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帝國史(全八冊)> 四、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帝國的發展

四、拿破崙戰爭時期英帝國的發展

2024-10-09 08:47:00 作者: 錢乘旦

  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和拿破崙戰爭(The Napoleonic Wars)時期是英帝國發展史上最為重要的時期之一,從1793年到1815年英國同法國進行了長達12年的戰爭。拿破崙戰爭對於英帝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戰爭期間,由於英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同法國爭奪法國海外殖民地上,英帝國的版圖大大擴張,英國政府新的帝國政策逐步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從舊帝國向新帝國的轉變。[259]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獄,從此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法國革命對整個歐洲都產生了強烈的震動,同樣也在英國引起巨大反響。此時,英國工業革命正在進行之中,社會階級結構發生巨大變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激進派和保守派的鬥爭也在不斷發展。法國革命使英國皮特政府面臨一個比印度問題更嚴重的危機,它必須同時對付國內的激進主義、愛爾蘭的叛亂和對法戰爭。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當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消息剛剛傳入英國時,英國國內最初的反應是普遍的歡欣、快慰。除了喬治三世和埃德蒙·伯克等極少數人對法國革命大加譴責外,英國多數民眾對它抱著同情觀望的態度。[260]對絕大多數英國人來說,法國一向被看作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專制國家,在政治上和立憲君主制的英國格格不入。在國際關係方面,法國是英國殖民擴張的主要對手,現在突如其來的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無疑為英國在爭奪歐洲霸權和海外擴張的道路上掃除了一個障礙。所以大多數英國人認為這個君主專制王朝的崩潰,標誌著政治自由時代的到來。但保守派人士則對法國革命的影響惶惶不安,為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採取對策,在政治和宗教問題上更加保守。

  在英國政府領導人看來,法國國內已被革命弄得天翻地覆,秩序大亂,它必然抵禦不了對它抱敵視態度的奧地利和普魯士,因此無需英國出面便會垮掉。戰爭爆發後英國採取了隔岸觀火的政策[261],連小皮特也以幸災樂禍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認為革命將給法國以沉重打擊,至少使法國在短期內不再能夠成為歐洲強國。[262]

  但隨著法國革命的不斷深入,英國民眾對它的看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兩極分化。當大多數英國人對法國革命抱著肯定的態度,而一些保守分子還在觀望的時候,英國著名的保守主義者埃德蒙·伯克卻於1790年11月發表了《法國革命的感想》(Reflection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對法國革命進行攻擊。伯克宣稱: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社會分為上等人和下等人是正常現象,由於法國的第三等級無知和嫉妒,用暴力手段破壞了正常的自然秩序,造成了混亂和無政府狀態。現在英國國內也有人要求改革,如果不批判這些人的言論,那麼英國的國家、教會、社會和正義都要受到破壞,窮人將去掠奪富人的財富。

  大革命疾風驟雨式的「平等」深深地傷害了貴族的尊嚴,驕傲的榮譽感蕩然無存。當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妮被送上斷頭台時,伯克驚呆了:「我簡直沒有夢想過,我竟然活著看到了在一個充滿了豪俠之士的國度里、在一個充滿了榮譽的人們和騎士的國度里,會有這樣的災難落在她的身上。」伯克以悲愴的心情惋惜道:「歐洲的光榮是永遠消失了。我們永遠、永遠再也看不到那種對上級和對女性慷慨的效忠、那種驕傲的馴服、那種莊嚴的服從、那種衷心的部曲關係——它們哪怕是在卑順本身之中,也活生生地保持著一種崇高的自由精神。那種買不到的生命的優美、那種不計代價的保衛國家、那種對英勇的情操和英雄事業的培育,都已經消逝了!」[263]伯克預言將出現無政府主義和獨裁,他說:「那個[國民]議會自從推翻了秩序以後,就根本沒有法,沒有嚴格的慣例,沒有受人尊敬的習俗來限制它。他們發現自己不是有義務要遵守一部固定的憲法,反而是自己有權力制訂一部能符合自己想法的憲法。普天之下,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用來控制他們。」[264]伯克擔心法國會出現多數人的暴政,他說:「每當一個民主制的政體出現了它往往必定要出現的嚴重分歧時,公民中的多數便能夠對少數施加最殘酷的壓迫;這種對少數人的壓迫會擴大到遠為更多的人身上,而且幾乎會比我們所能畏懼的單一的王權統治更加殘酷得多。在這樣一種群眾的壓迫下,每個受害者就處於一種比在其他任何的迫害下都更為可悲的境地。」[265]在伯克看來,「法國大革命無疑就是一場實實在在的暴民政治,狂熱、暴虐、空想、陰謀……充斥其中,一切傳統的美好的東西統統被砸爛。法國人民的民主權力就像馬兒掙脫了韁繩一樣,已經毫無憲政約束可言,徹徹底底地成為一種暴虐的權力」。伯克深深擔心這場革命會波及到自己的國家,甚至會殃及整個歐洲。「我主要是擔心我自己國家的和平,並且絕不是不關懷你們的國家。」[266]

  伯克的觀點最初並無多大影響,聽信他的人也不多。隨著法國革命的深入發展,鬥爭越來越激烈,英國國內對法國革命的反響也發生了變化。中下層人民中對英國現實狀況極端不滿的人更加堅定地支持和同情法國革命,特別是當雅各賓派專政建立之後,他們對雅各賓派所採取的措施感到鼓舞。但是當法軍在對外戰爭中節節勝利時,英國的利益受到威脅,有產者的畏懼情緒增長起來。保守派開始惶恐不安,有更多的人走到伯克這方面來。執政的托利黨人準備採取措施鎮壓激進派運動,而喬治三世則對伯克的著作頗為讚賞,在一年之內,伯克的這本小冊子一版再版。

  當法軍越過萊茵河,控制了奧屬尼德蘭的大部分地區時,英國政府才意識到歐洲局勢不可等閒視之。1792年2月,英國政府公開表示願意聯合歐洲各國抵抗法國革命;同年12月,英國照會法國政府,其中說:

  英國決不會同意法國擅自以冒充的天賦人權為藉口,把自己當成唯一的裁判官去裁決由神聖的條約建立起來,並由所有大國一致加以保證的歐洲政治體系。英國堅持它一個多世紀以來所遵循的法則,對法國直接或間接地使自己成為低地國家的主人,成為歐洲普遍權力和自由的主宰者的行為,決不會置之不理。[267]

  事實上,當法國軍隊橫掃歐洲,稱霸歐洲,打破了歐洲大陸力量均衡,特別是占領比利時,並威脅到荷蘭以後,英國就不能袖手旁觀了。英國政府公開表示會願意聯合歐洲各國抵製法國革命,從1792年秋天開始,英國政府聯合普魯士、奧地利、俄國、荷蘭以及西班牙和德意志一些諸侯國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進入了長達22年之久的反法戰爭。

  反法戰爭對英帝國產生了深遠影響,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帝國的戰略方針發生了很大變化。戰爭期間,英國採取攻擊敵人殖民地、占領具有戰略意義地區的政策,英帝國的版圖大大擴大了。

  小皮特的首要目標是奪取法國富裕的西印度殖民地,其次是法國在印度和印度洋上的貿易貨棧和海軍基地。1793年,查爾斯·格雷爵士(Sir Charles Grey)率領1.7萬名海軍開往西印度,以征服法國最富裕的殖民地聖多明各和馬提尼克。[268]1801年,英國戰爭部大臣亨利·鄧達斯(Henry Dundas)曾聲稱:「通過削弱法國經濟來削弱法國,是自戰爭爆發以來英國的戰略核心。」出於對七年戰爭的經驗總結,英國政府把稱霸海洋作為削弱法國,加強自身力量的手段。[269]為了對付法國的威脅,英國一方面資助歐洲大陸上的盟國抗擊法國,另一方面把大部分精力用在爭奪海上及殖民地霸權上。在英國人看來,如果法國的殖民地被剝奪,其海外貿易及經濟一定會蕭條,這會導致法國的內亂,從而迫使法國從德國及其他地區撤軍。1801年3月,鄧達斯在下院做解釋說:「我們所關注的重要目標應該是通過什麼手段能最有效地增加我們在海上的霸權可依賴的資源,同時又要消滅或者占有那些可能使敵人在這一方面同我們競爭的資源。因此,必須切斷敵人的商業資源,這樣,我們便可切實可靠地削弱、摧毀他們的海軍力量。」[270]

  從1795年到1805年,英國一直面臨著法國入侵的威脅。法國人曾經做過三次進攻英國的嘗試,一次想通過威爾斯進攻,兩次想通過愛爾蘭進攻。拿破崙還於1800年在英吉利海峽沿岸集結了大量兵力,動用幾千條帆船和駁船,準備大舉入侵英國。但戰爭之初,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英國都沒有做好準備,英帝國處於危機之中。小皮特首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海軍實力有所恢復。1793年春,英國海軍113艘戰艦中,有93艘適於航海,海軍總人數也只有56337人。[271]而法國海軍實力不弱,其戰列艦(sail-in-the-line)、護衛艦(frigate)與英國同等級的軍艦相比,在噸位、速度、火力等方面都比英國有優勢。法國可服役的戰列艦有76艘,每艘戰艦裝載110—120門炮,而英國最大的戰艦(勝利級)上只有100門炮。[272]就陸軍而言,英國更是相形見絀。法國革命中「人民的軍隊」由50萬到75萬人組成,其中30萬人是在1793年徵召的。拿破崙軍隊頂峰的時候曾經達到100萬人。[273]英國陸軍兵力卻嚴重短缺。英法開戰之初,英國軍隊能派出的遠征軍只有1萬人左右。1803年,在不列顛和愛爾蘭的正規軍有5.2萬人,1804年上升為9.4萬人,另外還有8.5萬名民兵,40萬名志願者。[274]直到1810年,英國也只有14.5萬名水手,3.1萬名水兵,30萬名常備軍,18.9萬名志願軍。[275]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政府採取了重點發展海軍、在海外掠奪法國等敵國殖民地的戰略,絕大多數情況下,英國並不直接派軍隊到大陸與法國作戰,直到1811年英國派遣軍隊到伊比利亞半島時,英國的軍隊才在歐洲大陸上發揮了作用。格倫維爾坦承:他寧可資助大陸各國也不願給它們派遣軍隊,因為這「會剝奪英國工業的人力」[276]。因此,英國於1805年4月和俄國簽訂條約時,英國同意對俄國每10萬名士兵付給125萬英鎊。[277]在整個反法戰爭中,英國政府用以資助其盟國的錢款達到6000萬英鎊,為英國整個戰爭開支的5%。[278]英國正是靠其強大的海軍力量,才把法國的艦隊困守在港口,並封鎖法國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的港口。與此同時,英國在海外大肆掠奪法國以及荷蘭等國在西印度、非洲、亞洲等地的殖民地。

  英國的政策有其內外因素。首先,從經濟方面講,英國因奪取殖民地而受益匪淺。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英國經濟實力大增,因此英國有實力對其盟國進行經濟援助。同時,拿破崙頒布《柏林敕令》實行大陸封鎖後,英國征服敵人的殖民地便具有反擊法國大陸封鎖的目的。通過征服敵人的殖民地,英國還控制了殖民地的原料,歐洲各國要麼從英國進口這些原材料,要麼什麼也得不到。通過占領敵國殖民地,英國又為英國棉紡織商品及其他工業產品開闢了新的市場。[279]因而鄧達斯主張:「必須切斷敵人的商業資源,這樣,我們便可切實可靠地削弱、摧毀他們的海軍力量。」[280]

  英國和法國在西印度群島展開激烈爭奪,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經濟考量。18世紀下半期,西印度殖民地在帝國經濟體系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部分。1782年,英屬聖克里斯多弗島及其他較小的10個英屬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總價值超過1500萬英鎊,英國在西印度的投資估計為7000萬英鎊,而同期在東印度的投資只有1800萬英鎊。[281]1801年,這些英屬島嶼的收入為3300萬英鎊,英國出口的製造品價值也由1795年的1833.5萬英鎊增長到1801年的2569.9萬英鎊。[282]

  西印度殖民地對法國經濟也至關重要。法屬聖多明各(SaintDomingue)在18世紀80年代特別繁榮,其外貿總額超過整個美國。法屬西印度殖民地占了法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5,海外商船總噸位的2/3,註冊海員的1/3。人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丟失了這些殖民地,法國的經濟和海軍實力會遭到沉重打擊。[283]對英國而言,奪取這些富庶的殖民地實屬一舉多得,不但可以打擊對手,更可以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

  其次,從戰略方面講,英國占領敵人殖民地,就可確保通向印度的航路暢通無阻。1793年—1815年英法之間的戰爭,對英國來講一方面是為了生存而戰,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衛英國海上及商業利益,保衛英國殖民地。小皮特的戰略與他父親老皮特的戰略十分相似,他認為真正的英國利益在歐洲之外,某些地區如低地國家、波羅的海、地中海等,在這些地方英國的安全會受到威脅。[284]因而1795年法國占領荷蘭之後,英國隨即派兵攻占荷屬開普殖民地,東印度公司也派兵攻占了荷蘭殖民地斯里蘭卡,這兩個地方對保護印度至關重要。

  開普殖民地地處非洲大陸最南端,是歐洲通往印度的中轉站,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斯里蘭卡則是印度次大陸的「一滴眼淚」,是保衛印度的門戶。占領開普、斯里蘭卡這兩塊殖民地是英國保護印度的重要措施,對英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英國經過1795—1803年短暫占領開普後,1806年又第二次占領,最後在1814年,荷蘭正式將開普殖民地割讓給了英國。這一時期英國還占領了馬來西亞、爪哇、馬爾他以及西印度群島的一些殖民地,其中大部分在戰後又還給了原宗主國如法國、荷蘭、西班牙等。[285]

  最後,奪取敵人殖民地也比較現實。英法開戰之時,英國的陸軍力量非常弱小,小皮特剛把軍隊人數削減到1.8萬人。[286]這些軍隊既要維護秩序,又要抵禦敵人入侵,根本不可能抽出兵力支援大陸盟國。但英國海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1790年,英國皇家海軍500噸以上的軍艦總噸位為45.89萬噸,法國同等噸位的軍艦總噸位為31.43萬噸。[287]強大的海軍足以使英國在海上自由遊蕩,保衛英國的殖民地並奪取法國的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奪取敵人具有戰略意義的據點,不但對英國海上霸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還可以消滅敵人的經濟資源,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確實是一舉多得的政策。

