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大無賴喬,竟然就任SEC首任主席
2024-10-09 08:27:40
作者: (日)田中靖浩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原本,從英國遠渡到美國的清教徒以新教的禁慾和勤勉為本,擁有以勞動為重的文化。但是美國白人新教徒不只勞動,還喜歡通過股票等金融交易賺錢。
在美國,無論是清教徒、新教徒,還是猶太人,都非常喜歡賺錢,他們熱衷證券市場的投資。打破了宗教的隔閡,股市迎合著人們的欲望,不斷上漲著。
但是終於迎來了終結。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發生了記入史冊的一次大恐慌。
那一天早上的開盤時還非常平穩,但是到了十點半,形勢突變,拋售激增,股價開始暴跌。
拋售股票過多,顯示股價的電傳列印紙帶的信息,以下午一點為時間節點,延遲了92分鐘。無從知曉股價、變得不安的群眾湧入了華爾街。為維持治安,政府出動了400名警察,引發了一場騷亂。
這就是被稱為「黑色星期四」的暴跌,但是暴跌並沒有在這一天結束。
幾天後的10月29日,星期二,發生了遠遠超過10月24日的暴跌,打破了人們微弱的一絲希望。
這一天交易剛開始,股價就急劇下跌,交易開始後僅30分鐘,就達成了通常一天份額的交易量。因為拋售的股票過多,下午交易開盤的同時,交易就被叫停了。
僅僅這一周損失的市值總額就高達300億美元。通過信用交易購買了股票的人,因無法支付追加的委託保證金而破產,出現了許多自殺的人。這次暴跌在股市中留下了相當深的一道傷痕,股價再次回到1929年的水平,已經是1959年的時候了。
但是,暴跌的終歸只是電傳印表機上所顯示的股價,倉庫中的食物和衣服並沒有在那一天消失。明明孩子肚子空空地哭泣著,倉庫里的東西卻有富餘——這一矛盾如何解釋、如何解決呢?經濟學家直面這一新問題。
其中,凱恩斯發表了與從前的經濟學不同、以「有效需求」為基礎的新學說(宏觀經濟學)。
另外,會計專家,也圍繞這一股價暴跌,開始思考「其原因是什麼」以及「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事態發生」。
經濟、會計,以及其他所有領域的專家都探索著脫離蕭條的方法。
所有的美國人為了闖過這一難關,都不得不思考一下誰是合適的領袖。因為下一次的總統選舉迫在眉睫。
小偷才是能抓住小偷的最佳人選
總統選舉的熱門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為了巡迴各地,準備了一列特別列車「羅斯福專列」,那上面就有喬的身影。
即便大暴跌,喬也憑藉拋售全部股票賺了一大筆,他胸懷下一個野心,向羅斯福陣營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被招待上了這列列車。
對賭徒喬來說,要贏得總統選舉這樣的賭博輕而易舉。他所支持的羅斯福在總統選舉中大勝,得到了第32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寶座。
新政府的重要職務一個個被確定,但是羅斯福對喬不聞不問。
「會給我什麼樣的職位呢?」喬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羅斯福大概也非常困擾。喬那無賴的樣子是出了名的,如果不好好安置的話,他可能會對政權產生極大的威脅。
羅斯福試探著讓他當愛爾蘭大使,喬認為這太「小兒科」拒絕了。陷入困境的羅斯福,為喬準備了一個誰都沒有想到的職位,那就是SEC(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首任主席。
「喂,開玩笑吧,喬竟然是管制不正當行為的SEC主席!」
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人事任命,不僅受到市場質疑,還遭到輿論的強烈反對。SEC是為了把幾乎是賭博的市場變得公正、透明而新設立的組織。為什麼任命喬·甘迺迪到那裡去?人們的驚愕也是不無道理的。媒體也偷偷地責問羅斯福,但是下定決心的羅斯福不為所動。
