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國史·第七卷,英帝國的衰落前言
2024-10-09 08:51:17
作者: 錢乘旦
19世紀下半葉,英帝國再次經歷疾風驟雨般的大擴張,帝國至此臻於鼎盛,其龐大與強盛威震世界,無人能與之匹敵。1897年6月22日,英國及英帝國為英國的君主及日不落帝國的名義首腦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舉行她登基60周年的慶典,彪顯英帝國的發展與成就,這標誌著英帝國在聲勢上達到頂峰。對於這次慶典的意義及影響,當時的《每日寫實報》曾給予一個極具典型意義的總結:
對於我們而言,考察60年的統治和充斥於我們街頭的帝國縮影,已經成為發自內心的滿足的源泉。慶典並沒有告訴我們以前所不知道的任何事情,也沒有不為人所知的目標值得自豪。然而,對於外國人而言,慶典卻是一個啟示。它能藉此首次認識到英國機構之穩定;它也能首次認識到大英帝國之龐大;最後,它還能首次認識到使這個對英國國王效忠的各民族大家庭統一在一起的紐帶之強大……它現在發現,英國的力量源泉在於內部的社會穩定和殖民地的熱切忠誠,有了這些,一個大陸上的強國甚至於一組大陸強國的聯盟,都是微不足道的。[1]
24年之後,帝國又迎來了另一個頂峰,即它在版圖範圍上達到了最頂點。儘管自1902年英布戰爭(the Boer War)之後,英國就結束了大舉擴張,但是一戰後,國際聯盟按照「委任託管制」原則將原屬戰敗國的殖民地分配給戰勝國委託管理,並於1921年確定了分配計劃。英國獲得了許多太平洋島嶼及非洲殖民地,控制了中東的兩河流域及東地中海的許多地區,使帝國領土面積又一次擴大。而英國之所以能夠經受戰爭的衝擊,並再次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依靠的正是帝國各組成部分的鼎力相助、共御強敵。因此,此時的帝國在最大程度上體現了其內部的鞏固。
然而,短短10年之後,英帝國的情形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自治領在徹底拋棄戰時對母國的忠誠之後,正在向獲得平等、獨立的主權地位邁出決定性的一步;印度在經過聲勢浩大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後,民族運動的領導人正在與英國政府就印度的自治權進行談判;廣大的附屬領地也醞釀著民族主義的萌發。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不僅承認了自治領的完全國家地位,也將帝國內的離心傾向推到了頂峰。
為什麼從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到《威斯敏斯特法案》通過的30多年中,英帝國會由極盛走向衰落?為什麼這一時期內,英帝國的發展會出現一方面鞏固、一方面又離心這兩股平行而又相悖的趨勢?這就是本卷所試圖探討的問題。
本卷所研究的問題,即1897年至1931年間的英帝國發展,在國內學術界尚無人系統而詳盡地論述。以往國內學術界多側重於對這一時期帝國內的某些組成部分進行研究,比如對於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研究成果車載斗量,此處不一一列舉,而且其著眼點都是印度民族主義的發展,較少對英國政策的根源、意圖、實施及成效做出探討。194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樓邦彥著《不列顛自治領》則討論了大英國協自治領各種法律地位的演變過程。[2]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王振華著《大英國協興衰》一書中,也曾簡略地敘述過兩戰之間英帝國各組成部分的內部關係和法律演變。而1997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行的張順洪等著《大英帝國的瓦解——英國的非殖民化與香港問題》,涉及了二戰之前英國對附屬殖民地的發展政策,以及印度、斯里蘭卡、加納等殖民地的憲政演變。另外,還有一些關於英屬非洲統治政策的論文及著作。[3]不過,對於這一時期英帝國的整體狀況做出全面論述的,到目前為止只有199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由錢乘旦等人主編的《二十世紀英國》一書中的第四編:「帝國和聯邦」,對英國的帝國政策的演變、各組成部分的發展特徵及帝國的內部關係給予了言簡意賅的論述,只是篇幅太短,尚不能詳盡地探討這一問題。
