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羅馬帝國衰亡史精華本> 五、蠻族的結盟與對義大利的入侵行動(240—268年)

五、蠻族的結盟與對義大利的入侵行動(240—268年)

2024-10-09 11:47:57 作者: 席代岳

  法蘭克人的後裔建立了歐洲幅員遼闊、文明開化的國家。史學家為了探索他們沒有文字記錄的祖先,真是絞盡腦汁,除了可信的傳說,還有各種不同的臆測。但凡可能發現來源的每條線索都經過深入的研究,每處地點都經過仔細的調查。潘諾尼亞、高盧和日耳曼北部,都可能是這群聚集的戰士最早的發源地。學者終於摒棄了過於理想的觀點,征服者的遷徙作用是能夠被接受的更為簡單的事實。他們認為在公元240年前後,原來居住在下萊茵河和威悉河的部落,用法蘭克人的名號組成了新的聯盟,也就是現在的威斯特伐利亞地區,包括黑森伯爵的領地以及不倫瑞克和呂訥堡的封邑在內。這裡在古代是喬西人的居留地,憑藉無法通行的沼澤區,公然反抗羅馬軍隊;還有切魯西人以阿爾米紐斯的名聲感到自豪;也要把卡蒂族算上去,他們因勇猛無畏的步兵而所向無敵,此外還有幾個不出名的部落也住在這個地區。

  日耳曼人的主要個性就是熱愛自由,奔放無羈的生活是他們最大的財富。他們問心無愧,確實在盡力護衛法蘭克人或「自由人」的光榮名號,基於彼此的默認和相互利益,他們制定出第一部聯盟法則,再以習慣和經驗慢慢予以加強。法蘭克聯盟與瑞士的海爾維第亞共同體頗有相似之處,參加的每個州保留本身的獨立主權,一起商議共同的問題,不承認有任何高高在上的領導權威,也不接受派出代表所參與的會議擁有任何約束的力量。但兩個聯盟的運用原則極為不同:瑞士基於明智和真誠的政策指導,已經獲得200年的和平;法蘭克人卻具有猜忌多變的心性、放縱掠奪的貪慾以及破壞條約的習氣,這構成了可恥而狡猾的性格特色。

  對於下日耳曼人民奮不顧身的英勇精神,羅馬人早已有所領教,現在局部的力量聯合起來,直接威脅到高盧地區。帝國將要面對無法抗拒的入侵行動,需要身為儲君和皇帝同僚的伽利埃努斯親自率軍進駐抵抗。君主帶著年幼的兒子薩洛尼烏斯,在特里夫的宮廷展露著皇家的威嚴排場,軍隊則接受波斯蒂尤默斯的指揮。英勇的將領雖然後來背叛了瓦萊里安家族,但現在可是忠心耿耿地捍衛國家的最大利益。語焉不詳的頌辭和獎章隱約宣告了一連串的勝利,戰勝紀念物和頭銜證明波斯蒂尤默斯建立了很大的名聲,一再被稱為「最偉大的日耳曼征服者和高盧的救星」。

  但我們只要提出最簡單的事實,就可以一舉抹殺這些浪得虛名、粉飾過當的紀念物。萊茵河雖然被尊為行省的屏障,但在法蘭克人氣勢勇猛的大舉進攻之下,卻沒有發揮阻絕的作用。迅猛的破壞力量越過河流直達庇里牛斯山腳,也沒有因之停下來。過去從未受到外來威脅的西班牙,現在完全無法抵擋日耳曼人的入侵。在這12年當中伽利埃努斯統治的大部分富庶的國土,淪為了強弱懸殊、一片焦土的戰場。塔拉戈納本是平靜行省繁榮的首府,遭到掠奪以後幾乎完全毀滅,甚至晚至5世紀奧羅修斯的年代,他的作品中提到這座巨大城市的廢墟之中,依然點綴殘破不堪的村舍,訴說著蠻族的兇狠殘暴。等到這片搜刮一空的土地沒有物品可供搶劫後,法蘭克人就在西班牙的港口捕獲了一些船隻,開往茅利塔尼亞地區。憤怒的蠻族給遙遠的行省帶來了極大的驚惶,他們仿佛自另一個世界從天而降,因為他們的名字稱呼、生活習慣和容貌舉止,對阿非利加海岸的居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也從來沒有人提到過。

