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德國通史(全六冊)> 第二節 加洛林王朝 一、加洛林帝國的基點

第二節 加洛林王朝 一、加洛林帝國的基點

2024-10-09 05:20:08 作者: 王亞平,孫立新,劉新利,邢來順 等

  博尼法修斯在法蘭克東部地區設立主教區、建立修道院等一系列的傳教活動,遭到所在地區原有主教們的抵制,他們為維護自身的宗教權威,與當地的世俗貴族聯合起來,地方貴族的實力也因此有所增強。732年,阿拉伯人對外擴張的勢頭延伸到西班牙,為了組織一支強有力的騎兵隊伍阻擋阿拉伯人進入到歐洲,身居宮相要職的鐵錘卡爾以服騎兵役為條件封賜給騎兵土地,由此在西歐開始了以土地分封為基礎的采邑制度(Lehnswesen)。推行這種新的采邑制度需要大量的土地,鐵錘卡爾沒收了一些教會的土地財產,使得一些地方的主教更依賴於當地的世俗貴族,私有教會更加盛行。

  博尼法修斯在法蘭克改革法蘭克王國的教會和建立修道院的目的,是要將其都統一在羅馬教會的宗教權威之下,摒棄具有日耳曼因素的私有教會的因素和原則,可以說這與鐵錘卡爾以封地為基礎推行的采邑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因而得到鐵錘卡爾的大力支持。不僅如此,鐵錘卡爾還通過博尼法修斯與教皇格雷戈爾三世之間建立了最初的聯繫。8世紀30年代,鐵錘卡爾力圖將其勢力範圍擴大到阿雷曼公國,但因公爵家族與施瓦本地區貴族間的密切聯繫而遇到了極大的阻礙。由傳教主教皮爾米繆斯(Pirminius,670—753)於724年在博登湖的賴興瑙島上建立的賴興瑙修道院(Kloster Reichenau)是阿雷曼地區的宗教中心,因同樣遵循本尼狄克院規與博尼法修斯的教會和修道院有了一致性,這就為鐵錘卡爾及其繼任者最終兼併阿雷曼地區提供一個極為有利的條件。8世紀初期,地處南德的巴伐利亞雖然隸屬於法蘭克王國,但實際上卻有著很大的獨立性,博尼法修斯在王國東部地區設立的主教區與巴伐利亞的主教區在宗教上的一致性,幫助鐵錘卡爾將其政治影響力滲入到巴伐利亞。通過對教會進行的改革以及推行采邑制,鐵錘卡爾幾乎權傾全王國,以致於在737年國王提奧多里克四世(TheuderichⅣ.,711—737,715—743年在位)去世時,他遲遲不立新君,致使王位虛懸數年。

  741年鐵錘卡爾去世,其長子卡爾曼(Karlmann,706/708—754)繼承掌管奧斯特拉西亞、圖林根和阿雷曼地區的宮相之位,次子矮子皮平(Pippin der Jüngere,714—768,751—768年在位)則成為掌管紐斯特里亞、勃艮第和普羅旺斯的宮相。然而,以巴伐利亞公爵奧迪洛(Odilo,700—748)為首的貴族們並不甘心依附於鐵錘卡爾的這兩個繼任,他們明確宣布只承認墨洛溫王室的王權,這就迫使卡爾曼和皮平不得不於743年立墨洛溫家族的希爾代里克三世(ChilderichⅢ.,720—755,743—751年在位)為王。另一方面,為了削弱卡爾曼和皮平的影響力,奧迪洛還力圖說服羅馬教皇扎哈里亞斯(Zacharias,679—752,741—752年在位)免去博尼法修斯在巴伐利亞教皇特使(Legat)的教職。阿基坦、阿雷曼以及薩克森的貴族也紛紛起來反對宮相。由此,兩位宮相聯手對奧迪洛實施武力,他們率軍在萊希河畔戰勝巴伐利亞公爵的軍隊以及阿雷曼和薩克森的援軍,奧迪洛被迫承認法蘭克王室對巴伐利亞的統治權,745年臣服皮平的傳教士、來自愛爾蘭的弗吉爾(Virgil,700—784)被任命為薩爾茨堡主教區的主教,掌控巴伐利亞的教會。

