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第三帝國史> 第十三章 敗退與滅亡 第一節 東線的戰略轉折

第十三章 敗退與滅亡 第一節 東線的戰略轉折

2024-10-09 04:45:54 作者: 鄭寅達,陳暘

  納粹德國自實施對外擴張後,一直比較順利地實現著預定的目標,然而在入侵蘇聯的過程中,雖然也占領了大片的空間,但離開既定目標還有相當的距離。同時,隨著戰爭規模擴大和閃擊戰日益失效,德國兵力和軍備不足的矛盾逐漸突顯。尤其是在進攻蘇聯的過程中,兵力損傷非常嚴重。據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估計,從進攻蘇聯到1942年2月底,德軍損失了100多萬人,相當於全部兵力的31%。在莫斯科戰役快結束的時候,德軍不少師的人員數,減少到僅及原數1/3的水平,個別師甚至僅擁有二三個營。不少將領向希特勒提出,如果要向蘇聯發起新的攻勢,必須補充80萬兵員。[1]然而施佩爾表示,為了保證軍備生產的進行,工廠里根本騰不出如此數量的勞動力。無奈之下,德國只好更多地使用扈從國的軍隊,經希特勒、戈林等親自出馬,到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西班牙去討救兵,總算搞來52個師。這些盟邦軍隊,武器裝備差、訓練水平低、士氣低落,成為德方進攻線上的薄弱點。與此同時,德軍在優先保證戰鬥師數量的前提下,悄悄地縮小師的編制。德國步兵師原來由九個營編成,現在改為七個營;步兵連的戰鬥人員也從原先的180人改為80人。兩者相疊加,師的規模縮小了約一半。通過這兩方面的舉措,德方軍隊的戰鬥力略有下降。

  1942年春,希特勒決定再次對蘇聯發起進攻。由於兵力兵器不足,不得不放棄全面的進攻計劃,改而採取先南後北、逐次進攻的方式。1942年4月5日,希特勒發布《第41號指令(東線作戰)》。指令規定:「堅持關於東方戰局的原來基本方針」,「一俟天氣和地形條件具備,德軍指揮官和部隊的優勢就必將再次贏得行動的主動權,迫使敵人就範。目標是,最終殲滅蘇軍殘存的有生力量,儘可能多地奪取它的最重要的戰爭經濟資源。為此,應投入德國軍隊和盟軍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指令還提出,作戰的「要點是:中路陸軍放慢進攻速度;在北面,應攻陷列寧格勒,並與芬蘭軍隊建立陸上聯繫;在陸軍戰線的南翼,應突入高加索地區」。「東線主要作戰的目的是,占領高加索,沉重打擊並殲滅位於沃羅涅日以南、頓河以西及以北地區的俄軍。由於參加此次作戰的部隊在抵達時間上不統一,此次作戰只能通過一系列逐次進行但彼此互有聯繫或互為補充的進攻來完成。因此,從北到南,在時間上應協調好這一系列進攻,以便在實施每一次進攻時,都能保證將陸軍,特別是空軍的兵力最大限度地集中使用於關鍵地區。」[2]德方行動的近期目標很明確。在拿下哈爾科夫(Харьков)以東、頓河河曲所環繞的區域後,再實施兩個後續行動。第一,南下高加索,奪取高加索地區的石油資源,順路還可以占領頓涅茨克盆地(Донецкий бассейн)工業區和庫班(Кубанская)的小麥產區,既可以補充自身的戰爭需求,又能切斷蘇軍戰略物資的供應來源。第二,攻占史達林格勒。該城是蘇聯南部的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戰略要衝,它擁有生產坦克和火炮的大型工廠,同時西通頓涅茨克盆地的工業區,南連庫班糧倉和高加索油田,東接烏拉爾(Орал)新工業區和戰略預備隊集結地,北達莫斯科。德軍攻占史達林格勒,就能切斷莫斯科同南方的聯繫。在實現這兩個近期目標後,德軍將沿著伏爾加河北上,到達喀山(Каза?нь)以南後,西向迂迴包圍莫斯科,[3]東進攻取俄羅斯中部。同時,另一些部隊將通過高加索突入近東地區,進一步摧折大英帝國的實力,迫使其投降。

