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之死
2024-10-09 05:52:36
作者: 度陰山
塗節對胡惟庸的背叛,源自他對胡惟庸的失望。他始終認為胡惟庸應該發動軍事政變,可胡惟庸卻瞻前顧後,遲遲不動。身為領導,在危急時刻必須斬釘截鐵,絕不能坐以待斃。但是塗節不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想、都有能力造反。
塗節向朱元璋告發胡惟庸要謀反時,朱元璋根本沒有聽完,就興奮地大叫一聲:「啊哈,趕緊給我拿下!」
胡惟庸就這樣稀里糊塗地被拿下了,一百餘人被其牽連,全部投入大牢。起初,胡惟庸還在監獄中大喊冤枉,但等他喊得聲嘶力竭後,猛然間平靜下來。他好像突然看破了紅塵,忘卻了多年來為權力、為國政付出的操勞和痛苦。他的內心一片寧靜,所有世俗的雜聲全部離他遠去,耳邊傳來的只有監獄中臭蟲的呼吸,還有他自己眨眼時發出的「嘎吱」的聲音。
一千多年前,大秦帝國的宰相李斯被推上斬首台時,曾對他的兒子說,「我多想出東門去遛狗啊。」這是一種失去權力後,在生命將盡時的醒悟與遺憾。大明帝國的宰相胡惟庸卻沒有這種醒悟和遺憾,他有的只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連他本人都感到不寒而慄的平靜。
朱元璋在深宮中,撫摸著自己那張下巴凸出的怪臉,也感覺到了莫名其妙的平靜,他仿佛身處於宇宙中還沒有產生時間的地方,一切都停滯了。為了證明他仍然擁有權力、證明他的帝國真實存在,他下令:「把胡惟庸帶來。」
立即有人回復他:「遵旨。」
他又突然下令:「不用了。」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馬上有人回復他:「遵旨。」
朱元璋很滿意,他的權力還在,胡惟庸也還在,只不過是在他所建立的大牢中。當胡惟庸在大牢中大腦一片空白時,朱元璋的腦子卻開始了飛速運轉,他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他的權力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開始時,他認為自己的權力是從兵強馬壯中來的;後來,他則認為自己的權力是從兄弟們的支持下來的;再後來,他認為自己的權力是從天下百姓中來的;不過現在,他隱隱約約地覺得,權力來自天意,而天意在民心,權力來自民心,更來自天意。
想明白這個問題後,他才想通,為什麼他可以輕易地幹掉胡惟庸,而不是被胡惟庸幹掉。因為胡惟庸的權力不是來自天意,而是來自他。
想到這裡,朱元璋伸了個懶腰,然後下令:「帶胡惟庸來見我。」
下面的人馬上回答他:「遵旨。」
但他馬上改變了主意,說:「帶我去見胡惟庸。」
下面的人立即回答他:「遵旨。」
他來到了陰森的牢房——但這裡不是刑部大牢,而是即將成立的錦衣衛的大牢。在朱元璋的設想下,錦衣衛直接受命於皇帝,而這大牢就是皇帝在政府之外行使無限權力的法外之地。
胡惟庸住的是單間,雖然異常黑暗,可朱元璋還是僅憑肉眼就看到了身穿白囚服的胡惟庸。他已老得不成樣子,好像一天就老了一千歲,比水裡和陸地上任何一種動物都要蒼老。
朱元璋讓人拿了個小凳子,就在鐵欄杆後面坐了下來。但是,胡惟庸沒有理他。朱元璋坐了一會兒,覺得很無聊,就讓人把陳寧也帶來。在胡惟庸面前,朱元璋讓陳寧揭發胡惟庸的謀反罪狀。陳寧止不住地大笑,並且重點指出:「如果我們真謀反,現在坐在牢房裡的應該是你吧。」
朱元璋覺得陳寧這人油嘴滑舌很討厭,下令把他的嘴巴縫起來,然後要他交代謀反的情況。陳寧當然交代不出了,於是朱元璋轉頭對胡惟庸說:「這人藐視皇權,凌遲處死吧。」
胡惟庸一句話也不說,表現得相當平靜,平靜得讓朱元璋暴跳如雷。朱元璋在監獄裡待了一會兒,覺得很掃興,悻悻而走。
