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二戰中的外交及影響
2024-10-09 04:12:16
作者: 錢乘旦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英國政府在外交上恪守現實主義原則。在戰時,軍事行動壓倒一切,但外交活動仍在積極進行之中,尤其在大戰後期為決定戰爭結束及戰後一系列問題而進行的高層外交更加引人注目,其作用在某種意義上並不比軍事行動遜色,而且其影響更加廣泛和深遠。二戰結束時建立的「雅爾達體系」支配世界格局達四十餘年之久,就是一個證明。
英國對德宣戰後並未立即與德軍交火,也未發兵馳援波蘭,看上去英國對德軍攻占波蘭並不怎麼在意。但是,當蘇聯軍隊於9月17日從東面越過蘇波邊境時,英國感到事態的嚴重,擔心德蘇結盟,在瓜分波蘭後揮師西進,共同對付英法。事態的發展加劇了英國的憂慮,11月30日蘇軍侵入芬蘭。第二天,一個由蘇聯支持的奧托·庫西寧(Otto V.Kuusinen)領導的芬共政府成立,英國立即決定給芬蘭提供援助抗擊蘇聯,但由於挪威和瑞典不准援助物資過境,所以英國的援助計劃未能實施。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向法國增派遠征軍,因此,在大戰開始階段,英國對蘇聯的擔心超過對德國的擔心。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的坦克打破了西線的平靜,德軍借道比利時,迅速攻入法國。英國除在戰場上抵抗德軍外,在外交上則力圖阻止義大利參戰。5月14日,美國駐巴黎大使將義大利外長加萊阿佐·齊亞諾(Galeazzo Ciano)的一次講話轉達給法國,並認為義大利有可能站在德國一方參戰。但直到5月26日戰事吃緊時,法國總理保羅·雷諾(Paul Reynaud)才來到倫敦,將美國的轉告通知了英國。英國主張給義大利一些好處,避免它參戰。為此,英、法兩國共同起草一份照會,同意在戰爭結束時滿足義大利的某些要求。次日,法國政府起草了一個更大的讓步計劃,準備將大片法屬非洲殖民地割讓給義大利。但義大利的參戰決心已下,墨索里尼在5月25日就寫信告訴希特勒:義大利準備參戰。6月10日,義大利宣布參戰,英、法的外交努力遭到挫敗。
6月4日,英法盟軍完成了敦克爾刻大撤退,德軍兵臨巴黎城下,法軍士氣低落。法國政府準備放棄抵抗,英國則主張戰鬥到底。為了避免單獨作戰,英國試圖說服法國繼續戰鬥。6月11、12-13日,邱吉爾首相率外交大臣艾登等軍政要員前往法國,與法國總理雷諾、西線盟軍總司令魏剛(Maxime Weygand)等人舉行會議,勸說法國不要停戰。6月14日,由英國起草的一個建立英法聯盟的草案通過英法經濟合作委員會提交給英法兩國政府,草案說:「在現代世界歷史如此危急的關頭,聯合王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聲明永不分離地聯合起來,以不可動搖的決心共同捍衛正義和自由,反對把人類變成機器人和奴隸的奴化制度。」根據這項草案,英法兩國合併為「英法聯盟」,建立共同的機構決定防務、外交和經濟政策,兩國的軍事機構、立法機構也予以合併,兩國公民享有共同的公民權。草案還表示:「聯盟將竭盡全力在任何戰場上同敵人的有生力量相對抗。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英國議會在6月15和16日認真討論了這個草案,但法國內閣在16日召開的會議上,根本沒有提及這個方案。由於內閣中主張停戰的意見占了上風,主戰的雷諾總理於當晚內閣會議結束後宣布辭職。同日晚上10點,主和的菲利普·貝當(Henri Philippe Petain)接任總理,英法聯盟計劃夭折。
