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國通史(全六冊)> 第三篇 社會 第一章 人、職業和階級

第三篇 社會 第一章 人、職業和階級

2024-10-09 04:11:40 作者: 錢乘旦

  1901年英國全國人口大約是4150萬(包括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全部愛爾蘭)。在此之前,英國經歷了150年的人口快速增長,19世紀一百年中人口翻了4倍。但從1870年開始,人口增長率就逐漸下降,到20世紀,人口只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在1911年,人口是4520萬,1921年達到4710萬,1931年4600萬(由於愛爾蘭南部獨立,人口減少,此後數字不包括南愛爾蘭),1941年是4820萬,1951年5020萬,1961年5271萬,1971年5550萬。在這70年中,英國人口只增長了大約三分之一,比起其他一些國家來說,增長率是比較小的。有趣的是,在70年代下半葉,人口絕對數字也開始下降,從1974年的5592萬下降到1978年的5582萬,在有人口記載的歷史上這還是第一次。此後人口回升,到1990年英國的人口大約是5740萬,1998年大約是5924萬。

  20世紀人口增長速度減緩甚至成負數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1900年人口出生率曾高達28.2‰,1950年降為16.2‰,1977年只有11.8‰,剛好比死亡率(11.7‰)高一點點。過去曾認為,出生率下降主要是由婦女婚齡提高造成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避孕措施普及是出生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從人口性別結構來看,女性一直超過男性,據統計,在1851年,英格蘭和威爾斯每1000個女子只對應960個男子,到1911年下降為936個,1951年更降為924個,但1981年又回升到948個。值得注意的是,從60年代起,性別的比例開始出現逆轉,據1971年人口統計,15-29歲及30-44歲兩個重要年齡段上的男子都超過女子。而在1988年,16-35歲年齡段上的男子比女子多出21.2萬人。特別在婚姻高峰期的20-24歲年齡段上,男子比女子多5.9萬人。專家們說,性別比例逆轉是由男孩的存活率提高造成的,從生育統計數字看,男嬰的出生數從來就比女嬰高。

  在年齡結構上,20世紀的變化情況如表17.

  表17 20世紀人口年齡結構變化

  單位:%

  從表中可看出,青壯年人口比例在20世紀呈拱形變化,世紀初比例相對小,30-50年代上升至高峰,然後又下跌。未成年者比例基本呈下滑狀,反映了出生率方面的微妙變化。老年人比例穩步上升,到80年代已經超過20%(1991年的統計數字是21.1%),幾乎是100年前的3倍。由此可見平均年齡上升是20世紀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個重要特點,老齡化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這就意味著:社會必須撥出更多的資源,來供養更多的老年人。

  在人口的分布與流動方面,19世紀的趨勢是:人口大量向工業區流動,農業區人口驟減,大城市人口膨脹,倫敦作為金融、商業與服務中心,集中了全國的大量人口。除倫敦外又形成六大城市工業帶,這六個工業帶基本上是在北部、西部和中西部地區,所以如果把國家分成西北、東南兩個區,那麼西北部是工業區,東南部是農業區(倫敦除外),而人口在西北部增長快,在東南部增長慢,並且從農業區向工業區流動。這是一種典型的工業化人口分布:工業區與農業區差異明顯,工業區繁榮,農業區凋敝。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全國8成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一半集中在倫敦與六大工業帶。

