的歷史與史詩》),載J. Pru?ek的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中國的歷史和文學》,多德雷赫特,1970年),第17—34頁;D. Johnson(姜士彬)的Epic and History in Early China. The Matter of Wu Tzu-hsü(《中國早期的史詩與歷史:伍子胥的故事》),載JAS(《亞洲研究雜誌》)40.2(1981年),第255—271頁。

  [53] 《漢書》卷五十六。

  [54] R. C. Egan(艾朗諾)的Narratives in Tso chuan(《〈左傳〉中的故事》),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7期(1977年),第323—352頁,此處為第352頁。

  [55] 此處可參見下一章「哲學論證與政治論辯」。

  [56] O. Franke的Der Ursprung der chinesischen Geschichtsschreibung(《中國史書著作的起源》),載Sitzungsber. d. Preuss. Akad. d. Wiss., Phil.-hist. Kl., 23(1925年),第276—309頁,此處第277頁。

  [57] O. Franke,同上,第277頁。

  [58] 見Kwang-chih Chang(張光直), Shang Civilization(《商文明》),紐哈芬市,康乃狄克州,1980年,第175頁等。

  [59] 滅商的時間,參見D. S. Nivison(倪衛德)的論文The Dates of Western Chou(《西周紀年》)。

  [60] 這部著作的譯本有J. Legge(理雅多)的The Chinese Classics(《中國經典》),第3卷(香港,1865年);B. Karlgren的The Book of Documents(《尚書》,斯德哥爾摩,1950年,第1—81頁。

  [61] B. Karlgren的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chuan(《論左傳的真實性及其性質》),斯德哥爾摩,1926年,第53頁。

  [62] 見G. Haloun的Die Rekonstruktion der chinesischen Urgeschichte durch die Chinesen(《由中國人重構的中國上古歷史》),載Japanisch-Deutsche Zeitschrift für Wissenschaft und Technik(《日德科學技術雜誌》),第3卷第7號(1925年7月),第243—270頁。

  [63] 見B. Karlgren,同上,第29頁。

  [64] 《孟子·離婁下》德語譯本見R. Wilhelm: Mong Dsi. Die Lehrgesprache des Meisters Meng k'o,杜塞道夫,1982年,第128頁。

  [65] 《孟子·滕文公下》。

  [66] 關於《竹書紀年》的時代及其流傳史,見E. L. Shaughnessy(夏含夷)的O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amboo Annals(《論〈竹書紀年〉的真實性》),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6期(1986年),第149—180頁;E. L. Shaughnessy的The "Curent" Bamboo Annals and the Date of the Zhou Conquest of Shang(《〈今本竹書紀年〉與周武王克商的年代》),載Early China(《早期中國》)第11—12期(1985—1987),第33—60頁;參見D. N. Keightley(吉德煒)的The Bamboo Annals and Shang-Chou Chronology(《〈竹書紀年〉與商周的編年史》),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8期(1978年),第423—438頁。

  [67] 《春秋左傳》的譯本,有J. Legge(理雅各)的The Chinese Classics,第5卷(香港,1872年);S. Couvreur(顧賽芬)的Tch'ouen Ts'iou et Tso Tchouan, 3卷本(河間府,1914年);B. Watson(華滋生)的The Tso Chuan. Selections from China's Oldest Narrative History(紐約,1989年)。關於《左傳》的研究,有R. C. Egan(艾朗諾),的Narratives in Tso chuan(《〈左傳〉中的故事》),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37期(1977年),第323—352頁;C. Y. Wang(王靖宇)的Early Chinese Narrative. The "Tso-chuan" as Example(《中國早期敘事作品:以〈左傳〉為例》),載A. H. Plaks(浦安迪)主編的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中國敘事作品:批評與理論文章》),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77年,第3—20頁。關於《公羊傳》和《穀梁傳》,見G. Malmqvist(馬悅然)的Studies on the Gongyang and Guliang Commentaries(《〈公羊傳〉〈穀梁傳〉研究》)第一輯,載BMFEA《遠東文物博物館館刊》第43期(1971年),第67—222頁;第二輯,載BMFEA第47期(1975年),第19—70頁;第三輯,載BMFEA第49期(1977年),第33—215頁。

