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天韻洛陽春
2024-10-09 12:01:45
作者: 王志綱工作室
——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戰略策劃
2011年11月14日,《洛陽晚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一篇採訪文章:《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洛陽需要突破「廢都情結」》,被訪人是藝辛——洛陽市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南詩歌學會副會長。
記者:您是一位詩人,對文字、語言比較敏感。對王志綱工作室擬定的「中國洛陽,一個國色天香的地方」這個形象定位,您怎麼看?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藝辛:「中國洛陽,一個國色天香的地方」,既形象,又傳神,是令人振奮的詩歌語言,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國色天香」,最初是唐代大詩人李正封對牡丹的文學化描述,這種靈光一現的天才語言,幾乎成了「甲天下」的洛陽牡丹的代名詞。國色,是中國國色,也是中華民族的特色,不僅明指洛陽牡丹,也暗喻洛陽保存著最久遠、最純正的中華文化,隱喻「中華文明原點」;天香,象徵著千年古都,地位至高無上,「天朝上國,萬邦來朝」,隱喻「東方錦繡神都」。
「一個國色天香的地方」,這句話,無論是牡丹實體和文化象徵,都最適合洛陽,具有唯一性、權威性和排他性。
論道神都
有人說五百年歷史看北京,五千年歷史看西安。然而,能稱作「最早的中國」的古都,卻另有其城,這就是洛陽。
洛陽,據天下之中,育三皇五帝,出河圖洛書?。無論是從神話英雄傳說的角度,還是從歷史考古斷代的角度,洛陽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端之地;是中國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是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是儒釋道三教的濫觴地(周公制禮、老子悟道、孔子問禮、白馬東來)。對於世界而言,欲探中華文化之源,應到河洛之間的古都洛陽。
然而,應到不等於必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文化只有產業化才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洛陽的崛起,有賴於其無可替代的古都文化的復興,而文化復興的渠道和載體,在休閒經濟如潮湧動的今日,便是文化旅遊。有鑑於此,在洛陽市第十二個五年計劃開局之時,便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把洛陽打造成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戰略任務,也才有了王志綱工作室的介入洛陽。
2011年5月14日,洛陽市黨政辦公大樓21樓東會議室,時任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市長郭洪昌等洛陽市主要領導熱情接待了王志綱一行,並就洛陽發展問題展開交流。
王志綱說:到了洛陽,我有幾個想不到:第一是這個地方的自然地貌如此之好,真是有皇家之氣,比西安漂亮多了,原來覺得中原地區都是黃塵滾滾。這次看到真是一種中原江南似的感覺,這是比較震撼的事情。第二是這裡格局這麼好,元素非常齊備。第三是洛陽的基礎打得這麼好。在洛陽考察了一圈之後,我覺得很震撼。如果西安是單項冠軍的話,那麼洛陽在中國歷史上,應該是全能冠軍。
但是洛陽還有很多功課要做。旅遊如果還是景點觀光游,不可能有大的發展,因為觀光沒有目的地,只有度假休閒才有目的地。我認為洛陽可以扮演中原經濟區的客廳和門戶,它是目的地和集散地。
有人說,洛陽的男人都像曹子建,很有風度,女人的氣質都像洛神,這個地方經過了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是儒雅,骨子裡的儒雅。底蘊是前途的基礎,洛陽深厚優雅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何爆發成市場吸引力和影響力,需要高瞻遠矚的戰略策劃。
