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二、英國在世界格局中的衰落

二、英國在世界格局中的衰落

2024-10-09 08:53:17 作者: 錢乘旦

  二戰後,以歐洲均勢為中心的舊世界格局讓位給以美蘇兩極爭霸為核心的新世界格局。在戰爭還沒有結束時,美國的軍事專家就預測了戰後的新局面:「反對當前敵人的戰爭一旦勝利結束,在軍事力量對比方面世界將出現深刻的變化……美國和蘇聯將是僅有的頭等軍事大國,其原因在於它們的地理位置有利、疆土遼闊以及擁有巨大的軍火生產能力。」[30]戰後世界格局的轉變是全面的,正如斯塔夫里阿諾斯所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成了對歐洲霸權的破壞[31],美蘇則躍升為世界事務的主宰者。

  首先,二戰使蘇聯躍進到歐洲與世界舞台的前沿,並擁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軍事上,蘇聯成為世界巨人,二戰使蘇聯的軍隊從戰前的540萬人增至1945年的1140萬人。蘇聯的軍火生產能力也大為提高,1943—1945年平均每年生產12萬門火炮、19390萬發炮彈、3萬輛坦克、4萬架飛機,這些數字僅次於美國,但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蘇聯軍隊的技術裝備也得到了全部更新。在戰爭結束之際,蘇聯軍隊深入歐洲腹地,從盧卑克到的里亞斯特形成了一條與美英對峙的軍事分界線,該分界線還穿過亞得里亞海延伸到希臘北部和土耳其海峽。在亞洲,蘇聯軍隊進駐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並占據了日本北方領土齒舞、色丹、國後、擇捉四島,形成了從南庫頁島、千島群島到朝鮮的三八線,再到旅大港的另一條與美軍對峙的軍事分界線。[32]

  意識形態上,共產主義具有廣泛的號召力,以蘇聯為核心,遍及歐亞大陸的社會主義陣營已經形成。在蘇聯的幫助下,東歐的共產黨開始控制所在的國家。在其他的歐洲地區,共產主義也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與更多的支持者。在希臘,共產主義者使國內保守派大為驚慌;甚至在義大利、法國、英國等傳統的資本主義國家,共產主義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如英國的普通民眾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就大有好感。在亞洲,共產主義陣營由於中國的加入而勢力大增,北韓、越南等也紛紛加入,不少殖民地把共產主義作為其獨立後的發展目標。在亞洲殖民地,英國開始把壓制共產主義作為主要任務。共產主義突然成為一股可以與西方民主、自由相抗衡的意識形態力量。

  政治上,以軍事與意識形態為基礎,蘇聯成為戰後重要的政治大國。蘇聯是戰勝法西斯的主力軍,它的大國地位被美國與英國承認。戰後,蘇聯在東歐與亞洲獲得了眾多的支持者,而蘇聯則支持各國的親蘇勢力。1947年9月,東歐各國共產黨與法國、義大利的共產黨共同成立了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以聯合國大國否決權為基礎,蘇聯對世界事務有了決定性的影響。1946年,莫洛托夫(V.M.Molotov)宣稱,「現在,蘇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沒有蘇聯參與,任何國家都不能決定任何國際的重大問題……」[33]

  其次,與蘇聯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的至尊地位相對應,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也建立了霸權。

  經濟上,美國成為無可爭議的霸主,戰爭期間美國的工業規模擴大近50%,產量提高50%以上,1940-1944年,美國工業年增長率為15%,其速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34]1945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額中的比例達到60%。[35]同時,美國確立了金融霸權,1945年美國的黃金儲備達到200.8億美元,約占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59%,1948年更是上升到74.5%。[36]在新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美國從該機構成立之初就擁有總投票權的27%;在世界銀行中,美國掌握了總投票權的23.81%,通過這兩個工具,美國掌握了國際金融的話語權,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開始形成。此外,美國還確立了在國際貿易方面的霸權,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債權國,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中所占比例由1937年的14.2%上升到1947年的32.5%。[37]美國的商船總噸位已達5700萬噸,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2/3,按照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的海權理論,美國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霸主,1947年簽訂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體系。[38]二戰也使美國確立了在科技方面的霸權,在二戰之前,歐亞各國諸多著名的科學家不堪忍受法西斯的迫害而流入美國,科技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戰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幾乎限於美國的版圖之內。

  軍事上,美國擁有作為世界警察的能力。第一,在陸海空方面,美國躍居為頭號軍事強國。美國武裝力量在1939年只有33.5萬人,1945年達到1217.5萬人。空軍方面,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美國生產作戰飛機19.2萬架(同期英國僅為9.3萬架)。美國的超重型轟炸機由戰前的零架增至戰後的2865架,重型轟炸機由戰前的22架猛增至11065架,美國還新建了5個空降兵師。海軍方面,航空母艦由戰前的7艘增至30艘(而昔日的海上霸主英國只有12艘)。美國有總數達1200艘大型軍艦組成的艦隊,實力遠遠超過英國皇家海軍。美國航母特混艦隊和海軍陸戰隊也充分顯示了美國具有從海上向世界任何地區投送兵力的能力。第二,美國駐軍遍及世界各地。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美國將其軍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歐洲、亞洲、大洋洲等地,建立了近500個軍事基地。戰爭結束時,美國有1250萬軍事人員,其中海外駐軍就達到750萬。[39]第三,對核武器的壟斷更使美國成為最具威懾力的軍事強國。