  [68] 《漢書》卷三十。

  [69] 《史記·晉世家》。

  [70] 按柳宗元的說法,促成封叔虞的是周公,而在《史記》中,促成者是史佚。

  [71] M. Granet的Danses et légendes de la Chine ancienne(《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巴黎,1926年,第68頁。

  [72] B. Karlgren的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chuan(《論左傳的真實性及其性質》),斯德哥爾摩,1926年,第65頁。

  [73] 《左傳·宣公·宣公三年》。

  [74] 《左傳·宣公·宣公二年》。

  [75] 關於《國語》,見C. de Harlez的Kouo yu. Discours des Royaumes, ière partie(《國語》:王國的故事(第一部分)》),載JA(《亞洲學報》)9.2(1893年),第373—419頁;9.3(1894年),第5—91頁;zème partie(第四部分),勒文,1895年;A. Imber的Kuo Yü. An Early Chinese Tex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so Chuan(《〈國語〉:中國早期文本及其與〈左傳〉的關係》),2卷本,斯德哥爾摩,1975年;A d'Hormon譯的Guoyu Propos sur les pricipautés. I-Zhouyu(《〈國語〉——周語》),巴黎,1985年。

  [76] 其他的例證,參見本書第四部分「敦煌文獻」。

  [77] 參見H. Franke(福赫伯)的Die Geschichte des Prinzen Tan von Yen(《燕國太子丹的故事》),載ZDMG(《德國東方學會雜誌》)第107期(1957年),第412—458頁;H. Franke的Prinz Tan von Yen(《燕國太子丹》),蘇黎世,1969年。

  [78] 參見D. Johnson(姜士彬)的Epic and History in Early China. The Matter of Wu Tzuhsü(《中國早期的史詩與歷史:伍子胥的故事》),載JAS(《亞洲研究雜誌》)40.2(1981年),第259頁等;D. Johnson(姜士彬)的The Wu Tzu-hsü Pien-wen and Its Sources(《伍子胥變文及其資料》),第一、二部分,載HJAS(《哈佛亞洲研究學刊》)第40期(1980年),第93—156頁及第465—505頁,此處為第128—143頁。

  [79] W. Eichhorn(艾士宏)的Heldensagen aus dem Unteren Yangtse-Tal (Wu-Yüeh ch'un-ch'iu)(《長江下游地區的英雄傳說:〈吳越春秋〉),威斯巴登,1969年。

  [80] 雖然每部作品的流傳史都非常重要,但由於本書篇幅所限,不能盡述。在這裡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對中國文學的研究而言,流傳和校勘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81] 見W. Eberhard(艾博華)的Local Cultures of South and East China(《華南及華東地方文化》),萊頓,1968年,第438—446頁。

  [82] 見D. Johnson(姜士彬)的The Wu Tzu-hsü Pien-wen and Its Sources(《伍子胥變文及其資料》);關於「變文」,見本書「變文」一節。

  [83] 對中國古典哲學的介紹,見A. Forke(佛爾克)的Geschichte der alt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中國古典哲學史》),漢堡,1927年;Yu-lan Fung(馮友蘭)著、Derk Bodde(卜德)譯的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國哲學史》),第1卷,北平,1937年;新版於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52年;Kung-chuan Hsiao(蕭公權)著、F. W. Mote(牟復禮)譯的A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中國政治思想史》),第1卷,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79年。

  [84] 譯本有:J. Legge的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 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 Part II: The Yi King(牛津,1882年);R. Wilhelm(衛禮賢)的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2卷本(耶拿,1924年;新版單卷本,杜塞道夫,1960年);J. Blofeld(蒲樂道)主編的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慕尼黑,1983年)。根據道教解釋傳統對《易經》的解讀,見Th. Cleary(柯利瑞)主編的Das Dao des I Ging. Der taoistische Weg zum Verst?ndnis der Tiefendimensionen des I Ging(《〈易經〉中的道:對〈易經〉深層內涵的道教解讀》),慕尼黑,1989年。

  [85] 關於《易經》的研究論文集,見H. Wilhelm的Sinn des I Ging(《〈易經〉的含義》),杜塞道夫,1972年;H. Wilhelm的Change.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改變——〈易經〉八講》),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60年;也見於G. Schmitt的Sprüche der Wandlungen auf ihrem geistesgeschichtlichen Hintergrund(《〈易經〉及其思想史》),柏林/東德,1970年)。關於西方人對《易經》這部最為普及的「中國智慧精粹」的評論,見U. Diederrich主編的Erfahrungen mit dem I Ging(《了解〈易經〉》),科隆,1984年。