  法國也想奪取英國的殖民地,法國認為殖民地是英國財富的源泉,奪取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的力量就會衰弱。雅各賓派的領袖們曾呼籲法國人民:「要麼將和平建立在摧毀倫敦塔之上,要麼吸乾腐朽的英國財富。」也就是說,法國要麼進攻英國,要麼進行殖民和商業戰爭。[288]拿破崙是個偉大的執行者,1798年拿破崙率領遠征軍躲過英國艦隊的追擊,在埃及登陸,其目的就是為了從埃及威脅英國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切斷英國同印度的聯繫,推翻英國在印度的統治。[289]為了威脅英國,法國派軍艦到印度海岸,和印度一些土邦結成聯盟,鼓動它們反擊英國,企圖恢復法國在印度的統治。在西印度群島,法國也派了五艘巡洋艦[290],英屬西印度群島受到了巨大威脅。《亞眠和約》簽訂後,拿破崙一面進行國內改革,一面制定龐大的殖民擴張計劃。在歐洲,拿破崙企圖恢復從萊茵河到阿爾卑斯山的法國天然疆界,在海外則恢復18世紀法國喪失的殖民地。拿破崙尤其想收復七年戰爭中失去的在印度的殖民地,而法國在18世紀所失去的殖民地大多為英國所得,因而拿破崙的擴張計劃首先與英國發生衝突。[291]

  戰爭開始的頭兩年,英國的政策取得很大成功,許多法國海外殖民地都被鄰近的英國殖民地駐軍侵占。鄧達斯曾經指示:「法國海軍遭到沉重打擊後,占領這些西印度殖民地將會阻止法國海軍恢復。」[292]實際上,英國占領敵人殖民地的戰略也得到英國國內大多數人的認可,這個戰略的核心是摧毀法國海軍和商業力量,並不是擴大英帝國版圖。無論誰占領了這些富饒的島嶼,都會使其海上力量占絕對優勢。當然,英國也為占領這些殖民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遠征西印度的英軍和水手傷亡慘重,死亡率達70%,其中絕大多數人死於黃熱病和瘧疾。[293]由於傷亡率居高不下,當地指揮官決定招募黑人入伍,1798年,作為權宜之計,軍隊開始出錢購買奴隸來補充兵員。9年內,英國共購買6800個奴隸,花費48.4萬英鎊。[294]

  在這種政策的指導下,法國革命及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從法國、荷蘭、西班牙手中奪取了大量殖民地,英帝國的版圖迅速擴大。戰爭結束之時,根據維也納會議簽署的《最後文件》,英國雖然放棄了一些它所征服的殖民地,但那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殖民地,則被英國永久占領,其中包括非洲南部的開普殖民地(Cape Colony),亞洲的錫蘭(Ceylon,即斯里蘭卡),南美洲的埃斯奎博(Essequibo)、德梅拉拉(Demerara)、伯比斯(Berbic)(都在今蓋亞那境內),西印度的特立尼達(Trinidad)。英國還占領了馬爾他島(Malta)、塞席爾群島(Seychelles)和馬達加斯加附近的模里西斯島(Mauritius),並從丹麥手中奪取了北海的重要據點赫爾戈蘭島(Halgoland),並將愛奧尼亞群島(Ionian Islands)置於英國保護之下。在這一時期,英國在印度的領地也大大擴大,第二英帝國的基本框架定型了。

  戰爭期間,英國殖民地的經濟得到很大發展。這一時期正值英國工業革命飛速發展時期,英國主要工業部門以機器代替手工生產,以工廠制代替作坊制,結果生產量和勞動生產率均有較快的增長。英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雖然還存在著一些商品的再出口,但英國外貿已變成商品銷售為主,對外貿易成了英國經濟的生命線。以實際價值計算,英國出口的貨物從1798年的4260萬英鎊增加到1800年的5230萬英鎊,離港船隻增加了1/3,幾乎達到200萬噸。[295]在這種情況下,殖民地作為英國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對英國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大。英國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必須保護已有的殖民地,尤其要保住印度這塊東方寶地,並確保通向印度的航道暢通。英國占領地中海諸島,占領開普、斯里蘭卡等,都是為了保護通向印度的航路。

  而西印度群島殖民地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戰爭使得棉花的價格飛漲。18世紀大部分年代,英國從東方購買大部分原棉,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從東方運來的棉花已經滿足不了英國的需要。到1790年為止,西印度群島殖民地已經供應英國需要的棉花的70%以上。英美戰爭以及英國對美國港口的封鎖,使西印度群島殖民地暫時消除了一個危險的競爭者,1808—1815年期間,牙買加與特立尼達都從對拉丁美洲的貿易中獲得大量利潤。[296]

  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屬北美殖民地進一步鞏固。1791年,下加拿大大約有16萬人口,其中講英語的有1萬人。20年後,這裡的人口達到27.5萬人,其中從美國來的移民就有3萬人。[297]1815年,下加拿大人口又增至30萬人,是1791年的兩倍。[298]上加拿大的人少些,但增幅很快。據估計,1792年,上加拿大人口為1.2萬人,到1800年有3.5萬人,1812年為7.5萬人。[299]1791—1812年,上加拿大人口增長了500%。[300]儘管拓荒時期經濟困難重重,但是到1812年,上加拿大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就,沿著安大略湖北岸建立了一連串的殖民點,有的地方,如尼亞加拉半島居民點已經深入離湖岸幾英里的地方。在其他大西洋省份,也有7.5萬—8萬居民。[301]19世紀初,下加拿大的毛皮貿易衰落,但出口劇增。1810年,下加拿大木材出口已經占其全部出口的70%。在新的國際市場和國內消費的刺激下,農業也有巨大發展,其農產品出口總值由18世紀90年代的30萬英鎊增至1811年的122.1萬英鎊。[302]

  由於戰爭的刺激,各殖民地經濟迅速繁榮。英國政府逐漸放棄了舊的重商主義殖民政策,放棄了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促進了殖民地經濟的發展。紐芬蘭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之一,在經濟上對英國十分重要,尤其對於英國船運業和捕魚業的重要性更為顯著。不列顛貿易委員會甚至一度認為在財富和安全上,紐芬蘭的重要性大於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的總和。[303]18世紀末,紐芬蘭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它同加拿大和西印度殖民地貿易關係已經確立。1793年反法戰爭爆發後,英國水手被征入海軍,從英國來的漁船數量減少,定居漁業繁榮起來。紐芬蘭人口從1785年的1萬人增加到1815年的3.5萬人;[304]1824年,英國給紐芬蘭以殖民地地位。

  由於戰爭的刺激,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布雷頓角和愛德華太子島四個省的經濟也發展起來,尤其是木材業和造船業發展最快。儘管在重商主義殖民理論的指導下,英國很早就鼓勵北美木材貿易,但是由於路途遙遠,成本較高,北美木材貿易的發展受到限制。波羅的海沿岸一直是英國主要木材供應地,但是拿破崙戰爭完全改變了原有的供求關係。1793年以後,由於櫟木短缺,英國改變政策通過關稅保護,鼓勵從英屬北美殖民地大量進口木材。戰爭期間,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的經濟實行保護,1798年,英國對來自殖民地的木材幾乎免稅,一船隻徵收2先令,後來出於特殊原因,則完全免稅。[305]1803年,由於戰爭消耗,波羅的海沿岸的木材價格急升,北美殖民地輸往英國的木材量激增。1808年,英國政府對進入英國的大陸木材強行徵收高關稅,每船27先令4便士,1811年加倍,1812年則增至64先令。[306]而殖民地的木材進入英國卻不交稅,這一做法目的是保護英國海軍的木材供應,準備一旦英國失去波羅的海的木材供應也不至於束手無策。1810年關稅優惠加倍,1811年和1812年再加優惠,達到補償從北美運至英國的高運輸成本的水平還大大有餘。這種帝國特惠制度的結果是使上、下加拿大及沿海各省的木材工業空前繁榮,英國不少進口公司原來是與波羅的海進行貿易,而今大都轉向北美,接受英國政府的合同,投資砍伐和運輸殖民地木材。英屬北美殖民地木材的貿易量從1802年的21782噸增長到1807年的91660噸,1814年為110759噸。[307]約有1 500條商船、1.8萬名英國海員在從事北美大西洋木材貿易。[308]美國獨立戰爭之後,重建因失去美國而削弱的英國船隊,刺激了英屬北美殖民地的造船工業。1783年後,沿海各省每一個重要港口都有造船廠,所造的船多數賣給英國。北美殖民地已度過了艱難的「拓荒時期」,開始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1808—1815年間是加拿大各殖民地經濟大發展時期,最初,新斯科舍和新不倫瑞克只是地圖上的兩個地名,其後幾年內,這裡的港口和城鎮成了大西洋西岸最繁榮的地方,積累了大批財富和資本。兩地成了大西洋貿易體系中最活躍的兩個成員,很快就對新英格蘭的霸權形成了挑戰。

  在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期間,為應付戰爭需要,英國政府逐漸放棄了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權。美國獨立戰爭之後,儘管《航海條例》仍未廢除,但重商主義在英國正退出歷史舞台,自由貿易也開始興起。新、舊兩種體制共存是第二英帝國初期的一個特點,小皮特本人便深深信服亞當·斯密的理論,他是堅信自由貿易的第一位英國政治家,而追隨他的托利黨人也先後接受了這種理論。[309]1786年英法簽訂《英法商約》,這是根據新的經濟原則簽訂的第一個自由貿易條約。

  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對於殖民地貿易的限制大大放鬆,直至最終放棄。美國獨立雖然使它在政治上脫離了帝國,但是美國各州與英屬西印度殖民地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聯繫卻無法割斷。第一英帝國解體之前,為促進英國與其他國家殖民地的貿易,英國在1766年通過法案,將西印度殖民地的港口對外國船隻開放[310],在西印度殖民地設立了自由港。美國獨立後,英國《航海條例》實際上受到了挑戰。英國政府最初希望完全禁止英屬西印度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甚至用英國船也不行。但是英屬西印度殖民地與美國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使西印度殖民地強烈反對英國的政策,它們要求繼續將美國留在帝國貿易體制內。事實上,到1783年,能夠方便地為英屬西印度殖民地供應食品和木材的仍然是美國各州。1783年4月,英屬西印度種植園主和商人向英國政府提出:「同以前一樣,允許美國船隻自由地裝運美國領土的產品到蔗糖殖民地。」[311]1783年6月23日,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明確說:「西印度群島的貿易是美洲商業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沒有我們不行,我們沒有他們也不行。造物主把我們安置在地球上,我們就有必要互相往來。」[312]

  為此,1784年,英國政府做了一些變通,決定允許英國船隻裝載木材、牲畜、麵粉、穀物、桅杆以及各類海軍必需品從美國港口出發駛往西印度。[313]涉及一切海上貿易事務時,對待美國與對待其他外國沒有兩樣。[314]

  面對英屬西印度要求擴大自由港製度的要求,1787年,英國政府禁止任何麵粉、麵包、大米、小麥、其他穀類和木材從其他國家的西印度島嶼進入英屬西印度,但同時英國又規定:如遇緊急情況則例外。[315]同年,通過了新的自由港法案,在以下西印度殖民地設立自由港,其中牙買加有四個,多米尼加一個,巴哈馬一個。這些港口對歐洲國家的商船開放,但僅限於只有一層甲板、吃水量小於70噸的商船。[316]這樣,事實上在這裡實行了自由貿易。因為「緊急情況變得那樣頻繁」,自由貿易也就成了常態。自由港開闢後,這些殖民地的對外貿易額急劇增加。牙買加同西班牙的貨物貿易量每年達到5000—6000噸;1787—1790年,駛入多米尼加港口的外國商船數目超過了英國商船。[317]到1792年,自由港製度已經常態化。

  由於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英國對歐洲大陸的貿易銳減,因而英國便設法向歐洲大陸以及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走私其工業品,這樣西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就愈發明顯。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自由港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同時為了保衛西印度殖民地,也為了奪取更多的敵國殖民地,英國在1795—1796年間派遣了3.5萬人到加勒比海地區,但1796年死去1.4萬人。[318]英國在格瑞那達(Grenada)、安地卡(Antigua)、巴哈馬(Bahamas)、百慕達(Bermuda)等殖民地設立的自由港的貿易額也大大增加。大量的英國工業品運到英屬殖民地的自由港,再從這裡出口到其他歐洲國家的殖民地。1793年以前,僅格瑞那達的聖喬治自由港(S.George)每年從英國進口的工業品總額就達33萬英鎊。[319]而1793年之後,巴哈馬每年從英國進口的製造業產品達到50萬英鎊,而其中18.4萬英鎊的產品被西班牙人買走。[320]拿破崙戰爭期間,自由港的貿易額進一步上升。1805年10月到1806年10月,僅在巴哈馬殖民地,參與貿易的93艘商船就運送了價值60萬英鎊的貨物。[321]

  1808年新斯科舍和新不倫瑞克的總督主動宣布允許英國或美國船隻把某些列舉商品轉口運至西印度,後來這一決定得到了英國政府的認可。這實際上已經衝破了《航海法》的限制。1811年英國又進一步宣布:允許除法國之外的任何國家的船隻裝載某些重要產品,如小麥、麵包、餅乾、樹脂、瀝青等進入英屬殖民地的哈里法克斯、聖安德魯斯、聖約翰三個港口。[322]英國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進一步放鬆。同樣在印度,1793—1813年,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貿易壟斷權也被取消。1793年,東印度公司被迫允許一定數量的英國散商商品進入印度,從而在東印度公司近200年的貿易壟斷厚壁上打開了一條縫;而1813年頒發的東印度公司特許狀則廢除了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貿易壟斷特權,使印度對所有英國商人開放,東印度公司僅保留茶葉貿易壟斷和對中國的貿易壟斷。到1833年,東印度公司所有的商業特權都被取消,英國人可以自由定居印度,從事貿易和各種職業。[323]自由主義殖民政策與重商主義殖民政策並存是這一時期的一個獨特現象。但是其趨勢是重商主義逐漸消亡,自由主義日益壯大。

