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德意志王國的誕生 一、法蘭克帝國的終結
2024-10-09 05:20:17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9世紀,顯赫一世的查理大帝用武力進行對外擴張,西歐在經歷400年左右的動盪之後再次出現一個大帝國。然而,這個大帝國在區域結構和種族結構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各個地區的社會結構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均不在同一個水平上,帝國內各氏族部族或者各民族間在文化上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甚至缺少必要的內在聯繫。從鐵錘卡爾開始的采邑制,在查理大帝用武力征服的地區廣泛實施,並且藉助基督教「君權神授」的神學政治理論維繫著封臣與封君之間的采邑關係,法蘭克帝國的政治統治基礎是采邑制和教會。采邑制鞏固了貴族與君主之間個人聯合的政治關係,教會則為這種關係罩上一個神聖的光環。美國學者湯普遜說:「法蘭克帝國是由采邑和保護權集合而成的一個又廣大又複雜的國家。」虔誠者路德維希在繼承其父親查理的皇位時,法蘭克帝國沒有健全的行政機制,社會中也含有諸多不安定的因素。
早在781年復活節時,教皇哈德里安一世就在查理大帝的授意下在羅馬為虔誠者路德維希主持了阿奎坦亞國王的加冕禮。802年,年輕的路德維希在阿奎坦伯爵威廉(Wilhelm von Aquitanien,754—812)的支持下打敗摩爾人(Mauren),占領巴塞隆納。812年,他又成功地平定與西班牙接壤地區的巴斯克人(Basken)的起義,在這一地區拓土擴疆的同時他還設立各級教會組織機制。虔誠者路德維希這一系列的勝利和舉措深得查理大帝的讚賞。810、811年間,路德維希的兩個兄弟先後去世,他成為查理大帝皇位的唯一繼承人。813年9月,查理大帝按照羅馬帝國的政治傳統提升路德維希為「共治皇帝」(Mitkaiser),在亞亨親自為其戴上了皇冠。814年1月28日,查理大帝去世,路德維希立刻從阿奎坦啟程前往亞亨,履行帝國皇帝的職能。816年10月5日,羅馬教皇斯特凡四世(StephanⅣ.,?—817,816—817年在位)在蘭斯為路德維希加冕為皇帝。
繼位後的路德維希延續查理大帝的施政政策,他尤為重視教會的政治作用,一方面支持教會和修道院規範宗教生活方式、嚴肅宗教法規的改革,同時還力促教會和修道院的改革,使之為其政治統治服務,從而進一步鞏固教會與帝國已經建立起來的政治同盟,路德維希也被冠以「虔誠者」的稱謂。路德維希對基督教的「虔誠」基於實現帝國統一的政治目的,里昂的大主教阿戈巴德(Agobard von Lyon,769—840)就曾向他諫言,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的「帝國制度」(ordinatio imperii),即「一個上帝,一個教會,一個皇帝」。為此,路德維希簽署詔書《重建法蘭克帝國》(Renovatio regni Francorum),強調皇帝要履行「上帝賦予職責」(munusdivinum)的義務。雖然在817年召開的亞亨帝國會議上依然作出決定,把帝國分為三個分王國,交由路德維希的三個兒子分別治理,但是依據查理大帝於806年2月6日頒布的《帝國的劃分》(Divisio Regnorum)敕令,同樣獲得帝國一個分王國的長子、巴伐利亞的公爵洛塔爾(Lothar I.,795—855,817—855年在位)同時也是「共治皇帝」,這就意味著他被確立為皇位的繼承人;分別獲得另外兩個分王國的次子阿奎坦的國王皮平(Pippin,797—838)和三子巴伐利亞的公爵德意志路德維希(Ludwig der Deutsche,806—876)則要隸屬洛塔爾,這樣就可以保證在分王國治理的情況下保持帝國的完整統一。這次帝國會議還規定,如果洛塔爾沒有子嗣,則在其兩兄弟的後代中推舉一位為皇位的繼承者。可見,自克洛德維希以來實行的諸王子共同繼承王位的原則有了重大的改變。
