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強控制和征服愛爾蘭
2024-10-09 08:44:33
作者: 錢乘旦
對於宗主國而言,開拓殖民地的基本目的是獲取經濟利益,而不是任其自由發展,這是重商主義理論的基本要求,也是英國社會自我發展的迫切需要。內戰爆發後,英國議會從英王手裡接管了政治權力,出於與王權鬥爭的需要並考慮英國商人集團的要求,議會對殖民擴張問題表示關注。為了發展鞏固與殖民地的關係,長期議會採取了授予殖民地以商業優惠特權的政策,這是長期議會執行殖民政策的開始。1643年10月,長期議會通過法令,任命羅伯特·沃里克(Robert Warwick)伯爵出任所謂「所有現在或未來由英王陛下臣民定居、開發或領有的美洲境內剩餘島嶼以及其他殖民地的總督和海軍最高長官」,由此組成了一個管理殖民地及其貿易的機構「沃里克委員會」。[80]該委員會儘管與當年查理一世時組建的以勞德大主教為首的殖民地管理委員會相似,但議會對殖民地進行集中管理的意圖顯露無遺。根據長期議會的指令,該委員會軟硬兼施,一方面通過對殖民地實施進口關稅優惠制度,以獲得殖民地對議會的支持;另一方面對與議會作對或在議會與國王的鬥爭保持中立的殖民地的貿易予以打擊。但長期議會基本不干涉或儘量迴避殖民地的內部事務及相互之間的矛盾,諸如政治體制和邊界問題,這種做法已經蘊涵了重商主義殖民政策的基本因素。
為了密切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長期議會主要關注殖民地的貿易。議會1644年發布命令,規定「任何商人……從英國運往新英格蘭或從新英格蘭運往英國的一切產品和商品,在英國以及新英格蘭,都免交關稅等稅收或罰款。」1647年發布的法令規定各殖民地必須用英國船隻來進行貿易,聲稱:「鑑於在維吉尼亞、百慕達群島、巴貝多島以及美洲其它地方有許多殖民地可以擴大航行,對王國十分有利,對輸入王國的這些殖民地產品徵收的進出口稅,無論在過去和現在都帶來了好處……為更好地發展上述殖民地,為了幫助股東,在議會開會的上院和下院茲作出決定……凡是為滿足這些殖民地日常生活所需而在那裡推銷的一切貨物,我們王國任何一個臣民都可以從王國出口,除支付消費稅外,免除一切關稅、補助金、捐稅或其它對商品徵收的費用,期限3年,但不包括紐芬蘭島的殖民地……」[81]法令在給這些殖民地提供經濟優惠的同時,又規定它們只能用英國船隻裝載本地產品運往其它國家,並規定對貨物是否確實運往上述殖民地實行監督。此法令實際上已經提出了日後《航海條例》的基本原則,但是由於此時議會主要著眼於國內事務,無力嚴格執行有關法令,所以許多法令要麼僅是權宜之計要麼根本無法實行,有些法令甚至遭到殖民地的拒絕。麻薩諸塞殖民地就斷然否決英國議會在該殖民地的立法權,宣稱「英國議會的法律不再有效,國王印章下的令狀也同樣如此」。[82]
1649年共和國成立之後,議會的殖民政策發生關鍵性的轉變,變得更為積極主動和強硬。1649年2月13日成立的國務委員會在處理殖民地問題方面擁有全權,取代了「沃里克委員會」。議會責成國務委員會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和措施強化對愛爾蘭、澤西島(Jersey Island)等殖民地的控制,加速各殖民地的歸順,保護和發展英國與殖民地之間的貿易及航運。此外,英國對由英國船隻裝運的殖民地種植園生產的菸草、蔗糖等產品實施優惠稅率。此時,英國政府越來越意識到殖民地的重要性及其與宗主國的緊密關係,因此對殖民地的經濟發展格外關注。1650年1月下院通過法令,責成新成立的「貿易協調委員會」不僅要注意發展「英國、愛爾蘭沿岸的漁業,而且也要注意發展冰島、格陵蘭、紐芬蘭島以及新英格蘭」和「任何其他地方」的漁業;「注意美洲和其它地方的英國殖民地,使之給共和國帶來最大的利益,如何使殖民地增加產品,提高質量,以使(如果可能的話)僅從這些殖民地就能向英吉利共和國提供滿足其需要的一切必需品」。