  由此看來,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對英帝國影響深遠。戰爭期間,英帝國不但在版圖上大大擴大,而且形成了一套新的殖民統治體制,英帝國開始了從重商主義殖民帝國向自由主義殖民帝國的轉變。拿破崙戰爭結束後,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進一步發展,自由貿易的呼聲進一步高漲,英國放棄對殖民地貿易壟斷的步伐也大大加快。1825年英國國務大臣威廉·哈斯金森(William Huskisson)宣布將英國殖民地的商業對所有友好國家開放,條件是英國的商船在這些國家的殖民地也享有同等的權力。哈斯金森還取消了向殖民地各港口所徵收的大多數收費。[324]至此,自由主義殖民政策基本確立。

  在這個過程中,英帝國的版圖迅速擴大,1792年英國占有殖民地26塊,至1816年占有的殖民地已擴展到46塊。[325]新的擴張可分三種情況,一是在西印度群島,二是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區,三是在印度和加拿大。在這三類地區中,前兩類是英國攻占敵人殖民地的結果,後一類是為了應付危急局面而進行戰爭的結果。

  西印度群島是歐洲殖民者開闢較早的殖民地,那裡盛產蔗糖,十分富饒,曾經是歐洲國家最重要的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之後,雖然西印度群島殖民地在英帝國中的地位下降,但是仍具有很高的經濟與戰略價值。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後,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殖民地受到威脅。大革命爆發不久,法國向加勒比地區派遣一支龐大的援軍,僅在多米尼克(Dominica)就有4000多名士兵[326],由此法國在加勒比海域占據了明顯優勢,大有將英國驅逐出西印度群島的跡象。面對法國的威脅,小皮特政府的第一個行動是向西印度群島派遣一支遠征軍,攻擊法國的西印度殖民地。[327]首相小皮特向格倫維爾指示說:「即使我們在地中海的部隊耽誤下來,西印度也必須保住。」[328] 1793年1月陸軍大臣亨利·鄧達斯發給牙買加總督一封私人密信中,談到了西印度殖民地的重要性,他說:「如果戰爭爆發,那麼使陛下政府和英王軍隊的保護達到法屬西印度殖民地,使它們從隸屬於大英帝國中獲得利益,並採取同樣措施使這些島嶼和現有英國殖民地一樣,免受那些必然導致他們完全滅亡的圖謀的影響和蔓延——這些必將是我國採取的作戰計劃的一部分。」[329]在英國未做好戰爭準備,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英國仍決定向西印度派遣重兵。1793年5月負責戰爭的國務秘書鄧達斯給格倫維爾的報告中,記載了英國海軍兵力分布的情況:英吉利海峽有25艘戰艦,地中海有20艘,西印度12艘,東印度5艘。[330]由此可見西印度在當時英帝國中所占據的位置。

  法國大革命客觀上為英國奪取西印度殖民地提供了有利條件。大革命爆發後,法屬西印度殖民地受到很大影響,1793年,法屬聖多明各殖民地的奴隸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口號,舉行反對法國人的起義,其他法屬西印度殖民地也有效仿。1793年8月,雅各賓派政府宣布解放殖民地奴隸,喚起了西印度殖民地黑人奴隸的狂熱希望,他們揭竿而起,要求得到應有的權利。[331]但種植園主頑強抵制,他們拒不執行國內的指令,許多法裔種植園主逃到了英屬牙買加(Jamaica)。法國殖民者甚至派代表到倫敦,請求將聖多明各置於英王的保護之下。[332]同時,英國又收到了來自法屬馬提尼克(Martinique)和瓜德羅普(Guadeloupe)殖民地保王黨代表呈送的歸附英國計劃,該方案提出,如果波旁王朝復辟,這些島嶼就歸還法國,或者用以交換英國在戰爭中有可能丟失的殖民地。法裔居民向英國宣誓效忠,但可以像加拿大人一樣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333]

  英國接受了法屬西印度群島的要求,以法國種植園奴隸主的邀請為藉口,於1793年9月從牙買加出兵,占領海地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區。11月,英國派7 000名士兵攻擊其他法屬西印度殖民地。1794年,英軍從法國手裡奪取了瓜德羅普、聖露西亞(St.Lucia)、多巴哥(Tobago)等地。1795年荷蘭、西班牙與法國結盟,英國又從荷蘭手中奪取了庫拉索島(Curacao)、德梅拉拉、埃塞奎博以及蓋亞那,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特立尼達(Trinidad)。除特立尼達之外,所有的殖民地在1801年根據《亞眠條約》歸還;但1803年重新開戰後,英國人重新占領了這些島嶼。1815年,根據戰爭最終解決方案,英國占領聖露西亞、多巴哥、特立尼達,又購買了德梅拉拉、埃塞奎博、伯比斯。馬提尼克和瓜德羅普還給了法國,這主要是由於英國希望維持英吉利海峽的安全。

  與18世紀以前的其他戰爭不同,1793—1815年的英法戰爭除了政治理念衝突之外,還與爭奪殖民地及商業霸權緊緊聯繫。戰爭中,英國一方面在歐洲大陸組織反法同盟,資助它們抗擊法國;另一方面乘勢建立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並用它來攻擊法國殖民地。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自此確立,這對以後英帝國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但是,攻占敵人殖民地的戰略在西印度群島卻遇到了極大困難,使英國付出巨大的代價。法屬西印度殖民地諸蔗糖島看起來很誘人,但入侵這些島嶼殖民地卻危險異常,其中最大的敵人便是黃熱病。[334]聖多明各殖民地是法屬殖民地中最大、最富饒的島嶼,1679年就被法國占領。該島盛產蔗糖,這裡每畝地所產蔗糖要比英屬牙買加多出2/3。[335]但是由於島上奴隸起義軍的頑強反抗以及黃熱病流行,致使英軍傷亡慘重,成千上萬名英軍士兵因黃熱病而死亡或殘廢。[336]英國最終未能占領法屬聖多明各島。在海地英軍遭到同樣重創,1795年西班牙從海地撤軍,英軍陷入孤立作戰境地,加上海地黃熱病流行,使英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1798年2月,在阿爾蒂尼特河谷平原,英軍戰敗,幾乎全軍覆沒,10月1日,英軍向奴隸起義軍投降。在六年的武裝干涉海地的行動中,英國軍隊死亡4.5萬餘人。

  當然,第二英帝國初期,帝國的擴張並非都是戰爭的副產品,獅子山殖民地就是一個特例。該殖民地建於1787年,最初是為了給英國獲得自由的黑人奴隸尋找一塊居住地,由英國人道主義者出資建立的。1785年英國就開始在非洲尋找合適的地方來安置流放犯,那時倫敦還有大量黑人貧民,他們大多是解放了的奴隸或者北美獨立戰爭時期的退伍兵。對這批人英國政府倍感頭疼,按照當時的《濟貧法》,貧民救濟應該由其原來的教區負責,但這些黑人顯然無法回到北美。因而就有人出主意,建議把他們運到非洲去。

  1787年,英國皇家海軍鸚鵡螺號(HMS Nautilus)與三艘運輸船抵達獅子山。船上運載了400名自由的黑人和60名沿途收押的白人妓女。[337]獅子山殖民活動最初並不順利,當地土著對他們進行抵制。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大批黑人效忠派逃到了新斯科舍,他們發現這裡氣候寒冷,並不是他們的理想之地,當地白人對他們也不歡迎。後來他們聽到了獅子山的移民計劃,很感興趣。1792年,在倫敦福音教派成立的「獅子山公司」(Sierra LeoneCompany)的組織下,1000名來自美國、加拿大的解放黑奴來到獅子山,建立了一種新形式的殖民地。

  1795年,500名被牙買加驅逐的黑奴來到獅子山,這批人由於叛亂而被流放到新斯科舍。在那裡他們發現自己不受歡迎,於是也設法來到獅子山。1808年,由於獅子山公司無法再向殖民地提供資助,遂將它轉給了英國政府。當時該殖民地沒有商業價值,也不適合英國移民。後來,該殖民地成了反對奴隸貿易和向非洲內陸擴張的前哨基地,才變得相對重要起來。

  這一時期,英國在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奪取了開普、斯里蘭卡、馬來亞、馬爾他等殖民地,主要是考慮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開普殖民地位於非洲最南端,在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是歐洲通往亞洲的必經之地,是歐洲通往印度的中轉站,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最早來到南非地區的歐洲人是葡萄牙人;1652年4月,荷蘭東印度公司派遣范里貝克(Jan van Riebeeck)率80名公司雇員來此建立了一個後勤補給站,並圍繞這個中心建立起第一個白人殖民地。在最初五六十年,開普殖民地的土地擴張是緩慢的。從18世紀初開始,荷蘭殖民者中以畜牧為主的農場主(後來漸漸被稱為布爾人)加快了土地擴張的速度,這種擴張一直持續到18世紀末。

  隨著荷蘭的國際地位日益衰落,在世界舞台上,英、法開始了激烈的爭奪,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好望角成為雙方的必爭之地。美國獨立戰爭後舊的英帝國崩潰,印度成為新帝國的支撐點,在英國政治家看來,開普無論是在商業上還是在軍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338]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宣稱:「無論哪個列強占據了開普,它都將控制印度。」[339]早在1780年,英國內閣就試圖派兵占領開普,以確保通向印度的航道暢通。[340]東印度公司主席在向英國內閣的報告中就指出:「那些占據了好望角的國家便擁有了通向東印度的鑰匙,這個道理對我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實際上,我們必須把好望角做為印度的直布羅陀。」[341]法國革命中荷蘭與法國簽定《海牙和約》,荷蘭改稱巴達維亞共和國(Batavia Republic),成為法國的僕從國,這對英國來說是個沉重打擊。隨後,親英的荷蘭國王威廉五世逃往英國,他訓令荷蘭東印度公司將財產移交給英國人,以免落入法國之手。1795年6月英國人藉口保護「盟國」的海外殖民地,派兵進軍開普殖民地,駐守海港的荷蘭正規軍不戰而逃,當地布爾人民團也只是象徵性地進行一些抵抗。9月15日,英軍順利實現占領,「名正言順」地接收了開普殖民地的管轄權。

  這次占領歷時八年,從名義上說是代「盟國」占領,但是實際上卻在做長期占領的準備。英國當局取消了加爾文教作為南非國教的地位,確立宗教自由的政策,同時英國傳教士加緊在南非傳播英國國教。1796年,英國取消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開普所做的種種限制,以贏得荷蘭裔居民的效忠。[342]

  1802年3月27日英法簽訂《亞眠條約》(Treaty of Amiens,1802),條約規定英國將戰爭期間所占的法國及其盟國的殖民地都給予歸還,但斯里蘭卡和特立尼達島除外。法國將特立尼達島割讓給英國,巴達維亞(即荷蘭)將斯里蘭卡割讓給英國,而英國將馬爾他島歸還給聖約翰騎士團(Knights of St.John)。[343]根據條約,1803年2月20日,英國極不情願地撤出了它統治了八年的開普殖民地,由荷蘭政府接管。但同年5月英法再度交戰;1805年英國軍艦再次逼近開普,1806年1月英國第二次占領開普殖民地,此後就再也不願意把它交還給荷蘭了。1814年維也納會議上,英國迫使荷蘭政府正式將開普殖民地移交給英國。此後直到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開普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從大西洋通向印度洋航線上最重要的海軍基地。英國在好望角港口駐紮重兵和艦隊,拱衛它在兩大洋上的航線。

  開普殖民地對英國維持海軍優勢及它在東方的開拓具有重大意義,為英國推行海上霸權和殖民霸權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19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軍艦和遠洋商船從使用風帆改用蒸氣動力,而盛產煤炭的南非,又從原來的海上食物供應站轉變成極其重要的加煤站,開普殖民地在大英帝國中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為了保衛開普殖民地,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在開普殖民地的駐軍始終維持在4000人以上。

  而且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印度殖民地對英國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成了英國重要的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印度輸往英國的棉花等原料激增,英國輸往印度的工業品也急劇增加,航行於兩大洋航線而停泊於開普的軍艦和商船數目直線上升,這些船隻在開普港停泊,補充給養,船員也得以休養。開普殖民地成了通往印度的重要的戰略基地。

  錫蘭(Ceylon)(即現斯里蘭卡)地處印度次大陸南端,是扼守印度洋保衛印度的門戶,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最早來到斯里蘭卡的歐洲殖民者是葡萄牙人。1505年,在一次海上搜捕中,葡屬印度殖民地總督弗郎西斯科·德·阿爾梅達(Francisco de Almeida,1450—1510)派遣自己的兒子洛淪索去追擊進行海上偷運的阿拉伯運輸船。由於海上突然起了風暴,葡萄牙軍艦不得不尾隨阿拉伯人的海船進入一個港口躲避,這個港口就是位於斯里蘭卡(Sri Lanka)西部沿海的科倫坡(Colombo),斯里蘭卡從此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葡萄牙統治時期,斯里蘭卡的政治經濟制度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對於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吸引力最大的是肉桂,因此他們來到斯里蘭卡以後,首先抓在手裡的就是島上肉桂貿易的壟斷權。在經濟掠奪過程中,他們沒有對其所控制的僧伽羅國家的現存的行政管理結構進行干涉,而是利用僧伽羅國家原有的一套行政機構和管理制度為自己服務。[344]

  1658年,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下斯里蘭卡,成了第二個統治斯里蘭卡的西方殖民國家。荷蘭人統治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沿海,所以對斯里蘭卡社會結構也沒有造成多大破壞。

  隨著英國在印度的擴張,斯里蘭卡的重要性日漸顯現。對英國人來說,要完成對南印度的征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其在印度洋上的海上優勢,而斯里蘭卡的亭可馬里(Trincomalee)港口是一個優良的港口,可以給英國人控制印度海岸提供戰略據點,對保護印度至關重要。同時斯里蘭卡資源豐富,尤其是這裡出產肉桂,對英國人也有很大誘惑力。

  1758年印度的馬德拉斯被法國占領,亭可馬里港的戰略地位就變得更加重要。荷蘭站在法國一邊,不允許英國軍艦在亭可馬里停泊。1794年法國攻入荷蘭,荷蘭投降,荷蘭總督逃到英國,英國便利用這個機會,由東印度公司派兵占領了斯里蘭卡,以阻止法國接管斯里蘭卡。英國於1795年2月開始進攻島上荷蘭人的定居點,1796年2月英軍攻占科倫坡,將荷蘭人趕出了斯里蘭卡,占領了整個斯里蘭卡島,開始了150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

