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爭奪非洲
2024-10-09 08:50:40
作者: 錢乘旦
葡萄牙是最早與東非建立聯繫的歐洲國家,其目的是「控制印度洋的貿易和香料地區」[39]。整個15世紀,葡萄牙人在西非擴大了貿易範圍,將黃金、象牙、奴隸帶到了好望角,然後到達了非洲的東海岸。當時歐洲技術水平低下,處於手工業生產階段,物質資源的缺乏限制了海外移民,葡萄牙人的殖民活動以貿易為基礎,只在非洲沿海地區建立了許多殖民要塞據點。
到1509年,葡萄牙人取得對東非沿海的控制權,加強了與印度的貿易,在印度洋擁有貿易霸權。此後,法國、荷蘭也在東非進行奴隸貿易,並將東非變成印度洋的奴隸貿易中心。18世紀末,英國開始將注意力瞄向東非。此時,英國的工業革命改變了生產方式,解放了生產力,土地已經不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唯一手段。生產的發展,促進了貿易,也擴大了對海外市場的需求,英國逐漸進入自由貿易的帝國主義時期。
1798年英國以反對奴隸貿易為由,強迫當地的土著酋長奧曼停止與荷蘭和法國的貿易,如英國歷史學家所述:「為了建立戰略上的良好關係,英國在印度洋的西半部,毫不猶豫地展開了反對奴隸貿易的運動。」[40]在奧曼的幫助下,英國於1810年獲得了法國在東非的占有地,重新命名為模里西斯,法國失去了東非的領土和貿易機會。19世紀初,從摩加迪沙到德爾加多角(Cape Delgado)之間的整個東非沿海為馬斯喀特的塞義德·塞德(Syyid Said,1806—1865)教長所控制。19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勢力逐漸滲透到桑給巴爾。
在1790—1860年期間,「英國對於奴隸貿易的態度包含著意識形態、政治和經濟力量的平衡,使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殖民主義的概念」[41]。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政府並沒有試圖在東非海岸建立居住地,私人的貿易活動是殖民的主要方式。
在自由貿易的年代,東非作為自由貿易的場所,很快就遭到了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染指。1833年,美國人與東非桑給巴爾蘇丹簽訂了商業條約,允許美國人進行港口貿易,只需交納5%的關稅,並同意建立領事館。1839年,英國與桑給巴爾也簽訂了商業條約,鞏固了現存的外交關係,重申了自由貿易的原則。1847年法國、德國先後都與桑給巴爾簽訂了條約。儘管美國、德國和法國都與東非建立了貿易聯繫,但是,英國的利益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除了美國外,「所有國家帶到東非的商品都是英國生產的」[42]。
到19世紀50年代末,美國成為東非最大的貿易國。1859年桑給巴爾的進出口貿易額為166.4598萬英鎊,到1879年增加到220萬英鎊,其中的3/7是棉紡織品,其中美國為9.5萬英鎊,英國為6.7萬英鎊,英屬印度為6.7萬英鎊,美國成為東非貿易的領頭羊。[43] 1879年,德國迅速趕上英國。英國與桑給巴爾的貿易包括印度商品,1879年,印度出口到桑給巴爾的貿易額為25.2萬英鎊,印度從桑給巴爾進口的貿易額為17.6萬英鎊,其中一半都是從英國到孟買的轉口貿易。[44]
除了商人的活動外,英國傳教士在東非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878年,一名蘇格蘭商人(本人也是傳教士)開著蒸汽船來到那沙湖區,他一方面干涉奴隸貿易,另一方面提供較好的貿易條件,並鼓勵當地人種植菸草和咖啡。「他們做得如此成功,為英帝國增加了新的區域,1890年東非成為英國的保護地。」[45]值得注意的是,商人和傳教士的行為都屬於個人行為,沒有得到政府的幫助。「這些先驅不顧他們的生命安全,把資金投向一個遙遠的國度……進行了各種試驗,並且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的工作為政府採取正確的政策提供了基礎。」[46]