  [86] 由於近年來的一些考古發現,例如石碑殘片,以及1973年從公元前168年的長沙馬王堆3號墓中出土帛書之後,《易經》研究面臨著新的課題。

  [87] 見R. Wilhelm(衛禮賢)的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2卷本(耶拿,1924年;新版單卷本,杜塞道夫,1960年),第37頁等。(Anfangsschwierigkeit字面含義為:初時的困難——譯者注)

  [88] 《論語》的譯本有很多,例如J. Legge(理雅各)的The Confucian Classics,第1卷(香港,1861年);A. Waley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倫敦,1938年);D. C. Lau(劉殿爵)的Confucius. The Analects(哈莫茨沃斯,1979年);R. Wilhelm的Kungfutse, Gespr?che. Lun Yü(耶拿,1910年);R. Moritz的Konfuzius Gespr?che。關於儒學,見P. J. Opitz主編的Chinesisches Altertum und konfuzianische Klassik(《古代中國及儒家經典》),慕尼黑,1968年。

  [89] 關於孔子生平最重要的著作,依然是H. G. Creel(顧立雅)的Confucius. The Man and the Myth(《孔子其人及其神話》),紐約,1949年;也見Pierre Do-Dinh的Konfuzius in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孔子資料與圖片文件》),漢堡,1960年。

  [90] 譯本有R. P. Krames的K'ung Tzu Chia Yü. The School Sayings of Confucius(萊頓,1950年);Schulgespr?che des Konfuzius(杜塞道夫,1961年)。

  [91] 《論語·學而》。

  [92] 《論語·學而》。

  [93] 同上。

  [94] 《論語·微子》。

  [95] 同上。

  [96] 墨子著作唯一的全譯本,來自A. Forke(佛爾克)的Mē Ti, des Sozialethikers und seiner Schüler philosophische Werke(柏林,1922年)。節譯本有Yi-pao Mei(梅貽寶)的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tse(倫敦,1919年);B. Watson(華茲生)的Mo Tzu. Basic Writings(紐約,1963年);H. Schmidt-Glintzer(施寒微)的Mo Ti. Schriften(2卷本,杜塞道夫,1975年)。

  [97] 同上。

  [98] A. C. Graham(葛瑞漢)的Later Mohist Logic, Ethics and Science(《晚期墨家邏輯、倫理和科學》),香港,1978年。

  [99] I. Kou Pao-koh(顧保鵠)的Deux sophistes chinois(《兩位中國哲學家》),巴黎,1953年;R. Moritz的Hui Shi und die Entwicklung des philosophischen Denkens im alten China(《惠施與古代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柏林/東德,1973年;M. Perleberg的The Works of Kungsun Long-tzu(《公孫龍著作》),香港,1952年;A. C. Graham的Three Studies of Kung-sun Lung(《公孫龍研究三篇》),載A. C. Graham的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中國哲學與哲學著作研究》),新加坡,1986年,第125—215頁。

  [100] H. G. Creel(顧立雅)的Shen Pu-hai(《申不害》),芝加哥,1974年。

  [101] 同上。

  [102] 同上。

  [103] 見J. Needham(李約瑟)的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第2卷),劍橋,1956年,第232頁等。

  [104] 譯本有L. Giles(翟林奈)的Sun Tzu. On The Art of War(上海,1910年);S. B. Grif?th的Sun Tzu. The Art of War(牛津,1963年)。1972年,一個墓葬中出土了西漢時期的多卷軍事理論著作,給「兵家」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內容;見張震澤的《孫臏兵法校理》(北京,1984年)。

  [105] L. Maverick的Economic Dialogues in Ancient China. Selections from the Kuan-Tzu(《中國古代經濟學說——〈管子〉選集》),紐哈芬,康乃狄克州,1954年;W. A. Rickett(李克)的Kuan-Tzu. A Repository of Early Chinese Though(《〈管子〉——中國古代資料》第1卷),香港,1965年及全新修訂版;W. A. Rickett的Guanzi.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Essays from Early China-A Study and Translation(《〈管子〉:中國早期政治、經濟和哲學文章——研究與翻譯》第1卷),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85年。關於這部著作的流傳史,見P. van der Loon(龍彼得)的O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Kuan-tzu(《〈管子〉的流傳史》),載TP(通報)第41期(1942年),第357—393頁。

