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政府開闢殖民地:遠征西印度群島
2024-10-09 08:44:39
作者: 錢乘旦
對外貿易的拓展和殖民地的擴大離不開對海洋霸權的爭奪。爭霸作為近代世界初期頭緒紛繁的國際關係中的突出問題,表現了各國尤其是大國當時實力消長和政策變化的一些規律,並對各國此後國內外政治、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英國在實力發展變化之後所展示的爭霸態勢,既是開創帝國的需要,也是帝國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內容。與17世紀相比,英國政府在17世紀中期以後建立帝國的過程中,不僅對帝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極大的關注,而且直接開闢殖民地,通過政府的力量推動帝國的建立。1653年12月16日,英國殘缺議會被解散,護國主制度建立,克倫威爾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護國主,取得了英國外交事務的直接決策權,獲得了按自己的意願推行對外殖民擴張和商業霸權的機會和條件。雖然克倫威爾在就職時曾派遣官員拜會各國大使,「要他們相信此次事變不會使他們國君與英國之間的現存關係和友誼有所改變」。[159]但實際上,隨著克倫威爾同荷蘭、瑞典、葡萄牙等國簽訂相關條約結束了戰爭狀態,獲得了重要的戰略優勢和商業利益,殖民地問題便越來越成為克倫威爾外交所追求的主要目標。「在英吉利的統治者中,克倫威爾實為首先主張帝國主義者。在他以前,政府對於殖民運動的態度只是消極的容許,而不是積極的提倡。」[160]為了爭奪殖民地,英國的主要對手是擁有較多殖民地的西班牙和法國,雖然英國與西班牙、法國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尚未來得及進行調整,但在克倫威爾看來,西班牙是英國在打擊了強敵荷蘭的囂張氣焰之後的主要攻擊目標。
西班牙是英國的宿敵,早在都鐸時期就是英國的主要對手,是英國民族國家和主權國家形成的主要障礙。當時英國的目標是保證英國的安全,維護正在崛起的海洋和商業利益,[161]為此,英國一直致力於削弱西班牙的海軍力量。16世紀末英國雖然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但是西班牙並未一蹶不振。從1588年海戰到1604年英西締約,西班牙在海上仍享有較明顯的優勢,大規模的造艦計劃仍在進行。[162]早期斯圖亞特王朝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奉行親西班牙的政策,更有利於西班牙的殖民擴張和商業活動,因而招致英國商業階層的普遍反對。英國內戰期間,英西關係一度良好,西班牙是第一個承認英國新政權的國家,西班牙駐倫敦大使雖然沒有被授予新國書,但卻被授予與共和國政府秘密交往的全權。西班牙的目的在於藉助英國之力懲治葡萄牙。克倫威爾上台伊始便發誓重振伊莉莎白時代的民族精神,因而在他的眼裡,「西班牙是我國最大的敵人,是天然的敵人,仿佛是上帝親自指定給我們的一樣」[163]。克倫威爾的認識主要基於英西之間存在兩方面的尖銳矛盾:其一,作為一個虔誠的新教徒,克倫威爾的內外政策均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他的內心深處蘊藏著濃烈的宗教情結。[164]這使他的對外擴張頗具宗教色彩,他公開宣稱:上帝在世上的利益要遠遠高過英國全體民眾的利益,因此專心考慮我們在世間所做的工作與上帝的旨意完全相符。[165]正因為如此,克倫威爾對西班牙的所作所為極其不滿,認為西班牙政府長期以來推行的宗教審判制度及專制主義政策,使其成為世界天主教的頑固堡壘和新教力量的共同敵人,清教的英國與天主教的西班牙毫無共同利益。克倫威爾甚至認為,英國與西班牙之間只有敵對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166]其二,除了宗教之爭之外,英西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存在的矛盾也不可調和。對克倫威爾來說,這也是更重要的,因為他把對外政策世俗化了。[167]宗教問題只是對外擴張的一種理由,當時西班牙控制著歐洲和美洲的大片領土,既使英國妒羨也使英國不滿。在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的過程中,直到17世紀中葉英國都是勝少負多,所獲了了,這是英國所不甘心的。況且,西班牙國運不興,日趨衰落,給英國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提供了新的機會。自菲利普二世之後,西班牙由於長期的內亂與對外戰爭,已成為「歐洲病夫」[168]。