[83]由此不難看出,共和國政府從英國的經濟利益出發,正在試圖依照帝國內分工的原則來確立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和構建英帝國。根據這一原則,1650年10月,英國下院針對一些不承認共和國的殖民地頒布一項禁令,規定嚴禁與反叛的殖民地進行任何貿易往來,未經議會或國務委員會的事先批准,一切外國船隻不得造訪英屬美洲殖民地。國務委員會有權派任何船隻前往殖民地,有權任命上述任何一個殖民地的總督和其他官員,而不受過去的證書或其他法律文件的限制。[84]為了執行共和國的法令,英國政府派出由艾斯丘爵士(Sir George Ayscue)率領的一支強有力的艦隊前往美洲。在共和國強大的武力面前,原效忠查理二世的巴貝多、安地卡及百幕大於1651年歸順,維吉尼亞及馬里蘭也於1652年屈服。法令中明確規定使用武力手段迫使海外殖民地歸順,這在英國海外殖民史上尚屬首次。通過此行動,英國政府的目的顯露無遺:「它不僅僅在於使反抗的殖民者飢餓而屈服,而且在於在全英國殖民地範圍內用英國航船代替荷蘭航船,並且以此為永久性的政策。」[85]很顯然,共和國時期的英國一反過去對殖民地基本放任的態度,開始實施新的殖民政策,試圖按經濟原則加強對已有殖民地的控制並推進英國的殖民擴張。這一政策在護國主時期得到凸顯與強化。
隨著新殖民政策的確定,共和國時期的英國首先開始了對愛爾蘭的軍事征服,以武力全面推進其殖民化進程。誠如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屈維廉所言:「共和政府再造不列顛帝國的初步工作為愛爾蘭的制服。」[86]
雖說愛爾蘭是英國的一個特殊殖民地,但英國從來沒有徹底征服過愛爾蘭,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一直面臨著愛爾蘭民族勢力和宗教勢力的雙重反對。1640—1641年間英國政局動盪不安,長期議會預感到英國在愛爾蘭的地位不穩,所以一再威脅要派兵前往厄爾斯特,平定所有的愛爾蘭人和天主教徒。但是這種恫嚇不僅沒有奏效,反而促使愛爾蘭的不滿情緒加速爆發。1641年9月23日,以愛爾蘭民族領袖費里姆·奧尼爾(Sir Phelim O'Neill)為首,愛爾蘭人乘英國無力顧及的機會在厄爾斯特發動起義。起義者聲稱忠於英王,但他們實際上是要奪回屬於自己的土地。此次先由愛爾蘭人、後由部分老英格蘭人參加的起義很快席捲全島,使英國殖民者蒙受重大損失。史學家傾向於認為在愛爾蘭的新教徒有1.2萬人遇害,他們或被殺害,或是因為凍餓而亡。[87]為了鎮壓起義,英國投入大約3.5萬人的兵力,但仍然控制不了局勢。1642年10月,起義的領導者基爾肯尼(Kilkenny)成立「天主教徒聯合總會」(General Association of the Confederated Catholics),[88]該組織設有最高委員會和兩院制議會,提出愛爾蘭議會獨立、天主教徒享有充分的宗教和政治權利及歸還被剝奪的愛爾蘭土地等要求。「天主教徒聯合總會」甚至於1643年9月宣布愛爾蘭脫離英國而獨立。
