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三、大國戰略與帝國支柱

三、大國戰略與帝國支柱

2024-10-09 08:53:20 作者: 錢乘旦

  不少學者認為英帝國的解體是世界格局的演變、英國的衰落、殖民地的反抗這三個因素中的某一個或三者綜合作用的結果。從長時段來看,世界格局的變化、英國的衰落、殖民地的反抗確實是英帝國解體的原因,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這些因素不但沒有讓英國覺得應該順應歷史潮流立即實行非殖民化,相反,英國卻千方百計地利用英帝國來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這種大國思維與追求才是理解戰後英帝國解體的重要維度。

  二戰以後,英國的困境並沒有使艾德禮政府決定放棄英國的大國地位,相反,維持全球大國的地位仍然是艾德禮政府一以貫之的目標。二戰塵煙未落,艾德禮就寫信給美國總統杜魯門說英美的合作應該繼續下去,因為「世界和平最終取決於英美的廣泛合作」。[61]貝文(Ernest Bevin)是新任外交大臣,與艾德禮一樣,貝文對英國的大國地位也是堅信不疑的,在1945年5月黨的預選大會上,他清楚地表達了英國作為全球大國必須承擔義務的觀點,「必須形成一個政府,它處於一個偉大的帝國和聯邦的中心。這個帝國和聯邦既然觸及全球的所有地方,就必須處理任何的種族(問題)和任何的困難……」[62]艾德禮和貝文的觀點得到三軍參謀長和帝國總參謀長的堅定支持。戰爭結束後,英國在海外仍然維持著龐大的駐軍。因而,二戰結束並沒有太多地減輕英國的軍事負擔。到1946年12月,英國需要的軍隊比預期的多出40萬,英國的軍事編制人員達到150萬,1946年,英國有18.7%的男性在軍隊中服役,這高於美國的10%,英國的防務支出達到國民收入的18.8%,同樣高於美國的10.6%。[63]艾德禮不僅放慢了英國士兵復員的步伐,還在和平時期維持了軍事徵召的制度。1951年,在剛剛經歷了英鎊貶值之後,艾德禮要求議會批准高達47億英鎊的防務預算。[64]艾德禮政府認識到為了維持大國地位,英國也應該擁有原子彈等核威懾力量。日本投降後,艾德禮給杜魯門寫信說希望英美在原子武器的研究上可繼續合作,「我強烈建議我們應該探討各種方式使這種坦誠的合作和交流繼續下去。」[65]在美國通過《麥克馬洪法案》從而不再與英國分享原子技術後,艾德禮政府決定獨自研製原子武器。

  保守黨政府也沒有在大國地位上有妥協的打算。50年代初,英國仍然是世界上的第三大強國。從經濟上來看,其生產總量比聯邦德國(西德)要多50%,比法國則要多250%。從軍事上來看,它是除了美蘇之外唯一擁有核能力的國家,其在海外的義務大大超過了其他的歐洲強國,大英國協、英帝國仍然遍布全球,英國仍然表現出一種獅王的姿態。[66]邱吉爾與艾登政府決定繼續維持英國的世界大國角色,蘇伊士運河事件不過是艾登政府追求大國政策的必然結果。麥克米倫政府雖然在大國思維上有了一定的調整,但仍然有著深刻的大國情結。就中東而言,麥克米倫也沒有徹底放棄的打算。在新的戰略評估中,總參謀部認為,雖然昔蘭尼加軍事設施的價值看起來非常有限,但是賽普勒斯與馬爾他的價值應該得到了提升;在約旦、伊拉克、亞丁、肯亞基地,英國的軍事設施、軍隊部署仍然各就各位;英國在科威特等波斯灣地區的殖民地仍然有重要的影響力,甚至申請加入歐共體也不過是為了更好地維護英國大國地位的策略而已。一直到威爾遜政府時期,仍然可以發現英國的這一大國思維。威爾遜上台之後,決定繼續堅守蘇伊士運河以東的防務,也一直在堅持研製耗資巨大的核武器。1965年的英國防務白皮書決定繼續控制亞丁與新加坡等戰略要地,[67]1965年6月,威爾遜還在宣稱「英國的邊界在喜馬拉雅山」。[68]雖然由於經濟的困難,英國於1967年宣布放棄蘇伊士運河以東防務,但1982年的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戰爭仍然讓長久處於鬱悶狀態的英國人過了一把大國癮,柴契爾夫人(Margret Thatcher)的支持率也空前高漲。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英國的大國夢固然植根於英國的強盛,但同樣在於英國有一個龐大的大英國協與英帝國,這一「獅王」與「幼仔」的組合才是英國追求大國夢的雄厚根基。對英國政府來說,如何充分利用英帝國來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是他們一以貫之的政策。