  在戰爭中,地中海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地處地中海之中的馬爾他(Malta)島則是英國扼守地中海的門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但這塊島嶼對法國來說同樣十分重要,拿破崙曾經對一個英國大使說,他寧可讓英國人占領一片巴黎的郊區,也不願讓他們占領馬爾他島。[345]153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將該島授予聖約翰騎士團,此後兩百多年這裡一直由騎士團統治。拿破崙戰爭期間,英法曾經對該島進行爭奪,1798年6月9日拿破崙率軍遠征埃及途中登上了馬爾他島,開始了法國對該島的統治。法國對馬爾他實行的是肆意掠奪政策,激起了馬爾他人的反抗。1798年9月,馬爾他向停靠在西西里的英國海軍求援,英國隨即派軍隊對該島進行封鎖。1800年英國接管了該島,並將該島作為英國的保護領。曾經親臨馬爾他的英國海軍軍官鮑爾上校論述了占領該島的好處:一是把大港作為英國在地中海進行貿易的主要集散中心;二是馬爾他諸港能為英國海軍作戰提供可靠的基地;三是管理群島的費用,憑進口稅和騎士團產業的收入就足以開支,而不必由英國國庫開支。[346]1802年,馬爾他派代表團到倫敦,請求把馬爾他列島置於英王陛下的永久保護之下,馬爾他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隨著戰爭的進行,英國政府認識到馬爾他在地中海具有何等重要作用。騎士團的小造船廠為皇家海軍提供了一個有用的修船基地,馬爾他還可以用來對法國在地中海的利益加以排擠。1803年,納爾遜(Horatio Nelson,1st Viscount Nelson)將軍便宣稱:「我現在宣布,我把馬爾他看成是印度最重要的外圍工事,而且它將對地中海東部諸國及整個義大利南部產生巨大影響,根據這一點,我希望我們永遠也不要放棄此島。」[347]1805年初當有人徵詢基思海軍上將對地中海各軍港作用的意見時,他毫不含糊地回答:「馬爾他較之我所提到過的一切港口都更為優越,整個港口遍布著絕妙的防禦工事,只要它掌握在英國手中,任何敵人也不敢在這裡登陸,因為圍攻它所需要的兵力不可能從島上獲得給養,而一旦出現優勢艦隊,圍攻的軍隊將只有投降……馬爾他所有的兵工廠、醫院、倉庫等規模都很大。」[348]而且,馬爾他的商業作用也日益凸顯,它不僅是皇家海軍的基地,還成為一個貨物倉庫,可將各種貨物批發到義大利等地,1806年拿破崙頒布《柏林敕令》(Berlin Decree,1806)後,馬爾他的商業價值就更為巨大了。

  英國占領爪哇(Java)、馬六甲(Malacca)也是出於戰略考慮。1810年英國印度管理委員會向印度總督明托勳爵發出指令:「要將敵人趕出爪哇。」[349]英國人無意永久占據荷蘭的這一領地,他們的一個目的是破壞拿破崙包圍印度的計劃。1811年8月,英國東印度公司派兵占領了荷屬爪哇殖民地。這個殖民地是荷蘭最富饒的殖民地,但英軍只占領了五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英國將它歸還給荷蘭。

  英國作為海上強國,對占領大洋上的要衝一向非常敏感。馬來半島(Malay Peninsula)和蘇門答臘島(Sumatra)之間的馬六甲是進出遠東的必經之路,因此英國人早就處心積慮想插足此地。18世紀8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利用馬來半島北部的吉打蘇丹阿卜杜拉需要援助的機會,與阿卜杜拉簽訂協議,根據協議,靠近吉打海岸的租給東印度公司,公司每年向蘇丹支付3萬西班牙幣。[350]1786年8月,東印度公司派一小隊士兵,以英王喬治三世的名義占領檳榔嶼,更其名為「威爾斯親王島」。1800年,吉打蘇丹又將檳榔嶼對面大陸上的狹長地帶割讓給英國,英國人用這片地方種糧食。雖然英國人占領了檳榔嶼,但是該島距馬六甲海峽太遠,因此必須儘量在靠近海峽的地方再尋找一個據點。而馬六甲是最靠近海峽的一個港口,它仍然掌握在荷蘭人手裡。1795年法軍占領荷蘭後,荷蘭流亡政府將馬六甲轉交給英國。戰爭結束後,1818年,英國根據諾言將該地歸還了荷蘭;但六年之後英國與荷蘭又簽訂協議,英國用蘇門答臘島西海岸的一塊地換取馬六甲,馬六甲從此成為英國殖民地。

  除以上這些地方,英國在戰爭中取得的殖民地還有:印度洋的法屬島嶼波旁島(Bourbon)、模里西斯(Mauritius)、羅得里格斯島(Rodriguez)及塞席爾(Seychelles)。這幾個島嶼除波旁島外,都成了英帝國的一部分。在加勒比地區,英軍占領了特立尼達、馬提尼克、爪得羅普、聖露西亞、多巴哥、荷屬蓋亞那、庫拉索,丹屬聖托馬斯(St.Thomas)及聖克里奧克斯(Sr.Croix)。後來這些殖民地除特立尼達、蓋亞那之外,大都返還給了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國。[351]在印度洋,1796年,英國還從荷蘭手裡奪去了馬爾地夫(Maldives)。這樣,加上原來奪取的開普、斯里蘭卡殖民地,通向印度及東方的戰略據點基本上被英國占領。

  從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後又放棄這麼多它曾占領的殖民地可以看出,在這一時期,英國對於擴張新的殖民地並不是非常感興趣。拿破崙戰爭後期英國已完全擊敗了法國的海上勢力,消滅了法國及其盟國的船隊,成了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海上優勢確保了英國控制海上貿易,並大大擴大了它的貿易量,這就使它能頂得住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並不斷增加開支資助反法同盟各國。英國征服殖民地主要是「要禁止中立國與敵方殖民地通商,而把這項貿易保留給自己」[352]。

  海上霸主地位的確立,使得英國把殖民擴張重點轉向占據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據點,以確保其海上航線的暢通,並使英國可以得到它想要的任何地方。拓殖新的殖民地對英國來說已沒有多大意義了,英國占領的地方都與其海上力量與商業貿易有關,或者與英國現有殖民地的安全有關。[353]占領特立尼達主要是為了向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走私,多巴哥、聖露西亞兩個法屬島嶼對安的列斯群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開普殖民地是英國保持與東方殖民地聯繫的必經之地,占領模里西斯和塞席爾,是為了保衛東印度與遠東的聯繫。在地中海地區,英國占領馬爾他及愛奧尼亞島,加強了英國在直布羅陀以東海上的力量,保證了從亞歷山大港經紅海通向印度這條線路的安全。[354]而英國占領斯里蘭卡,正是為了保衛印度。

  雖然在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政府採取了攻擊敵人殖民地、占領重要的戰略據點的戰略,並且奪得了許多殖民地,但是這些征服與舊帝國時期的擴張有很大不同。此時英國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商業貿易上,對商業航道的暢通特別注意,而征服殖民地只是第二位的事[355],這與第一英帝國崩潰之後,英國所採取的殖民政策是一致的。既然如此,有人不禁要問:既然英國不願征服殖民地,為什麼英國在西印度損兵折將之時,仍然死守著那些島嶼,並把殖民擴張的觸角伸向世界各地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從政治上講,英國占領這些殖民地,目標是將敵人從歐洲吸引開,為戰後和談中的討價還價做準備。[356]1802年的《亞眠和約》(Treat of Amiens)及1815年《巴黎和約》中英國同意返還在戰爭期間占領的一些殖民地,為此提供了例證。

  其次,從經濟方面講,奪取敵人殖民地是打擊敵人的一個有效的手段。隨著戰爭的深入,英法鬥爭進入膠著狀態,小皮特及鄧達斯都認為:持久的戰爭只有靠經濟力量來取勝,如果法國丟失其海外殖民地,法國經濟就會枯竭[357],法國大革命以前,殖民地貿易在法國對外貿易中所占的比例很大,1789年占其進口貿易的1/5。[358]一方面,通過征服敵人殖民地可以割斷法國的商業資源,削弱、摧毀法國的海軍力量。另一方面,英國經濟則從戰時奪取的殖民地中受益,英國可以控制這些殖民地的原料供應,歐洲被迫從英國進口這些原材料,否則什麼也得不到,而英國卻為蘭開郡的棉紡織品及其他工業產品開闢了新的市場。[359]在1806年11月拿破崙頒布《柏林敕令》實行大陸封鎖政策之後,英國征服敵人殖民地還具有反擊法國大陸封鎖體制,進而粉碎封鎖體制的目的。

  最後,從戰略方面講,英國占領敵人殖民地又是為了確保通向印度的航路暢通無阻。美國獨立之後,英國政府並無意在印度進行新的擴張,1784年《印度法》第34條明確規定:「追求征服、擴大印度占領地的計劃對於國家政策、理想、道德及榮譽而言是個臭名昭著的措施」,除了純自衛目的外,「任何對印度境內的宣戰、敵視或為戰爭而締約都是非法」。[360]也就是說,英國政府不允許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採取戰爭和征服的政策。前印度大總督黑斯廷斯被彈劾的一大罪狀是他曾在印度窮兵黷武、連年征戰。但是在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戰爭期間,尤其是韋爾斯利(Richard Colly Wellesley,Marquees)任印度大總督時,英印殖民當局在印度仍進行了一系列戰爭,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地急速擴大,使印度成為第二英帝國的支柱。

  接替黑斯廷斯的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1st Marquis,1786—1793),他是第一個以上院議員身份擔任印度總督的人,他和鄧達斯關係密切,獲得東印度公司董事會的大力支持。根據1786年的法案,他可以支配參事會,對馬德拉斯和孟買實行有效的控制,還被授予了猶如總司令那樣的軍事控制權,這樣他在印度的地位就非常鞏固了。[361]

  康沃利斯到達印度後不久便認識到,嚴格遵循《印度法》的禁令是不可能的,他認為這個法令「不免使我們公司總處於不方便的地位,必須在尚未預先爭取到得力同盟軍幫助的情況下發動一場戰爭」。康沃利斯還考慮到當時歐洲的國際環境,認為英法在歐洲一有戰端,必然會在印度引起反響。而同法國人結盟的邁索爾蘇丹提普(Tipu)也在大力擴充軍隊,積極開展外交活動,準備打擊英國人。康沃利斯於1788年3月寫信給駐紮官馬利特說:「我把同提普的決裂,看作與法國發生戰爭的必然的直接的結果。如果那種情況發生,馬拉塔人的有力合作,對我們在這個國家的利益的確是最重要的了。」[362]

  於是他在1790—1792年和馬拉塔聯盟(The MarathaConfederacy)及海德拉巴(Hyderabadi)結成攻守同盟,馬拉塔和海德拉巴答應各派1萬人和英軍一起戰鬥。有了這樣的準備,英國人於1790年發動了第三次英邁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將近兩年,提普蘇丹雖然率領軍隊奮起抵抗,但由於寡不敵眾,在首都被圍困的情況下不得不求和。1792年3月雙方簽訂條約,提普蘇丹賠款3300萬盧比,割讓領土的一半。[363]通過戰爭英國人獲得了對馬拉巴爾(Malabar)等地的統治權,並取得丁迪古爾(Dindigul)及其南部毗鄰地區;在印度東部,英國獲得了巴拉馬哈爾縣(Baramabal District),並將其併入孟加拉和馬德拉斯管轄區,大大擴張了東印度公司的領土。

  不久,馬拉塔聯盟和海德拉巴又發生火併,海德拉巴被打敗,割讓一半領土給馬拉塔聯盟,從此失去南印度三強之一的地位。海德拉巴為了對付馬拉塔人接受英國駐軍,訂立了軍費補助金條約,成了英國的附屬國。

  這樣,在18、19世紀之交,英印帝國的輪廓已經可見。沿海地區和肥沃的內陸平原都掌握在英國人手裡,已與英國人講和的印度王公們保留了一些內部自治,但卻不能自行制定外交政策。英國人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征服的成果,於是英國人又重提不干涉政策。

  1793年約翰·肖爾爵士(Sir John Shore)繼任印度總督。肖爾是東印度公司一位文官,他在印度當了五年的總督。在其任期內,他嚴格遵循1784年《印度法》所規定的中立政策,這一時期英國在印度的勢力範圍也未擴大。然而,肖爾的不干涉政策並未能持久,英法戰爭爆發後,法國人把切斷英國同印度的聯繫做為削弱英國的手段,並試圖恢復法國在印度的統治。1798年拿破崙率軍遠征埃及,就是為了威脅英國在印度的殖民地。此外法國還支持印度土邦反對英國,馬拉塔人首先發動對英國的戰爭,印度的穩定被破壞。

  002

  1798年4月,莫寧頓勳爵(後稱為韋爾斯利侯爵)繼任印度大總督。新總督時年只有37歲,他是威靈頓公爵的胞兄。他作為印度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對印度事務頗有了解,「除了寇松,沒有一個印度總督像韋爾斯利侯爵那樣對有關印度政府的一切問題都這樣精通」。他是一位「成熟和淵博的學者」,還是一個強有力的帝國主義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目的是「在印度斯坦和德乾的每一個地區建立廣泛的聯盟和政治體系」,換句話說,是「把英國政府提升到印度的最高權力的地位」[364]。正是在他擔任總督期間,印度變成了英屬印度。

  韋爾斯利上任之時,英國在印度的局勢異常危急,肖爾總督採取的中立政策使東印度公司面臨嚴重的危險,公司宿敵提普蘇丹的實力大大增加。1797年,邁索爾提普決定同法國建立更密切的聯繫,企圖獲得法國人的支持。[365]因而在他統治期間,阻止法國勢力在印度重新抬頭,就成了英國擴張的主要因素。[366]

  韋爾斯利的政策是:全部掃除法國在印度的影響,不讓它在印度有立足點;而由於印度君主鼓勵法國人在印度建立立足點,因而英國在印度的策略就是:用英國在印度的霸權取代不干涉政策。[367]