愛爾蘭人發動起義是為了擺脫英國的統治,但這場起義又打著天主教的旗幟,而當時的英國革命則是在反對天主教的清教旗幟下進行的。從性質上看,愛爾蘭起義不僅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和壓迫,而且也敵視正在同王黨鬥爭的英國議會。因此,英國保王黨人便企圖利用愛爾蘭起義來對付英國議會,將愛爾蘭作為對抗的基地和堡壘。早在1642年,查理一世就任命愛爾蘭人、王黨分子奧蒙德(Ormond)為英國駐愛大臣,還從愛爾蘭抽回一支軍隊,其中既有英格蘭人,也有愛爾蘭本地人。[89]1645年8月,英王又派英國天主教徒代表前往愛爾蘭,與「天主教徒聯合總會」領導人舉行談判,雙方最後達成協議,規定聯合總會派兵一萬,會同王黨軍進攻議會軍,英王則答應在愛爾蘭實行宗教信仰自由。1648年初,內戰以王黨的失敗而告終,英國成為共和國。然而,愛爾蘭厄爾斯特省的保王黨和長老會則擁戴國王之子查理·斯圖亞特為新的國王,愛爾蘭成了本地起義者和國外王黨分子反對共和國的基地,使新生共和國面對巨大威脅。當時,奧蒙德聯合了愛爾蘭的天主教徒、芒斯特的新教地主、厄爾斯特的長老會派英格蘭地主以及蘇格蘭地主,形成一個反對英吉利共和國的廣泛同盟。在奧蒙德軍隊的進攻下,共和國在愛爾蘭的軍隊屢遭敗績。到1649年夏,愛爾蘭大部分地區已為起義軍所占領,王黨復辟軍也占領了部分地區,共和國實際上只控制了都柏林、倫敦德里、鄧多克(Dundalk)及其它一些較小的據點,總共大概不到愛爾蘭土地的十分之一。[90]
不僅如此,內戰爆發後,歐洲的天主教國家法國和西班牙及羅馬教皇都試圖支持愛爾蘭起義,以削弱英國的新教力量,並在愛爾蘭重建天主教權威。當時,西班牙就專門對一些愛爾蘭軍人進行訓練,法國政府也答應向愛爾蘭人提供武器和軍費幫助。1642年8月,愛爾蘭著名首領蒂龍伯爵的侄子歐文·羅·奧尼爾(Owen Roe O'Neill)和另一指揮官普雷斯頓將軍(Thomas Preston)從歐洲大陸回到愛爾蘭,受到老一代愛爾蘭人和老一代英國人中天主教徒的歡迎,一些新教殖民者也加入反叛行列,愛爾蘭起義的規模不斷擴大。1645年10月,羅馬教皇向愛爾蘭派來了所謂的「聖使」,旨在恢復愛爾蘭的天主教信仰,將愛爾蘭重新置於教皇的權威之下。這些「聖使」來到後立即在極端宗教派別里擔任領導,他們很快發現奧尼爾是唯一能使天主教事業贏得勝利的將軍。[91]愛爾蘭成了歐洲敵對勢力和國際天主教勢力反對英吉利共和國的重要跳板,這就強化了英吉利共和國平定愛爾蘭反叛的決心。
表面上看,反對保王黨人、防止外來干涉是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的直接動因,但更深層次也是最基本的動因則是推行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政策,英國不允許愛爾蘭脫離英國而獨立。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英國沒收了愛爾蘭的大量土地,然後以極低價格賣給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大商人和大地主。1641年時,100英鎊可在厄爾斯特購得1000英畝地產,在芒斯特購得600英畝地產。[92]1642年2月,為了籌措軍費並組織軍隊鎮壓愛爾蘭反叛,長期議會通過《冒險家法令》(Adventurers' Act),允諾將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土地共計有250萬英畝分配給出資征服愛爾蘭的人。豐厚的回報吸引了大約1500名商人、金融家和大地主認購議會債券,資助對愛爾蘭的戰爭。此後愛爾蘭的歸屬問題就與英國資本的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了,若失去愛爾蘭,就意味著失去在愛爾蘭的土地。這些人既是遠征愛爾蘭的主要支持者,又是英國殖民利益的忠實體現者。
