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被捉

2024-10-09 05:52:54 作者: 度陰山

  對「胡惟庸案」的清算只是表面上消停了,其實暗地裡一直在偷偷摸摸地進行。朱元璋當年封的那些侯爵,被胡惟庸案牽連,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凡是被朱元璋盯上的人,肯定就會被他以胡惟庸案為藉口誅殺。林賢案結束不久,朱元璋又把他岳父胡美給宰了。

  胡美因為在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水戰中表現不凡,後來朱元璋為了拉近二人的關係,就娶了他的女兒當小老婆。建國後,朱元璋可能是「愛屋及烏」,越發喜歡胡美,不但封他為侯爵,還賞賜他丹書鐵券。胡美這種雙重身份(功臣與國丈)讓很多功臣都羨慕不已,而胡美也是自鳴得意,走起路來常常感覺像在騰雲駕霧。

  可林賢案結案不久,胡美突然被朱元璋下令緝拿,關入大牢,不久後又下令將他這個老岳父處死。在後來公布的胡美的罪狀中,朱元璋明確提到一點:胡美常常出入後宮和女兒交流別人不知的信息,說明兩人可能在圖謀不軌。

  胡美和女兒只是談幾句話,朱元璋都會認為兩人在圖謀不軌,這種心態已達喪心病狂的地步。在朱元璋眼中,似乎所有人都想謀害他,但幸運的是,這些忘恩負義的敵人都被他提前發現並扼殺在了襁褓中。

  有人認為,朱元璋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但這不是事實。從朱元璋參加革命以來,做的每一件事對他而言都是有意義的。他絕不是情緒失控的動物,而是一頭理性十足的野獸。

  朱野獸通過胡惟庸案幹掉了兩撥潛在的敵人後,心裡還是不安。他似乎一天不殺幾個人,就感覺特別空虛似的。這種空虛感導致他心緒煩亂。可很快,老天爺就把一個叫丁斌的人送到了他面前,讓他再度施展出「屠殺神技」。

  1390年,被林賢案波及的一批僥倖未死的輕量級官員從南京陸續被發配到了南方蠻荒之地,這批官員之中就有丁斌。丁斌在十年前本是胡惟庸的一個親信,後來離開胡惟庸投靠李善長麾下,僥倖躲過了朱元璋的第一次誅殺。但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受林賢案影響,丁斌被發配到了偏遠之地。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他實在是個掃把星。如果他認命了,李善長說不定還能安享晚年,但想不到他突然向李善長求情,希望李善長能救救他。李善長也是倒霉催的,賦閒在家多年,從沒有向朱元璋求過情,這一次居然鬼使神差地向朱元璋求情,希望能放過丁斌。

  朱元璋一查丁斌的檔案,狂喜地叫道:「啊哈,真是老天爺送我的禮物!」

  於是,他下令突擊刑訊丁斌。丁斌和大多數被朱元璋刑訊過的官員一樣,其血肉之軀根本架不住嚴刑拷打,被迫招供。供詞上說,他求李善長拯救自己,這是托關係走後門,良心大大地壞掉了。

  朱元璋拿到審訊結果後,大為不滿,對審訊官說:「這小子當初是胡惟庸的人,胡惟庸曾勾結日本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審訊官「政治覺悟」非常高,馬上明白了皇上想要什麼,於是再次拷打丁斌。丁斌被拷打得死去活來,只好請審訊官提示他:如何才能死得痛快點。