  蘇聯最高統帥部預計德軍會在1942年發動夏季攻勢,進攻重點將在莫斯科方向和南方,但史達林認為莫斯科方向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德軍在那裡仍部署有重兵,且希特勒一定會念念不忘攻占蘇聯首都。在德軍還占有優勢的情況下,史達林考慮不應單純實行消極防禦,而應該實施小規模的戰略性積極防禦,對當面的德軍發起一些小型攻勢。該主張獲得高級將領們的一致贊同。但在選擇出擊點時,內部發生意見分歧。一種意見主張在莫斯科當面發動反擊,以牽制敵人在短時間內不能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另一種意見主張打擊西南方向的德軍,因為那裡可能是德軍的薄弱點。最後,史達林選擇了後一種主張,指示在克里米亞和哈爾科夫兩處發動局部進攻戰役。不幸的是,蘇軍的這兩個打擊點正是德軍集結重兵準備進攻的地方,因而遭到失敗,並給德軍的進攻提供了便利。

  當時,曼施坦因指揮的第十一集團軍部署在克里米亞半島,該部隊自1942年5月8日起趁勢發起反攻,於16日拿下刻赤(Керчь)。據德方宣稱,通過這次戰事,德軍俘虜了蘇軍15萬人和大量的坦克及火炮。德軍繼續進攻蘇聯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爾(Севастополь),但遭到守軍頑強抵抗。第十一集團軍原計劃從刻赤半島渡過刻赤海峽進攻高加索,但由於在塞瓦斯托波爾延滯了進程,等到有能力發起進攻時,為時已晚。

  當克里米亞戰鬥正在進行之際,蘇軍於1942年5月12日從西北、西南兩個方向對哈爾科夫突出部的德軍發起鉗形攻勢。由於此地正是德方集結進攻部隊之處,因此蘇軍遇到了更硬的釘子。德方第六集團軍和第一裝甲集團軍藉機提前對蘇軍發起進攻,將蘇軍進攻部隊分割得七零八落,並將其包圍。到5月底,蘇軍有24萬餘人被俘。6月中旬,德軍趁勢強渡頓涅茨河,在北岸構築了一個出發陣地。

  這時,希特勒再次狂妄起來,得意忘形地叫囂要在7月25日攻占史達林格勒,8月15日攻占古比雪夫(Куйбышев),9月25日攻占巴庫,10—11月展開包圍莫斯科的決定性戰事。為了加強南線的攻勢,他對「南方」集團軍群實施整編,從中抽出部隊組成A集團軍群,由威廉·李斯特(Wilhelm List,1880—1971)任司令,下轄第一裝甲集團軍、第十七集團軍和第十一集團軍,主攻方向是高加索地區。剩餘的第二集團軍、第四裝甲集團軍、第六集團軍和匈牙利第二集團軍組成B集團軍群,司令先由原「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博克擔任,後由馬克西米利安·馮·魏希斯(Maximilian von Weichs,一譯「魏克斯」,1881—1954)接任。

  1942年6月28日,德軍的大規模進攻開始。在北起庫爾斯克、南至黑海沿岸的塔甘羅格(Таганрог)的六七百公里長的戰線上,德方投入連同盟軍在內的150萬以上的兵力。蘇方在克里米亞和哈爾科夫戰事受到挫折的情況下,面臨德軍的優勢兵力,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採取機動防禦的方針,且戰且退,向頓河河曲地帶和高加索山脈一線集結。蘇軍戰術的改變,使德軍在短期內進展較快。7月下旬,德軍攻陷位於頓河河口的羅斯托夫,並且進抵頓河河曲的底部。夜晚,蘇軍在史達林格勒城內已經可以看到西方天際的隱隱火光了。

  B集團軍群攻勢的得利,使希特勒的頭腦再次發熱,以為不需要使用重兵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攻下史達林格勒,而高加索石油對他的誘惑越來越強。7月23日,他發布《第45號指令(繼續實施「不倫瑞克」行動)》,對兵力部署作了調整,規定將A集團軍群屬下的第二十三裝甲師和第二十四裝甲師調給B集團軍群,但用於「向東南方向實施突擊」,同時命令B集團軍群屬下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南下,與第一裝甲集團軍配合進攻提比里西(Tiflis)-巴庫一線。[4] A集團軍群得到增援後,向南猛攻,於8月9日占領已經遭到破壞的邁科普(Майко?п)油田。以後又兵分兩路,一路沿著黑海海岸行進,企圖繞過高加索山脈的西端,進窺外高加索,另一路向東沖向裏海,企圖奪取格羅茲尼(Гро?зный)油田和巴庫油田,並且占領高加索山脈的各個隘口,與前者形成夾擊的態勢。但後一路德軍的攻勢很快被阻止。蘇軍依託高山峽谷的有利地形頑強抵抗,蘇聯民眾也武裝起來保衛家園。而德軍的戰線突然間增長了數倍,補給線也大為拉長,彈藥汽油供應不濟,進攻能力頓時減弱,再也突不破已有的戰線。