在與貴族的關係方面,虔誠者路德維希同樣實施政治聯姻的政策,但這同時也蘊藏了一些不穩定的政治因素。他與勃艮第的韋爾夫家族的政治聯姻為其增強了政治上的實力,但卻在其家族內部引發不可調和的矛盾。路德維希的第二位妻子尤迪特(Judith,795—843)不甘自己的兒子禿頭卡爾(Karlder Kahle,823—877)沒有獲得分王國,於829年為其年僅6歲的兒子爭得了阿雷曼公爵的頭銜,這就引起路德維希前妻所生諸子的不滿,甚至聯合起來起兵反抗其父。833年,路德維希的軍隊倒戈,皇帝被廢黜,被迫隱居位於蘇瓦松的聖梅達爾德修道院(Kloster Saint - Médard),並被要求進行公開的懺悔(Bue)。路德維希的遜位,點燃了其諸子相互爭奪分王國領地的戰火,各分王國也因此更加獨立。自833年之後,德意志路德維希將其分王國稱之為「東法蘭克」(orientali Francia),此時的洛達爾則想將其原有的共治皇帝的身份提升為最高統治權的地位,遭到皮平和德意志路德維希的反對,兄弟間為此反目成仇。在修道院裡懺悔的路德維希趁機與次子和三子聯合,把洛達爾驅逐到義大利,路德維希於834年再次登上皇位。837年,路德維希封禿頭卡爾為紐斯特里亞的亞國王,引起德意志路德維希強烈不滿,釀成與其父的公開戰爭。838年皮平去世後,虔誠者路德維希為維護最寵幸的小兒子禿頭卡爾的利益,不惜向長子洛塔爾妥協,在839年的沃爾姆斯帝國會議上宣布,把羅訥河、索恩河、馬斯河以西的地域交由禿頭卡爾治理,東部地區交給洛塔爾。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840年,虔誠者路德維希辭世,但其子之間的爭鬥卻越演越烈,互有勝負,洛塔爾、德意志路德維希以及禿頭卡爾三兄弟的勢力範圍也在勝負中越來越顯現出來。842年10月19日,三兄弟各自派遣使者共約110人聚集在科布倫茨的聖卡斯托教堂(Basilika St.Kastor),就帝國的三分進行協商。843年8月10日,兄弟三人再聚凡爾登,在科布倫茨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協議,簽訂了《凡爾登條約》(der Vertrag von Verdum)。根據這個條約,洛達爾以亞亨為政治中心,保留皇帝的稱謂,領有義大利、弗里斯蘭以及在萊茵河、阿爾卑斯山與斯海爾德河、馬斯河、索恩河及羅訥河之間的狹長地帶;禿頭卡爾領有法蘭克帝國的西部地區;德意志路德維希領有原來的日耳曼尼亞行省,還包括美因茨教區、沃爾姆斯教區以及施派爾教區所轄的地區。三兄弟承諾,不相互搶奪他人的領地,保證各自的子嗣為其王國的繼承人,法蘭克帝國無論是在名義上還是實際上都被三兄弟一分為三。
二、東法蘭克王國
9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和來自北歐的諾曼人(Normannen)相繼進攻義大利和北海沿岸,法蘭克的三個分王國各自為戰,更具獨立性。855年9月,長兄洛達爾辭世之前把他的分王國再次一分為三,傳給了他的三個兒子。長子路德維希二世(Ludwig II.,825—875,855—875年在位)繼承皇帝的頭銜,在他領有義大利之後就陷入與阿拉伯人爭奪義大利的戰爭中不能自拔,直到去世之時都沒有離開過義大利;領有普羅旺斯的次子卡爾(Karl,645—863,855—863年在位)和領有洛林的三子洛塔爾二世(Lothar II.,835—869,855—869年在位)則都因無子嗣而沒有繼承人。870年,德意志路德維希和禿頭卡爾在今天荷蘭境內的梅爾森達成協議,瓜分了兩個侄子的分王國。根據《梅爾森條約》(Vertrag von Meerssen),洛達爾的王國以馬斯河、烏爾特河、摩澤河、馬恩河、索恩河以及侏羅山脈為界的西面部分給禿頭卡爾,與其原有的地區組合在一起構成西法蘭克王國。包括重要的帝國城市(Reichsstadt)亞亨、今天的荷蘭以及阿爾薩斯地區在內的東部由德意志路德維希領有,與弗里斯蘭、萊茵蘭、洛林以及法蘭克人、施瓦本人、巴伐利亞人和薩克森人居住的東部地區共同構成東法蘭克王國。歐洲學者普遍認為,《梅爾森條約》最終確立的東、西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是現代德國和法國版圖的基礎。