  [106] 學界關於春秋戰國的歷史分界有多種分法,以公元前481年為界的,依據是當時田陳氏取代姜氏,成為齊國王室。——編者注

  [107] 一些研究認為,其生卒年為前385年到前303年(或前302年);見Kung-chuan Hsiao(蕭公權)著、F. W. Mote(牟復禮)譯的A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中國政治思想史》),第1卷,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79年,第145頁。《孟子》的譯本有:J. Legge(理雅各)的The Chinese Classics,第2卷(香港,1861年);W. A. C. H. Dobson的Mencius(多倫多,1963年);D. C. Lau(劉殿爵)的Mencius(哈莫茨沃斯,1970年);R. Wilhelm(衛禮賢)的Mong Dsi. Die Lehrgesprache des Meisters Meng k'o(杜塞道夫,1982年)。

  [108] 見D. C. Lau(劉殿爵)的Mencius(哈莫茨沃斯,1970年),第214頁及以下。

  [109] 見D. C. Lau的On Mencius' Use of the Method of Analogy in Argument(《孟子論證法的應用》),載D. C. Lau,同上,第235—263頁。

  [110] 《孟子·告子上》。

  [111] 目前最重要的譯文及研究,來自H. H. Dubs(德效騫)的The Works of Hsüntze(倫敦,1928年);H. H. Dubs的Hsüntze. The Moulder of Ancient Confucianism(倫敦,1927年)。其他譯本有:B. Watson(華茲生)的Hsün Tzu. Basic Writings(紐約,1963年,節譯本);H. K?ster(顧若愚)的Hsün-tzu(卡爾登科爾興,1967年,全譯本);J. Knoblock的Xunzi.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第1卷第1-6章(斯坦福,加利福尼亞州,1988年)。

  [112] 主要譯本有:W. K. Liao(廖文魁)的The Complete Works of Han Fei Tzu(2卷本,倫敦,1939年);B. Watson的Han Fei Tzu. Basic Writings(紐約,1964年)。關於法家的系統研究,有L. Vandermeersch(汪德邁)的La formation du légisme(《法的形成》),巴黎,1965年。

  [113]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14] 西方通常用Legalismus來翻譯「法家」這個詞,但也有觀點認為legismus更貼切,因為法家所追求的並不是「合法性」,而是要用嚴厲的刑罰來推行自己的社會模式。

  [115] 全譯本有R. Wilhelm(衛禮賢)的Frühling und Herbst des Lü Bu Wei(耶拿, 1928年;新版,杜塞道夫,1971年)。亦見M. Kalinowski的Cosmologie et gouvernement naturel dans Lüshi Chunqiu(《〈呂氏春秋〉中的宇宙觀與自然政治思想》),載BEFEO(《法國遠東學院學刊》)第71期(1982年),第169—216頁。

  [116] 例如王爾德(Oscar Wilde)、布伯(Martin Buber)、雅斯貝斯(Karl Jaspers)等。見G. Debon(德博)的Oscar Wilde und der Daoismus(《王爾德和道家思想》),伯爾尼,1986年;A. Hsia(夏瑞春)主編的Deutsche Denker über China(《德國思想家看中國》),法蘭克福,1985年。

  [117] 老子關於意義和人生的著作。——譯者注

  [118] 關於道與德的經。——譯者注

  [119] 關於這部《老子》註疏的風格,見R. G. Wagner的Interlocking Parallel Style. Laozi and Wang Bi(《「鏈體風格」——〈老子〉和王弼》),載Asiatische Studien(《《亞洲研究》》)第34期(1980年),第18—58頁;亦見A. Rump(隆普)的Commentary on the Lao Tzu by Wang Pi(《王弼〈老子〉註解研究》),火奴魯魯,夏威夷,1979年。

  [120] 見B. Brecht的Gesammelte Werke(《布萊希特全集》),法蘭克福,1967年,第9卷,第660—663頁。關於德國作家與中國文學關係的研究,現在已經很多,例如對歌德、席勒、卡夫卡、德布林、布萊希特等作家的研究。