基於上述背景,克倫威爾將反對西班牙作為其對外政策的重點。克倫威爾當政之初就公開宣稱:「英國和西班牙是天然的敵人」,「自我出生開始,英國就不斷地遭遇被強迫西班牙化的強大壓力。」[169]從1654年春開始,護國政府與西班牙政府就開始了一系列外交談判,雙方談判的焦點是關於殖民地問題特別是西印度群島問題。由於分歧較大,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克倫威爾提出的要求是,英國應享有美洲沿岸的航海和貿易自由,同時要求允許在西班牙經商的英國商人不受宗教裁判所的管轄。西班牙則認為英國的要求是過分的,西班牙駐英大使卡爾狄尼(Cardenas)明確表示:「要求解除宗教裁判所的活動和開放西印度群島的航行自由,這等於要挖掉我們國君的兩隻眼睛。」[170]英國的要求遭到西班牙的拒絕,雙方關係進一步緊張。1654年,英國國務委員會就英國的對外政策特別是對西班牙政策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討論的主題是殖民地問題。主張對西班牙強硬甚至動武的人提出了充分的理由:「有可能從他們(西班牙人)手裡奪取西印度群島」;「而後我們就有埃斯帕尼尤拉(Hispaniola,現一般譯作伊斯帕尼奧拉)的種種好處,可以從新英格蘭、維吉尼亞、巴貝多和索默斯群島(Somers Islands),或者從歐洲向那裡移民,我們需要移民多少就可以去多少」;此外,「或許而且完全有理由指望」,在進攻西印度群島時,歐洲的和平和貿易仍可確保。[171]當然,進攻西印度群島的方案能否達到目的也面臨著很多困難,正因為如此,國務委員會中的一部分人對於與西班牙作戰表示擔憂。克倫威爾則堅決支持與西班牙作戰,並宣稱「至少在西印度群島作戰」。由於克倫威爾的堅持,對西開戰特別是爭奪西印度群島遂成為護國主時期對外政策的基本方針。
克倫威爾將對西作戰的重點選在西印度群島是有著充分的戰略考慮的。首先,選擇美洲殖民地特別是西印度群島作為打擊西班牙的主要目標,正好迎合了當時英國國內日益高漲的殖民擴張思潮,可以減少他的反西班牙政策在英國國內的阻力。自17世紀以來,英國新興商人階層一直對西班牙的美洲利益妒羨有加,早在17世紀20年代一位英國議員就明確提到,西班牙國王正是靠「西印度的礦山提供物資,幫助滿足他對世界性君主國的雄心壯志」。[172]克倫威爾不能不考慮英國商人們的態度,因此,打破西班牙對西印度群島的貿易壟斷,是其遠征西印度群島的重要目標。其次,克倫威爾認為,新大陸應該是新教徒的自由天地,昔日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頒布的幾份由西班牙「合法霸占美洲」的「通諭」是非法的和不公正的,教皇從來不具備授予這類權利的權威。[173]因此,遠征西印度群島是「促進上帝的榮耀、拓展基督世界最神聖的機會。」[174]通過這次行動,可以使西屬美洲的土著和其他人得以從天主教和宗教審判制度下解救出來,重新回到基督世界的福音中。克倫威爾的政策當然並非如他所說的那麼崇高,其真實意圖在於獲得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支持。最後,根據克倫威爾的分析,英國進攻西印度群島不會導致英西在歐洲全面交戰,這樣,對西戰爭會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通過有限的戰爭,英國即可以獲取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大陸的西班牙屬地,克倫威爾一直將西班牙的西印度領地視為不列顛殖民帝國「大廈」的基石。[175]
為了解除英西戰爭的後顧之憂,克倫威爾主動與法國改善關係,本來英法關係也相當緊張,1651年11月英國艦隊就曾到達諾曼第沿岸,引起法國的恐慌與不滿;英國還同法國的投石黨運動密切聯繫,暗中予以支持。英國並於1654年夏侵占了法屬加拿大沿岸阿卡迪亞(Acadia)的部分要塞,只是因為法國國內政局的需要,使之無法顧及英國的侵犯。與此同時,法國也希望與英國結盟共同反對西班牙,推動英國對西戰爭。1654年3月法國首相馬札然(Mazarin)在給法國駐英大使的信中,就極力鼓動克倫威爾進攻西班牙,奪取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島。