在隨行的王志綱工作室深圳公司總經理段明看來,洛陽真的是一個全能冠軍,在此能總體感覺到豐富的中華民族比較完整的歷史。文化的東西在這裡集成,再由這裡散發到中華的大地上。要了解華夏文明,就應從洛陽開始。洛陽打造國際化的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應是排在第一的,首先要在國際上發出聲音來。
洛陽市市長郭洪昌先生說,洛陽幾千年的歷史,是一個魂牽夢繞的地方。但是洛陽旅遊的問題很多,人均滯留天數只有1.5天,人均消費496元。洛陽入境遊客少,只相當於西安二分之一。洛陽旅遊開發不夠的原因是總體策劃規劃還不到位。
在洛陽市委副書記魏小東先生看來,洛陽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規劃里提出把洛陽打造成為國際化的旅遊歷史文化名城,那麼工作的核心就是國際化。這座城市的資源稟賦、自然環境、自然條件完全有這個基礎,應該從國際化高度來統籌整個的謀劃、策劃和規劃。而從現實操作層面來說,面對洛陽豐富的資源,感覺像老虎吃天,無從下口。欠缺一條能把把各個環節、各個景點串聯起來的主線。
作為一把手,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先生對洛陽的發展有著全面的清晰的思考邏輯。他認為,洛陽最大的結構調整就是經濟的轉型,就是由原來的231變成321。提出打造國際旅遊文化名城,正是洛陽實現結構調整的戰略舉措。
要落實上述思路,毛書記認為這幾點很重要:文化為魂,水係為韻,牡丹為媒,產城融合。
文化為魂,洛陽最大的優勢和特色就是文化,但洛陽的特色、洛陽文化的魂在哪裡?毛書記說:「我想來想去,也和郭市長、魏書記多次交流探討,但始終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後來,想到找大家給點化一下,邀請旅遊界馬克思級的人物參與策劃」。
在毛書記看來,「神都」兩個字應能把洛陽文化旅遊串起來。神都是武則天時代對洛陽的稱呼,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獨一無二。十三個朝代都選擇了洛陽做都城,說明洛陽的精氣神有其獨到的神妙之處,今天如何挖掘和體現出來?去傳承,去傳播,去發展?
水係為韻。引黃入洛工程很快實現,洛陽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很有韻味的北方水城。集水韻之美與文化之豐於一體者,縱觀中國,獨洛陽而已,這是一種全能優勢。
牡丹為媒。從武則天時期就把牡丹作為國花,「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改革開放以後,洛陽已經舉辦了29屆牡丹花會了。以牡丹為媒,把一產三產給帶動起來,實現真正的牡丹花都。
產城融合。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最後的落腳點是城。這個城必須有產業支撐,要符合旅遊而且是國際旅遊的標準,目標是生態宜居、宜游、宜購、宜業。
王志綱說:「毛書記提出的這些是深思熟慮的,對洛陽這塊地方真是下了很大功夫。魂就是精氣神,精華所在。這是抓手,抓住了要拎得起來。抓手有了,就像炒一桌菜一樣,還要有項目。政府如果能一盤棋拎起來的話,神都再現不是什麼大問題。必須先把戰略理清楚,然後再操作。合作做事,最關鍵還是要能夠心心相映,容易溝通。今天聽毛書記這一說,我就非常清爽。要素齊備,怎麼往下走要破解很多難題。」
賓主談的盡興,毛書記最後一句話,揭開了王志綱工作室策劃洛陽這座十三朝古都的序幕:「非常感謝王老師和你的團隊,我們的合作現在就算正式開始了吧。」
走讀河洛
中華民族史稱「炎黃子孫」,而河洛地區恰是炎黃二帝誕生和活動的主要地區,說河洛文化孕育了華夏文明,並非空隙來風。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司馬光一語道出了洛陽在中國5000年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價值。是什麼樣的水土養育了這一方人?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洛陽經歷了怎樣的輝煌和滄桑?留下了什麼樣的遺產和迷局?在眾星閃爍的中國乃至世界古都群中她到底價值幾何?在休閒旅遊經濟大潮中她又能有何作為?如何才能重聚世界的目光、復興曾經的輝煌?帶著這些疑問和囑託,2011年6月中下旬,王志綱工作室深圳戰略中心洛陽策劃項目組在副總經理王振宇的帶領下,深入洛陽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