國外關於英帝國的研究開展已久,成就卓著且著作極豐。帝國通史方面最具權威的是本尼安斯等人主編的八卷本《劍橋英帝國史》,其中的第三卷為《英帝國—大英國協,1870—1914年》,實際上,該書一直敘述到1921年為止,其涉及範圍之廣、敘述之完整、資料之翔實,堪稱帝國史研究之最。該書認為,由於英帝國具有源於英國議會制自由精神的彈性體系這一特徵,因而使英帝國能夠向大英國協轉換。[4]該系列的第四至第八卷分別敘述了帝國的幾個重要殖民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的發展。1959年出版的桑頓的《帝國的觀念及其敵人》[5]也是一部極有影響力的帝國通史。該書在追溯了帝國的形成及達到頂點後,用較大篇幅論述了英布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民族主義及民主制對於帝國衰亡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之後,先後有基奇的《英帝國與大英國協》[6]、勞倫斯的《英帝國的興起與衰落》[7]、勞埃德的《大英帝國史:1558—1995年》[8]、賈德的《英帝國:從1765年至當前的帝國曆程》以及牛津大學1999年出版的由布勞恩和路易斯等人主編的五卷本《牛津英帝國史》[9]等一批最新著作問世。
在涉及1897—1931年帝國發展的帝國斷代史方面,影響較大的有波特的《最大的一份——英帝國主義簡史,1858—1983年》。[10]該書側重於論述英國主導性的帝國主義思潮、帝國政策的形成及影響,是從英國的角度論述英帝國發展的較好著作。賈德和斯林恩的《現代聯邦的演進,1902—1980年》[11],雖篇幅較短,卻充分闡明了英國政策的得失成敗。而最詳盡論述這段歷史的則是貝洛夫的兩卷本《帝國日落》(《不列顛自由帝國,1897—1921年》和《聯邦夢,1921—1942年》)。[12]該書先後於1987、1989年問世,它綜合了幾十年來史學界對於帝國由盛而衰的原因的研究,運用許多第一手資料,深入闡釋了英國經濟實力的下降、在國際關係上面臨的重重挑戰、英國決策層的矛盾及困境、殖民地對英國統治的反應及帝國體系中的錯綜複雜,這種種因素的合力導致了英帝國的衰落。該書堪稱此段帝國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除此以外,還有大量著作從不同角度研究了英帝國的發展。如研究殖民主義的著名學者菲爾德豪斯,其代表作《殖民主義介紹,1870—1945年》[13]雖不是單獨論述英帝國,卻揭示了這一時期各殖民帝國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固有矛盾。里奇的《英國政治中的種族與帝國》[14],探討的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60年代英國人對帝國內非歐洲種族的態度與觀念的變遷。甘恩和杜伊格南的《殖民主義在非洲,1870—1960年》[15]研究了殖民主義對非洲的影響。卡爾蘭的《殖民主義與奈及利亞,1898—1914年》[16]研究了英屬非洲殖民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奈及利亞(Nigeria),殖民部在此地推行的「間接統治」及經濟發展成為英國對附屬殖民地統治政策的兩大準則。莫里斯和奧蘭的《帝國夢與殖民地現實——英國視野中的加拿大》[17]則探討了作為英帝國內部關係發展的先鋒——加拿大在一戰前的離心傾向。而梅爾卡夫的《新編劍橋印度史:英屬印度的意識形態》[18]是一部論述英國對印度政策的力著。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由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對於英帝國為什麼會由盛而衰、從鞏固走向離心、從帝國向聯邦轉換,有以下幾種解釋。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一是認為這種轉換是帝國內部法律關係演變的結果。也就是說,自從殖民地自治政府建立以來,英帝國的機制就秉承了英國民主制的精神,它們具有自動走向成熟的功能,從而最終能夠獲得與英國本土一樣的獨立權力。早期研究多持這種觀點。專門研究英帝國內部法律關係的學者基斯,1922年編輯出版了《對印政策的演講與文件集,1750—1921年》[19],1938年又編輯出版了《關於英屬自治領的演講與文件集,1918—1931年:從自治政府到主權國家》[20],他按時間順序事無巨細地收集了與這些地區憲政演進有關的所有文件。而特羅特於1945年出版的《英帝國—大英國協:政治演進研究》[21]則是論述帝國內部關係演進的較早專著。《劍橋英帝國史》的作者們也持這種觀點。這種把帝國的發展歸結為19世紀中期以來自治政府演進的必然結果的觀點,從表面上看並無不妥,但它未能深入解釋導致這種演進的原因;同時,它也忽略了沒有自治政府的廣大附屬殖民地的離心傾向產生的原因。