於是,共和國成立之後,英國新的統治者便開始實施對「天主教和保王黨的愛爾蘭的征服」[93]。1649年3月5日,奧利弗·克倫威爾被任命為愛爾蘭遠征軍總司令和愛爾蘭總督。此次遠征所需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得到了倫敦商業區老闆的鼎力相助。為了保證遠征軍及武器裝備安全運往愛爾蘭,英國議會發布命令,組建了一支由130艘各種艦船組成的艦隊,被稱為新的「無敵艦隊」。8月15日,克倫威爾率領一支由8000名步兵、3000名騎兵和1200名重騎兵組成的遠征軍進入都柏林。克倫威爾的基本目標有三:使愛爾蘭服從英格蘭共和政體的統治;實施1642年的《冒險家法令》;對發生在厄爾斯特的所謂天主教徒對清教徒的屠殺進行清算和報復。[94]但他對外則宣稱:他的遠征軍是為了「反對野蠻和血腥的愛爾蘭人以及他們的支持者和盟軍,同時傳播基督福音,確立真理與和平,並在這個血流遍地的國度恢復以前的幸福和安寧」;[95]「軍隊的行動絕非個人行為,無論是前進還是後退都應服從於指揮官,上帝指示我們前進,我們就前進……我們這次行動的目的是服務和榮耀上帝。」[96]
其實,當克倫威爾到達時,愛爾蘭局勢已發生了有利於英國方面的變化。8月2日,瓊斯將軍率領議會軍粉碎了包圍都柏林的奧蒙德主力並將其趕到北方。與此同時,重新擔任議會艦隊司令的布萊克(Robert Blake)海軍上將也掃清了王黨在海上的艦船,使克倫威爾遠征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雖然愛爾蘭起義軍和忠於王室的復辟軍迎擊了克倫威爾,但他們之間彼此並不聯繫,各自為戰,很難形成有組織的、強大的抵抗合力。克倫威爾一方面通過外交手腕在愛爾蘭天主教徒與暫時同其結盟的新教徒之間製造分裂,另一方面則採用軍事手段摧毀他們的鬥志。1649年9月初,克倫威爾包圍了重要的城堡德羅赫達(Drogheda),堡內共有守軍3000多名。在守城將領阿什頓拒絕投降後,克倫威爾發起猛攻。城陷後,克倫威爾下令對守城部隊和包括老弱婦孺在內的平民施以屠殺,據克倫威爾遠征軍的隨軍牧師估計,被殺官兵和無辜平民達3352人,英軍只損失64人。克倫威爾對此直言不諱:「我們用劍殺死全部俘虜,我想所剩不會超過30人。我們把這些人送到巴貝多島。」[97]可見,克倫威爾的征服是相當殘酷的。
攻陷德羅赫達後,克倫威爾又率軍南下,用同樣的手段攻占了愛爾蘭另一要塞威克斯福德(Wexford)。到1649年年底,整個愛爾蘭東部及東南沿海均落入英國軍隊之手。1650年,克倫威爾又不斷取得軍事勝利。3月,「天主教徒聯合總會」被迫解散。5月,在占領了克朗梅耳(Clonmel)之後,英軍在愛爾蘭的勝利基本定局。此時,英格蘭與蘇格蘭的關係驟然緊張,雙方的戰爭不可避免,5月26日克倫威爾應召回國,由其女婿艾爾頓(Ireton)繼任遠征軍總司令兼愛爾蘭總管。1651年11月艾爾頓染病身亡,其職位由弗利特伍德(Fleetwood)繼任。艾爾頓和弗利特伍德任職期間,克倫威爾的征服計劃得以繼續,英軍不斷向愛爾蘭腹地推進。到1652年5月,愛爾蘭的主要城市和要塞都被攻克,英軍控制了愛爾蘭全境。
起義的失敗使愛爾蘭人面臨更為悲慘的命運,大批土地被英國占領軍沒收。對於英國來說,征服和占領愛爾蘭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前後耗時三年,花費約250萬鎊。[98]為尋求補償,英軍在勝利之後便開始了對愛爾蘭全面的殖民掠奪。
首先,遣返愛爾蘭士兵,解散起義軍,為英國的殖民政策掃除障礙。征服結束時,愛爾蘭有三萬多軍人被遞解到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充當僱傭軍,[99]另有幾千名平民被送往英屬西印度群島,充當僕役。愛爾蘭在戰爭中失去了大量人口,據統計,1641年時愛爾蘭有150萬人,到1652年只剩下85萬人,而且其中還有15萬是英國移民。[100]愛爾蘭史學家柯蒂斯形象地指出:「愛爾蘭幾乎變成了一張白紙,英國共和政體可以在它上面隨心所欲地塗寫。」[101]