  政治上,美國在國際事務中處於核心位置。第一,美國是西方世界的領導核心。在蘇聯迅速崛起的時候,西歐各國很快認識到單靠自己的實力乃至西歐各國的聯合也無法對抗蘇聯,西歐開始在軍事上依靠美國的庇護。在經濟上,西歐各國對美國的依賴更為明顯。在戰後恢復經濟的過程中,美國的工業品和設備都是必不可少的,馬歇爾計劃更是使西歐成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經濟與軍事上的依附使西歐在政治上不得不唯美國馬首是瞻。在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美國一般可以獲得英法的支持。第二,在世界的其他地區,例如中東、東亞、美洲、非洲等地,隨著傳統大國的衰落,美國穩步地填補了它們消逝後的真空。第三,在意識形態上,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對抗共產主義的領袖,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s Truman)在194 5年末的國情咨文中宣布:「勝利已使美國人民有經常而迫切的必要來領導世界了。」[40]美國霸權下的「和平」時代來臨了。

  以美蘇的實力為基礎,兩極爭霸格局取代了昔日的歐洲均勢格局,而伴隨著冷戰的爆發與升級,美蘇兩極態勢日益明顯,那些曾經輝煌的歐洲殖民帝國有淪為美國「走狗」的危險。

  

  以兩極格局為基礎,一些嶄新的國際理論形成了。在國際關係理論中,英國學者由於重視國際社會的自在存在而形成了英國學派,他們認為,在國際政治中,一個獨立於國家的國際社會是存在的,它對國家的外交政策有重要影響。[41]新現實主義的代表華爾茲教授延續了英國學派的這一特點,在《國際政治理論》一書中,他系統論證了國際格局的存在以及它對各國外交政策的深遠影響。[42]

  新的時代有其自身的輿論熱點,反殖民主義開始成為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徵。美蘇為核心的兩極世界與原先的殖民大國時代截然不同,如果說新的格局不是讓殖民主義更艱難了,那麼它也不會使殖民國家在處理殖民問題時更得心應手。伴隨著美蘇的競爭,殖民問題越來越成為一個焦點問題。

  首先,美國對殖民主義沒有好感,西歐殖民帝國對美國的依賴使它們的殖民政策更難以為繼。荷蘭最先嘗到了美國壓力的苦果,面對美國撤銷馬歇爾計劃的威脅,荷蘭不得不放棄印度尼西亞。[43]雖然基於冷戰的需要,美國轉而支持英國的殖民帝國,但是既然是為了策略的需要,就有可能在某一時刻反對英國的殖民政策,1951年的英伊石油危機、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事件就讓英國飽嘗了美國態度的苦果。

  其次,蘇聯欲瓦解西歐的殖民帝國。對蘇聯來說,對抗西方世界的最好工具就是從資本主義的薄弱環節入手,而他們很快就發現殖民地正是西方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雖然蘇聯的這種攻擊對美國不能造成太大傷害,但對西歐的殖民帝國卻可能是致命的。蘇聯輸出的共產主義革命很快使殖民地的局勢更加嚴峻。[44]

  最後,殖民地國家充分利用了美蘇之間的競爭,推動了國家的獨立進程。[45]以往的研究過於強調美蘇冷戰對不發達國家的影響,但是歷史從來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發達國家並不完全是冷戰的受害者,相反,它們也非常善於利用美蘇的競爭,競相從兩者的競爭中獲得支持與資助,而殖民地正是充分利用了這樣的有利條件才得以擺脫了宗主國的控制。[46]

  在這一新的格局與國際社會中,作為最大的殖民國家,英國又面臨著怎樣的局面?

  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邱吉爾決定利用保守黨在二戰中的優勢提前舉行大選。但是大選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工黨以絕對優勢獲得大選的勝利。工黨領袖艾德禮很快宣布了內閣名單並組成了工黨政府,但是擺在英國政府面前的形勢卻異常嚴峻。

