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式分封制
2024-10-09 05:52:20
作者: 度陰山
中國人常講「讀史可以明智」,其實這是扯淡,至少是片面的。因為每個人的心性、智商以及經歷不同,所以即使讀到同一件歷史事件,得出的結論也不會完全相同。朱元璋雖然只是粗通文墨,但和大多數中國古代的皇帝一樣,喜歡歷史,更喜歡用歷史指導自己的實踐。
1370年,朱元璋就通過一份詔書明確地指出:「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所謂「藩屏」就是在中國失傳多年的分封制。朱元璋將其注入新的靈魂,讓其「詐屍」。
分封制輝煌於西周王朝。西周王朝建立後,王朝靈魂人物姬旦(周公)大肆分封功臣和親戚到遙遠之地為諸侯,這就是中國分封制的開端。不過,這種制度的產生,是西周領導人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一方面,西周王朝是靠許多商王朝諸侯的力量完成了逆襲,取代了商王朝,他不能取締那些諸侯,因此只能分封;另一方面,西周王朝當時力量薄弱,亟須到各處進行軍事殖民,所以又分封了許多親戚到各地去。西周之後,到了東周時,分封制就暴露了它的致命缺陷:所有諸侯都不聽周王號令,各自為政,讓中國陷入了幾百年混亂戰爭狀態(春秋和戰國)。
秦帝國誕生後,領導人嬴政和李斯正是看到了分封制的這個缺陷,所以採取了中央集權制,把分封制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里。不過,當項羽建立西楚王國後,又把分封制撈了上來,劉邦建漢後,反覆思量秦帝國迅速滅亡的原因,最終也決定採用分封制——當然,是「一國兩制」,分封制和郡縣制並駕齊驅。
到了西漢景帝時期,封國強大,最終爆發了威脅到中央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被平定後,漢政府開始循序漸進地取消分封制。在西晉王朝建立後,皇帝司馬炎抽風似的又把分封制拿出來用,最終造成了致其王朝滅亡的八王之亂。西晉之後的統一王朝,諸如隋、唐、宋、元,都清醒地意識到:分封制是歷史垃圾,是一個威脅王朝穩定的殺手,絕不能再讓它復燃。可到了朱元璋時代,它的陰魂又回來了。
朱元璋先後三次分封他的二十多個子孫到各地為藩王。第一次封王發生在1370年,除了太子朱標外,朱元璋一口氣把其餘的九個兒子全部封為藩王:二子朱樉封為秦王,三子朱棡封為晉王,四子朱棣封為燕王,五子朱橚封為吳王,六子朱楨封為楚王,七子朱榑封為齊王,八子朱梓封為潭王,九子朱杞封為趙王,十子朱檀封為魯王。除這九個兒子外,還有他的侄孫朱守謙(1373年被廢)封為靖江王。
這次封王,受到了劉伯溫和另一位劉伯溫的老鄉——宋濂的激烈反對,但這種反對是無效的。第二次封王發生在1378年,由於朱元璋的雄性激素分泌過剩,在短短的幾年中,他又有了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也被他打包封王。第三次封王發生在1391年,朱元璋這次共封了十個兒子。
朱元璋罔顧歷史教訓,非要封王,在不知就裡的人眼中,他就像是個白痴,但這其實是他的小動作,同時也是他玩得最好的小動作。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朱元璋之前的開國皇帝,只有一個劉邦和他相似:沒有任何背景,全靠自己的努力和人格魅力,團結了一大批冒險分子取得了天下。這種白手起家的人,當然值得我們欽佩,可往往,他們也會被那些共同走過來的戰友輕視。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些功勳都知道他們的皇上是什麼貨色:做過和尚,當過小偷,用陰謀詭計搞定他的對手。不太準確地說,他們是看著朱元璋從一個和尚混到今天的九五之尊的,正如你跟隨一個人多年,就會對他了如指掌,如今雖然成了皇帝,但你作為他的下屬,依然難免會在內心深處輕視他。
朱元璋正是這個被功臣們在內心深處輕視的人,人一旦對他人有了輕視之心,就會在其面前變得驕縱;驕縱過久,就會產生反叛之心,這是朱元璋最恐懼的。所以,一方面,他封賞那些功臣,又靠嚴刑峻罰殺雞儆猴、敲山震虎;另一方面,則用分封兒孫的辦法,震懾和防範那些功臣。
他以為這是最好的穩定國家的方式,可葉伯巨卻指出:分封制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廢除,不是沒有道理。現在恢復分封制,等於是自我了斷。朱元璋大怒道:「宋和元的滅亡,就是因為在危難時期沒有藩國輔助。你只看到分封制的弊端,卻沒有看到它的優點,可以說是根本不會讀書!」
朱元璋說葉伯巨不會讀書,可他也沒有會讀到哪裡去。不過,在某個深夜,他還是想到了葉伯巨的話。於是他爬起床,書寫藩王家訓,這些內容後來被命名為《宗藩昭鑒錄》和《祖訓錄》。
根據這兩本資料的內容,我們大致可以看出朱元璋對分封制的警惕。他對藩王們詳細到複雜的規定,也充分證明了這點。
首先,各親王每年食祿一萬石(可以養活450名士兵),每位親王都有自己的王府,並設有王府官員。王府官員法理上由中央政府派遣,但後來許多親王已有了自己招納王府官員的資格。朱元璋為防止親王圖謀不軌,特意從翰林院選擇了兩位翰林陪伴親王讀書,兩人的官職分別是王府的左長史和右長史,其實就是皇帝的間諜。
其次,親王有資格設置衛隊,衛隊士兵數量不能多於一萬九千人,而且這些衛隊士兵在法理上都隸屬於兵部,但實際上,這些士兵卻歸親王統率。不過,他們和親王並非主僕關係,因為親王靠著那點食祿,根本就養不活他們。他們的薪水是從兵部支出,任何人都明白:他們的老闆不是親王,而是中央。
再其次,親王可以監督地方官員,同樣地,地方官員也可以監督親王,雙方互相制約。任何一個強大的組織都必須有行政組織,而親王沒有行政權,就無法建立行政組織,若要搞事幾乎不可能。
最後,親王也是互相制約的。比如後來造反成功的燕王朱棣,他的封地左右有兩個勢力和他差不多大的藩王——寧王和晉王。朱棣後來造反成功,其運氣成分占了很大一部分:寧王和晉王雖然沒有幫他,卻也沒有阻止他。
同時,朱元璋還規定,親王不得擅自離開封地,無論是出於什麼理由,否則就要判其重罪。這等於是把親王們拴在了一棵樹上。
朱元璋搞的這個分封制,初衷是好的,不過正如葉伯巨所說,一是財政問題,這些親王可不是光棍,他們還有子孫,按照朱元璋的制度設計,這些子孫都要靠國家圈養,這可是一大筆財政支出;二則是突發事件,比如燕王朱棣,由於後來他和蒙古人交戰,常常統兵數十萬,這些兵雖然不是他的,可如果他趁著和蒙古人交戰時,指揮這樣一支兵團南下,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葉伯巨的擔憂,在幾十年後成為現實。不過,朱元璋耍的所有小動作都收效極強,而分封制也不例外。在整個明王朝276年的歷史中,分封制可謂從一而終,但造反的親王卻只有不到五位,這五位中,也只有一個朱棣成功了。
朱元璋的皇帝生涯,幾乎是日理萬機,時常是按下了葫蘆起了瓢——當他正沾沾自喜於這些小動作完美無缺時,更大的麻煩發生了,令他險些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