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餡餅」與「餐刀」
2024-10-09 04:11:26
作者: 錢乘旦
1914-1945年,英國經濟進入了轉型時期。一方面,維多利亞時期自由放任的原則受到侵蝕,比如金本位制停止實行,自由貿易被放棄,平衡預算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儘管這一時期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活動增加了,但還未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那種「混合」經濟或「管理」經濟。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這一時期,國際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英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削弱了,英國不再是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和最大的債權國,倫敦不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國際金融中心,英鎊的地位不再穩固,英國的船運業開始走下坡路,英國的傳統出口工業由於市場萎縮、低效率、低增長率和缺乏競爭力,變得越來越不景氣。用貝恩斯(Dudley Baines)的話來說,這一時期,不僅國際貿易這塊餡餅變得越來越小,而且英國賴以分割餡餅的傳統出口工業這把餐刀也變得越來越小。
國際經濟以及國際貿易模式的變化,客觀上要求英國作出相應的調整,於是英國對工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對傳統出口工業進行消腫,加大對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新興工業的投入;與此同時,英國從致力於發展外貿導向型的國際經濟,轉向發展國內經濟。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調整還比較緩慢,新興工業雖發展較快,但還不能取代傳統出口工業的地位。舊的優勢失去了,新的優勢還沒有建立。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英國上下普遍缺乏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因此,在戰爭剛開始的幾個月時間裡,英國政府除了採取一些應急措施外,很少干預經濟生活。戰爭初期,英國報紙上最流行的一句話是:「生意如舊。」只是隨著戰爭的拖延和深入,英國政府才改變策略,將和平經濟轉為戰時經濟。
戰時經濟最大的特徵,是國家對經濟採取直接控制和干預的措施,努力將資源集中在自己手中,以保證戰爭的供應;經濟的發展圍繞著戰爭目的來進行,經濟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保證戰爭的最後勝利。
政府利用《國土保衛法》所賦予的權力,控制了彈藥生產的各個方面,包括徵用生產資料、製成品。為了保證戰爭工業的正常運轉,勞合·喬治勸說工會領導人同意不進行罷工。根據《戰時軍需法》,建立大量的國家工廠,加快彈藥、武器和其他戰爭物資的生產。為協調和管理軍需產品的生產,1915年5月設立以勞合·喬治為首的軍需部。該部接管了各種經濟和社會權力,負責制定軍需產品的產量、價格和利潤水平,干預勞資關係,甚至管理衛生、住宅、道德乃至酒的消耗量。在軍需部的集中控制下,英國形成了獨特的戰爭供應和生產模式。不僅在國家工廠和「受控企業」,而且在此以外,國家也通過對生產資料的壟斷性控制施加巨大的影響。例如,政府壟斷皮革、生皮、羊毛、石油、油脂以及肉類、食糖、穀物、奶酪和黃油等,通過對這些物資的發放,解決軍需生產與民用生產的矛盾。工廠的產量直接由政府部門控制,或間接地通過與商人或製造商的談判加以確定,國內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料由政府集中購買,然後分配給製造商去從事生產。在一些與戰爭關係比較密切的企業里,甚至工人變換工種,事先都要有僱主出示的證明。