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五、帝國聯邦的設想

五、帝國聯邦的設想

2024-10-09 08:49:56 作者: 錢乘旦

  從16世紀英國建立殖民地開始,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特別是與移民殖民地的關係,一直困擾著英國和殖民地。許多概念如「帝國」「更大的不列顛」都是宗主國的一廂情願,當然,在這些移民殖民地的幼年期,它們願意接受這些概念。但是,隨著殖民地的成長,它們則希望用「帝國聯邦」「帝國聯合」之類的概念來代替前者,新的概念一方面能代表宗主國的宗主地位,另一方面也能表達殖民地要求平等的心態。毫無疑問,在英國不斷擴張和建立殖民帝國的過程中,宗主國和殖民地的需求不是同步的。在殖民活動的初期,殖民地過多依賴宗主國,英國僅僅將殖民地作為製造品的市場或者解決過剩人口的輸出地,不願意將之視為英國政治上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時,宗主國的優越心理使政治家們不願意對殖民地和母國一視同仁。但是,19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英國經濟霸主地位的喪失以及歐洲各國擴張步伐的加快,英國逐步地改變了對殖民地的傳統看法,把帝國看成英國實力的象徵,要求建立帝國聯邦,以保證英國昔日的霸權。遺憾的是,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移民殖民地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建立自治政府以後,其經濟得到長足的發展,而且地方政府受到民族主義的極大影響,它們對宗主國的需要已經不再強烈,希望與宗主國以平等身份進入帝國聯邦。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由於英帝國從來沒有制定一部正式的聯邦憲法,殖民地與宗主國保持著半聯邦式的鬆散聯繫。帝國的中心是英格蘭,帝國的次中心是移民殖民地,帝國的利益在印度,帝國的邊緣地帶在非洲和加勒比。英帝國經歷19世紀50—60年代的經濟輝煌,也曾試圖擺脫殖民地負擔。但是,從70年代後半葉起,隨著英國經濟壟斷地位的喪失和歐洲列強殖民爭奪的加劇,殖民地不但不是負擔,反而變成了帝國強大的後盾。因此,英國的政治家、帝國主義者、知識分子積極拉攏殖民地名流,再次發動了建立「帝國聯邦」的新的努力。

  建立「帝國聯邦」,大致可分為議會內、議會外和超議會三種方案。[92]第一種方案是建立議會制的帝國聯邦。在英帝國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帝國議會,英國的威斯敏斯特議會決定帝國的事宜,殖民地沒有參與權。在建立「帝國聯邦」的活動中,出現了一些激進的主張,提出殖民地應該效仿美國各州的榜樣,英國的威斯敏斯特議會相當於聯邦議會,成為整個帝國聯邦的中心和最高的權威,讓各殖民地選舉的代表進入帝國議會下院,殖民地的貴族進入英國議會的上院,由他們來制定整個帝國聯邦的法律,決定聯邦的內政、外交和國防政策,但仍然保留各殖民地的立法權。第二種方案是建立議會外的帝國聯邦,該方案希望迴避英國議會下院改革的難題,通過建立以殖民地代表為基礎的諮詢機構,在處理殖民地問題上依靠「諮詢議會」。但是,諮詢議會有兩個不能迴避的缺陷,一是所有的議員都是任命產生,而非選舉產生,他們很可能是一些利益集團的代表,不能真正代表殖民地的利益;二是諮詢議會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沒有實質性的權力,不能吸引殖民地的優秀人才。如泰勒(Tyler)所述:「殖民地的好人不會參加這個有影響但沒有權力的會議。」[93]但是,議會外的帝國聯邦設想導致了殖民地帝國會議的產生。第三種方案是建立「超議會」的帝國聯邦。在宗主國和殖民地地方議會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由宗主國和殖民地代表共同出席的聯邦議會,威斯敏斯特以及各殖民地議會都服從聯邦議會。聯邦議會不僅凌駕於英國議會之上,而且將宗主國的利益與殖民地的利益等同起來,該提議一出台就引發許多實際問題,如議會改革、殖民地地方議會的作用、屬地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等等。

  議會內「帝國聯邦」的設想開始於17世紀,早在1652年,巴貝多總督托馬斯·莫迪福德(Thomas Modyford)就提出巴貝多派兩名代表進入英國議會。1754年,北美13個殖民地試圖成立奧爾巴尼聯合議會,但以失敗告終。隨後,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要求英國議會「考慮」同意讓殖民地代表進入英國議會,他的提議既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觀念,又成為聯邦議會設想的補充。

