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治與獨立
2024-10-09 08:52:17
作者: 錢乘旦
1922年之後,印度出現了短暫的平靜,除了莫.尼赫魯和達斯組建的一個以爭取真正的憲政改革為目的的「斯瓦拉吉黨」還在活動外,民族主義運動基本上趨於平息。但是,一個趨於成熟的印度民族已是不可動搖的事實。連保守的邱吉爾也極為精闢地預見到:「把民族機制引進印度的結果是,印度人在每一個階段上都反對我們。」[92]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的憲政改革在緩慢地進行著。里丁勳爵就其思想而言,是有其支持憲政改革並同情印度民族主義者一面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改革能夠滿足印度人的願望。這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印度機構的印度化問題困難重重。根據「二元制」方案,英印政府將吸納一大批印度人進入行政機構,但是這一過程的具體操作卻阻力巨大。1923年,一個皇家委員會來調查印度化問題,發現英國人對於由印度人來統治印度深表反感。里丁指出,「在歐洲人被吿知統治印度這麼多年之後」,將與印度人合作甚至處於印度人的領導之下,「他們的種族意識將再度迸發」。[93]次年,該委員會提出了一個進度緩慢的方案:在50年內使印度文官中的印度人占到一半以上,在25年內使警察力量中的印度人占到一半比例。[94]而軍隊的印度化更有爭議,因為印度軍隊的軍官絕大多數是英國人,而且軍隊又是保障秩序和穩定的最終屏障,因此軍隊印度化的阻力更大。里丁曾提出軍隊分三個階段印度化,至1955年完成這一過程,但遭到英國政府的完全否決。而且,英國政府不同意任何一個軍事單位的完全印度化。另外,當里丁提出在八個軍事單位中實行最初印度化試驗的建議時,英國政府又把數目削減了一半。印度軍隊總司令羅林森(Henry Rawlinson,1st Baron Rawlinso n)對印度化持一種冷漠態度,他認為沒有足夠多的合格印度人可以進入軍隊。1928年,調查軍隊印度化的皇家委員會提出,至1952年可以使一半的印度軍隊印度化。[95]
如此緩慢的進程是很難使印度人滿意的,連里丁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指出:「我從來不能理解那些自我安慰的人,他們認為如果給了印度人完全的自治領地位,則英國軍隊將仍駐留印度,由印度而非國內的陸軍部控制。誰能期待這樣一種狀態發生呢?」[96]
其次是「二元制」在實際實行過程中的走樣。二元制被印度省督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解釋,他們認為省一級責任政府給他們比以往大得多的地方自治權,因此把二元制變成一個英國人在省級機構中享有更大權利的新發明,完全不顧「二元制」創立者所提倡的自由精神。比如,孟加拉省總督就利用該省的兩大宗教集團的矛盾,抓住「二元制」的機會打破了印度教徒的權利而建立了一個英穆聯合統治。這些對二元制的有意歪曲觸怒了印度民族主義者。1923年,孟買和聯合省的印度部長辭職以示抗議。1924年,英國任命了以馬迪曼爵士(Sir Alexander Phillips Muddima n)為首的皇家委員會來調查1919年法案的運行情況。委員會中的印度成員認為所謂「二元制」不過是各省分為英國部長和印度部長兩部分而已,後者處理一些前者移交的事務,各地的印度部長「並不擁有真正的職權,而且在許多省份,政府的兩半部分(印度人和英國人)並不在聯席會議上真正碰頭」,故要求徹底改變這種局面。[97]但是,1925年9月,委員會中占絕大多數的英國人卻提交一份報告,稱「二元制」並未失敗。結果,印度政府批准了這一個報告。[98]以莫.尼赫魯為首的斯瓦拉吉黨人對此十分憤怒,強烈要求政府召開圓桌會議與印度人共商修改二元制的方案,政府未予理睬。
英國的這些舉措實質上都是在承認印度將最終走向自治的前提下,又念念不忘維護其傳統的專制統治權利。因此,這一時期印度雖然處於表面的平靜之中,卻註定要與英國再一次爆發衝突。1926年「貝爾福宣言」的發表也對印度民族主義起到了刺激作用,各自治領等於已獲得獨立,而曾與自治領並肩作戰並且在戰後享有同等地位的印度卻仍在為「自治領地位」而奮鬥,這種狀況確實不公平。1926年,甘地再次崛起,重整國大黨。這一切都為民族運動的再度爆發創造了條件。
