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國通史(全六冊)> 第六章 復興與危機

第六章 復興與危機

2024-10-09 04:11:37 作者: 錢乘旦

  從1997年布萊爾在大選中勝出起,工黨開始了長達13年的執政。在野期間,工黨對自身進行了反思和改革,如對工黨黨章第四條有關公有制的條款進行了修改;改變了對工會的態度;調整了工黨的組織結構,在政策上進一步淡化意識形態,宣稱在自由市場(free market)經濟與國家干預(state interference)主義之間尋求某種「第三條道路」(Third Way)。布萊爾努力確立「新工黨」形象:首先,在所有制方面,他主張在政府與工商業間建立新型的夥伴關係,避免在自由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之間進行非此即彼的選擇。他認為公有制只是獲得自由、平等的手段之一,他主張放棄國有化目標,減少國家干預,以「參與制社會」或「人人所有的社會所有制」取代國有制以及保守黨推行的私有制,讓每個人都參與決策,每個人都成為股東,在市場經濟的框架內進行經濟活動。其次,在經濟政策方面,他注重經濟穩定和價格穩定,重視市場的自我矯正作用,視之為中立的、特定商品分配的有效手段。再次,在實現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方面,他主張發揮市場的主導作用,將國家作用局限於為市場實現投資、生產和就業的最大化提供必要的貨幣和財政條件,使國家成為經濟發動機中的潤滑劑。最後,在公共開支方面,他主張降低稅收,對公共開支進行嚴格控制。布萊爾政府上台執政後,以「經濟增長、擴大就業、鼓勵長期投資與更好的財政平衡」為政策目標,把利率的日常變更權交給英格蘭銀行,使決策更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在財政政策方面適度從緊,減少政府開支,避免增加稅收。

  布萊爾上台後在經濟路線方面保持著與保守黨政府的延續性,有人因此認為工黨拿走了保守黨的衣褲,新「共識政治」由此開始。不過這一次是以工黨向保守黨靠攏為特徵的,正因為如此,有人稱布萊爾的思想是「布萊切爾主義」,稱布萊爾為「托利·布萊爾」。

  在布萊爾的兩個任期內,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任財政大臣,兩人的經濟理念和觀點在多數情況下都能保持一致。布萊爾執政時期的經濟政策可歸結為四個方面:

  一、保持經濟穩定,控制通貨膨脹。維持宏觀經濟穩定是工黨政府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實際上這不僅具有經濟意義,還有不言而喻的政治含義,經濟穩定將為下一次大選贏得更高的支持率。保持穩定的目標通過控制通貨膨脹來實現,其措施是將通脹率鎖定在年均2.5%,而且要求波動平緩,上下偏差不超過一個百分點。對此,布朗最令人矚目的改革就是賦予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相當的自主權,由該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來決定利率。該委員會有九名成員,包括英格蘭銀行的總裁和兩名副總裁、兩名銀行的其他職員、四名行外成員。由於利息率將對投資和消費需求產生直接作用,故而會影響經濟增長和通脹率。委員會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利率,當通脹率波動超出目標值上下一個百分點範圍時,英格蘭銀行總裁要以公開信的方式向財政大臣說明情況。利率調整由更專業的人士來決定,使之更能適應市場的變化,並且還使調整金融市場的責任不再成為政府的負擔。從統計數據來看,1997-2000年確實保持了平穩的低通脹,通脹率最高的1998年為3.4%,最低的1999年為1.6%,與1974-1992年通脹勢態相比,的確取得明顯成效。2003年通脹目標值調整為2%。2004-2007年通脹壓力增大,對此,英格蘭銀行在2006年中期到2007年7月曾5次提高利率,將政策利率提至5.75%。

  二、調整稅收結構,穩定財政收支。執政之初,政府保證不提高收入稅標準,控制開支,為此,1998年削減了公司稅(corporation tax),1999年削減了所得稅(income tax),1999年預算廢除了多種減稅項目,如夫婦津貼、抵押稅減免等。但同時為了應付支出,財政部又不得不開發新的稅收來源,如在1997年7月的首次預算中,一次性對私營公共事業徵收利潤稅,預計籌集5.2萬億英鎊。2000年4月,拍賣第三代行動電話許可證,籌集225億英鎊,按人口平均為每人380英鎊。2001年大選獲勝後,政府在稅收方面變得大膽起來,2002年布朗宣布對高稅率的納稅人和僱主提高國民保險的繳付比率,用以支持健康和教育開支。高收入稅稅率將提高到41%。國民保險稅提高1%,單此一項就將每年從僱主處額外籌集35億英鎊,從自主就業者處增收4.5億英鎊。通過凍結個人稅收津貼,從個人身上增稅7億英鎊。增稅無疑招致了一些不滿。