  巴伐利亞公爵的臣服致使反對兩宮相的聯盟土崩瓦解,教會在王國中的政治地位突顯出來。742年,博尼法修斯在卡爾曼的支持下召開「日耳曼宗教會議」(Concilium Germanicum),宣布對法蘭克的所有教會進行改革的決議。決議中還規定:以采邑為由在世俗(Laien)管轄下的主教區都應由主教管轄;禁止教士持有武器;所有修道院都要遵循本尼狄克院規;教士的宗教生活要遵守教規;等等。這次宗教會議上還決定在愛爾福特、維爾茨堡、彼拉堡建立「博尼法修斯式」的教會。743年、744年,卡爾曼先後兩次召開宗教會議,敦促法蘭克各地教會的改革。在這兩次宗教會議上再三嚴令禁止任何異教(Heiden)的習俗,強調國王有權召開和主持宗教會議,設立主教區,任免主教,更為重要的是,明確規定教會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有納稅義務的封地」(zinspflichtige Landleihe)。卡爾曼通過法蘭克教會的改革,把基督教的教會和修道院都納入鐵錘卡爾開始的采邑制度中,這樣就在法蘭克形成一個新的教會貴族階層。在奧斯特拉西亞地區,與卡爾有著姻親關係的維多家族(Widonen)被稱之為「主教王朝」(Bisch of sdynastie),這個家族的米洛(Milo,?—761或762)是特里爾和蘭斯的主教,他還控制著霍恩巴赫修道院;卡爾曼的侄子胡戈(Hugo,?—?)掌控了魯昂、巴約和巴黎主教區以及聖萬德里勒修道院和瑞朱耶日修道院。

  747年,支持教會改革獲得成效的卡爾曼隱退修道院,把自己分王國的宮相權力轉交給他的兄弟皮平,皮平成為全王國的宮相。此時的皮平已經完全掌有了國王的權力,他在謀劃如何能戴上王冠、合法地行使國王的權力,成為一個名正言順的國王。749年,皮平派遣聖丹尼修道院的福爾拉德(Fulrad,710—784)和維爾茨堡的主教布卡德(Burkard,683—755)為特使前往羅馬尋求羅馬教皇的支持。他們向教皇扎哈里亞斯提出詢問:「如果身為法蘭克的國王們不掌握國王們的權力是好還是不好?」(Wegen der Knige in Francia,die keine Macht als Knigehtten,ob das gut sei oder nicht)心領神會的教皇回答說:「最好是奉掌握權力的人為國王!」(Esistbesser,den als Knig zu bezeichnen,derdie Macht hat)有了教皇給予支持的明確表態後,皮平堂而皇之地把希爾代里克三世送進了聖貝廷修道院(Abtei Saint Bertin),於751年在蘇瓦松召開會議,要求與會者按照法蘭克人的習俗推舉其為法蘭克國王(Rex Francorum),博尼法修斯以教皇特使的身份,按照教會的傳統禮儀為其主持了塗油膏禮,墨洛溫家族由此退出歷史的舞台,加洛林家族獲得「上帝的恩賜」(Deigratia),取而代之成為法蘭克王國的合法君王。

