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緬甸的獨立

2024-10-09 08:53:36 作者: 錢乘旦

  在印巴獨立後,英國從緬甸、錫蘭撤退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緬甸與錫蘭的獨立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錫蘭留在了大英國協,而緬甸卻突破大英國協的束縛,成為獨立於大英國協之外的一個國家。[88]

  二戰結束後,艾德禮政府在緬甸問題上基本沿用了戰時內閣的政策。由於戰爭期間日本直接占領,緬甸的一些基礎設施和行政機構遭到破壞,其重建是必需的。艾德禮政府認為在這一重建期間,英國的直接統治是必要的。但是工黨把這一直接統治的時限從原定的6年縮短為3年。按照規劃,緬甸在這一過渡期內由總督直接統治,山區少數民族也由總督直接管轄,3年後,緬甸恢復議會統治,「在一個更早也是更實際的時間使(緬甸)在帝國內自治[89]。」英國內閣不喜歡緬甸的主要政治力量,即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Anti-Fascist People's Freedom League)及其領袖昂山(Aung San)。在英國內閣眼中,昂山曾與日本人合作過,具有共產主義傾向,並且不顧後果地要求緬甸實現獨立。

  英國在東南亞戰區的最高軍事統帥蒙巴頓認為工黨的新政策是不現實的。蒙巴頓是一位具有濃厚自由主義思想的官員,曾被邱吉爾批評在處理緬甸問題時「講的大都是廢話」。[90]蒙巴頓認為,直接統治的政策是不需要的。在戰爭期間,日本為了爭取緬甸人的支持,曾於1943年承認了緬甸的獨立。雖然這是日本人的權宜之計,但是它在緬甸民族主義者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英國多麼不情願,英國不能開歷史倒車。為了恢復英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英國必須在此基礎之上採取新的方針。因而,英國的新政策不應該是直接統治,而是要讓緬甸迅速獨立。[91]緬甸在二戰期間出現了一些新的政治力量,雖然這些人曾經反對過英國,也許曾經站在日本一邊,但是英國必須承認現實,和這些人妥協。實際上,蒙巴頓與昂山就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他也建議緬甸總督把昂山吸收到新的顧問委員會中,認為殖民政府如果友好地對待昂山,昂山就會成為「緬甸的史末資」。[92]

  

  正是在這一點上,蒙巴頓與緬甸總督史密斯(Sir Reginald Dorman-Smith)出現了分歧。史密斯在緬甸的行動證明了一個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英國總督可以把帝國搞得有多麼糟糕。史密斯曾是保守黨政府時期的農業和漁業部部長,1941年,在沒有任何相關經驗的情況下,他被任命為緬甸總督,不久緬甸陷落,他對緬甸的統治也宣告結束。二戰結束後,他回到緬甸繼續擔任總督。從歷史上看,他並不是極端頑固派,在緬甸淪陷期間,他向戰時內閣建議由英國出資來重建緬甸,在一定時間內讓緬甸實現自治,雖然這些主張基本上都被邱吉爾否決了。[93]二戰結束後,在工黨的支持下,史密斯準備先在緬甸實行直接統治,在相關準備工作完成後,緬甸將在大英國協內實現自治。史密斯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他認為蒙巴頓的看法「從任何角度看都是錯誤的」,「如果你們(英國政府)同意他的主張,那請你們解除我的職務,對我而言,別無選擇。」[94]對史密斯來說,昂山在二戰期間曾站在日本一邊反對英國,是叛國者,對背叛者,他本能地拒絕與其合作。而且在他看來,這個由昂山領導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不過是壓制緬甸少數派的工具而已。[95]因而他執行的是鎮壓昂山及其領導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的政策。

  問題在於,英國有能力做到壓制這些在蒙巴頓看來英國必須與之妥協的力量嗎?事實證明史密斯錯了,雖然他在剛回到緬甸的時候就清醒地認識到緬甸「政治情況註定要惡化」,「很快就會成為一座政治火山」。[96]但是他卻引爆了這座火山,準確地說,是在火上澆油。1946年春,緬甸爆發了全國總罷工和農民鬥爭。順應民眾的要求,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代表大會通過了爭取完全獨立的決議。

  除了來自緬甸民族主義者的反抗,英國在緬甸的統治也受到國際社會的壓力。在以尼赫魯為首的反殖民主義者的努力下,英國在南亞的殖民統治即將終結,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同時,英國的殖民統治由於印度尼西亞問題而變得尷尬。一方面,英國勸說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的政治現實,另一方面,英國又在緬甸實行鎮壓民族主義者的政策,這不是兩面三刀嗎?英國如何向荷蘭交代?英國如何面對國際上疑惑的目光?[97]