  但從20世紀初開始,情況便趨向複雜,儘管19世紀的那種模式仍在繼續,一些老的工業中心卻開始衰落,人口從這些地區流出,向新的經濟中心流動,而這些新中心則不一定是工業區,比如從二三十年代起,蘭開郡、約克郡西區、諾丁漢、德比這些工業革命的老中心就在丟失人口,新出現的休閒、度假中心則明顯得到發展,這些中心過去曾經是邊遠冷僻的地區。同時,隨著交通工具的改進,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喧鬧的大城市,向城市邊緣地帶轉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遠離城市地區,住進了僻靜偏遠的小城鎮或純粹的農村地區。大城市越來越不受歡迎,僅1974-1984十年間倫敦就丟失50萬人口。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新的社會狀況導致20世紀下半葉出現兩個明顯的趨勢,一是人口由北向南移動,二是由城市向農村移動。如果我們仍然以原來的東南與西北劃線,那麼在1971-1974年間,東南地區每1000人口每年淨增3.0人,西北地區只增加1.0人;到1984-1987年間,東南地區每1000人口平均淨增5.8人,西北地區則丟失0.4人,呈負增長。同時,在1971-1981年間,倫敦及其他大都市人口減少8%,次大城市減少1%,中等城市人口反而增加2%,小城鎮增加6%,農村地區則增加9%,人口「倒流」的趨勢是顯著的。從這一點上說,工業化的人口分布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出現了「後工業化」跡象。

  20世紀人口變化還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方面,即非白種人口數量大增。非白種人口主要是從原英國殖民地遷徙來的入籍移民,他們中包括西印度群島人、南亞次大陸人、非洲亞裔人以及非洲人等等。1951年,非白種人口只有20萬,20年後就已經翻了6倍,而80年代中期更達到240萬。許多年來,非白種人口的增加是英國總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1971-1986年,非白種人口增長120萬,同時期英國總人口只增長67.2萬,這表明白種人口事實上還減少了50多萬。非白種人口中三分之二以上是由三大種族集團組成的,他們是印度人、西印度群島人和巴基斯坦人,在80年代中期分別有76萬、53.4萬和39.7萬。非白種少數民族的大量增加在英國引起許多社會問題,這在20世紀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人口的職業分布方面,19世紀的變化比較小,多數變動都是在同一個職業等級內部進行的,比如說,一個技術工種衰落、人數減少,另一個地位相當的技術工種則興旺、人數增加。不同職業等級之間的流動相當少,所以在整個世紀,職業分布狀況基本穩定,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20世紀的變化則相當大,總的趨勢是:非技術職業比例縮小,技術職業比例擴大;體力勞動人數減少,非體力勞動人數增加。見表18.

  表18 20歲以上男子職業分布表(1881-1961)

  單位:%

  1971年開始,「技術職業」分為兩欄,一欄是非體力勞動的技術職業,另一欄是體力勞動的技術職業。根據這樣的劃分,職業分布情況見表19.

  表19 15歲以上男子職業分布表(1971-1981)

  單位:%

  很明顯,非技術和半技術職業人員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減少了很多,這些都是原先從事重體力勞動、完全靠出賣體力為生的人;技術職業在20世紀增長很快,而且在後三分之一世紀中出現很明顯的增長趨向,同時非體力勞動性質的職業大幅度增加——七八十年代已超過職業總量的三分之一。這種情況反映了20世紀技術與社會的重大變化,在20世紀,以機械、動力為中心的傳統工業結構逐漸過時了,以信息與服務為支柱的新的經濟結構逐步形成。表現在職業上,就是大量非技術職業消失,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非體力勞動部門,換句話說,社會對「腦」的依賴大大超出了對「手」的依賴,這是20世紀社會的重大變化之一。

  按生產部門分類的職業分布同樣也顯示著社會經濟的重大變化,見圖4.

  圖4 按部門分類的職業結構圖(1850-1988)

  圖4清楚地表明:20世紀在服務部門(第三產業)工作的人員總數急劇增加,從60年代起就達到2200萬人左右(男女總數);農業部門就業人員繼續減少;工業部門工作人員在上半世紀雖說比例減少,但總數仍維持在一個高峰上(大約1000萬人),到下半世紀,其絕對數字也開始劇減,呈現「後工業化」特徵。據統計,1911年在第一產業(農業)就業的人員占全國就業總量的9%,第二產業(工業)占55%,第三產業(服務)占36%;到1931年變化已經很明顯,當時在這三個產業就業的人員比例分別是6%、45%和49%。這樣一種比例基本上維持到60年代(1961年是4%、48%和48%),這以後發生重大變化,到1987年,農業部門只占就業總量的2.4%,工業部門占29.8%,服務部門卻占了67.8%,超過了就業總量的三分之二,這表明:「消費社會」正在英國形成。