英國與德國在東非的爭奪從19世紀50年代起初現端倪。此時,英、德都開始了「勘探」東非的競賽。英國旅行家伯頓和斯皮克在1857—1858年到達坦噶尼喀湖和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的南岸。1859—1865年,德國旅行家德肯來到桑給巴爾,對東非進行勘探。同時,英國人利文斯頓也從南方到達東非內地,考察了14年之久。1860年,德國旅行家羅舍爾和利文斯頓幾乎同時「發現」尼亞薩湖(Lake Nyasa)。
同年,英國人斯皮克和格蘭特到達尼羅河的源頭。1873年,英國以反對奴隸貿易為藉口,以武力脅迫桑給巴爾蘇丹巴加什(1879—1888)同英國簽訂了一系列協定,使英國在此獲得一些利益,如開辦輪船、郵政業務等。19世紀80年代,桑給巴爾名義上獨立,實際上由英國勢力操縱。
進入19世紀80年代,隨著新帝國主義時代的來臨,歐洲各國展開了瓜分歐洲的鬥爭。英國在帝國議會召開後徹底改變了對殖民地的看法:殖民地的產品展覽被安排在帝國的首都,英國的資金也迅速流向殖民地,英國移民受到政府的鼓勵,移民不再是「離開文明」的放逐行為。隨著自治殖民地放棄自由貿易,自由貿易經濟逐漸為壟斷經濟所替代,資本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不斷集中,中小企業被大企業兼併,壟斷銀行和壟斷企業主宰各國的經濟。占有殖民地成為各國壟斷集團生存的基礎,無論是舊殖民地還是新占領的殖民地都在為帝國主義的國家利益服務,「被殖民地國家不僅從經濟上,而且從政治上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完整的一部分」[47]。當英國需要更多的市場時,它就需要更多的殖民地。
德國人在東非的探險活動一直持續到19世紀80年代,1884年10月,德國殖民地協會派卡爾·波得進入坦噶尼喀東部沿海地區,溯瓦爾河而上,到達烏薩加臘,同烏薩加臘的各部酋長簽訂了12個條約,並在東非沿海索取了15萬平方千米的保護地。1885年3月,德國宣布對坦噶尼喀實行「有效占領」。同時,將殖民地協會更名為「德國東非公司」,並取得特許,獲得在該地區的特權。1885—1886年,德國在東非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引起了英國的嫉妒。
英國「東非公司」一方面派人前往東非內陸探險,強迫一些非洲部落簽訂接受英國保護的條約;另一方面,慫恿桑給巴爾蘇丹抗議德國占領屬於他的統治地區,德國根據「有效占領」的原則,置之不理。
19世紀80年代,英國在與德國對東非的爭奪中始終都處於被動的地位,原因如下:第一,外交上的困境,英俄在爭奪東方利益的過程中打得難解難分,為了防止俄國在東方策劃新的行動,英國希望得到德國人的幫助。1885年格蘭維爾勳爵寫道:「一旦與俄國交戰,我們將不得不拍德國、法國和土耳其人的馬屁。」[48]同時,英國占領埃及後,不僅惡化了與法國的關係,而且加深了對其他歐洲國家的依賴,英國並沒有取得對埃及的完全占領,直到1904年,英國還不得不與歐洲其他國家分享管理埃及財政的控制權。因此英國不得不對德國的活動禮讓三分,以免增加英國管理埃及的難度。比如,格萊斯頓就說過,俾斯麥之所以在1884年倫敦會議上反對英國占領埃及,是因為英國沒有對德國在西南非洲的擴張給予支持。因此,在埃及問題上「與德國的密切合作」成為英國外交政策的重要考慮。[49]
第二,英帝國當時不堪重負。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國為了保衛印度以及建立南非聯邦而捲入了一系列的戰爭,如阿富汗戰爭、鎮壓埃及民族主義運動、祖魯戰爭以及第一次布爾戰爭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政府擔心爭奪新的殖民地引起新的戰爭,導致國內不滿。另一方面,由於英國經濟逐漸被德國趕超,英國政府對於與德國爭奪殖民地信心不足,面對德國的挑戰有點力不從心。