1927年,調查改革狀況的西蒙調查團的到來,成了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再度興起的一根導火索。根據1919年法案規定,法案滿10年後將派一個調查團來調查改革工作,並為進一步推進改革、制定憲法做準備。1927年,英國保守黨政府預見到同情印度的工黨政府不久要上台,因而特意提前兩年派出以西蒙爵士(John Simon,1 st Viscount Simon)為首的調查團來印度,以防工黨政府對印度人的要求做出讓步。這個決定印度未來命運的調查團的七名成員中,竟然沒有一個印度人,這一構成激怒了印度各界。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皆表示抗議,各派別聯合發表聲明不與調查團合作,「滾回去,西蒙!」的口號貼滿印度大街小巷。有人在抗議集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它是對印度人民的故意侮辱,它不僅特意把印度人安排在一個低下的位置上,而且更惡劣的是,它否認他們有參與決定自己國家憲法的權利。」[99]國大黨乘此機會再度領導了反對西蒙委員會的鬥爭,促使戰後第二次民族主義運動興起。
為了對抗西蒙委員會,國大黨於1928年7月組成了一個以莫.尼赫魯為首的委員會考慮印度憲法問題。此時,以莫.尼赫魯及其子賈.尼赫魯為首的一批國大黨人已轉向激進方向。該委員會通過一份報告,指出:「自治領地位」是印度的直接目標而非最終目標,並要求立即自治。[100]當年年底,這一報告被國大黨接受,會上,尼赫魯更提出印度的最終目標為「獨立」。[101]雖然這一決議尚未被所有人接受,但是已表明,印度民族主義又向前邁進一步。甘地還讓會議通過了一項決議,即如果政府不在一年之內接受尼赫魯報告,國大黨將組織包括拒絕納稅在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02]這一最後通牒使1926年繼任總督的歐文勳爵(Lord Irwin,即Edward Wood,1st Earl of Halifax)十分為難,為此他返回英國與內閣商議。此時正值工黨政府上台,一直同情印度的麥克唐納任首相,韋奇伍德.本(Wedgewood Benn)為印度事務大臣,這使印度人對於英國政府的態度重新燃起了希望。
英國國內,工黨僅在議會中占微弱優勢,反對印度獲自治領地位的勢力仍十分強大,保守黨認為歐文不應在西蒙委員會的報告出來之前發表宣言。麥克唐納當時不在英國,代理首相斯諾登(Philip Snowden)也延期對國大黨做出答覆。不過,工黨國務大臣伯肯黑德勳爵(Lord Birkenhead,即Frederick Edwin Smith,1st Earl of Birkenhead)認為西蒙委員會的意見可能會與歐文準備拋出的宣言一致,因而支持歐文。結果,1929年10月,歐文發表宣言,該宣言包含兩個主要內容:首先是確認1917年「蒙塔古宣言」中包含的「自治領」是印度憲政演進的最終目標;其次是其進展的方式是通過代表各種有關利益(包括印度王公)的圓桌會議來解決。
該宣言內容十分含糊,它並未解決國大黨所要求的立即實現自治領地位的目標。而且,宣言發表之後,歐文和工黨政府受到了英國國內反對勢力的猛烈攻擊,伯肯黑德無力「應付困難的形勢」[103],兩個月後,他公開宣稱:「沒有人能夠告訴印度人,他們有可能在近期獲得自治領地位。」[104]毫無疑問,「尼赫魯報告」中所要求的立即自治的希望落空了。
失望的印度民族主義者們於當年年底在拉合爾召開國大黨的年會。賈.尼赫魯代表國大黨宣布,鑑於立即實現自治領地位的要求被拒絕,印度人決定把立即「完全獨立」作為目標。[105]甘地領導的溫和派鑑於英國政府的態度,也決定接受「完全獨立」。1930年1月26日,國大黨宣布這一天為獨立日,尼赫魯致詞稱:「英印政府不但剝奪了印度人民的自由權,還把它自己建立在剝削大眾的基礎上,並已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精神上毀滅了印度,所以印度必須割斷與英國的聯繫並獲得完全的獨立。」[106]致詞突出地反映,由於英國的壓制政策,印度走上了要求獨立的道路。可以說,從1930年起,印度民族主義者與英印政府之間的衝突,已發展成為要求獨立與維持帶有專制體制殘餘的自治領地位之間的衝突。