  加洛林家族依靠羅馬教皇的宗教權威掌握了法蘭克王國的統治權(Oberhoheit),政治權力與宗教權威密切相連。751年,倫巴底王國的軍隊占領了拜占庭帝國在義大利北部的拉韋納特轄區(Exarchat von Ravenna),此時的拜占庭帝國因正抗擊阿拉伯人的武力進攻而對此無暇顧及,更因為帝國內部如火如荼的破壞聖像運動(Ikonoklasmus)而漠視羅馬教皇斯特凡二世(Stephan II.,?—757,752—757年在位)的求援。754年1月,教皇翻越阿爾卑斯山前往法蘭克國王在龐蒂昂的行宮(Pfalz),皮平以基督徒的身份出迎,為其坐騎牽引韁繩,以表示對教皇的尊重。為了獲得皮平的軍事援助,這一年的6月28日,斯特凡二世教皇在聖丹尼修道院的教堂里為皮平以及他的兩個兒子施塗膏油禮,並授予他們「羅馬貴族」(patricius Romanorum)的頭銜,此後又授予其「羅馬公爵」(dux von Rom)的稱謂。教皇這一系列的行為給予皮平充分的理由阻止隱退在修道院的卡爾曼以及他的諸子「重出江湖」與之瓜分王國;另一方面,具有「羅馬貴族」頭銜的法蘭克國王進軍義大利則成為「保衛羅馬教會」當仁不讓的職責。這是羅馬教皇首次為世俗君王主持加冕禮,作為聖彼得代理人的教皇親自施塗油膏禮,進一步表明王權的神授性,上帝恩賜的神授王權完全取代法蘭克人的氏族王權。對羅馬教皇而言,作為「羅馬貴族」的法蘭克國王負有保護羅馬教會的義務,聖彼得的宗座應該受到他選定的世俗君王的保護。羅馬教皇與法蘭克的國王通過塗油膏禮結成政與教之間的聯盟。755年早春,皮平親率大軍進入義大利,迫使倫巴底的國王艾斯圖爾夫(Aistulf,?—756)臣服法蘭克國王。然而,在皮平凱旋之後,艾斯圖爾夫卻出爾反爾,拒不履行自己的承諾。756年,皮平應教皇的請求再次出兵義大利,他強迫艾斯圖爾夫以正式證書的形式歸還羅馬教皇拉韋納轄區,史稱「皮平贈禮」(Pippinische Schenkung),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教皇國(Kirchenstaat)。教皇國的宗教理論依據是「君士坦丁贈禮」(Konstantinische Schenkung),在此後的幾個世紀中它對羅馬教會宗教權威的增長和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義大利取得的勝利以及與羅馬教皇結成的同盟,使皮平的權力欲大大膨脹,他把擴張的矛頭指向薩克森,753年、757年,皮平兩次與薩克森人作戰,強迫他們對其宣誓效忠,繳納賦稅,皈依基督教,把附屬王室的富爾達修道院作為王國北部地區傳播基督教的中心。皮平還通過控制美因茨、黑森、圖林根等地區的主教和一些重要的修道院,在德意志中部地區建立一個重要的「王國教會體系」(Reichkirchensystem),這個體系極大地削弱了私有教會的影響和作用。

  

  博尼法修斯的教會改革以及與羅馬教會的結盟改變了法蘭克私有教會制度,但是王朝的更替卻沒有改變法蘭克人的繼承傳統。768年皮平去世,此前他再次把王國分為以奧斯特拉西亞和以紐斯特里亞為主體的兩個分王國,長子查理(Karl der Groe,747—814,768—814年在位)繼承前者,次子卡爾曼(Karlmann,751—771,768—771年在位)成為紐斯特里亞的分王國王。

  二、查理大帝對外的擴張

  與卡爾曼比較而言,查理從登基時起就顯示出了強勢和雄心,年僅20歲的他成功地平定了阿基坦公爵胡諾爾德(Hunold,?—774)試圖獲得獨立而發動的騷亂,阿基坦牢牢地在查理的掌控之中。769年,年輕的查理迎娶倫巴底國王德希德里(Desideriu,?—786)的女兒為妻,這個婚姻較為明顯地昭示出查理對倫巴底王國有所圖,但這個婚姻僅維繫了兩年。771年初查理拋棄他的妻子,與阿雷曼公爵赫納比(Hnabi,710或715—785或788)的女兒締結連理,也因此為此後與德希德里的衝突埋下伏筆。