歷史上,十三王朝,五都匯洛,彪炳千秋;現實中,洛陽文化旅遊的支柱,卻少的可憐,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就是到洛陽必看的老三篇,可以把它們叫做洛陽主城區旅遊的三菜,如果說還有一湯的話,那就是每年四月的牡丹花會了。這三菜一湯中,牡丹花會持續時間最短,卻吸引最多的遊客,創造最大的利潤,歷史上盛傳的「花開花謝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決非虛言。但花開花謝已千秋,洛陽旅遊依舊愁,牡丹帶來的名與利,遠勝過其他歷史文化遺產,一春過後,三季蕭疏,更要命的是,無論是廣受歡迎的一湯還是不可不看的三菜,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絕命死穴:只能一看而過。偌大一個洛陽古都,找不到足以令人流連不舍的一條街巷或一個院落。
貴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龍門石窟是名副其實的石雕藝術瑰寶,創造了中國石窟碑刻最多、開鑿延續時間最長的記錄,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研究和觀光遊覽價值。
根據龍門石窟管委會和龍門石窟文化研究院相關領導的介紹,在龍門石窟31.7平方公里的地域上,除了石窟核心保護區,其他地塊已經展開了產業規劃。工作室策劃調研組帶隊人王振宇在現場與當地人士的交流中即興認為,龍門伊闕,山柔水媚,詩意天成,禪境悠然,如何在保護好世界文化遺產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龍門的聚集效應與休閒體驗功用,把它變成世界級的休閒度假吸引物,變成一個藝術殿堂般的旅遊度假目的地,變成洛陽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重要抓手,是個重要課題。
如果說龍門可成為雅俗共賞高下相得的休閒度假平台,那麼白馬寺和關林就應既是大眾觀光的對象,也更是特定細分群體的深度體驗載體。
白馬寺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開創了中國佛教的5個第一: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中國第一座佛塔齊雲塔;第一部漢文佛經《四十二章經》;中國第一譯經道場--「空中庭院」清涼台;中國第一個漢人出家人。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在當今盛世,白馬寺還在不斷擴建。由印度政府出資建設的印度佛殿在白馬寺已經完工並開放。據介紹,佛殿開光時,印度總統也參加了印度佛殿的開光儀式;泰國佛殿規劃在建已初步展露外部形態;日本佛殿也在規劃籌備中。
遺憾的是,白馬寺在今天的名氣、香火和旅遊貢獻率還遠遜於近在咫尺的少林寺,白馬寺釋延武法師表示,白馬寺希望逐步恢復當年勝景,恢復釋源輝煌,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還在探討中。
至於關林,也非同尋常,一般人只知道關廟不知道關林。關林是埋葬關羽首級的地方。在古代平民老百姓的墓葬稱為墳、達官王侯的墓葬稱之為墓、帝王的墓葬稱之為陵,而只有聖人的墓葬才稱之為林。目前,我國只有兩個以林為號的墓葬,那就是曲阜的孔林和洛陽的關林。一個以文為聖,一個以武為聖。
關林管理處介紹說,關公精神在國內外影響很大,各地建有關帝廟台3萬餘座,但是真正以關林命名的只有洛陽這一座。目前,關林占地200餘畝,年接待遊客人次約50萬左右,年收入約700萬元,每年一度的關林朝聖大典,是洛陽一項重要節事活動,吸引了包括台灣、東南亞以及歐美等地眾多知名華人參與,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知名人士拜謁並題詞。策劃調研組覺得,關公不僅是忠義的化身,還是民俗中的武財神,在全球華人中具有巨大影響力,尤其是對華裔商人的影響根深蒂固。如何挖掘關公文化,並以關林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形成全國性乃至全球性號召力,值得深入研究。