這樣,英國於1886年與德國簽訂了《英德東非條約》,雙方規定桑給巴爾蘇丹的領土範圍為魯伍馬河( Ruruma River)與朱比河之間的土地,以南為德國的勢力範圍,以北為英國的勢力範圍。同時,英國承認德國占領肯亞境內的威圖以及通向出海口曼達灣的走廊。
由於英德兩國在東非屬地的南部邊界沒有確定,1886年的《英德東非條約》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英德在東非的紛爭。1889—1890年,德國人卡爾·彼得斯率軍從威圖(Witu)出發,由肯亞進入烏干達,誘使烏干達國王簽訂保護條約。德國企圖從威圖起經烏干達到坦噶尼喀,連成一個屬於德國的環形地帶,阻止英國從蒙巴薩進入維多利亞湖,切斷英國與尼羅河上游的聯繫。但是,烏干達是尼羅河的源頭所在,對於英國有著特殊的重要性,是開普—開羅計劃的必經之地,英國人不會輕易放棄。1889年,英國占領了烏干達和維多利亞湖以西地區。德國為了得到赫爾戈蘭島(Helgoland),急於同英國修好,雙方於1890年7月1日簽訂了再次瓜分東非勢力範圍的《赫爾戈蘭條約》。根據該條約:德國放棄威圖和烏干達的保護權,承認英國對桑給巴爾、烏干達和肯亞的保護;英國承認德國占領坦噶尼喀、馬菲亞島(Mafia Island)、盧安達和蒲隆地;同時把它在北海的赫爾戈蘭島讓給德國作為補償。
從英德爭奪東非的過程看,德國分三個步驟獲得了在東非的利益。首先,派遣探險隊進入東非的內陸地區,對付不羈的酋長;其次,在歐洲商人和傳教士的必經之地建立軍事據點;第三,建立民事的殖民統治代替初期的軍事管制。德國人在爭奪中得到很大利益,但是英國人也沒有完全喪失在東非的影響。按照「有效占領」的原則,英國獲得威圖和烏干達,控制了上尼羅河的東非北部地區,阻止了德國人進入尼羅河流域,鞏固了英國在埃及和蘇丹的地位。英德對東非的瓜分如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所說:「這個協議的結果是,在維多利亞湖和埃及之間將不會有與英國勢力相抗衡的歐洲競爭者。」
為了控制埃及,就需要控制尼羅河,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河,也是埃及的象徵,控制了尼羅河就等於擁有了埃及。伊夫林·巴林曾經說過:「任何一個擁有尼羅河上游的大國,僅僅因為地理位置的力量,就可以控制埃及。」[50]由此可見,失去了尼羅河就失去了埃及。同時,埃及又是蘇伊士運河的所在地,蘇伊士運河是歐洲通向印度的最方便、最快捷的通道,而印度在英帝國中享受特殊的地位,不僅是英國工業原料的產地,而且是英國稅收的重要徵集地,同時又是英國國際地位的保證,因此,蘇伊士運河是印度的生命線。1905年印度總督寇松說:「只要我們保留印度,我們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一旦失去印度,我們將淪為三流國家。」同時,蘇伊士運河的歸屬還將影響英國在南非的實力,以及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優勢,爭奪尼羅河流域就是保衛東方帝國。英國政治家對該地區的政策是,先保持其中立,然後使它歸附英國,如索爾茲伯里1897年所述:「對我來說這是留給我們的唯一政策。」[51]
英國占領埃及以後,埃及的地位非常微妙,它既不是殖民地,又不是正式的保護領,它名義上仍然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其最高領主是土耳其蘇丹。[52]但是,埃及的內政事務全都掌握在英國官員手中,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埃及的償付能力。如威廉·格里高利爵士(Sir William Gregory)所述:「我們同情尼羅河流域不幸的農民國家,然而我們被迫成為強迫他人做苦力的管理者,將可憐人身上的每一個皮亞斯特(古代西班牙貨幣)都逼出來,為了股票持有人的利益。」[53]