克倫威爾的西印度遠征計劃(Western Design)與英國的外交活動同時進行。1654年8月18日,克倫威爾向專門成立的西印度群島遠征籌備委員會發出書面指令,決定派遣一支由14艘軍艦和若干艘補給船組成的海軍分艦隊前往美洲與西班牙人作戰,運載3000名陸軍和100名騎兵,組成6個團。[176]同年10月,克倫威爾任命海軍上將威廉·佩恩(William Penn)[177]為英國遠征軍艦隊司令。12月,克倫威爾任命維納布爾斯(Robert Venables)為英國遠征軍陸軍司令兼美洲英屬殖民地行政機構的首腦。12月18日,英國先頭部隊從英國出發,隨後英國的主力部隊也動身前往美洲。次年1月,遠征軍的主力抵達西印度群島的英屬殖民地巴貝多,並在此補充遠征隊的人員及給養。
有趣的是,「西印度計劃」在很多方面與德雷克在1585年為獲得通向西印度群島海路控制權而執行的「出航西印度群島」行動相類似[178],所以斯特朗認為:「克倫威爾是伊莉莎白式的人物,他與雷利、吉爾伯特、和哈克盧特屬於一類。西印度群島遠征的整個形象是伊莉莎白式的。」[179]兩者不同的是,德雷克只是計劃攻占聖多明各及大陸的戰略性港口,破壞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的交通和供給線,削弱西班牙的實力,從而為英國人前往西印度群島創造條件;而克倫威爾則企圖永久獲得西班牙的屬地,奪取整個加勒比地區,以打破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貿易壟斷。但是,克倫威爾的計劃明顯準備不足,據說他的計劃依據了不精確的情報,對計劃實施的難度估計不足。當時頗為流行的由托馬斯·蓋奇(Thomas Gage)所著《英屬的美洲人》(The English American)一書聲稱,西班牙的殖民地已經衰弱和腐敗不堪,他們的防衛已經癱瘓,他們所控制的土著人已十分不滿,英國人完全可以在兩年之內奪取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區的主要島嶼和中美洲主要地區。[180]該書明顯輕視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島的控制力和戰鬥力,克倫威爾據此相信西班牙帝國僅是一個擺設,已經虛弱不堪,一支探險隊就足以征服它。[181]所以,克倫威爾把遠征行動交給了一批指揮無能、準備不足的烏合之眾,據維納布爾斯稱,招來的新兵是殖民地的社會渣滓,這些人「如此鬆散以致無法用紀律約束他們,如此膽怯以致無法讓他們打仗」。[182]更奇怪的是,克倫威爾的遠征計劃模糊不清,他給維納布爾斯下達了比較具體的指令,但在行動上則提出三種可能的作戰方案,交由遠征軍自己選擇。克倫威爾在解釋這種彈性的方案時認為:「計劃從整體上是想在西屬西印度群島獲取利益,我們不應為個別指示而局限在一個方法上。」[183]這種計劃的模糊性和過分輕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次「西印度計劃」的結局。
1655年1月,2500名英國西印度遠征軍到達巴貝多,並在那裡擴充了兵力。遠征軍的最初幾次戰役並不是對西班牙人作戰,而是在巴貝多附近掠奪荷蘭商船和制止英國移民同在西印度群島上的荷蘭人進行貿易。倫敦商人企圖通過這種辦法在西印度群島的英屬島嶼上確立商業上的壟斷。1655年3月31日,60艘船載著5 000名士兵向伊斯帕尼奧拉進發並登陸,企圖從那裡奪取聖多明各島。英軍雖然在兵力上占據優勢,但是由於戰術上的錯誤,登陸地點距城太遠,後勤供應得不到保障;加上這支軍隊缺乏應有的訓練,根本沒有戰鬥力,結果被西班牙人擊敗。英國人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離該島,轉向它處。5月10日,遠征軍艦船轉向西班牙防禦較差的牙買加,乘機占領了該島。克倫威爾總算挽回了一點面子,為此還專門成立了「牙買加委員會」負責處理牙買加殖民地問題。
「西印度群島遠征」引發了英西之間的正式戰爭,克倫威爾雖然不想對西班牙全面開戰,但也不是毫無準備。早在1654年10月,克倫威爾便令英國海軍主帥布萊克率一支強大的艦隊前往地中海,在西班牙本土附近炫耀武力,將矛頭明確指向西班牙。1655年4月,克倫威爾命布萊克率艦隊攜帶三個月的給養前往西班牙南部近海加迪斯灣待命,而此時英西關係已經非常緊張。6月,克倫威爾即下令布萊克以一切手段截擊、殲滅任何西班牙軍艦和其他向西印度運送兵員給養的西班牙船隻。[184]這實際上表明英國與西班牙處於戰爭狀態。10月24日,西班牙作出強烈反應,從倫敦召回駐英大使,兩國正式斷交。10月25日,英國對西班牙正式宣戰。
