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四、英帝國的解體

四、英帝國的解體

2024-10-09 08:53:24 作者: 錢乘旦

  雖然英國對英帝國與大英國協寄予厚望,但是實踐的結果卻讓英國政府頗為失望。首先是經濟開發計劃的失敗。每當英國經濟出現問題時,一些英國政治家就會跳出來呼籲通過發展殖民地來促進英國的經濟發展。20世紀初,殖民大臣張伯倫(Jo seph Chamberlain)就為這一理想而奔忙,20年代末的經濟蕭條與嚴重失業又使埃默里(Leo S.Amery)提出發展殖民地的計劃,1929年的《殖民地發展法案》正是其表現。兩次努力均以失敗告終,張伯倫始終無法得到英國政府的支持,財政部對他尤為不滿,認為張伯倫拿英國納稅人的錢發展殖民地是離經叛道,張伯倫在失望之餘退出政府來追求這一目標,但仍然難有效果。埃默里的發展計劃提出後不久,英國財政部就決定緊縮財政,連防務開支都大大縮減,當然也應該擱置發展殖民地的計劃。二戰之後,英國財政破產的危險又使英國決定通過開發殖民地的資源來解決英國的問題,而這一計劃的命運又將如何呢?會不會擺脫前兩次失敗的命運呢?

  貝文是這次計劃的主要倡議者,他是從戰略的高度來考慮該問題的。戰後的英國在經濟上、防務上都嚴重依賴美國的支持,貝文認為這種嚴重的依賴影響英國的大國地位。為此,一方面,他堅持留守中東來維持英國的防務地位,另一方面,他提倡英國通過發展殖民地來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如果我們推動並發展非洲,我們將讓美國依賴於我們並完全受我們控制。」[92]與前兩次不同的是,貝文的計劃得到了首相與財政部的支持。艾德禮認為非洲的政治與社會發展程度都很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並不適宜走向自治或者獨立。[93]而發展非洲殖民地的經濟有利於推動殖民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因而,他支持發展殖民地的計劃。為了推動殖民地經濟的發展,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土著人利益至上的原則,重點依賴白人定居者來推動非洲的經濟發展。為了爭取白人定居者的合作,艾德禮政府在東非與中非都推行了聯邦計劃,提倡建立一個由白人主導的多元種族社會。[94]貝文的計劃也得到了財政部的支持,財政部的熱情甚至很快就超過了貝文,克里普斯升任財政大臣後,大力推動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財政部開始成為殖民地經濟開發計劃的主力。[95]

  但與以往不同,殖民部對這次的開發計劃卻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其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第一,開發計劃的自利性必然削弱英國與殖民地的合作關係,導致民族主義者的反感,因為為了母國的利益而開發殖民地只能迫使殖民地人民追求完全的獨立以尋求獲得公正的對待。[96]第二,開發計劃有其無法克服的內在障礙。如果實施開發計劃,英國必須提供大量的資本與消費品,而這可能是英國無力提供的。同時,為了開發非洲,有許多配套的工作要做,例如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供給,以及提供關於非洲殖民地的基本知識,而英國並不具備這些條件。[97]雖然殖民部有這些顧慮,但終究不能澆滅財政部的熱情,開發經濟的計劃最後確定了,開發經濟的大量項目也付諸實施。

  殖民部的擔心最終證明是有道理的。開發經濟的計劃到處碰壁,如花生種植計劃就是一場災難,英國政府發現最大的障礙是清除叢林,為了清除叢林,英國不得不從加拿大、菲律賓等地徵調拖拉機與其他機械,非洲的工人也不喜歡這一工作,不斷舉行罷工。因而,清除叢林的工作進展緩慢,財政預算使用了7/8 僅清理出4.6萬英畝土地,而計劃的面積是321萬英畝。到1950年末,花費的代價已經達到3887萬英鎊,這樣的計劃已經無利可圖。[98]花生種植計劃給英國的開發計劃澆了一盆冷水,英國的開發熱情快速降溫。1951年3月,經濟政策委員會宣稱殖民地並沒有大量增產的希望。[99]當保守黨政府殖民大臣利特爾頓(Oliver Lyttelton)再次詢問殖民地對英國經濟的意義時,專家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100]從5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開發的計劃基本上被放棄了。[101]

  通過殖民地維持大國防務的計劃也面臨著嚴重的挫折。二戰結束後不久,在外交部與軍方的堅持下,英國政府最後決定留守中東並建立中東的防務體系。但是一些明智的官員也警告說,如果不顧埃及人的感情繼續留在埃及,英國會惡化與阿拉伯人的關係,從而危及英國的大國地位。[102]貝文也認為中東的民族主義者是必須要認真對待的,但是他同時也認為這些民族主義者大都是不負責任的煽動分子,而中東的廣大民眾並不反對英國的統治。同時,英國通過提供資本與技術可以幫助推動中東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促進民眾的福祉。[103]如果英國政府與中東的民眾是一種雙贏的關係,又何必理會那些煽動分子的叫囂呢?不管怎樣,貝文還是決定對那些民族主義者做出一定的政治讓步,哪怕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安分一點也好。但是貝文撫慰民族主義者的努力困難重重,結果是英國與民族主義者處於嚴重的對抗之中。

  在巴勒斯坦,貝文很快改變了早期親猶太人的立場,開始更多地照顧阿拉伯人的利益,因為英國除了獲得阿拉伯人的支持外,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維持對中東的控制。猶太人在從英國獲取支持的希望破滅後,很快把求助的目光轉向美國。猶太人在美國的勢力很大,華爾街的很多商業巨子都是猶太人,他們向美國總統施加壓力,要求美國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要求美國壓迫英國對猶太人做出更大的讓步。雖然羅斯福也受到猶太人的巨大壓力,但是羅斯福更願意以大局為重,他並不想給邱吉爾以太大壓力,[104]而邱吉爾也向羅斯福說明英美在戰爭中獲得阿拉伯人的支持對同盟贏得戰爭勝利是非常必要的。戰後的杜魯門總統也同樣受到猶太人的壓力,但是他比羅斯福走得遠。艾德禮與貝文都向杜魯門強調西方必須在中東獲得阿拉伯人的支持,因為只有得到阿拉伯人的支持才能控制中東,從而能夠維護英美同盟對蘇聯的優勢;對英美同盟來說,不能感情用事,應暫時擱置對猶太人的同情。[105]美國的軍事戰略專家也向杜魯門建議說不應該支持猶太人,否則,中東在未來將出現爆炸性局面,而這將嚴重影響美國的全球戰略。[106]儘管有英國政府與美國戰略專家的雙重規勸,杜魯門卻沒有聽他們的,對他來說,投他選票的是猶太人,他的選民中並沒有阿拉伯人。[107]因而,他堅決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美國政府的支持使猶太人的勢力大增,猶太人的暴力活動成為英國士兵的夢魘。對英國來說,通過支持阿拉伯人而獲得一個穩定的巴勒斯坦基地的夢想破滅,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衝突使巴勒斯坦對英國的軍事價值從正面轉變為負面,英國最終無奈地撤出了巴勒斯坦。