東法蘭克王國大部分地區是查理大帝新征服的地區,這個地區南北交通不便,因而聯繫並不十分密切,經濟發展也不同步。東法蘭克王國推行采邑制的時間比較晚,也沒有西法蘭克地區發展得那樣充分。查理大帝的政權擴大到東法蘭克地區後,他的後代子嗣先後成為公爵領地或者伯爵領地的領有者,與其他貴族不同的是他們與君王之間沒有建立采邑關係,具有相當的獨立性。而一些地方貴族或者通過政治聯姻與皇室結盟,或者利用王室家族的內部爭鬥成為東法蘭克王室在政治上的新寵。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貴族在政治上搖擺不定,甚至德意志路德維希的三個兒子也因為相互之間爭奪勢力範圍舉兵反叛,逐漸形成獨霸一方的世族公爵領地(Stam mesherzogtum)。勃艮第的韋爾夫伯爵家族(Welfen)因兩次與加洛林王室聯姻,社會地位明顯提升,尤其是在與德意志路德維希的長子、巴伐利亞的公爵卡爾曼(Karlmann,830—880)的聯姻之後,逐漸成為東法蘭克王國內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施瓦本的貴族阿洛芬格(Ahal of inger)家族也是通過與胖子卡爾(Karl der Dicke,839—888,885—888在位)的聯姻確立在施瓦本公爵領地的重要政治地位。黑森地區的康拉德家族(Konradiner)與加洛林王室有著較近的血緣關係,因參與和德意志路德維希的爭鬥被其剝奪伯爵領地,他轉而投靠禿頭卡爾。888年,該家族的奧達(Oda,873—903)與克恩滕的阿努爾夫(Arnulfvon Krnten,850—899)公爵結為連理,在東法蘭克王國重新站住了腳,其政治地位日益上升。
876年8月28日,德意志路德維希辭世,這就更加劇了東法蘭克王國內局勢的不穩定,西法蘭克的國王禿頭卡爾趁機占領一直有爭議的洛林地區。同年10月8日,德意志路德維希的次子小路德維希(Ludwigder Jüngere,835—882)與其叔父在安德納赫交戰,禿頭卡爾敗北,停止繼續吞併洛林的步伐,但是他與薩克森的伯爵柳多夫(Liudolf,805—866)女兒的婚姻使在薩克森地區最有權勢的這個世族家族更加不可一世。安德納赫戰役之後,東法蘭克王國實質上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小路德維希三世雖然享有東法蘭克國王的稱謂,但他實際僅控制著薩克森、圖林根地區,他的弟弟胖子卡爾三世則領有施瓦本。879年,德意志路德維希的長子、巴伐利亞的卡爾曼因重病纏身,把義大利的統治權交與胖子卡爾三世。881年2月12日,教皇約翰內斯八世(Johannes VⅢ.,?—882,872—882年在位)在羅馬為卡爾三世施皇帝加冕禮,東法蘭克的加洛林王室家族延續查理大帝開始的皇朝,實現法蘭克帝國短暫的、最後的統一。
9世紀80年代初,東西法蘭克王國成為來自北歐諾曼人劫掠的目標,薩克森、洛林都先後遭到諾曼人的洗劫,與薩克森地區比鄰的斯拉夫人的暴動更為東法蘭克王國雪上加霜。胖子卡爾三世不僅在抗擊諾曼人時屢屢敗北,而且還試圖用巨額贖金向諾曼人贖買和平,他的這一政策逐漸失去東法蘭克貴族的支持。887年11月11日,東法蘭克王國的貴族們聚會,共同決定廢黜卡爾三世,一致推舉加洛林皇朝中最具古老傳統、最有政治勢力的克恩滕的公爵阿努爾夫為東法蘭克的國王。887年對國王的選舉,標誌著東法蘭克的加洛林皇朝從此退出歷史的舞台,新的德意志王國正在孕育之中。