  日耳曼人素來好戰,他們自稱是超凡勇猛的斯威弗人。就像從前的烏西皮特族和滕克特里族兩個部落,集結大軍與有獨裁官之尊的愷撒接戰,戰敗後宣稱愷撒的軍隊連不朽的神明都無法匹敵,從他面前逃走根本不算恥辱。卡拉卡拉皇帝在位期間,眾多的斯威弗人出現在美因河畔,此處已接近羅馬行省,他們的目的是找尋食物和下手劫掠的機會,再就是獲得戰勝的榮譽。倉促狀況下自願組成的軍隊,卻慢慢聚合成巨大而恆久的民族。因為有很多不同的部落加入,便取名為阿勒曼尼,意思是「全體人員」,表示雖然有不同的來源,卻能同樣勇敢,關於後面這點特性在接踵而至的入侵作戰中,羅馬人已經完全領教了。阿勒曼尼人擅長在馬背上戰鬥,騎兵當中混雜輕步兵更能發揮威力。這些輕裝的步兵選自勇敢而又靈巧的青年,經過長期的訓練之後,全部都能伴隨騎兵做長途的行軍、迅速的衝鋒和緊急的撤退。

  黷武勇猛的日耳曼人,過去在見到亞歷山大嘓塞維魯的充分備戰時感到非常驚奇。後來又面對的另一個繼承人,是和他們一樣勇敢和兇狠的蠻子,率領的軍隊也讓他們驚魂喪膽。這些蠻族還是不斷在帝國的邊疆徘徊逗留,德西烏斯的陣亡加劇了西部地區的混亂情勢。他們使高盧地區的幾個富庶的行省遭受嚴重的損害,這也首次戳破了義大利虛張聲勢的假面具。一大群阿勒曼尼人渡過多瑙河,翻越雷提亞的阿爾卑斯山,進入倫巴第平原,直抵拉文納,幾乎就在羅馬城的視野之內,高揚起了蠻族勝利的旗幟。元老院感受到了侮辱和危險,大家的心頭點燃了古老美德的火花。兩個皇帝都在遠方指揮戰爭,瓦萊里安在東部而伽利埃努斯在萊茵河,所有的希望和措施都要靠羅馬人自己想辦法。生死存亡之際,元老院的議員負起了保衛共和國的重責大任,他們抽調留守首都的禁衛軍,再從平民中徵召願意服役的健壯青年,用來填補兵員的不足。阿勒曼尼人見到一支人數更多的軍隊突然出現,大為驚懼下,滿載擄掠的戰利品退回到日耳曼人的地區。就不諳戰鬥的羅馬人來說,這是一場難得的勝利。

  伽利埃努斯接到消息得知首都從野蠻人手裡獲得解救,但他並不表示欣慰,反而對元老院的勇氣感到驚愕,生怕有一天他們像對付外來侵略者那樣與他對抗,要從國內的暴政中解救整個共和國。他這種天生膽小怯懦又忘恩負義的心理,臣民看得一清二楚。他發布詔書,禁止議員參加軍事訓練活動,甚至不准他們接近軍團營地。這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恐懼感除了暴露自己的短處,實在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但富有的貴族還是樂於重拾奢侈的生活,很高興能恢復自己懶散的天性,欣然接受這種不讓他們參加軍事活動的侮辱性的命令。只要能夠充分享受自己的浴場、劇院和莊園,他們非常樂意把關係帝國安危的重大事務交到農民和軍人粗糙的雙手之中。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羅馬帝國的一位晚期作家,提到過阿勒曼尼人另一次入侵,事態更是嚴重萬分,卻讓帝國獲得了更大的光榮。據說在米蘭附近的會戰,伽利埃努斯親自率領1萬羅馬人馬擊潰了30萬的敵軍。我們可以將難以置信的勝利歸之於史學家不重證據的輕信傳言,或是皇帝手下的將領過分誇大戰果。伽利埃努斯因竭力保護義大利不受日耳曼人侵犯而運用了另外一種性質的武器,就是他娶了馬科曼國王的女兒琵琶為妻。馬科曼族是斯威弗人的部落,經常和阿勒曼尼人混合在一起從事戰爭和征服行動。伽利埃努斯允許自己這個岳父在潘諾尼亞保留很大的居住區以作為聯盟的代價。日耳曼公主那不加粉飾的天生麗質,使得見異思遷的皇帝把寵愛聚集在這蠻族少女身上,政策上的聯合也由於愛情的彩帶而更加牢固。但傲慢的羅馬民眾心中充滿偏見,將皇帝與蠻族的聯姻視為褻瀆的行為,拒絕承認她的合法地位,並將「伽利埃努斯的侍妾」這種帶有侮辱性的稱號,加在她的身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