  史達林格勒方向的攻勢,由於調走了裝甲兵團,一時遭到削弱。希特勒見南線的攻勢受阻,便下令第四裝甲集團軍再次北上,但這一番周折便耽誤了時間,給了史達林格勒地區的蘇軍加強防禦線的機會。8月中旬,德軍B集團軍群發起強攻,在100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向頓河各渡口發動猛烈攻勢。20日傍晚開始強渡頓河,取得成功。此時,該集團軍群已作好進攻史達林格勒的最後準備,組成南北兩個突擊集團,準備對史達林格勒實施鉗形向心突擊。北部突擊集團是弗里德里希·保盧斯(Friedrich Paulus,1890—1957)指揮的第六集團軍,南部突擊集團是剛剛北上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在以後的戰事中,該集團軍由於兵力較弱,無法與第六集團軍很好協同,實現預定的目標。8月23日,德軍對史達林格勒發起強攻,25個師的兵力,以半圓形的陣勢,從北、西、南三個方向攻向長條形的城市。第十四裝甲軍在空降兵的配合下,甚至突破蘇軍的北部防線,衝到伏爾加河邊,形成一條寬約8公里的走廊,把蘇軍的北翼防線切成兩半。蘇軍防守部隊退入城內,利用城市的特點,展開了爭奪戰。雙方圍繞主要的街區、樓房,甚至樓面,展開反覆爭奪。德軍似乎包圍了城市,在不同的時段又占領了部分不同的地方,但始終不能控制這座城市。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希特勒出於宣傳的需要,開始公開宣布德軍在史達林格勒已經獲得偉大的勝利。1942年9月底,他在柏林為當年的「冬賑」運動揭幕,在演說中聲稱當前德國的軍事攻勢有四個目標:奪取俄國最後一個巨大的穀倉,奪取俄國「最後殘存的」煤礦,奪取或切斷俄國的石油供應,封鎖伏爾加河這條俄國供應線。在提到史達林格勒時,他宣稱:「你們可以完全相信,現在沒有人能把我們攆出來。」同年11月8日,他在慕尼黑紀念「啤酒館政變」的集會上也宣布已攻占「這個巨大的運轉中心」,並宣稱這是德國的一個偉大勝利。他堅持說,他之所以要占領這個地方,是因為占領了它就可以切斷俄國三千萬噸物資的來源。「你們知道這個意義嗎?」他詼諧似地說道,「我們的胃口並不大,不過,我們已經把它拿到手了。」戈林也跟著學樣,他在10月初舉行的農民集會上宣稱,從今以後,一切都會越來越好。再也沒有任何理由擔心東線即將來臨的冬季戰役。前景一點也不可怕。「這一次我們已有免疫力了,我們早已知道俄國的冬天是什麼樣的。」[5]

  隨著這些言論通過德國電台向全世界大吹大擂,德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軍事上的迴旋餘地。包括陸軍總參謀長弗蘭茨·哈爾德和保盧斯在內的不少高級將領,對德國進攻部隊的楔形突出部感到不安,認為這裡很容易遭到蘇軍鉗形攻勢的反擊,但任何的機動撤退行動都將構成對元首「金口之言」的否定。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被牽制在史達林格勒城下,進退兩難。它們與後方基地之間的側翼線越來越長,只能由匈牙利、義大利、羅馬尼亞等盟邦的軍隊填補,形成戰場上的薄弱環節。同時,哈爾德所感受到的德軍先頭攻擊部隊中出現的「日益疲憊」的跡象,也是無法彌補的。

  蘇軍最高統帥部及時抓住戰機,利用史達林格勒保衛者與敵鏖戰的時候,向戰線兩翼隱蔽地調集了14個集團軍,共110.6萬兵力,準備圍殲史達林格勒附近的德軍主力。1942年11月19日晨,北翼蘇軍突破羅馬尼亞軍防線,向東南方向挺進。翌日,南翼蘇軍出動,同北翼配合,向喀拉蚩(Кала?ч)方向發動鉗形進攻。23日,兩支軍隊在蘇維埃斯基(Советский)完成合圍。24—30日,蘇軍對被圍德軍展開攻擊,德軍被壓縮到約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內。被包圍的德軍部隊及人數,一般認為是第六集團軍加上第四裝甲集團軍的部分兵力,共22個師,33萬人。但德方研究人員認為,當時第六集團軍的實際兵力只有30萬人,其中有些部隊還在包圍圈之外,如留在奇爾河(Чир)上的裝甲和摩托化師的後勤保障部隊、休假人員、訓練部隊、警衛部隊供應及通信部隊等等,總共約有8萬人。因此,被包圍的共約22萬人,連同100輛坦克、1800門火炮和1萬輛各種車輛。[6]