  與這種統治的困局相比,緬甸在英帝國中的地位遠沒有那麼重要。軍方認為緬甸對英國的戰略並無太大價值,「緬甸資源與設施上的無關緊要使它在戰略上也不夠重要」,「失去它也無關宏旨」。[98]實際上,英國不少人認為統治緬甸在許多時候都可能是英國的一種負擔,正如緬甸事務大臣所言,「緬甸是一個弱而窮的國家,防務和社會服務的負擔都很重」[99]。

  英國越來越發現繼續統治緬甸會嚴重損害自己的戰略利益。首先,繼續統治緬甸可能會影響英國的稻米需求。到二戰結束時,緬甸是英國稻米的重要來源,但英國政治家很快發現繼續殖民統治則會損害這一經濟聯繫。食品大臣斯特雷奇(John Strachey)向內閣報告,英國希望從緬甸進口1.5億噸稻米,但如果緬甸發生廣泛的動盪,這一訴求將不可能實現。[100]其次,繼續統治緬甸會損害英國的防務利益。英國在緬甸的軍警力量嚴重不足,大部分警察都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控制之下,英國也無法使用在緬甸駐防的印度軍隊鎮壓這些要求「自由和解放」的民族主義者;同時,這些駐防的印度軍隊還將撤出緬甸。如果從英國派出增援部隊,英國在其他關鍵地區的防務力量將受到影響。最後,繼續統治緬甸會加劇當地的反英傾向,「它唯一可能的後果是鞏固緬甸的民族感情,提高那些主張儘早從大英國協分離出去的領袖的地位」[101]。

  正如上文所言,艾德禮政府的戰略重點已經發生轉移,南亞的地位下降,在英國準備從印度撤退的大背景下,英國不可能在緬甸有太多保留。實際上,艾德禮政府很快就把從緬甸撤退的政策變成實現英國戰略目標的工具。

  首先,艾德禮政府希望通過形式上的讓步在緬甸獲得其他方面的利益。斯特雷奇認為,為了方便緬甸的稻米出口,英國應該支持那些相對友好的民族主義者,以控制緬甸獨立的主動權。[102]艾德禮也希望通過大英國協的框架繼續維持英國與緬甸的聯繫。艾德禮認為,在新的形勢下,鞏固英帝國的最好方式就是實現英帝國向大英國協的轉變,英國必須在一些形式方面做出讓步以換取民族主義者的善意與支持。[103]艾德禮認識到,如果馬上授予緬甸獨立,緬甸可能會更為溫和並會留在大英國協,從而維持英緬的聯繫並提升英國的影響力,而英國的強硬政策卻會使緬甸更具敵意,從而不願意留在大英國協。[104]

  其次,英國從緬甸的撤退也是英國遏制東南亞地區共產主義發展的策略。在英國政治家看來,昂山雖然曾經有過共產主義的傾向,但二戰之後,其領導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已經開始與緬甸共產黨形成了競爭之勢。不管怎麼說,昂山相對而言還是溫和的,他是「真誠的民族主義者,但是不能控制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中的左翼,非常年輕、缺乏經驗又明顯的猶豫不決」[105]。而且昂山也願意在憲政的體制內解決問題,如果不支持昂山,英國就只能把他推到共產主義的陣營中。[106]一些政治家認為昂山會滿足於英國的妥協,之後就會站在共產主義的對立面。[107]隨著緬甸局勢的發展,比昂山更極端的領導者正在湧現,拖延緬甸獨立的進程只會惡化緬甸的局勢,這將為共產主義的成長提供條件。[108]軍方也認為一個強大政府領導的緬甸才能遏制共產主義的發展,為此他們也支持以獨立為籌碼來換取昂山在限制共產主義方面的合作。[109]

  沒有多少材料顯示艾德禮撤掉史密斯的職務是黨同伐異的結果,但是艾德禮顯然並不喜歡緬甸越來越糟糕的局面。艾德禮逐漸認識到,像韋維爾在印度一樣,史密斯也缺乏處理緬甸複雜情況的政治技巧。既然史密斯不能很好地理解緬甸,「我確信他必須被換掉」。[110]同時,在印度事務大臣[111]勞倫斯(Lord Pethick-Lawrence)作為內閣使團成員之一到印度訪問期間,艾德禮臨時接手了緬甸問題,艾德禮對緬甸的情況逐漸熟悉,也認識到英國應該改變方針。[112]任命休伯特.蘭斯(Sir Hubert Rance)為新的總督揭開了英國從緬甸撤退的序幕,在蒙巴頓的推薦下,艾德禮任命蘭斯繼承史密斯的任務。

