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料事,洞若觀火
2024-10-09 08:31:30
作者: 李浩白
東漢末年,戰火方起。荀彧遁歸潁川故鄉,「謂父老曰:『潁川,四戰之地也,天下有變,常為兵沖,宜亟去之,無久留。』鄉人多懷土猶豫……(董)卓遣李傕等出關東,所過虜略,至潁川、陳留而還。鄉人留者多見殺略」。他這一預測禍福的能力確實是「洞穿七札」。
避居袁紹主政的冀州鄴城之後,袁紹待荀彧以「上賓之禮」,並準備予以重用。然而,荀彧見他「外忠而內奸,外寬而內忌」,終不能成大事,立刻棄之而去,選擇了在當時看似忠勇勤王的曹操。曹操終於得到了他,大悅道:「吾之子房也。」
荀彧歸入曹操麾下沒多久,就發生了一件大事: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南下征討陶謙之際,曹操原部下張邈、陳宮突然謀反,引入呂布作亂。
(呂)布既至,(張)邈乃使劉翊告(荀)彧曰:「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宜亟供其軍食。」眾疑惑。彧知邈為亂,即勒兵設備,馳召東郡太守夏侯惇,而兗州諸城皆應布矣。時太祖悉軍攻謙,留守兵少,而督將大吏多與邈、宮通謀。惇至,其夜誅謀叛者數十人,眾乃定。(摘自《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荀彧在這一事變當中反應之敏銳、及時、到位,堪稱雷厲風行、立竿見影,須臾之間便弭危難於無形。
同時,豫州刺史郭貢也率兵馬數萬人來到鄄城之下,意圖不明。
或言與呂布同謀,眾甚懼。(郭)貢求見彧,彧將往。(夏侯)惇等曰:「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貢見彧無懼意,謂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又與程昱計,使說范、東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摘自《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荀彧準確地把握到了郭貢的心理動態,所以能夠「單騎赴會而無畏無懼」,實在是大勇大謀,非庸常之文士所能比擬。
可見荀彧目光如炬,確有知人之明、先見之明與料事之明。他「因明而生智」「因明而生勇」,故能在紛紛複雜的萬機庶務之中持重而應,所料無有不中,所行無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