以上三菜一湯是洛陽旅遊已經成型並在經營中的項目,至於洛陽作為千年古都的都城遺址,那基本都深埋地下,考古都難,遑論開發了。歷史上洛陽五大都城遺址沿洛河一線分布,二里頭(夏朝都城、華夏第一都、最早的中國的證據)、偃師商城、漢魏故城都只是郊野中一片考古挖掘地,難以休閒化開發;而周王城和隋唐城已經是現代建成區,成片復興開發代價昂貴,隋唐都城中軸線的恢復是個難題;但隋唐城核心區東側的金元城即麗景門板塊作為歷史文化街區,還算具備較好的成片休閒化發展的潛力。金元城老街區的臨街門面以明清建築風格進行過初步整理改造,匯聚著洛陽本土特色的餐飲、購物等小型商業設施,總體粗陋,多服務於本城居民。
在麗景門瓮城內,有一家洛陽三彩店,其主人是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他在唐三彩的基礎上,創造「三彩藝」平面壁畫等工藝品,已出口遠銷到美國、英國、澳洲、日本、韓國等國家,成為世界級時尚藝術品。郭愛和先生認為洛陽的文化厚重的不知道做什麼好,要找到洛陽文化的根,目前「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口號並不妥帖。從旅遊上說,怎麼把洛陽宣傳成365天的旅遊勝地很重要,應將老城區打造成一個不夜城,以隋朝大運河中心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他覺得洛陽可以定位成「中華聖地,藝都洛陽」。
作為即興交流,策劃調研組王振宇認為,即使要做牡丹花城的概念,也不應僅僅是牡丹一枝獨秀、一季獨榮,因為洛陽花之美,不一而足,南朝的范雲說:「洛陽城東西,長作經年別。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唐朝的劉希夷說:「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宋朝的朱敦儒說:「詩萬卷,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歐陽修貶謫後懷念洛陽時寫到:「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洛陽花開四季,皆可醉人,非獨牡丹而已,應將洛陽打造成一座四季芬芳之城。同時,洛陽其實也是一座中原水城,伊洛澗瀍黃,五水繞洛陽,古人說洛陽「萬家流水一城花」,水月風花,何其優雅浪漫,美麗宜居的古城街巷,遊客到來,就像來到夢中的老家,如能營造出這種感覺,不火都難。
主城區考察之後,接著是馬不停蹄的對周邊幾個重要區縣的調研,南抵伏牛山中的嵩縣、欒川,北達黃河岸邊的新安、孟津。作為大洛陽外圍的旅遊羽翼,山水資源更為豐富,文化資源相對零散。北部是黃河和黛眉山,小浪底天下聞名,但旅遊休閒價值相對低,黛眉山系的青要山傳說為黃帝密都,但難以演繹。南部嵩縣白雲山雖號稱人間仙境,但設施簡陋,經營維艱,只有伊河源頭欒川,雖距洛陽主城區最遠,但旅遊發展的最出色,政府層面重視旅遊綠色發展並有相應推進和保障機制,成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的旅遊管理委員會,有力的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以其鉬礦之富反哺旅遊,加之老君山、雞冠洞風光足以支持觀光產業、並善以道家文化引導輿論、重渡溝鄉村休閒頗具魅力、伏牛山四季滑雪場的開發也對冬季旅遊產生了良好促進,在崇山之中,頗有鸞鳳和鳴、祥和閒適之魅。但整體發展空間比較有限,且面臨如何實現休閒度假深度消費的升級發展問題。
策劃小組還與洛陽政府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當地專家學者、相關企業機構負責人等進行了多輪深度訪談交流,廣泛聽取各種觀點、建議和希望。大家對洛陽歷史文化都如數家珍,對洛陽發展定位和思路都各有其說,對發展洛陽旅遊、復興古都輝煌都充滿熱情的期待。
洛陽幅員廣闊,但其精髓在主城,古都文化復興與旅遊振興的主戰場,也在主城。主城興,則河洛活矣。面對如此廣袤的中土幅員和如此淵深厚重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何以戰略思維重構洛陽古都旅遊,成為王志綱工作室肩上的重擔。
重塑洛陽