三、五大部落族公國
加洛林家族的諸王在9世紀瓜分帝國的過程中消耗了自身的實力,查理大帝時期設立的邊疆馬爾克伯爵領地、公爵領地和伯爵領地也在王室內部的鬥爭中逐漸被一些大的世族家族貴族兼併、把持,最終在東法蘭克王國形成了五個實力雄厚的部落大公國,即:柳多夫家族(Liudolfinger)把持的薩克森公國,範圍包括今天的黑森、德國北部的巴登-符騰堡、圖林根的西部以及萊茵蘭普法爾茨;康拉德家族(Konradiner)控制的法蘭克公國,以特里爾為該家族的核心所在地,向東延伸到蘭高,與薩克森公國的黑森和圖林根接壤;阿洛芬格家族(Ahal of inger)掌管著施瓦本公國,其公國領地覆蓋今天的施瓦本地區;阿吉洛芬格家族(Agil of inger)成為巴伐利亞公國的統治者,該家族把巴伐利亞公爵原有的領地與克恩滕伯爵領地合併,公爵的王宮設在雷根斯堡。洛林原本是王國,是虔誠者路德維希的長子洛塔爾在《凡爾登條約》中獲得的分王國的一部分,《梅爾森條約》中將其劃分給東法蘭克王國,洛塔爾的後人始終在這個地區擁有很大的政治勢力,被稱之為「洛塔爾王國」(Lothari Regnum),統治這個地區的世族大貴族是洛塔爾家族(Lotharingien),897年被選為國王的克恩滕的公爵阿努爾夫把洛林降為公國,任命他的非婚生兒子茨文蒂博爾德(Zwentibold,870—900)任公爵。這些由世族家族掌有的公國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以及司法審判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獨立性,儼然是獨立的王國。899年,阿努爾夫辭世,臨終前指定他唯一的婚生子、年僅6歲、人稱「孩童」的路德維希四世(LudwigⅣ. das Kind,893—911,900—911年在位)繼承王位,並請西法蘭克的國王、人稱「憨人」的卡爾三世(KarlⅢ. der Einfltige,879—929)輔佐。新國王的年幼,輔佐者又鞭長莫及,更為五大公爵增強其獨立性提供了很大的政治空間。
894年,來自斯拉夫地區的匈牙利人把侵擾的目標對準東法蘭克王國,襲擊潘諾尼亞,次年占領整個潘諾尼亞地區。899年,匈牙利人不斷地襲擊義大利,這就對東法蘭克產生直接的威脅,年幼的國王完全不具備組織抵擋外侵者的能力,以致侵入者得以長驅直入。自900年之後,匈牙利人先後進攻薩克森、巴伐利亞,入侵者幾乎可以暢通無阻地侵入東法蘭克的東部地區。為了抵禦強大入侵者,一些貴族家族自行結成同盟,形成新的世族貴族家族同盟。
在巴伐利亞公國,加洛林時期移居過來的法蘭克貴族與當地的巴伐利亞貴族和斯拉夫貴族結盟,907年7月,馬爾克伯爵盧伊特波爾德(Luitpold,?—907)的兒子、人稱「惡人」的阿努爾夫(Arnulf I.der Bse?—937)率領由貴族聯盟組成的軍隊,在位於今天捷克的普雷斯堡激戰一個月之久,擊敗匈牙利人,鞏固在恩斯堡設立的防線,阿努爾夫成為巴伐利亞公國新的領導者,他自稱是「上帝指定的巴伐利亞和周邊地區的公爵」。薩克森的柳多夫家族是因為與東法蘭克加洛林王室的聯姻在政治上站穩了腳,在為王室服役以及抗擊斯拉夫人的鬥爭中,柳多夫家族顯赫的奧托(OttoⅠ. der Erlauchte,877—912)成為薩克森公國的首領。10世紀初期,柳多夫家族先後在薩克森的東部地區、恩格爾斯的部分地區以及圖林根地區確立了領導者的地位。法蘭克公國是東法蘭克加洛林王室的大本營,但在孩童路德維希四世執政的6年期間,法蘭克公國的康拉德家族與巴本貝格家族之間為爭奪美因河流域地區的勢力範圍,持續不斷地進行著貴族血親復仇的戰爭(Adelsfehden),整個公國因此陷入動盪之中。903年,巴本貝格家族在弗里茨拉爾戰役中敗北,得到加洛林王室支持的康拉德家族穩固了其在法蘭克公國中心地區的權勢範圍。906年,康拉德一世(KonradⅠ.,881—918,911—918年在位)成為法蘭克的公爵,路德維希四世去世後,康拉德家族在法蘭克公國更確立了無可爭議的統治地位。