  政府長期堅持兩項財政收支原則:一是黃金法則,即政府僅能以借款的方式投資,而不能將當前開支轉為長期債務。二是可持續投資法則,將公共部門淨債務占GDP的比例穩定在一定水平,不可超過GDP的40%。淨公共債務在1997年時占GDP的44%,2002年早期降到約30%,其後又逐漸上升,2007年4月占到37%。2002年以後的上升與政府財政政策的調整有直接關係,第二次大選獲勝後,工黨政府在財政方面不再像以往那樣謹慎,2002年,布朗宣布增加2002-2003年的公共借貸,數額從110億英鎊增加到200億英鎊。

  

  三、促進經濟增長。1997年布萊爾上台後即承諾,要通過提高投資比率、生產率和技術水平來彌補與其他經合組織國家的發展差距。實施措施從促進生產率增長的「五項驅動力」體現出來,即,投資、技能、創新、競爭和事業,具體措施為:增加公共資本支出,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對研究與發展項目予以減稅,進行法律改革以促進競爭,改革公司稅,鼓勵創業。政府希望通過上述措施改變過去投資不足的狀況,提高勞動者的教育和技術素質,鼓勵科技研發,以達到促進生產率增長和經濟發展的目的。2002年政府提交了一項五年滾動計劃,到2008年將教育支出提高到每年690億英鎊,健康支出提高到1060億英鎊,相比之下,1979年這兩項支出只是360億和410億。

  四、促進就業。關注就業是布萊爾政府的重要內容,並制定了所謂「就業新政」。這個項目於1998年4月首次引進,總投入36億英鎊,旨在實行「從福利到工作」(welfare-to-work),以達到降低失業率的目標。工黨執政的前七年中,政府不斷調整、擴展該政策,使之適用於各個群體。其中,18-24歲的長期無業青年是優先考慮對象。政府聲稱,1998-2004年間幫助了約120萬人獲得工作,包括53.5萬年輕人和20萬成年人。1997年在勞動適齡人口中就業的比率為70.8%,2004年末增長到74.7%,人數從2570萬增長到2740萬。但也有批評認為政府公布的數字並不可靠,由此獲利的人數遠沒有這麼多。也有人估計,到2004年末通過政府項目獲得真正就業的只有13萬人。

  在加入歐洲貨幣聯盟(EMU)的問題上,自1997年到2003年初布萊爾政府採取了「備而後決」(prepare and decide)的態度,實際上與以前的保守黨政府一樣猶豫不決。國內關於此問題一直爭論不休,贊同的理由大致為:加入單一貨幣能刺激與歐元國之間的貿易,消除匯率的不確定性,提高英國的長期經濟增長率,等等;反對者則認為:英國的通脹趨勢可能與其他國家不同,單一貨幣迫使各國採用統一的對策,這對任何國家可能都不適合,單一貨幣可能使英國失去單獨決定其利率和干預匯率的能力,等等。可見,爭論的焦點是單一貨幣對英國的經濟是否有利。總體來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數民眾反對加入單一貨幣體系,摩利公司(MORI)在2000年10月的民意調查顯示,有71%的人反對加入,而支持的只有18%。反對意見在女性、低收入者和支持保守黨的人中更為流行。2001年的大選中,保守黨還將反對加入單一貨幣作為重要政治綱領。布萊爾希望能夠加入貨幣聯盟,但在此問題上和財政大臣布朗的意見相左。最終,在2003年6月,英國宣布不加入歐洲貨幣聯盟。