其次,掠奪愛爾蘭土地。土地是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的主要戰利品,也是遠征的根本利益,如何處理土地問題成了英國殖民者的當務之急。克倫威爾的土地政策有三個目的:其一,以愛爾蘭的土地償還英軍的餉銀,補償向英軍提供經費物資的英國投資人;其二,鞏固英國人在愛爾蘭的地位,防止愛爾蘭人再造反;其三,永遠剷除天主教的國教地位。[102]從1650年起,英國議會就著手沒收並出售從愛爾蘭奪取的土地。1652年5月12日,議會提出將倫斯特和芒斯特兩省土地分配給債權人即「冒險家」,按照條件,除愛爾蘭之外的任何民族的新教徒,須在3年內墾殖這些土地,同時把在海港和城市沒收的房屋以優惠的租賃條件租給債權人。該方案提出時戰爭尚未徹底結束,債權人開墾土地需冒很大的風險。與此同時,遠征軍則提出用土地抵償政府的欠薪並支付他們的日常薪餉,可見在處理愛爾蘭土地的問題上,議會和軍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
1652年8月12日,英國議會頒布《愛爾蘭處理法案》(Act of Settlement for Ireland,又稱《克倫威爾組織法令》)。該法案共九條,其中前五條將1641年起義的參加者根據罪行輕重分為幾個等級,規定他們將受到英國的嚴懲,不得赦免,他們的財產將被沒收,人員將被處死。第六條規定,凡不屬於以上五條規定者,「曾在愛爾蘭反對英國國會的戰爭中擔任指揮職務者……應將其驅逐出境,其財產應予以沒收並以下列方式分配:個人財產的三分之二被剝奪,並收歸共和國使用和管理,其餘的三分之一財產交給上述人等之妻子兒女保有和享用,但在愛爾蘭的其他地方撥給面積與價值相當的土地」。第八條規定,「凡天主教徒,從1641年10月1日至1650年3月1日期間任何時候居住在愛爾蘭,而不曾一貫對英吉利共和國利益表示示威者,應剝奪其在愛爾蘭財產的三分之一,歸英吉利共和國所有,……其餘三分之二財產則歸此等人、其後嗣或讓受人享用,但國會為更有效安撫愛爾蘭設想,得在愛爾蘭另撥給面積和價值相當的土地;凡在上述期間居住於愛爾蘭的其他人等,不曾為國會方面服役,或雖有機會,但不曾以別的方式對英國國會利益表示好感者,應沒收其財產的五分之一,收歸英吉利共和國使用」。第九條規定,財產不滿10鎊,並在《法案》頒布後28天內放下武器,表示忠於共和國的人(指揮人員除外)予以赦免,不沒收財產。[103]
很明顯,對愛爾蘭來說,《愛爾蘭處理法案》是相當嚴厲的,用克拉倫敦伯爵的話說:「克倫威爾政府要利用愛爾蘭這個巨大的資本來償還全部債務,犒賞所有的有功之臣以及實行各種恩賜獎賞。」[104]此法案幾乎使所有的愛爾蘭地主喪失了他們原有的土地,他們只能期待議會在指定的地點劃給他們一份地產,而英國則獲得了在殖民者之間進行分配的豐厚的愛爾蘭土地儲備。為了保障英國人和新教徒在愛爾蘭指定移民區的最大安全,1653年7月2日,克倫威爾頒布一項法令,規定「凡被赦免的愛爾蘭人,必須在1654年5月1日前遷移到康諾特和克萊爾郡」。移民者無權返回原居住地,否則將被處死。經過這樣的「處理」,英國不僅獲取了愛爾蘭較為肥沃的地區,而且將大約5萬原保留一部分土地的愛爾蘭人遷往荒涼地區。