  英國在賽普勒斯的局面相對較好,因為杜魯門的選民中可能並沒有太多的賽普勒斯人。賽普勒斯是英國防務戰略一個重要的替代據點,但是英國控制賽普勒斯的目標與當地民族主義者回歸希臘的目標相衝突。為了防務的利益,英國拒絕了民族主義者的要求,賽普勒斯的民族主義者很快決定採取暴力活動,英國不得不派出大量的軍隊到賽普勒斯進行鎮壓。民族主義者的反抗削弱了賽普勒斯的防務價值。

  英國遭受的最大挫折在埃及。二戰結束之際,英國在蘇伊士運河區的勢力達到鼎盛。蘇伊士運河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防務基地,也很快成為英國遏制蘇聯的得力工具,因而英國政府不情願在蘇伊士運河問題上做出讓步。但埃及的民族主義者要求獲得完全獨立,埃及必須收回蘇伊士運河,同時民族主義者也對埃及的傳統屬地蘇丹提出了主權要求。埃及的不妥協態度使英國的中東戰略變得微妙起來,而放棄中東防務體系使其落入蘇聯懷抱是英國政府所不能接受的。正是雙方目標的衝突使艾德禮政府的埃及政策難以成功,埃及最終單方面宣布廢除1936年《英埃同盟條約》。50年代保守黨上台後,英國也不肯在埃及問題上做出太多讓步。1952年埃及革命使英埃關係進入一個新時代,英國政府起初爭取與新統治者合作,但其前提是埃及必須服從英國在中東的防務體系而不投入蘇聯懷抱。但是對埃及新政府來說,與英國合作會削弱自己民族主義旗手的地位,收回蘇伊士運河與蘇丹則是鞏固自己政權的工具,與英國保持距離甚至處於敵對狀態更有利於獲取埃及人民的支持,而與其他國家包括蘇聯建立友好關係也比與英國維持合作關係更得人心。同時,親歷過1942年二月四日事件的納賽爾對英國懷有更多的仇恨,因而,納賽爾不接受英國的中東防務體系。由於《巴格達條約》可能限制埃及對中東阿拉伯民族主義的領導權,納賽爾千方百計地去打擊英國在中東的防務體系。[108]雙方目標的分歧使195 4年的英埃條約成為廢紙,而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事件卻是英埃矛盾的自然結果。艾登希望通過蘇伊士運河事件顛覆納賽爾的領導地位,但事件的結果不僅沒有顛覆納賽爾的統治,反而使納賽爾的地位大大上升,最後丟失領導地位的不是納賽爾而是艾登。

  蘇伊士運河事件嚴重削弱了英國的國際地位。納賽爾宣稱英國已經從一流國家淪落為三流國家。當然,並不能把政治家的宣傳當作真正的歷史,英國仍然是美蘇之後的第三大強國,英國也仍然是中東地區的主要大國,英國對海灣地區的保護依然在持續。[109]但這一事件卻表明:英國希望通過殖民地來鞏固其大國地位,結果不僅沒有達到目標,相反,英國的殖民政策卻削弱了它的大國地位。

  麥克米倫升任首相後,開始認真思考英國與帝國的關係:帝國對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到底有多大裨益?為了準確回答這一問題,麥克米倫組建了專門的委員會來審核英帝國的價值。審核的結果表明帝國對英國的經濟發展並無太大作用,帝國的價值實際上被誇大了,英國不能依靠帝國來解決英國的問題,例如經濟效率與失業問題等等。[110]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審核還提到了歐洲對英國的意義。實際上,從50年代開始,伴隨著歐洲經濟的恢復,歐共體很快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對英國來說,歐洲的價值更為明顯,這可以從經濟、戰略、政治上得以說明。

  從經濟上講,歐洲逐漸取代英帝國與大英國協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二戰後很長的時間裡,英國並不認為西歐是自己經濟上的合作夥伴,因為英國政府一直認為歐洲經濟恢復的前景不妙,擔心英國過多介入歐洲會給英國增加額外的負擔。[111]因此,英國主要靠英帝國與大英國協來維持自己的經濟增長,但是這種方案很快就失敗了,英國依靠英帝國恢復經濟的任務無疾而終,而英國與英帝國、大英國協的經濟互補格局也在逐漸削弱(參閱下表)。與此同時,歐洲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英國逐漸把目光轉向了歐洲。1961年英國申請加入歐共體標誌著英國由帝國經濟圈轉向歐洲經濟圈,1971年保守黨政府的白皮書倡導加入歐洲時更是宣稱,與歐共體相比大英國協在政治與經濟方面對英國的貢獻是遠遠不及的。[112]

  英國與大英國協與南非之間的進出口情況表[113]

  從戰略上講,艾德禮政府後期,中東的防務地位開始下降,而歐洲自身的防務地位日益上升,1949年北約的建立確立了英國對歐洲的防務義務,英國開始更多捲入歐洲的防務。1949年蘇聯試爆原子彈成功,表明蘇聯已經擁有核武器,中東防務的脆弱性更為明顯,英國繼續在中東屯以重兵只能使其成為蘇聯核武器攻擊的靶子。英國的戰略家們也注意到,隨著蘇聯軍事力量的上升,歐洲似乎變得更加沒有信心,他們要求英國向歐洲派駐更多的軍隊,承擔更多的義務。[114]歐洲的防務地位逐漸超越了中東地區。