為了保證有足夠的糧食供應,政府一方面強制購買土地或強制將牧場改為農田以生產糧食,另一方面對小麥價格進行補貼。到1917年底,主要糧食範疇都實行了價格控制,進口的糧食85%由軍需部購進。由於大量的勞動力被徵用從事軍需生產,或被徵募入伍,英國的勞動力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1916年10月,近一半的工業勞動力受僱從事各種與戰爭有關的工作,到1918年7月,甚至達到61%。以上措施最終建立起以中央高度集權、全面控制為核心的戰時經濟體系。到1917和1918年,英國經濟已不再是依靠市場力量起作用的經濟了。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迅速解除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終止戰時生產,實行戰後復原,恢復正常的經濟運轉,重建遭到戰爭破壞的經濟。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到1921年,英國經濟基本上回到了1914年前的狀況。
1919年4月至1920年5月,英國經濟出現了戰後的第一次「繁榮」。這次「繁榮」是戰時被壓抑的需求在戰後膨脹的結果。戰時的定量供應、物價管制和其他形式的控制被取消以後,需求上升,居民消費增加。這次「繁榮」也是實際工資迅速上升所產生的通貨膨脹壓力的結果。「繁榮」期間,許多公司和企業增加投資,更新設備。幾乎任何種類、任何價格的商品在國內外都有迫切的需求。棉紡業老闆通過貸款或利用棉紡工人的存款,大量投資新機器,建立新工廠,尤其是建立合股公司。1919年,原始股份資本僅為267萬英鎊的62個棉紡企業出售價達1531萬英鎊。1920年,英國製造品生產總值比1919年增加4.79億英鎊,其中20%是由棉紡工業創造的。鋼鐵工業在這一時期發展迅速。戰爭期間,英國新建22個高爐,有的高爐到戰爭結束時尚未建成。1920-1926年又建成36個高爐,其中許多建於「繁榮」時期。由於這一時期建造的高爐容量比較大,加上舊有的高爐未拆除,生鐵的生產能力從1913年的1100萬噸增至1927年的1200萬噸,煉鋼能力則從800萬噸增至1200萬噸。造船主也瘋狂進行投資,僅在1919年的一個月里就有30家造船公司開張,總投資達400萬英鎊。1920年,英國的造船產量達到200萬噸位的高峰。
然而,這次「繁榮」是不可能長久的。一旦商店的存貨補滿,設備得到替換,薄弱環節得到加強,需求壓力就迅速消失,「取消訂單」成為商業報告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在需求得到滿足以後,經濟崩潰不可避免,經濟史學家托尼(R.H.Tawney)說:"1920年4月一切都很好,1921年4月一切都很糟。」
儘管這次「繁榮」只有一年時間,但對英國的經濟結構產生了極其不幸的影響,在兩次大戰期間的經濟史上留下了痕跡。「繁榮」期間,國內外對傳統工業產品重新進貨的需求,鼓勵將勞動力吸引到戰前已得到很大擴展、在戰時為滿足戰爭需求又進一步擴展的傳統工業。由於將過多的資源集中在煤礦、鋼鐵廠、船塢和棉紡廠這些市場長期前景並不景氣的領域,短暫的「繁榮」使原先即已存在的問題更顯複雜,造成英國的傳統工業不能隨傳統市場的瓦解而迅速減員。
在經歷了短期「繁榮」之後,英國經濟出現了歷史上最迅速的瓦解,在20年代一直處於不景氣之中。
在戰前經濟發展的基礎已經喪失、傳統工業由於戰爭及隨後「繁榮」造成的生產能力與市場萎縮的矛盾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正確的做法是及時進行結構調整,同時將經濟發展的重心由圍繞國際經濟轉向國內經濟。然而,戰後「繁榮」給英國造成了心理影響。「繁榮」期間,英國經濟仿佛恢復了戰前狀況:外國人紛紛購買英國貨,這使英國重建經濟的理想被普遍的懷舊情緒所代替,相信市場的自由運轉將帶來更有利的後果。戰前是「正常」時期,回復「正常」成為普遍的取向。戰爭和隨後的「繁榮」使英國選擇了「向後看」的道路,這對英國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