  查理的雄心勃勃令卡爾曼不得不防,卡爾曼在其兄長平定阿基坦的動亂時袖手旁觀,兩兄弟間的矛盾初露端倪。771年卡爾曼早逝,查理不費吹灰之力獲得了其弟的分王國,卡爾曼的遺孀不得不帶著年幼的子女避難倫巴底,試圖在那裡尋求支持,這就更加激化了查理與德希德里之間的矛盾。772年,德希德里國王占領拉韋納周邊地區,以武力要挾教皇哈德里安一世(HadrianⅠ,?—795,772—795年在位)為卡爾曼的兒子施塗油膏禮,力圖幫助卡爾曼的後人奪回被查理奪走的分王國,並且試圖迫使教皇加入查理的對立面一方。在遭到教皇拒絕後,德希德里揮軍逼近羅馬。773年3月,哈德里安一世遣教皇特使前往查理的宮廷求援,以解除兵臨城下的危機。查理親率大軍南下義大利,773年9月圍攻德希德里駐紮的帕維亞。雙方對峙9個月後,德希德里最終於774年6月繳械投降,他被放逐到今天法國境內的科爾比的修道院,在那裡度過餘生。查理戴上倫巴底國王的鐵製王冠,把王國的土地以采邑的形式分封給隨其征戰的法蘭克貴族和願意臣服於他的倫巴底貴族,倫巴底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個部分。781年,在查理的授意下,教皇哈德里安一世(HadrianⅠ.,?—795,772—795年在位)為其兩個兒子施塗油膏禮,次子義大利的皮平(Pipinn von Italien,777—810,781—810年在位)為義大利的亞國王,虔誠者路德維希(Ludwig der From me,778—840,781—840年在位)為阿基坦的亞國王。

  戴上倫巴底鐵王冠的查理自認是羅馬教皇的保護者,他不僅把拉韋納歸還給教皇,而且還把一直以來與拜占庭有爭議的貝內文托贈與教皇。教皇在754年給予法蘭克國王「羅馬貴族」(Patricii Romanorum)稱謂的涵義似乎也有了變化,他儼然成為與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有著同等地位的統治者。查理在義大利取得勝利的影響擴大到巴伐利亞,巴伐利亞掌握在阿努爾夫家族的手中,與王室有著宗親關係,巴伐利亞公爵領地在法蘭克王國中一直享有自主權。巴伐利亞公爵塔西洛三世(TassiloⅢ,741—796)是查理的堂兄,他7歲繼位,757年對皮平宣誓效忠,成為國王的封臣。塔西洛三世同樣也迎娶倫巴底國王德希德里的女兒為妻,與倫巴底國王結成政治上的同盟,巴伐利亞也因此成為倫巴底落難王子的避難之地。787年,查理以塔西洛三世公爵欲與阿瓦爾人(A waren)聯盟試圖為其岳父復仇為理由,領兵長驅直入巴伐利亞。面對法蘭克人的大兵壓境,塔西洛三世不戰自降,巴伐利亞公爵領地作為查理的行政轄區(Entitt)被保留下來,塔西洛三世被廢黜,被放逐到瑞朱耶日修道院直至終老。798年,查理在巴伐利亞的薩爾茨堡設立大主教區,加強對這個行政轄區的控制,巴伐利亞的自主權不復存在。