  從政治上講,伴隨著歐洲在經濟上的崛起與防務重要性的提升,歐共體在政治上的地位也隨之上升。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阿登納(Konrad Adenauer)為首的政治家開始頻繁出現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歐共體逐漸成為世界政治新星。對英國來說,繼續游離於歐洲之外只能使自己被甩出這一高速運行的政治列車,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順應潮流向歐洲靠攏。[115]

  正如一位歷史學家所言,英國逐漸放棄了英帝國這艘破船,而開始向歐洲之舟靠攏。[116]1959年麥克米倫首相申請英國加入歐共體,這是英國大國思維的重要調整。雖然在二戰時邱吉爾就倡導建立歐洲聯盟,但卻反對英國加入這一聯盟。一方面,邱吉爾不相信歐洲聯合能有太大的成就,另一方面,邱吉爾是一位堅定的帝國主義者,他並不認為作為一個帝國的領袖可以同時又是一個歐洲地區強國領導人,成為歐洲一員是與帝國領袖的身份相互衝突的。[117]艾德禮政府時期,雖然貝文曾於1948年提倡西歐聯盟,但他主要是基於戰略考慮,英國政府最終沒有對歐洲聯盟給予足夠的重視,向歐洲靠攏的英國工黨比萬派最終失敗。1951年邱吉爾重新上台後,英國仍然沒有對歐洲給予足夠重視,在三環外交中,歐洲處於最後的一環。邱吉爾重視的首先是與美國的聯盟,其次是英帝國與大英國協的聯合,邱吉爾認為向歐洲靠攏不可能對英國的國際地位有更大裨益。艾登基本延續了邱吉爾的思想。這樣,英國在最好的時機錯過了最好的機會。蘇伊士運河事件改變了英國政府的思維。麥克米倫的審核調查否認了英帝國的價值而確認了歐洲的價值,但此時,歐洲已經恢復自信,法德的領導核心地位已經牢固確立,英國不得不向歐共體提出申請,而戴高樂是否願讓英國加入歐共體從而削弱法國的領導地位呢?

  伴隨著英國從帝國之船轉移到歐洲之舟,英國政府開始萌生放棄英帝國的打算。這一打算之所以沒有馬上實施,主要是因為麥克米倫政府中仍然有大量的保守派,其中殖民大臣博伊德(Alan T.Lennox-Boyd)就是典型的鷹派代表,他強烈反對麥克米倫的撤退計劃,並且他在殖民部、外交部、軍方等領域還有大量的支持者。[118]歷史學不喜歡斷裂,歷史學家的天然傾向是抓住歷史的延續性,筆者也不認為英國從帝國到歐洲的轉變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得出結論說英國準備不顧後果地完全放棄英帝國。

  蘇伊士運河事件的一個結果是麥克米倫承認了美國的冷戰戰略優先於英國的帝國遊戲。但是這一思維與其說是一個成熟的結論不如說是剛剛開始的段落,英國還沒有把英帝國完全放在冷戰的格局中來考慮,帝國遊戲也還沒有結束。特別是在帝國遊戲與冷戰格局並無大的衝突時,英國政府還是希圖維持帝國的。一方面,英國沒有完全放棄中東的殖民地,蘇伊士運河事件後,英國在中東仍然維持著龐大的軍事力量;英國還在賽普勒斯與埃奧卡(賽普勒斯戰鬥者全國組織,Ethniki Orgaro sis Kyprion Agoniston,簡稱EOKA)進行激烈的對抗;英國拒絕了亞丁民族主義溫和派要求自治的要求;英國還在維持對海灣地區酋長國的保護義務。另一方面,英國仍然控制著非洲,決定按照自己的計劃引導殖民地循序漸進地走政治進步的道路。雖然加納和蘇丹已經獨立,但是英國仍然維持著龐大的非洲殖民地,在東非英國壓制民族主義的激進派,在中非,英國試圖維持中非聯邦。與此相應的是,英國還在維持蘇伊士運河以東的防務。[119]麥克米倫政府不僅在中東駐有重兵,而且很快決定把亞丁建設成為新的中東基地,並繼續承擔對以新加坡為核心的遠東地區的防務責任。

  在中東,由埃及支持的反帝運動風起雲湧,亞丁也不能例外。從50年代後期開始,以亞丁工會大會(Aden Trade Union Congress)為代表的下層民眾對英國的統治進行激烈鬥爭,並因鄰國葉門發生革命而獲得了穩固的後方基地,全國解放陣線(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of Aden)的暴力活動則使亞丁不可能成為英國穩固的軍事基地。在遠東,為了壓制共產主義力量,英國努力把馬來亞、新加坡、沙撈越、北婆羅洲拼湊成一個馬來西亞聯邦。這一聯邦激起印度尼西亞的激烈反對,蘇加諾(Sukarno)在掌握了印尼的領導權後,很快提出對沙撈越與北婆羅洲的主權,而在蘇加諾看來馬來西亞聯邦不過是殖民主義者對付印尼的策略,同時這一聯邦也可能威脅印尼在本地區的領導地位。[120]印尼與馬來亞很快爆發了邊界衝突,由於英國承擔著馬來西亞聯邦的防務責任,英國不得不派出大量軍隊來抗擊印尼的「入侵」,從而為麥克米倫政府招惹重大麻煩。[121]在非洲,英國在東非推行的多元種族計劃受到黑人民族主義者的激烈反對,英國在中非設計的中非聯邦計劃也招致了非洲人的抵制,以班達(Hastings K.Banda)和卡翁達(Kenneth Kaunda)為首的民族主義領袖將解散「愚蠢的聯邦」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從50年代末期開始,英國大幅度調整了殖民政策與防務計劃。麥克勞德在1959年擔任殖民大臣後,有意識地加速了殖民地的獨立進程,其後的英國政府也沿著麥克勞德指明的方向繼續前進。1961年,獅子山與坦噶尼喀宣告獨立;1962年,烏干達宣告獨立;1963年,桑給巴爾與肯亞宣告獨立;1964年,馬拉威、尚比亞宣告獨立。英國龐大的非洲殖民地相繼獨立了,與此同時,英國也推動了賽普勒斯、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馬爾他等殖民地的獨立進程。

