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擴張到鞏固
2024-10-09 08:51:25
作者: 錢乘旦
南非一直是英國殖民者和荷裔布爾人(Boers)爭奪控制權的地方。截至英布戰爭爆發前,這裡形勢是這樣的:南部的納塔爾(Natal)和開普(Cape)殖民地為英國人所有,而北部的奧蘭治自由邦(Orange Free State)及德蘭士瓦(Trans vaal)則是布爾人控制的兩個共和國。英國一直想吞併這兩個布爾人共和國,以促進南部非洲的統一,並建立英國人的霸權;同時,將南非與中非的羅得西亞連成一片,從而進一步實現縱貫整個非洲大陸的開普—開羅計劃。而幾乎處在英國殖民地包圍中的布爾人則堅持他們的獨立,反對併入英帝國。[1]
導致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則是1886年在德蘭士瓦的山地發現了金礦,大批外地淘金者(主要是英國移民)蜂擁而至,很快在數量上達到當地布爾人的兩倍。[2]雖然他們按規定繳納所有的賦稅,但是德蘭士瓦政權卻限制他們的選舉權,唯恐在當地形成講英語的團體占優勢的局面。[3]此外,德蘭士瓦政權還壟斷著開礦重要物資炸藥的生產與分配,並多方限制英國移民從納塔爾和開普運入生活物品,這使得英國移民和布爾人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1895年12月,著名的英國殖民者、南非礦業巨頭羅得斯(Ce cil Rhodes)策動英國移民詹姆森(Leander Starr Jameson)率眾突襲布爾政權,雖遭失敗,卻使英國移民與布爾人之間的矛盾上升為英國政權與布爾政權之間的衝突,奧蘭治自由邦立即與德蘭士瓦結盟,以示對抗英國。
1899年3月,眾多南非的英國移民向維多利亞女王遞交請願書,尋求保護。英國駐南非專員米爾納(Alfred Milner)致電英國殖民大臣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說:
數以千計的英國臣民永遠處於奴隸的位置,經常在確定無疑的災難中感到痛苦,並且徒勞地向英王政府尋求糾正,這一狀況確實損害了大不列顛的影響和聲名,以及女王領地內對於英國的敬意。[4]顯然,米爾納認為南非問題事關英國霸權,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英國政府的認同,首相索爾茲伯里勳爵(Robert Gascoyne Cecil,3rd Marquess of Salisbury)一錘定音:「對於南非,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而非布爾人是統治者。」[5]至此,英國決定訴諸武力以解決與德蘭士瓦的爭端,並達到兼併兩個共和國的目的。由此可見,英布戰爭是大英帝國擴張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1899年9月,英軍開始在南非登陸。10月9日,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向英國遞交最後通牒,要求對方撤軍,遭到拒絕。三天後,德蘭士瓦軍隊向英軍進攻,戰爭正式爆發。
這場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與最小的共和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年,以布爾人的失敗而告終。英國得到了它想要的東西:兩個布爾共和國被併入英帝國的版圖範圍。但是,這場戰爭歷時之長、耗資之巨、傷亡之多以及戰爭進程之曲折,都使英帝國的霸權、聲望和自尊受到很大震動,以至於耗盡人民甚至政府對於帝國的熱情,導致帝國擴張階段的終結。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戰爭使得英國人對於帝國擴張能力的自信與狂熱消失。戰爭初期,英國政府並不把布爾人放在眼裡,預計這場戰爭大約會耗資1000萬英鎊,最多需要7.5萬名士兵,最壞不過幾百人傷亡,而且會在三四個月內結束。[6]但事實並非如此。1899年12月11—16日,布爾人趁英軍站立未穩,發動猛攻,連續三次大敗英軍,使這一周成了英軍的「黑色星期」,也使英國朝野上下大為震動。80歲高齡的英女王立即指示:「我們對失敗的可能性不感興趣,它們不應該存在。」[7]英國政府開始增派軍隊,不久之後,英軍攻陷兩個布爾共和國首都,但是戰爭並未結束。布爾人利用對地形的熟悉,採取游擊戰爭方式,神出鬼沒地與英軍周旋,拖得英軍疲於奔命,屢屢陷入困境。1900年5月,一支被圍困的英軍得以脫圍,倫敦市民竟大事歡慶並非勝利的得救。[8]這種場面在帝國無往不勝的時期是不能想像的,由此可以看出,戰爭初期的挫折已給英國人的帝國熱情潑了冷水。