英西戰爭爆發後,戰爭從西印度群島轉到歐洲地區。英西戰爭使英法結盟的談判進程驟然加速,英國政府內的反法派至此已基本偃旗息鼓。1655年10月,英法簽訂了一項協議,停止從1649年就已開始的海上敵對狀態。[185]11月3日,雙方又簽訂和平與貿易條約,該條約名義上是一個商業性條約,但條約宣布促成兩國間的和平、友誼與同盟,締約國的任何一方不得直接或間接援助另一方的敵人或「叛亂分子」,法國在沒有取得英國的同意和參與時,不得單獨與他國訂立條約。此外兩國還就經貿問題達成了協議。[186]1657年,此條約作了新的補充,內容涉及共同的軍事行動,重申了兩國在對西班牙戰爭中相互承擔的義務,並就軍事分工和援助問題作了明確規定,進一步明確了英法聯盟關係。法國駐英大使這樣評論英法條約:「雖然此項條約因長時期的等待而失去了魅力,但看來同西班牙的破裂又使它具有了新的價值。」[187]英法的聯盟使西班牙陷於英法海陸夾擊的困難境地。
歐洲戰場的戰鬥十分激烈。英國強大的海軍對西班牙實行嚴厲的封鎖,切斷了西班牙通往弗蘭德爾的海上通道以及西班牙與西印度群島的一切貿易往來,這使得西班牙損失慘重。1657年4月,英軍由布萊克率領的艦隊在特內里基島附近重挫西班牙艦隊,西班牙16艘戰艦被摧毀,5艘貨船落入英國之手。法國軍隊則在弗蘭德爾與西班牙軍隊展開了陸戰。不久,英軍也加入戰鬥,迅速扭轉了本不利於法軍的戰局。到1657年9月,弗蘭德爾沿海一帶的陣地為英法軍隊所占,歐洲大陸的戰略要地敦刻爾克(Dunkirk)完全為英法軍隊包圍,駐守在敦刻爾克附近的西班牙守軍被迫投降。1658年6月4日,由馬歇爾·特雷恩指揮的6000名英軍在敦刻爾克附近的沙丘地帶與西班牙人進行決戰。西班牙軍隊大敗,敦刻爾克守軍棄城投降。英軍遂占領並接管了敦刻爾克。隨後,野心勃勃的克倫威爾甚至對直布羅陀虎視眈眈,並制定了準備占領此戰略要地的計劃,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1659年,西班牙與英國講和。
對於英國來說,英西戰爭是繼英荷戰爭勝利之後的又一次勝利,它不僅使英國占領了西印度群島的戰略要地牙買加,而且獲得了歐洲大陸的戰略據點敦刻爾克。這使英國能更有效地控制荷蘭和北歐的航運,確保英國的商業安全和對外貿易的擴展。對英帝國的形成具有更重要意義的是,英國海軍在此次戰鬥中經受了考驗並獲得發展,戰爭中英國俘獲敵船400艘,加強了英國殖民擴張的力量。同時代的英國詩人沃勒這樣寫道:「英艦千艘霸海天,夷艇垂篷表恭謙;軍威遠震如風吼,四海揚帆漫無邊。」另一位詩人兼劇作家也讚美道:「他使我們在大陸上行動自由,而我們以前則受制如囚;他送英國雄獅去保衛更崇高的目標,教它首先在布魯塞爾發出怒吼。」[188]
奪取牙買加在英國西印度殖民擴張史上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自此而後西印度在不列顛貿易、外交及戰事中占了重要的地位」。[189]正因如此,英國在1655年成立了「牙買加委員會」,專門負責牙買加的殖民事務。對於英國統治者來說,他們對牙買加感興趣不僅是因為那裡的財富及戰略地位,而且是由於那裡距英國路途遙遠,是將國內各種不滿分子遷移出去的理想之地。早在內戰期間,英國就已經將現政府的政敵向殖民地流放,但是只有在護國主時期,這種流放才漸具規模,流放人中不僅有英格蘭人,還包括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1656年克倫威爾的國務會議決定遣送2000名愛爾蘭青年男女到牙買加;同年,克倫威爾下令蘇格蘭政府「逮捕所有出名的、懶惰的、無主人的男女盜賊和流浪漢,將他們送往該島」。[190]牙買加的開發過程起初十分緩慢,征服軍的官兵們主要在里奧米尼奧山谷一塊盆地得到賜與的土地,並在那兒耕種和定居。由於土地不足,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嚴重的疾病,很多人紛紛死去。1656年底,僅兩個月內就有五分之一的移民和400名新補充的士兵死亡;到1657年2月底,從尼維斯島遷來的移民已經有三分之二死亡。[191]這使得英國駐牙買加的軍政首腦布雷恩不得不在1657年7月寫信回國,請求派送一批賣身奴前來牙買加,以「保全許多移民的性命」。儘管政府一再宣傳,同時稅收很低且這裡的處女地大有可為,但始終未形成像30年代巴貝多和背風群島那樣出現的移民熱潮,所以有人認為,「牙買加從來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殖民地」。[192]