  2007年大選後,布朗接替布萊爾成為首相,在他執政的前幾周,就宣布住房是其政府的優先考慮目標。他承諾到2020年建300萬套住所,費用由私人和財政共同承擔。他還許諾要減少貧困兒童數量,並聲稱他擔任財政大臣期間已經有60萬兒童脫貧,到2010年應將剩下的數字減少一半,到2020年消滅兒童貧困現象。但布朗政府顯然時運不佳,上台伊始便遭遇了20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擺脫危機也成了這屆政府面對的挑戰。在穩定經濟方面,布朗延續了一些以往的做法,仍由英格蘭銀行貨幣委員會控制利率進而控制通脹。危機初期,英格蘭銀行副總裁約翰·吉夫(John Gieve)曾這樣說:「國內金融政策……決定中期聯合王國的通脹線路。……我向你們保證,為了將通脹拉回到中期的設定目標,我們會做任何事。」危機對英國的打擊很大,一直到布朗政府下台,英國仍未擺脫危機。

  布萊爾上台以後,英國經濟整體發展有如下特點:一是產業結構繼續變遷,「去工業化」特徵更為明顯;二是經濟增長穩定,績效突出。

  20世紀下半葉,英國產業結構變化的特徵是工業的重要性不斷下降,農業則縮減到更加微小的比例上。從20世紀60年代起,英國經濟已表現出「去工業化」的特徵,服務業的重要性超過工業,並在就業和產值方面持續擴大,工業領域不斷縮小。1997-2010年的13年間,產業結構延續了這個趨勢,工業勞動力就業比重從1997年的26.7%下降到2009年的19.6%,產值則由30.2%下降為22.0%;與此同時,服務業就業比重由71.4%上升到79.3%,產值從68.4%上升到77.1%;本來已無足輕重的農業則僅餘下約1%的份額(參見表13)。2005年的《經濟展望》上一篇文章曾經預言:「未來,帶動經濟增長的部門將是通訊、金融和商業服務。」此語道出了這一時期英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特徵。這個趨勢與其他發達國家是相似的,到2009年,美國的服務業就業率占總數的80.9%,德國是68.4%,法國是77.4%。

  表13 英國產業結構1997-2009年

  單位:%

  資料來源:Labour Force Statistics2010,OECDPublishing,pp.3639;OECD,National Accounts of OECDCountries:Main Aggregates19922003,p.295;OECD,National Accounts of OECDCountries:Main Aggregates20022009,p.163.

  1997-2008年,按當前價格計算的GDP呈持續增長勢態,1997年為8300億英鎊,2008年為1.43萬億英鎊,平均年增長率為5.1%(同期,按環比量計量的GDP年均增長率為2.8%).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到來之前,工黨政府任期內的英國經濟實現了十餘年的低通脹和穩定增長。而且,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進步也頗令人鼓舞,2007年的《經合組織調查》稱:其「宏觀經濟績效也非常突出。人均GDP水平目前名列G7國家的第三位(在美國、加拿大之後),與此相比,10年前則處於墊底的位置。特別從2000年開始,聯合王國已經領先於歐元區」。

  在經濟增長態勢良好的宏觀環境中,房價自90年代中期開始快速上升,1996年第一季度房產平均售價為5.13萬英鎊,1999年同期為6.75萬英鎊,2003年為11.99萬英鎊,2007年是17.55萬英鎊。1997-2004年間房價增長最快,年增長率常在10%以上,有時甚至超過25%。房產價格快速持續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多年的強勁經濟增長大大鼓舞了購買者的信心;再有,金融競爭使銀行抵押貸款條件更為優惠,從而刺激了更多的需求;最後,受現有資源的限制,房地產供給增長難以滿足需要。

  但在整體經濟的增長中,工業部門總比其他部門來得慢。2001-2008年全部製造業按當前基礎價格計算的總附加值增長停滯,2001年為1290億英鎊,2008年為1500億英鎊。勞動力就業從425.7萬人下降到301.4萬,也就是說,八年間製造業失去了123.8萬個工作崗位。同期,服務業實現了持續且快速的增長,2001年按當前基礎價格計算的總附加值為6610億英鎊,2008年為9960億英鎊,所提供的就業崗位也持續增加。其中,金融業的增長尤其引人注目,2001年為480億英鎊,2008年為1170億英鎊。這意味著,經濟增長愈來愈依賴於服務業,而不是製造業,增長過程中「去工業化」的特徵在產值和就業方面都日益突出。從某種意義上說,製造業大國的地位已經不再,替代的是金融和信息。