  按職業分布,可以把社會分成三層,即上、中、下三個層次。這種分法,不僅可以大略地表現出體力勞動和非體力勞動的區別,到20世紀中期為止,還可以大體上把工人階級和社會其他階級分開:凡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基本上都屬於「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不從事體力勞動的,則分屬中等階級(middle class,middle classes)和上等階級(upperclass)。這三個階級由於其從事經濟活動的方式不同,其收入及收入的來源也不同,在生產中所處的地位不同,社會身份也不同。

  按職業性質劃分,表18中3、4、5三個職業集團大體上屬於工人階級,並且還把工人階級分成了上、中、下三個階層。以職業集團作為劃分的標準可以看出,一直到20世紀中期,社會的階級結構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上、中階級的整體比例略有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很小,80%的人屬於體力勞動階層,他們是社會的絕大多數。較大的變化發生在工人階級內部,技術與非技術職業的界線日益模糊,技術工人職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這反映了20世紀快速發展的技術水平,也反映了工人階級內部的結構變化:以技術為生的工人職業集團逐漸擴大,工人階級的整體收入也隨之得到改善。

  20世紀下半葉,整個社會的階級結構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反映在職業分布上(見表19),就是把「技術職業」劃分成「體力勞動」和「非體力勞動」兩塊。「體力勞動技術職業」屬於工人階級,這在英國人看來應該是確定無疑的,但「非體力勞動技術職業」到底屬於哪一個階級——是屬於「工人階級」還是屬於「中等階級」?這一點卻不那麼明確了。從收入來說,他們已很接近「中等階級」甚至在個別場合還高出中等階級下層。但在工作方式、勞動性質和社會地位上他們又和其他工人階級有更大的相似性,因此這是個介於「中等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集團,它形成從「工人階級」到「中等階級」之間的過渡。

  中等階級和上等階級之間的界線也日趨模糊。在18世紀和19世紀,貴族(aristocracy)一直是占優勢的階級,他們是社會的上層,不僅在政治上壟斷權力,而且在經濟上也最有實力,他們占有大量地產,是全國最富裕的人。這種情況到19世紀最後三分之一才開始改變,而到20世紀初,變化則相當激烈。1909年的「人民預算」已對貴族地主形成重大打擊,它規定對增值的地產徵收20%的轉手稅,又對收入最高的人徵收高額所得稅。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貴族地主的打擊更大,在戰爭中,貴族與鄉紳(gentry)子弟大批上前線,擔任各級指揮官,結果在英國社會各階層中,他們的傷亡率最大。這種情況造成大量地產失去繼承人,許多莊園因無人繼承不得不出售,據估計到1921年年底為止,英格蘭有25%的土地轉手,僅在1918-1921年就出售600萬——800萬英畝土地,是諾曼征服(Norman conquest)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土地轉手運動。買進土地的大多是社會中層,比如在1914年,只有11%的農用土地由土地所有者自己經營;到1927年,這個數字已增加到36%,說明中等富裕的農場主大大增加了土地控制量。

  第一次世界大戰沉重地打擊了傳統的社會上層,它使鄉紳貴族衰落,同時使中等階級上升。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了,擠入上層圈子的不僅有工商業巨頭,還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員,如高等律師,資深法律顧問,企業高級經理,銀行高級主管,科學、學術權威,文化、藝術名流等等,由政界或高級文武官員途徑進入上層的則更是俯拾皆是。

  20世紀的社會變動使人們很難像19世紀那樣以謀取財富的手段來區分上、中階層——在19世紀,大土地所有者可說都屬於上層,工商業則大多數屬於中層。20世紀的變化則很大,收入的方式和社會經濟地位發生分離,「上層」這個概念與土地乃至資本都不一定有直接聯繫;收入最高的人中,可以有體育與藝術界的超級明星——當然他們不一定因為收入高就一定躋身於「上層」之中。