二是認為英國實力的下降是導致離心傾向產生的根源。這一方面使英國控制帝國的能力大為下降,另一方面也使英國有可能對殖民地的民族主義要求做出讓步。貝洛夫的兩卷本《帝國日落》就是持此觀點的代表之作,他雖兼顧了導致帝國衰落的各種因素,但仍最注重英國實力的衰落及它在國際體系中遭到的挑戰,認為這是帝國衰落的根本原因。最新的《牛津英帝國史》第四卷《二十世紀的帝國》也持同樣觀點。英國實力的下降確實對英國在帝國防禦、貿易及責任上的收縮有很大影響,但由實力的下降推導出離心傾向的產生,則還在邏輯上缺少一個環節。正因為英國實力的衰退,才使它更注重鞏固帝國,使之成為英國的後盾,那麼為什麼鞏固反而會導致離心,而持這派觀點者未能進行深入探討。
三是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結束鼎盛而走向衰落。大戰使殖民地走向成熟,並使它們對白人統治者的黷武主義價值觀深表懷疑;戰爭也使統治者控制殖民地的信心降到有史以來最低點。比如,持這一觀點的海厄姆(Ronald Hyam)在《不列顛帝國世紀,1815—1914年》一書中指出,一戰使帝國盛世告以終結,因為大戰動搖了被統治者對統治者的能力與價值的崇拜,也動搖了統治者的自信,而一個帝國只有在「統治種族發現它能真正給予一些東西,並且自信地給予時,才存在合法性」[22]。贊同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有所謂「英國打贏了一場戰爭,但輸掉了一個帝國」之說。不過,這種觀點忽略了一戰後殖民地的離心傾向在戰前就有萌芽和發展,而戰爭只不過加速了危機的爆發;它也忽視了戰爭對廣大附屬領地影響並不顯著這一事實。
四是認為殖民地的民族主義導致了英帝國的衰落。隨著殖民地民族主義的發展,它們也必然要求獲得相應的權利,它們與英國的衝突最終導致帝國的衰亡。比如,伍德科克1974年出版的《誰扼殺了英帝國》[23],就是一部研究殖民地民族主義的力作。他指出,在扼殺英帝國方面,就人而言,印度民族主義運動領袖甘地堪稱第一人。而王振華的《大英國協興衰》則概括性地指出:「英國的殖民統治必然引起殖民地人民(包括英國和歐洲移民以及當地居民)的抗爭和民族主義的興起。」[24]這一觀點往往注重殖民地與母國的利益衝突,而忽視了帝國歷史上經常會出現殖民地在與母國合作、友好關係中發展民族主義這種特殊現象;同時,它往往沒有注意到很多殖民地截至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都並不存在「民族」,有些地區甚至僅僅處於部落階段,也就無所謂民族主義了。
筆者則試圖從1897年至1931年間英帝國發展中的鞏固與離心這兩股趨勢著手,來探討帝國由盛至衰的原因——這也是本研究成果的創新之處。此處所說的「鞏固」,首先指的是維持帝國並增強其力量,在這34年間主要表現為完善和鞏固帝國的統治體系;其次是指帝國體系所達到的穩固程度和向心力。而離心則不同於獨立,指的是殖民地對英國統治的不滿、質疑甚至背離,而且這種現象是在帝國內部出現的,不同於某些帝國在遭受外界壓力的情況下導致的瓦解。本書認為,英國的鞏固政策立足於帝國的傳統政策與各種各樣的現實考慮,迅速拼湊了一個帝國體系,所以雖然使帝國在短期內達到1921年的頂峰,卻不可避免地因其內在的矛盾性,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創造了殖民地的民族和民族主義,從而使帝國體系成為殖民地離心傾向的根源,因此正是鞏固促進了離心。
本卷在寫作中除了參考上述專著及文件資料外,還運用了以下這些資料:漢德科克編輯的《英國歷史文件集》第十二卷[25]、貝內特編輯的文件集《帝國的觀念:從伯克到艾德禮,1774—1947年》[26]、博伊斯編輯的《英國霸權的危機第二代謝爾本伯爵的帝國及海軍文件,1895—1910年》[27]、格懷爾和阿帕多賴依編輯的《關於印度憲政演進的演講和文件集:1921年—1947年》[28]、潘德主編的《1885年至1947年的印度民族主義運動文件選編》[29]、漢考克和德·波爾編輯的《史末資文件選集》[30]、紐伯里主編的《英國對西非政策文件選集,1875—1914年》[31]、G.B.凱主編的《加納殖民時代的政治經濟——1900年至1960年的文件與統計》[32],等等。(見附錄參考書目)
【注釋】
[1] Denis Judd,Empire The British Imperial Experience,from 1765 to the Present(Fontana Press,1997),p.132.