1930年初,國大黨授權甘地發動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當時的形勢對國大黨十分有利,世界經濟大危機已經襲擊到了印度,印度農民在苦難中呻吟,而受危機打擊極大的商人階層也加入了反對英印政府的行列。許多地區發生農民拒絕交稅的鬥爭;印度工會大會還要求在印度成立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107]在這樣的背景下,甘地發起了所謂「食鹽進軍」,拉開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序幕。
食鹽進軍是一場象徵性的活動,由於政府徵收鹽稅過高,因而甘地決心帶領79名門徒徒步行走兩百多英里到海濱自製食鹽,以示抗議。這一活動歷時26天,甘地以這種聖徒般的行動引發了全國性的抗議活動,並使甘地贏得了歐洲人道主義者的普遍尊敬。其後掀起的民族運動浪潮聲勢浩大,在兩戰期間舉世皆知。當時政府被迫通過十二項緊急法令,大約有600多萬人被捕,印度監獄人滿為患[108],其規模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這次運動的結果,是1930年12月,按照「歐文宣言」的規定,召開了首屆圓桌會議,由英國各黨派及印度代表共同參加以討論印度的前途問題。該會議的英方代表團由麥克唐納首相率領的工黨政府代表團、塞繆爾.霍爾(Samuel Hoare)率領的保守黨代表團及里丁率領的自由黨代表團組成,以確保會議的結果可以被各黨派接受;而印度方面則由57名英屬印度代表[109]和總督任命的16名王公代表組成。[110]會議的鄭重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英王喬治五世指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英國和印度的政治家及印度土邦統治者在同一個地方,圍繞著一張桌子來討論印度將來的政府體制。」[111]從此之後,圓桌會議成為英、印雙方商討政治問題的一種常用方式。
但是,英國的這一姿態並不能說明,在自治領行將獲得完全主權國家地位的前夕,英國對印度的傳統看法有什麼實質性改變。在以下幾件事上,完全證明了英國的態度。
第一是西蒙委員會報告的滯後性。1930年6月,委員會提交了調查報告。該報告建議中央政府中官方指定的成員和非官方指定的、由印度人選舉出來的成員比例不變;土邦王公和英屬印度按聯邦制原則組成一個新的印度自治領。[112]由於這一報告沒有對印度將來的目標提出明確看法,中央政府又沒有實行責任政府,因而遭到印度各方的強烈反對。
第二是印度政府和倫敦的許多英國人皆反對與印度民族主義者妥協。資深印度官員黑利1930年5月寫信給歐文,指出:習慣於歐洲心理的人經常認為,妥協性的姿態能解決嚴重問題,但在當前的局勢下,利他主義將會被看作是軟弱。[113]英國國內,保守黨右翼堅決反對給印度自治領地位,反對勢力又因兩個報業巨頭比弗布魯克(Max Aitken,1st Baron Bea verbrook)和羅瑟米爾(Harold Harmsworth,1st Viscount Rothermere)及許多院外壓力集團的支持而加強。[114]邱吉爾充當了反對派的急先鋒,1931年,他指出:「將我們的責任交付那些不成熟的印度政治家們將是一種倒退的行動,是一種膽小怯懦、背信棄義和令人羞恥的行為,這將給英國和印度都帶來災難性後果。」[115]他因這個問題而宣布辭職並脫離自由黨。
第三是1931年歐文試圖與民族主義者妥協而達成的「甘地-歐文協定」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1931年初,鑑於當時國際形勢日益嚴峻,歐文決定無條件釋放被捕的國大黨人,並與甘地進行談判。3月,兩個人達成協定,規定:立即釋放所有政治犯;甘地答應終止非暴力不抵抗運動;政府撤銷緊急法令並降低鹽稅;國大黨參加第二屆圓桌會議,等等。[116]甘地作為國大黨中的溫和派,宣布立即終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國大黨中的激進派則相當不滿,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指出:「這一協定探討了瑣碎的、不必要的細節;卻迴避了斯瓦拉吉這一主要問題。」[117]連帝國主義者艾默里也承認:「這一協定遠比我擔心的令人滿意。」[118]因此,幾天之後,國大黨激進派通過決議,其中尋求「完全獨立」的目標保持不變。[119]
