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戰略定心,真正奠定發展根基
2024-10-09 10:07:21
作者: 華杉,華楠
1. 戰略定心,不再搖擺
牛小灶創始人並不是餐飲行業出身,在艱難創業的過程中,他對牛雜這個行業的未來,對牛雜煲的未來,一直存在著以下顧慮:
顧慮一:未來牛雜這個品類的市場是否足夠大?
牛雜只是髒亂差的街邊小吃,而且只有廣東人吃,未來牛雜這個品類的市場是否足夠大,能夠支撐未來100家店、1000家店的規模?
因為這樣的顧慮,牛小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開始刻意往牛雜火鍋的方向發展,因為潮汕牛肉火鍋在全國各地都有成功品牌,火鍋這個品類的市場足夠大。但由此帶來了新的問題:
成本上升:
火鍋需要的配菜更多,調料也更多,後廚採購、製作工序變得更加複雜。同時,配菜、加湯等動作的增多,也增加了服務員的服務成本。
口味下降:
牛雜的湯底非常重要,牛雜熬出的湯有鮮香的味道,非常好喝。很多顧客會把牛雜湯澆到米飯上吃光。但做牛雜火鍋,需要更多的湯,牛雜湯不夠了,只能用牛腩熬的湯湊數,這就導致口味品質下降。
效率下降:
火鍋的用餐時間比牛雜煲更長,翻台率下降。
顧慮二:牛雜煲還是牛雜火鍋?
牛雜作為小吃的價格只有15~30元,是一種低端食品,價值不高。變為牛雜煲之後價格達到了80元以上,是否應該對牛雜煲做升級,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
因為這樣的顧慮,創始人在拳頭產品牛雜煲里加入了牛腩,把「牛小灶牛雜煲」改成了「牛小灶牛腩牛雜煲」。牛雜煲的價格是88元,牛腩牛雜煲的價格是118元,主打產品三位數的價格較高,讓部分消費者望而卻步。
我們發現,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脫離了「牛雜煲」這一品類。
品牌是一種商業思想,更是一種文化現象。
在前期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牛雜飲食文化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今天,除了廣州,在廣東很多城市以及中國香港、澳門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牛雜的身影。
牛雜是擁有百年生命力的美食,未來也會有百年的生命力。我們的品牌只有寄生在有生命力的文化上,成為牛雜文化的一部分,壯大牛雜文化,才能基業長青。
▲ 香港知名牛雜——十三座牛雜
▲ 澳門知名牛雜——明記
牛雜煲的品類非常獨特,廣東人也有吃「煲「的傳統。而脫離了煲,變成火鍋,雖然市場更大,卻也面臨著更大的競爭,潮汕牛肉火鍋、川式火鍋等領域,都有成熟的大品牌。
基於此,我們對牛小灶的戰略判斷是:
牛小灶應聚焦煲而非火鍋,以牛雜煲(而不是牛腩牛雜煲)為拳頭產品,加少許配菜讓顧客吃得更豐富即可。
2. 嫁接廣州文化,獲取文化原力
牛小灶的產品誕生於廣州,經受住了幾乎是全國最挑剔的消費者的考驗,產品的味道是毋庸置疑的。
牛小灶的企業戰略就是要聚焦牛雜煲,成為牛雜煲的代名詞,成為廣州美食的一張名片,最終成為牛雜文化的代表。
基於牛小灶的企業基因和企業戰略,我們希望把牛小灶嫁接到「廣州飲食文化」上,將「牛小灶」和「廣州、牛雜」牢牢綁定,創意百年不變的品牌口號。
「廣州牛雜煲,就吃牛小灶」,一句蘊含品牌戰略、傳遞品牌價值、包含品牌名字又具有超級語感的口號就這樣誕生了。
關鍵是這句話要上門頭,要讓消費者看到,才能直接刺激消費者行動,並且上門頭之後這句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大,有一種強烈的儀式感和承諾感,相比其他地方的應用,這種用法信號刺激能量更大。
「廣州牛雜煲,就吃牛小灶」這句口號,不僅在廣州產生了巨大的購買力,即便是在北京、上海、香港,仍然非常好用。因為全世界都知道,廣州的美食錯不了。
我們為牛小灶創作的超級符號、超級口號,建立了牛小灶品牌的頂層設計,為牛小灶注入了大象的基因,奠定了未來百年發展的根基。
在首次提案結束後,胡新祝先生激動地發朋友圈說:「遵義會議,里程碑式的時刻,值得紀念,繼往開來的一天!感謝華與華,感謝牛小灶全體夥伴的努力拼搏!新的一篇從這裡開始!」
▲ 牛小灶門店醒目的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