貝當上台後即宣布法國退出戰爭。邱吉爾希望法國能夠將艦隊轉交給英國,用於對德作戰,但被拒絕。失望之下,英國轉向法國的反停戰組織,尤其是以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為首的抵抗運動。很快,就有大批反停戰的法國人士來到倫敦,包括戴高樂。6月18日,到倫敦的第二天,戴高樂就在英國廣播電台發表了著名的演說,號召法國人民繼續戰鬥,倫敦也成了「自由法國運動」的中心。英國政府還派新聞大臣達夫·庫珀和戈特將軍前往拉巴特,會見在該地的25名法國議員,包括芒代爾(George Mandel)和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商討建立抵抗政府的事。後因貝當政府逮捕了芒代爾,這個計劃未能實行。
6月22日,德、法簽署停戰協定,當晚英國召回了駐法大使。7月4日,英國艦隊襲擊法國艦隊,法國宣布與英國斷交,英國陷入了與德國單獨作戰的險境。此後,邱吉爾就把爭取美國支持,發展英、美關係作為英國外交的首要任務。
還在德軍進攻西線後不久,邱吉爾就以英國首相的名義給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發出電報,要求「美國借給英國40或50艘舊驅逐艦,使我們能夠從我們現在擁有的艦隊,向我們在戰爭初期開始建造的巨型艦隊順利過渡」。羅斯福傾向於同意英國的要求,但考慮到國內反對捲入歐洲戰爭的呼聲很高,便指示有關部門與英國進行談判。不列顛空戰打響不久,英美雙方交換了照會,英國同意把在美洲的紐芬蘭、百慕達、巴哈馬、牙買加、安地卡、聖露西亞、特立尼達和蓋亞那等地的軍事基地租借給美國,租期99年。美國則向英國租讓50艘驅逐艦,並同意出售大量軍火。但英國很快就出現資金困難,到1940年11月,英國給美國支付了45億美元,欠款約20億美元,而英國還需要購買更多的美國武器。12月8日,邱吉爾給羅斯福寫了一封長信,將上述情況告知羅斯福,暗示說,英國經濟若崩潰,對美國的利益也是傷害。第二天羅斯福收到了這封信,他明白這封信的分量,也知道邱吉爾想要什麼。12月17日,羅斯福在記者招待會上向與他相處甚為融洽的記者們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如果鄰居的房子失火,你會毫不猶豫地把水管子借給他使用,等他把火撲滅後再和他算帳。接著他切入正題,提議建立一種租借制度,將英國和其他友好國家需要的戰爭物資「租借」給他們。12月29日,羅斯福在廣播中向全國公布了這個建議,他說:「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大兵工廠。"1941年1月6日羅斯福向國會正式提交《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An Act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經過激烈辯論,該法案於3月11日通過國會。該法授權總統下令製造、購買並向所有他認為與美國防務有重要關係的國家出借或出租武器、彈藥、戰略原料、糧食等物資和情報、專利,戰爭結束後進行清帳。這項法案不僅為英國等反法西斯國家解除了財政困難,使英美關係得到加強,而且也表明美國開始放棄中立政策。
當然,英國更希望美國直接參戰,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樣。1941年1月起,英美在華盛頓召開了一系列秘密會議,商討加強兩國的軍事合作。將兩國關係推向高峰的是英、美首腦在大西洋的會晤,8月9日至13日,邱吉爾和羅斯福在大西洋紐芬蘭阿根夏灣的軍艦上討論了蘇德戰爭爆發後的國際形勢,調整和發展了兩國關係,商議了戰略部署,並明確了各自的政策。會後發表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確定國際關係的八點原則,即:英美不謀求領土擴張;未經當地居民同意,不得改變任何國家的領土現狀;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其政府的權利;努力促進世界貿易和取得原料的機會均等;促進所有國家進行合作,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摧毀納粹暴政,保障國際安全,戰後兩國須起草和平條約;保障海上航行自由;戰後兩國應該進行全面裁軍。美國制定該憲章,原因之一是擔心英國會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那樣採取秘密瓜分領土的做法。會談中最有現實意義的決定是:美國一旦參戰,應首先對德國作戰。