  二戰結束之後,作為勝利者的英國面臨著空前嚴峻的挑戰。其中,恢復經濟與對抗蘇聯是最主要的任務。[69]一方面,英國面臨著國家破產,恢復經濟是第一要務,恢復經濟的任務因為工黨政府許諾建設福利國家而更為艱難,這就使財力嚴重匱乏與民眾的期待出現矛盾,工黨的經濟與社會方針註定波瀾重重。另一方面,歐洲乃至英國面臨著來自蘇聯勢力的挑戰,二戰結束後,歐洲大陸的均勢被打破,力量對比再次失衡,蘇聯勢力主宰了整個東歐,甚至在中歐也占據了重要地位,整個西歐似乎處於蘇聯的包圍下,面對蘇聯,英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一場新的世界大戰似乎迫在眉睫。

  不管是恢復經濟還是對抗蘇聯,英國都嚴重依賴美國的支持。正如上文所言,英國政府決定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為了維持大國地位,首先要盡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而英帝國似乎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工具。

  首先,從軍事戰略而言,英帝國使英國的全球防務大國地位更加穩固。艾德禮政府時期,英國在海外維持著大量駐軍,原德國、義大利的殖民地,遠東的法國、荷蘭等國的殖民地也在英國的控制之下,而英國的殖民據點則聯結了英國在海外的所有殖民地及占領地區,直布羅陀、蘇伊士運河區、好望角、塞席爾、亞丁、科倫坡港、新加坡等地構成的鏈條使英國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防務體系。雖然有殖民地民族主義者的壓力,英國還是千方百計地維持著對這些地區的控制,在某些國家對直布羅陀、香港等地區的主權要求中,英國也基本予以拒絕;在錫蘭,英國授予其獨立的同時,繼續保留了在科倫坡港的軍事基地;為了更好地控制好望角,英國盡力與南非保持友好關係。

  但是毫無疑問,對英國政府來說,以蘇伊士運河區為核心的中東殖民地才是英國的防務重點。戰爭結束後,蘇聯在中東的勢力逐步上升,希臘、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在蘇聯的壓力下都顯得非常脆弱。史達林(Joseph V.Stalin)拒絕按照約定的時間離開伊朗,以及對希臘共產黨的曖昧態度都引起了英國政府的高度警惕。貝文在備忘錄中寫道:「蘇聯對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與經濟的滲透出現了增長的苗頭。」[70]艾德禮認為,為了避免與蘇聯發生正面衝突,英國應該從中東撤退,使中東成為英蘇之間的緩衝帶,同時建立一個新的非洲防線,即從拉各斯到肯亞,並把大部分軍事力量部署在肯亞。[71]

  三軍參謀長反對艾德禮的建議。他們指出,如果英國退出中東,蘇聯將會乘虛而入,因為「熊從來不會拒絕把腳掌伸到柔軟的地方」。中東在戰略上的重要地位也使軍方不願放棄它,「它在陸、海、空的交通體系中處於連接點,而這一通路連接了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和遠東;它也是帝國石油的主要儲存庫;它包含了蘇伊士運河區和其終點港,即我們在東地中海的海軍基地亞歷山大港,在伊拉克和波斯灣南部的油田,在阿巴丹的港口和設施,從伊拉克北部到海法的輸油管道,從地中海經過巴勒斯坦、外約旦、伊拉克到波斯灣的陸地和空中的整個交通線。」[72]同時,軍方認為艾德禮的替代方案是不可行的,「雖然蒙巴薩在許多方面適合作為一個海軍基地,但是在公路和鐵路以及港口設施方面還存在許多困難。」[73]貝文與三軍參謀長的觀點不謀而合,對中東更是情有獨鍾。為了防止美國染指中東,他與美國就中東問題達成了重要諒解,鞏固了英國在中東的地位。[74]最後,貝文與軍方的觀點占了上風,艾德禮政府決定維持在中東的防務力量。

