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日餘暉
2024-10-09 04:11:23
作者: 錢乘旦
就英國的經濟發展而言,1900-1914年,在某種意義上屬於19世紀而不是20世紀。時序的變換和女王的去世似乎並沒有給英國的經濟帶來太大的變化。這一時期,英國挾工業革命的餘威,其經濟仍以一定的增長速度向前發展。英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強國,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最大的貿易國,她的首都倫敦仍然是世界金融的中心,英鎊仍是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之一,她的國際儲備仍然令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她的工業品仍然充斥整個世界市場,她的船隻仍然在世界各大海洋和江河游弋。但另一方面,19世紀英國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制約因素,在這一時期變得更加明顯,英國的經濟霸權地位日益受到美國和德國的挑戰,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絕對地位削弱了。
作為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英國的工業具有獨特的結構,形成了棉紡、煤炭、鋼鐵、造船等傳統產業。這些產業不僅在英國工業產值中占有絕對的比例,使用大量的勞動力,而且還是英國的主要出口行業。英國經濟的發展,英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英國倫敦之成為世界金融的中心,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與這些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十餘年裡,這些行業都經歷了一定的增長(見表1和表2)。
A:英國年均生棉消耗量
B:英國年均生羊毛產量加生羊毛進口量
C:英國年均生鐵產量
D:英國年均鋼產量
E:英國年均煤產量
F:英國每年為本國公民和公司建造的船隻噸位
在英國的四個傳統產業中,棉紡業的歷史最短,在工業革命中才起步,19世紀才成為英國出口的主要支柱。1911年,這一行業的工人達64.6萬人。進入20世紀後,棉紡工業開始從19世紀90年代的蕭條中恢復過來。1905-1908年,英國新建棉紡工廠約120個,擁有紗錠1000萬至1200萬枚,這個數字超過了當時德國紡織工業擁有的紗錠的總數,英國紡織工業史上還從來沒有這樣高的增長率。單是1905-1907年就建立了95個新工廠,增加紗錠850萬枚,增加生產能力近1/5.由於新市場的開拓以及歐洲對紗線的需求增加,這一時期,紡織業尤其是紡紗業的產量有所提高。1913年,棉紡品仍然占英國出口的1/4.據1907年的估計,製造業部門的工業產值中,1/3是由紡織品和成衣創造的。市場的繁榮使得紡織業在這一時期相對穩定。1905-1909年,在2500個左右的棉紡企業中,每年大約只有11個企業破產,而同期金屬工業每年有390個企業破產。
鋼鐵工業是英國的古老工業。在1880年前,英國的鋼鐵工業完成了從中世紀的作坊到大規模現代工業的轉變。但到這時,只有不到1/4的生鐵煉成鋼。此後鋼的生產增快,到19世紀末,鋼成為這一行業的主要產品。進入20世紀以後,英國的鋼鐵工業仍有一定的發展,產量有所增加。以1890年的鋼鐵產量同1913年的鋼鐵產量相比,其指數從71.3增至100.
英國的煤炭工業不如鋼鐵工業的歷史悠久。在19世紀,煤炭主要是為煉鐵業提供焦炭,為蒸汽機、鐵路及輪船提供燃料。到1880年,煤炭工業已成為英國最大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南威爾斯、蘇格蘭低地、諾森伯蘭、德勒姆、蘭開郡南部以及約克、德比和諾丁漢。19世紀80年代,英國的煤產量為1.53億噸,90年代為2.0億噸,1913年達到2.87億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中部地區、南威爾斯、諾丁漢和德勒姆所生產的煤即占全國煤產量的3/4.由於礦權屬私人所有,英國的煤炭工業大多由小型企業組成。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全國有3289個礦井,分屬1589個企業。由於規模小,不利於新技術的運用。儘管煤炭是機器生產的基礎,但煤炭業是英國各工業中使用機器最少的。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仍是「使用鐵鎬和鐵杴的工業」,煤主要靠人力開採和拖曳。