本來,英國對蘇聯一直抱有很大的戒心,但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後,英國立即改變態度。邱吉爾於第二天就發表聲明,表示堅決支持蘇聯進行反抗。7月,英國與蘇聯簽訂了關於共同行動的協定;8月16日,英、美駐蘇大使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宣布對蘇聯提供戰爭援助。1942年1月1日,英、美、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宣布在戰爭中互相合作,不與敵國單獨媾和。這樣,反納粹、反法西斯的統一戰線就正式形成了,英國和蘇聯也成了戰爭中的盟國。對蘇聯政策的重大轉折,完全出於英國的現實主義外交考慮,邱吉爾認為蘇德戰線的開闢會減輕西線和中東方面的壓力,既然史達林成了希特勒的敵人,那麼英國就可以成為他的朋友。還在英國自己對德空戰激烈進行之時,在短短3個月中,就向蘇聯提供了450架飛機。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英國也頓時感到輕鬆了不少。英美的安全利益都受到同一個敵人的侵犯,為協調兩國的軍事行動,邱吉爾和羅斯福於1941年12月22日在華盛頓舉行代號為「阿卡迪亞」的會議。會議的成果之一就是上面提到的《聯合國家宣言》,另外,兩國決定建立「特殊關係」,為此組建了好幾個「聯合委員會」,以確保對英國的食品、原料和軍火供給。雙方建立「聯合參謀部」,作為軍事上的最高合作機關,同意將整個戰場劃為幾個戰區,實現戰區內的統一指揮。英國同意讓美國使用英帝國在世界各地的所有軍事設施。這次會議直到1942年1月14日才結束。
在此後的戰爭進程中,英美兩國的特殊關係不斷加強。1943年,英美領導人又舉行了多次重要會議,協調盟國的戰略戰術,並討論戰後的處置問題。1943年1月14-24日,邱吉爾和羅斯福及兩國高級軍事領導人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商討盟國的近期軍事行動計劃。會議決定在完成北非戰役後進攻西西里島,加強對德空襲,加強盟軍在太平洋戰區的實力,並推遲開闢第二戰場。3月12-29日,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到華盛頓會晤羅斯福及赫爾(Cordell Hull)、霍普金斯等美國領導人,商討戰後的有關問題,在有關蘇聯邊界的變動、德國的分治、奧地利的重新獨立等問題上雙方形成共識。5月,針對史達林關於開闢第二戰場的要求,邱吉爾和羅斯福在華盛頓舉行了「三叉戟」會議,決定1944年5月1日實施在西歐登陸的「霸王計劃」,否決太平洋戰區的優先地位,宣布放棄在中國的治外法權。義大利成立新政府之後,兩國首腦又於8月14日至24日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代號為「四分儀」的會議,中國代表宋子文也參加了有關的討論。會議制訂了四大國(英、美、蘇、中)關於建立國際組織、維護和平的宣言草案;締結了英、美合作製造原子彈的秘密協定;決定成立東南亞戰區總司令部,由蒙巴頓和史迪威(Joseph W.Stilwell)分別出任司令和副司令,打通滇緬公路。
戰爭中,英、蘇這兩個盟國的關係雖有改善,但遠不如英、美關係那麼融洽。兩國關係在1942年上半年比較好,蘇聯在5月派出外交部長莫洛托夫(Viacheslav M.Molotov)訪問英、美,要求儘快開闢第二戰場,並加速對蘇聯的軍火供應。在倫敦,莫洛托夫未能說服英國於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但與英國達成了《英蘇互助條約》(Anglo-Soviet Treaty),兩國約定不與希特勒政府及任何沒有放棄侵略政策的德國政府談判,戰後採取一致行動以防止德國新的侵略;戰後應進行政治和經濟合作,不參加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同盟。該條約的有效期為20年。在華盛頓,羅斯福向莫洛托夫表示:有可能在1942年開闢第二戰場,但此後便沒有下文。據此蘇聯大為不滿,認為英、美把歐洲的作戰負擔全扔給自己。