  此外,英國政府也逐漸放棄了蘇伊士運河以東的防務。英國1966年的防務計劃宣布了三項防務原則:(1) 在沒有同盟的情況下英國不會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2) 除非當事國提供必要的設備,否則英國不會提供軍事援助;(3) 除非當事國要求,英國不再在任何獨立國家繼續維持防務設施。與三項原則相對應的是,英國決定放棄對亞丁的防守。[122]1967年,威爾遜政府決定放棄冷戰義務,撤出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這一決定是在美國陷入越南戰爭泥潭之時發生的,對此,美國國務卿臘斯克(Dean Rus k)悲嘆地說,「這是英國從世界事務中退卻的標誌,它對人類社會都是災難性的損失……當我們在世界上處於困難的時候,英國說他們不幹了。」[123]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Johnson)也敦促威爾遜首相重新考慮英國的決定。[124]但這一次,威爾遜首相沒有改變計劃,他決定把解決英國國內問題作為政府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任務,為此,別的義務都可以放棄。

  放棄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標誌著英國一個時代的徹底終結,也意味著大英帝國的正式結束。此後,英國基本放棄了先前那種帝國信託人的道德責任感,英國效法之前在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的策略,推動了英國其他殖民地的獨立。

  50年代末,英國政策急劇調整的直接原因來自保守黨內部的人事變動。[125]在1959年10月的大選中,以索爾茲伯里勳爵、博伊德、利特爾頓等為代表的老保守黨人退出了內閣和下院,而以麥克勞德等為代表的主張改革的年輕保守黨人取代了老保守黨人的地位。麥克勞德認為英國不能再靠武力統治英帝國,英國應該儘快讓殖民地獨立,「行動快了當然有危險,但是行動慢了危險性要更大。」[126]在他擔任殖民大臣後,英國有意識地加速了殖民地的獨立進程。而獨立進程一旦被啟動,就很難再阻止了。

  按照布羅代爾的看法,那些似乎唐突的政治事件不過是飛濺的浪花而已,浪花下面的潛流才是理解這些事件的關鍵。撥開英國政府人事變動這一表層的浪花,我們終於發現下面涌動的暗流,這些暗流洶湧澎湃,勢不可擋,英帝國的解體正是這些潛流作用的結果。

  首先,英帝國的解體是殖民地民族主義者反抗的結果。沒有印度民族主義者追求獨立的鬥爭,印度的獨立是不可想像的。在中東,英國置民族主義者的反抗於不顧,試圖繼續控制中東,但埃及、亞丁的民族主義者打醒了英國人,使英國人認識到民族主義者的反抗是不可遏制的,一意孤行的後果就是失敗。在非洲,英國政治家也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麥克勞德認為英國不再能夠用武力控制殖民地,麥克米倫在「變革之風」的演講中也承認了這一點,他與某位總督關於非洲獨立的談話也是這種趨勢的體現。當麥克米倫詢問殖民地是否已經為獨立做好了準備時,總督回覆說「他們當然還沒有準備好」,可是總督又堅持說道,「立刻就讓他們獨立——越快越好」,因為,如果英國繼續保留這些殖民地,「他們中間最聰明的、有行政能力的人都一定會起來反抗。我得把他們關進監獄。他們在監牢里學不到治理國家的方法,只能學到仇恨和報復,那樣就只會浪費時日,不會有什麼成果。因此我說,現在就讓他們獨立吧。」[127]

  其次,英帝國的解體也是英國經濟衰落的結果。二戰之後,英國雖然勉強列於世界第三強,但是這一地位是非常脆弱的,英國在經濟上嚴重依賴美國。艾德禮政府的財政大臣同意放棄印度殖民地,是因為他認為英國不再具備鎮壓印度的財力;蘇伊士運河事件的失敗是因為在關鍵時刻英國的石油供應不足,英國的經濟難以支撐;在非洲殖民地,鎮壓肯亞茅茅運動花費了5500萬英鎊,這又刺激了英國政治家對類似事件的擔憂;而英國撤出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也同樣與經濟困難有關。威爾遜政府上台時,工黨政府中的貝文派仍然希望維持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他們在威爾遜政府執政初期仍然有巨大的影響力。[128]但是反貝文派逐漸在新任財政大臣詹金斯(R.H.Jenkins)周圍聚集起來。威爾遜政府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生產效率低、失業率高的難題困擾著政府。詹金斯堅決要求縮減防務開支,要求把解決經濟問題作為英國的首要問題,一些現實的工黨政治家支持詹金斯。[129]兩派的矛盾終於在1966年討論新的防務計劃時爆發了。貝文派要求維持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為此要求建設新的航空母艦並進行其他配套設施的建設。如果要實現貝文派的主張,英國將不得不支付大量資金。詹金斯派堅決反對貝文派的方案,要求縮減防務開支。兩派的鬥爭達到白熱化程度,最後海軍大臣與國防大臣雙雙辭職,貝文派鎩羽而歸。1967年,英國再次爆發英鎊危機,英國政府終於決定放棄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

  再次,世界格局的演變與國際社會的壓力也推動了英帝國的解體。二戰最重要的一個結果是雅爾達體系的形成,在這一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美國與蘇聯,這使英國維持帝國出現了結構性困難,「作為主要殖民強國的英法不再主導國際事務。由於互相懷有敵意的超級大國美蘇的出現,一個完全不同的國際格局形成了,美蘇在各自的陣營中處於核心位置。在二戰之前,國際競爭是殖民強國之間的競爭,現在,兩個主要的挑戰者在不同程度上都對殖民體系的延續懷有敵意。」[130]蘇聯在戰後很快發展了其霸權思想,除了在東歐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它還試圖從資本主義最薄弱的環節展開攻勢,而這個最薄弱的環節無疑就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帝國。蘇聯抓住任何一個殖民問題大做文章,試圖搞垮那些傳統的歐洲強國。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中,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更是要威脅使用核武器來制止入侵者。美國的壓力也沉重打擊了英帝國,由於美國支持猶太人,英國最終不得不退出巴勒斯坦。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中,美國更是站在英國的對立面。隨著冷戰的加劇,美國敦促英國讓殖民地儘快獨立,來增加對付蘇聯的籌碼。第三世界國家也堅決反對殖民主義。由於第三世界國家大都有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的經歷,因而均強烈反對殖民主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堅定地站在民族解放運動這一邊。1955年4月,在29個亞非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上,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建立友好、團結和合作關係,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萬隆精神對亞非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聯合國在反殖民主義的鬥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亞非成員國的增加和反殖民主義力量的壯大,聯合國加強了國際託管制度的監督功能,每3年向託管地派出代表團進行實地調查並聽取當地人的意見。1960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通稱「非殖民化宣言」),在政治上打擊了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支持了民族解放鬥爭。[131]這些壓力對殖民主義產生了重大影響。從1958年開始,比利時與法國開始推行非殖民化政策,比、法所屬非洲殖民地的獨立讓英國產生很大的緊迫感。