  與巴伐利亞相鄰的多瑙河盆地一直是一個不穩定的地區,6世紀中葉以來斯拉夫人(Slawen)、保加利亞人(Protobulgaren)不斷侵入這個地區。7世紀初,來自亞洲中部的遊牧民族阿瓦爾人穿越潘諾尼亞遷徙至此,他們控制了通往東方的商路。741年,博尼法修斯在維爾茨堡設立大主教區,同時還建立幾所修道院,希冀以此為基地向東南歐拓展,但始終受阻於阿瓦爾人。巴伐利亞公爵臣服後,查理從791年起多次率兵征討阿瓦爾人,在這個地區設立阿瓦爾馬爾克(A warenmark),以抵擋來自潘諾尼亞和歐洲東部的侵擾。798年,查理把阿瓦爾馬爾克劃歸維爾茨堡大主教區管轄,加強基督教教會對這個地區的影響力。803年,查理再次加強對東部邊境地區的控制,設立東部馬爾克(Ostmark或Marchiaorientals)。他把阿瓦爾馬爾克與巴伐利亞公爵領地合併在一起,同時還囊括了從多瑙河的支流恩斯河至匈牙利的巴拉頓湖以及地處今天斯洛維尼亞的克恩滕馬爾克伯爵領地在內的廣闊區域,巴伐利亞公爵領地的地域面積更加擴大。

  7世紀中葉,阿拉伯半島上的哈里發(Kalifen)國家對外進行擴張。711年,阿拉伯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侵入西班牙,756年建立倭馬亞王朝(U mayyaden)。77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的阿拉伯酋長(Emir)在受到科爾多瓦酋長的攻擊時向查理求援,查理欣然伸手相助,但在撤軍至龍塞峽谷時慘敗於巴斯克人(Basken),一些隨軍的阿基坦地區的貴族陣亡,導致與西班牙為鄰的加斯科涅乃至整個阿基坦地區的社會出現不穩定的局面。為此,查理以巴薩羅納伯爵領地為中心設立了一個地域寬廣的西班牙馬爾克,它包括貝爾加、貝塞魯、塞爾丹亞、孔弗凌特、安普利亞、基洛納、曼雷薩、里瓦戈薩、魯西永等多個伯爵領地。由於西班牙馬爾克遠離法蘭克王國的中心區,801年查理將西班牙馬爾克併入阿基坦亞王國(Unterknigtum),在亞國王虔誠者路德維希的管轄之下。

  三、與薩克森人的戰爭

  與法蘭克王國東北部接壤的是薩克森人居住的地區。6世紀30年代薩克森人以同盟者的身份幫助法蘭克人打敗圖林根人,占據圖林根北部地區,但此後又被法蘭克人擊退。7世紀,屢屢受到斯拉夫人侵擾的法蘭克王國,再次視薩克森人為同盟者,允許他們駐紮在王國的東北部邊境威悉河以西地區。7世紀末期,薩克森人延長與法蘭克王國接觸的邊界,雙方的接觸更加頻繁。8世紀的薩克森人還依然保持著遊牧民族的生活習俗,大土地制尚未形成,薩克森人的主要社會經濟活動還不是農業生產。在政治上起著主導作用的是由貴族、自由人和半自由人組成的公民大會,公爵由公民大會選舉,但公民大會的權力僅限於戰爭,公爵的職責也僅限於在軍事上。薩克森人與法蘭克人在社會結構以及經濟活動上的差異,導致雙方在相互接觸時常常發生武力衝突,經常性的武裝衝突終於在772年激化為公開的戰爭。聖高盧修道院的修道士艾因哈特(Einhard,770—840)就曾很清楚地說明了查理對薩克森人宣戰的原因:「因為薩克森人與同住在日耳曼地方的大多數種族一樣,生性凶暴,崇信鬼神,敵視我們的宗教,他們並不認為破壞和違犯上帝的法和人的法律是一種恥辱。另外也有一些原因可以隨時引起騷亂。因為除了在少數地方有茂密森林和綿亘山脈阻隔,明確地劃分疆界以外,雙方的領土差不多處處都在空曠的平原上毗連;每一邊都經常發生殺害、搶劫、放火的事件。法蘭克人被這些事情激怒了,他們竟至認為不能再滿足於報復,而應該向他們公開宣戰。」