英國占領埃及的代價極其昂貴。首先,英國在蘇伊士運河的利益導致法國的妒忌,1892年法俄同盟,加強了法國在地中海的力量。1888年—1898年尼羅河源頭之爭成為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義大利之間的一場國際競賽,而英國不得不向歐洲列強妥協。1890年7月,英國割讓赫爾戈蘭給德國,換取了德國對英國占領烏干達和尼羅河上游的認可。1891年3月,英國通過對義大利占領衣索比亞的認可及提供紅海馬薩瓦港口開放,得到了同樣的回報。尼羅河以南被承認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Leopold)的個人財產,而法國又得到剛果河以西的法屬剛果。1894年6月,英國的羅斯伯里政府宣布烏干達為英國的保護地;同年5月,比利時承認英國對南蘇丹的保護。通過競爭和妥協,英國保證了在尼羅河河谷的優勢,法國對此非常不滿。1887年,法國與英國共享埃及的企圖失敗,法國對英國的舊恨新仇交織在一起,遂希望通過占領蘇丹將英國的勢力逐出埃及,於是雙方的衝突在所難免。
1894年,法國說服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在他的占領區內為法國留出一條路,以便接近尼羅河地區。對此英國毫不示弱,1895年3月,愛德華·格雷(Edward Grey)在議會說:如果法國對尼羅河流域的秘密行動是事實,英國將之看成「不友好的行動」。法國對於英國的反應不予理會。它試圖在上尼羅河對英國發起挑戰,[54]如果成功,將迫使英國撤出埃及,或者兩國分享在埃及的權力。1897年3月讓-馬爾尚(Jean-Baptiste Marchand)率領163名官兵向尼羅河上游挺進,於1898年7月到達法紹達(Fashoda)。
當時,英國軍隊正在鎮壓蘇丹的馬赫迪運動。1898年9月2日,英軍在恩圖曼(Omdurman)附近的平原上打死起義軍1.1萬人,打傷1.6萬人。就在英軍與馬赫迪軍隊激戰的時候,法軍已到達法紹達;英軍在基欽納(Kitchener)指揮下於9月19日才到達。基欽納隨即向法方提出法紹達屬於英國和埃及,並交給法國人一個書面的抗議。雙方軍隊在法紹達對峙了兩個多月,隨時面臨戰爭的危險。由於英軍的數量優勢,並有海軍駐紮在地中海地區,法國不得不讓步。1899年3月英法簽訂協定,規定尼羅河和剛果河的分水嶺為雙方在蘇丹地區殖民地的分界線。通過這項協定,英國獲得尼羅河從源頭到河口的權益,它對埃及和蘇丹的控制得到承認;法國則鞏固了在西非的帝國,並獲得從東部的達夫爾到西部的查德湖的中蘇丹。
從表面上看,這是英國在非洲的一次勝利,但這是向歐洲列強妥協的結果,英國在與其他歐洲列強在非洲的爭奪中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它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外交上都不足以單獨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抗衡。如果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妥協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從15世紀30—80年代,葡萄牙海員最先到達剛果河流域,他們的貿易據點使歐洲與西非的直接商業聯繫建立起來。葡萄牙的勢力範圍相當於現在的西南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塞拉里昂和黃金海岸。葡萄牙本身不是製造業國家,它的商品幾乎沒有價值,主要是金屬器皿、金屬鏈珠、鐵和其他金屬品。西非的黃金、象牙、胡椒和可可豆以及奴隸為葡萄牙人帶來了滾滾的財源。
16世紀30年代,英法商人開始在西非海岸展開活躍的貿易活動,他們的冒險基本上是個人行為,到1598年,葡萄牙人仍然是在西非土地上落腳的唯一歐洲國家。17—18世紀西非海岸被分為上下幾內亞:從布萊諾角到塞拉里昂屬於上幾內亞,塞拉里昂到喀麥隆屬於下幾內亞。下幾內亞又被分為穀物海岸、象牙海岸、黃金海岸以及尼日三角洲的奴隸海岸。