與之比較而言,在施瓦本公國則是出現多種政治勢力的較量。900年前後權勢膨脹最快的是雷蒂亞的馬爾克伯爵布爾夏德(BurchardⅠ.,855至860期間—911),忠誠的行宮伯爵埃爾尚格(Erchanger,?—917)家族因竭力維護王室的利益,與之發生激烈的衝突。與加洛林王室有著密切關係的康斯坦茨的主教、聖高盧修道院的院長扎洛莫三世(SalomonⅢ.,860—919或920)以及賴興瑙修道院的院長哈托一世(HattoⅠ.,850—913)也都被捲入這場衝突之中,致使在施瓦本公國遲遲未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的權力核心。在這同一時期,洛林公國的公爵則投靠西法蘭克的國王憨人卡爾。
911年9月24日,路德維希四世辭世,11月10日巴伐利亞公爵、薩克森公爵、施瓦本公爵以及法蘭克公爵聚集在位於巴伐利亞福希海姆市的王宮,康拉德一世因為具有王室血統而被各公爵共同推舉為東法蘭克的國王。這次選舉標誌著東法蘭克地區的世族貴族家族結成的政治聯合體最終完成,然而在這個政治聯合體中卻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912年11月30日,顯赫的奧托去世,康拉德一世企圖奪取圖林根,由此與薩克森公國的新公爵人稱捕鳥者(der Vogler)的海因里希一世(Heinrich I.,876—936,919—936年在位)發生武裝衝突。在衝突中敗北的康拉德一世被迫承認,海因里希在其公國中享有絕對的權威,薩克森公國在此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都在政治上與皇權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獨立性。,—。
行宮伯爵埃爾尚格是王室在施瓦本公國的特使、財產的管理者,他與康斯坦茨的主教扎洛莫三世聯手追逐自身的政治利益,埃爾尚格權勢的擴大侵犯了康拉德的政治利益,913年幾乎釀成公開的衝突,這場衝突因為國王與埃爾尚格姐姐的婚姻暫時平息。914年,埃爾尚格與扎洛莫三世發生衝突,支持後者的康拉德一世以埃爾尚格吞噬王室收入為由將其放逐。然而,康拉德一世在施瓦本的麻煩並沒有因此而減小,正在崛起的馬爾克伯爵布爾夏德家族與曾經的敵手埃爾尚格聯合,迫使康拉德一世不得不對埃爾尚格妥協。流放歸來的埃爾尚格與布爾夏德組成聯軍,於915年在瓦爾魏斯戰役中擊敗國王的軍隊,埃爾尚格成為施瓦本的公爵。不甘於在施瓦本失去勢力範圍的康拉德一世力圖通過教會挽回損失,授意教會於916年9月20日在上阿爾特海姆召開宗教會議,作出決議支持「已塗過聖油禮的君主」(Gesalbten Herrn)並反對叛亂者。917年1月,康拉德一世下令處決埃爾尚格,布爾夏德二世(BurhardⅡ.,883—926)從中「漁翁得利」,成為施瓦本公國的公爵,與薩克森公國一樣享有相對的獨立性。
被內部爭鬥纏身的康拉德一世無暇顧及抵抗匈牙利人的入侵,致使王國內外交困,甚至康拉德本人都感到無能為力。根據著名的薩克森編年史家維杜金德(Widukind,925—973)在《薩克森史》(Res gestae Saxonicae)中的記載,康拉德臨終前勸告他的弟弟埃伯哈特(Eberhard,885—939)把王位轉讓給軍事實力強大的薩克森公爵捕鳥者海因里希。919年5月14日,海因里希前往弗里茨拉爾的王室行宮,在那裡接受法埃伯哈特轉交給他象徵王權的信物(Insignien),埃伯哈特保留法蘭克公爵的頭銜,自稱為「國王的朋友」,在王國的政治事務中繼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後,薩克森和法蘭克的貴族們集會,一致同意埃伯哈特舉薦的海因里希為國王。這次王位的交接標誌著自克洛德維希一世以來的血緣王權基本終結,取而代之的是以各公國聯合為基礎的德意志王權。