英國感到需要向蘇聯出作解釋,1942年9月12日,邱吉爾和美國駐蘇大使威廉·哈里曼(William Averell Harriman)到莫斯科會見史達林。史達林提出嚴厲指責:「不難設想,英國政府拒絕於1942年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必然要破壞蘇聯人民的士氣,因為他們一直希望開闢第二戰場,同時也要使前線的紅軍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並且要打亂蘇聯政府的計劃。」邱吉爾指出目前在西歐登陸的條件不成熟,作為補救,英國願加強對德國的轟炸;英、美將在北非發動「火炬」行動,先消滅北非的德、意軍隊。史達林表示接受邱吉爾的建議,但並未停止對英、美的批評。邱吉爾這次訪問只取得部分成功。
1943年10月19日,艾登和美國國務卿赫爾去莫斯科,與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會談。莫洛托夫最關心的是第二戰場,但艾登受命不作承諾,只對蘇聯提出的鼓動土耳其參戰的提議表示支持。會議取得兩項成果,一是在德黑蘭舉行三國首腦會議,二是通過了關於處置德、意、奧地利三國以及關於普遍安全的四項宣言,宣布了德、日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
在赴德黑蘭途中,邱吉爾和羅斯福在開羅與蔣介石會談。11月22-26日,三國首腦集中討論了對日作戰和戰後對日處置的問題。三國在《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中宣布要與日本作戰到底,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宣言規定:「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會議討論了中、英在緬甸戰場的協調作戰問題,但英國方面態度消極。
隨後,邱吉爾、羅斯福前往德黑蘭與史達林會晤,討論「霸王計劃」的實施和戰後世界秩序。在英國看來這次會議並不成功,邱吉爾希望盟軍按計劃在法國登陸時,也在巴爾幹同時登陸,但遭羅斯福和史達林的反對。關於戰後處置,邱吉爾和史達林在有關波蘭的未來、英蘇兩國在巴爾幹的存在方面有嚴重分歧;邱吉爾與羅斯福的分歧則集中在未來法國的作用和地位以及英國在中東、印度的地位和利益方面。羅斯福向史達林表示:美國軍隊將在戰後迅速撤離歐洲;邱吉爾對此不悅,他認為在歐洲遭到大戰的削弱和摧毀的情況下,蘇聯會加大擴張。但會議還是通過了三份宣言,三國並宣布:「無論是在戰時,還是在戰後的和平時期都將共同協作。」
1944年6月」D日」,美、英聯軍成功地在諾曼第登陸,英、美關係更加密切了,而與蘇聯之間則發生摩擦。在1944年8月——10月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英、美、蘇、中四國代表決定成立聯合國組織,並就該組織的宗旨原則、主要機構及其職權、會員國的資格等問題達成協議。英、美擔心蘇聯權利過大,遂反對蘇聯有關安理會成員國對所有議案都擁有否決權的提議。
1944年下半年戰事的發展使各大國之間的關係產生重大變化。在東線,蘇聯紅軍在當地游擊隊等人民武裝的配合下解放了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及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的部分地區;在西線,英、美軍隊將德軍趕出了法、比、荷、意等國。大國在歐洲的勢力範圍開始形成了,對此後的大國外交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為協調立場和作戰方案,邱吉爾與羅斯福再次前往魁北克,舉行代號為「八邊形」的會議。雙方決定盟軍在西線分兩路進攻,向柏林挺進;在對日作戰和劃分兩國在德國的占領區問題上雙方也取得諒解。