「向後看」主要體現在1925年以戰前平價恢復金本位制。恢復金本位制是20年代英國經濟政策的基石,它的基本出發點是:只有金本位制才能復興遭到戰爭破壞的國際經濟,保障國際經濟的穩定,從而為英國傳統出口工業的復興創造條件。從1919年起,英國即朝這一目標邁進,但到1925年才付諸實施。這一方面是因為戰時債務和戰爭賠款仍威脅著市場穩定,造成外匯兌換的混亂和物價水平的劇烈變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戰後初期英國的國際支付能力和資本地位惡化。因此,在1925年前,英國沒有恢復金本位制,只是在為恢復金本位制創造條件。1925年春,當英國和美國的物價水平關係與戰前的匯率大體一致時,英國才恢復了金本位制,英鎊與美元的比率恢復到戰前的1∶4.86的水平。這使英鎊的定值比實際價值要高10%。
20年代以恢復金本位制為主體的經濟政策,對英國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存在著方向上的錯誤。在外部條件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英國仍固守戰前的政策,必然導致經濟結構牢固不變,出口乏力,國內需求被壓低,經濟得不到恢復。20年代,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等實行擴張性金融和財政政策的國家,其經濟增長都比較快。英國是20年代歐洲各大國中唯一經濟停滯的國家。只是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英國才被迫實行大的轉變。
1929年至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爆發經濟危機。儘管當危機到來時,英國經濟活動的起點比較低,但危機仍然給英國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危機期間,英國投資減少,生產下降,失業人數迅速增加,商品出口幾乎下跌1/3,有形貿易赤字增加,無形貿易收入急劇減少。更重要的是,這次危機最終動搖了維多利亞時代的三大基石。首先,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後,德國和奧地利也相繼爆發金融危機,英國向這兩個國家提供的短期貸款被凍結,導致外國紛紛擠兌留在英國倫敦的短期資金結餘部分,到1931年9月,英國黃金儲備實際上枯竭;其次,危機期間,其他國家一方面利用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向英國傾銷原料和食品,另一方面,在國內紛紛採取關稅壁壘,致使英國有形貿易的赤字增加,自由貿易的基礎喪失;再次,危機期間,由於失業率上升,政府用於救濟的開支增加。到1930年,政府預支保險金達1億英鎊,財政赤字達4000萬英鎊。國家開支委員會在1931年7月31日報告,預計到1932年4月財政年度結束時,財政赤字將達1.2億英鎊,這已嚴重背離了平衡財政的正統原則。
在危機的打擊下,英國的金本位制已形同虛設,自由貿易也實行不下去了。現實迫使英國政府對政策進行調整。長期以來,英國政府一直不肯正視自己的現實地位,這次危機終於強迫英國調整認識。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這次危機對英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危機期間,英國進行了重大調整,開始將經濟的重心由國外轉向國內。
第一,放棄金本位制,實行浮動匯率。1931年9月21日,英國政府宣布脫離金本位制,禁止英鎊出口,英鎊對美元的比率從1∶4.86下降到1∶3.40.金本位制被放棄後,「猶如一塊堵在溪流中的巨礫被搬掉,能量被解放出來,並流向新的渠道,環流於新的方向。」英國國內政策不再受高利率和壓低物價需要的限制,這為新的貨幣政策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1931年9月後,「當局事實上第一次面臨著有意識的和積極的貨幣政策」。它表明英國在試圖先重建國際秩序後復興本身經濟的嘗試失敗後,終於意識到了必須先解決自身的問題。