  七年戰爭使英國政府的財政不堪重負,英國議會作為公認的最高權威控制殖民地貿易,其中也包括殖民地的稅收。為了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議會決定向北美13個殖民地徵收印花稅,引起了關於「無代表不納稅」的爭論。英國政府認為,英國議會代表應在本土產生,而不是在帝國的任何地方。英國政府既不願意滿足殖民地的要求,又不願意放棄殖民地的稅收,衝突在所難免,最後,英國徹底失去了13個殖民地。

  18世紀80年代到19世紀20年代,聯邦的努力進入中斷時期。一方面,美國獨立使英國對殖民地產生恐懼心理;另一方面,20年的對法戰爭後英國取得許多新殖民地,建立起第二帝國,英國沒有必要建立帝國聯邦。1820年以後,「帝國聯邦」思想進入一個新的活躍時期,這一時期,加拿大、澳大利亞各殖民地的聯合、英國議會制度的改革以及宗主國權威與依附地之間的關係成為討論的話題。在加拿大,1822年羅伯特·古爾利(Robert Gourlay)提出建立北美聯邦,其代表進入英國議會;而約翰·比弗利·羅賓遜(John Beverley Robinson)則提出將北美殖民地分為6—7塊,每一塊派代表參加英國議會。1830年,澳大利亞出現了地方議會改革運動,威克菲爾德提出殖民地議會改革方案,要求取消衰敗選區,增加新選區的議員代表,其目的是使殖民地議會更多地考慮殖民地的利益,同時,加速殖民地直接代表的產生。威克菲爾德最重要的建議是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應該在英國下院有一個議員席位。

  在殖民地考慮帝國聯邦的同時,英國國內也出現一些政治家,提出在威斯敏斯特議會設置殖民地的代表。1831年裡奇蒙公爵(Duke Richmond)建議在議會改革法案中增補殖民地議員一款。同時,約瑟夫·休謨引入了新的動議,提出為了帝國,英國議會必須增加19名殖民地議員。但是,他們的提議經過議會下院的討論後,均遭到了否決。在這個過程中,圍繞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係,主要有兩種態度:第一種認為威斯敏斯特議會應接受殖民地的議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帝國議會,一些接受了殖民地作為英國領土的人們認為,各殖民地應像英國的羅徹斯特或伯明罕一樣擁有議員;第二種從商業利益考慮,認為殖民地可以以利益集團為代表,比如是東印度公司的一個部分,恰恰是這類觀點,在客觀上為殖民地地方政府的發展以及民族主義的產生起了推動作用。

  建立「帝國聯邦」之所以如此艱難,一方面是殖民地仍然不成熟,難以勝任政治責任,而一旦殖民地成熟了,獨立意識又出現了;另一方面,英國也不願意與殖民地處於平等的地位,而等到英國願意的時候,殖民地又想脫離英國了。總之,19世紀20年代前,「帝國聯邦」的設想主要是殖民地的要求,它們的目的是解決倫敦政府和當地治理之間的關係,殖民地對參與英國政治充滿渴望,希望通過進入帝國政府為殖民地的發展取得發言權。

  19世紀40年代,雖然帝國聯邦的設想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但是,各地區殖民地內部開始了聯合的轉機,加拿大聯合首當其衝。起初上、下加拿大分治,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其一,用法國人的習慣和法律處理法國人的問題,能夠減少管理上的麻煩;其二,殖民地領域大太,易於形成獨立意識。但這種政策引起上、下加拿大的叛亂,在調查了騷亂的原因後,達勒姆勳爵提出建立加拿大聯邦的建議。1864年,新斯科舍( Nova Scotia )、新布倫瑞克( New Brunswick)和愛德華王子島(Prince Edward Island)加強聯合,隨後英方出面與各殖民地接觸,經過艱難的談判,在1867年,英帝國出現了第一個聯合的自治領。在自治領內,自治領議會成為最高的權力機構,取得了自治領內部的立法權。