  [121] 重要譯本,有D. C. Lau(劉殿爵)的Lao Tzu. Tao Te Ching(哈莫茨沃斯,1963年;修訂版,香港,1982年);A. Waley的The Way and Its Power. A Study of the Tao Te Ching and Its Place in Chinese Thought(倫敦,1934年);J. J. L. Duyvendak的Tao Te Ching. The Book of the Way and Its Virtue(倫敦,1954年)。德語譯本,有R. Wilhelm(衛禮賢)的Laotse. Tao Te King. Das Buch des Alten vom Sinn und Leben(耶拿,1921年);G. Debon(德博)的Lao-tse. Tao-tē-King. Das Heilige Buch vom Weg und von der Tugend(斯圖加特,1961年,修訂版,1979年);E. Schwarz的Laudse. Daudesching(萊比錫,1970年);Laotse. Tao Te King. Das Buch vom Weltgsetz und seinem Wirken(慕尼黑,1986年,第7版)。

  [122] R. Wilhelm的譯本到今天仍很普及。其他的譯本(其中部分為節譯本),有H. A. Giles的Chuang Tzu. Mystic, Moralist, and Social Reformer(倫敦,1889年);B. Watson(華茲生)的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紐約,1968年);Yulan Fung(馮友蘭)的Chuang Tzu(上海,1933年);A. C. Graham(葛瑞漢)的Chuang-tzu. The Seven Inner Chapters and other Writings from the Book Chuang-tzu(倫敦,1981年)。關於《莊子》的研究,有A. C. Graham的How much of Chuang Tzu did Chuang Tzu write?(《〈莊子〉有多少是莊子所寫?》),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s(《美國宗教學會會刊》)第47期(1980年),第459-501頁;Tsung-tung Chang(張聰東)的Metaphorik, Erkenntnis und praktische Philosophie im Chuang-tzu. Zur Neu-Interpretation und systematischen Darstellung der klassisch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莊子〉中的形上學、認識論以及實用哲學:對中國古典哲學的全新系統研究》),法蘭克福,1982年。

  [123] 見《莊子·內篇·人間世》。

  [124] 《莊子·雜篇·列禦寇》。

  [125] 《莊子·內篇·應帝王》。

  [126] 賈誼《治安策》,載《漢書》卷四十八。

  [127] 《莊子·內篇·養生主》。

  [128] R. Wilhelm(衛禮賢)的Li? Dsi, das wahre Buch vom quellenden Urgrund(耶拿,1921年);A. C. Graham(葛瑞漢)的The Book of Lieh-tzu(倫敦,1960年)。對於文本產生時間的深入研究,見A. C. Graham的The Date and Composition of Liehtzyy(《〈列子〉產生和編輯的時間問題》),載AM(《亞洲專刊》)新刊第8期(1961年);A. C. Graham的How much of Chuang Tzu did Chuang Tzu write?(《〈莊子〉有多少是莊子所寫?》),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s(《美國宗教學會會刊》)第47期(1980年),第216—282頁。

  [129] 關於《戰國策》,見J. I. Crump(柯潤璞)的Intrigues. Studies of the Chan-kuo Ts'e(《〈戰國策〉研究》),安娜堡,密西根州,1964年。全譯本見J. I. Crump(珂潤璞)的Chan-kuo Ts'e(聖弗朗西斯科,1979年;第2版,修訂版)。

  [130] 《世說新語》卷三十二。

  [131] 《戰國策·趙策一》。

  [132] 《戰國策·秦策二》。

  [133] E. Haenischt的Mencius und Liu Hsiang, zwei Vork?mpfer für Moral und Charakter(《孟子和劉向:兩個為道德和性格鬥爭的先行者》),萊比錫,1942年。

  [134] A. R. O'Hara的The Position of Woman in Early China, According to the Lieh Nü Chuan(《從〈列女傳〉看女性在古代中國的地位》),華盛頓,1945年。

  [135] M. Kaltenmark(康德謨)的Le Lie-sien Tschouan(《列仙傳》),北京,1953年。

  [136] 下面的工具書和簡短的總結可以作為入門讀物:W. Münke的Die klassische chinesische Mythologie(《中國古典神話》),斯圖加特,1976年。E. T. C. Werner(倭訥)的A Dictionary of Chinese Mythology(《中國神話辭典》),上海,1932年;紐約,1969年重印。D. Bodde(卜德)的Mythology of Ancient China(《中國古代神話》),載S. N. Kramer主編的Mythologies of the Ancient World(《古代神話》),紐約花園城,1961年,第367—408頁;影印版載D. Bodde的Essay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中國文明隨筆》),普林斯頓,新澤西州,1981年,第45—84頁。