戰事的拖延不決迫使英國政府不斷增加軍隊數量,至1902年戰爭結束,從英國本土派來的軍隊加上在當地徵召作戰的英國移民總共達365693人,此外,英國還調集了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印度等殖民地的志願軍參戰,總數為82742人;[9]而他們所要對付的只不過是總人口25萬、軍隊人數不到4.5萬的布爾人。[10]戰爭耗資也十分巨大,總共約20多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和平時期一年的軍費開支、1902年英國淨國民生產總值的14%。[11]這是英國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最巨大、最昂貴的一場戰爭。
雙方的傷亡按當時的標準也同樣十分慘重,英軍中有2.2萬人陣亡或死於傷痛及疾病,布爾人戰死者大約為7000人,[12]此外還要加上大量非戰鬥人員及站在布爾一邊的非洲人的傷亡。如此損失與戰前的估計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使英國政府不得不調整和改革在戰爭中暴露出漏洞的軍事系統和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無法再讓英國人對以如此代價來進行擴張激情昂然了。正如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Edward Grey)所說:「現在這一代人已經有足夠的熱情,已經流了一點血,也變得正常而理智了。」[13]
更為重要的是,戰爭讓人們感到擴張帝國是一個負擔。自由黨政治家坎貝爾-班納曼(Campbell-Bannerman)認為,英國無論如何「已經不能負擔一個戰鬥的帝國」。[14]連一向熱衷於帝國擴張事業的張伯倫也持同樣的觀念。1902年6月,即戰爭結束後的一個月,他在殖民地會議上首先對各殖民地在戰爭中大力援助深表感謝,既而又說:「筋疲力盡的巨人在命運的巨大軌道上蹣跚。我們已經承擔責任多年了。我們認為,該是我們的孩子幫助我們支撐它的時候了。」[15]凡此種種,表明英國在戰後已無力進行大規模擴張。
其次,戰爭使得英國人對於帝國擴張的道德自信消失了,人們對帝國擴張背後的動機及採取的手段深表厭惡。維多利亞晚期的帝國擴張一直都標榜著把正義、道德、法律等帶到落後地區,但英布戰爭卻是對兩個自由國家的攻擊。而且,以時事評論家、經濟學家J.A.霍布森(J.A.Hobson)為首的一大批評論家對戰爭的目的做了進一步的探討和批評。
1900年,霍布森把他為激進的《曼徹斯特衛報》撰寫的關於英布戰爭的文章彙編成《在南非的戰爭》一書,在書中他提出「我們為誰而戰」的問題。他認為,一批英國金融資產階級在南非掌握金礦、炸藥的壟斷和酒的貿易,致力於建立「完全由業主統治的政權」,德蘭士瓦的普通英國農民階層卻一無所有。因此,戰爭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使一小部分國際礦業和投機寡頭在比勒陀利亞處於掌權地位」[16],但這些人的利益又與英國公眾無關。
1902年,霍布森又發表《帝國主義研究》一書,對現代帝國主義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從而成為這一主題的經典論述之一。在書中他提出,國內的分配不公導致窮人入不敷出,而富人手中「大量剩餘價值在國內找不到有利可圖的投資」,因此要將資金投向海外,[17]這構成了帝國擴張的動力,也養活了一個「經濟上的寄生蟲階級」,他們不僅從帝國擴張中獲利,而且依靠帝國供給他們的子女以種植園主、牧場主及牧師等職業。[18]
霍布森的這個觀點,在英布戰爭後英國對帝國擴張進行反思之際,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後來南非局勢的發展似乎是在證明霍布森的看法,戰爭結束後,德蘭士瓦政府對炸藥的壟斷並沒有被打破;當地的礦主們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寧願引進廉價的中國勞工,也不願意雇用工資較高的英國移民;並且這些金融巨頭們不肯拿出一個便士來幫助戰後的南非穩定局勢。[19]由此,英國人不得不相信戰爭的目的是為一小部分金融寡頭去掠奪布爾人的土地。
另一方面,戰爭中採取的手段也使英國人深感羞恥。英軍總司令基欽納(Herbert Kitchener)為了打擊游擊隊,採取焦土政策,把戰爭中俘虜的士兵拘禁或流放;又藉口保護,將婦女、兒童及土著僕役投入集中營;莊稼、牲畜則一律毀掉。基欽納的集中營在衛生管理方面很糟,瘟疫得以流行,而且還存在著虐待現象,這很快使集中營臭名遠揚。英國社會工作者艾米莉.霍布豪斯(Emily Hobhouse)曾親自到集中營中調查,證明關於集中營狀況的傳聞屬實。她組織了一個反對這種集中營的委員會,得到許多英國人的支持。[20]更令英國人激憤的,是這種惡劣狀況所導致的高死亡率。1900年10月,集中營里的兒童死亡率為344‰,相當於英國格拉斯哥市最糟糕的貧民窟中的死亡率的4倍多。[21]至戰爭結束,據估計,集中營中婦女和兒童的死亡人數在2.5萬—2.8萬之間,[22]比死於戰爭的人數還要多。
和平居民的大量死亡在英國人的良心上劃下了一道極深的傷痕。英國政界形成了一個同情布爾人的「親布爾派」,1901年,該派領袖坎貝爾-班納曼宣稱:「我們經常被告知,戰爭就是戰爭。但是……人們被告知戰爭不是戰爭。那麼,什麼時候戰爭不是戰爭呢?當它按照在南非的野蠻方式運行時,它就不是戰爭了。」[23]英布戰爭剝去了帝國擴張時代的道德自信,而代之以對帝國主義的重新思考。1904年,有人號召下次大選不要投策劃英布戰爭的保守黨的票,因為投他們的票就等於投票贊成「帝國主義,凱撒主義,帝國擴張到沒有白人居住的地區,國內徵兵,虛假的民族強大和民族榮譽」[24]。
