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第二章 戰略轉移與亞洲殖民地的獨立

第二章 戰略轉移與亞洲殖民地的獨立

2024-10-09 08:53:28 作者: 錢乘旦

  一、對亞洲殖民地的政治規劃

  英國從印度撤退是最容易讓人誤解的。不少學者認為戰後的工黨政府對帝國的態度更加開明,這是英國從印度撤退的主要原因。撰寫艾德禮傳記的作者更是把英國從印度的撤退歸功於艾德禮本人。[1]還有一些學者認為英國在印度的政策是工黨更多關注國內民生問題、對帝國問題不感興趣所導致的結果。[2]

  在對艾德禮政府讚揚的另一端,是以英國著名的左翼歷史學家杜德(Rajani Palme Dutt)為首的一些學者,他們指責印巴分裂是英國包藏禍心的結果。為了防止出現一個強大的印度國家,英國人為地分裂了印度,削弱了印度的實力。[3]

  前一種觀點不能回答艾德禮政府在中東推行的頑固政策與在非洲殖民地採取的經濟開發計劃,而後一種觀點不能解釋獨立後的印度仍然與英國維持了友好關係的事實。實際上,所有這些觀點均失之於偏頗,而偏頗的根源在於他們就事論事,沒有從宏觀背景去觀察問題。筆者認為,印度殖民地的解體既是英國在新形勢下的無奈之舉,又充分體現了英國統治者應時而變的睿智。

  一方面,英國從印度的撤離是無奈之舉。首先,殖民地的鬥爭與複雜局面使英國很難繼續統治印度。二戰後,印度民族主義者要求獨立的鬥爭更加激烈,如果進行鎮壓,英國勢必與印度全面對抗,鎮壓所需要的巨大資源也是對英國虛弱經濟的嚴峻挑戰。[4]與此同時,英國有捲入印度內戰的危險,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矛盾變得非常尖銳,暴力衝突時有發生,流血事件變成常態。如果繼續統治印度,英國將不得不承擔維持秩序的重任,這一任務可能使英國捲入印度內戰的漩渦。同時,世界格局的變化使英國繼續統治印度變得更加艱難,二戰瓦解了西歐殖民帝國主宰國際政治的局面,新霸主美國、蘇聯都試圖擴大自己的勢力與影響,而西歐殖民帝國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就成為被美蘇覬覦的肥羊。英國雖然仍以大國自居,但是卻不得不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之中求取生存。作為高明的政治家,甘地(Maha ndas Karamchand Gandi)與尼赫魯均能利用國際因素來為印度的獨立服務,在他們的努力下,印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即使英國有鎮壓印度民族主義者的能力,這一政策也必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另一方面,英國從印度撤離又是英國經濟與戰略轉移的結果。按照歷史學者哈耶姆的看法,艾德禮政府主要面臨著兩大任務:恢復經濟與遏制蘇聯。[5]可是在這兩方面,印度的作用都已經急劇下降。經濟方面,在18世紀美洲13個殖民地喪失後,印度就已變成英帝國的核心,印度的市場是英國經濟的巨大引擎。可是在一戰結束後,在印度民族主義者的壓力下,印度政府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這就使英國對印度的出口優勢慢慢喪失了,印度對英國的經濟貢獻已經大為縮水。[6]在戰略方面,印度本是英帝國的「撞錘」,英國利用印度的軍事力量來維持英帝國。二戰結束後,英國把戰略的重點轉向對付蘇聯,在英國遏制蘇聯的任務中,印度只是一個邊緣地區,其作用大為減小。

  而非洲與中東的殖民地取代了印度的地位,在英國政治家的頭腦中,它們在這兩項緊迫的任務中變得更重要。首先,開發非洲成為英國政治家的共識,越來越多的政治家把非洲殖民地當作英國恢復經濟的工具,非洲成為英帝國的核心,龐大的開發計劃使許多歷史學家將二戰後英國在非洲的政策稱為「第二次殖民」。其次,鞏固中東的防務也成為英國政府的主要考慮。在英國政治家看來,如果要有效遏制蘇聯,英國必須占據中東,然後就可以把中東作為據點對蘇聯進行威懾。對英國政府來說,與其繼續把大量資源與精力花費在價值縮水的印度之上,不如讓印度獨立,以獲取民族主義者儘可能多的好感,儘可能維持英國的勢力範圍與影響力,這才是最大限度地維護英國利益的明智之舉。

  

  除了在印度,英國在緬甸、錫蘭、馬來亞等地也同樣面臨國際社會的壓力,英國政府也根據自己的戰略或者經濟考慮而承認了這些地區自治或者獨立的願望。同時,英國試圖按照自己的戰略需要主導殖民地的獨立進程,儘量把這些新獨立的國家保留在大英國協之內,因為在英國政治家看來,大英國協是維護英國大國地位的重要工具。這樣,出於更好地保存英帝國的動機,英國在內容與形式上都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從而加速了英帝國的解體。反觀荷蘭在印度尼西亞、法國在印度支那等地的糟糕表現,英國殖民政策的靈活性還是比較明顯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