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好心辦壞事VS壞心辦好事
2024-10-09 06:05:45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何謂偏正?
昔呂文懿公[25],初辭相位,歸故里,海內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鄉人,醉而詈之,呂公不動,謂其仆曰:「醉者勿與較也。」閉門謝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獄。呂公始悔之曰:「使當時稍與計較,送公家責治,可以小懲而大戒;吾當時只欲存心於厚,不謂養成其惡,以至於此。」此以善心而行惡事者也。
又有以噁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歲荒,窮民白晝搶粟於市;告之縣,縣不理,窮民愈肆,遂私執而困辱之,眾始定;不然,幾亂矣。故善者為正,惡者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惡事者,正中偏也;以噁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譯文
什麼是偏、正?
從前呂原剛剛辭掉宰相之職回鄉後,百姓仍敬他如泰山北斗。有一次,一個酒鬼把呂公罵了一頓,他沒有因此發怒,而是對他的僕人說:「不要與喝醉的人計較。」並且關了門來避開他。一年後,此人犯了死罪入獄,呂公才懊悔地說:「倘當時稍與他計較,將他送官治罪,就可以起到小懲大戒之效,今日他可能就不至於此了。當時我心存厚道,不與他計較,不料卻助長了他的惡行,弄巧成拙。」這就是存善心而做惡事的一個例子。
又有存噁心卻做了善事的例子。某大富人,碰到荒年,窮人青天白日在市上搶米。大富人上告縣官,縣官卻不受理,窮人愈加放肆橫行。這大富人就私下把搶米的人捉住羞辱,情況才安定下來。如果不這樣,就可能會釀成大亂。所以說:「善是正,惡是偏。」人所共知。而以善心而行惡事,叫「正中之偏」;以噁心而行善事,叫「偏中之正」。這也應該知道啊!
度陰山曰
呂原說的「不要與喝醉的人計較」,在我們的人生中是不是常常聽到?一個醉鬼在撒酒瘋惹是生非時,很多人都像呂原一樣,不和酒鬼一般見識。這種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對醉鬼的寬容讓人悚然。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撒酒瘋的醉鬼根本就沒醉,他撒酒瘋不是酒的作用,而是其卑劣的個人品質決定的。
呂原好心辦壞事的心理基礎是,我們沒必要和我們無法溝通的人(酒鬼神志不清)溝通,當對方處於劣勢時,他就是弱者,體恤弱者是好心人的標誌之一。
在我們身邊有特別多類似的好心人,他們「善心」的思路也特別詭異。比如:他還是個孩子,大過年的,都不容易,來都來了,歲數大了……
至於「以噁心行善事」,心根本就不是惡的,只不過手段是惡的,最終是希望自己和別人都好—正如故事中的富人,他既希望自己的糧食不要被搶走,也希望那些搶糧食的安分守己,結局是,他得償所願。
少些這樣的善心,讓這個世界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