英國對蘇聯的影響十分不安,1944年10月9日,邱吉爾親赴莫斯科與史達林討論波蘭和巴爾幹問題。蘇聯挾紅軍勝利的強大勢頭,拒絕在波蘭問題上讓步,但兩國在巴爾幹問題上達成一些諒解:英國占領和控制希臘,蘇聯控制保加利亞,兩國在南斯拉夫各占一半。
美國得知英、蘇的以上安排後表示不快,而且它還想弄清楚蘇聯在波蘭問題、對日作戰問題上的態度,於是提議再次舉行三巨頭會晤。史達林表示軍務繁忙,不能離開蘇聯。美國總統特別助理霍普金斯提議會址可設在克里米亞,蘇聯方面表示同意。1945年2月4日,邱吉爾、羅斯福和史達林在克里米亞的雅爾達再次會晤,主要討論了三個問題。關於德國問題,蘇、美兩方都不同意劃出一塊占領區給法國,因它對戰爭勝利沒有多大貢獻;英國卻堅持要給法國一塊占領區,邱吉爾對羅斯福說:因為他一再重申美軍將在戰爭勝利後的兩年之內撤出歐洲,因此英國只能在一個強大的、統一的和具有活力的法國的協助下才能對抗蘇聯。霍普金斯同意邱吉爾的看法,他說:「沒有一個強大而有影響的法國,歐洲的穩定是不可想像的。」於是羅斯福改變了態度,史達林最後也同意了英國的主張。然而,三國在戰爭賠償問題和肢解德國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
關于波蘭問題,三國的分歧較大。對於未來波蘭的政府組成,英國和美國傾向於支持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但蘇聯支持共產黨領導的盧布林政府,三國最後同意在較廣泛的民主的基礎上擴大盧布林政府,英、美還得到史達林在已解放的國家舉行「自由選舉」的承諾。不過,三國對波蘭的新邊界沒有取得一致意見,羅斯福主張以1919年的寇松線為波東部邊界,邱吉爾希望更往東,史達林堅決反對英國的立場,提出波蘭可以從德國得到領土補償。
關於對日作戰問題,邱吉爾不是很感興趣,他只是強調:反對將香港歸還中國。美國要求蘇聯對日作戰,蘇聯則同意:在德國投降後兩至三個月對日發動進攻,條件是收回俄國在1905年失去的在華利益。三國於是在會上簽訂了一個秘密協定,滿足了蘇聯的要求。
會議的另一項決定是確定在1945年4月25日於舊金山召開聯合國會議,三國首腦決定了聯合國安理會的組成及其職權。會議結束後,英國對它的評價不是很高,因為美國未能完全理解和接受英國關於加強法國地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英、美在限制蘇聯對東歐的支配權方面未能採取強有力的措施。
雅爾達會議後,隨著德國的戰敗指日可待,英、美與蘇聯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日趨明顯。為了爭奪戰後主導權,奪取更大的物質和安全利益,東線的蘇聯紅軍和西線的英美軍隊展開了一場搶占德國領土的「賽跑」。4月25日,東、西盟軍在易北河會師。5月7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英美與蘇聯在好幾個問題上發生了分歧,關係逐漸緊張。1945年2月27日,蘇聯副外長安德烈·維辛斯基(Andrey Y.Vyshinsky)前往布加勒斯特干預羅馬尼亞的政府更迭,他迫使國王米哈伊(Michael)同意由共產黨人彼得魯·格羅查(Petru Groza)組建新政府,取代原有的政府。美國提出抗議,英國也表示不滿。4月,蘇聯阻止在倫敦的波蘭代表團前往莫斯科,邱吉爾和羅斯福都打電報向史達林提出抗議。此外,史達林則譴責英美試圖安排盟國駐義大利總司令哈羅德·亞歷山大(Harold Alex and er)與駐意德軍指揮官阿爾貝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談判,安排駐意德軍的單獨投降。