  經濟上,英國不斷遭受英鎊危機與經濟危機的困擾。英國雖然戰勝了德國,但是戰爭也耗盡了英國的國力。英國的國民財富減少了1/4,外債由1939年的4.76億英鎊增至1945年的33.55億英鎊。[47]到1945年,英鎊的收支差額是英國黃金與美元總儲備的7倍。[48]在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很快停止了租借法案,而英國在金融方面馬上就面臨「敦刻爾克」式的危險。[49]艾德禮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實現英國與美元地區的貿易平衡。[50]在凱恩斯(John Mayn ard Keynes)的努力下,美國同意繼續對英國提供貸款,但是規定了苛刻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英鎊在1947年7月必須實現自由兌換。但是還沒有到規定期限,對自由兌換的恐懼就使英國的經濟出現問題,美國不得不放棄英鎊自由兌換的要求。英鎊危機的根源在於英鎊結餘嚴重不足,英國對美國、大英國協與英帝國有重大虧空。克里普斯擔任財政大臣後,認為讓英鎊貶值可以扭轉對美元地區的貿易逆差,1949年,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從4.03降到2.80,降幅達30%。韓戰爆發使世界再次面臨世界大戰的危險,艾德禮政府決定大幅提升防務費用,防務開支從1949年的7.4億英鎊上升到1951年1月的15.55億英鎊,防務開支的劇增再次使英國的經濟出現危機。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英國的經濟雖然有所好轉,但是經濟基礎仍然非常脆弱。1956年,艾登政府試圖繞過美國對埃及動武,入侵蘇伊士運河的直接結果是英國的石油供應馬上出現短缺,之後英鎊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英鎊貶值和經濟危機的壓力終於使英國無條件地退出了蘇伊士運河。到威爾遜政府時期,英鎊又一次貶值。

  軍事上,英國從強調獨立自主到嚴重依賴美國。艾德禮政府在戰後初期奉行三支柱防務政策,試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防務體系,也反對美國對英國的利用,「美國把我們看作它的前哨,但是卻認為不必防守。」[51]但是英國的防務體系很快遭到挑戰。伴隨著冷戰的升級,蘇聯的威脅突然增大,柏林危機爆發後,英國請求美國把核武器部署到英國本土,美國的戰略空軍指揮基地也在英國建立。1949年,在對中東局勢重新評估之後,英國外交部常務次官斯特朗指出:沒有美國的援助,英國在主要的戰爭中將不可能守住中東,英國在中東必須和美國合作。[52]1950年,英國國防大臣指出英國的歐洲防務政策也必須得到美國的支持。[53]1950年的防務政策加深了英國對美國的依賴,「沒有與美國的聯盟,大英國協和歐洲大陸強國,不論獨自還是聯合,都不能抵抗蘇聯。」[54]新的防務政策指出英國在西歐、中東、亞太三個戰區都必須獲得美國的支持:在歐洲,英國力主英美更多介入歐洲的防務;在中東,「從任何視角來看……美國都應該參加中東的防務……」;[55]在遠東,新的防務政策鼓勵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加入美國的太平洋防務體系,「……和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防務體系結合在一起將是重要的。」[56]邱吉爾政府時期,邱吉爾給美國總統去信清楚地表明英國對美國軍事的依賴。[57]蘇伊士運河事件更是昭示了沒有美國的支持,英國無法獨自——甚至在有同盟國的情況下——勝利地完成任務。危機之後上台的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承認了英國的「小夥伴」地位,也認可了英國的帝國遊戲必須服從美國的冷戰戰略需要。威爾遜(Harold Wilson)上台後繼續配合美國的戰略要求,雖然英國民眾反對美國進行的越戰,威爾遜政府卻仍然支持美國,當被問及原因時,威爾遜說,「我們不能踢我們債權人的睪丸。」[58]英國已經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

  政治上,英國從追求第三極勢力到唯美國馬首是瞻。雖然不少學者指出從冷戰開始時英國就依附於美國,但艾德禮政府時期,英國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儘可能擺脫對美國的依賴。[59]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仍然以世界三大巨頭之一的面目出現,環顧歐洲的廢墟,英國更是確信自己在政治上可以與美蘇一較長短,因而,維持英國在政治上的三強之一的地位是戰後英國堅守的目標。但是,對英國政府來說,最大的難題是英國在經濟上嚴重依賴美國。艾德禮政府認為,一個清楚的事實是:只有在經濟上取得獨立才能讓美國承認英國的大國地位,因而英國政府採取了種種措施來恢復經濟。同時,艾德禮政府通過加強軍備與對抗蘇聯集團來追求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英國仍然在海外部署大量軍隊,英國軍人的服役比例甚至超過美國,艾德禮政府也堅持英國發展自己的核武器。50年代,艾登政府的政策也體現著這一思維,艾登(An thony Eden)認為,美蘇的冷戰雖然激烈,但是仍然有其他國家活動的空間。他的設想是聯合不發達國家,形成由英國領導的亞洲、非洲新國家的第三極勢力,形成對美蘇的制衡。1950年後英國與印度的關係就是這一政策的典型體現。對英國來說,與印度保持密切的關係是英國在第三世界維持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當美國總統艾森豪(D.W.Eisenhower)敦促英國加入東南亞的對抗共產主義安全體系時,艾登回答說,除非印度也被承認為這一體系的發起國,否則英國不能加入這一體系。[60]艾登還希望殖民地獨立後向加入大英國協方向前進,因為通過這一政策,英國能獲得第三世界的好感。但蘇伊士運河事件的失敗終止了英國追求第三極勢力的努力,麥克米倫一方面承認了英國在英美關係中的「小夥伴」地位,另一方面,通過申請加入歐共體,英國開始向歐洲靠攏,之後的英國政府繼續在麥克米倫政策的道路上前行。

  當英國只能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時候,英國怎能夠統治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