橫向比較很必要,一可找產業差距,二可找個性化靈魂,三可找差異化產品發展之路。當今中國,古都旅遊蜂起,北京、西安、洛陽、南京、杭州、開封、安陽、大同——每個古都都在積極推進古都文化與旅遊休閒的複合化發展。有的早已蜚聲四海而尚求錦上添花,有的則雄心勃勃尋求彎道超車。
【連結】中國八大古都旅遊產業比較(2010年數據)
在上述古都群中,洛陽的遊客人數位居前列,但旅遊收入位居中端,人均消費和遊客滯留天數均顯落後,說明洛陽的旅遊還處於初級觀光階段,亟需從通風口變為聚寶盆。唯如此,方能使洛陽龐大的遊客接待量變為與之相稱的經濟貢獻率,使洛陽古都文化價值最大化、城市形象最優化。洛陽,絕不應是蜻蜓點水的觀光之地,而應成為令人流連的東方文化名都、休閒度假名城。
洛陽歷史文化資源的重大特徵可概括為四點:華夏文明起源地、運河絲路交匯點、優雅閒適牡丹城、神州帝都三最地(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但這些具有權威性的特點掩蓋不住洛陽旅遊的顯著缺憾,那就是:帝都氣象邈難尋、一花獨秀難為春、滿天星斗缺明月、高端休閒待培育。洛陽缺少展現千年帝都的城市形象區,缺乏規模化的古都文化休閒體驗平台;牡丹花會對洛陽旅遊貢獻率幾乎占到40%,但僅為簡單觀光,缺乏縱深帶動力,難以對帝都文化品牌形成強力支撐,更未形成國際影響力;洛陽已有的旅遊產品無論內涵、能級還是規模,都不足以代表國際旅遊之潮流所趨,不足以形成聚合輻射力;此外,既為歷代帝王都,豈可缺乏高端休閒配套?而高端休閒設施恰恰在洛陽難覓其蹤。從產品全局結構而言,無論是金字塔形還是紡錘形,洛陽的結構都是殘缺的。要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顯然,洛陽需要一個完整的合乎市場需求的戰略架構。
作為東方文化的王者之冠和集大成者,洛陽得天獨厚、無可替代的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競爭力?轉化成為中國奉獻給世界的一道文化盛宴?
縱觀世界,不難看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一般應具備四大基本要素: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高度國際化的旅遊吸引物、國際化的高端休閒平台、全球影響力的節慶活動。
洛陽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應從四個方面進行突破:國際洛陽戰略、文化洛陽戰略、旅遊洛陽戰略、名城洛陽戰略。
國際洛陽戰略:以國際化的服務標準整合國際級的旅遊要素構建國際性的旅遊產品,以國際遊客為重要目標市場,成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國際化休閒旅遊目的地。
文化洛陽戰略:以洛河為核心,將洛陽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體驗旅遊的方式呈現給遊客,成為華夏文明溯源之地和文化尋根朝聖高地。
旅遊洛陽戰略:城市魅力與旅遊產業的至高境界是使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要讓全世界來享受洛陽文化與山水之美,使遊客到洛陽,非盤桓三五日不能盡興。
名城洛陽戰略:占據制高點、把握話語權。除練好國際化旅遊產業內功之外,還須做好國際性的傳播工作,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話題,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節慶活動。
洛陽以打造世界級古都文化休閒目的地為戰略目標,其形象訴求表達為:中國洛陽——一個國色天香的地方。
洛陽文化輝煌,山川錦繡,既曾為皇帝密都,又曾為武周神都,並為中國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唯一以群芳之首牡丹為特色的都城,是一座神秘神奇神采飛揚神韻迷人的古都。今日洛陽,集帝都、藝都、詩都、花都、佛都、夏都等之內涵於一體,構成與其他任何古都都不同的內涵與個性魅力。
洛陽,集千年帝都的華貴和牡丹花城的優雅於一體,融華夏文化的淵深與自然山水的優美於一爐。非僅有黃河文明的厚重,更兼具江南風貌的閒雅。千年國色天香之地,現代宜人休閒之都。