  2007年《經合組織調查》稱:「過去十年中聯合王國感受到了生產率的強勁增長,由於其相對自由的產品和勞動市場,這個國家已經居於從全球化的機遇中獲利的良好位置。」從1995年到2005年,英國的生產率增長在歐洲國家中是相當突出的,優於德、法兩國。不過,這十年的後期,增長速度已經放緩,與美國相比存在著距離。造成這種距離的原因,主要是英國在批發及零售貿易、商業服務等方面的生產率落後於美國(參見表14)。生產率的增長是英國經濟績效的重要體現,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積極參與了貿易全球化。首先,開放國際貿易有利於促進競爭,迫使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退出市場;第二,外商的直接投資和國外跨國企業的進入有利於新技術轉移,提升本國企業競爭力;第三,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拓展了國際貿易商品的範圍;第四,國外加工有助於提升生產率。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企業有能力將資源更集中於產品的核心部件生產,創造更多的高附加值,並將低附加值、低技術的生產轉給低成本的國外廠商。

  表14 英國及其他發達國家每小時勞動生產率增長1995-2005年

  單位:%

  資料來源:OECD,OECDEconomic Surveys:United Kingdom2007,p.115.

  這些年中英國的對外貿易呈現出兩個特徵。首先,外貿逆差不斷擴大,外貿條件長期處於惡化之中。1999-2009年出口商品值在波動中有所增長,1999年為1660億英鎊,2008年為2520億英鎊。相比之下,進口卻持續、快速地增長,1999年為1950億英鎊,2008年為3450億英鎊。入超迅速擴大,1999年為290億英鎊,2008年為930億英鎊。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進出口都明顯下降,以2005年為100,貿易條件指數1999年為97.0,2002年為97.1,2009年為99.3,貿易條件總體處於惡化之中。

  其次,進出口商品結構和地區分布都有所調整。出口產品中石油等燃料和化工產品、金屬和紡織等製造品、機械、交通設備四大類在2000年占總出口額的81.1%,2008年占79.9%。其中,機械和交通設備為出口額中最大的一類,但在2000-2009年卻體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從2000年的46.7%降到2004年41.1%,2008年的35.4%。金屬和紡織等製造品占出口額的比率相對比較穩定,除2009年下滑到10.8%外,多數年份都保持在12%左右。化工類產品的比例從2000年開始幾乎是持續上升的,從13.3%增長到2009年的20.7%。服裝、靴鞋等製造品出口大致在11%上下波動,出口值有所增長。化工產品中的醫藥類產品是所有次級產品類目中價值和比率增長最突出的,2000年的出口額為72.17億英鎊,到2009年幾乎一路增長為204億英鎊,所占比例也由同期的3.8%升為9.0%。機械和交通設備類的份額下降主要由其中的電器類產品的下降所致,此類產品2000年出口額還在426.8億英鎊,此後除2006年大幅上升到553.4億英鎊外,其餘年份基本上呈下降趨勢,2009年為242億英鎊,比例也從2000年的22.7%減少到2009年的10.6%。從比例看,出口商品結構的最大變化,是這些年中機械、交通產品的部分份額由醫藥類產品取代,相關狀況可參見圖2.

  圖2 聯合王國出口結構2000-2009年單位%

  資料來源:Office National Statistics,Annual Abstract of Statistic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0,p.315.

  從出口商品的流向看,2000-2008年超過70%的份額分布在歐盟和北美國家,2000年歐盟國家占其中的60.9%,北美占17.9%;2008年歐盟占56.2%,北美15.7%。這些年中出口到歐盟和北美的商品價值雖在增長,但所占比例卻在下降,更多的出口比例轉移到了石油輸出國和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相當顯著,2000年出口額為14.7億英鎊,2009年增長到54億英鎊,同期所占比例由0.78%上升到2.15%。

  進口商品中的最大份額同樣是機械和交通設備類,2000-2006年約41%-46%屬於此類,但2008、2009年比例則明顯下降。2000-2009年化工產品進口價值呈持續增長態勢,所占比例也有所提高。紡織、金屬等製造品進口價值總體呈上升趨勢,但比例基本維持在12%左右。到2009年之前,服裝、靴鞋類製造品進口值是逐年遞增的,而比例基本保持在15%上下。同樣,進口燃料類商品自2004年起無論從價值還是從比例上都呈快速上升趨勢,2000年的比例是4.5%,2004年就占了7%,2009年則上升到11.4%。從比例上看,進口結構的最大變化是2004-2009年間燃料替代了機械、交通產品的部分份額。相關狀況可參見圖3.