  最後,英帝國的解體也與英國的經濟與戰略考慮緊密相連。英國的發展已經使英國可以在殖民地獨立後繼續維持自己的利益。[132]一份對帝國價值評價的報告證實了這一點。麥克米倫上台後不久提議審核英帝國的價值,該審核報告認為殖民地「越早而不是越遲的獨立會更好地維護英國的外貿利益」,英國的金融與經濟利益不會因為殖民地的獨立而受到影響。[133]同時,英帝國的解體使大英國協成為新的理想,利用大英國協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一直是英國政府的夢想。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雖然讓白人自治領實現了獨立,但英國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護。二戰後英國從南亞的撤退也與大英國協的理想緊密相關。艾德禮政府認為,在新時代,將英帝國轉變為大英國協才是維護英國利益的最好政策。[134]在維持非洲殖民地的成本急劇上升的時候,英國再次準備以大英國協取代英帝國。大英國協的制度設計把內容放在形式之上,在加納等非洲國家走向獨立時,英國政府內部對大英國協的未來展開討論,斯溫頓(Lord Swinton)與索爾茲伯里堅持把大英國協改造為雙層體制,那些經濟與政治勢力強大的國家為上層,其餘國家為下層。[135]但是內閣秘書布魯克(Sir Norman Brook)堅決反對,認為英國區別對待聯邦成員只能引起一些成員的敵意並會使其出走大英國協。[136]英國最終決定實行單一的大英國協制度。麥克米倫與其後的政府在推動殖民地獨立時,也努力爭取把新獨立的國家留在大英國協。通過英帝國向大英國協的轉變,英國獲得了一些實質的利益,從而使獨立後的新國家大都為英國保留了一些經濟與軍事利益,英國在這些國家也都享有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好處。這樣一種政策調整展示了英國人的智慧,英國人開始認識到:在壓力之下,從帝國撤退是一個明智之舉,不從帝國撤退會對英國有更大的危害。[137]

  這種務實的政策使英國與其他殖民帝國區分開來,當世界上其他帝國在20世紀都逐一瓦解時,英帝國卻逐漸演變成大英國協,大部分新獨立的國家都選擇留在大英國協。

  促成英帝國解體的因素很多,但是從根本上可以歸結為三個因素:殖民地因素、國際因素、英國自身因素。在英帝國解體的過程中,就特定的殖民地而言,這三個因素的作用並不是等量齊觀的。在有些殖民地,民族主義者的鬥爭可能起主導作用;在另外一些殖民地,國際層面的因素也許更為重要。最後,筆者也不能抹殺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區,英國推動了殖民地的獨立進程。基於這三種因素在不同殖民地的不同作用,或者說這三種因素的相互博弈,英帝國在解體的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類型特徵。

  後面幾章將基於這些類型特徵對英帝國的解體加以具體闡述。

  【注釋】

  [1] John Gallagher,The Decline,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Cambridge,1982,p.96.

  [2] John Darwin,The End of the British Em pire: the Historical Debate,Oxford,1991,pp.14-15; A.P.Thornton,For the File on Empire,New York,1968,p.356.

  [3] A.J.P.Taylor,English History,1914-1945,Oxford,1965,p.567.

  [4] 許多學者根據這一點以及英國與帝國間其他的經濟關係創造出了「無形帝國」這一概念,為讀者更深刻的理解英帝國做出了重大貢獻。典型的代表學者是加拉格爾與羅賓遜,John Gallagher and R.Robinson,「The Imperialism of Free Trade」,Eco nomic History Review,2nd series,Vol.6,No.1,(1953),pp.1-15; or in John Gallagher,The Decline,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Cambridge,1 982.

  [5] John Darwin,「Imperialism in Decline Tendencies in British Imp erial Policy between the Wars」,Historical Journal,Vol.23,No.3,(Sep.198 0),pp.657-679.

  [6] S.R.Ashton,「introduction」,in IPCP,Vol.I,p.xxxviii.

  [7] Ibid.,p.xxxix.

  [8] W.R.Louis,Imperiali sm at Ba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coloniz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 e,1941-1945,New York,1978,p.3.

  [9] Henri Grimal,Decolonization: the British,Fren ch,Dutch and Belgian Empires 1919-1963,Boulder,1978,p.4.

  [10] Proposal for AngloAmerican Cooperation in the Caribbean: memorandum by T.N.Whitehead,26 Dec.1941,FO 371/30673,no 431,i n S.R.Ashton and S.E.stockwell,IPCP,Vol.I,pp.170-172.

  [11] Michael Howard,The Continental Commitment: the Dilemma of British Defe nce Policy in the Era of the Two World Wars,London,1972,p.144; W.R.Louis,「the Road to the Fall of Singapore,1942」,in W.R.Louis,Ends of British Imperialism,London and New York,2006,pp.293-337.

  [12] Anthony Clayton,「Deceptive Might: Imperial Defence and Security,1900-1968」,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IV: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1998,pp.285-286; L.J.Butler,Britain and Empire: Adjusting to a Postimpe rial World,London,2002,pp.24-25.

  [13] L.J.Butler,Britain and Empire: Adjusting to a Post-imperial World,London,20 02,p.27.

  [14] Ibid.

  [15] 關於英國在遠東的危局與應對可參閱,W.R.Louis,British Strategy in the Far East 1919-1939,Oxford,1971; W.D.Mcintyre,The Rise and Fall of t he Singapore Naval Base,1919-1942,Hamden,1979.

  [16] Mic hael Howard,The Continental Commitment: the Dilemma of British Defence Policy in the Era of the two World Wars,London,1972,p.144.

