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行善要遵循的三大原則
2024-10-09 06:05:42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何謂是非?
魯國之法,魯人有贖人臣妾於諸侯,皆受金於府,子貢贖人而不受金。
孔子聞而惡之曰:「賜失之矣。夫聖人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眾,受金則為不廉,何以相贖乎?自今以後,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謝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魯國多拯人於溺矣。」
自俗眼觀之,子貢不受金為優,子路之受牛為劣;孔子則取由而黜賜焉。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24];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現行雖善,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然此就一節論之耳。他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當抉擇。
譯文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什麼叫作是非呢?
春秋時期的魯國出台了一條法律,凡是被他國抓去做奴隸的魯國人,如果有人肯出錢把他們贖回,就可以向官府領取賞金。孔子的學生子貢,雖然贖回了被抓去的人,卻拒絕接受魯國的賞金。
孔子得知後,非常不高興地說:「子貢大錯啊,聖賢無論做任何事,都是為了移風易俗,可以教訓、引導百姓做好人,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爽快稱心去做。現在魯國富有的人少,窮苦的人多,如果接受賞金就算貪財,那麼以後拿什麼去贖人?如此一來,恐怕以後就不會再有人向諸侯贖人了。」
孔子的弟子子路看到一人落水,於是把他救上來。被救者送了一頭牛來答謝子路,子路接受。孔子知道後很欣慰地說:「從今以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主動到水中去救落水者了。」
用世俗的眼光看這兩件事,子貢不接受賞金是對的,子路接受牛是錯的。孔子卻稱讚錯的子路,責備對的子貢。由此可知,一個人做善事,不能管眼前的行為,而要講究是否對將來產生重大影響;不能論一時的影響,而要講究長遠的影響;不能論個人的得失,而要講究它關係天下大眾的影響。
現在所為看上去是善的,但如果流傳下去,對人有害,那雖然像善,其實不是善;現在所行雖然不是善,但如果流傳下去,能夠幫助人,那雖然像不善,其實倒是善!這只不過是拿一件事情來講講罷了。說到其他種種,還有很多。比如看似不義的義舉,看似不合乎禮數實際上卻合乎禮數的舉動,看似不講信用實際上卻合乎忠信原則的舉動,看似缺乏慈愛實際上卻大慈大悲的行為等,都應該加以辨別。
度陰山曰
行善是個動腦子的活兒,要想行善必須記住三大原則:不論現行而論流弊(看將來是否有弊端而不是當下的效果);不論一時而論久遠(看長久的影響而不看一時的成就);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看大眾是否受益而不是你個人是否受益)。
這三大原則,說白了就是行善要帶腦子,眼光必須放長遠。不能像子貢那樣,為了自己一時爽,而毫不思考其行善所帶來的流弊。
孔子讚賞子路而批評子貢,無非因為子貢做的事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既然是大多數人做不到的,那這件事就不會在大眾中流傳,所以做了等於沒做。更要命的是,子貢的所作所為還等於給了那些道德綁架的人武器,最終會產生極惡劣的影響。
子路做的事就大不同,子貢讓人看到絕望,子路讓人看到希望,子路用一個行為告訴了全天下人:行善可以和利潤掛鉤。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行善時帶著目的性,尤其是目的和利益直接相關時,這善還是「善」嗎?應該是「非善」才對。袁了凡對此並未做出清晰的解釋。其實有些時候,少談些問題、多談些實際才是真理。實際就是,當善和利潤掛鉤時,行善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行善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就是更大的利他,利他就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