  蘭斯是一名軍官,曾任蒙巴頓處理緬甸問題的軍事顧問。他在緬甸的經歷顯示他把准了緬甸的脈搏並推行了現實主義的政策。與史密斯不同的是,他能夠克制自己的感情。資料顯示他起初對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沒有多少好感,認為該組織具有共產主義傾向。[113]但是他很快認識到,為了穩定緬甸的局面,為了避免英國和緬甸的公開衝突,英國必須與昂山打交道。他上台伊始,就面臨著緬甸警察罷工的威脅。他很快宣布組建一個新的執行委員會,在委員會的9名成員中,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成員有6位,昂山則是委員會的主要顧問(而這個職位其實一直都是保留給英國人的)。正如緬甸史專家指出的,「這一改變解決了罷工問題,並標誌著緬甸與英國合作的開始」。[114]在與昂山打交道的過程中,蘭斯逐漸認識到,昂山要求的是「不比印度少一絲一毫的權力」,拒絕或者延誤昂山的要求只能使局面更糟。[115]蘭斯建議英國內閣答應昂山的獨立要求。

  但是,英國政府因為印度問題與其他原因而延誤了妥協的最佳時機。首先,對內閣而言,英國與印度民族主義者的談判正處在關鍵時期,英國不能因為緬甸的情況而影響與印度的談判,內閣要求蘭斯趕緊剎車。[116]其次,英國政府的一些其他原因也延誤了緬甸獨立的時機。殖民大臣克里奇.瓊斯(Arthur Cr eech Jones)反對向緬甸讓步,認為如果對緬甸讓步,錫蘭、馬來亞怎麼辦?特別是錫蘭,其民族主義者將會更堅決地要求獨立。[117]亞歷山大(A.V.Alexander)(不管部大臣,很快升任國防大臣)也反對讓步,他指出,相對別的地區而言,戰爭造成的極大破壞使緬甸自治更不現實,現在撤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英國將會被永遠地封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因而英國不但不應該撤出,而是應該實行直接統治並承擔重建緬甸的任務。[118]英國內閣則認為英國應該保護緬甸其他少數民族(特別是山區少數民族)的利益,在沒有選舉之前不能給昂山以巨大的權力。[119]

  實際上,英國政府的這些想法遠不是從緬甸本身的角度來考慮的。克里奇.瓊斯是從緬甸獨立對英帝國的影響這一點思考的,而亞歷山大與內閣想的則是英國的道義與責任。從這些認識來看,他們不了解緬甸,也不清楚昂山到底在想什麼,正如歷史學者廷克所言,「倫敦的領導者缺乏對這個國家及其領導人的第一手知識」,「他們對緬甸而言都是陌生人」。[120]問題在於,英國能夠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控制這個已經要噴發的政治火山嗎?

  蘭斯認為內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正像韋維爾認識到英國在印度面臨的兩難局面,或者占領或者撤退;蘭斯認為英國在緬甸的情況同樣如此。鑑於資源不足,英國的重新占領是不現實的。既然無法重新占領,剩下的選項就只有讓緬甸獨立。既然只有此選項,為什麼不早些授予緬甸獨立呢?拖延只會使緬甸的情況越來越糟。

  不過內閣對蘭斯的建議還是遲疑不決,不情願做出進一步的讓步。[121]正如蘭斯所預測的,昂山與英國的合作使他受到反對派的指責,稱他屈服於「英國人的奸詐手段」。[122]更極端派別的壓力,促使昂山提出了進一步要求:英國必須在1947年1月31日宣布讓緬甸在一年之內獨立,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主導的執行委員會必須被承認為獨立後的國民政府的主體。

  印度事務大臣勞倫斯看到緬甸的局勢變得越來越不可控制,逐漸支持蘭斯的主張,在其努力下,內閣答應邀請以昂山為首的代表團到倫敦來商談獨立事宜。[123]昂山的答覆是,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可以接受邀請,但是英國政府必須公開宣布代表團訪問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擁有全權的過渡政府,大選產生的制憲會議必須代表整個緬甸,少數派問題的決定權在仰光而不在倫敦,緬甸有選擇留在大英國協或者離開大英國協的權利。[124]勞倫斯建議內閣接受昂山的條件,他認為英國在緬甸的軍事資源無法應對緬甸的叛亂,而儘早讓步卻可能贏得緬甸的善意,也可維持英緬之間的經貿聯繫與保持英國的影響力。既然昂山看齊的坐標是印度,那麼把英國在印度的承諾施行於緬甸也是明智的,不接受則會冒極大的風險。[125]

  在勞倫斯等人的努力下,英國內閣最後接受了昂山的條件。

  1947年1月在倫敦召開會議,英國同意由昂山主持過渡政府。根據協議,緬甸於1947年4月舉行了大選。在91個議會席位中,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獲得88席。英國宣稱根據民主選舉的原則把權力移交給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像在印度一樣,為了壓制共產主義,英國認可了昂山希望的建立強大中央政府的要求,「忘恩負義的阿爾比恩人」又把緬甸少數派的利益出賣了。[126]