  從進口商品的來源看,2000-2008年進口商品價值的60%以上來自歐盟和北美國家,其中2000年歐盟占53.3%,北美占15.1%;2008年歐盟占52.4%,北美占9.5%。從北美進口的商品值,在這些年中略有下降,比例上則明顯減少;從石油輸出國和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比例都在增加,來自中國的進口增長一直很迅速,2000年進口額為48億英鎊,2009年為243億英鎊,所占比例則從2.18%上升至7.85%。2007年的《經合組織調查》就指出:「來自中國的進口正變得日益重要,1995年占全部進口的1%,2005年上升到3.7%。」

  圖3 聯合王國進口進構2000-2009年單位:%

  資料來源:Office National Statistics,Annual Abstract of Statistics,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0,p.316.

  就業狀況,至少到金融危機來臨之前都漸行好轉,且形勢相當樂觀。1997年失業率為7.1%,2003年為4.9%,2008年為5.3%,就業狀況不僅優於法、德等歐盟國家,而且比美國還要好一些(見表15)。在失業人口中,失業時間超過1年的長期失業者比例,1997年為38.6%,2003年為21.5%,2008年為24.1%,其比例明顯降低。相比之下,法國的長期失業比例一直波動在40%左右,德國在50%上下,並未表現好轉跡象。失業人口中時間為6個月至1年的比例,英國在歐盟國家中同樣是比較低的。低失業率和失業持續時間短成為這些年中英國就業狀況的特徵,也是相對優勢所在。樂觀的就業形勢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自主就業的人數增加,工黨政府的就業政策是這種結果的部分原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視。就業形勢的好轉自9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了,1993年失業率達到10.3%的高峰,以後就持續下降,1996年為8.1%。這個時期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也相對較好,因此《英格蘭銀行季度公報》認為:「全球影響的結果可能構成了聯合王國失業率好轉的部分解釋。」

  表15 英國及其他發達國家失業率1997-2009年

  單位:%

  資料來源:OECD,Labour Force Statistics2010,OECDPublishing,pp.48-49.

  自1997年以來雇員的收入持續增長,1997年平均每周321英鎊,2007年457英鎊,2010年則達到499英鎊,且13年間的增長率一般都高於通貨膨脹率(零售物價指數)。同時,平均工作時間則略有降低,1997年為每周40.0小時,2010年為39.2小時。另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數據,1998-2005年英國實際工資年均中值增長率為2.07%,高於同期的法國(0.79%)和美國(1.28%)。各產業部門中,收入最高的為採礦業,其次是信息與通訊、金融、專業與科技等,農業和餐飲服務屬收入最低的行業。從收入差距角度看,2010年全職員工中最底層10%的平均收入是每周276英鎊,10%的最高收入群體是984英鎊,差距比例是3.6倍。收入差距與1997年相比基本穩定,當時是3.5倍。此間,男女雇員的收入差距有顯著降低,2010年性別差距為19.8%,而1997年則為27.5%。

  1995-2009年,按家庭原始收入計算的基尼係數為0.52,保持了14年的穩定不變。當然,這意味著收入的高度不均等,收入最高的20%家庭是最低20%家庭的17或15倍。但通過稅收和福利制度的調整,家庭最終收入的差距明顯縮小,基尼係數調整為0.37或0.38(見表16)。值得注意的是,貧富差距在這些年中稍有增長,這應該和十餘年的經濟快速增長有關,也和政策導向有關。累進稅和家庭福利津貼是縮小貧富差距的主要手段,政府通過各類福利津貼的發放實現了高收入家庭向低收入家庭的轉移支付,為此,1995-1996年以現金和實物形式發放的津貼總共為1670億英鎊,占政府總支出的55%;2003-2004年是2470億英鎊和55%,2008-2009年則為3420億英鎊和52%。

  表16 聯合王國收入分配變化1995-2009年

  資料來源:Officefor National Statistics,The Effects of Taxes and Benefits on Household Income,19951996, for National Statistics,The Effects of Taxesand Benefitson Household Income,20032004, for National Statistics,The Effects of Taxes and Benefits on Household Income,2008/2009,July2010.