為調解爭端,在霍普金斯的斡旋下,三國首腦同意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舉行會議,會期是7月17日——8月2日。如以往一樣,英國十分關注波蘭的前途,理由是英國參戰就是為了維護波蘭的安全。但英國將波蘭留在西方陣營中的努力失敗了,三國首腦承認了新成立的親蘇政府。會議結束時,三國首腦簽署《波茨坦協定》(Potsdam Agreement),對戰後德國由四國分管、審訊戰犯及對日作戰問題作了明確規定。但由於有關波蘭邊界、與戰敗國簽訂和約以及戰後德國的地位和國體等重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此會議同意設立英、美、法、蘇、中五國外長會議(Councilof Foreign Ministers),負責處理這些問題。後來,由於東西方對立,五國外長會議實際上未能發揮作用。7月26日,英、美、中三國發布《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就會被徹底毀滅。
歐洲戰事結束不久,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也以盟軍勝利而告結,英國再次成為戰勝國,但戰爭給英國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首先,英國的經濟實力大大降,黃金和外匯儲備實際上已耗盡,私人和公司自1918年以來擁有的外國財產幾乎全被政府強迫售出。英國欠帝國內各自治領和印度的債務達35.67億英鎊,而根據《租借法案》從美國獲得的各種物資價值310億英鎊以上。美國政府最後決定只收回6.5億英鎊,但即使這個零頭,英國也付不出。同時,英國戰時出口下降到1939年的約三分之一,1945年的財政赤字達7億英鎊。
其次,英國對英帝國的控制被削弱了,戰爭期間,英國為爭取殖民地、附屬國的支持,對它們作出大量承諾,戰後就必須兌現。同時,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興起,促使帝國走向解體。
第三,歐洲的地緣政治發生變化,德國戰敗,在中歐留下了政治和軍事真空,在波茨坦會議召開時,蘇聯已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這些真空。1939年以前,英、法是遏制德國的主要力量,蘇聯處於次要地位。戰後蘇聯實力大增,已控制了東歐許多國家,英、法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與蘇聯抗衡,於是就倒向美國,使美國成了西方的霸主。
儘管如此,英、美關係卻有一點微妙。在戰爭中,英、美兩國相互支持,彼此依賴,形成了一種「特殊關係」,因此在戰後歡慶勝利時,兩國都對這種源於共同的文化傳統和安全利益的「特殊關係」大加讚頌。但兩國在戰後世界格局方面卻有不少分歧,就遠東而言,分歧表現在對待印度、緬甸和馬來亞等英屬殖民地民族主義運動的態度上,美國主張儘可能滿足民族主義的要求,英國則希望儘量拖延,延續英帝國。在中東,美國不願看到英國恢復戰前的政治、經濟支配地位,英國則力圖避免美國以犧牲英國為代價控制這裡的石油資源。1945年2月,羅斯福在參議院的反對下被迫取消了1944年《英美石油協定》,更使英國對美國在中東的意圖存有戒心。在西歐,英國主張由君主派組成比利時、義大利和希臘的政府,美國則認為這些人是納粹的合作者。
戰爭中在一些問題上的不同立場也對戰後英美關係產生了影響,其一,美國為建立經濟霸權,刻意削弱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1942年2月英、美簽訂的《租借總協定》中的一項條款要求英國「在國際貿易中取消一切歧視性規定……降低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其目的是要廢除英國的帝國特惠制。另外,美國在德國戰敗後,突然終止《租借法案》,令英國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有過河拆橋之感。
其二,兩國在德黑蘭、雅爾達和波茨坦會議前都沒有商定共同策略,主要原因是羅斯福和杜魯門不願給史達林造成印象,好像英美要合夥來對付蘇聯。但這也反映美國對戰後英帝國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存有戒心,而英、美的分歧就使史達林受益。