第二,放棄自由貿易政策。近百年來,自由貿易一直是英國的傳統政策。戰時,英國財政大臣麥肯納(Reginald Mc Kenna)對奢侈品徵稅,稅額占商品總值的1/3.1921年,對奢侈品徵稅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儘管如此,到危機時仍然有80%以上的進口商品免稅。危機期間,一些國家利用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千方百計向英國國內市場傾銷商品,使英國經濟更加惡化。金本位制放棄後,英國不再以世界經濟的恢復與增長作為本國經濟發展、因而也作為國際貿易發展的前提,在危機期間各國普遍實行關稅壁壘的情況下,繼續實行自由貿易(free trade)政策不僅沒有必要,而且也不現實。1932年,英國頒布《非常規進口法》,邁出走向保護貿易的第一步。但背離自由貿易的關鍵一步是1932年2月4日通過的《進口稅法案》。該法案規定,除已課稅的商品以及小麥、肉類和其他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進口商品外,一律征10%的進口稅。為了保證英國進出口有穩定的渠道和出路,1931年召開了渥太華會議,開始了英帝國成員國之間的談判。1932年英國最終採取帝國商品特惠制(imperialpreference):在英帝國市場上,各成員國給英國工業品優惠條件;而在英國市場上,英國則給各成員國的食品和原料以相應的優惠條件。
通過以上的政策調整,英國經濟復甦比較明顯,30年代所取得的經濟成就遠遠超過20年代。在各大國中,英國是第一個在工業生產方面超過1929年水平的國家。工業生產指數以1924年為100,1929年第四季度為114,1934年第四季度則達到116.這一事實可從兩方面去理解:一是英國20年代經濟發展的起點低,二是政策調整對英國經濟產生了效果。
與經濟發展的重心由國外轉向國內相適應,英國從30年代開始加速工業結構的調整,這就是對一些傳統的出口工業進行消腫,進一步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新興工業。實際上,工業結構的調整在20年代即已開始,只不過由於國際貿易的低速發展以及維持高利率,結構調整困難重重。30年代初的政策調整給工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了機會,結構調整的步伐才開始加快。
兩戰期間英國工業結構的調整,更大程度上體現在對傳統工業的消腫上,這主要是通過生產的合理化來實現的。對煤炭工業的消腫,主要採取計劃控制。工黨政府在上台時就通過了一些法律。1930年的煤礦法,將全國劃成幾個區域,規定生產限額和價格控制計劃,在計劃範圍內規定最低價,對不執行者進行懲罰。通過這一辦法,「阻止了不必要的競爭,改進了該工業的財政地位,使該工業有時間引入自願重組計劃,以保證煤礦業有更大的效率和競爭力」。在此基礎上,1938年,英國設立煤礦重組委員會,負責煤礦業的合併工作。該委員會利用生產定額和價格控制,關閉效率低的礦井,使煤炭生產集中在低成本的大礦井。
20年代,棉紡工業面對生產能力增加與市場萎縮的矛盾,通過縮短勞動時間、破產的辦法,消除了一些過剩的生產能力,但到危機發生時,棉紡業所面臨的問題仍然非常嚴重。1936年,英國頒布《工業重組法》,對紗錠征重建稅,收購和廢棄過剩的生產能力,同時英格蘭銀行給這一行業提供大量低息貸款。到1939年,紡紗能力減少一半,10年中減少了2100萬枚。織機在1924-1938年減少了30萬台。1936-1937年,棉紡工業一度繁榮,生產成本下降。1932年,棉紡工業的失業率為28.5%,1937年只有11.5%。但30年代末該工業的生產效率仍遠遠落後於美國。同英國相比,美國的棉紡業在紡紗方面有61%-72%的優勢,在織布方面有150%-160%的優勢,全面生產水平比英國高一倍。
鋼鐵業主要依靠關稅保護進行合理化。與其他傳統工業不同,鋼鐵業尤其是生產鋼的企業在20年代即在銀行的支持下,根據自願的原則,組成大型公司,以增加競爭力。但僅此還不夠,因為危機使鋼鐵工業困難重重,其他與鋼鐵工業相關聯的工業的不景氣也加劇了這一行業的困難。這需要政府的干預。1932年春,政府對鋼的進口征約33.33%的進口稅。1934年,英國成立鋼鐵聯合會,規定鋼鐵生產的最高數量,控制銷售價格。這一聯合會也試圖對鋼鐵業進行重組,但它更關心調控功能,通過對生產效率較高的企業的徵稅對效率比較低的企業提供資助,因而未能關閉成本高的企業,未能對鋼鐵生產進行集中和整合,只是在企業間達成協議,進行零星的合理化。由於關稅保護,鋼鐵業較快從不景氣中恢復過來。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加,鋼鐵業在30年代出現溫和的繁榮。儘管如此,鋼鐵工業仍然存在生產能力過剩、設備落後、以小企業為主、各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等諸多問題。