  [17] 二戰期間,埃及的法魯克國王誤判形勢,認為德國將會取得勝利。在國王的支持下,親德意的人掌握了埃及政府的關鍵職位。英國駐埃大使蘭普森向法魯克國王施加壓力,要求國王驅逐親德意的公職人員,任命親英的華夫脫黨組建新政府。在法魯克國王拒絕了英國的要求後,蘭普森於1942年2月4日派坦克與裝甲部隊包圍了王宮。法魯克國王在壓力下被迫答應了英國的要求。此即1942年的「二月四日事件」。

  [18] 布萊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0頁。

  [19] 雷鈺、蘇瑞林:《中東國家通史——埃及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73頁。

  [20] 默罕默德.埃尼斯、賽義德.拉加爾.哈拉茲:《埃及近現代簡史》,埃及近現代簡史翻譯小組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178頁。

  [21] 納賽爾:《革命哲學》,張一民譯,世界知識出版社,1956年,第23頁。

  [22] 雷鈺、蘇瑞林:《中東國家通史——埃及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75頁。

  [23] 雷鈺、蘇瑞林:《中東國家通史——埃及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275頁。

  [24] 1941年12月12日,一艘貨輪「斯特魯瑪號」載有769名羅馬尼亞猶太人,這些猶太人希望到巴勒斯坦移民,在這艘船到達伊斯坦堡後,土耳其政府擔心「斯特魯瑪號」會在自己領海出事從而要擔負營救責任,因而要求該船返回黑海。英國基於政治考慮也拒絕在巴勒斯坦接納他們,最後,「斯特魯瑪號」在被土耳其政府拖回黑海之後出了事故,769名乘客中除兩人外全部遇難。此即斯特魯瑪號事件。

  [25] 布萊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4頁。

  [26] D.Reynold s,Britannia Overruled: British Policy and World Power in the 20th Centur y,London,1991,p.164.

  [27] The Colonies and the Impact of War:Confidential Code Telegram to Governors of African Dependencies from the Secretory of State for t he Colonies,21 March 1942,Co822/111/46705.in A.N.Porter and A.J.Stockw ell,BIPD,Vol.I,pp.106-108.

  [28] L.J.Butler,Br itain and Empire: Adjusting to a Post-imperial World,London,2002,p.30.

  [29] M.Hav inden and D.Meredith,Colonialism and Development: Britain and its Tropi cal Colonies,1850-1960,London,1993,p.207.

  [30] 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New York,1987,p.357.

  [31]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吳象嬰、梁赤民譯,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781頁。

  [32] 彭樹智:《世界史.現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8-19頁。

  [33] 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New York,1987,p.365.

  [34] Ibid.,pp.357-358.

  [35] 彭樹智:《世界史.現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3頁。

  [36] 同上。

  [37] 彭樹智:《世界史.現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5頁。

  [38] 劉同舜、劉星漢:《國際關係史》第七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第4頁。

  [39] 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 t Powers,New York,1987,p.358.

  [40] 彭樹智:《世界史.現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 18頁。

  [41] 陳志瑞等主編:《開放的國際社會——國際關係研究中的英國學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42] 肯尼思.華爾茲:《國際政治理論》,信強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3] W.R.Louis,「The Diss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IV: the Twe ntieth Century,Oxford,1998,p.332.

  [44] W.W.Kulski,「Soviet Colonialism and Anti-Colonialism」,Russian Review,Vol.1 8,No.2,(Apr.1959),pp.113-125.

  [45] W.R.Louis,「The Diss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IV: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1998.

  [46]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吳象嬰、梁赤民譯,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781頁。

  [47] 彭樹智:《世界史.現代史》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1頁。

  [48] P.J.Cain and A.G.Hopkins,British Imperialism: Crisis and Deconstruction 1914-1990,London and New York,1993,p.270.

  [49] 「Our Overseas Financial Prospects」: Cabinet Memorandum by Lord Keynes,13 Aug 1945,CAB 129/1,CP (45)112,Annex,in Ronald Hyam,ed.,The Labor Government and the End of Empire 1945-1951(LGE E1),Vol.II,London,1992,pp.1-5.

  [50]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frica]: Speech by Sir S Cripps to the African Governors』 Conference,12 Nov.1947,CO 847/36/ 4,no 24,in Ronald Hyam,ed.,The Labor Government and the End of Empire 19 45-1951(LGEE1),Vol.I,London,1992,pp.298-302.

  [51] Attlee to Bev in,1 December 1946,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33.

  [52] Near East,30 April 1949,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 r,1994,pp.63-65.

  [53] British commitments to send land forces to the Eu ropean Continent,23 March 1950,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p.72-73.

  [54] Report by the Chiefs of Staff on Defence Policy and Global Strategy,7 June 1950,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p.73-79.

  [55] Ibid.

  [56] Ibid.

  [57] Prime Minister Churchill to President Eisenhower,Private and Confidential,18 February 1952,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52-1954,Vol.IX,part.II,p.1990.

  [58] Philip Ziegler,Wilson: the Authorised Life of Lord Wilson of Rievaulx,London,1993,pp.228-229.

  [59] R.F.Holland,「The Imperial factor in British Stra tegies from Attlee to Macmillan,1945-1963」,in R.F.Holland and G.Rizvi e ds.,Perspectives on Imperialism and Decolonization,London,1984,pp.165-18 6.

  [60] Sir Anthony Eden,Full Circle,London,1960,pp.97-99,in R.F.Ho lland,「The Imperial Factor in British Strategies from Attlee to Macmill an,1945-1963」,in R.F.Holland and G.Rizvi eds.,Perspectives on Imperiali sm and Decolonization,London,1984,p.173.

  [61] Prime Minister Attlee to President Truman,17 Au gust 1945,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 hester,1994,p.19.

  [62] Report of the Annual Confer ence (of the Labour Party or the Independent Labour Party),1945,p.115.Recited from Parsha Sarathi Gupta,Imperialism and the British Labour Mov ement 1914-1964,New York,1975,p.281.

  [63] Ritchie Ovendale,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18.

  [64] Parliamentary Debates (Commo ns),29 January 1951,cols.579-584.

  [65] Prime Minister Attlee to President Truman,17 August 1945,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 ce 1945,Manchester,1994,p.19.

  [66] David Goldsworthy,「Introduction」,in David Goldsworthy,CGEE1,Vol.I,p.xxv.

  [67] 克羅斯曼批評威爾遜政府仍然不自量力地維持英國在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帝國地位。Richard Crossman,The Diaries of a Ca binet Minister,Vol.I,London,1965,p.156,in Darwin,Britain and the Decolon 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New York,1988,p.2 92.

  [68] Jo hn Darwin,Britain and the Decolon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New York,1988,pp.290-292; Neville Brown,Arms without Emp ire,Harmondsworth,1967,p.55.

