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衛·科波菲爾(全二冊)> 四、自傳性的現實與虛構

四、自傳性的現實與虛構

2024-10-09 05:47:33 作者: (英) 查爾斯·狄更斯

  上文所提及的那些關於《大衛·科波菲爾》的內容,意味著這本小說和作者本人的經歷將永遠地聯繫在一起。不過,有些經歷引發了過多的猜測,認為狄更斯和他筆下的主人公完全對應,還認為他有意在敘述中體現自己的性格和職業生涯的一部分。對於這一點,我認為有必要對讀者做出提醒,讀者可以自行判斷。童年的經歷在多大程度上成就了狄更斯的天才;那些苦澀的回憶是否已經深深地刻進了他的本性,以至於他早期作品中對壓迫的痛恨、對濫用權力的反抗、對各種不公現象的鬥爭,都是作者感情的再現;對童年生活的憐憫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他,讓他對兒童的痛苦和傷心抱著極大的興趣。

  然而,儘管大衛的冒險和狄更斯的部分經歷有很多相似之處,大衛的很多心思,凡是熟悉狄更斯的人也都不能不承認,的確就是他本人的想法,但是如果因此就把那個虛構的小說家和現實的小說家看成一個人,或者認為哪個少年人在上了人生中嚴酷的第一課之後,還像大衛那樣,仍然是那麼天真爛漫、不知深淺,那就大錯特錯了。小說的語言只是略微反映了實際情況;同樣地,這種環境下形成的性格,也只是略微體現在那個衝動而敏感的少年人身上,他缺乏主見,直到成年之後經歷了傷心事才磨鍊出自制力。這個例子再次證明,狄更斯對於自己的使命理解透徹,如果把事實和虛構生硬地糅到一起,只會削弱故事的真實性。

  小說主人公大衛的性格和他所講述的故事完美契合,這與其說是因為他和狄更斯相似,不如說是兩個人不同,即使有時候作者似乎在有意強調那些相似之處。如果自傳這種形式為的是表明任何一個人的一生都可以映照出所有人的影子,那麼個人的生涯,相比那些豐富的經驗和反饋,就根本無足輕重了。虛構文學中的這一體裁容易使作者縱情於心理分析、形上學和多愁善感,這些都是多此一舉,而狄更斯憑藉他清醒的判斷和永不停歇的想像力,毫不費力地克服了這些誘惑。在《大衛·科波菲爾》中,他的敘述方法甚至也比其他的作品簡單。在他想像力的森林中沒有繁茂的林下灌木,對於憑空塑造的那些鮮活而繁多的形象,他總是應付自如。

  小說中,大衛在故事裡找到了合適的位置,接著就要為他豐富的童年冒險安排次序和聯繫了。首先是溫馨的愛的小窩,虛榮而天真的母親,還有母親身邊古板而善良的僕人,都把他當成是掌上明珠;變故突如其來,他體味到寄人籬下的艱難和卑微;隨後自然地回歸完美的童年,從而逃脫了少年老成和被迫成長;接著情感和能力不疾不徐地漸漸成熟,迎來了成年生活;統一的人物性格在這些情節中貫串始終。人物最終的成就是培養了良好的文學素養,這種想像中的專長往往是小說中的主題,而構想得更加美好的故事屈指可數。小男孩的天性在理想和現實中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發展,最終收穫了圓滿的結果;他常常不假思索地依賴別人,導致他容易被人左右,但這種性格的本質是真誠坦率,他也最終得以過上心安理得的生活;務實的成年人本來是充滿幻想的少年;對於天真年少時的善良之舉,生活也以諸多的同情心予以更豐厚的回報。大衛在生活中經歷了很多波折,而他的心胸也總能容納一切;他所表達的很多感悟都來自作者的親身經歷,得知這一點後,我們忍不住對他興趣倍增。不過,大衛所包含的遠不及此,同時又無所不包。

  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結尾又自然而然、不留痕跡地將其中的所有人物聯繫在一起—相比狄更斯的其他小說,這句評論用在這本書上或許最為恰當。書中出現了形形色色、性格鮮明的人物,細節描寫也不厭其詳;不過,敘事的走向或者說目的前後統一,整體語氣也恰如其分。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明白了自我犧牲和耐心的價值,面對無法避免的痛苦要默默地忍耐,對於可以彌補的錯誤要盡力挽回;每一個人物的命運都在提醒我們,要堅守美德,守護家的純潔。因此,我們很容易解釋《大衛·科波菲爾》為什麼備受青睞,每一個讀者,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在大衛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男孩大衛的種種奇遇,帶著我們每一個人重溫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即便書中刻畫了米考伯先生這樣一個人物,但我還是要說,單就幽默而言,本書還不是遙遙領先;但是,要說用幽默來襯托某個事物或者事件的荒誕不經,同時又不否定或者削弱其中最為迷人的情感,本書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式歡樂的完美體現。一味的善良容易招致反感,但這本小說里,配上古怪的性格,善良不僅變得有滋有味,而且引人入勝;感傷之處也顯得格外動人,而換成其他人來寫,只會變得滑稽可笑。誠然,這本書也有不足之處,但這些瑕疵並不影響其中的精妙之筆;一本書之所以成為永恆,不是因為其中沒有缺點,而是因為不可否認的天才巧思。

  (王林園 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