  在西印度,英國長期採取殖民地分治的政策,儘管彼此距離很近,但是沒有形成共同的社區利益和感情。但隨著這些殖民地喪失經濟上的重要性,出於維護利益的考慮,出現了聯合的勢頭。[94]背風群島(Leeward Islands)首先建立共同的立法機構,相對於原來各島的立法機構,共同的立法機構擁有了更寬泛的權力。向風群島(Windward Islands)雖然組成共同的議會,但是在一個大總督的管理下,有一個上訴法院和其他形式的聯合機構。1875年,所羅門先生(Mr.Solomon)提出一個15個西印度殖民地聯合的計劃,但是沒有採取實質性的步驟。因此,西印度的聯合只是小範圍的,而且影響也十分有限。

  印度是一個廣大的地區,起初,馬德拉斯、孟買和孟加拉三大管轄區相互獨立,1773年、1799年和1833年的議會法案確立了孟加拉的首要地位,其他兩個轄區被置於其總督的管理下。此後不斷增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尤其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中央的權力不斷加強。

  澳大利亞聯邦經歷了艱難的歷程,從表面上看,經濟利益造成了各殖民地的敵對,但是,殖民地間的感情聯繫又不容忽視。1900年,澳大利亞各殖民地聯合起來,在南太平洋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澳大利亞聯邦的權力不能與加拿大相比,中央政府不能否決各地立法,但是對一些重要事務有司法裁判權。聯邦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代表都經過選舉產生,前者與美國參議院十分相似,每個州有權選舉6名參議員。高等法院審理在聯邦憲法下出現的案件以及各州間因法律理解差異造成的案件。

  儘管殖民地的聯合不斷增加,但是,英國政府始終拒絕殖民地議員進入英國議會。原因包括:選舉制度不完善,英國和殖民地都不滿意;若殖民地進入英國議會,議員的薪資成為問題;殖民地與宗主國距離遙遠,例如從雪梨到倫敦需要50天時間,議員們來往一次需要4個月。更重要的是,在英國人眼裡殖民地人是外邦人,他們出現在英國議會,政黨之間將出現不平衡。

  於是,在1853年,格雷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殖民地代表進入英國議會在行政上是有效的,但是在立法方面是不適合的。」[95]同年,《威斯敏斯特報》也指出:「聯邦計劃使殖民地進入聯邦,他們從此不再是殖民地,因為你們已經教會他們尋找相互之間的幫助,而不是尋求母國的幫助。只有使殖民地依附母國,他們才不需要聯邦。」[96]進入19世紀60年代,自由主義的思想在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中占了上風。在這一時期,自由貿易的勝利減少了母國對殖民地的經濟需要,同時,隨著各殖民地的發展,特別是白人殖民地自治政府的建立,他們對母國的需要也不像先前那麼強烈了,因此,帝國聯邦的運動大打折扣,議會聯合幾乎被放棄。

  19世紀70年代後,建立帝國聯邦的呼聲再起,1871年,詹金斯(H.Jenkins)出版《帝國聯邦》,向人們發出警告:「聯邦或者混亂!……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也不能原地不動:我們唯一的機會就是聯邦。」馬修斯(Mathews)也認為:英格蘭和它的殖民地「必須靠得更近,否則就是分離」。揚(Young)在《帝國聯邦》的前言中指出:

  「在殖民地成長的某一階段,伴隨大不列顛自治殖民地發展的有兩個選擇:聯邦或分離。」甚至一些溫和的帝國主義者,如福斯特和羅斯伯里勳爵(Lord Rosebery)都竭力支持帝國聯邦。19世紀最後20年,英國人的帝國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80年代出現的「新帝國主義」進入人們的思想,戈爾德溫·史密斯的分離主義被西利的《英格蘭的擴張》所取代。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以後,英國對帝國聯邦的需要超過了殖民地的需要,英國需要聯邦增強實力,保持霸權。為了追求最大帝國的夢想,英國人把帝國主義詮釋為「文明的使命」、「和平的政府」和「白人的責任」等。而殖民地則產生朦朧的獨立傾向,不再甘心於依附的地位,與宗主國的平等成為殖民地的追求。