  對薩克森人的戰爭是查理投入最多、時間持續最長的戰爭,延續三十年之久。在這三十年間查理或親自領兵、或派遣貴族率軍進攻薩克森人居住的地區,但始終沒有獲得全勝,也未能在薩克森人居住的地區站穩腳跟。持續的戰爭改變了薩克森人的政治權力和社會結構,公爵的權限因為經常性的戰爭被擴大,貴族階層內部出現了分化,西部以威斯特法侖家族為中心,中部是恩格爾家族,東部是奧斯特法倫家族。薩克森內部的社會分化削弱了共同抵抗法蘭克王室軍隊的軍事力量,薩克森的貴族最先向查理俯首稱臣,查理在薩克森貴族中推行采邑制,雖然對查理宣誓效忠的貴族們以封臣的身份重新獲得自己原有的土地,但這些土地的性質發生變化,成為法蘭克國王的封地(Landleihe)。然而,大多數居住在封地上的薩克森自由農民則淪為封臣的依附農民,激化了自由農民與法蘭克人和薩克森貴族之間的矛盾。792年,薩克森的自由民舉兵起義,反對法蘭克人和已臣服的薩克森貴族對土地的兼併,進行了持續十餘年的鬥爭。803年,查理在雷根斯堡召開會議,明確地把薩克森與阿雷曼、巴伐利亞連在一起,劃定法蘭克東部的邊境。804年,薩克森自由民的起義被徹底鎮壓,薩克森完全歸入法蘭克王國的版圖。

  在與薩克森人戰爭的後期,羅馬教皇利奧三世(LeoⅢ.,?—816,795—816年在位)深陷羅馬城內貴族派系間的鬥爭,799年4月被迫逃亡至查理駐紮的帕德博恩,向他發出救援的請求。與薩克森人激戰正酣的查理無力分身,利奧三世失望地返回羅馬,被羅馬貴族囚禁。在與薩克森人的戰爭有所轉機後,查理立刻於800年夏季出兵義大利,聞風喪膽的羅馬貴族釋放利奧三世,11月底,利奧三世出迎數十里將查理引入被稱之為「永恆城市」的羅馬。800年12月23日,利奧三世當眾舉行無罪宣誓,否認羅馬貴族給予他的一切譴責,兩天之後的聖誕節這天,利奧三世突然為正在教堂做彌撒的查理帶上了皇冠,稱他為:「查理,由上帝加冕的奧古斯都殿下、給予和平統治的羅馬帝國的皇帝、受上帝恩寵的法蘭克和倫巴底的國王。」(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coronatusmagnuspacificusimperator Romanumgubernansimperium,quietpermisericordiamdeirex Francorumatque Langobardorum.)自476年羅馬元老貴家族的羅穆魯斯(Romulus,460—476)被冠以「奧古斯都」(Augustulus)之後,這一稱謂在西歐消失了300餘年;這一稱謂的再現,標誌著出現了一個新的加洛林皇朝的帝國。查理統治的法蘭克帝國把羅馬帝國時期在西歐的絕大部分地區都囊括在自己的版圖中:東起易北河和多瑙河,西臨庇里牛斯山和大西洋,北始北海和波羅的海,南抵義大利半島。自此,查理在原來的西羅馬帝國的地域內「複製」出一個與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並存的法蘭克帝國。802年,查理在亞亨召開的帝國會議上頒布法令,要求所有封臣,無論是世俗的還是教會的都要以「愷撒之名」(Nomen Caesaris)重新對他宣誓效忠。他也被冠以「大帝」(der Groe)之名,在西歐地區再次出現了一個皇帝。1165年,教皇帕斯卡利斯三世(PaschalisⅢ.,?—1168,1164—1168年在位)根據德意志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Friedrich I.,1122—1190,1155—1190年在位)的示意,將查理尊稱為「歐洲之父」(Pater Europae)。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