  英國政府給他全力支持,讓他掌握一切可用的兵力。1799年,韋爾斯利藉口法國派艦隊來邁索爾,發動了第四次邁索爾戰爭。海德拉巴作為英國的附庸參戰。這一次英國除了軍事進攻外,還採取了從邁索爾內部收買封建主的方法,結果,邁索爾內部出現了一個內奸集團。戰爭開始後,儘管提普蘇丹奮力抗戰,但是由於邁索爾內奸集團的破壞,致使英國軍隊長驅直入,提普蘇丹不得不退守首都。1799年5月4日,英軍用大炮轟開城門沖入城內,邁索爾內奸集團關閉內城城門斷絕了提普蘇丹的退路,提普蘇丹戰死,他的兒子投降,邁索爾國滅亡,其領土大部分被英國人兼併,海德拉巴也分到一些,少部分留下用以扶持王室的後裔。一支英軍駐紮此地,由邁索爾供養。[368]英軍還從邁索爾國庫中掠取了1143216英鎊的財物。[369]邁索爾的淪亡使英國完成了對德干以南地區的征服,為英國進一步吞併印度打下了基礎。

  為了保衛英國在印度的統治,韋爾斯利對印度各邦採取了「軍費資助同盟」政策。印度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面對這種情況,對每一個王公實行武力征服是東印度公司力所不及的。對大批弱小的王公來說,也不需要武力征服。所以英國人很早就考慮採取另一種征服手段,即用駐軍和訂立條約的辦法把這些小邦國變成自己的附庸。其中最常用的是資助同盟條約,這項政策的主要內容是:英國軍隊駐紮該國擔負防禦任務,由該國負擔全部費用,或者劃出一片土地給公司作為給養費來源;這些小邦國在外交上要接受東印度公司的監護。[370]按照資助同盟體系:「未經英國政府了解和同意,印度各邦不得從事戰爭,也不得和任何其他邦進行談判。大的公國各以英國軍官指揮的一支土著軍隊來維持公共和平,它們各自割讓某些有充分主權的領土,以支付這支軍隊每年的費用,小公國則對最高權位者納貢,作為回報,英國政府對它們個個都加以保護,以抵抗任何入侵的外敵。」[371]

  資助同盟政策加強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地位,「讓當地王公自己支付鎮壓他們的軍備費用」[372]。這是一種不平等條約,接受這個條約就等於成為東印度公司的藩屬。這樣做好處很多:既然是一種不經過戰爭的征服,就無需耗費公司的錢財,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分駐在各附屬國,控制印度各土邦,最終確立英國在整個印度次大陸的最高權力。英國人通過這種方式,把一大批土邦納入英國人的管轄範圍下。一些王公之所以接受這種條約,有的是因為受到英國人軍事進攻的威脅,有的是由於和別的王公有矛盾或者內部有矛盾,想藉助英國人的力量保護自己。最早和英國人簽訂這種條約的是奧德和卡爾納典克,1813—1823年,中印度145個小王公,喀提雅瓦爾145個小王公和拉其普他20個小王公被納入資助同盟體系。[373]

  如果說,在此之前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擴張還是遮遮掩掩的話,韋爾斯利的政策則是赤裸裸的擴張。1801年,韋爾斯利總督與奧德簽訂新條約,那瓦布的大部分領土割給了英國,奧德地區主要由英軍防守,那瓦布每年付現款給他們。通過條約,英國將先進的英國軍隊駐紮到印度人的心臟地區。以後,資助同盟體系擴大到印度其他地區。韋爾斯利剛上任之時,英國只是印度六個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而7年之後,英國已成了印度半島的霸主。在他任職期間,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軍隊由1790年的9萬人上升為1815年的20萬人,這些軍隊不僅用來防衛、擴張,還被用來徵稅和治安。[374]在資助同盟體系下,韋爾斯利利用結盟、戰爭等手段,擊敗一個個強敵。

  英國在印度的擴張行為動機複雜,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為了掃除法國人在印度的影響。那些同法國人勾結的土邦要麼被解除武裝,要麼與英國兵戎相見。尼扎姆最早接受資助同盟條約,並且解除了武裝,遣散了法國軍官。[375]而同法國人秘密結盟的邁索爾人則受到英國的嚴厲打擊。1801年,英國吞併了卡納蒂克,其全部軍政、民政事務由東印度公司接管,公司保證將卡納蒂克1/5的收入留給那瓦布作為年金。[376]

  1803年,韋爾斯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第二次英國對馬拉塔戰爭。第三次英邁戰爭後,馬拉塔聯盟分到一大片邁索爾的領土,隨後和海德拉巴作戰又得到其一半的領土,其結果是聯盟的統治者自我陶醉,他們因分贓問題而相互爭奪,內鬥不已,既不對英國人可能的侵略做任何準備,也不進行內部改革來增強國力。19世紀初,馬拉塔聯盟內各王公相互征戰愈演愈烈,英國人利用這些矛盾挑撥離間,阻止他們的聯合行動,這種外交手腕取得了成功。面對英國人的進攻,王公們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敵。儘管馬拉塔的兵力達25萬,而英國在印度各地的兵力只有5.5萬人,但聯盟各王公最後被英國人各個擊破。[377]

  第二次馬拉塔戰爭使聯盟各王公喪失了大片土地,聯盟也失去了強國地位,政治上已經部分失去了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受英國人控制。英國人在馬德拉斯和孟加拉的領地現在完全連接起來。這場戰爭還徹底摧毀了法國人在印度的影響,由法國人訓練的軍隊被遣散,1803年12月,英國同北方的信希亞簽訂了《蘇傑爾·安江干條約》,朱木拿河和恆河之間的領土以及其他一些領土割讓給英國。對印度名義上的最高權威莫臥兒皇帝的控制權也從馬拉塔人手中轉到了英國人手中。[378]這個條約的簽訂標誌著莫臥兒帝國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真正結束了,英國評論家芝羅講道:「我們現在是印度十足的主人了,只要我們採取適當的措施,使其更加鞏固,那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動搖我們的權力。」[379]

  儘管韋爾斯利為英國在印度的擴張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的擴張政策在英國國內還是受到攻擊,許多英國人認為新征服的地區太遼闊,不易經營獲利,東印度公司的債務也從1797年的1700萬英鎊增加到1806年的3100萬英鎊。[380]小皮特和鄧達斯起初支持韋爾斯利是因為他們相信法國對印度的威脅確實存在,當這種威脅消除之後,大臣們對他的擴張便漠不關心。1804年英法重新開戰之後,英國又面臨法國入侵的威脅,小皮特則擔心韋爾斯利的政策力不從心。[381]這樣在英國便出現了一種奇特的局面:當韋爾斯利旗開得勝時英國政府是不干涉的,但當他一旦失敗,他的「好戰政策」便遭到強有力的指責,連小皮特本人也宣布「韋爾斯利的行事多半是輕率的、不合法的,不能容許他繼續留在政府之內」。[382]這種大環境決定了韋爾斯利的命運,1806年他被召回。

  韋爾斯利離開印度後,他的繼任人巴洛(Sir George Barlow)和明托(Lord Minto)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他們與土邦王公進行和解。[383]明托任總督時,拿破崙戰爭正處於高潮,歐洲的局勢使英國無暇分散力量向印度派兵,而印度的局勢也迫使英國不能後退。明托在穩定印度局勢的同時派特使出使波斯,以消除法國的影響,並派遣1萬名士兵占領了法屬波拿巴島、模里西斯和塞席爾島。1810年,根據印度管理委員會的指令,明托派兵占領爪哇,以破壞拿破崙包圍印度的計劃。[384]

  馬拉特王公們在第二次馬拉塔戰爭中蒙受了羞辱,近一個世紀來在印度封建勢力紛爭中處於支配地位的他們,不願意接受英國這個外來勢力的擺布。1817年11月,巴吉·拉奧二世領導佩什瓦起義,燒毀了英國統監的官邸,攻打英軍的軍營。佩什瓦起義對其他馬拉塔王公是個鼓舞,他們紛紛起兵響應,第三次馬拉塔戰爭由此爆發。但馬拉塔軍完全不是英軍的對手,到1817年底,朋斯拉軍、霍爾卡軍都被擊潰,1818年佩什瓦軍隊也被擊潰,佩什瓦投降。明托趁此機會取消佩什瓦的職位,兼併了佩什瓦的土地,巴吉·拉奧二世被軟禁在康浦爾,靠每年80萬盧比的養老金生活。1818年,英國還與霍爾卡、朋斯拉簽訂條約,這兩個王公被迫割讓大片領土給英國人。[385]

  經過1817—1818年的第三次馬拉塔戰爭,馬拉塔聯盟不復存在,各個王公領地的相當一部分土地被兼併,併入孟買管轄區,但保留了馬拉塔諸王公政權的殘骸,使之成為附屬於東印度公司的土邦。馬拉塔聯盟的瓦解,消除了英國征服印度道路上的最強勁的敵手,德干和印度斯坦落入英國人之手。儘管印度各地特別是北、中部尚存在一批大大小小的王公,但他們已經沒有力量可以和英國殖民者抗衡了,英國全面征服印度已在所難免。

  法國大革命的風暴對澳大利亞、加拿大這兩個殖民地的影響不是很大,這一時期,這兩個殖民地都站穩了腳跟,並開始發展壯大。到1815年,澳大利亞殖民地已經越過藍山,開始向澳大利亞內陸發展,隨著牧羊業大規模地發展,澳大利亞的民族經濟已經初步建立,殖民地已經鞏固。

  英屬北美殖民地也進一步鞏固發展。從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到第二次英美戰爭,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特點逐漸形成。一些探險者橫跨大陸,來到太平洋海岸,一個新的毛皮貿易帝國正在興起。與此同時,大西洋沿岸各省依靠捕魚和通商逐漸繁榮起來,由於缺乏足夠的空間和肥沃的土地,自效忠派之後,除了一些蘇格蘭高地人來到新斯科舍、布雷頓角和愛德華王子島之外,再也沒有大規模的移民來到沿海各省。到18世紀末,沿海各省的居民總數大致為8萬人。

  1791年以後,仍有美國移民來到上下加拿大。1790—1812年,大約有10萬人從美國移居加拿大,這其中大多數是美國人,和效忠派並無多大聯繫。吸引他們的是便宜的土地,而不是生活在英王的統治之下。[386]在1791年,上下加拿大兩省共有大約18萬人,其中只有1.4萬人居住在上加拿大,但到1812年時,上加拿大人口超過9萬人,下加拿大則多達33萬人。下加拿大人口增長主要得益於法裔居民的自然增長,只有大約9000名美國人遷移到那裡,他們與早期到達的效忠派一起,居住在聖勞倫斯河以南的東部城鎮。[387]

  由於拿破崙戰爭的刺激,各殖民地經濟迅速繁榮。英屬北美殖民地已度過了艱難的「拓荒時期」,開始平穩發展。農業仍然是最主要的產業,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加拿大殖民地的木材業和捕漁業都有很大發展,哈利法克斯成了重要的海軍基地和貨物集散地。1800—1814年,加拿大向英國的出口也大大增加,出口物主要是小麥、木材、海豹皮、鯨油、桅杆、船板。英屬西印度殖民地向加拿大的出口也大大增加,僅咖啡的出口量就從13050磅增至63929磅。[388]北美各殖民地之間的貿易也有很大增加。

  英屬北美殖民地真正穩固下來還是在1812年英美戰爭之後。在這之前,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人口大大增加。

  1810年,大約有50萬人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安了家[389],1795—1812年之間,數千名非效忠派美國人也移居到上加拿大。他們主要是被廉價的土地所吸引,而不是喜歡英國的制度。[390]老魁北克省的大法官呼籲把整個英屬北美置於一個政府之下,他說:「為了帝國各部分的共同利益和安全起見,把大不列顛在北美洲的老殖民地的殘餘部分放在一個政府的統治之下吧。」[391]但是,當時美加邊境尚未劃定,年輕的美國時刻想把加拿大吸收到美利堅聯邦中來,加拿大仍受到美國入侵的威脅。

  根據1783年《巴黎和約》,俄亥俄地區被劃給美國,但英國認為加拿大西部邊境受到了美國的威脅,因此藉口美國未清還效忠派的財產,遲遲不肯撤出俄亥俄地區駐有兵士的貿易站。實際上,1783年《巴黎條約》簽訂後,英國很快就後悔讓出了如此廣袤的西部土地,因而設法拖延該地區的割讓。另一方面,美國也沒有放棄吞併加拿大的野心,1786年傑斐遜宣稱:「應當把我們的聯邦看作是基地,我們應該從這裡出發遍布全美洲,北美和南美。」兼併加拿大的念頭,在富蘭克林這些人的頭腦中也深深紮下了根。印第安人問題是另外一個因素,美國唯恐印第安人對美展開襲擊活動,英國也害怕受印第安人的拖累。加拿大總督卡爾頓曾一度希望在美國與上加拿大之間建立一個印第安人的隔離區,藉以保護上加拿大。而美國卻設法以武力奪取俄亥俄以南的地區。1794年,美國在「落木戰役」中最終擊敗印第安人,奪取俄亥俄以南的地區——卡爾頓建立緩衝區的希望也隨之破滅。

  在英美關係日趨緊張的形勢下,美國感到本身力量還很弱,國內也不團結,西南部虎視眈眈的西班牙殖民地仍是隱患,若再深入卷進與印第安人的衝突甚而與英國作戰,恐怕對自己不利。1794年4月,美國總統華盛頓派遣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約翰·傑伊(John Jay)赴英國進行談判。1794年11月19日,英美簽訂《傑伊條約》(the Jay's Treaty),條約規定:英國撤走在美國西部所占領的據點和要塞,但仍可在美國北部邊境進行毛皮貿易;美國可以與英國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但不能與加拿大通商。美國承諾將積極處理效忠派的財產問題;美國船隻對英屬西印度群島進行貿易,僅限用70噸以下的船隻運載,並且不能將進口貨物轉運英國。[392]

  但是《傑伊條約》並未消除英美間的摩擦。西部據點雖然在1796年前交還給美國,但印第安人仍然到昔日的貿易站以北同英國商人進行交易,英國也樂意與印第安人繼續保持和睦關係,以便日後同美國發生衝突時可以利用印第安人。在俄亥俄地區,美國的毛皮商人竭力排斥英國人,英美矛盾還在增長。