第二天,他在朝會上宣布胡惟庸等人謀反,立即處死,並抄家。正當眾臣還未從驚訝中醒轉時,他又宣布:「廢除中書省。」
自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後,就和李斯琢磨出了一套中央集權的治理模式。在這個模式中,皇帝是國家的象徵,也是國家的代表,更是國家的第一人,而皇帝之下還設置政府,政府的首腦就是丞相。丞相的主要責任是幫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為國家設計各種治理模式,同時管理著具體的政府部門(如隋唐時設立的吏、戶、禮、兵、刑、工)。歷朝歷代的皇帝對宰相這個政府首腦是又愛又恨:一方面,宰相如果想謀權,簡直易如反掌,因為他手中的權力可以讓任何政府部門的主管領導言聽計從;另一方面,皇帝和政府部門的分級領導見面的機會很少,唯一能接觸的政府部門領導只有丞相。所以,在皇帝看來,這個丞相的人選是重中之重。
但無論皇帝和丞相鬧成了什麼樣,即使有皇帝想過和試過廢掉丞相,卻從來沒有如朱元璋這樣膽大包天,直接廢掉丞相的權力源泉——中書省。這等於什麼?等於一個國家把自己的政府給幹掉了!
朱元璋也許是心累了,自從他稱帝以來,中書省的宰相沒有一個讓他省心的,他把大部分精力都耗費在這上面,這讓他感到痛苦。他廢掉中書省,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任何人做出的任何一件大事,背後可能都有其非做不可的理由。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就是證明。
中書省被廢掉後,中書省的權力被平均分配到了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接向朱元璋負責。朱元璋現在的職務不但是皇帝,而且還是六部領導小組的組長。為了抓住全部的權力,朱元璋真是腦洞大開,讓人嘆為觀止。
可過了不久,朱元璋忽然發現事情不對:六部本來遞交給中書省的文件,現在全部堆積到了朱組長的案頭,朱組長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他又燃燒腦細胞,想出了另一個主意:找幾個秘書來替自己工作。
這幾個秘書組成了秘書班子,他們雖然級別極低,但由於接近權力魔杖皇帝,很快就變得舉足輕重。明王朝後來的特產——內閣——即將誕生,內閣第一秘書被稱為首輔,雖然沒有宰相的頭銜,卻有著宰相的權力,如果皇帝懈怠了,那內閣首輔就成了權傾朝野的實質宰相。
胡惟庸案一開始只是1380年一個很平常的案件,而且並未牽連無辜,比如胡惟庸的親家李善長,朱元璋只是把他叫來訓斥一番,就不了了之了。胡惟庸事件真正成為明初的大案,還要等許久,久到許多人都認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可有些睿智之人卻從宋濂身上看到,胡惟庸案只是剛開始。
宋濂是和劉伯溫齊名的飽學智慧之士,一直擔任著朱元璋的秘書工作,朱元璋建國後,宋濂靠著深厚的儒學功底,成了朱元璋太子朱標的首席教師。
胡惟庸案爆發時,朱元璋從胡惟庸的黨羽中揪出了宋濂的親戚,而當時宋濂已退休在家。朱元璋卻一口咬定宋濂和胡惟庸謀反有關。在太子朱標的苦苦哀求下,朱元璋才勉強放了宋濂一條生路,將其發配到了偏遠的南方。宋濂年紀一大把,根本無力抵達發配地,無奈地死在半路。
朱元璋對任何人都絕不寬恕的態度,眾臣早有見識,可還是想不明白:為何連一個糟老頭子宋濂也不放過?或許只有一個原因:當時牽連進來的人實在太少,特別喜歡殺人的朱元璋還沒有盡興。所以,不管是宋濂還是其他人,只要是和胡惟庸有瓜葛的,全部都要殺掉。
這預示著,血腥的大風暴即將來臨了。只不過,這場大風暴還在地平線下面。但該來的,肯定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