其三,兩國在波茨坦會議後對蘇聯的擴張立場不一,美國起先主張由歐洲人自己負責保衛歐洲,美軍撤回;英國則認為歐洲國家無力承擔這項任務,強烈要求美軍留駐歐洲。後來,英國在這個問題上占了上風。
最後,兩國在英帝國問題上出現了重大分歧。英、美在殖民主義問題上的立場從來就不同,一方面,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是殖民主義的堅定倡導者;另一方面,美國原本是英國殖民地,對殖民主義素有反感,一戰結束時威爾遜總統提出「自決」原則,向歐洲的帝國、包括英帝國發起了強有力的衝擊。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立場與他一樣,他認為歐洲殖民主義是歐、美合作的主要障礙,不利於建立集體安全體系,也不利於美國擴大它的經濟和政治影響。他聲稱殖民地只需經過宗主國一段時間的「訓導」便可以走向獨立,在這個問題上,羅斯福與邱吉爾之間存在著根本的衝突。1943年在開羅時,羅斯福曾告誡邱吉爾:「世界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已經開始了,而你將不得不去適應這個時代。」邱吉爾則在英帝國軍隊獲得阿拉曼戰役大捷之後,向全世界表達了他維護英帝國的堅定信念:
我們決不放棄我們擁有的一切。我擔任國王陛下的首席大臣並不是為了主持搞垮大英帝國。至於這項差事,假使真的出現的話,那就必須通過民主程序,由另外一個人來承擔……此時此地,我們堅如磐石,拯救這個前途未卜的世界。
關於《大西洋憲章》的一項原則,即民族自決的權利,兩國有不同理解。英國認為它指的是歐洲受納粹壓迫的民族,與英帝國無關。邱吉爾說:「《大西洋憲章》明白無誤地……是針對那些我們希望使之擺脫納粹暴政的歐洲民族,並不是針對大英帝國的內部事務,或者美國與菲律賓的關係。」美國則認為該項原則適用於整個世界,助理國務卿韋爾斯聲稱:「任何一個民族要求獲得自由的權利都必須得到承認……應確保《大西洋憲章》的各項原則在全世界——在各大洋各大洲都得到推行。」
美國不僅如是說,還採取具體的行動,打算將英帝國去殖民化。1942年春,美國國務院就開始擬定一份文件——《民族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n National Liberation),要求實施《大西洋憲章》提出的各項原則;它要求殖民國家「通過教育和自治的方式為附屬地各民族取得獨立做好準備,並公布這個過程的時間表」。美國國務院還起草了一份關於非自治民族的國際託管草案,主張將所有的殖民地置於國際託管之下。在這裡,美國的企圖暴露無遺:它不僅要結束老殖民國家的殖民統治,還想用美國主導下的國際託管取而代之,將原先的殖民地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對此,英國政府明確反對,1943年5月3日,英國政府召開了一次大臣會議,會議提出四點反對意見:反對將殖民地與被納粹占領的國家等同起來,反對提出殖民地「獨立」問題,反對制定獨立或自治的時間表,反對將敵國附屬地與其他國家殖民地放在一起處理。
為在爭論中獲取主動權,英國政府提出了名為「波因頓羅賓森方案」的殖民政策文件,主要內容是:英國的目標是促進殖民地人民的福祉,最終使殖民地走向自治;英國同意殖民地管理公開化,但反對美國主張的委任統治制度。
羅斯福雖然在許多場合提出「搞垮」英帝國的主張和要求,指示國務院等部門起草了一系列文件,但並未產生直接的效果。隨著他的去世,以及美、蘇對峙逐漸展現,美國政府對英國作出了重大讓步,前提是維護自己在太平洋等地區的戰略利益。雙方在戰時達成的文件只有兩個:一是《大西洋憲章》,二是《聯合國憲章》,其中有關於非自治領土的宣言和關於國際託管制度的內容。應當說,這兩個文件中包含的反殖民主義原則對二戰後的去殖民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在二戰期間,這些文件並未對英帝國造成直接的衝擊,因而也沒有動搖英、美的同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