[2] 錢乘旦:《中國的英國史研究》,載《歷史研究》1997年第3期,第166頁。
[3] 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論文有如下幾篇。李安山:《論西非民族知識分子的形成及其發展》,載《西亞非洲》1985年第6期;李安山:《論西非民族主義知識分子的特點及其在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載《世界歷史》1988年第1期;李志彪:《盧加德與北奈及利亞》,載《西亞非洲》1988年第1期,等等。主要著作有李安山的《殖民主義與農村社會反抗——對殖民時期加納東部省的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等等。
[4] E.A.Benians,Sir James Butler & C.E.Carrington(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I The Empire-Commonwealth,1870—1914(Cambridge,1959),p.16.
[5] A.P.Thornton,The Imperial Idea and Its Enemies A Study in British Power(Macmillan,1985),2nd edition.
[6] Martin Kitchen,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A Short History(Simon Eraser University,1994).
[7] James Lawrence,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4).
[8] T.O.Lloyd,The British Empire1558—1995(Oxford,1996).
[9] Judith M.Brown & Wm.Roger Louis(ed.),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Oxford,1999).
[10] Bernard Porter,The Lion ' s Share: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Imperialism 1850—1983(Macmillan,1984).
[11] Denis Judd & Peter Slinn,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ommonwealth 1902— 1980(Macmillan,1982).
[12] Max Beloff,The Britain Liberal Empire 1897—1921 vol.1 of Imperial Sunset(Macmillan,1987).Max Beloff,Dreams of Commonwealth 1921—1942 vol.2 of Imperial Sunset(Macmillan,1989).
[13] D.K.Fieldhouse,Colonialism An Introduction 1870—1945(Macmillan,1983).
[14] L.H.Gann & Peter Duignan(ed.),Colonialism in Africa 1870—1960(Cambridge,1982).
[15] Paul B,Rich,Race and Empire in British Politics(Cambridge,1986).
[16] John M.Carland,The Colonial Office and Nigeria 1898—1914(Macmillan,1985).
[17] R.G.Moyles & Dong Owran,Imperial Dreams and Colonial Realities—British View of Canada,1880—1914(Toronto,1988).
[18] Thomas R.Melcalf,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Ideology of the Raj(Cambridge,1994).
[19] A.B.Keith(ed.),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Indian Policy 1750—1921(Oxford,1922).
[20] A.B.Keith(ed.),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the British Dominions 1918—1931 From Self-government to National Sovereignty(Oxford,1938).
[21] R.G,Trotter(ed.),The British Empire-Commonwealth:a Study in Political Evolution(N,Y.Holt,1945).
[22] Ronald Hyam,Britain's Imperial Century,1815—1914 A Study of Empire and Expansion(Macmillan,1993),p.310.
[23] George Woodcock,Who Killed the British Empire:An Inquest(Johnthan Cape,LTD,1974).
[24] 王振華:《大英國協興衰》,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6頁。
[25] W.D.Handcock(ed.),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XII(2)1874—1914(London,1977).
[26] George Bennett(ed.),The Concept of Empire:Burke to Attlee 1774—1947(London,1963).
[27] D.George Boyce(ed.),The Crisis of British Power The Imperial and Naval Papers of the Second Earl of Selborne,1895—1910(Historians Press,1990).
[28] Sir Maurice Gwyer & A.Appadorai(ed.),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the Indian Constitution 1921—1947(Oxford,1957).
[29] B.N.Pandey(ed.),The Indian Nationalists Movements 1885—1947 Select Documents(Macmillan,1984).
[30] W.K.Hancock & Jean Van De Pod(ed.),Selections from the Smuts Papers(Cambridge,1966).
[31] C.W.Newbury(ed.),British Policy Towards West Africa Select Documents 1875—1914(Oxford,1971).
[32] G.B.Kay(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lonialism in Ghana Documents and Statistics 1900—1960(Gregg Revival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