英布戰爭使英國既無力又不願意繼續擴張,而1906年新當選的自由黨政府則順應這股反擴張情緒,正式終止了擴張政策。[25]大規模擴張終結後,鞏固帝國順理成章地成為英國政策的新重點。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鞏固帝國在當時具有必要性。當時,帝國對英國的重要性有增無減,它在英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帝國是英國霸權的基礎之一,正如張伯倫指出的:「如果大不列顛能保持統一,則世界上沒有一個帝國能在地域、人口、財富或資源的多樣性上超越它。」[26]19世紀末,英國面臨著歐洲大陸上的俄國、德國、法國這些強國的競爭與威脅,它們在英布戰爭期間一致指責英國的事實更使後者感到這種威脅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這迫使英國必須加緊維護它的霸權基礎——帝國。[27]帝國對英國經濟也越來越重要,殖民地供應給英國大量的原料,主要有印度的茶葉、棉花、靛藍、小麥、黃麻、蔗糖、稻米;錫蘭的茶葉、咖啡、可可;馬來亞的橡膠、油棕、錫;西非的油棕、可可、棉花、香蕉、咖啡及落花生;東非的棉花、咖啡;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的穀物、肉類、木材、乳製品等,[28]這些對英國經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英國在海外帝國還有相當大的投資利益,1900年時對帝國的投資約占英國總投資的1/5。[29]而且,當時的帝國(特別是白人移民殖民地)接納了很大數量的英國移民,成為英國解決人口過剩的主要方式。此外,帝國還是英國社會生活的一個背景,是英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帝國為許多樂於到海外服役的英國人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諸如低級文官、工程師、警察、教師、醫生,等等,他們與英國國內保持著個人的聯繫,使得殖民地與英國社會息息相關。英國社會許多機構的存在價值、個人的抱負、學校的教育目標以及一些社會準則,都依賴於帝國的存在;一些大眾報刊、冒險故事、浪漫小說、體育比賽及歌曲,都以帝國為主題。[30]帝國在英國人心理上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在這樣的背景下,鞏固帝國並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才格外必要。
其次,鞏固帝國在當時具有緊迫性。英帝國在地域、人種、文化及結構上的複雜多樣給如何實行有效統治帶來巨大難題。從1874年到1902年,英國新獲殖民地475萬平方英里,增加了9000萬人口,[31]加上以前所獲領土,其龐大的規模無與倫比。它不僅在地域上遍及世界各地,在人種和文化上也是多種多樣的。帝國內僅有12%的人口為歐洲人,英國人就更少了。[32]除此之外,帝國當時的最大特徵便是英國人忙於擴張而尚未來得及實行有效統治,因而缺乏管理上的有序性、統一性。帝國包含著下列形式:擁有自治政府的白人移民殖民地;[33]歸英國直接管理的印度(India);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ies),它們由殖民部通過委派總督來加以管理;[34]歸外交部管的保護領和保護國(Protectorates and Protected States),前者往往尚未形成單一的國家,後者則通常存在著當地國家,當地統治者仍然保留職位,但必須服從英國官員的指導;[35]此外還有特許公司全權管理的公司領地,共管地,等等。[36]
英帝國史.第七卷英帝國的衰落第一章新的重點——鞏固帝國把這些千差萬別的不同殖民地聯繫在一起的紐帶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英國君主,他(她)享有整個帝國的忠誠與尊敬。二是英國的議會與法律,從理論上說,英國議會控制著整個帝國的總督任免、財政收支、軍事行動;同時,帝國的每一個成員在法律上都是英王的臣民。[37]此外,來自英國的管理人員也構成了一個重要聯繫紐帶。他們往往來自同一社會階層,受過同樣的公學、大學教育,擁有同樣的價值觀,因而形成了一種無形的聯繫。[38]然而,除了都是英帝國成員外,這些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如何使殖民地在管理上達到更大程度的統一,以解決它們各自面臨的不同問題,從而使帝國得以維持及鞏固,就成為當時英國所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
因此,隨著英國的擴張政策走向終結,鞏固帝國因其必要性和緊迫性而成為帝國政策的一個主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