造船業主要通過自我消腫實現合理化。危機期間,隨著競爭的加劇,生產能力過剩與市場萎縮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造船業的不景氣導致該工業自願減少生產能力。1930年,在銀行家工業發展公司的支持下,造船業形成全國船主保險公司。該公司購進一些船塢並加以拆毀,對其餘船塢生產的船隻征1%的銷售稅,用以支付收購和關閉生產不景氣的船塢的費用;到1937年,英國造船業共減少了100萬噸位的生產能力,相當於造船工業總生產能力的40%。在拆除船塢方面,政府也給予一定的資助。1934年,政府貸給造船工業950萬英鎊,用於發展造船業。1935年,政府對不定期船運給予資助,旨在通過限制競爭提高運費。政府的資助對舊船塢和舊船的拆毀工作不利,使拆毀工作放慢下來。同時,消腫也沒有發展到合併或對剩下的船塢更新設備的地步,致使30年代英國造船工業逐步喪失其固有的優勢。
與傳統工業的消腫相反,兩戰期間,英國以新技術為基礎的新興工業,包括汽車、電機、化學工業等發展較快。這些工業或得到國家政策上的支持,如關稅保護,或得到國家的直接資助。特別是30年代,隨著國家的政策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向的改變,新興工業的發展進入了「狂飆猛進」時期。
汽車工業的發展尤為明顯,英國早在1895年就生產出第一輛「蘭切斯特」牌汽車,1896年成立專門生產汽車的丹姆勒公司,但到1913年,英國汽車工業的總產量只有3.4萬輛,而同年僅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就生產19.9萬輛T型汽車。到1913年為止,英國汽車的進口一直超過出口。1915年,英國征麥肯納稅,對汽車工業進行保護,即使如此,汽車工業的規模仍然不大。進入20年代以後,汽車工業的發展速度加快。整個20年代,汽車產量增加了3倍。1929年英國汽車產量達18.2萬輛,占世界汽車生產總數的3.5%,歐洲的32%。在這10年,不僅汽車工業的從業人數增加,而且技術也有較大的進步。技術進步使汽車生產成本降低。1922年,奧斯汀牌汽車的成本為450-490英鎊,1928年,儘管同樣牌號的汽車更快、更舒適、更精緻,但它的成本卻只需325-335英鎊。30年代,汽車工業的發展更快。1930年,英國生產的私家車和商用車共23.7萬輛,1935年為40.4萬輛,1937年達到50.8萬輛,1928-1938年,汽車行業(包括摩托車和飛機製造)的就業人口從24.5萬增至41萬人。30年代,汽車工業的出口量也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它在世界汽車出口中所占的份額比20年代大得多,其出口量僅次於美國。
電機工業在20年代得到一定的發展。這一部門中的重電機部分,如發電機、馬達、開關、齒輪、變壓器、互感器等,增長速度比較緩慢。增長較快的是輕電機部分,如電線、電纜、電池、電話機等,但由於產品競爭優勢不大,出口量小。30年代,電機工業發展較快,就業人數從1930年的19.2萬增加到1935年的24.8萬。該工業的各部門,尤其是電子管、收音機、留聲機和重電子設備,都有一定的發展。鐵路系統的現代化和電氣化,住宅的建設,消費者對電燈、雪櫃和無線電需求的增加,都刺激了電機工業的發展。與此相關,電力工業在這一時期也有長足的發展。1926年,英國成立中央電力委員會,負責建造電力網和大發電站。1933年,英國建立國家電力網,電的生產集中在數量較少、地理位置比較優越的發電站。到30年代中期,這一行業基本上實現了中央控制。1935年,英國已擁有4000英里的輸電線。1929年,英國電力用戶為300萬家,10年後增加了3倍。30年代,英國人均電擁有量趕上了法、德、意,與美國不相上下。
化學工業也是這一時期發展較快的部門。該行業包括炸藥、油漆、煉油、藥品、染料和化學肥料等。20年代,英國吸取化學工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不能滿足戰爭需要的教訓,將諾貝爾化學公司等合併成帝國化學公司。該企業資本達5400萬英鎊,股份資本達5700萬英鎊,無論從就業人數、地理分布、資本投入,還是從產品多樣化方面來看,帝國化學公司在當時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這一公司不僅可以達到規模效益,跨國經營,而且還可以同美國的杜邦化學公司和德國的法本化學公司進行競爭。30年代,政府加強對化學工業的關稅保護。1931年,整個化學工業的關稅約33.33%。出於戰略方面的考慮,政府力圖使化學工業滿足本國的需求,重化學如染料、藥品和石油的生產,在30年代增長比較迅速。1930-1935年,這一部門的人數只增加18%,但生產增加了一倍。
