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知行合一的修煉法門 格物致知002
2024-10-09 04:18:24
作者: 度陰山
耿定向講完整個故事後,就用四句教做了精緻的分析:王陽明和弟子們在山間遊玩,心上是何等的坦蕩,沒有任何善惡,這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可當弟子告訴他那個老農土地的消息後,王陽明馬上就動了懊悔之心:天啊,這裡真是個好地方,當時我怎麼就不買下來呢!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動了後,王陽明突然就感覺不對,這是私慾,是惡的。他是怎麼知道的呢?當然是良知告訴他的,因為良知能知是非善惡。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告訴他了是非善惡後,他立即沉默不語,開始專心祛除這種被良知判定的「惡」,這就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就是致良知的步驟,簡單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卻很少有人行。
當我們面前沒有一盤紅彤彤、肥油油的紅燒肘子時,由於我們還沒有和紅燒肘子發生感應,所以我們的心體是無善無惡的。而當紅燒肘子被端到我們面前時,我們的意就動了,它會射出兩道射線,一道是吃,一道是不吃。那麼,對於一個身體健康的人而言,吃就是善的,不吃自然就是惡的。
補充一點,王陽明認為,惡就是「過」或「不及」。在王陽明看來,善惡是一條路的上下坡,誰都離不開誰,離了善,無從談惡,離了惡,也就沒有了善。
為什麼說不吃就是惡的呢?因為人的本性中都有吃的欲望,而且紅燒肘子非常好吃,如果非常想吃卻不吃,那就是矯情。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但是,如果你是個重度脂肪肝患者,面對一盤紅燒肘子時,吃就是惡;不吃就是善了。因為你的良知會告訴你,吃了紅燒肘子,會加重病情,不吃的話,就沒事。
那麼,我們探討的問題就是:善惡是外界的評判還是內心的評判?
毋庸置疑,是我們內心的良知的評判。
所以當你在開始致良知的步驟時,一定要注意,聽良知的,不要理會外界的評判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