  另一方面,當歐洲各國進入擴張殖民地的新時期,英國殖民地已經遍及全球:在南非,羅得斯建立羅得西亞(Rhodesia);在東非,英國的勢力到達了烏干達;在西非,英國把奈及利亞建成了保護地;在亞洲,緬甸和印度尼西亞都被併入了英帝國。到90年代,英國已經有11個自治殖民地,領土為18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為1100萬;還有依附殖民地、保護地等,領土面積為前者的一半。[97]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希望在帝國範圍內建立共同的法律、執行共同的政策,使殖民地保持與帝國政府的完全一致。而殖民地在領土上的分散、政治上的雜亂和政策上的不一致使帝國「缺乏凝聚力」[98],因此,建立帝國聯邦就成為英國政府關心的事。1891年《泰晤士報》說:「帝國聯合是擺在英國政治家面前的巨大任務,殖民地團結在我們的周圍,我們就能站在世界大國的前列,離開殖民地,我們僅僅是歐洲的一個王國。」[99]

  在英國學者著述、報刊大張旗鼓宣傳帝國聯邦的同時,政治家也不甘落後。1884年,一些著名人物組成一個超黨派的組織「帝國聯邦協會」(Imperial Federation League),吸引許多殖民地的政治家加入。協會的目的是通過宣傳帝國聯合來保證帝國的永久統一,並希望用新的立法和制度加強帝國聯繫。該協會的報告指出:「為了保證帝國的長久,某種形式的聯合是必不可少的。」共同的立法和憲政應在尊重各地方議會的基礎上形成,英國與殖民地之間應保持平等的關係:「聯合的任何計劃不得干涉地方議會的權利和地方事務,聯合應有利於各國的利益和自我防衛。」但帝國聯邦協會的民間性質決定了它不能履行聯合的計劃,也不能在共同憲政上有任何的建樹,只能反映政治家對帝國聯合的設想,它的作用也僅在於呼喚英國人和殖民地人的帝國感情,如羅斯伯里勳爵所說:「我們所企求的聯邦,乃是英王所統治的各自治領間儘可能最緊密的聯合,聯邦和全世界的英國臣民的民族自由以及與生俱來的權利是相一致的,聯邦是在同情心、在對外行動以及國際事務中的最密切聯合。」[100]

  帝國聯邦協會從1884年成立到1893年解散,存在了10年,並在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設立了分支機構,為宣傳和鼓動帝國聯合做了許多工作。許多人對協會寄予厚望,1886年,喬治·波文爵士(George F.Bowen)出版了《英帝國的聯邦》認為,帝國聯邦通過共同的防禦和共同的外交政策使帝國作為一個整體保持與各地的關係,殖民地出於對王室、語言、文學的共同尊重以及對未來的共同希望,將為帝國聯繫做出更大的貢獻。「離開了共同的帝國政府組織,殖民地的自治政府終將導致帝國的分裂。」[101]他預見將有更多的不列顛人居住在殖民地,如果他們在帝國議會和聯邦會議沒有發言權,就不會願意與英國分擔帝國的費用和危險。帝國議會和殖民地議會的分工,使英國下院不必為殖民地的立法分心。他認為對愛爾蘭的妥協也在所難免,只是時間的問題。

  帝國聯邦協會的首任主席是福斯特,後來是羅斯伯里勳爵,參加者中有兩黨的公眾人物。在帝國聯邦協會第一次會議上,與會者首先討論了帝國聯邦的成員資格,認為保護地不在其列;非洲、亞洲的要塞和印度也沒有被提到。為了避免殖民地的反感,會上沒有涉及經濟利益,也沒有討論外交、防衛以及帝國責任等重要問題。羅斯伯里和史密斯強調移民的重要性,提出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兩個理想的地方,「兩個偉大的國家——帝國的一部分,如果他們充滿感情地忠誠和奉獻這個國家,向你們伸出他們的手,如果你不願意順應這個感情,將來一定遭到可怕的報復」[102]。

  激進分子為迪爾克所提倡的盎格魯-撒克遜種族帝國唱讚歌,說「盎格魯-撒克遜種族終將成為世界的統治種族,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與同種族的人們坐在一起,促進我們期望的事件」。有人甚至說:種族帝國的使命就是為「世界的和平、秩序和好政府的建立提供物質上的保證」[103]。

  英國媒體對於會議的召開也持贊同的態度,《泰晤士報》強調,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新帝國感情的興起以及科布登主義的衰落。同時,「帝國主義」這個曾經臭名昭著的詞語具有了新的含義:「幾年前,帝國主義被理解為侵略主義和沙文擴張主義,不能為人們所接受。現在帝國主義再也不被貼上侵略性的流氓沙文主義協會的標籤。」[104]