  審訊官就告訴他:「你當初在胡惟庸那裡有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

  丁斌老老實地說:「沒有啊。」

  審訊官暴喝道:「用刑!」

  丁斌急忙說:「有!有……有發現!胡惟庸勾結日本人。」

  審訊官提醒他:「你不要說一些我們已經知道的,你要說出我們不知道的。」

  丁斌只好老實地問:「你們想讓我說什麼啊?」

  審訊官其實也不知道,不過他們是受過特殊訓練的人,隱約明白皇上喜歡什麼:如今整個帝國的官員,能殺的人已經沒幾個了——除了李善長。

  於是審訊官就問丁斌:「李善長是否曾和胡惟庸勾結?」

  丁斌哭笑不得地說:「這個,是真沒有啊。」

  審訊官從火堆里抽出紅得發紫的烙鐵。丁斌急忙發揮想像力說:「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多次出入胡惟庸府,兩人關起門來聊天,一聊就是半天。」

  審訊官把丁斌的供詞交給朱元璋,朱元璋驚呼道:「讓我猜對了,胡惟庸果然和李善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下令:「逮捕李存義,嚴刑審訊,這一次不要讓他走脫。」

  早在朱元璋說出「這一次不要讓他走脫」前,也就是1385年(林賢案的前一年),有人就告發李存義和胡惟庸有著密切的聯繫。當時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把告密人處決了,並沒有為難李存義。可讓朱元璋大為惱火的是,他幫了李善長這麼大的忙,李善長卻連個「謝」字都沒說。

  如今回想起這段做好事沒得好報的情景,朱元璋仍然感到憤憤不平,如今終於抓住了李存義的小辮子,於是他決心要把李存義幹掉。

  李存義被捉,受到一番嚴刑拷打後,不但承認自己和胡惟庸關係密切,而且同時招供出了他老哥李善長另外一件事:就在前段時間,李善長要裝修房子,就向湯和借了500名士兵。而這件事的主要負責人,正是李存義的兒子。

  朱元璋下令捉拿李存義的兒子,還沒來得及拷打他,他就承認了一切。朱元璋又把湯和叫來,湯和急忙顫抖著對朱元璋說:「這件事,我早就告訴過您了啊。」

  朱元璋向他使眼色,說:「是嗎,我怎麼不記得?」

  湯和只好拍著腦門說:「哎喲,想起來了,我確實沒有告訴過您,是我記錯了。」

  朱元璋冷冷地笑道:「你記錯了,但李善長肯定沒有記錯。」

  於是他下令:「捉拿李善長!」

  此時的李善長已經77歲,老得平時連喘氣都費勁,但當緝拿人員衝進他的家中時,他就像個年輕小伙子一樣,從床上一躍而起,然後跟著緝拿人員就去見朱元璋。

  他的家人們知道他這次是有去無回了,哭天搶地地問他:「您有沒有臨終遺言?」

  李善長眉開眼笑地說:「沒有,反正你們也用不著。」

  這句話如同天啟,李家上下都明白:很快,他們將隨老李頭一起去見閻王爺。

  李善長見到朱元璋時,保持著特別客氣的微笑,看上去非常虛偽。朱元璋也保持著高貴的微笑,以一種幸災樂禍的口吻說:「瞧瞧,瞧瞧,這是誰來了?」

  李善長大笑,說:「皇上,我終究還是沒逃過去啊。」

  朱元璋點了點頭,認真地對李善長說:「你說點什麼吧。」

  李善長不再笑了,他的表情變得很嚴肅,像回憶往事一樣訴說著:「當初我跟隨你時,就知道你不是個好人。可當時天下大亂,就需要你這樣的惡棍,去掃滅另外那些壞蛋。你建國後給我們分果果,看似毫不吝嗇,其實我早就知道,凡是被分了果果的人,都進入了你的黑名單。你之所以極度敏感,是因為你極度自卑,這就導致你會猜忌所有人,你對任何人都不放心。你從來沒有戰友,只有棋子,我們所有人都是你的棋子,你這輩子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穩住你的朱家江山,為了完成這件事,所有人都是你獵殺的目標。」

