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年間早期:世族集團助曹與攻袁
2024-10-09 08:30:46
作者: 李浩白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劉協及東漢小朝廷終於在曹操和荀彧的扶持下穩定下來。但曹操將天子挾在身邊,政治優勢日勝一日,與各個地方割據派的矛盾也變得越來越尖銳。
本來,依照叛漢自立派首腦袁紹、袁術兄弟的想法,他們一直是企盼西涼武人集團最好把劉協和東漢小朝廷弒殺淨盡,然後他們就可以用「復君仇、除逆賊」的名義公開地逐鹿中原、爭奪皇權。然而,在磕磕絆絆、掙掙扎扎中,劉協和東漢小朝廷在潁川系世族集團的幫扶下,居然逃出生天,而且還在許都緩過氣來,並通過曹操的軍事勢力重新煥發了權威。
袁術第一個站出來公開挑戰許都小朝廷的政治權威和法統。《後漢書》記載,袁術召名士張承而問道:
昔周室陵遲,則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漢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廣、士人之眾,欲徼福於齊桓,擬跡於高祖,可乎?
張承直接回答:
在德不在眾。苟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雖雲匹夫,霸王可也。若陵僭無度、干時而動,眾之所棄,誰能興之?
他的看法代表了漢末大多數名士大夫的主流共識:擁漢匡復,而不能叛漢作亂。
但袁術一意孤行,終究還是叛漢僭號,尊奉漢室為「伯家」,自稱為「仲家」。又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與許都朝廷處處相對應。
曹操在荀彧、荀攸等擁漢派名士支持下,親自前來征討袁術。蘄陽一戰,袁軍大敗,「眾情離叛」。此後,袁術一蹶不振,在內外交困中嘔血身亡。
袁術臨死之前,曾將他「仲家」的尊號轉送給他的堂兄袁紹,並希望他能光大袁氏、代漢自立。袁紹比他顯然更加狡猾一些。袁紹自知漢朝四百餘年的積德積威之勢尚在,它的正統地位也為四方士庶所公認,遂不敢大張旗鼓地反漢叛漢,而只是針對曹操個人「脅遷省禁、專制朝政」而興南征之役,打著「清君側、除奸逆」的旗號殺往許都而來。
《三國志》記載,郭嘉這樣評論袁紹:
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
荀彧也有近似的說法。
(袁)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
他倆都曾經在袁紹的幕府中待過,所見所識當是真實情況。從他倆的說法來看,袁紹旗下的擁袁派名士集團「寡能」「好言」「飾外」而缺乏真才實學,其戰鬥力並非上乘。
同時,郭嘉評論曹操身邊是「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荀彧也稱曹操是「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願為用」。他倆在肯定曹操麾下的擁漢派名士們皆有真才實學的基礎上,一致把「忠正」二字放在了首位:此時的「忠」,乃「忠於漢室」也!所以,曹操身邊確實是團結了一大批堅定、務實的擁漢派名士,支持他全力討平袁氏。
他們為了幫扶曹操順利剿滅袁紹,還做出了周密無失而又各盡所能的分工協作:荀彧以「蕭何之材」留後負責足兵足食,鍾繇以「韓信之器」西出長安鎮撫關中,荀攸、郭嘉以「張良之能」隨軍出謀劃策。在他們的通力合作和不懈支持之下,曹操得以專心致志對付袁紹,終於以弱勝強、以寡勝眾,一舉擊潰袁氏大軍,取得了輝煌奪目的官渡之勝。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袁氏割據勢力的老巢—鄴城被曹操率軍攻破,標誌著中原大地終於徹底落入他的手中。
而擁漢派世族集團也如釋重負,認為大敵既除,漢室必當復興。可是,沒料到,一切只是「曇花一現」—曹操漸漸撕下了假面具:他提出「復古置九州」的動議,自領冀州牧,並企圖吞併幽、並二州及雍州半部為私有,分明是想做第二個代漢而立的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