  英國在東亞、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的防務體系儼然使英國成為一個全球防務大國。

  其次,就經濟上而言,英帝國、特別是非洲的殖民地是維護英國經濟獨立,乃至讓美國依附英國的重要工具。

  英帝國似乎也為英國的經濟獨立指明了方向。戰後的英國欠下大量債務,美國是英國最大的債權國,但是英國同樣欠下大英國協與英帝國的大量債務,如果這些債務可以得到妥善解決的話,英國的經濟困境則會緩解不少。大英國協總算體諒英國的難處,一些國家答應免掉英國的部分債務,也基本同意支持英鎊的堅挺。但是對英國的殖民地而言,情況似乎並不樂觀,印度與埃及是英國欠債最多的國家。可是免掉這些債務是不現實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剩下的就是讓它們仿效加拿大,暫緩使用其英鎊外匯儲備,否則,它們爭相提取英鎊必然破壞英鎊的世界貨幣地位。英國最後強行推行這一政策,印度與埃及的大量英鎊不能隨意使用。

  對艾德禮政府來說,另外一個問題是美元饑荒。一些富庶的、可以賺取美元外匯的殖民地很快成為英國政府注意的焦點。馬來亞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隨著馬來亞錫礦與橡膠產業的發展與繁榮,馬來亞經濟迅速發展,到二戰之後,錫礦與橡膠已經成為馬來亞賺取外匯的重要資源,這對渴求美元的英國政府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因而,英國政府決定按照自己的設想來改造馬來亞,當馬來亞共產黨的抗議活動有引起經濟與社會生活失序的危險時,英國毫不猶豫地宣布緊急狀態,對馬來亞共產黨採取了鎮壓措施。

  不過,對英國政府來說,非洲才是經濟開發的重點,是殖民地的「核心」。[75]由於英國在非洲開發經濟的密集性,不少歷史學家把這一現象稱之為第二次殖民[76],也有一些歷史學家指出,在印度獨立後,非洲取代印度成為第三帝國的核心。[77]在二戰後,整個世界出現了全球性的食物與初級產品的短缺,以糧食為主的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揚。非洲殖民地成為獲取美元的主要地區,這對於緩解英國的美元逆差是非常重要的。因而,為了擺脫對美國的絕對依賴,利用殖民地的出口優勢實現英鎊與美元的平衡就成為英國政府的一個主要考慮。對英國來說,不僅要利用這些殖民地的出口優勢,還要開發這些殖民地的經濟潛力,使它們獲得更多的美元。國防大臣亞歷山大(A.V.Alexander)將英國政府三個主要目標的其中之一設定為:促進適合於我們海外屬地的最迅速的發展,因為沒有這些殖民地的發展,我們國內人民生活的水平不可能有重大改善。[78]對貝文來說,充分利用非洲的原材料不但可以使英國在經濟上擺脫對美國的依賴,而且反而會使美國依賴於英國。[79]陸軍元帥蒙哥馬利(Viscount Montgomery)在遊歷非洲殖民地後得出結論,非洲有英國需要的所有東西:原材料、勞動力、食物與權力,因而英國應該施展大手筆來發展非洲。[80]財政部對開發非洲殖民地的計劃也非常感興趣。19 47年英鎊危機發生後,克里普斯出任財政大臣,他很快召開了開發殖民地的會議,要求各殖民地行政當局加緊開發殖民地的經濟資源。[81]雖然殖民部懷疑財政部的這些計劃,但最終還是屈服於財政部為代表的高層決策。伴隨著英國政府大規模開發殖民地計劃的實施,英國的殖民部也得以擴大,特別是新設立了非洲司與經濟司。

  經濟開發計劃的最典型例子是坦尚尼亞的花生種植計劃。二戰結束後,油料與油脂出現了世界性的短缺,交易量比戰前縮減了40%。[82]食品部提出在殖民地種植花生,這一計劃得到內閣支持。[83]殖民部副次官凱恩(Sir Sydney Caine)認為這一計劃是提高殖民地生產效率的新方法,對提高非洲人的生活水平有重要意義,殖民部非洲司司長科恩(A.B.Cohen)更是把這一計劃稱為「英國政府在熱帶非洲的最重要的法案」。[84]這一計劃的負責人、食品部大臣斯特雷奇(John Strachey)認為這種有著良好社會效應的政策會促進非洲殖民地的迅速發展,殖民地將從負擔變成財產。[85]在英國官員的大力支持下,花生種植計劃開始實施。