隨著牙買加北部西班牙的殘餘勢力被驅逐,英國對全島實行征服,開發和利用牙買加逐漸引起英國各界的重視。1657年6月,「牙買加委員會」和另一殖民地事務常設機構「美洲委員會」向國務委員會提出建議,提出應當重視和加大對牙買加的移民和拓殖,因為該島在英屬西印度群島中占有核心的地位,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種植園主、士兵和倫敦商人對此均無能為力,因此,應由國家提供財政援助對牙買加島進行開發。該建議還提出了國家援助的具體方式。此建議是當時英國殖民政策發展的一個反映,但由於英國財政空虛而無力為之,上述計劃流產。克倫威爾死後,「牙買加委員會」的活動也即停止。
護國主時期英國拓展西印度群島殖民地以及開發牙買加的計劃並不成功,一些專門從事海外貿易活動的英國商人對此深表不滿。他們在1658—1659年間,向國務委員會提交了許多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案要求對殖民地管理機構進行改組,組建開發西印度群島的專賣公司,並賦予該公司很大的權力,包括任命總督和軍政指揮官、在被占領的土地上頒布法律等。方案提出由國家對公司提供援助,由公司負責將英國社會的各種「渣滓」送往殖民地充當「白奴」,以增加殖民地的移民。這些建議既體現了早期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英國殖民方式的基本特徵,同時又強調政府的作用,體現了公司與政府的結合,符合重商主義的內在要求。但是,由於克倫威爾去世後英國政局發生變動,商人們的方案沒有實施機會。此後,牙買加憑藉其在加勒比地區的戰略位置吸引了大量英商到此貿易,同時也成了海盜們的重要基地。實際上,牙買加後來發展成一個繁榮的地區,完全得益於海盜事業、貿易和甘蔗種植園的發展。[193]
西印度群島遠征的重要意義是,它開創了由國家直接進行殖民擴張的新階段,「牙買加是英國殖民地中第一個由國家拓殖並發展起來的」[194],由《航海條例》所確定的重商主義原則在殖民擴張政策上得到貫徹和發展。
作為英國「最堅定的統治者」[195],克倫威爾開創了創建英帝國的重要階段。他是「第一位系統地行使政府的權力以擴展英國殖民範圍的英國統治者」[196],他通過一系列軍事和外交手段不僅使英國取得了貿易、航運、殖民地等方面的物質利益和戰略優勢,鞏固了英國的殖民地位,而且確立了英國對外殖民擴張和建立帝國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則。這一政策和原則的基本指導思想是重商主義,根據重商主義理論,一個國家的富強完全取決於對外貿易的發展和殖民地的建立,而要實現這些,必須依賴國家的強有力支持。發展對外貿易必須擴大國外市場、擴大廉價原料供應地、發展航運事業。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各國之間必然展開激烈爭奪,並為此不惜訴諸武力,因此,重商主義離不開戰爭。而戰爭離不開強大的海上力量,克倫威爾使「海權在帝國構建過程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97]殖民地在重商主義者眼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但是殖民地只有成為本國工業品的銷售市場及廉價原料供應地才有存在的價值。殖民地應該發揮其重要的經濟職能而成為母國的工具,因此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和發展新的殖民地是重商主義國家的必然選擇。英國著名學者西蒙斯正確地指出:17世紀50年代克倫威爾政府所展開的一系列對外擴張活動和實施的政策,儘管對殖民地特別是美洲殖民地「很少或沒有立即產生什麼結果,但它們卻開創了一個英國商業和英國市場都大為加強的時代。復辟時期的政治家廢除了克倫威爾的大部分國內改革措施,但他們卻推進並擴大了克倫威爾的商業和殖民政策」。[198]《劍橋英帝國史》的作者也認為,克倫威爾時代的政策為立足於經濟基礎之上的帝國的整體發展奠定了基礎。[199]
【注釋】
[1] Anthony McFarlane The British in the Americas 1480—1815 p.83.