  在一個階級界線日益模糊的社會裡,要清楚地勾畫出階級的結構是相當困難的。1984年,社會學家戴維·羅斯(David Rose)和卡羅琳·沃格勒(Carolyn Vogler)做了一次問卷調查,有1000多個被詢問者對自己的階級屬性作了回答,其中,

  歷史學家阿瑟·馬威克(Arthur Marwick)對這些數字做了技術上的處理,然後他認為:在80年代,英國大約有58%的人屬於工人階級,39%的人屬於中等階級,3%的人屬於上等階級;而在40年前(1945年),工人階級大概占60%多,中等階級大概占30%多,上等階級大約是2%。根據史蒂文森(John Stevenson)提供的數字,在20世紀初,工人階級占人口的75%,上層和中層合在一起占25%,上層當然不會超過2%。如果這些數字可靠,那麼在20世紀,階級結構變化的總趨勢是:工人階級逐漸縮小,中等階級正在擴大,上等階級也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十分小。如果我們把這個結論和財富分配的變化相對照,就會發現它們幾乎是吻合的。

  如果我們用文字來描述各階級的特徵,那麼,作為「工人階級」,體力勞動是他最本質的特點。他受僱於其他人,靠勞動為生,在勞動中聽命於他人,不能有自己的獨創性。他會讀書寫字,但只限於普通的運用,他很早就離開學校,受教育不多。他個頭矮小,看起來挺結實,但實際上卻不那麼健康,工人的嬰兒死亡率和平均壽命都不如其他階級。最能表現他的階級屬性的外部標誌是他的穿著和語言,他可以有相當不錯的衣服,但他的日常裝束卻總是和其他階級不同,工作時必須穿工裝,如果穿襯衣打領帶,那就表明他已爬進了更高的社會階層。20世紀中期以後,由於出現了「藍領」和「白領」之分,工人階級上層和中等階級下層之間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了,但多數工人對自己的地位還是很清楚的。1972年做的一次社會調查中,大約有70%的體力勞動者說自己屬於「工人階級」,其他10%說自己是「下層階級」或「窮人」,只有19.3%的人說自己已經是「中等階級」了,而工人階級上層和中等階級下層之間的模糊界線,卻正反映在這個19.3%上。

  除體力勞動之外,語言是另一個明顯的標誌。工人階級說話總帶有很濃的鄉土口音,語彙也比較粗魯;受過教育的人從小就講「牛津英語」,這使他們長大了能從語音中找到自己的同類。在英國,說話的口音很能表現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一個新上任的部門主管第一次召集自己的下屬說話,只要他一開口,就能讓人知道他的階級背景:他出身於哪一個階級,接受過什麼教育,幾乎都可從口音中聽出來。

  對中等階級來說,工資、職位、家庭擺設、文化趣味等等都是社會地位的表現。20世紀初,擁有家庭女僕是中等階級的顯著標誌,一個中等階級家庭可能不如一個有手藝的技術工人收入高,但他不可以從事體力勞動,不可以沒有女僕。據一位中等階級家庭主婦回憶:直到30年代,女孩子還「根據各自家庭所擁有的女僕數字來判別貧富,有時候……還故意多說一個女僕來加深同伴們的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家用電器開始取代女僕成了中等階級家庭的標誌,但這也同樣表明中等階級不必動手做家務勞動。60年代開始,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種家庭用具也進入普通工人家庭,因此從消費角度看,工人與大多數「中等階級」的差距已經不大了,但一個中等階級成員仍可以把自己和工人區分得很清楚。70年代有一位倫敦中等階級婦女曾這樣說:「人總是不一樣的,即使有同樣的房子、同樣的錢,還是不一樣。我們的心靈要比工人階級充實,因為我們讀書。」而早在1949年,一位政府女職員就這樣說:「收入有一點關係,但現在已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很多工人階級成員比中等階級下層工資還要高,而很多上層階級的『新窮人』拿的錢還不如他們。」但她說中等階級有這樣一些特點:在一個小型私立學校念過書,有一個「中等階級職業」,「住在中等階級街區」,由於有這些特點,中等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區別就很明顯。應該強調,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中等階級的一個重要特徵,60年代,一位剛剛爬進中等階級行列的年輕化學家曾這樣說,「我知道我要幹什麼」,假如「我能夠再往上爬幾級,我就能把孩子們送進寄宿學校了」。