  [69] Ronald Hyam,Britain's Declining Empire: the Road to Decolonization 1918-1968,Cambridge,2006,p.95.

  [70] 「Middle East Policy」: Cabinet Memorandum by Mr.Bevin,17 September 1945,CAB129/2,CP (45)174.in Ponald Hyam,LGEE1,Vol.III,p.212.

  [71] Hugh Dalton,High Tide and After: Me moirs 1945-1960,London,1962,p.105.

  [72] Great Britain's position in the Middle East,8 September 1945,in Ritc 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p.20-21.

  [73] Cabinet conclusions about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Middle East,4 October 1945,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22.

  [74] Record of Informal Political and Stra tegic Talks in Washington on Middle East Held from 16 October to 7 Novem ber 1947,in Ritchie Ove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 ester,1994,pp.40-41.

  [75] Ronald Hyam,「Introduction』,in Ronald Hyam,LGEE1,Vol.I,p.xxx.

  [76] 安東尼.洛等人稱其為第二次占領(Second Colonial Occupation),D.A.Low and J.Lonsdale,「Introduction: Towards the New Order,1945-1963」,in D.A.Low and Alison Smith eds.,History of East Africa,Vol.II,Oxford,1976,pp.12-16.哈格里夫斯稱其為第二次殖民征服(Second Colonial Invasion),John D.Hargreaves,Decolonization in Africa,London,1988,pp.107-109.菲爾德豪斯則把這一政策稱為「新重商主義」,D.K.Fieldhouse,「The Labour Government an d the Empire-Commonwealth,1945-1951」,in R.Ovendale ed.,The Foreign Pol icy of the British Labour Governments 1945-1951,Leicester,1984,pp.83-120.

  [77] John Gallagher,The Decline,Revival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Cambridge,1982,pp.143-153; John Darwin,「A Third British Empire?The Dominion Idea in Imperial Politics」,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 itish Empire,IV: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1998,pp.64-87.

  [78] CAB 129/37/3,CP (49)245,Annex A,「t 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Defence」,Memo by A.V.Alexander,18 Oct.1949.in Ronald Hyam,LGEE1,Vol.I,p.xxiii.

  [79] Ronald Hyam,「Introduction」,in Ronald Hyam,LGEE1,Vol.I,p.l; Frank Heinlein,British Government Policy and Decolonization 1945-1963: Scrutin izing the Official Mind,London,2002,p.29.

  [80] [Dev elopment of Africa]: Memorandum by Field-Marshal Lord Montgomery,「Tour in Africa,Nov.-Dec.1947」,19 Dec.1947,DO 35/2380,no 1,in Ronald Hyam,L GEE1,Vol.II,pp.188-193.

  [81] 「Speeche by the Rt.Hon.Sir Stafford Cripps,K.C.,MP,Minister for Economic Affairs,to the African Governors Conference on 12th November,1947」,CO 852/989/3.in A.H.Porter and A.J.Stockwell,BIPD,Vol.I,pp.278-283.

  [82] Ronald Hyam,「In troduction」,in Ronald Hyam,LGEE1,Vol.I,p.xlvi.

  [83] [Tanganyika Groundnuts Scheme]: Minutes by S.Caine,A.B.Cohen,G.M.Roddan,Sir H.Tempany,Mr.Hall and Mr.Cre ech Jones,28 Mar.-7 May.1946,CO 852/603/6,in Ronald Hyam,LGEE1,Vol.I,pp.227-232.

  [84] [Development of Africa]: Address by Mr.Marquand (Paymaster-General) to a Press Conference,18 Mar.1948,CAB 124/1089; [Development of Africa]: Report by Mr.Marquand on his Visit to Africa,11 Jan.-9 Mar.1948,Section A-General Conclusions,2 Apr.1948,CAB 124/1089,EPC (48)35,in Ronald Hyam,LGEE1,Vol.I,pp.206-217.

  [85] 「East African Groundnut Pr oject」: Cabinet Memorandum by Mr.Strachey (Minister of Food),4 Jan.19 47,CAB 129/16,CP (47)10,in Ronald Hyam,LGEE1,Vol.I,pp.243-244.

  [86] PREM 8/1486/2,mal(c) (50)6,21 Apr.1950; FO 800/461 and 462 for Bevin's interest in So uth-East Asia,in Ronald Hyam,LGEE1,Vol.I,p.xxiv.

  [87] 「Notes on International Colonial co-operation」: COinformation Dept Memorandum no.20.Annex: Programme of Conference,June 1948,FO 371/73038,no 5159,in Ronald Hyam,LGEE1,Vol.II,p.430.

  [88]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British Com monwealth; location of Middle East Forces; Organization of Zones of Stra tegic Responsibility」: Cabinet Defence Committee Minutes,5 Apr.1946,CAB 131/1,DO 10(46)2,3 and 4,in Ronald Hyam,LGEE1,Vol.III,pp.340-345.

  [89] CO 537/5324,no 2,23 December 1949,Minute m 292,23 December 1949.in Ronald Hyam,LGEE1,Vol.I,p.lx.

  [90] Aspeech in Singapore on 19 Jan uary 1958,in Peter Clarke and Clive Trebilcock eds.,Understanding Declin e: Perceptions and Realities of British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1 997,p.238.

  [91] W.R.Louis and R.Robinson,「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Journal of Imperial and Co mmonwealth History,Vol.22,No.3,(Sept.1994),pp.462-511.

  [92] Ronald Hyam,「Introductio n」,in Ronald Hyam,LGEE1,Vol.I,p.l.

  [93] Ronald Hyam,Britain's Declini ng Empire: the Road to Decolonization 1918-1968,Cambridge,2006,p.94.

  [94] Ronald Hyam,「Introduction」,in Ronald Hyam,LGE E1,Vol.I,p.xxxv.

  [95] 「Speech by the Rt.Hon.Sir St afford Cripps,Minister for Economic Affairs,to the African Governors』 Conference on 12th November,1947」,CO 852/989/3,in A.H.Porter and A.J.Sto ckwell,BIPD,Vol.I,pp.278-283.

  [96] 「Prices of Colonial Export Product s」,Draft of a Memorandum by 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for Presentation to the Cabinet,March 1947,CO 852/989/3,in A.H.Porter and A.J.Stockwell,BIPD,Vol.I,pp.274-275.