第四是圓桌會議沒有預想的那樣具有建設性。第一次圓桌會議於1931年1月結束。會議同意,在即將制定的新憲法中,確定行政機構對立法機構負責的原則,立法機構按聯邦原則構成。會上,穆斯林代表提出要求採取防範措施,保護他們的公民權,這遭到了英屬印度代表的反對;印度王公也要求英國提供保護。[120]這使會議難以達成一致意見。第二次圓桌會議於1931年9—12月召開。當時,工黨政府已倒台,麥克唐納組織了各黨派聯合政府,保守黨的塞繆爾.霍爾接替了同情印度的工黨的韋奇伍德.本為印度事務大臣,這使得會議在一種不利於印度的氣氛中進行。國大黨拒絕與會,只有甘地一個人參與了這次會議。會議整體表現出一種向後退的傾向。英國政府建議給印度教徒、穆斯林、錫克人、基督徒等不同團體以分別的代表權,這引起了印度各方的爭議。鑑於印度人之間未能達成協定,麥克唐納宣稱:「英王陛下政府將不得不為你們解決代表權的問題,還要儘可能明智和公正地決定:憲法中應包含限制與平衡條款,以保護少數人不會受到多數人單獨無限制地、專制地利用民族原則表達他們自己觀點的危害。」[121]對此,甘地的追隨者們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一問題是「政府故意推至前沿並加以擴大的,因為他們不想放棄權力」。[122]英國政府仍想沿用傳統的「分而治之」政策來控制印度。出於對會議的失望,甘地憤而退出。
在自治領已因《威斯敏斯特法案》而獲得完全國家地位的同時,印度的民族主義運動仍需要艱苦的奮鬥。造成這一局面主要是因為英國人不願意放棄對印度的控制,而這正是長期專制統治造成的影響。邱吉爾1931年的一篇演講最能說明問題,他說:「堅定地行使我們在印度的職責不僅是一個事業,也是一種象徵。這是我們在當前困難情況下的試金石。如果我們不能在印度盡我們的職責,毫無疑問,我們就等於表明自己不配統治一個至今仍以這個小島為中心的龐大帝國。」[123]邱吉爾把統治印度視為英國堅定地行使對整個附屬領地的委任統治權的象徵。顯然,英國人自始至終都認為印度民族還需要英國的指導。這種根深蒂固的專制統治思想,使英國在印度憲政發展上的每一步都不願意輕易放棄對印度的控制權。
然而,印度的離心過程並未因此而中斷,相反,它仍在繼續發展。甘地回到印度後,又發動了第二階段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把鬥爭繼續推進下去,其目標仍是堅定不移的「完全獨立」。
縱觀印度的離心過程,可以發現如下幾個特點:第一,正是英國對印度專制統治本身創造了印度離心的根源。這套專制統治包含著兩個基本立足點,一是堅持維護英國人的控制,二是兼顧發展印度的福利。因此,英國為印度帶來的政治統一和發展印度文化、經濟的措施創造了一個現代印度民族。而英國在加強專制統治的過程中又促進了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這一體制不可避免地創造了一個否定自身的對立物。第二,英國對印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決定了它必然包含著利己性和利他性、關注維護英國的最高主權與必須兼顧印度民族主義這兩重矛盾性質。前一種性質是這一制度的根本,而後一性質則是這一制度的合法性所在。前一種性質使英國對印專制統治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在承認印度可以獲得自治的情況下也仍然固守專制體系的遺產,對印度的發展持一種短視態度,致使印度的民族主義迅速發展為大眾民族主義,並最終向「獨立」的目標邁進。而後一種性質則促使英國不得不考慮印度民族主義與專制制度的相容,因而一步步地將民族主義者吸納進統治框架之中,而且一再考慮民族主義者的合理要求並做出讓步,這也促使印度民族主義向深遠發展。在這種發展過程中,維持英國統治與滿足民族主義者的要求之間的微妙平衡被打破,權力重心逐漸向後者轉移。可以說,專制體制本身的矛盾性是印度發生離心現象的根本動因。第三,雖然在各自治領已獲完全國家地位之時,印度仍然未獲得「自治領地位」,並仍在為「獨立」而奮鬥,但離心的方向是很明確的。它和自治領一樣,是向著獨立的民族國家發展的。自治領的民族主義在一戰中趨於成熟,而印度則在20年代鬥爭中趨於成熟。印度民族的成熟表明其已經具備獨立民族國家的基礎;另一方面,英國在理論上也已經承認將來可以給印度「自治領地位」,從白人自治領的經歷來看,這一身份實際上只是通往完全獨立國家的一個過渡階段。在實踐中,責任政府的實行已從地方逐漸向省一級發展,英國政府贊同的西蒙調查團報告和圓桌會議均建議不久之後在省一級廢除「二元制」。從中可以看出,責任制政府在印度有個擴大過程,這正是白人自治領以前所經歷過的。只是,英國把這一過程估計得太長,致使印度群情激憤。然而,無論從何種角度看,印度成為獨立的民族國家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124]