  在海上,英美衝突也在增加。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實行大陸封鎖,英國則實行反封鎖政策,禁止中立國在敵方港口之間進行貿易,這一措施直接損壞了美國的商業利益,影響了美國的中立國地位。1802年後,為了防止向法國控制的歐洲提供戰爭物資,英國海軍在公海上強行登上中立國船隻進行檢查,其中包括美國商船。英國的軍艦甚至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從美國船隻上拘捕所謂的英國逃兵,在1812年英美戰爭爆發之前,英國人劫奪了6000名以上的美國海員,被英國扣留的美國商船達到528艘之多。[393]英國海軍的所作所為遭致美國的強烈抗議,為了避免爭端和尋求解決辦法,美國最終終止了它與交戰國的所有貿易,但問題並沒有解決,對中立國船隻搜查權的爭論,導致英美關係日趨緊張。1807年6月22日,英國「豹」(Leopard)號軍艦藉口搜查逃兵,襲擊了美國快帆船「切薩皮克」號(Chesapeake),打死3人,打傷18人。[394]這一事件刺激了美國人對英國人的仇恨,全國上下群情激憤,準備對英開戰。如果此時美國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切薩皮克」號事件或許已經把美國拖入了戰爭。

  隨著事態的發展,美國日益感到自己無法維持中立國地位。180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禁運法令,禁止向英法輸出一切貨物。這項法令使美國在經濟上付出巨大代價,無異自食其果。為拉攏美國,法國在1810年8月宣布,將從11月1日起將美國商船從柏林敕令和米蘭敕令的名單中去除;但英國拒絕承認美國的中立權,這種政策使美國人相信美國事實上已經處於殖民地地位[395],11月2日,美國宣布斷絕對英國的貿易。1811年3月美國國會制訂了一個法案,宣布對英實行「不來往法」。同時,美國西部各州急切希望向加拿大擴張,一些號稱「戰鷹」的議員不斷發出奪取加拿大的叫嚷。

  在英國控制海洋的情況下,美國不得不避開在海上同英國發生對抗,它把軍事進攻的矛頭直接指向加拿大,企圖吞併加拿大。用門羅的話來說,美國的目標是「通過入侵這些省,……這個英國唯一易遭攻擊的地區,報復她對我國海上權力所造成的傷害」[396]。於是,美國到處響起了「向加拿大進軍」的口號,眾議院議長亨利·克萊甚至揚言:「把不列顛人從美洲大陸上趕走」,他還說:「我不要在魁北克停下來,我要的是整個加拿大。」[397]

  1812年6月28日美國對英國宣戰,英美兩國再次開戰,宣戰的理由是:美國說英國在以下三個方面侵犯其主權:(1)英國不遵守1783年《巴黎條約》,拒絕移交西部地區的軍事要塞,並且武裝印第安人,威脅美國邊陲;(2)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追捕逃兵,強征美國海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出生於英國,但已歸化為美國公民;

  (3)英法之間的戰爭導致的貿易禁運,使上百艘美國商船被皇家海軍扣押,美國的中立國地位未被尊重。費城一家報紙宣布美國向英國宣戰的十大原因,包括:抓捕和奴役美國公民,鼓動印第安人屠殺美國人,進攻美國邊境,侵犯美國中立權,侵犯美國港口,以及商業上對美國的不平等,等等。[398]

  這是繼美國獨立戰爭後英美之間第二次軍事較量,也是美國企圖使用武力兼併加拿大的第二次嘗試。對於美國來講,戰爭的目的是奪取地廣人稀的英屬北美殖民地,尤其是加拿大。[399]美國人把這次戰爭看成是把英國徹底趕出美洲大陸、徹底擺脫英國控制的第二次獨立戰爭,但對加拿大來說,則是反對美國擴張和軍事入侵的鬥爭——美國是主動出擊者,加拿大是被動防禦者。

  戰爭初期,英國在加拿大的正規軍相當薄弱,還不到5000人,加拿大人口只有40多萬,英國援軍又一時難以到達。美國應徵入伍的正規軍有7000人,民兵有70萬人,美國總人口已達725萬,給養充足。[400]美軍在軍事上占優勢,所以美國採用了進攻戰略。

  實際上,不論是在加拿大的英軍還是美國,都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美國人對即將到來的戰爭異常樂觀,認為他們很快就能占領大部分英屬北美地區,輕而易舉地征服該地。[401]美國陸軍部長威廉·尤斯蒂斯(William Eustis)宣稱:「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占領加拿大,我們只需要派一些官員到加拿大,那裡的人民就會團結在我們周圍。」托馬斯·傑斐遜也寫道:「今年占領加拿大和鄰近的魁北克,只是一個進軍的問題,這將會為我們接下來攻擊哈利法克斯以及最終將英國趕出北美大陸提供經驗。」[402]

  戰事是在加拿大領土上進行的,分兩個區域:大西洋及其沿海,聖勞倫斯五大湖盆地。美國在大西洋區域缺少強大的海上力量,它的軍事行動局限於襲擊英國的商船,但是由於商業利益,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繼續與加拿大沿海省份進行貿易,因此,加拿大不僅從英國人大量的軍事訂單中大獲其利,而且從與新英格蘭的非法貿易中獲利匪淺。到戰爭結束時,英國皇家海軍實際上封鎖了美國海岸,總計擄掠200多艘美國商船。

  在英國陷於拿破崙戰爭泥潭之際,美國征服加拿大本來並不是難事,但是美國軍隊的入侵行動進行得並不順利。美軍將領威廉·赫爾(William Hull)本應在1812年從底特律出發向東進擊,但卻被一支遠弱於自己的部隊打敗。

  總的來說本次戰爭共分為三個階段,1812年6月至1813年初是美國的戰略進攻階段。在海上,美國戰艦和私掠船在大西洋上全面出擊,僅幾個月時間便擊沉3艘英艦,俘獲英船500艘以上。但在陸地上美軍卻連吃敗仗,陸戰主要在美加邊境的西北部展開,美軍向加拿大發動了3路攻勢,企圖入侵加拿大。英將布羅克率軍於7、8月擊退了美軍的西路進攻,並攻占了美國西部的幾個重要堡壘。底特律的2 500名美軍不發一槍,便向700名英軍繳械投降。接著,英軍轉到中路,於10月12日夜以1000人的軍隊擊潰了美軍的進攻,許多美軍士兵還未交火便四散逃跑,而紐約民兵則袖手旁觀,按兵不動。11月東路美軍的攻勢也因民兵不配合半途而廢,最終美國輸掉了這三路戰爭。

  戰爭初期,在陸上,英屬加拿大處於防禦地位,三個重要因素決定了加拿大人的成功:法裔加拿大人和「效忠派」的忠誠,少量英國正規軍的訓練有素和戰術得當,以及美軍戰略失誤。最後一個因素至關重要。美軍一開始就低估了上加拿大的實力,而且從戰略上講,加拿大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按其重要性而言,依次是魁北克、蒙特婁、金斯頓(Kingston)、尼亞加拉(Nigara)和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但美軍卻把進攻重點放在底特律河[403],事後證明,如果美軍最初將其進攻主力放在蒙特婁,該城由於寡不敵眾,肯定會陷落,這樣將會切斷聖勞倫斯河谷對上加拿大的供應線。而在實際進攻中,美軍分三個方向進攻,結果三路部隊均遭到失敗。下加拿大總督普雷沃斯特對法裔居民實行懷柔政策,而美國的勝利將剝奪法裔加拿大人的宗教、語言和法律特權之前景,爭取了大多數居民對英國殖民政府的忠誠。美國人入侵下加拿大的部隊主要是被由法裔加拿大人組成的民兵擊退的。在上加拿大,美國人對緊隨效忠派從美國西部進入該地區的大部分農民抱有期望,威廉·赫爾將軍從底特律向他們發出呼籲:「你們將會從暴政和壓迫中解放出來,獲得自由的身份」,但收效甚微。[404]加拿大總司令伊薩克·布魯克(Isaac Brock)在歐洲參加過對法國的戰爭,作戰經驗豐富。他在加拿大建立了一些堡壘,訓練當地軍隊,維持同當地居民的良好關係,贏得了加拿大人的信賴。1812年8月16日,布魯克率領英軍以少勝多,在底特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軍事上的勝利對效忠派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也奠定了英軍勝利的基礎。

  1813年初英軍轉守為攻,大批英國海軍趕到北美,控制了制海權。英國海軍封鎖了美國東海岸,1813年捕獲了200多艘美國船隻。美國艦船避在港內,難有作為,僅有個別美艦突破了封鎖在外海作戰。

  這一期間,英美雙方主要在通往加拿大的門戶——五大湖地區展開激烈爭奪。美國吸取了前一階段的教訓,改組了指揮機構,由阿姆斯特朗擔任陸軍部長,成立了總參謀部,提高了指揮效率。1813年初,美軍三路反攻底特律,英軍擊潰了其中兩路,美軍損失900人。在五大湖區,9月10日,美軍司令佩理率9艘軍艦組成的艦隊在伊利湖(Lake Erie)同英國艦隊激戰,迫使由6艘軍艦組成的英國艦隊豎起白旗。這是英國海軍史上僅有的一次艦隊投降事件。美軍控制了伊利湖後,打開了通往安大略湖的通道,切斷了英軍供應線,英軍被迫撤出底特律。美將哈利遜指揮3500人乘勝追擊,10月5日在泰晤士河畔的莫拉維安追上了英國與印第安人組成的聯軍1600人。經激戰,美軍殲敵500多人,生俘英軍600人。美軍在戰鬥中殘忍地殺害了著名的印第安人領袖特庫姆塞(又譯杜堪士),並將他的皮剝下來製成剃刀皮帶。接著,美軍兵分兩路,共1.3萬人向加拿大首府蒙特婁發起鉗形攻勢,但被2 000名英印聯軍擊潰。美國人獲得了大湖區的實際控制權,攻入上加拿大首府約克城,並縱火焚燒城內議會大廳等建築,以後又向加拿大縱深發動幾次進攻,但是均沒有堅守住任何陣地。到年終,英軍反攻,把美軍趕出了加拿大。這期間,戰爭還擴大到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

  1814年9月—1815年1月是戰爭的第三個階段,美軍粉碎了英軍的進攻,取得戰爭勝利。1814年初,美軍進一步改組指揮機構,大膽提拔年輕軍官取代老朽無能的將領,立有戰功的布朗、伊澤比、斯科特、傑克遜等人被委以要職。高級將領年齡從60歲降至36歲。此外,美軍加緊了對軍隊的訓練,使部隊的戰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這期間,英國從歐洲戰場脫身,大舉增兵北美。一方面繼續用海軍嚴密封鎖美國沿海,使美國的外貿和漁業幾乎全部停止;另一方面,雙方在各戰場展開激戰。在五大湖區,美軍7月5日和7月25日在奇普瓦和隆迪斯蘭兩次同英正規軍正面交鋒,並展開白刃戰。美軍經強化訓練,戰鬥素質大大提高,把英軍打得潰不成軍。9月11日,美五大湖區艦隊司令麥克多諾(Thomas Macdonough)指揮14艘美艦同兩倍於己的英艦隊交戰,擊斃英艦隊司令,俘英艦4艘,取得了普拉茨堡戰役(Battle of Plattsburgh)的勝利,從而消除了英軍從加拿大入侵的威脅。在東海岸,英將羅斯8月19日率軍4 000人登陸,直奔首都華盛頓。美軍集中正規軍和民兵7000人迎擊。但英軍300人的先頭部隊一發起衝鋒,美軍便潰不成軍。麥迪遜總統及美國政府成員倉皇出逃,英軍輕而易舉地占領了華盛頓,將白宮等建築物付之一炬,以報復美軍對約克城的破壞。9月12日至14日,英軍又進攻巴爾的摩。

  1814年4月英國在歐洲反拿破崙戰爭中取得勝利。這也根本改變了北美戰場的態勢,英國海軍可以騰出力量,將戰鬥轉移到了美國本土。很明顯,此時的美國根本無法征服加拿大,美國人的戰爭熱情也迅速消退。[405]

  從1813年起,英美雙方都在摸索怎樣才能使自己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最小,並期望趕快結束這場戰爭。從整個第二次英美戰爭來說,美國戰爭費用大約為1.05億美元,英國的軍費大體上也差不多。在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調停下,英美雙方代表在1814年秋在根特開始談判。英國提議在美國北部建立一個印第安人的緩衝區,並企圖修改美國與加拿大的邊界線,但一直沒能達成協議。1814年9月以後,一方面英國在戰爭中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歐國家又一次組織反法聯盟,英國無暇西顧,最終兩國於1814年12月24日簽署了《根特和約》(Treaty of Ghent)。

  《根特和約》並沒有反映北美戰場上的軍事態勢,而是英國擔心拿破崙法國東山再起的產物。條約雙方恢復了戰前的邊界,規定:雙方互相交還在戰爭中占領的所有對方領土,停止同任何一方印第安人的敵對行動;雙方成立四個委員會,根據1783年《巴黎和約》第二條的規定劃定邊界,解決美國同加拿大沒有解決的邊界問題。戰後,根據《根特和約》及1817年、1818年簽訂的和約,雙方恢復了戰前的邊界,劃定從伍茲湖沿北緯49度線至落基山脈的邊界。[406]美國漁民不再享有在加拿大沿海捕魚的權力,而加拿大人自由進入北美西部毛皮產區的權利也同時被取消。這樣,美加雙方的邊界被正式確定下來,此後雖然美國仍不時發出吞併加拿大的叫囂,但在英國海軍控制大洋的時代,美國用武力兼併加拿大的可能性不復存在了。

  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對於加拿大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戰爭阻止了美國人向上加拿大移民的潮流,而這個潮流持續下去會改變上加拿大的特性。戰爭還切斷了上加拿大美國移民同美國的聯繫,他們開始接受現實做一名英國臣民。[407]

  戰爭促進了加拿大的聯合,加強了加拿大與宗主國的聯繫。戰爭使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反美情緒高漲,特別是在美國垂涎已久的上、下加拿大,這種情緒更加明顯。戰爭沒有打斷加拿大發展的歷程,沿海各省和聖勞倫斯河谷地區的貿易都開始變得繁榮。這次戰爭中,加拿大的士氣比上一次戰爭高得多,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和上下加拿大的效忠派成了反抗美國的中堅分子,就連在上一次美國入侵時支持過美國的蒙特婁商人,這次也堅決反對美國人。美國原想兼併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兩個富裕省份,但結果適得其反,戰爭使上、下加拿大更緊密地聯繫起來,共同反對美國的入侵,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成功地抵禦了侵略者,由此培植了加拿大的民族感情。美國軍隊在加拿大燒殺擄掠,使加拿大人共同反對美國,上加拿大的反美情緒尤為明顯,正如歷史學家洛厄(A.R.M.Lower)所說:「上加拿大社會誕生於1812年戰爭,其人民不再是美洲人或者是英屬臣民,而是上加拿大人。」[408]正是在這種反美情緒的基礎產生了加拿大的民族主義。

  值得一提的是法裔加拿大人在戰爭中的表現。英美戰爭與歐洲持續多年的英法之爭,使英國處於兩面受敵狀態,這不免激起法國人和美國人對法裔加拿大人的期盼。在戰爭前夕,曾有一些法國間諜試圖在法裔加拿大人中煽起叛亂,然而他們的期待和努力全部落空了。拿破崙的法美結盟提議並沒有在法裔加拿大人中激起熱情,許多法裔人並不為法國人的宣傳所動,相反,他們積極投入了戰爭。一方面,儘管他們不喜歡英國的影響,但他們更清楚,在美國統治下就不會有獨立的宗教與語言,他們因此感到在英國的統治下更安全。[409]另一方面,法國大革命摧毀了魁北克天主教會所依賴的舊法國的宗教和社會體系,法裔加拿大人同法國之間舊有的紐帶已所存無幾,因此在英國與法國的作戰中,他們更傾向於英國。[410]法裔加拿大人把這次戰爭看作是對他們的侵略,因而奮起反擊美國人。法裔民兵在拉科勒和沙托蓋擊退了美國軍隊的進攻,英裔加拿大人也成功地把美軍趕出昆斯頓高地。總之,1812年戰爭對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影響是巨大的,加拿大的安全至此才得到保證,美國也從此被迫放棄用武力吞併加拿大的打算。

  【注釋】

  [1] Supplement Note and Appendices Sir George Birdwood Report on The Old Records of the India Office London W.H.Allen & Co.Limited 1891 p.209.