  但是變數很快發生。在緬甸爭取獨立的進程中,昂山有許多競爭者,而昂山要建立強大中央政府的主張招致了反對派的強烈不滿。1947年7月,昂山與其他6位過渡政府的官員被刺殺,昂山選擇的繼承人也在事變中遇難。緬甸的局勢發生動盪。[127]

  昂山遇害後,緬甸的局勢有向左傾發展的苗頭,工農運動進一步高漲,「處在比戰後任何時期都臨近總起義的局面」。[128]艾德禮認為,為了維持穩定,英國必須按照原定的計劃移交權力,否則,緬甸會出現更多的奪權者,而這將會削弱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的地位,也會影響緬甸的統一與英國的利益。[129]在內閣的支持下,蘭斯果斷地將昂山的助手德欽努(Thakin Nu)作為昂山的繼任者,並向之移交了權力。[130]

  正是英國的這一態度使其獲得了許多實際利益。首先,英國獲得了重要的戰略利益,獨立後的緬甸允許英國使用其空軍基地、港口和空軍的過境權。[131]其次,在緬甸獨立後,英國與緬甸繼續維持著重要的經濟聯繫,緬甸出口的稻米對英國的經濟恢復起到了一定作用。最後,英國在獨立後的緬甸仍然保持著重要的影響力。

  雖說英國的撤退計劃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但英國政府也遭受了重大挫折,這主要表現在緬甸對大英國協的態度上。

  艾德禮起初希望緬甸留在大英國協,但是昂山堅持緬甸應該擁有和印度一樣的權利,即自由選擇加入或者退出的權利。[132]昂山被刺殺後,德欽努威望不足,只能以堅持昂山的共和國理想來緩和反對派的壓力。[133]由於印度以共和國身份加入大英國協還要在兩年之後才真正實現,而緬甸對英帝國遠沒有那麼重要,既然緬甸要走共和國的道路,英國不願意為了緬甸開這樣的先例。在緬甸建立共和國的態度越來越明顯後,艾德禮逐漸喪失了熱情。勞倫斯起初也希望緬甸留在大英國協,不過他像艾德禮一樣逐漸改變了態度。勞倫斯認為,緬甸是一個小而弱的國家,如果勉強把緬甸留在大英國協,英國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更多,而且即使緬甸留在了大英國協,也不能保證緬甸的政策和英國及其他白人自治領的政策協調一致。[134]自治領大臣也不支持緬甸加入大英國協,緬甸加入大英國協意味著緬甸可以享受其他白人自治領的權利,但是緬甸卻不可能盡到同樣的義務,英國將無法向其他白人自治領交代,這將是「非常尷尬的」。[135]

  同時,對英國政府來說,即使緬甸在大英國協之外獨立,緬甸基於自己的利益也會希望與英國維持某種友好關係。[136]英國可以通過其他形式來維持英國和緬甸的聯繫並提升英國的影響力。艾德禮最終宣布緬甸有選擇是否加入大英國協的自由,英國不會勉強挽留那些不願留在大英國協的國家和民族。[137]1948年1月4日,英國按照預定計劃把權力移交給了昂山的助手德欽努,緬甸也很快宣布成為共和國並離開了大英國協。這樣,緬甸成為英帝國解體初期在大英國協外最早實現獨立的國家。

  艾德禮政府對緬甸局勢的發展還是滿意的,因為英國避免了一場軍事對抗,也沒有消耗重要的資源。雖然緬甸突破了大英國協的束縛,但是英國還是保留了一些利益。在1947年10月17日簽訂的英緬條約中,緬甸答應保留英國在緬甸的某些軍事與經濟特權。不過事情並沒有結束,緬甸獨立後,新國家的政治、經濟進一步左傾。1953年1月,緬甸政府宣布廢除《英緬防禦協定》,10月,又宣布取消英國進口貨物的關稅特惠待遇,1963年以後,緬甸開始實行國有化,把外資企業收歸國有,英國在緬甸的經濟特權完全喪失。

  緬甸最終在大英國協外獨立,一方面與緬甸在英帝國的重要性,或者說不重要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英國政府的遲疑不決有關。對緬甸政治發展形勢認識遲鈍,使緬甸局勢日益糟糕並最終衝破了大英國協的框架。用一位研究緬甸的歷史學家史密斯的話來說,「英國政府對緬甸的新現實理解得太遲了」。[138]艾德禮後來也悲嘆地說,如果早些和昂山合作的話,緬甸的結局就不會如此糟糕。[139]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