  第六集團軍被包圍後,希特勒見勢不妙,急忙把曼施坦因從列寧格勒前線調來,任命他擔任新組建的頓河集團軍群司令。該集團軍群由B、A兩個集團軍群的部分部隊及其他部隊構成,下轄第六集團軍、第四裝甲集團軍、第十七集團軍、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共48個師。保盧斯在下屬的支持下,力主向西南方向突圍,保存有生力量。剛剛上任的曼施坦因也建議第六集團軍向西突圍,自己則率部朝東北方向進攻,合擊蘇聯合圍部隊。但希特勒的初期反應僅僅是「固守住!」。他不願意因為第六集團軍的後撤而否定「元首永遠是正確的」這一神話。戈林為了阻止自己的地位進一步下滑,誇口要以空運來保證第六集團軍的所有補給。此舉進一步堅定了希特勒的信念。他要讓第六集團軍充當鐵砧,由頓河集團軍群充當鐵錘,砸向史達林格勒。1942年12月12日,頓河集團軍群的「沖砸」行動正式開始。實際上,被圍的第六集團軍在堅守陣地的同時,也在作突圍努力。內外兩軍的距離,最近時只有40公里,夜晚時分,被圍德軍已能看到雪原西邊的援兵發出的信號彈。然而,戈林作出的承諾根本無法兌現,被圍德軍每天需要700噸給養,而空軍只能平均運送104.7噸。給養不足,造成戰鬥力大為縮減。而蘇軍最高統帥部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計劃,對保盧斯部圍而不殲,同時鞏固合圍圈的對外正面,縮小外圍切割部隊的包圍範圍,命令側翼部隊猛攻曼施坦因部的後側。此舉不僅擋住了曼施坦因部的攻勢,還迫使其後退了150公里。德軍害怕遇上第二個史達林格勒,由曼施坦因部死命頂住蘇軍的攻勢,急忙把高加索地區的軍隊全數撤了回去。保盧斯部成了真正的孤軍。

  處於蘇軍重重包圍之下的保盧斯部,糧盡援絕,上天無路,入地無門。1943年1月8日,蘇軍向保盧斯遞交最後通牒,要求其率部投降。由於希特勒一貫禁止部下投降,保盧斯在與各軍軍長取得一致意見後,拒絕了蘇方的要求。1月10日,蘇軍開始進攻保盧斯部,經過20天的戰鬥,德軍的抵抗被徹底粉碎。1943年1月30日,正是納粹黨執政十周年紀念日,保盧斯所能提供的禮物,只是一封告知「最後崩潰不出24小時之內」的電報。希特勒趕緊對之封官加爵,提升保盧斯為陸軍元帥,其他117名軍官各升一級。1月31日和2月2日,被切割成兩塊的德軍先後投降。這樣,德方1名陸軍元帥、24名將軍和約9萬名官兵當了俘虜。希特勒對保盧斯沒有自殺頗有微詞,稱其在流芳百世的入口處失節了。但他仍為德軍遭受巨大損失而痛心,宣布全國為此致哀四天,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史達林格勒會戰是希特勒發動戰爭以來德國遭遇到的最具決定意義的失敗,不僅近10萬官兵成建制地被俘,而且在重點進攻方向上遭到摧折性打擊。在國內,希特勒在民眾心目中的神話色彩開始消退,軍內的密謀活動加強。衛星國和中立國也開始懷疑希特勒的領導能力,墨索里尼尤為如此,匈牙利則設法與美英兩國建立聯繫,拓展自己的迴旋餘地。