綜上所述,印度與自治領一樣,在英國鞏固其統治並認為已達到目的的同時發生了離心過程,而且恰恰是英國的鞏固措施成為印度離心的根源。
【注釋】
[1] D.K.Fieldhouse,The Colonial Empires A Survey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Macmillan,1982),p.284.
[2] [英]F.H.欣斯利主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1卷,第573頁。
[3] S.M.Bur ke & Salim AlDin Quraishi,The British Raj in India a Historical Review(Oxford,1995),p.90.
[4] Stanl ey Wolpert,A New History of India(Oxford,1982),p.250.
[5] K.B.Keswani,History o f Modem India 1800—1984(Himalaya Publishing Rome,1985),p.294.
[6] Ibid.,pp.295-296.
[7] [澳]A.L.巴沙姆主編:《印度文化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577—578頁。
[8] Stanley Wolpert,op.cit,p.254.
[9] K.B.Keswani,op.ci t,p.296.
[10] Stanley Wolpert op.cit,p.256.
[11] Ibid.,p.257.
[12] S.M.Burke & Sal im AlDin Quraishi,op.cit,p.97.
[13] W.C.Bonnerjee on the Foundation of Congress in December 1885.B.N.Pandey(ed.),The Ind ian Nationalist Movement 1885—1947 Select Documents(Macmillan,1984),p.5.
[14] A.O.Hume on the Aims and Objects of Congress,30 April 1888.Ibid.,p.6.
[15] Ibid.,p.6.
[16] S.M.Burke & Salim AIDin Quraishi,op.cit,p.95.
[17] Dadabhai Naoroj i,Ibid.,p.100.
[18] K.B.Keswani,op.cit,p.298.
[19] Ibid.,pp.299-300.
[20] S.M.Burke Sc Salim AlDin Quraishi,op.cit,p.98.
[21] S.M.Burke Sc Sa lim AlDin Quraishi,op.cit,p.107.
[22] K.B.Keswani op.ci t,p.300.
[23] Thomas Melc alf,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Ideologies of the Raj(Cambrid ge,1994),p.217.
[24] [澳]A.L.巴沙姆主編,《印度文化史》,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579頁。
[25] Roger D.Long,The Man on the Spot Essay on British Empire History(Greenwood Press,1995),p.174.
[26] 詳見本文第二章第二節。
[27] Peter Heeks,India's Freedom Str uggle 1857—1947(Oxford,1938),p.62.
[28] Ibid.,p.63.
[29] Stanley Wolpert,op.cit,p.275.
[30] D.A.Low,Eclipse of Empire(Cambridge,1992),p.63.
[31] Thomas Melcalf,op.cit,pp.223-224.
[32] K.B.Keswani,op.cit,p.303.