除了葡萄牙外,歐洲其他國家也逐漸意識到西非是連接印度洋的通道,從這裡人們可以去遠東獲得財富、聲譽和實力。此後,荷蘭人步葡萄牙人的後塵,來到西非從事貿易。從1650年起,大西洋的奴隸貿易競爭加劇,除了英、法、荷、葡的奴隸貿易者和商人外,瑞典、丹麥等國的商人也加入西非的奴隸貿易中。歐洲在西印度的種植園主和奴隸貿易商後來居上,他們與英、法、瑞、丹麥以及荷蘭人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紛紛建立貿易公司,並獲得政府特許,壟斷奴隸貿易。英國的「皇家冒險公司」(Royal Adventure Company)於 1660年獲得政府特許,1672年更名為「皇家非洲公司」( Royal Africa Company);法國的「西非公司」(West Africa Company)也於1672年獲得政府特許。
在1640—1750年間,許多歐洲國家都在西非海岸建立要塞和貿易據點,但是,各國為了擴大貿易份額,因奴隸貿易發生衝突,致使貿易據點的主人不斷地變更。在爭奪大西洋奴隸貿易主導權的鬥爭中,英法摧毀了荷蘭;隨後進入了英法的長期爭奪。1713年法國代替荷蘭取得了上幾內亞的控制權。英國在戰勝荷蘭後,建立起在黃金海岸的優勢。荷蘭則奪取了葡萄牙的貿易據點。
1637—1720年,歐洲各國交戰不斷,西非的黃金海岸幾經易手。1763年七年戰爭後,英國獲得了法國在西非上幾內亞的貿易據點,將西非原有的範圍與甘比亞聯合,使之成為皇家殖民地塞內-甘比亞。通過戰爭英國成為西非真正的主宰,在1780年中期,至少1/3,甚至1/2的大西洋貿易掌握在英國商人的手中。當時法國的年貿易額為2.5萬英鎊,葡萄牙為2萬英鎊,其他國家的總和為1萬英鎊,英國為3.8萬英鎊。1798年,英國的貿易額達到了5萬英鎊。[55]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歐洲各國紛紛去西非內陸探險,傳教士是探險的先驅。1806年,英國的「教會傳教社」到達塞拉里昂,該社的主要任務是傳播基督教。隨著西印度殖民地奴隸貿易的廢除,英國在對塞拉里昂殖民的過程中,把廢除奴隸貿易作為其目標之一,並釋放了400多名奴隸。
甘比亞和黃金海岸一直是英法爭奪的焦點區域。從1808—1872年,英國沒有對西非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其原因在於當時的英國政治家執行「無形帝國」政策,儘可能避免直接占領土地,以減少政府對殖民地的開支。同時,「小英格蘭」思想流行,人們認為殖民地越小越好。此外,反對奴隸運動方興未艾,西非貿易的主要內容是奴隸貿易,這種貿易與英國國內的輿論趨勢不相適應。儘管在西非從事貿易的商人和傳教士要求英國政府給予支持與保護,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對商人和傳教士的活動聽之任之。
19世紀初,奴隸貿易衰落,英國的競爭者失去了對西非的興趣。葡萄牙繼續從事奴隸貿易的欲望被挫敗了,西非海岸的葡萄牙商人紛紛轉向巴西。荷蘭和丹麥的商人得不到政府的幫助,於是不得不退出西非的競爭。至此,英國成為唯一在西非進行商業和傳教活動的歐洲國家。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法國商人急於恢復在西非的活動,造成了英法在西非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衝突。法國因失去美洲和亞洲的大部分殖民地,希望從非洲得到補償。1809年英國切斷了法國西非要塞與塞內加爾的聯繫。1817年,法國重建對塞拉里昂北部的統治,又在塞內加爾和甘比亞建立貿易據點。1838—1865年,法國加強在下幾內亞的活動。1843年在阿西尼(Assini)和大巴薩姆(Grand Bassam)建立貿易據點,並重新占領威達哈要塞。此後的20年,法國在西非的影響不斷擴大,其擴張的範圍幾乎延伸到象牙海岸。在奴隸海岸,普羅圖納夫、康夫諾(Cofonu)和阿納科成為法國的保護地。1854—1865年,法國以塞內加爾為據點向西非內陸和卡薩芒斯河(River Casamance)進發,但1870年的普法戰爭阻擋了法國的前進態勢。
19世紀70年代中期,法國的軍人和政治家重新燃起了對西非的希望,試圖建立從西非跨越撒哈拉的龐大帝國。70年代末,法國從塞內加爾內陸出發,進入尼日河水域,與當地的酋長簽約;同時又向剛果河流域挺進。英國害怕法國獲得大片西非腹地,遂將黃金海岸、獅子山和甘比亞作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法國控制尼羅河上游,阻止尼日北部和蘇丹西部沿尼羅河相連接。1885年,柏林條約使英國的勢力範圍從黃金海岸延伸到尼日。
