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城市轉型進行時
2024-10-09 12:02:06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四年過去了,在大慶高新區的引領驅動下,在絕大多數資源型城市仍在瀕臨衰退的路上掙扎摸索時,大慶轉型已經漸入佳境。
首先,經濟已經從石油的「一柱擎天」到「多業並舉」。隨著佳昌80萬片砷化鎵拋光片項目達產,沃爾沃整車如期下線,大慶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非油重點產業分別增長20%、36%、15%、14%和16%。「三主」(石油化工產業、汽車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三個主導產業)和「三高」(高端裝備製造、高端新興、高端服務等三個高端產業)正逐步發展壯大。這座因油而生的城市,非油經濟比重已由20年前的10%上升到2013年的57.2%;在結構優化同時,經濟總量也迅猛增長。GDP從2008年的2000億元一躍上升到2013年的4000多億元,列全國地級城市11位,相當於5年時間再造了一個發展非油經濟的新大慶!
其次,城市骨架拉開,城市生態改善。在原來的空間格局下,大慶城市發展空間土地空間捉襟見肘,成本高昂,高新區產業空間明顯不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隨著高新區的總體規劃歷經多次調整,其規劃面積從闢建的6.8平方公里,到如今「雙核驅動、四城聯動」 (「雙核」指高新區主體區、經開區;「四城」指宏偉園區、興化園區、林源園區、四季青溫泉新城)的發展格局,面積擴至到665平方公里,相當於將大慶原有城區面積擴大了3倍。按照「產城融合」、「生態都市」等理念建設的高新區,已經成為一個集產業經濟、商貿流通、科研教育、休閒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城市區,成為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城市躋身「二線」,大慶魅力驟升。根據媒體2013年對中國城市分級排名結果顯示,大慶與哈爾濱同列36個二線城市隊伍。這個排名是從公司和公司人角度,對中國除傳統一線城市之外的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以及100個百強縣共400個城市進行的詳盡調查中得出。從現代城市意義上講,二線城市往往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商業活躍度相對較強,對大公司、大品牌和優秀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正在或即將成為未來幾年大公司布局的重點。可見,大慶能晉升為二線城市,無疑證明大慶城市魅力的彰顯。
同時,從居民的幸福水平來看,根據權威機構測評顯示,大慶人的幸福指數超過92%,位居全國前列。可以說,在高新區的推動下,大慶真在經歷一場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全方位轉型。
正是因為這些成就,在2014年兩會期間,《中國經營報》對大慶市長夏立華的採訪中,問到大慶是否會「油盡城空」時,夏市長自信地說:「在大慶不存在『油盡城空』這一問題,從很多年前,大慶就在規劃未來的發展,現在正通過不斷招商引資,以改變城市格局。現在非能源產業比例已經達到了57%,所以,大慶存在著長久發展的前景。」
總結大慶城市轉型的成功經驗,能給我們什麼啟示?王志綱工作室北京策劃中心總經理任國剛認為, 「一個資源型城市轉型,第一要提前入手,有戰略遠見;第二,要找到能夠推動轉型的核心動力和載體;第三要尋找到能夠與城市相匹配的核心產業。」其實這與大慶的轉型之路不謀而合。
第一,轉變理念,超前謀劃城市轉型
城市轉型,最難的是什麼?理念轉型。正如大慶市委書記韓學鍵所言:「經濟轉型靠什麼?靠思想解放。」。資源可以枯竭,但是精神資源不能枯竭。大慶轉型的成功,其根本源於城市的遠見,思維的轉變。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大慶原油年產量還保持在5500萬噸峰值。那時大慶人就開始發問「油沒了怎麼辦?」。大慶對城市發展規律的認識非常早、也非常清醒,在最興盛的時候,已經看到了資源型城市不可逆的未來,並且認識並未止步於理性思考,而是提出「二次創業」、「13633」發展戰略、「工業園區化」戰略、「一二三四五」發展戰略等等。
在沒有國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大慶的這種「自費」轉型,比國家啟動資源型城市轉型早了近10年。直到2001年,國務院確定遼寧阜新為中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中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大幕才由此拉開。
第二,鑄造引擎,構築轉型核心載體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戰略引擎。
為了推動轉型,1992年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大慶市委、市政府做出了闢建大慶高新區的戰略決策。在當時已經獲得國家批准的54個高新區中,其是唯一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為課題提出申請的。
闢建後,全市給予了不遺餘力的支持。1997年8月19日,大慶市下發《大慶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大慶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的決定》; 2010年大慶出台了《關於支持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決定》,在城市規劃、建設等8個方面賦予了20多項市級審批權限,使高新區發展的動力更強、手段更多、效率更高。2012年,為了解決高新區發展的土地問題,大慶市把紅驥330平方公里的牧場、91平方公里溫泉新城劃歸高新區。
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當前高新區已成為大慶資源轉型的核心動力,全市創新發展的典範。2013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655億元、工業增加值542億元、財政收入45億元,分別是2010年的2倍、2.1倍和2.8倍。在全國106個國家高新區最新評價中,大慶高新區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分別躍升5位和4位,位列第24位和第15位。產業與城市高度匹配的雛形已經顯現,在可預見的未來,可望為世界資源城市轉型貢獻大慶「範本」。
第三,長線布局,培養戰略級產業
在替代性接續性產業選擇上,長線思維模式下,高新區盯住的項目都是「高大上」。摒棄了一般高新區所走的平台集聚道路,而是以龍頭項目來牽動產業發展,楊主任表示,「我們堅持圍繞主導產業方向,集中資金、集中人力、集中政策、集中資源,深入謀劃設計,精準定位目標,瞄準產業和行業領軍企業,開展集中攻關,全力引進投資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高端大項目。」
其實在高新區戰略策劃中,任國剛就表示過類似觀點,他認為,「大慶轉型的所有核心產業,都在大慶高新區」,因此,「選擇替代性接續性產業一定要與城市地位相匹配。大慶作為石油產業主導的城市,石化產值至少是千億元級的,那尋找產業便不能僅僅是幾億乃至幾十億元,應該尋找未來可實現千億規模的產業,這樣的產業規模、產業能級以及產業關聯性,才能夠和這個城市比較一致,才可以實現順利承接。」
也正是在這種思考下,確立了大慶高新區「三主三高」產業定位。後來高新區,又將其具體量化,即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產業、汽車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等三個超1000億元的主導產業,培育發展高端裝備製造、高端新興、高端服務等三個超500億元的高端產業。
隨著忠旺集團、沃爾沃、綠地、聯想、新華08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的入駐,「三主三高」產業發展目標正在一步步接近。大慶新的產業版圖正在初具雛形。
面向未來,大慶轉型正在康莊大道上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