  [97] [Development of Africa]: Memorandum by Mr.Creech Jones,Commenti ng on Field-Marshal Montgomery's Memorandum,6 Jan.1948,DO 35/2380,no 3,i n Ronald Hyam,LGEE1,Vol.II,pp.196-204.

  [98] Ronald Hyam,「Introduction」,in Ronald Hyam,LGEE1,Vol.I,pp.xlvi-xlvii.

  [99]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Co lonial Empire」: Cabinet Economic Policy Committee Minutes,9 Mar.1951,C AB 134/228,EPC 5 (51)3,in Ronald Hyam,LGEE1,Vol.II,pp.187-188.

  [100] 「Colonial development」: CObr ief for Mr.Churchill,Dec 1951,CO 537/7597,no 3,in W.R.Goldsworthy,CGEE1,Vol.III,pp.157-160.

  [101] Louis,「Introduction」,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 ire,IV: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1998,p.12.

  [102] 「Anglo-Egyptian Negotiatio ns」: Cabinet Conclusions on treaty revision,7 June 1946,CAB 128/5,cm 58(46),in Ronald Hyam,LGEE1,Vol.I,p.17.

  [103] 「Middle East: Futu re Policy」: Cabinet Conclusions,4 Oct.1945,CAB 128/1,cm 38/ (45)6,in Ronald Hyam,LGEE1,Vol.I,pp.2-4.

  [104] W.R.Louis,「American AntiColonialism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International Affairs,Vol.61,No.3,(Summer 1985),pp.395-420.

  [105] 布萊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 96年,第151-153頁。

  [106] 同上書,第151-152頁。

  [107] Evan M.Wilson,Decision on Palestine: How the U.S.Came to Recognize Israel,Stanford,1979,p.58.

  [108] W.R.Louis,British Empire in the Middle East,1945-1951: Arab Nationalism,the United States,and Postwar Imperialism,Oxford,1984,pp.226-264.

  [109] 參閱第三章的相關內容。

  [110] Tony Hopkins,「Macmillan's Audit of Empire,1957」,in Peter Clarke and Clive Trebilcock eds.,Understanding Decline: Perception s and Realities of British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1997,pp.234-26 0.

  [111] John Darwin,The End of British Empire: the Historical Debate,Ox ford,1991,p.48.

  [112] John Darwin,The End of British Empire: the Historical Debate,Oxford,1991,p.48.

  [113] M.Lipton and J.Firn,The Erosion of a Relationship: Britain and India since 1960,London,1975,appendix,Recited in John Darwin,The End of Brit ish Empire: the Historical Debate,Oxford,1991,p.50.

  [114] British commitment to send land forces to the European Continent,23 March 1950,in Ritchie Ove ndale ed.,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Manchester,1994,pp.71-73.

  [115] Harold Macmillan,Pointing the Way 1959-1961,London,1972,pp.44-60.

  [116] D.K.Fieldhouse,「The Metropolitan Economics of Empire」,i 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IV: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 ord,1998,p.112.

  [117] John Kent,British Imperial Strateg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1944-1949,Leice ster,1993,p.37.關於英國與歐洲聯合的內容,參閱,洪郵生:《英國對西歐一體化的起源與演變(1945-1960)》,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18] Ronald Hyam,「Introduction」,in Ronald Hyam,LGEE1,Vol.I,p.xxvii i.

  [119] 關於這一內容,最好的著作是:P.Dar by,British Defence Policy East of Suez 1947-1968,London,1973.

  [120] 布萊恩.拉平:《帝國斜陽》,錢乘旦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6—227頁。

  [121] Har old Macmillan,At the End of the Day 1961-1963,London,1973,pp.252-262; 麥克米倫:《從政末期》,陳體芳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42—252頁。

  [122] Darwin,Britain and the Decolonizatio 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New York,1988,pp.291-29 2.

  [123] Memor andum of Conversation,11 January 1968,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 ates,1964-1968,Vol.XII,p.608.

  [124] Message from President Johnson to Prime Minister Wilson,11 January 1968,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Vol.XII,p.609.

  [125] 吳秉真、高晉元主編:《非洲民族獨立簡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第365頁。

  [126] David Goldsworthy,Colonial Issues in British Politics 1945-19 61,Oxford,1971,p.363.

  [127] Harold Macmillan,Pointing the Way 1959-1961,London,1972,pp.118-119.

  [128] John Darwin,Britain and t he Decolon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New Yor k,1988,pp.290-292.

  [129] John Darwin,Britain and t he Decolonization: the Retreat from Empire in the Post-War World,New Yor k,1988,pp.291-293.

  [130] Crawford Young,「Decolonization in Africa」,in L.H.Gann and Peter Duignan eds.,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Colonialism 1914-1960,London,1970,p.4 53.

  [131] 鄭家馨主編:《殖民主義史(非洲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640頁。

  [132] 鄭家馨主編:《殖民主義史(非洲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641頁;吳秉真、高晉元主編:《非洲民族獨立簡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第365頁。

  [133] Tony Hopkins,「Ma cmillan's Audit of Empire,1957」,in iPeter Clarke and Clive Trebilcock e ds.,Understanding Decline: Perceptions and Realities of British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1997,pp.234-260.

  [134] Louis,「The Dis s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 pire,IV: the Twentieth Century,Oxford,1998,p.333.

  [135] [The Colonie s and Commonwealth Membership]: Minutes by Lord Swinton and Lord Salisb ury,16 Feb.1953,DO 35/5056,no 6,in David Goldsworthy,CGEE1,Vol.II,pp.5-6.

  [136] 「Commonwealth Membership」: Official Committee on Commonwealth Membership Minutes (it em 5) on a two-tier system,20 July 1953,CAB130/87,gen 435/2,in David Go ldsworthy,CGEE1,Vol.II,pp.21-23.

  [137] W.R.Louis and R.Robinson,「The Imperialism of Decolonization」,Jour nal of Imperial and Commonwealth History,Vol.22,No.3,(Sept.1994),pp.46 2-511.中國的一些學者如錢乘旦教授、高晉元先生也都指出了這一點,參見錢乘旦、陳曉律、陳祖洲、潘興明:《日落斜陽:20世紀英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498-499頁;吳秉真、高晉元主編:《非洲民族獨立簡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第367-368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