19世紀的最後20年,法國加快了在非洲擴張的步伐,占領了從塞內加爾到尼羅河之間的大片領土,並獲得從阿爾及利亞到查德河的廣大土地,而這些占領地又與幾內亞海岸的貿易據點連成一片。同期,德國取得了多哥(Togo)和喀麥隆。
1884年柏林會議以後,「有效占領」原則推動了英、法、德在西非的擴張。1890年,歐洲列強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又一次召開國際會議,決定將「有效占領」的原則應用到非洲內陸地區。1879—1898年法國和德國開始向西非內陸推進。柏林會議和布魯塞爾會議使英國商人和傳教士在西非海岸建立的貿易據點失去了法律意義,除了英國政府已經實施實際管理的地方外,其他地區都成為法國和德國爭奪的範圍。
當柏林條約的簽字國離開柏林後,德國的官員已經到達喀麥隆,他們在西非的黃金海岸和奴隸海岸頻頻活動,很快與喀麥隆簽訂條約,將其置於保護之下。1885年後,英國商人和傳教士在喀麥隆的行動受到了德國政府的限制,大多數英國人決定離開。
為了防止德國人在尼日河三角洲採取同樣的行動,英國人加強了從多哥到喀麥隆之間的海岸保護。法國採取了與英國同樣的方式鞏固其在西非海岸的據點。1871年,法國曾撤回在象牙海岸的駐軍,1886年恢復了對該地區的直接控制。法國還與賴比瑞亞和黃金海岸的酋長們進行談判,1877年,法國在獲得科納克里的同時,對塞拉里昂和葡屬幾內亞之間的領土進行有效占領。1893年,法國建立了法屬象牙海岸和法屬幾內亞。在奴隸海岸,1878年,法國在波特納夫建立保護地,1882年重建之。1885年,法國將這些有效保護地延伸到阿納科(Anecho),與德國的多哥為鄰。1893年法國宣布保護阿波美(Abomey)。1883年,蓋列安尼上尉占領了尼羅河上游的巴馬科( Bamako),幾年後取得了幾內亞和廷基索河( Tinkisso River);1890年法國占領塞蓋(Segue)、卡塔(Kaarta)和馬西納(Macina);在尼日河谷,1894年占領廷巴克圖(Timbuctu),1896年占領富塔哈隆(Futa Jalon)。同時,沃爾特河(Volta River)上游和象牙海岸也被法國保護。
法國在西非的活動範圍主要在尼日周圍,德國在多哥,英國人於1880年進入阿散蒂。1888—1889年,英國與法國平分黃金海岸,前者在沿海地區,後者向內陸推進。1896年英國將阿散蒂置於保護下,1898年從阿散蒂向北延伸,1902年該地與英屬黃金海岸連成一片。隨後,英國向內陸推進了400千米,取得相當於當今奈及利亞地區的有效占領。
1861年,英國在拉格斯島建立殖民據點,1885年,英國宣布對油河(Oil River)進行保護,1893年這裡成為尼日海岸保護地(Niger Coast Protectorate)。但是,約魯巴蘭地區不斷的戰爭使拉格斯和內陸之間的貿易很不穩定,其原因是伊巴丹(Ibadan)與阿貝奧庫塔(Abeokuta)之間的競爭。前者希望用軍事力量建立通向海岸的貿易通道,並且進行自由貿易;而後者以及南部的其他地區要求保護他們與內陸的中介權。英國商人在拉格斯的利益主要是橄欖油和熱帶產品,這些產品在市場的價格都很低。通過談判,1888年約魯巴蘭成為英國的保護地。1890年,英國繼續向內陸進發,1892年占領了伊傑布奧德(Ijebu-Ode)。1893年,伊巴丹和阿貝奧庫塔成為英國的保護地;1896年約魯巴蘭以南的伊洛林(Ilrin)為拉格斯政府所控制。
80年代前,法國在西非的勢力範圍主要在幾內亞、象牙海岸;英國在黃金海岸(加納)、奈及利亞和甘比亞以及塞拉里昂。法國建立了32個商業據點,英國建立了34個。1890年英法簽訂條約,英國承認法國占領馬達加斯加,法國同意英屬奈及利亞的東北邊界與查德湖相連。法國占領的地區還包括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西蘇丹以及撒哈拉沙漠地帶,對此法國感到非常滿意:我們「沒有付出任何重大的努力,沒有花費任何探險費……也沒有簽訂一個條約……我們勸誘英國人承認……阿爾及利亞與塞內加爾應當貫通起來,連成一片,政治上進入查德湖看來很重要」[56]。法國在西非的「有效占領」區域比英國的大四倍,由此建立一個從地中海到幾內亞灣、下至剛果河、跨越尼羅河上游到紅海的大帝國。英國也獲得很大的收益,雖然占地範圍不大,但都是西非最富饒的地區。