  [137] 直到今天依然具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是B. Karlgren(高本漢)的Legends and Cults in Ancient China(《中國古代的傳說與崇拜》),載BMFEA(《遠東文物博物館館刊》)第18期(1946年),第199—365頁。有一些(部分帶有推測性質的)思考,見Kwang-chih Chang(張光直)的A Classification of Shang and Chou Myths(《商周神話分類》),載Kwang-chih Chang的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中國早期文明:人類學視角》),劍橋,麻薩諸塞州,1967年,第149—173頁。對於朝代創立神話的解讀,見S. Allen的The Heir and the Sage. Dynastic Legend in Early China(《中國早期的朝代傳說》),舊金山,1981年。

  [138] 《詩經·商頌》五首:《那》《烈祖》《玄鳥》《長發》《殷武》。

  [139] 見F. Field的Tian Wen. A Chinese Book of Origins(《〈天問〉:關於起源的中國作品》),紐約,1986年。

  [140] 譯本有R. Mathieu的études sur la mythologie et l'ethnologie de la Chine ancienne. Traduction annotée et index du Shanhai jing(《中國古代神話與民族學研究:〈山海經〉的注釋翻譯和索引》2卷本),巴黎,1983年;亦見Hsiao-chieh Cheng(鄭小傑)、Hui-chen Pai白(K. L. Thorn譯)的Shan Hai Ching. Legendary Geography and Wonders of Ancient China(《〈山海經〉:地理傳奇與中國古代奇觀》),台北,1985年。

  [141] 參見K. Finsterbusch的Das Verh?ltnis des Schan-Hai-Djing zur bildenden Kunst(柏林,1952年)。

  [142] R. Mathieu(馬諸又)的Le Mu Tianzi zhuan. Traduction annotée. étude critique(《〈穆天子傳〉注釋研究本》),巴黎,1978年。

  [143] 見S. Cahill(柯素芝)的Reflections, Disputes, and Warnings. Three Medieval Chinese Poems about Paintings of the Eight Horses of King Mu(《反思、批評和警告:關於穆王八駿圖的三首詩》),載T'ang Studies(《唐學報》)第5期(1987年),第87—94頁。

  [144] 《國語·楚語下·觀射父論絕地天通》。

  [145] 關於大洪水的神話,見S. F. Teiser(太史文)的Engul?ng the Bounds of Order. The Myth of the Great Flood in Mencius(《吞噬秩序的界線:〈孟子〉中的大洪水神話》),載N. J. Girardot(吉瑞德)、J. S. Major主編的Myth and Symbol in Chinese Tradition(《中國傳統神話與象徵》)〔=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Symposium Issue(《中國宗教雜誌》研討專刊)〕,第13/14期,(1985/86年),第15—43頁。

  [146] 《孟子·滕文公下》。

  [147] 見S. Cahill(柯素芝)的Re?ections of a Metal Mother. Tu Kuang-t'ing's Biography of Hsi Wang Mu(《杜光庭的〈西王母傳〉研究》),載N. J. Girardot(吉瑞德)、J. S. Major主編的Myth and Symbol in Chinese Tradition(《中國傳統神話與象徵》)〔=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Symposium Issue(《中國宗教雜誌》研討專刊)〕,第13/14期,(1985/86年),第96頁。

  [148] 見G. Schmitt: Shun als Ph?nix-ein Schlüssel zu Chinas Vorgeschichte(《作為鳳凰的舜:揭開中國上古歷史的鑰匙》),載Altorientalische Forschungen I(1974年),第309—340頁。

  [149] 見R. Holzer的Yen-tzu und das Yen-tzu ch'un-chu'i(《晏子和〈晏子春秋〉》),法蘭克福,1983年。

  [150]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51] 全譯本,載J. R. Hightower(海陶瑋)的Han Ying's Illustrations of the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ic of Songs(《〈韓詩外傳〉:韓嬰對〈詩經〉教化作用的詮釋》),劍橋,麻薩諸塞州,1952年。

  [152] 公元18世紀的《四庫全書》中這樣評論這部著作:「其書雜引古事古語,證以《詩》詞,與《經》義不相比附,故曰《外傳》。」

  [153] 同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