[2] J.布盧姆等:《美國的歷程》(上冊),第51頁。
[3]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53.
[4] J.布盧姆等:《美國的歷程》(上冊),第48頁。
[5] Hereford B.George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Methuen 1919 p.1.
[6] Alan G.R.Smith The Reign of JamesⅥ andⅠ p.1.
[7] 羅賓·W.溫克、托馬斯·E.凱澤:《牛津歐洲史》(第二卷),趙闖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版,第32頁。
[8] 海因茨·沃爾夫岡·阿恩特:《經濟發展思想史》,第23頁。
[9] James E.Gillespie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 Expansion on England to 170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p.338.
[10] 葉·阿·科斯明斯基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173頁。
[11] 尼古拉斯·塔林等:《劍橋東南亞史》(第一卷),第294頁。
[12] 加里·M.沃爾頓、休·羅夸夫:《美國經濟史》,王珏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頁。
[13] 尼爾·弗格森:《帝國》,第8頁。
[14] D.B.Quinn A.N.Ryan England's Sea Empire 1550—1642 p.178.
[1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180.
[16] 比如17世紀70年代,「新英格蘭聯盟」領導發動了對印第安人的戰爭,史稱「腓力浦王戰爭」 King Philip's War 。此戰爭基本消滅了新英格蘭境內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土地轉入英國移民之手。參見John Spencer Bassett A Short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9.p.92 另見Nicholas Canny ed.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rigins of Empire p.344.
[17]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56.
[18] 塞繆爾·埃利奧特·莫里森等:《美利堅共和國的成長》(上卷),第83頁。
[19] 阿薩·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第161頁。
[20] 米·阿·巴爾格:《克倫威爾及其時代》,陳賢齊譯,四川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219頁。
[21] R.Davis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Shipping Industry London Macmillan 1962 p.12.
[22] W.R.Scott The Consititution and Finance of English Scottish and Irish Joint stock Companies to 1720 Vol.I.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2 p.263.
[23] 參見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一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頁。
[24] D.H.Pennington Seventeenth Century Europe London Longman 1980 p.237.
[25]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下冊),第2頁。
[2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96頁。
[2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96頁。
[28] 此書還有一個副題,題為「我們的對外貿易差額是我們的財富的準則」。
[29] 參見恩格斯《反社林論》,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28頁。
[30] 托馬斯·孟:《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袁南宇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14頁。
[31] 同上書,第4頁。
[32] 托馬斯·孟:《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第9頁。
[33] 同上書,第71—72頁。
[34] 同上書,第84頁。
[35] 托馬斯·孟:《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第89頁。
[36] 托馬斯·孟:《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第64頁。
[37] 漢斯·豪斯赫爾:《近代經濟史——從十四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下半葉》,王慶余等譯,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第228頁。
[38] 傑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爾:《新美國經濟史——從殖民地時期到1940年》(上),羅濤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頁。
[39] 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下卷),林榮遠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727頁。
[40] 關於配第是不是個重商主義者,學術界存在爭議。筆者認為配第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在他早期作品中重商主義思想是十分明顯的,這裡主要考察他早期的貿易理論和殖民思想,故把他視為重商主義者。
[41] 奧利弗·克倫威爾 Oliver Cromwell 之子。
[42] 配第:《政治算術》第24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陳冬野、馬青槐、周錦如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
[43] 配第:《獻給英明人士》,第111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44] 配第:《賦稅論》,第89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45] 配第:《愛爾蘭的政治解剖》,第71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46] 配第:《政治算術》,第65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47] 同上書,第11—12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48] 配第:《賦稅論》,第66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49] 配第:《政治算術》,第8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50] 同上書,第86、87頁。
[51] 配第:《政治算術》,第22頁。
[52]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7頁。
[53] 配第:《愛爾蘭的政治解剖》,第67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54] 同上書,第29頁。
[55] 同上書,第32頁。
[56] 配第:《政治算術》,第54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57] 同上書,第75頁。
[58] 查爾斯·達維南特:《論英國的公共收入與貿易》,朱泱等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143頁。
[59] 同上書,第136頁。
[60] 查爾斯·達維南特:《論英國的公共收入與貿易》,第144頁。
[61] 同上書,第156頁。
[62] 同上書,第177頁。
[63] 同上書,第238頁。
[64] 查爾斯·達維南特:《論英國的公共收入與貿易》,第297頁。
[65] 同上書,第299頁。
[66] 同上書,第183頁。
[67] 同上書,第221—222頁。
[68] 同上書,第201—205頁。
[69] 查爾斯·達維南特:《論英國的公共收入與貿易》,第233頁。
[70] 同上書,第235頁。
[71] 同上書,第234—235頁。
[72] 查爾斯·達維南特:《論英國的公共收入與貿易》,第253頁。
[73] 同上書,第257頁。
[74] 同上書,第262頁。
[75] 尼古拉斯·巴爾本:《貿易論》,載《貿易論》(三種),顧為群、劉漠雲等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65頁。
[76] 埃里克·羅爾:《經濟思想史》,第61頁。
[7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1頁。
[78] Joan Thirsk J.P.Cooper eds.Seventeenth-Century Economic Documents Oxfordc Clarendon Press 1972 p.668.