  帝國聯邦協會的活動很快傳播到殖民地,殖民地則希望把自己的代表送進威斯敏斯特議會。但協會大多數人的態度是,不符合英國的政治傳統。在討論印度問題時,弗勞德和波文都認為印度不是聯邦內的問題。波文提出,印度應成為英國的皇室殖民地,其居民在政治上成熟後,將取得英國公民的身份,就像羅馬帝國對外邦人取得羅馬帝國公民身份一樣。1866年9月協會最後一次會議後,英國女王表示了對宗主國和殖民地聯合的支持:「各方都有強烈的願望用實際的辦法使母國和殖民地走得更近,走向聯合,這個聯合將使帝國的每一個部分都聯繫在一起。」[105]從此,帝國主義者不再是一個羞恥的名稱,帝國主義也成為一個褒義詞,而不是貶義詞。

  在帝國聯邦實質性的問題上,帝國聯邦協會實際上是毫無建樹。但是,它的作用仍然看得見:首先,帝國聯邦協會的活動促進了英國王室對帝國聯邦的認可。1884年,英國政府組織了一個博覽會,展示各殖民地的產品、製造品和藝術品。1886年5月4日,維多利亞女王親自主持了博覽會的開幕式。英國桂冠詩人寫下了帝國輝煌的美麗篇章:「從各島嶼、海角和大陸,子弟們已經裝船起運,物產海陸雜陳……製作精良見匠心,東方的光華耀眼明。」他呼喚帝國的聯合:「過去的光榮同有份,我們豈終久分離,難道不要同甘苦,相依相靠永相親 」[106]女王在致開幕詞時說:博覽會是「1851年阿爾伯特親王所創始觀念的動人的發展」。女王的新提法表明1886年博覽會與1851年博覽會的不同含義,前者是對曼徹斯特學派的讚頌,鼓勵自由貿易,鼓勵減少與殖民地的聯繫;後者則顯示帝國的實力,是加強帝國意識的機會。為了進一步鼓勵帝國熱情,威爾斯親王建議,將博覽會變為一個常設的機構,使它成為「表彰女王殖民地及印度帝國的藝術品、製造品和商業的一個帝國陳列所」[107]。

  帝國聯邦協會的另一個成果是促成了第一次殖民地會議(Colonial Conference )的召開。1886年8月,帝國聯邦協會派出一個陣容強大的代表團向女王請求召開一次由殖民地代表參加的正式會議,以便討論「帝國各地共同關心的某些問題」。所有的自治領和皇室殖民地都在邀請的範圍內,請柬上摘錄女王的講話,直接表明會議的意圖:「我相信各方面都存有一種日益增強的願望,希望用一切時機和方法使帝國各部分的聯繫更加密切起來。我已經授權同各主要殖民地政府交換意見,以充分考慮事關共同利益的問題。」[108]

  1887年6月21日是女王登基50年慶典,各殖民地的代表都應邀出席。在盛況空前的感恩儀式上英國向世人展示帝國的強盛和巨大凝聚力:在女王通過的大道上張燈結彩,兩旁擁擠著歡呼的臣民;隨侍女王的除了她的全家,還有比利時、薩克森、丹麥和希臘四位國王,很多大公,歐洲每個王室的王子,以及盛裝華服、珠光寶氣的印度王公,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代表與外國代表。隆重的慶典表達帝國臣民的共同意識,大洋洲殖民地代表說:「我們希望從此以後,殖民地的政策能夠被看成帝國的政策;殖民地的利益被看成帝國的利益;這些利益都將受到慎重的考慮。一旦人們認識清楚,就能夠得到最堅決的維護。」[109]澳大利亞代表說:「坦率地說,第一次與開普、紐芬蘭和加拿大的代表共同出席這個會議……我們作為英國的公民而無比自豪,我感到英帝國的人民都意識到必須保護它的利益,英帝國不會受到任何傷害。」[110]但是,不是所有的殖民地都與澳大利亞代表那樣認同帝國的聯合,事實上,殖民地認為現在是母國回報殖民地貢獻的時候了。因此,建立帝國聯邦的問題被排除在會議的內容以外。

  雖說共同的感情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帝國和殖民地的利益,各殖民地政府都關心帝國內的商業和關稅問題。1894年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的殖民地會議上形成了一個原則:帝國的屬地不僅可以與母國保持相互的商業聯繫,而且屬地之間也應擁有商業聯繫的權利;不符合該原則的條約應立即廢除,帝國內的關稅安排應優於對外國的關稅。1897年,加拿大在關稅方面獲得了宗主國的優惠待遇。