  最後,就政治上而言,英帝國是對抗蘇聯集團的重要地區,英國可以通過對抗蘇聯集團贏得美國的尊重,維持世界大國地位。

  殖民地是抗擊蘇聯集團滲透的一個重要工具,對待共產主義活躍的殖民地,英國都採取了強硬政策。賽普勒斯民族主義者的要求被否決,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希臘共產黨勢力很大,英國不能把賽普勒斯推入蘇聯集團。鎮壓共產主義勢力的重點地區在馬來亞。在英國政府看來,馬來亞共產黨要求民族獨立就是叛亂,蘇聯集團有在東南亞蔓延的危險。因而,英國馬上宣布馬來亞處於緊急狀態之中,對馬來亞共產黨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雖然不少大臣懷疑馬來亞會演變為「一個無底洞,消耗掉我們所有的資源,而且最終落入蘇聯的掌控之中」[86],但英國還是把大量的資金與人力投入到這一地區。為了協調壓制共產主義的鬥爭,英國最後任命高級專員麥克唐納(Malcolm MacDonald)總攬馬來亞的事務,高級專員同時對外交部與殖民部負責。[87]在冷戰加劇的時候,英國認識到為了加強在世界各地對抗蘇聯集團,盡力動員大英國協與殖民地的資源是非常重要的。[88]1949年12月,艾德禮發出指示要求詳細調查殖民地在冷戰中提供人力資源的準確情報。[89]這樣,通過阻止蘇聯勢力的擴大,發動殖民地為遏制共產主義做出貢獻,英國可以在保衛「自由世界」的鬥爭中提高地位,使美國更願意把英國作為一個平等的合作夥伴來對待。

  50年代保守黨上台執政後,英國的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復甦,在經濟方面面臨的緊急狀況基本好轉。但是,與艾德禮政府一樣,保守黨政府也把帝國作為維持英國大國地位的重要工具。他們的這一政策主要體現在軍事與政治上。

  首先,英國政府繼續利用帝國來鞏固英國的全球防務大國地位。其一,表現在保守黨政府拒絕在直布羅陀、香港等戰略據點做出讓步。其二,英國牽頭建立了巴格達條約組織,試圖鞏固英國在中東的地位。雖然迫於局勢的發展,英國不得不一步步撤出中東,但還是在全力尋找替代據點。賽普勒斯、亞丁成為英國在中東的替代據點。雖然在民族主義者的壓力下英國不得不逐步退卻,但這種撤退也進行得非常勉強。

  其次,英國通過壓制共產主義與推動殖民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尋求獨立從而獲得政治影響力。在發生共產主義活動的殖民地,保守黨政府仍然一如既往地採取強硬政策。英國繼續在馬來亞鎮壓共產黨的叛亂,基於戰爭的需要,邱吉爾政府派出極端強硬派坦普爾將軍(Sir Gerald Templer)來主政馬來亞,全力剿殺馬來亞共產黨。同時,艾登覺得為了更好地維持英國的大國地位,英國可以通過推動殖民地以加入大英國協的方式逐步走向獨立,通過獲得這些國家的好感,爭取做第三世界的領頭羊,從而與美蘇一較短長。

  蘇伊士運河事件使英國的大國訴求遭受了嚴重的挫折。這一失敗昭示了下述事實,英國的所謂大國地位長期以來就是建立在美國支持上。麥克米倫上台後,英國維持大國地位的政策開始發生轉折,但是這樣的政策絕非截然中斷,對麥克米倫政府來說,只要把英國爭取利益的範圍限制在冷戰的大框架中,英國仍然可以為所欲為,除非美國堅決反對,否則,麥克米倫仍然會一往無前。在1958年的演講中,他宣稱「無意於主持英帝國的瓦解」。[90]麥克米倫政府也繼續利用英帝國為英國的大國地位服務,這主要表現在麥克米倫政府根據冷戰的需要適時調整英國的殖民政策。為了使殖民地站在西方陣營一邊,麥克米倫決定通過非殖民化政策來贏取民族主義者的好感,在採取非殖民化政策的同時,努力勸說新獨立國家繼續留在大英國協。因此,非殖民化政策並不是英國衰落的必然結果,而是來自於英國政府的戰略調整。路易斯與羅賓遜兩位教授所言的「非殖民化的帝國主義」時代來臨了。[91]但英國殖民政策的調整也引起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以索爾茲伯里勳爵(5th Marguess of Sa libury)為首的保守派激烈反對麥克勞德(Iain Macleod)的非殖民化政策,麥克勞德加速殖民地獨立的政策最終斷送了他的政治前途。

  到威爾遜政府時期,把英帝國與英國的大國地位聯結起來的「帝國神話」已是一個很難突破的羅網。威爾遜上台之後,仍然決定維持英國在蘇伊士運河以東的防務。通過承擔防務責任、配合美國的冷戰戰略大局,為西方世界對抗共產主義出一份力,威爾遜政府仍然相信承擔這樣的防務責任可以成就英國的大國夢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