「十三朝古都」的稱呼,本身就意味著洛陽是「全能冠軍」而不是「單項冠軍」。文明原點、絲綢起點、帝王之都以及洛陽牡丹,都是洛陽可以代表的「國之顏色」;雍容華貴的姚黃魏紫和鬼斧神工的山水風光,也都是上天賜予洛陽的可以「香」飄萬里的「奇葩」。全世界只有洛陽是唯一堪稱「國色天香」的古都,這是洛陽最能區別於其他旅遊城市的特色,她有一種天生的高貴、大氣、優雅、華美乃至嫵媚,「任是無情也動人」。
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構建,關鍵是將潛在的文化資源轉化成可消費、可體驗的文化旅遊產業,並處理好洛陽主城區旅遊與周邊區縣旅遊發展的協調、呼應與互補互動關係,實現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相映生輝、觀光休閒與度假體驗相得益彰,根據城市資源和個性稟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空間,構築「一心兩翼」的全域洛陽新格局。
所謂一心,就是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中心。構築能夠體現古都文化精華的示範區,同時還要拉通洛陽南北軸線,展現洛陽歷史上的皇家風範,並圍繞伊洛兩條水系形成洛陽的兩條重點文化及景觀軸線,將偃師境內二里頭夏都遺址、商都遺址以及漢魏故城和玄奘故里等豐富資源涵蓋在內,再現五都連城之文化風采。其中包括一核、一軸、兩帶:
一核:帝都文化核,洛河南岸的隋唐遺址里坊片區,是集遺址保護、博覽展示、文化藝術、休閒體驗、文化演藝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洛陽文化客廳。
一軸:皇家風情體驗軸,拉通北至上清宮、南下龍門石窟的古都文化龍脈。恢復隋唐古城中軸線上的「七天」標誌物:天闕、天街、天門、天宮、天堂、天津、天樞。
兩帶:洛河文化體驗帶和伊河生態休閒帶。前者以洛河連接兩岸,打造水都不夜城,將水上休閒與岸上休閒緊密融合,體現洛水皇都風韻。後者以水岸生態之美為重點,休閒藍帶,牡丹花城體現地。
所謂兩翼,就是黃河文化旅遊區和伏牛山山水度假區。
南翼的伏牛山山水度假區定位為中原夏都,這裡地處中國南北自然分界嶺秦嶺余脈伏牛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屬中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氣候四季宜人。又有二程、伊尹、杜康等深厚的人文內涵,完全有條件成為中原地區最舒適的休閒避暑目的地。以欒川縣城作為洛陽旅遊集散服務副中心,豐富伏牛山山水休閒度假產品功能,打造中原避暑養生休閒度假目的地,同時,注重培育避暑養生度假地產的品牌口碑。
北翼的黃河風情休閒度假區定位為「黃河明珠,水都天堂」。擁有小浪底大壩的世界工程,有西霞院、龍潭峽、青要山等優美的生態背景,有緊鄰洛陽古都的區位和市場優勢,具備打造成為大黃河旅遊帶最精華的旅遊度假區的潛質。以黃河為軸線,將新安黛眉山休閒度假區和孟津黃河小浪底、西霞院串聯起來,形成「一帶三區」的空間格局。
大格局明確之後,還必須要有項目引擎進行推動,根據洛陽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實發展需求,我們認為洛陽需要以下10個項目中下足功夫,其中六個項目為核心引擎:帝都大觀、國色天城、白馬古寺、龍門石窟、世界古都博覽園、河洛文化創意產業園,四個為輔助引擎:絲路水城休閒區、平樂漢風旅遊區、黃帝密都度假區、欒川養生度假區。
最後,對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運營保障策略以及城市色彩策略、水文章如何做等方面的問題,王志綱工作室也做出了具體建議。
2011年7月25日,洛陽市委21樓會議室,王志綱工作室《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戰略策劃報告》匯報會在此舉行,洛陽市委副書記魏小東主持會議,與會人包括了洛陽市委書記毛萬春、洛陽市委秘書長尚朝陽、副市長楊炳旭、副市長史秉銳以及規劃、旅遊、文物、報社等部門主要領導以及北京大學的吳必虎教授等。
匯報結束後,毛書記帶頭熱烈鼓掌,並評論說:收穫很大,信心增強;國際的標準、世界的眼光,結合對洛陽歷史文化、現狀未來的深度挖掘和提煉,方案定位非常準確,謀劃勾勒清晰、透徹和完整,具有操作性。下一步要根據這個成果轉換成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報紙、電視和討論,引發大家的廣泛關注。
尾聲