[33] S.M.Burke & Salim Al-Din Quraishi,op.cit,p.112.
[34] Peter Heeks,op.cit,p.634.
[35] G.K.Gokhale to Sir William Wedderburn on the Political Situat ion,24 September 1909,The Indian Nationalist Movement 1885—1947 Sel ect Documents,p.10.
[36] G.K.Gokhale to Sir William Wedderburn on the Morley Minto Reforms,3 December 1909.Ibid.,pp.11-12.
[37] Government of India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n Further Reforms,25 August 1911,p.35.
[38] Zig LaytonHenry,The Politics of Race in Britain(London,1984),p.11.
[39] Thomas Melcalf,op.cit,p.217.
[40] Denis Judd & Peter Slinn,The Evolutio n of Modern Commonwealth 1902—1980(Macmillan,1982),p.28.
[41] Tho mas Melcalf,op.cit,p.218.
[42] Thomas Melcalf,op.cit,p.218.
[43] Ibid.
[44] Denis Judd,Empire The British Imperial Experience,from 1765 t o Present(Fontana,1997),p.230.
[45] Denis Judd & Peter Slinn,op.cit,p.54.
[46] Thomas Melcal f,op.cit,p.219.
[47] Thomas Melcalf,op.cit,p.220.
[48] Ibid.,p.220.
[49] A.P.Thornton,Imperialism Idea and Its Enemies A Study in British Power(Macmillan,1985),p.88.
[50] Stanley Wolpert,op.cit,p.289.
[51] Peter Heeks,op.cit,p.77.
[52] Stanley Wolpert,op.cit,p.290.
[53] H.E.Hennessy,Administrative History of British India 1757—1925(Neeraj Publishing House,1983),p.315.
[54] Jim Masselos,India Nationalism A History(Publishers Private,Limited,1991),p.140.
[55] Jim Masselos,India Nati onalism A History(Publishers Private,Limited,1991),p.141.
[56] K.B.Keswani,op.cit,p.305.
[57] Jim Masseios,op.cit,p.146.
[58] Ibid.,p.148.
[59] Ibid.,p.147.
[60] H.E.Hennessy,op.cit,p.134.
[61] Edwin S.Montagu,House of Commons,20 August 1917.A.Berriedale Keith(ed.),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Indian Policy 1750—1921 vol.II(Humph rey Milford Oxford,1922),p.133.
[62] K.B.Keswani,op.cit,p.307.
[63] Thomas Melcalf,op.cit,p.225.
[64] Imperial War Conference,24 July 1918,Spee ches and Documents on Indian Policy 1750—1921,p.135.
[65] Percival Spear,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Oxford,1977),p.343.
[66] Report on Indian Constitutional Refor ms by Edwin S,Montagu and Lord Chelmsford,1918.Speeches and Document s on Indian Policy 1750—1921,pp.155-206.
[67] John W.Cell,Hailey:A Study in British Imperia lism,1872—1969(Cambridge,1992),p.213.
[68] Thomas Melcalf,op.cit,pp.227-228.
[69] James Morris,Farewell The Trumpets(Harvest,1978),p.277.
[70] D.A.Low,op.cit,p.64.
[71] H.E.Hennessy,op.cit,p.135.
[72] H .G .Rawlinson,The British Achievement in India(Hodge,1985),p.200.
[73] Peter Heekes.op.cit,p.84.
[74] Percival Spear,op.cit,p.342.
[75] Thomas Melcalf,op.cit,p.228.
[76] Peter Townsend,The Last Emperor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Weidenfeid & Nicolson:London,1975),p.48.
[77] Thomas Melcalf,op.cit,p.228.
[78] Ibid.,p.229.
[79] Report of the Joint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Bill; 17 Noverber,1919.B.A.Keith(ed.),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Indi a Policy 1750—1921 vol.II(Oxford,1922),p.243.
[80] K.B.Keswani,op.cit,p.310.
[81] John W.Cell,op.cit,p.85.
[82] M.K.Gandhi Explains Satyagraha,2 September 1917.Indian Nationalist Movement 1885—1947 Select Documents,p.50.
[83] M.K.Gandhi on the Noncooperation Strate gy,9 January 1921,p.54.