1653年9月,英國又頒布《補償法令》(Act of Satisfaction),具體規定在軍隊和國家債權人之間分配土地的辦法。法令將被沒收的愛爾蘭10個郡的土地根據不同情況規定了不同的價格,其中康諾特和克萊爾郡留給愛爾蘭的紳士和地主,其餘分成兩部分,分別分給英國軍人和國家債權人。分到土地的人享有優惠條件,他們在耕種土地時,可以從1654年起5年之內免除捐稅,10年之內免服兵役,3年之內可以免稅從英國向愛爾蘭輸入牲畜、農具、家庭用品,並享有使用非建築用木材的權利。此外,他們還有權在1655年6月24日以前購買愛爾蘭城市內的房屋和土地,其價格只限於該財產的六年收入總額。[105]法令還重申原來的愛爾蘭地主和土地占有者必須限時遷往指定地區,違者將以間諜罪送交軍事法庭審判。康諾特和克萊爾兩郡出生於英國的人和曾經幫助過英國政府的新教徒如果願意可以外遷,並可在其它地方獲得與原來擁有的相等的土地。這樣,康諾特和克萊爾就幾乎與愛爾蘭其他地區完全隔離,成為英國為愛爾蘭人劃定的專屬保留區。英國的企圖是同化甚至消滅被征服的土著愛爾蘭人,以實現愛爾蘭完全的英國化。到1655年底,愛爾蘭有26郡落入英國人之手。
愛爾蘭共有土地2000萬英畝,在克倫威爾時代英國沒收了1100萬英畝,其中「良田」達到800萬英畝。[106]根據英國法令,債權人和軍人是土地分配的主要受益者。據統計,英國所謂「冒險家」有1500多人,而士兵為3萬—3.5萬之間。[107]遠征軍士兵憑印發的「軍隊債券」向國家領取土地,「軍隊債券」不得買賣。但是實際上,軍官、冒險家及各種投機分子往往利用士兵缺錢的機會,以較小的代價取得士兵的土地。威廉·配第證實,1653年時,士兵以四五先令的低價出售價值一鎊的「軍隊債券」,[108]結果土地多落入金融資本家及商人、貴族地主和官吏手中。蘇聯學者謝·伊·阿爾漢格爾斯基通過對部分可以查考的國家債權的社會成份的分析充分表明了這一點:[109]
作為遠征軍總司令和國家債權人的克倫威爾本人在愛爾蘭分到的土地達1000英畝之多,他的兒子亨利·克倫威爾在愛爾蘭任職期間,不僅得到大片良田,還占有許多城堡、狩獵場,其面積在2.2萬英畝以上。英國的金融貴族、大商人、工場主及高級軍官形成了愛爾蘭新的大土地所有者階層,即「在外地主層」,他們居住在英格蘭或蘇格蘭,地在愛爾蘭。占有愛爾蘭土地後,他們在愛爾蘭建立莊園,使用愛爾蘭勞動者或者英國移民作佃農進行耕作,每年從愛爾蘭莊園擷取收入,[110]他們的態度決定了英國對愛爾蘭的政策走向。
以對土地沒收和分配為基礎,英國在克倫威爾時代強化了對愛爾蘭的殖民控制。在英國歷史上,克倫威爾第一次實現了對愛爾蘭的全面征服,並基本完成了土地由愛爾蘭人向英國地主轉移的過程。軍事征服不僅摧毀了愛爾蘭的氏族制度和公用土地制度,而且極大地削弱了愛爾蘭的天主教勢力。1641年發動起義時,天主教徒擁有的土地占59%,在克倫威爾變更土地所有權之後,這一比例只有22%。[111]天主教地主成了愛爾蘭的少數派,信奉新教的英國人獲得了在愛爾蘭社會生活和經濟生產方面的優勢地位。根據威廉·配第的估計,當時英國新教徒和教會占有全部土地的四分之三,全部房屋的六分之五,有城牆的城市及設防地點的房屋的十分之九,國外貿易的三分之二。[112]1653年,護國政府宣布愛爾蘭為英國領土的一部分,三個王國實行聯合。愛爾蘭雖獲得了可以同大不列顛及其殖民地進行自由貿易的權利,但愛爾蘭政府和議會完全由英國掌控。英國不僅把愛爾蘭視作自己的農業附屬國和低廉商品及原料的供給基地,[113]而且將愛爾蘭問題納入英國殖民擴張和帝國發展的統一軌道上,使之為整個英國的海外殖民擴張服務。從1653年開始,英國政府就考慮將愛爾蘭人移居海外殖民地,以解決愛爾蘭的社會問題,同時滿足英屬其他殖民地對勞動力的需求。這一政策與克倫威爾密切相關,克倫威爾就曾將德羅赫達屠殺中的倖存者送到巴貝多。英國政府還將愛爾蘭的流浪者和無業游民集中起來交給專門商人,然後把他們運往英屬加勒比的一些島嶼充當奴僕。1656年,英國政府決定遣送1000個愛爾蘭姑娘和相等數目的年輕男子前往牙買加島。[114]另外,一大批愛爾蘭戰俘也被運往殖民地,主要是運往巴貝多島的甘蔗種植園。通過對愛爾蘭的軍事征服和殖民化,共和國時期的英國獲得了專制統治時期從未有過的對愛爾蘭島的強有力控制。[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