  [2] Edited by Patrick Tuck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600-1858 Volume II P.J.Marshall Probles of Empire Britain and Inida 1757- 181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p.16.

  [3] Brian Gardner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 History p.41.

  [4] H.T.Dickinson A Companion to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p.461.

  [5] Ibid.p.465.

  [6]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頁。

  [7] Ramkrishna Mukherje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 Sociological Appraisal pp.226-227.

  [8] Ramkrishna Mukherje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 Sociological Appraisal pp.226-227 p.119.

  [9] 羅梅什·杜特:《英屬印度經濟史·從1757年的起始至1837年維多利亞女登位》,(上冊),陳洪進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年版,第73頁。

  [10] Marguerite Eyer Wilbur The East Inida Company and the British Empire in the Far East New York Richard R.Smith 1945 pp.266-267.

  [11] James Alexander Williamson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Expansion London Macmillan and Co.Limited 1927 p.215.

  [12] Maya Jasanoff Edge of Empire Lives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the East 1750- 1850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 p.49.

  [13] Edited by Anil Chandra Banerjee Indian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 1757-1947 In Four Volumes Volume I 1757-1858 Calcutta A.Mukherjee & CO Private 1961 pp.8-10.

  [14] J Talboys Wheeler Early Records of British India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ettlements in India London Trübner and Company 1878 pp.333-334.

  [15] Sir Francis Younghusband Dawn in India London John Murray 1930 p.65.

  [16]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張若達、馮金辛、王偉譯,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第517頁。

  [17]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15 p.162.

  [18] A.古德溫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281頁。

  [19] J.Talboys Wheeler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ettlements in India London Curzon Press 1972 p.354.

  [20]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第30頁。

  [21] Lucy S.Sutherland The East India Company in Eighteenth Century Politics 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952 p.177.

  [22]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08頁。

  [23] 林承節主編:《殖民主義史——南亞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頁。

  [24] Karl de Schweinitz J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dia Imperialism as Inequality London New York Methuen 1983 p.103.

  [25]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11 p.129.

  [26] Ibid.

  [27]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11 p.130.

  [28] 轉引自林承節《殖民主義史—南亞卷》,第97頁。

  [29]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740-197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75.

  [30] 林承節主編:《殖民主義史——南亞卷》,第97頁。

  [31] 同上書,第98頁。

  [32] Colonel G.B.Malleson G.S.L.Life of Warren Hastings London Chapman & Hall LD.1894 p.27.

  [33]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30.

  [34] Ibid.p.131.

  [35]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12頁。

  [36] [德]赫爾曼·庫爾克、迪特瑪爾·羅特蒙特:《印度史》,王立新、周紅江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277頁。

  [37]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15 p.163.

  [38] Maya Jasanoff Edge of Empire Lives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the East NewYork Vintage Books 2005 pp.33-34.

  [39] 林承節主編:《殖民主義史——南亞卷》,第97頁。

  [40] Edited by Patrick Tuck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600- 1858 Vol.II P.J.Marshall Probles of Empire Britain and Inida 1757-1813 p.37.

  [41] 尼爾·弗格森著,雨珂譯:《帝國》,第38頁。

  [42] Edited by Patrick Tuck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600- 1858 Vol.II P.J.Marshall Probles of Empire Britain and Inida 1757-1813 p.22.

  [43] W.E.Hartpole Lecky A History of England in Eighteen Century Vol.IV New York pp.266-267.

  [44] H.T.Dickinson A Companion to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p.468.

  [45] Jan R.Christie Wars and Revolutions Britain 1760- 181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25.

  [46]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34.

  [47]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p.58.

  [48] Romesh Dutt C.L.E.The Economic History of India under Early British Rule.From The Rise of British Power in 1757 to the Accession of Queen Victorian in 1837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ener & C0.Ltd.1908 p.ix.

  [49]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p.57.

  [50] 威廉·馮·申德爾:《孟加拉國史》,李騰譯,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60—61頁。

  [51] 羅梅什·杜特:《英屬印度經濟史·從1757年的起始至1837年維多利亞女登位》,(上冊),陳洪進譯,第46頁。

  [52]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20頁。

  [53] 同上。

  [54] H.T.Dickinson A Companion to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p.470.

  [55] A.Berriedale Keith Speeches and Documents on Indian Policy 1750-1921 Vol.I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2 p.14.

  [56] [德]赫爾曼·庫克爾,迪特瑪爾·羅特蒙特:《印度史》(中譯本),王立新,周紅江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289頁。

  [57]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9 p.184.

  [58] Edited by Anil Chandra Banerjee Indian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 1757-1947 In Four Volumes Volume I 1757-1858 Calcutta A.Mukherjee & CO.Private 1961 p.20.

  [59] Sir Courtenay Ilbert K.C.S.I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Being a Digest of the Statute Law Relating Thereto London and New York At the Clarendon Press 1898 p.41.

  [60]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180.

  [61] A.P.Dasgupta The Central Authority in British India 1774-1784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of the Supreme Council with the Madras Government under the Regulation Act of 1773 Calcutta Calcutta University 1930 p.2.

  [62]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183.

  [63]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740-1975 p.58.

  [64] Sir Courtenay Ilbert K.C.S.I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Being a Digest of the Statute Law Relating Thereto p.46.

  [65] H.V.Bowen The Business of Empire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nd Imperial Britain 1756-183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70.

  [66] D.D.Hom & May Rammsome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 1714- 178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69 p.813.

  [67] D.D.Hom & May Rammsome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 1714- 178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714-1783 p.812.

  [68] Ibid.pp.815-816.

  [69] Sir Penderel Moon The British Conquest and Dominion of Inida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Ltd 1989 p.165.

  [70] Maya Jasanoff Edge of Empire Lives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the East 1750- 1850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 p.40.

  [71] B.B.Misra The Central Administeration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773- 1834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59 p.20.

  [72]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65.

  [73]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45頁。

  [74] Ramsay Muir The Making of British India 1756-1858 Described in A Series of Dispatches Treaties Statutes And Other Documents Lond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Press1923 p.134.

  [75] Dorthy Marshall Eighteen Century England London Longman 1982 p.525.

  [76]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190.

  [77]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45頁。

  [78] A.P.Dasgupta The Central Authority in British India 1774-1784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of the Supreme Council with the Madras Government under the Regulation Act of 1773 p.48.

  [79] A.古德溫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283頁。

  [80]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194.

  [81] H.V.Bowen The Business of Empire The East India Company and Imperial Britain 1756-1833 p.67.

  [82] A.古德溫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287頁。

  [8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112.

  [84]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46頁。

  [85]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182.

  [86]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113.

  [87]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124.

  [88] Ramsay Muir A Short of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86.

  [89]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194.

  [90] S.V.Desika Char Reading i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India 1757-194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p.49.

  [91]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p.78.

  [92] Asa Briggs The Age of Improvement 1783-1867 London Longmans 1984.p.78.

  [93]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140.

  [94] S.V.Desika Char Reading i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India 1757-1947 p.142.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Vol.II pp.52-53.

  [95] A.Aspinall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I 1783-1832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pp.825-826.

  [96] Frederick Madder Imperial Constitutional Document 1765- 1965 A Supple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6-12.

  [97] C.A.Bayly The New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Vol.II Indian Socie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76.

  [98] C.H.Philips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784- 1834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61 p.5.

  [99]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202.

  [100] Edited by Anil Chandra Banerjee Indian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 1757-1947 In Four Volumes Volume I 1757-1858 p.107.

  [101]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202.

  [102] B.B.Misra The Cent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1773-1834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59 pp.30-31.

  [103]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第42頁。

  [104] Roger Riendeau A Brief History of Canada New York Facts On File Inc.2007 pp.44-45.

  [105] [加]格萊茲布魯克:《加拿大簡史》,山東大學翻譯組譯,山東人民出版1972年版,第24—25頁。

  [106] Roger Riendeau A Brief History of Canada pp.43-44.

  [107] Edger Mclnnis Canada A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Rinehar & Company 1959 p.71.

  [108] R.Douglas Francis Richard Jones Donald B.Smith Origins Canadian History to Confederation Toronto Montreal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96 p.94.

  [109] Mark Naidis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83-1965 A Short History p.21.

  [110] [加]格萊茲布魯克:《加拿大簡史》,第27頁。

  [111] [美]克萊頓·羅伯茨、戴維·羅伯茨,道格拉斯·R.比松:《英國史》下冊,潘興明等譯,1688年—現在,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55頁。

  [112]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一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225頁。

  [113]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Toronto Copp Clark Pitman Ltd 1993 p.244.

  [114] Joel H.Wiener Great Britai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Span of Empire 1689- 1971 A Documentary History Vol.I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72 p.118.

  [115] [加]格萊茲布魯克:《加拿大簡史》,第121頁。

  [116] Frederick Madden with David Fieldhouse eds Select Documents o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Vol.III Imperial Recontruction 1763-1840 The Evolution of Alternative Systems of Colonial Government London Westport Conn 1987 p.394.

  [117] David C.Douglas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IX American Colonial Document to 177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pp.640-643.

  [118] R.Douglas Francis Richard Jones Donald B.Smth Origins Canadian History to Confederation p.146.

  [119]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49.

  [120] R.Douglas Francis Richard Jones Donald B.Smth Origins Canadian History to Confederation p.146.

  [121] [加]傑拉爾德·高爾:《加拿大法律制度》,劉藝工、楊士虎譯,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頁。

  [122]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49.

  [123] Hugh Edward Egerton A.P.Newton A Short History of Colonial Policy p.235.

  [124]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48.

  [125] Gipson Lawrence Henry The British Empire before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Vol.IX The Triumphant Empire New Responsibilities within the Enlarged Empire 1763-1766 p.166.

  [126]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52.

  [127] Hugh Edward Egerton A.P.Newton A Short History of Colonial Policy p.239.

  [128] R.Douglas Francis Donald Smith Reading in Canadian History-Pre-Confederation Toronto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of Canada Limited 1986 p.209.

  [129]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56.

  [130]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59.

  [131]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54.

  [132] Ibid.p.259.

  [133] Agnes C.Lant Canada The Empire of the North Toronto 1924 p.281.

  [134]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76.

  [135] Jack P.Green and J.R.Pole A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504.

  [136] 《美國大陸會議致加拿大人民書》,引自楊令俠《加拿大與美國關係史綱》,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64頁。

  [137] Jack P.Green and J.R.Pole A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504.

  [138] A.古德溫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625頁。

  [139]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57.

  [140]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724.

  [14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4.

  [142] Jack P.Green and J.R.Pole A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503.

  [143] Phillip Buckner Canada and The British Empi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p.44.

  [144] Jack P.Green and J.R.Pole A Companion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p.508.

  [145] Roger Riendeau A Brief History of Canada p.103.

  [146]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1.

  [147]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95.

  [148] Roger Riendeau A Brief History of Canada p.105.

  [149] Alexander Clarenee Flick Loyalism in New York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2002 Reprinted from the 1901 Edition pp.177-179.

  [150] Phillip Buckner Canada and The British Empire p.44.

  [151] R.Douglas Francis Reading in Canadian History-Pre-Confederation Toronto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of Canada Limited 1986 p.213.

  [152]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8.

  [153]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2.

  [154] 張崇鼎主編:《加拿大經濟史》,第131頁。

  [15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8.

  [156] J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3.

  [157]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1763-1793 Vol.II New Continents and Changing Values p.724.

  [158]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299.

  [159]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386.

  [160]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302.

  [161]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4.

  [162] Ibid.p.196.

  [163]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6.

  [164] Ibid.p.196.

  [165] A.Shortt & A.G.Doughty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Canadian 1759-1791 Vol.I Ottawa 1918 p.969.

  [166]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0.

  [167]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302.

  [168] Vincent T.Harlow Frederic Madden British Colonial Developments Select Documents Oxford 1953 p.201.

  [169] Madden Frederick Imperial Recontruction 1763-1840 The Evolution of Alternative Systems of Colonial Government.Select Documents o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Vol.III pp.452-453.

  [170] A.Shortt & A.G.Doughty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Canadian 1759-1791 Vol.I p.986.

  [17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137.

  [172]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p.20-21.

  [173] Ibid.p.22.

  [174] J.Holland.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198.

  [175]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303.

  [176]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3.

  [177]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3.

  003

  [178] Ibid.

  [179] A.Shortt & A.G.Doughty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Canadian 1759-1791 Vol.I pp.1018-1020.