四、德意志王國的政治基礎
東法蘭克王國是在抵禦外敵入侵這一共同利益為前提的基礎上共同選舉出國王,一旦外敵入侵的威脅減小或者消除,這個基礎就會動搖,更何況王國內各公國之間的利益衝突依然存在,尤其表現在對王位的爭奪方面。919年5月,在弗里茨拉爾王室行宮舉行王位接交時,巴伐利亞的貴族們違背埃伯哈特的舉薦,推舉他們的公爵阿努爾夫為國王。獲得此訊的海因里希一世立刻發兵施瓦本,一直舉棋不定的布爾夏德二世公爵沒有進行任何的抵抗,「帶著所有的城堡,率領全體人民」臣服海因里希一世,承認他為新國王,贏得了海因里希一世的信任,國王把王國的徵稅管理權(Fiskus)以及對教會的控制權(die Kirchenhoheit)都交與布爾夏德二世。自此,施瓦本公爵作為宮廷的官吏受到國王的重用。926年,布爾夏德二世去世,海因里希一世任命康拉德家族的赫爾曼(Hermann I.,?—949)為施瓦本的公爵,前公爵尚未成年的兒子布爾夏德三世(BurchardⅢ,915—973)被遣送到薩克森公國。布爾夏德三世後來成為德意志國王最信任的大貴族之一,他於949年回到施瓦本,被任命為施瓦本的公爵。
施瓦本公爵的臣服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巴伐利亞公爵惡人阿努爾夫一世的政治立場。920年,海因里希一世出兵巴伐利亞,圍攻阿努爾夫的居住地雷根斯堡。921年,被圍困的阿努爾夫最終打開雷根斯堡的城門迎接海因里希一世入城,承認其為王國的國王,甘願成為他的封臣。此後,阿努爾夫全力支持海因里希一世推行的王國政策,協助其出兵與波希米亞人(Bmen)和匈牙利人交戰,海因里希一世稱他是「我忠實的可愛的公爵」(unser treuer und geliebter Herzog)。海因里希一世給予阿努爾夫很大的信任,給予他任命公國主教的特許權和管理王國賦稅的特許權。10世紀20年代以後,因抵抗匈牙利人的需要,一度脫離東法蘭克王國的洛林公爵吉澤貝爾特(Giselbert,890—939)又回到海因里希一世國王的陣營中。928年吉澤貝爾特公爵迎娶海因里希一世的女兒,與王室的關係更為密切,成為五大公國中的一員,這五大公國構成德意志王國的主體。
10世紀以後,「德意志」(Deutsch)這個詞在史料中頻頻出現,這個詞的使用標誌著不同於法蘭克王國的一個新王國出現。從詞源的角度來看, deutsch這個詞溯源於古薩克森語thiod(「民族」或者「部落」),這個詞的延伸意義是「講這個語言的人」。加洛林王朝晚期,這個詞是用來區分在法蘭克王國內不講羅馬語言的人,即薩克森人、阿雷曼人、法蘭克人、巴伐利亞人以及圖林根人,他們都居住在東法蘭克王國境內。10世紀以後,「德意志」這個詞逐漸取代了「東法蘭克」,「德意志王國」是由薩克森公國、阿雷曼公國、巴伐利亞公國、法蘭克公國以及在10世紀20年代以後重又回歸的洛林公國這五大公國構成的一個聯合體,五大公國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德意志王國的這種政體形式決定了德意志在此之後歷史進程的特點。19世紀中葉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威廉·封·吉澤布萊希特評價海因里希一世當選為國王這一歷史事件標誌著「一個新的、德意志王國的開始」;蘭克的親傳弟子、實證主義史學的大家喬治·維茨稱海因里希一世是「完全意義的德意志國王,他統治著一個真正的德意志王國」。20世紀以後的德國歷史學家們也大多認為,919年王位交接這一歷史事件是德意志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統治權轉交給海因里希一世,這是從東法蘭克王國向德意志王國過渡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