兩戰期間,傳統的出口工業部門日益萎縮,其生產能力通過合理化而被有意識地削減;與此同時,新興工業部門在這一時期增長迅速,其重要性日益增加。英國在危機的打擊下,終於能夠正視現實,將經濟發展由國際軌道轉向國內軌道,由依附傳統出口工業轉向注意發展新興工業,這就使英國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的發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如果沒有這兩個轉變,英國在二次大戰後的衰落將更快。遺憾的是,就產值、就業人數和重要性而言,新興工業部門相對於傳統工業部門都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在1932-1934年經濟恢復的關鍵年月,新興工業仍只占就業人數的7%和總淨投資的3%。
農業在這一時期得到政府較多的重視。與工業不同,這一時期的農業沒有強烈的外部競爭。政府在農業方面主要不是通過關稅保護,而是利用定額、工業組織的市場計劃來維持高價,或者直接給農業以補貼。1931年,英國通過《農業市場法》,該法律規定,生產者必須準備市場計劃,一旦計劃得到政府批准或者得到大多數農民的同意,就必須強制實施。但真正從這一法律中受惠的只有蛇麻草的生產。蛇麻草產量減少,生產壟斷化,價格提高。1933年,英國再次通過《農業市場法》,重申了1931年的法律,同時增加了限制有關農產品進口的條款,規定了土豆、生豬和牛奶的計劃。其中以土豆的生產和銷售計劃最為成功。土豆的進口實行許可證制度,規定超過最高進口額者予以罰款。生豬的計劃旨在穩定價格,增加產量。1933年,英國實行生豬進口配額制,但由於涉及面比較廣,該計劃至1937年破產。牛奶業在30年代占農業生產總值的25%多,而且這一時期牛奶的消耗量也在增加,因此,這一部門在農業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
儘管以上有關農業的各項計劃是一種政策拼湊,並且不協調,但仍取得了一定的積極後果。1930/1931-1936/1937年,農業總產量增長20%,就業人數在20年代的基礎上繼續下降,從帝國外進口的糧食下降。但這一時期由帝國市場進口的糧食數量增加。消費者比在自由市場上付出的更多。一些農產品如牛肉和鹹肉的質量也不如外國產品。如果將1934-1938年給農民的補貼的一半給海軍,能建4艘航空母艦。
兩戰期間,英國的對外貿易困難重重。這一時期,國際經濟關係比較混亂,凡爾賽和約產生的歐洲新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工業和市場,在20年代組成複雜的高關稅體系,這不利於國際貿易;戰債和賠款對國際貿易起了阻礙作用;價格和匯率的波動也不利於對外貿易。更主要的是,由於英鎊估價過高、技術處於劣勢以及成本剛性,英國出口產品缺乏競爭力。由於得不到大量的訂單,傳統出口工業過剩的生產能力找不到出路。1929年,煤、棉紡以及羊毛的出口水平還不如1913年。汽車、化學製品生產的增長,不足以抵消傳統出口工業的急劇下降。1929年,世界出口總值比1925年高7.6%,但英國卻比1925年下降10%。1925年,英國的出口和再出口總值為9.274億英鎊,1930年為5.233億英鎊。30年代,國際貿易環境更加惡劣。澳大利亞、巴西、中國等國家發展自己的民族工業,以替代進口,它們排斥外國商品,尤其是排斥英國傳統出口工業的產品;原先主要從英國進口商品的國家由於受到1929-1933年危機的影響減少了進口。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傳統工業的生產下降。1929-1937年,英國的鋼鐵、棉紡品和煤炭出口量下降1/3.由於這些原因,英國在世界出口總額中的比例,從20年代末的11%下降到30年代末的10%。在出口方向上也發生了變化,向英帝國、中東等地區的出口增加,向西歐、俄國、遠東、北美和中南美洲的出口下降。
與出口下降相反,進口呈上升趨勢。表4表明,1910年,英國進口總值為6.783億英鎊,1925年達到13.2億英鎊,1930年仍有9.195億英鎊。20年代末,英國進口量占世界進口總額的15.5%,30年代末上升到17.5%,實際進口量上升。30年代,隨著電機、化學、造紙和其他工業的發展,對有色金屬、石油、橡膠、紙漿、料布和茅草的需求增加,因此,生產原料以及半製成品的進口增加,糧食的進口減少。此外,由於30年代住宅建築的發展,木材進口增加。