[79] G.Brun Europe in Evolution 1415—1815 Boston 1945 p.330.
[80]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179.
[81]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642頁。
[82]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179.
[83]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643—644頁。
[84]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645頁。
[85] J.H.帕里、D.M.舍洛克:《西印度群島簡史》,第112頁。
[86] 屈勒味林 G.M.Trevelyan :《英國史》(下),第474頁。
[87] 羅伯特·基:《愛爾蘭史》,第40頁。
[88] T.W.Moody F.X.Martin The Course of Irish History p.200.
[89] 弗蘭西斯·道:《蘇格蘭、愛爾蘭與1640—1660年英國革命》,王覺非主編:《英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現代化》,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頁。
[90]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462頁。
[91] 艾德蒙·柯蒂斯:《愛爾蘭史》(下冊),江蘇師範學院翻譯組譯,江蘇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470頁。
[92] 阿·萊·莫爾頓:《人民的英國史》(上冊),第352頁。
[93]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p.31.
[94] 艾德蒙·柯蒂斯:《愛爾蘭史》(下冊),第474頁。
[95]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07.
[96] Ibid.p.39.
[97]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2 p.124.
[98] 弗蘭西斯·道:《蘇格蘭、愛爾蘭與1640—1660年英國革命》,王覺非主編:《英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第152頁。
[99] T.W.Moody F.X.Martin The Course of Irish History p.202.
[100] 阿·萊·莫爾頓:《人民的英國史》(上冊),第353頁。
[101] 艾德蒙·柯蒂斯:《愛爾蘭史》(下冊),第478頁。
[102] 屈勒味林:《英國史》(下),第474頁。
[103] 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上冊),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26—27頁。
[104] 艾德蒙·柯蒂斯:《愛爾蘭史》(下冊),第480頁。
[105] 葉·阿·科斯明斯基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587頁。
[106] Clayton Roberts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4.
[107] Nicholas Canny ed.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rigins of Empire p.310.
[108] 威廉·配第:《愛爾蘭的政治解剖》,第26頁,《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109] 轉引自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595頁。
[110] 帕爾默﹑科爾頓:《近現代世界史》(上冊),孫福生、陳敦全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228頁。
[111] 羅伯特·基:《愛爾蘭史》,第45頁。
[112] 威廉·配第:《愛爾蘭的政治解剖》,第30—31頁,載《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113] 威廉·配第為此專門撰寫了《愛爾蘭的政治解剖》,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將愛爾蘭變成一個生產亞蔴、大蔴、羊毛、皮革等小私有制的農業畜牧業國家的方案。詳見《配第經濟著作選集》。
[114]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區史》(1492—1969年,上冊),第147頁。
[115]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p.31.
[116] H.帕姆塞爾:《世界海戰簡史》,屠蘇等譯,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頁。
[117] James E .Gillespie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 Expansion on England to 1700 p.335.
[118] 米歇爾·波德:《資本主義的歷史:從1500年至2010年》,鄭方磊、任軼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頁。
[119]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二卷),龐卓恆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頁。
[120] H .Heaton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36 p.285.
[121] A.T.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London Hill & Wang 1962 p.97.
[122] J.I.Israel Dutch Primacy in World Trade 1585—174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94-95.
[123] 費爾南·布羅代爾:《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三卷),顧良等譯,三聯書店1993年版,第218頁。
[124]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二卷),第97頁。
[125] Charles Wilson Profit and Power A Study of England and the Dutch Wars Chapter Ⅲ London Longmans 1957.
[126] Charles Wilson Profit and Power A Study of England and the Dutch Wars.pp.28-31 35-37.
[127] George Modelski William R .Thomson Seapower in Global Politics 1494—1993 Washington Macmillan 1998 p.205.
[128] George Modelski William R .Thomson Seapower in Global Politics 1494—1993 p.205.
