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fú yóu)
2024-10-09 11:36:09
作者: 史軍、傅遲瓊
蜉蝣真的短命嗎?
它們是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繁衍重任的呢?
赤壁賦(節選)
〔宋〕蘇軾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纖纖欲飛的蜉蝣
聽我講文言
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被貶黃州,正經歷人生最困難的時期。他兩次泛遊赤壁,寫下的《赤壁賦》和《後赤壁賦》在北宋文壇有著重要的地位。節選段的意思是,(我們)如同蜉蝣置身於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樣渺小。哀嘆我們的一生只是短暫的片刻,不由得羨慕長江的沒有窮盡。想要攜同仙人遨遊各地,與明月相擁,永存於世間。
蟲兒有歷史
在古人眼中,蜉蝣的壽命只有一天,所以用「朝生暮死」來形容這種小蟲的一生。的確,蜉蝣成蟲的壽命很短,這大概是因為它們的口器退化,無法進食,飛行和繁殖又會消耗很多能量,它們一旦產完卵,就會立馬死去。不過,這短暫的「陽壽」只是蜉蝣成蟲的壽命。在這之前,蜉蝣的卵在水中孵化,幼蟲在水中成長,以水草、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這段時間長達3年。其間蜉蝣要經歷一次次的蛻皮(大部分12次,少部分20~30次),有個別的種類甚至蛻皮達40次。
博物小課堂
古老的蜉蝣
蜉蝣是蜉蝣目昆蟲的通稱,這是一類非常古老而原始的昆蟲。大約3億年前,蜉蝣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它們的原始還體現在翅膀上——不能摺疊。蜉蝣的身形纖細柔弱,前翅發達,後翅退化,小到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腹部末端還有一對長長的絲狀尾須。
「少年」蜉蝣
非常特別的是,蜉蝣在幼蟲和成蟲之間還存在一個「亞成蟲」的階段。幼蟲爬出水面後蛻皮成為亞成蟲,此時的蜉蝣翅膀呈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狀態,身體顏色灰暗,大部分的器官也沒有發育成熟。它們就靜靜地躲在葉子背面,等待最後一次蛻皮,變成身體或雪白或奶黃、翅膀透明的成蟲,準備舉行一場盛大而莊嚴的集體婚禮。
繁殖的季節,成群的雄性蜉蝣婚飛(群體繁殖行為),雌性蜉蝣則飛入蟲群與雄性蜉蝣交配。
自然放大鏡
蜉蝣的集體婚禮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尋找配偶、交配並產卵的任務,蜉蝣會集體在河面上婚飛,那場面蔚為壯觀。成千上萬隻蜉蝣聚集在河面上,夕陽照在它們透明的翅膀上,泛出金色的光芒,十分美麗。不久之後,完成終身大事的蜉蝣紛紛死去,屍體漂散在水面上,似落雪,也似飛花。為了完成這場集體婚禮,幼蟲們也像商量好了似的在同一時間上岸蛻皮。
蜉蝣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對缺氧和酸性的環境非常敏感。它們只會選擇水質好的溪流、湖泊產卵。在受污染的水域是看不到蜉蝣的,更別提婚飛的盛景了。
卵:蜉蝣將卵產於水中。
幼蟲:蜉蝣的幼蟲生活在水中。
亞成蟲:蜉蝣的幼蟲浮出水面,日落後羽化成亞成蟲。
蜉蝣的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