  帝國內的關稅互惠以及帝國範圍外的關稅保護成為重要問題。1890年3月25日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曾經說:「渴望在帝國內建立一個真正的關稅同盟,在同盟內實行自由貿易,同盟外對外國產品強行徵收關稅,殖民地將滿意這一安排,而且也願意考慮。」[111]張伯倫提出的關稅同盟的細節包含:宗主國與殖民地,殖民地與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互免關稅;同盟外各地採取獨立的關稅政策;英國對外國的農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保護殖民地的利益。但帝國關稅同盟很難實現,如澳大利亞總理埃德蒙·巴頓(Edmund Barton)所述:「憲政下的自由貿易在實踐中是不可能的,因為大量的關稅收入是必要的。我們的政策是保護,而不是禁止。就英國產品的優惠關稅而言,儘可能地做到互利將是高興的事。但是,這是一個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112]

  關於帝國聯合有三種主張:以張伯倫為首的聯邦派追隨西利,要求以共同的利益、情感紐帶為基礎,建立一個聯邦式的帝國,其中包括美國。對此張伯倫說:「年輕的、充滿活力的國家講著英國的語言,懷著對法律和自由的熱愛,由於這些情感,我不願意承認美國是一個外國。」[113]以羅斯伯里為代表,提出建立一個不包括美國的不列顛聯盟,尊重殖民地的立法、利益和要求,在宗主國和殖民地利益一致的基礎上自由地聯繫。以迪爾克為首的第三派強調帝國的重要性,1890年迪爾克發表關於帝國問題的新作,在注意到盎格魯-撒克遜種族擴張力量的同時,他對帝國聯邦表示懷疑,認為殖民地代表出席帝國議會,最終只能毀滅帝國。他寫道:「如果聯邦建立在所有殖民地平等的基礎上,英國王室的力量將超越現存民主的力量。」[114]關於殖民地會議,迪爾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會議不宜經常召開,如果殖民地的重要人物都來參加,他們又不願意參加討論聯邦問題的會議,會議就沒有意義。最後,迪爾克認為,關於建立總代理院的建議幾乎沒有可能性,各殖民地的代表只關注自己的事務,不會關心其他殖民地的事務。但是,他強調帝國存在對於不列顛和殖民地利益的重要性,因為未來世界將由盎格魯-撒克遜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等不同種族的人所組成,沒有任何單一種族能夠主宰世界。因此,種族的重要性已經讓位於國家,英帝國包含了世界上不同種族的人,占有了全球範圍內最多的領土,英帝國應該是最世界性的國家。

  迪爾克對歐洲局勢深表失望:德國增加了軍事建設;巴爾幹出現了新的緊張局面,奧匈帝國和俄國在地域上出現劇烈的衝突。同時海上軍備更新加速,迫使英國建造新等級的戰艦。所以,英帝國的聯合更加迫在眉睫。

  羅斯伯里勳爵在1888年成為帝國聯邦協會的主席後,也認同帝國聯邦的防衛意義,他認為歐洲人在太平洋地區的爭奪日趨激烈,澳大利亞的形勢不容樂觀。海上防衛必須現代化,海軍防衛法案「將加強我們的安全感,雙方的物質力量將保證殖民地和帝國的聯合以共同保護帝國的利益。就帝國主義而言,我認為澳大利亞和不列顛必須聯合」[115]。張伯倫也說「我相信殖民者都讀過歷史;如果讀了,他們應該明白本世紀早期,這個國家與法國的每一場大戰,每一次威脅我們和平的爭執都起源於我們某一個殖民地或偉大印度保護地的利益考慮,在這種情形下,我認為殖民地的利益與母國的利益同樣重要,我們必須尋找到一個協調的防衛體系」[116]。

  但帝國聯邦的設想遭到強烈抵制,國內反對派認為殖民地一旦成為聯邦的一員,英國的權威必然下降;自治殖民地已經取得了獨立管理地方事務的權利,雙方的合作只能建立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忍耐的基礎上。殖民地的獨立意識則在增強,它們的經濟自主性也不斷強化。因此帝國聯邦最終只是空想,經濟上的關稅同盟也不可能實現。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