  [180] A.Aspinall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 1783-1832 pp.820-823.

  [181]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302.

  [182] Ibid.p.304.

  [183] A.Aspinall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Vol.VII 1783-1832 p.822.

  [184] Roger Riendeau A Brief History of Canada p.110.

  [185] C.M.H.Clark A History of Australia Vol.I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Age of Macquarice Melbourne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62 p.24.

  [186] 今塔斯馬尼亞(Tasmania)。

  [187] Barbara A.Weat A Brief History of Australia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10 p.34.

  [188] Slected and edited by Philip Edwards James Cook The Journals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3 p.120.

  [189] Ibid.p.123.

  [190] 曼寧·克拉克:《澳大利亞簡史》(上冊),中山大學《澳大利亞簡史》翻譯組譯,廣東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頁。

  [19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15.

  [192] Ibid.

  [193] Frank 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Melbourne William Heinemann 1974 p.1.

  [194]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4.

  [195] Ernest Scott Australia A Reissue of Volume VII Part I of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and a new introduction 1988 pp.55-56.

  [196] Brian Fitzpatrick British Imperialism and Australia 1783- 1833 An Economic History of Australia London G.Allen & Unwin Ltd 1939 p.72.

  [197]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16.

  [198] 古德溫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譯:《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322頁。

  [199]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5.

  [200] Vincent T.Harlow Frederic Madden British Colonial Developments Select Documents pp.426-428.

  [20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5.

  [202] Vincent T.Harlow Frederic Madden British Colonial Developments Select Documents pp.428-430.

  [203] C.M.H.Clark A History of Australia p.64.

  [204]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5.

  [205] Ibid.p.26.

  [206] C.M.H.Clark A History of Australia p.64.

  [207]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17.

  [208]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6.

  [209] Lord Sydney to the Lord Commissioners of the Treasury 18 Aug.1786 on the Decision to Establish a Convict Settlement at Botany Bay A.Aspirall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 Vol.VII 1783-1832 p.781.

  [210] 王宇博:《澳大利亞——在移植中再造》,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頁。

  [211] Frank Crowley A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5.

  [212] C.M.H.Clark Sources of Australia History London 1957 pp.49-50.

  [213]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5.

  [214]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41.

  [215] [英]尼爾·弗格森著,雨珂譯:《帝國》,第88頁。

  [216]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p.6-7.

  [217] C.M.H.Clark A History of Australia p.82.

  [218]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10.

  [219]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10.

  [220] Piers Brend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17811997 p.67.

  [22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 p.68.

  [222] Frank K.Crowly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Australia Vol I Colonial Australia 17881840 West Melbourne Nelson 1900 p.9.

  [223]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31.

  [224]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31.

  [225]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31.

  [226] Ibid.p.32.

  [227]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11.

  [228] C.M.H.Clark A History of Australia p.90.

  [229] Ibid.p.130.

  [230]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9.

  [231] B.Fitzpatrick British Imperialism and Australia 17831833 an Economic History of Australia Sydney Sydney University Press 1971 p.83.

  [232] 格瑞那達:《澳大利亞政治社會史》,北京編譯社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33頁。

  [233] T.O.Lloyd British Empire 17581983 p.120.

  [234]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25.

  [235] Ibid.

  [236]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6.

  [237] Barbara A.Weat A Brief History of Australia p.43.

  [238] 曼寧·克拉克:《澳大利亞簡史》,第31頁。

  [239] FrankK.Crowley A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15.

  [240]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17.

  [241] Ibid pp.1718.

  [242] 張天:《澳洲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85頁。

  [243]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29.

  [244]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38.

  [245]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29.

  [246] 張天:《澳洲史》,第86頁。

  [247]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58.

  [248] 張天:《澳洲史》,第87頁。

  [249]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58.

  [250] 張天:《澳洲史》,第87頁。

  [251] Selected and Edited by Manning Clark Sources of Australian History p.127.

  [252] 張天:《澳洲史》,第71頁。

  [253] Frank 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43.

  [254]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51.

  [255] Frank K.Crowley A New History of Australia p.37.

  [256] Stuart Macintyre A Concise History of Australia p.47.

  [257] Ibid.p.48.

  [258] 王宇博:《澳大利亞——在移植中再造》,第27頁。

  [259] C.A.Bayly Imperial Meridian The British Empire and World 17801830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s 1989 p.100.

  [260]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161.

  [261] Sir A.W.Ward G.P.Grooc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7891919 Vol.I 1789181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sty Press 1922 p.216.

  [262] J.Ehrman The Young Pitt II The Reluctant Transition London 1983 p.4.

  [263] 伯克:《法國革命論》,何兆武、許振洲、彭剛譯,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101頁。

  [264] 同上書,第59頁。

  [265] 同上書,第165頁。

  [266] 同上書,第12頁。

  [267] T.C.W.Blanning The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ary War London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1986 pp.158159.

  [268]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186.

  [269]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53.

  [270] Ibid.

  [27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39.

  [272] Ibid.p.40.

  [273] Maya Jasanoff Edge of Empire Lives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the East 1750 1850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 p.119.

  [274] Christopher D.Pall British Strategy in the Napoleonic War 180315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p.104.

  [275]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53.

  [276]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崙時代》,上卷,端木正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34頁。

  [277] 帕爾默·科爾頓著:《近現代世界史》,中冊,孫福生、周潁如等譯,商務印書館1992 年版,第235頁。

  [278]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p.114.

  [279]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253.

  [280]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15 p.153.

  [28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 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2.

  [282] Ibid.pp.7879.

  [283]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187.

  [284]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17601815 p.367.

  [285]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253.

  [286]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38.

  [287]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185.

  [288]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38.

  [289] Larry H.Addington The Patterns of War Since the Eighteen Century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1984 p.22.

  [290]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0.

  [291]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一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頁。

  [292]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187.

  [293] Lawrence Jame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ritish Empire p.154.

  [294] Ibid.

  [295]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崙時代》,(上卷),第67頁。

  [296] J.H.帕里、P.M.舍洛克:《西印度群島簡史》,天津市歷史研究所翻譯室譯,天津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25—226頁。

  [297]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386.

  [298] R.Douglas Francis and Donald B.Smith Readings in Canadian History PreConfederation Toronto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of Canada Limited 1990 p.273.

  [299] Arthur R.Lower Canadians in the making A social history of Canada Toronto Longman's Green 1958 p.175.

  [300]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366.

  [301]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386.

  [302] R.Douglas Francis and Donald B.Smith Readings in Canadian History Pre Confederation p.275.

  [303] W.T.Easterbrook and Hugh G.J.Aitken Canadian Economic Hist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8 p.138.

  [304] 張崇鼎主編:《加拿大經濟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頁。

  [30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19.

  [306] Ibid.p.220.

  [307] 張崇鼎主編:《加拿大經濟史》,第126頁。

  [308]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220.

  [309] 溫斯頓·邱吉爾:《英語國家史略》,薛力敏,林林譯,下,新華出版社1983年版,第201頁。

  [310]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p.585.

  [311]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區史》,遼寧大學經濟系翻譯組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56頁。

  [312]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區史》,第355頁。

  [313] 張崇鼎主編:《加拿大經濟史》,第120頁。

  [314] 同上。

  [315]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區史》,第361頁。

  [316]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p.278.

  [317]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p.279.

  [318] P.J.Marshall The Oxford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Eighteenth Century p.587.

  [319] By Vincent Harlow & Frederick Madden British Colonial Developments 1774-1834 Select Docum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p.331.

  [320] Helen Taft Manning British Colonial After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82-1820 p.281.

  [321] Ibid.p.283.

  [322] 張崇鼎主編:《加拿大經濟史》,第129頁。

  [323]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313.

  [324] Hugh Edward Egerton A Short History of British Colonial Policy London 1924 p.257.

  [325] Edited by Sarah Stockwell The British Empire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 p.42.

  [326]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4.

  [327]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188.

  [328]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5.

  [329]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區史》,第391頁。

  [330]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7.

  [331] J.H.帕里、P.M.舍洛克:《西印度群島簡史》,第307頁。

  [332] SirA.W.Ward G.P.Gooch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Foreign Policy 17831919 Vol.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pp.560561.

  [333]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43.

  [334] J.Holland Rose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I The Growth of The New Empire 17831870 p.50.

  [335] Ibid.p.43.

  [336]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pp.114115.

  [337] Richard Gott Britain's Empire Resistance Repression and Revolt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2011 p.91.

  [338]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II South Africa Rhodesia and the Protectorates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6 p.168.

  [339] Vincent THarlow The Founding of the Second British Empire VOL.I Discovery and Revolution p.108.

  [340] Ibid.p.109.

  [341] Ibid.p.122.

  [342]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II South Africa Rhodesia and the Protectorates p.178.

  [343] 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一卷,第324—325頁。

  [344] K.M.De Silva A History of Sri Lanka London C.Hurst and Co 1981 p.123.

  [345] 布賴恩·布洛伊特:《馬爾他簡史》,黑龍江大學英語系翻譯組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0頁。

  [346] 韓文寧、洪霞:《賽普勒斯、馬爾他——地中海上的不同航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頁。

  [347] A.V.Laferla British Malta Vol.I Malta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38 p.47.Martin Kitchen The British Empire Commonwealth A Short History p.16.

  [348] 布賴恩·布洛伊特:《馬爾他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2—253頁。

  [349] D.G.E.霍爾:《東南亞史》,(下),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564頁。

  [350] 理察·溫斯泰德、姚梓良譯:《馬來亞史》(下),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320—321頁。

  [351]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253.

  [352]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崙時代》,下,第85頁。

  [353] D.K.Fieldhouse The Colonial Empire —A Comparative Survey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ondon Macmillan 1982 p.77.

  [354] Ibid.pp.7677.

  [355]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崙時代》,下,第88頁。

  [356] Martin Kitchen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A Short History p.11.

  [357] J.Steven Watson The Reign of George III p.370.

  [358]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崙時代》(上),第47頁。

  [359]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253.

  [360] Edited by A.Aspirall and E.Anthony Smith 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 Vol.XI 1783-1832 pp.829831.

  [361]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48頁。

  [362] Sir G.Forrest Selecting from the State Papers of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Lord Cornwallis London 1926 Vol.I p.10.

  [363]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第32頁。

  [364]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62頁。

  [365] 安東諾娃·戈德別爾格·奧西波夫主編:《印度近代史》(上),北京編譯社譯,三聯書店1978年版,第245頁。

  [366] A.古德溫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譯:《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1763—1793》,第八卷,第738頁。

  [367]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7401975 p.107.

  [368] John Clark Marshman History of India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to the Close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s Gover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248.

  [369] Maya Jasanoff Edge of Empire Lives Culture and Conquest in the East 1750 1850 p.173.

  [370]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第36頁。

  [371] R.C.馬宗達、H.C.賴喬杜里、卡利金爾·達塔:《高級印度史》(下),張澍霖等合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755頁。

  [372]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印度通史》,第568頁。

  [373] 林承節:《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頁。

  [374] Sarah Stockwell The British Empire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p.43.

  [375] Jams A.Williamson A Notebook of Empire History London Macmillan and Co.Limited 1942 p.137.

  [376] R.C.馬宗達、H.C.賴喬杜里、卡利金爾·達塔:《高級印度史》,下,第777頁。

  [377] 同上書 第758頁.

  [378] Ramsay Mui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Vol.II The Modern Commonwealth 17631919 p.199.

  [379] R.C.馬宗達、H?C?賴喬杜里、卡利金爾·達塔等:《高級印度史》(下),第761頁。

  [380] 同上書,第762頁。

  [381] Percival Spear The Oxford History of Modern India 17401975 p.114.

  [382] R.C.馬宗達、H.C.賴喬杜里、卡利金爾·達塔:《高級印度史》,下,第762頁。

  [383] 喬治·勒費弗爾:《拿破崙時代》(下),第86頁。

  [384] D.G.E.霍爾:《東南亞史》(上),第565頁。

  [385] 林承節:《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第35頁。

  [386] Edited by Sarah Stockwell The British Empire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p.68.

  [387] J.M.S.Careless Canada AStudy of Challenge Toronto Macmillan 1970 p.124.

  [388] H.H.Dodwel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V British India 14971858 p.217.

  [389]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310.

  [390] Rose J.Holland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Cambridg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0 p.223.

  [391] 格萊茲布魯克:《加拿大簡史》,山東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5頁。

  [392] Joel H.Wiener Great Britai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Span of Empire 1689 1971 A Documentary History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72 Vol.I pp.317318.

  [393] 李元明:《世界近代國際關係史》(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8年版,第137頁。

  [394] Rose J.Holland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221.

  [395] Edited by Jeff Wallenfeldt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and the War of 1812 People Politics and Power New York Britanniac Educational Publishing 2010 p.179.

  [396] 孔華潤(沃倫·I.科恩)主編:《劍橋美國對外關係史》,第一卷,共和制帝國的創建(1776—1865),周桂銀、楊光海譯,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頁。

  [397] 轉引自楊令俠《加拿大與美國關係史綱》,第21頁。

  [398] David A.Copeland General Editor The Greenwood Library of American War Reporting Vol.2 The war of 1812 & The Mexican American-War Lodon Greenwood Press 2005 pp.118119.

  [399] Margaret Conrad History of the Canadian Peoples Beginnings to 1867 p.408.

  [400] 劉緒貽、楊生茂總主編,張友倫主編:《美國通史》第2卷,美國的獨立和初步繁榮,1775—1860,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頁。

  [401] A.L.Burt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and British North American From the Revol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Peace after the War of 1812 p.319.

  [402] Edited by Jeff Wallenfeldt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 and the War of 1812 People Politics and Power p.181.

  [403] R.Douglas Francis Richard Jones Donald B.Smth Origins Canadian History to Confederation p.213.

  [404] R.Douglas Francis Richard Jones Donald B.Smth Origins Canadian History to Confederation p.213.

  [405] Rose J.Holland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232.

  [406] Joel H.Wiener Great Britain Foreign Policy and the Span of Empire 1689-1971 A Documentary History Vol.I pp.317318.

  [407] Rose J.Holland A.P.Newton E.A.Benian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VI Canada and Newfoundland p.233.

  [408] A.R.M.Lower Colony to Nation Toronto Longmans 1957 p.179.

  [409]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p.125.

  [410] Mason Wade The French Canadians Toronto 1968 p.122.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