[129] Richard Har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ailing Navy 1509—1815 London St.Martin's Press 1995 p.70.
[130] Richard Har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ailing Navy 1509—1815 pp.70-80.
[131] 屈勒味林:《英國史》(下),第477頁。
[132] Evan Luard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1648— 1815 New York Macmillan 1992 p.216.
[133]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Naval Mastery New York Scribner 1976 p.48.
[134] B.П.波將金等編:《外交史》(第一卷,上),史源譯,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361頁。
[135] B.П.波將金等編:《外交史》(第一卷,上),史源譯,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361— 362頁。
[136] 同上書,第362頁。
[137] 莫里斯·布羅爾:《荷蘭史》,鄭克魯、金志平譯,商務印書館1974年版,第92頁。
[138] The Navigation Act of 1651 Joan Thirsk J .P .Cooper eds.Seventeenth Century Economic Documen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2 pp.502-505 另參見蔣相澤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近代部分,上冊),第27—28頁。
[139] 帕爾默、科爾頓:《近現代世界史》(上冊),第209頁。
[140] 錢乘旦、許潔明:《英國史》,第172頁。
[141] A.T.Mahan Sea Power in its Relations to the War of 1812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1905 p.14.
[142] Leonard W .Cowie Seventeenth-Century Europe London Macmillan 1984 p.234.
[143]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二卷),第73頁。
[144]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59頁。
[145] Clayton Roberts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2.
[146]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第171頁。
[147]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上卷),第628—629頁。
[148] Clayton Robert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2.
[149] S .R .Gardiner History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Protectorate 1649—1656 Vol.2 New York Longmans 1965 p.187.
[150]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卷),第61—62頁。
[151]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45.
[152] S.R.Gardiner History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Protectorate 1649—1656 Vol.2.pp.42-43.
[153] Ibid.p.44.
[154] 屈勒味林:《英國史》(下),第479頁。
[155]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Appendix.1 pp.897-905 另可參見: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卷),第62—63頁。
[156] Ralph Davis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Shipping Industr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London Macmillan 1962 p.51.
[157] 保羅·布特爾:《大西洋史》,劉明周譯,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24頁。
[158] Clayton Roberts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2.
[159] B.П.波將金等編:《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4頁。
[160] 屈勒味林:《英國史》(下),第496—497頁。
[161] W .T .MacCaffrey Elizabeth I War and Politics 1588—1603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162] David .B .Quinn A.N .Ryan England's Sea Empire 1550—1642 p.115.
[163] B.П.波將金等編:《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7頁。
[164] 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可參見計秋楓:《論克倫威爾外交的意識形態特性》,《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
[165] John Buchan Oliver Cromwell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34 p.399.
[166]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890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261-262.
[167]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二卷),第97頁。
[168] 帕爾默、科爾頓:《近現代世界史》(上冊),第200頁。
[169]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4 p.264.
[170] B.П.波將金等編:《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6頁。
[171]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卷),第64—65頁。
[172] 萊斯利·貝瑟爾主編:《劍橋拉丁美洲史》(第一卷),第313—314頁。
[173]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888.
[174] Ibid.p.889.
[175] 米·阿·巴爾格:《克倫威爾及其時代》,第280頁。
[176]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卷),第68頁。
[177] 此為老威廉·佩恩,系賓夕法尼亞殖民地的建立者威廉·佩恩的父親。
[178] 有關德雷克「出航西印度群島」的行動,詳見R?B?沃納姆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三卷),第692—693頁。
[179] 轉引自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二卷),第194頁。
[180] W .D .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59.
[18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p.227-228.
[182] J.H.帕里、D.M.舍洛克:《西印度群島簡史》,第118頁。
[183]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28.
[184] W .C .Abbott.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745.
[18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29.
[186]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937.
[187] B.П.波將金等編:《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7頁。
[188] 溫斯頓·邱吉爾:《英語國家史略》(上冊),第699頁。
[189] 屈勒味林:《英國史》(下),第480頁。
[190]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區史》(1492—1969年,上冊),第147頁。
[191] 葉·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編:《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下卷),第75頁。
[192] J.H.帕里、P.M.舍洛克:《西印度群島簡史》,第121頁。
[193] W.D .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61.
[194]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32.
[195] Charles Lucas The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Story of the Empire p.72.
[196] Alan G.R.Smith The Emergence of A Nation State 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1529—1660 p.337.
[197] Godfrey Davies The Early Stuarts 1603—166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9 p.348.
[198] R.C.西蒙斯:《美國早期史——從殖民地建立到獨立》,第66頁。
[199]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