  希特勒不甘心失敗。為了動員人力和發掘戰爭經濟資源,他於1943年1月13日在國內實施「總動員」,規定凡是不在軍事工業中從事熟練勞動的男子,年齡在17—50歲之間,均應入伍。為了配合該決策,同年2月18日,戈培爾在柏林體育館向數千名現場聽眾發表了關於總動員的講話,該講話通過無線電波,傳向全國各地事先被組織起來的各個分會場。[7]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措施,關閉部分企業和商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軍備生產,保證所需原料,為軍隊和軍備企業提供後備人力。希特勒聲稱自己發現了一個「規律」:在蘇德戰場上,冬天蘇聯打勝仗,夏天德國打勝仗。因此他要在1943年的春夏季發動進攻,創造一個「德國的史達林格勒」。4月15日,他發布《第6號作戰命令(「堡壘」)》,規定「一俟氣候情況允許,就實施今年一系列進攻中的第一次進攻,即『堡壘』進攻」。命令指出,「此次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它必須迅速和徹底地獲得成功,必須為我們贏得今年春季和夏季的主動權」。命令指出此次進攻的關鍵點包括:「應儘可能達成突然性,尤其不要讓敵人獲悉進攻的時間;應最大限度地將進攻兵力集中使用在狹窄的正面上,以便以局部絕對優勢的進攻兵器(坦克、突擊火炮、火炮、化學火箭炮等)一舉突貫敵人的陣地,實現兩個突擊集團軍的會師,封閉合圍圈……應儘早從四面八方突入合圍圈,不讓敵人有喘息之機,從而加速其滅亡;應快速實施進攻,使敵人既無法擺脫包圍,又來不及從其他戰線調來強大的預備隊。」[8]德國動用了「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1943年2月13日由頓河集團軍群改編而來)的主力部隊作戰,由它們對蘇軍庫爾斯克(Курск)突出部實施鉗形向心突擊,消滅蘇聯守軍,並進而占領頓河和伏爾加河流域,進取莫斯科。其中「中央」集團軍群的第九集團軍從北面向庫爾斯克進攻,第二集團軍防守在突出部的西面。「南方」集團軍群的第四坦克集團軍和凱姆普夫集群(Gruppe Kempf)從南面發起進攻。德軍為此會戰集結的部隊達90多萬人,27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2050架飛機和1萬門火炮。南北兩翼的兵力大致相等,但南翼擁有較多的裝甲部隊。與之對陣的蘇軍有133萬人,36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130架飛機,2萬門火炮。希特勒希望「堡壘」戰事能夠成為一個轉折點,使德國轉敗為勝。1943年5月間,他在納粹黨領袖會議上發表了一個講話。據戈培爾紀錄,希特勒堅信,德國一定能夠在成為整個歐洲主人的同時,成為世界霸主。[9]

  在進攻前夕,1943年6月,德蘇之間出現了一個外交插曲。莫洛托夫和里賓特洛甫在當時由德國控制的基洛夫格勒(Кировгра?д)舉行談判,商議兩國停戰之事。里賓特洛甫提出的和平條件是,德蘇兩國應以第聶伯河為界。蘇方堅決不同意,一定要恢復蘇聯原有的邊界,舍此不作任何考慮。外交接觸很快破裂。[10]

  德軍的進攻預定從1943年7月5日凌晨3時開始,但蘇軍偵察部門事先已經得到情報,於是蘇軍提前在2∶40向德軍進攻部隊實施炮火反準備,三千餘門各式火炮包括「喀秋莎」火箭炮,向德軍射擊了約60分鐘。儘管由於不清楚德軍的具體部署位置,只能進行面積射,因而殺傷力不是太強,但迫使德軍把進攻時間推遲了兩個半至三個小時。德軍北翼第九集團軍在7月5日一天內實施了5次強擊,突入蘇軍防禦6—8公里,但翌日即遭到蘇軍反擊。至11日,德軍才前進了10—12公里。無奈之下只得把重點轉向南翼,由那裡的德軍從西面和南面進攻,企圖圍殲位於頓涅茨河與北頓涅茨河之間的蘇軍,在蘇軍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然後再從東南方向實施突擊,奪占庫爾斯克。然而蘇軍以強大兵力在12日實施反突擊,蘇近衛第五裝甲集團軍與進攻的德黨衛裝甲軍及第三裝甲軍在普羅霍夫卡(Про?хоровка)相遇,於是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戰。雙方共有12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參加,還有大量的飛機支援戰鬥。激烈的戰鬥持續一整天,德軍遭到慘敗,損失了約400輛坦克和1萬餘人。7月13日至15日,德軍雖在突出部的南部向前推進了35公里,但因缺乏能堅守陣地的兵力,不得不於7月16日在後衛掩護下撤回出發陣地。到7月23日,雙方的陣線基本上恢復到會戰發生前的位置。從7月24日開始,蘇軍轉入反攻。8月5日解放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Бе?лгород),23日解放哈爾科夫,取得了會戰的勝利。

  庫爾斯克會戰不僅打破了德軍在夏天打勝仗的迷夢,而且完成了蘇德戰場自史達林格勒會戰開始的戰略轉折,從此德軍在東線就無戰略性還手之力,只有挨打的份了。東線是德國的主戰場,東線的敗局決定了納粹政權滅亡的命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