羅斯福總統為了讓美國從蕭條中走出來,確立、實施了數條新政策。這眾多政策中,金融和證券市場改革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他駁回了反對者的意見,堅決實行了兩項改革。
其一,就是劃清了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界限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這讓許多破產銀行開始反省將存款投入股市,並在存款和投資之間設置了防火牆。
其二,就是會計制度的改革。之前,雖然向股東提供了信息,但不少公司耍花招的結算行為非常多。這樣下去,政府無法挽回證券市場的信譽。
因此,在證券交易所公開股份的公司,必須製作嚴謹的財務報告。在此基礎上,為進一步禁止內幕交易和股價操控等行為,設置了公正且透明的證券交易規則。
制定這些的正是《1933年證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Sec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SEC就是為了對這一連串的新制度進行指導與監督而設立的新機構。
從結果來看,喬勝任了SEC主席的工作。他的經驗成了推進工作的一大武器。
曾是他領導的SEC職員說,喬只是看電傳印表機的股價,就能說中「誰在進行聯營(共同購入)」,而員工往檢舉的方向調查,發現果真如此。
令員工驚愕的喬還親自製定了拋售規則,他知道拋售會使股價無限制地下跌。喬一邊說服從前的無賴朋友,一邊接連引入新的規則。與無賴們講和,不存在凌駕於喬之上的人。
另外,他還善於處理媒體公關,不斷給新聞記者送酒和領帶等,與各方媒體構建了親密關係,將媒體拉到己方陣營,順利推進了SEC的工作。
討厭喬的媒體也認可了喬的實力,結束了13個月的任期時,輿論對他工作的樣子讚賞有加,以至於他卸任的消息流出的那天,華爾街的股價都下跌了。
小無賴會在規則框架內行騙;無賴會捏造新的規則;真正的老無賴會動用規則,成為受歡迎的人。
保護投資者的企業信息公開制度
從喬就任SEC主席開始,會計制度就朝著廉潔的方向發展。在此期間制定的「公開企業會計制度」的原則有以下三點:
① 經營者根據規則準確製作財務報表;
② 是否準確製作財務報表要接受監察;
③ 財務報表要對投資者進行企業信息公開。
首先,對證券市場公開的公司,必須基於規則,準確地製作財務報表。因此,統一的「會計規則」就十分必要。
接著,財務報表是否準確製作,還要接受專家的監察。有些公司已經接受了監察,但其監察內容未必是統一的。在監察財務報表內容的同時,還需要確保監察人有資格,監察環境受監督。
這是一種在「①製作財務報表」+「②監察的檢查」這樣的會計基本模式的基礎上,加上大蕭條後所強化的「③企業信息公開(保護投資者)」的新想法。
原本,提到財務報表,人們會想到,它是一種為了股東和債權人(銀行等)而製作、報告的表格。
那只不過是針對資金提供者製作的報告,財務報表的報告對象如果限定於此,就無法向潛在股東提供信息了。
為了使證券市場不斷活躍起來,就有必要構建一個讓新手漸漸加入、可以安心購買股票的結構。如果不是這樣,新的股東就不會增加,股價也不會上漲。
因此,大蕭條後制定的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連「將來有可能成為股東和債權人的客戶」也保護了。這讓人們看到了一種珍視潛在投資者,也就是「預期客戶」的姿態。
建立預期客戶能安心進入的市場——這就是「保護投資者」的想法。這裡,「投資者」(Investor)不僅是「現有的股東和債權人」,還包含了「潛在的股東和債權人」。
我們再次圍繞「投資者」這一詞語進行一下說明。
就資產負債表來說,有時,向右側的負債(L)和資本(E)提供資金的人,合起來被稱為投資者,我們將其定義為「狹義的投資者」。
大蕭條後制定的新制度不止於此,它進一步擴大了投資者的範圍。不僅是目前的資金提供者,還包含了「潛在的資金提供者」(股東和債權人),我們將其定義為「廣義的投資者」。
想要保護潛在股東和債權人,財務報表就必須信息公開(Disclosure)。
本來是隱私性質的財務報表,變成了為廣義的投資者而進行的企業信息公開——大蕭條後推進了「公開革命」的制度改革。
股東和投資者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