  朱元璋沒有生氣,反而鼓掌叫好。他讓李善長接著說。

  但李善長此時只說了一句話:「我有罪。」

  朱元璋「哦」了一聲,問他:「什麼罪?」

  李善長回答:「你說我有什麼罪,我就有什麼罪。」

  朱元璋假裝很生氣:「老李,你怎麼能這麼說話,真傷我的心。如果你沒有罪,我怎麼會緝拿你?」

  說完,就把一份李存義的供詞扔給李善長。

  李善長笑了笑,將供詞拿起來翻開。他根本不相信李存義的供詞是真的,即使是真的,也是被審訊人員嚴刑拷打出來的。他之所以拿起來看,只是想看看,審訊人員的想像力到底有多豐富。

  按照李存義的供詞所說,胡惟庸當初要造反時,希望能夠得到親家李善長的幫助,於是就讓李存義去遊說李善長。當時,李善長知道後大驚,說:「這可是滅九族的勾當啊!」過了不久,胡惟庸又派李善長的老友去勸說,提出事成之後封其為王,李善長仍然不同意,可是心卻動了。後來,胡惟庸親自出馬,李善長還是不同意,可心已動了大半。但李善長雖然心動,卻始終沒有行動,只是對胡惟庸說了這樣一句話:「等我死後,你們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吧。」

  李善長在看這段供詞時,幾乎憋不住自己的笑。朱元璋一直盯著他,發現他因為想笑而憋紅了臉,臉上掛不住了。他問李善長:「你笑什麼?是覺得這份供詞很可笑嗎?」

  李善長終於笑出聲來說:「太可笑了!這供詞編得太沒有腦子了,它說胡惟庸造反事成之後封我為王,我現在可是公爵,和王爵又有啥區別?另外,它說我心動,但我是不是心動,只要沒有付諸行動,誰人能看得出來?李存義又不是神仙,他看得出來個鬼啊?!」

  朱元璋連連點頭說:「你說得對,這個審訊官,啊不,這個李存義說話不經大腦,該殺。」

  李善長也點頭說:「我們都該殺。不過我還是想勞煩皇上您一下,告訴我,為何我該殺!」

  朱元璋一本正經起來,說:「我的媽呀,你是不是腦子不好?胡惟庸謀反,你有參與啊。即使你沒有參與,也是知情不報。這些就足夠了。」

  李善長冷冷地問:「還有嗎?」

  朱元璋一拍大腿說:「有啊。當初胡惟庸毒殺劉伯溫,這件事你知道吧?」

  李善長險些跳起來抽朱元璋一個嘴巴。劉伯溫的死因,至今還是個謎。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特務暗中調查過許久,也沒有查到任何和胡惟庸有關的信息。而且,朱元璋當時對劉伯溫的態度很冷淡,劉伯溫是死是活,朱元璋似乎從未在意過。可是這個時候,朱元璋竟然翻出這本舊帳,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這下他不知道該怎麼接朱元璋的話了,朱元璋卻把話題延伸了下去:「老李啊,你是自我開國以來的文臣之首,雖然已退休多年,可你的朋友、故吏遍布全國。我當然知道你沒有和胡惟庸一起謀反,你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謀反什麼啊?誰會七十多歲了,還去創業的?」

  李善長認為朱元璋說得很好,忽然嘆息著問:「那能留我一條命嗎?」

  朱元璋不說話。

  李善長再問:「能否保全我的家族?」

  朱元璋還是不說話。

  李善長懂了,只不過這種懂,太殘酷了!

  不久後,被關押在監獄中的李善長突然得到一條消息:星象學家觀察天象,發現星象有變,於是占卜了一卦。卦象顯示,要移大臣。

  朱元璋嘆息說:「看來這是天意啊,我不能違抗天意。」

  於是,李善長和他的家族全被誅殺。這一次被牽連進來的人又是一萬餘人,胡惟庸案正式結束,前後十年的時間,朱元璋用「胡惟庸」這個幌子,陸陸續續幹掉了三萬餘人。

  胡惟庸對朱元璋的「貢獻」,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比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