西非的尼日是英國商業利益最集中的地方,英國政府對於這一地區給予了特別的關注。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國政府委託特許公司管理該地區的事務和貿易。1879年,喬治·坦伯曼·戈爾迪(George Taubman Goldie)成立公司,但是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因為「在賣方市場除了人為的、政治的手段,是難以取得壟斷的」[57]。戈爾迪為了達到壟斷貿易的目的,從兩個方面採取措施:一方面禁止非洲土著首領向其他的國家出售棕櫚油,另一方面希望英國政府占領該地區。1882年,為了獲得政治上的支持,他說服自由黨內政大臣阿伯代爾勳爵(Lord Aberdare)任董事會主席。但是,柏林會議規定對尼日盆地進行監管,破壞了戈爾迪的計劃,於是向英國政府申請特許、取得貿易壟斷權成為唯一的出路。特許公司是英國對外擴張的常用手段,東印度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特許公司的最大特點就是壟斷殖民地的貿易特權。由於19世紀英國執行自由貿易原則,壟斷權大多被廢除,但是在殖民地問題上並非如此,而保守黨比自由黨更傾向於支持英國在非洲的擴張。
1886年保守黨上台,戈爾迪的公司獲得了政府特許,更名為「皇家尼日公司」(Royal Niger Company)。公司的職責是管理西非的法律和秩序,按照與非洲統治者的條約行事。儘管柏林會議禁止對該地區實行貿易壟斷,要求尼日的貿易對所有的國家開放,但皇家尼日公司取得了在西非的徵稅權,這就壓制了其他國家在該地區的貿易競爭。從1886年到19世紀末,皇家尼日公司一直控制該地區的棕櫚油貿易,並將其勢力延伸到尼日河三角洲的奈及利亞。80年代以後,英法從沿海向內地擴張,雙方勢均力敵。1887年英國宣布凡與公司簽訂條約的地方都是英國的保護地,同時,公司用脅迫和欺騙訛詐等手段,強迫奈及利亞地區的許多酋長簽訂了400多個保護條約,承認公司對他們的保護。1893年英國宣布成立「奈及利亞海岸保護國」,皇家尼日公司成為保護地的代理人。由於貿易的重要性,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說:「這個國家的利益就是皇家尼日公司的利益。」[58]
除了取得貿易經營權外,皇家尼日公司還在與法國、德國的抗衡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洛克加是該公司的基地,它的總部設在阿薩巴(Asaba)。1891年該公司取得了阿薩巴和阿卡沙(Akasha)之間一塊狹長地帶,阻止了德國和法國向尼日三角洲擴張。1893年,法國占領了與奈及利亞相鄰的達荷美(Dahomey),尼日公司的利益受到威脅,雙方在尼日邊界上發生衝突。皇家尼日公司無力與法國武裝力量抗衡,英國政府出面干預,張伯倫甚至提出「不惜動用武力」[59]。英國歷史學家波特認為:這是一場令歐洲興奮的遊戲,但非洲人迷惑不解:「他們發現自己像被兩個嫉妒的求婚者爭來爭去。」[60]1898年6月14日,英法兩國在巴黎簽訂了劃分西非勢力範圍的協議。協議規定:英國獲得甘比亞、塞拉里昂、黃金海岸和南北奈及利亞;法屬西非包括塞內加爾、馬里、幾內亞、象牙海岸和達荷美。通過條約,英國控制了西非的三條主要河流——甘比亞河、沃爾特河和尼日河下游,而且英屬西非無論在經濟、人口數量、富饒程度等方面都大大超過了法屬西非。
尼日問題在滿足英國的前提下得到了解決,至此,90年代以來英法在非洲的長期爭奪漸趨平穩,英國可以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去處理比尼日重要得多的南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