進口的地理方向也發生了變化:從英帝國、東歐等地的進口增加,從西歐、俄國等地的進口減少。英帝國在英國總進口中的份額從17%上升到26%。不過出口量下降,而進口量以相似的水平上升,這意味著一定量的出口現在能換回更多的進口商品,說明貿易條件改善了。導致貿易條件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價格變化的差異。20年代,生產原料如小麥、水果、橡膠、錫、釩土和石油的價格下跌,大陸與大陸間運輸費用減少,有利於貿易條件的改善。30年代,貿易條件在20年代基礎上繼續改善。以1913年的貿易條件指數為100,1921-1929年為120,1931-1938年為133.有利的貿易條件既可使英國增加進口量,使英國國民生活得更好,又對改善經濟結構有利。英國可以利用這種進口商品比較廉價的優勢,將資源從出口行業轉向非出口行業。但遺憾的是,英國未能將因貿易條件改善而節省的資源用於其他方面,進行更大的結構調整,相反繼續生產國內外市場已飽和的棉紡品和煤,因而錯過了良機。
兩戰期間,無形貿易也不景氣。戰後,各國加強對本國船運業的資助或成立本國的商業船隊,英國航運業面臨激烈的競爭,從這一渠道獲得的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不如戰前。從金融和其他服務行業獲得的收入更少,1891-1913年,英國從以上兩個途徑獲得的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3%,1921-1929年只有2.2%。在海外投資方面,戰前每年平均獲得1.5億至2億英鎊的收入。戰爭期間,由於海外資產的出售和交戰國不履行債務,英國失去8.5億至10億英鎊的海外投資,損失數為海外投資總數的20%至25%,因此,海外投資的收入在20年代初令人失望。
表4 1910、1925和1930年英國貿易量和貿易方向
單位:百萬英鎊
註:出口額包括再出口,在每一欄中,上邊為貿易量,下邊為百分比,1925年只有百分比。
英國海外淨投資在1929年後實際上已結束,為防止資本大規模外流而致英鎊地位的削弱,英國在短期內曾禁止對外投資。即使在不禁止時,由於1931年以後外國大量違約拖欠債務,外匯管制使世界幾個地區的資本和利息支付日益困難,再加上歐洲各國政治上的不寧和遠東戰爭陰影的影響,因此,英國的投資者寧願將資本投向帝國內和國內。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經濟再次轉為戰時經濟。這種經濟最大的特徵,是由中央管理的經濟替代兩戰間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也就是說,由國家分配最重要的資源,決定生產什麼,支付多少。就這一點而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沒有太大差別。關於這次戰爭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學術界爭議較大。50年代和60年代的傳統觀點認為,這次戰爭對英國有兩方面的影響:第一,戰爭大大改變了政府的影響和作用,政府在戰時採用了凱恩斯的某些政策,戰時徵稅及相關政策致使社會趨向更平等;第二,戰爭證實了英國工業和經濟的實力。這些觀點在80年代受到一些學者的批評。這些學者同意戰爭導致公共部門的增長這一看法,並認為這是一種位移作用,因為儘管戰後沒有維持戰時高水平的政府開支,卻也沒有回到戰前的水平。但他們認為採用凱恩斯政策是戰爭結束後幾年的事,因為戰爭期間是對物質資源而非財政資源的計劃管理。同時,他們也不認為戰爭使社會更平等,而是分化更大,中產階級從中受益最大。關於第二點,一些學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以美國和大英國協的支持為基礎的,這一勝利掩蓋了英國出口方面的潛在弱點,使英國在戰後大量建造住宅,建立福利國家,而不是投資新工廠、新機器、研究與開發,改變技術教育和訓練方面的缺陷。關於這種爭論,我們不予置評。但需要指出的是,這次戰爭後,英國的普遍情緒是「再不回到戰前去」,正是這種情緒,為戰後實行凱恩斯主義政策營造了適宜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