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一念發動即是行
2024-10-09 06:05:51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何謂大小?
昔衛仲達為館職,被攝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惡二錄,比至,則惡錄盈庭,其善錄一軸,僅如箸而已。索秤稱之,則盈庭者反輕,而如箸者反重。
仲達曰:「某年未四十,安得過惡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因問軸中所書何事,曰:「朝廷嘗興大工,修三山石橋,君上疏諫之,此疏稿也。」
仲達曰:「某雖言,朝廷不從,於事無補,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雖不從,君之一念,已在萬民;向使聽從,善力更大矣。」
故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
譯文
什麼叫大善、小善呢?
從前有個叫衛仲達的人,在翰林院做官,有次他魂魄被鬼卒拉到陰間。陰間主審判官讓手下把他的善事、惡事冊子呈上。冊子到後,他發現惡事冊子多得攤滿院子,而記錄善事的冊子卻只有一小捲軸,像一支筷子那樣細。主審官讓手下稱重量,想不到惡冊子居然很輕,而像一支筷子那樣小卷的善冊子卻很沉重。
衛仲達就問:「我年紀未滿四十,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罪惡呢?」
主審官說:「只要一個念頭不正就是罪惡,不必等到你去犯。」
衛仲達嘆息地問善冊中所記何事。主審官回答:「皇帝有次想興建大工程,修三山的石橋。你勸皇帝不要修,免得勞民傷財,裡面記載的是你當初的奏章底稿。」
衛仲達說:「我雖講過,但皇帝未聽,於事無補,這算什麼善呢?」
主審官說:「皇帝雖沒聽你的建議,但你這個念頭,目的是要千萬百姓免受勞動之苦,這就算善了。如果皇帝聽了你的,那善的分量可就更大了!」
所以,一心想著為國為民,善事雖小,功德卻大。如果是為了自己,那麼善事雖然多,功德卻很小。
度陰山曰
大善就是為人民服務,小善就是為自己服務。大善的人,心中有天地,有國家,有他人;小善的人,眼中只有自己,其所做的一切善都在為自己服務。
行為相同,念頭不同,就是大善和小善的分水嶺。一念發動即是行,故事中的主人公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念頭是惡的,縱然沒有變成現實,也算是惡;念頭是善的,縱然沒有變成現實,也算是善。你全部的善惡,都在念頭中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