  還在1949年,一位自稱屬「中等階級下層」的工廠管理人員的妻子把她和工人階級做了清楚的劃分。儘管她的話長了一點,但內容卻十分精彩,充分表達了當代英國人對階級屬性的看法,因此轉錄如下,以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當代英國「階級」的內涵。她說:

  ……我們的教育水平比大多數工人階級要高,這造成與工人階級群眾不同的音樂、藝術與文學鑑賞水平。……在這個地區,我們的語言和工人階級的多數不同,我們有特別的語調,有一個大得多的詞彙量。我們的朋友圈子中主要是和我們自己一樣的人,只有兩三個例外,他們和工人階級的熟人不大合得來。別以為我是勢利眼,我很能和工人群眾混在一起,在教堂或家長聯誼會的活動中尤能如此。但要交朋友,我就覺得他們不理想,而且在談話的時候雙方缺乏共同話題。

  在「中等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就這樣存在著一道無形的溝壑。

  「上等階級」在20世紀初就已經不完全是指土地貴族,一些靠工商業起家的人也開始擠進「上層」的行列。1886-1914年取得貴族頭銜的200人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新富」,即工業革命所創造的財富;三分之一來自他們對國家所作的貢獻,如高級文官、高級軍官、殖民地官員、高等法官等等;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出身於古老的貴族世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人靠個人奮鬥擠進「上層」的圈子,土地不再是財富的主要來源,爵號也不再是「上層」的唯一標誌。有人說:上等階級現在分為三層:「首先是公認的貴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占有土地、財富、頭銜和地位;其次是較小的地主,即『鄉紳』,他們有時與貴族聯姻;第三是上等階級的下層,其組成者……由適當的教育、對國家的服務或婚姻而升進了上等階級的行列。」有人給上等階級下過這樣一個定義:上等階級控制和消耗「國家資源的精華——它的資金、它的職位、它的津貼、它的血氣,它只要張口打一個呵欠,就能保證全國上下洗耳恭聽」。上等階級在20世紀有廣泛的社會來源,就連工會活動都能把一個普通工人從社會底層推進「上層」的行列,其典型的例子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麥克唐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貝文等。

  上層還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多數畢業於私立學校,特別是幾所最好的公學(public school),如伊頓(Eton)、哈羅(Harrow)、拉格比(Rugby)等等。舉例來說,1920-1940年間,保守黨議員中至少有68%的人畢業於私立學校,而伊頓一個學校就占27.5%。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所做的統計,內政部所屬年收入在1000英鎊以上的271名高級文官中,三分之二以上(190人)畢業於私立學校,其中43人畢業於伊頓等5所最好的學校。1929年通過公開考試進入高級文官隊伍的人,有四分之一畢業於12所著名的私立學校;10年後,其比例仍為五分之一,此外還有大約七分之一的人畢業於其他各種公學。私立學校畢業生的背景在國教高級教士、高等法官、高級軍官甚至大企業家、大銀行家、高級記者、社會名流等等的隊伍中都相當明顯,英國上流社會是通過「公學」這種特殊的教育機構結成一張社會精英之網的,幼年的同學到成年後分布在社會各界,儘管其出身、經歷可以不盡相同,但共同的教育和共同的志趣,卻保證國家永遠掌握在少數具有共同理想和共同價值觀念的人手中,這就是英國的「上等階級」。

  總之,在20世紀,人們對階級的意識仍舊非常強,但階級間的界線卻日漸模糊,財產和收入的方式都不再是階級的明顯標誌,人們越來越強調一些非經濟的因素。階級在英國社會中仍起著很大的作用,但階級(以及階層)以什麼為劃分標準,則是不同英國人爭執不休的問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