  1997-2008年家庭消費結構變化主要表現為如下幾點:首先,住房支出額度和比例持續提高,1997年用於住房的家庭開支平均為每周51.5英鎊,占全部支出的16%,而2008年已上升為94英鎊和20%。這個情況與房價的快速上漲有關,人們需要在住房方面花更多的錢。其次,用於休閒的比例上升,從12%變為14%,休閒娛樂受到更多的重視。第三,酒類、菸草的開支從6%降低到4%,這說明人們的一些生活習慣正變得更為健康。吸菸早已不是英國的紳士行為,街頭巷尾越來越少見到男士在吸菸,相反倒是常常見到女士們吸菸。

  總之,從1997年至2007年,英國經歷了超過10年的連續繁榮,直至捲入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危機起源於2007年夏的美國房貸違約,其直接誘因是房地產價格下跌和銀行利率上升。危機通過金融體系向外擴散,觸發了全球貨幣市場的動盪。2008年9月美國萊曼兄弟公司(Lehmann Brothers)申請破產保護,危機進一步深化,英國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捲入其中,布雷德福與賓利(Bradford and Bingley)公司是英國一家以吸納零儲和貸款為主的金融公司,從2007年起就出現了流動性問題,到2008年再度陷入困境且難以擺脫。2008年9月27日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宣布其無法履行金融義務,兩天後該公司依照《2008年銀行業法》被國家接管。從此開始,金融局勢漸為明朗,金融機構紛紛降低了向個人和商業機構提供貸款的意願。

  金融危機最終擴展為更加廣泛的經濟危機,到2009年第一季度,英國經歷了連續4個月的經濟衰退,該季度與2008年同期相比GDP下降了4.9%,而持續十幾年快速上漲的房產價值也明顯回落,2007年第四季度的均值是18.4萬英鎊,2009年第一季度降為15萬英鎊。從全年經濟生產產值看,2009年與2008年相比有明顯下滑,工業生產總附加值下降了11.2%,其中採礦業下降32.6%,電器等下降23.6%,製造業下降12.9%,建築業下降16.8%;服務業的總附加值下降很少,僅為1.1%,其中最大的下降來自住宿和食品服務,為5.7%。但也有些行業依然繁榮,如藝術、娛樂與休閒業的總附加值與2008年相比上升了9.4%,健康和社會工作類上升了8.3%。

  金融危機初期,英國政府開始採取干預措施,努力確保金融市場穩定。2008年10月8日,布朗政府宣布了一整套對金融系統的支持方案,包括四個方面:一、英格蘭銀行特別流動性擴展計劃,創設1000億英鎊的財政部證券(treasury bills),用於執行該計劃,到2009年1月30日共有1850億英鎊的財政部證券按該計劃貸出,參與的銀行和建築協會共32家。二、信用擔保計劃,為銀行和建築協會的貸款提供不超過2500億英鎊的擔保,目的是激活銀行之間的同業借貸。三、政府向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四、資本結構調整計劃,為金融機構注入淨資產。2009年1月19日,政府再次推出金融系統干預措施,共有三項:一、資產保護計劃,允許銀行對不確定價值資產予以保護;二、英格蘭銀行資產收購措施,利用英格蘭銀行的一個子公司收購公司資產和政府證券;三、為金融機構的資產支持證券提供擔保。

  2010年春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勝,工黨下野,此時危機尚未解除,前景仍不明朗,房產價值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回升,2010年第二季度最高曾達到16.9萬英鎊,這一跡象似乎給人一些鼓舞。但此後房產價值再度下滑,2010年第四季度為16.3萬英鎊;就業狀況也持續不樂觀,至2010年11月為止的3個月,失業率為7.9%,失業人數250萬,比8月份的統計數字又升高0.2個百分點,同比上一年上升0.1個百分點。2010年結束時,英國離走出低谷還有多遠,依然是不能確定的。

  總結本篇內容可以看到,當剛邁入20世紀的門檻時,英國是世界上經濟最強大的國家,當這個世紀快結束時,英國已淪為二流國家。從英國的經濟發展來看,其中衰落速度最快的時期是二戰以後的幾十年。英國的衰落固然有許多原因,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結構調整的失敗是最主要原因:英國經濟在失去原有優勢的同時,未能建立新的優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