在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戰略策劃工作過程中,一個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公眾參與,前期調研時有許多的當地專家學者官員與我們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中期匯報調整期有更多的普通洛陽人自發的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們提供建議和資料,這與洛陽報業集團作為我們策劃工作的直接對接單位以及他們認真細緻的工作精神有很大關係。在策劃工作成果獲得洛陽市委市政府認可之後,在洛陽報業集團一把手趙飛龍先生和副社長李向紅女士的謀劃下,一場關於名城策劃的輿論風暴展開了。以記者採訪王志綱工作室戰略策劃總監王振宇的對話形式,分十期就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策劃思路在紙媒《洛陽日報》、《洛陽晚報》和網媒洛陽網、大河論壇等進行了全方位報導:
洛陽,我是誰?
變通風口為聚寶盆
中國洛陽,一個國色天香的地方
戰略決勝,洛陽的王者歸來之路
一心兩翼,重塑洛陽
帝都大觀,東方神都的文化客廳
國色天城,牡丹花城的休閒客廳
白馬古寺,東方佛教朝聖地
龍門石窟:山水勝景、藝術殿堂
運營洛陽,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的重要保障
洛陽全市人民參與激情空前高漲,尤其在洛陽網、洛陽社區、大河論壇等,網友的討論空前熱烈,為洛陽發展建言獻策的正能量也空前體現。乘此勢頭,洛陽報業集團就王志綱工作室的策劃方案繼續推出對當地文化藝術界、學術界名人的採訪錄,強化了這種正能量的發揮。
洛陽著名作家兼詩人藝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王志綱工作室的戰略策劃方案,是站在全國乃至全球旅遊市場的高度,針對洛陽歷史、文化、商業、旅遊等戰略資源,進行一次資源配置上的戰略轉型,傾盡全力打造好核心引擎,不但切實可行,而且勝算較大。全新的城市形象定位具備唯一性、權威性和排他性。」
趙跟喜老先生,洛陽千唐志齋博物館原館長、中國唐史學會理事、碑誌鑑定專家、研究員、詩人,為我國中古史研究學界整理出版了100餘萬字的墓誌文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洛陽『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戰略策劃獨家訪談》的系列報導,我每期都認真研讀,這個戰略策劃切合洛陽的現實,提出的發展藍圖不但綜合考慮到洛陽的歷史文化優勢、山水優勢、牡丹優勢,更難得的是,策劃者結合洛陽現實和國內外旅遊市場的實際情況,著意營造一個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的市場,令人豁然開朗。」
作為策劃人,我們深知,一個底蘊厚重的古都要實現復興和騰飛,還有許多實際的艱苦的工作要做,對於洛陽這座千年帝都,在全面深入的解讀之後,我們對她更懷有深深的感情和期待。她,既稟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氣,也具南國水鄉嫵媚風流之質。開天闢地之後,三皇五帝以來,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為天人共羨之神都。她不僅是中國最早的政治首都,更是中華思想與文化的源頭聖地,可謂中華民族歷史的精神首都,是最早的中國、最本色的中國、最淵深的中國。她是世界上唯一能號稱國色天香的古都,兼具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思想之美、城市之美,是人類最早的「山水城市」、「園林城市」、「古代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她曾經是光耀萬丈的世界焦點,現正馳騁於王者歸來的征途。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將洛陽打造成一道面向世界的文化旅遊盛宴,她的形象、價值、魅力就能得到最大的體現,洛陽,也就能重拾舊日的輝煌,重新成為萬國來朝的世界焦點。祝福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