[84]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父親。
[85] Peter Heeks,op.cit,p.95.
[86] Peter Heeks,op.cit,p.95.
[87] Kenneth Rose,King George V(Macmillam 1983),p.350.
[88] Lord Reading to Pri me Minister Lloyd George on Gandhi,4 May 1922,Indian Nationalist Mov ement 1885—1947 Select Documents,p.110.
[89] Max Beloff,Dreams of Commonweal th 1921—1942(Macmillan,1989),p.30.
[90] Denis Judd,Lord Readi ng Rufus Isaas,First Marquees of Reading,Lord Chief Justice and Vice roy of India 1860—1935(Weidenfeid & Nicoison:London,1982),p.201.
[91] Perciva l Spear,op.cit,p.342.
[92] Max Beloff,op.cit,p.162.
[93] Denis Judd,Lo rd Reading,p.217.
[94] Ibid.,p.218.
[95] Denis Judd,Lord Reading,p.219.
[96] Ibid.,p.219.
[97] Denis Judd,Lord Reading,p.222.
[98] H.E.Hennessy,op.cit,pp.148-149.
[99] Bernard Porter,The Lion's Share,p.297.
[100] Report of the AllParties Conferen ce Committee on the Constitutional States of India,10 August 1928.Sir Maurice Gwyer & A.Appadorai(ed.),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the Indi an Constitution 1921—1947 vol.I(Oxford,1957),p.221.
[101] Pandit Motilal Nehru on Dominion Status vs.Complete Independence,29 December 1928,p .221.
[102] Peter Heeks,op.cit,p.107.
[103] Leo Amery,7 November 1929.John Ba rnes & David Nicholson(ed.),The Empire At Bay The Leo Amery Diary 1929—1945(Hutchinson,1988),p.53.
[104] Peter Hee ks,op.cit,p.109.
[105] Resolution on Complete Independence and the Round Table Conference Passed by the Lahore Session of the Indian Nationa l Congress,31 December 1929,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the Indian Con stitution 1921—1947,pp.277-278.
[106] Pledge taken on Independence Days 26th January 1930,Indian Nationalist Movements 1885—1947 Select Docum ents,pp.64-65.
[107] K.B.Kes wani,op.cit,p.327.
[108] K.B.Keswani,op.cit,p.329.
[109] 國大黨主要領導人因尚在監獄中而未參加此次會議。
[110] K.B.Kesw ani,op.cit,p.328.
[111] H.G.Rawlinson,op.cit,p.209.
[112] Rep ort of the Indian Statutory Commission(The Simon Commission),1930.J.H.Betty(ed.),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1906—1939(Routiedge a nd Kegan Paul Ltd.,1983),pp.143-150.
[113] John W.Cell,op.cit,p.171.
[114] Max Beloff,Dreams of Commonwealth,p.179.
[115] George Wo odcock,op.cit,p.250.
[116] The GandhiIrwin Agreement,5 March 1931,Indian Nationalist Movement 1885—1947 Select Documents,pp.65-66.
[117] K.B.Keswa ni,op.cit,p.328.
[118] Leo Amery,5 March 1931.John Barnes & Nicholson David(ed.),op.cit,p.151.
[119] Resolution of the AllIndi a Congress Committee on the GandhiIrwin Agreement,27-28 March 1931.Spe eches and Documents on the Indian Constitution 1921—1947,p.232.
[120] Indian Round Table Conference,First Session,November 1930 to January 1931.Nicholas Mansergh(ed.),Documents and Speeches on British Commo nwealth Affairs 1931—1932(Oxford,1983),pp.206-223.
[121] Indian Round Table Co nference,Second Session,SeptemberDecember 1931,Ibid.,p.235.
[122] Peter Heeks,op.cit,p.115.
[123] George Woodcock,op.cit,p.250.
[124] 1935年,英國正式授予印度「自治領」地位,並基本根據西蒙委員會報告制訂了印度憲法。該憲法規定:印度為聯邦國家,在省一級實行責任政府制,中央實行二元制,印度總督保留對外交、防禦等領域的控制權。印度民族主義者對此並不滿意,鬥爭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