造船工業是這一時期英國仍保持較大優勢、沒有受到其他國家實際挑戰的工業。英國製造的船隻,一方面供直接出口,另一方面用於裝備英國各船運公司。由於這一時期世界航運量增加,英國造船業相對繁榮。1905-1907年,英國每年都有100萬噸位的船隻下水。直至1910-1914年,英國製造的船隻噸位仍占世界船隻總噸位的61%。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由於將蒸汽機和鋼用於造船,帆船逐漸被淘汰,蒸汽船發展起來。1900年,在英國建造的144.2萬噸位的船隻中,帆船只有28條,總噸位9871噸。此後,其數字更小,幾乎不值一提。隨著蒸汽船數量的增加,蒸汽船的噸位也增加了。1914年,在英國登記註冊的蒸汽船占世界蒸汽船總噸位的42%,如加上在海外登記註冊的,將達到45%。
這一時期,英國的農業日益受到外部的競爭。同前一時期相比,其生產的結構和規模都發生了變化。隨著工業革命的進程,城市和工業部門對食物的需求增加,農產品市場進一步擴大,生產技術得到改進,資本投資增加。19世紀中葉,英國的農業一度非常繁榮,但自19世紀70、80年代開始,隨著運輸條件和冷凍技術的發展,隨著美國和加拿大中西部、河套地區以及俄國西伯利亞草原地帶的開發,這些地區廉價的小麥和其他農產品,對英國農業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由於英國習慣上以種小麥為主,成本高,又缺乏關稅保護,歐洲以及上述新的糧食生產區的小麥開始湧進英國市場。面對外部競爭,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英國農業被迫進行結構調整:減少穀物的耕種面積,增加牲畜和牛奶製品的生產;減少低質肉類的生產,增加高質肉類的生產;農業更多地轉向果品和商品蔬菜的生產。
進入20世紀以後的十餘年,儘管投資減少,獲利率下降,但英國農業結構基本上處於穩定狀態。這一時期受競爭影響最大的是小麥,小麥的進口量日益增加。19世紀80年代初,英國每年從海外進口的小麥已達到300萬——400萬噸,僅從美國進口的小麥數即達到英國國內的小麥生產數。90年代,阿根廷成為英國的第二小麥進口國。1900年以後,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進口的小麥數量增加最快。1914年前的十餘年,英國每年從海外進口的糧食達500萬噸,三倍於國內的生產數,也就是說,英國農民只生產國內糧食市場需求的1/4.
與穀類生產的情況相反,這一時期的畜牧業和商品蔬菜的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無論是土地面積還是勞動力都有增加。1890年,英國用於生產穀物的土地為803.2萬英畝,1900年下降到733.5萬英畝,而用於畜牧業的土地由1601.8萬英畝增至1672.9萬英畝。根據1911年的統計,這一年英國的農業工人比1881年減少25%,但從事商品蔬菜生產的工人卻增加了77%。從混合型耕種向單一品種的專業化生產發展,有利於農業抵禦外部的競爭。這一時期,農業產品除穀物外,還有土豆、胡蘿蔔、捲心菜、豌豆、蠶豆、球芽甘藍,畜牧業主要是生產奶製品。據1908年的統計,英國農業總產值中,只有1/3的產值來自穀物和園藝,來自奶製品的產值占1/5,其餘的產值主要來自畜牧業和家禽業。
對外貿易在英國的經濟發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經濟在經歷了19世紀80和90年代的蕭條以後,在20世紀初出現繁榮,1905-1907年再度繁榮,1910-1913年極度繁榮。外部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利於英國的對外貿易。這一時期,英國的貿易量增加。1895年,英國出口總值為2.86億英鎊,1912年達到5.99億英鎊;與此同時,進口量也有較大增加:1890年,英國進口總值為4.21億英鎊,1913年達到7.69億英鎊。
直到1914年,英國的出口集中在紡織、煤炭、鋼鐵等傳統出口工業上,以工業品和半製成品為主。表3大致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出口結構。
表3 英國出口的商品構成
單位:百萬英鎊,以現價計算
這一時期,英國出口的地理方向也有了變化。英國的出口倚賴於外部經濟的發展,但外部經濟的發展可能有利於英國出口增長,也可能會對英國的出口形成壓力。這兩種力量對比不斷變化,必然導致英國出口的地理方向發生變化。1914年前,英國貿易最明顯的特徵是對西歐和中歐的出口額繼續上升,對北美出口的比例下降,對南美的出口,1911-1913年保持在11.7%的水平。
這一時期,英國進口以糧食和生產資料為主。糧食和生產資料的進口在英國由來已久。在食品方面,英國的主要進口物是穀物、糖、酒、咖啡、肉類、黃油以及奶製品。19世紀下半葉起,隨著冷凍技術的發展,食品進口呈多樣化,但這種基本的進口結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太大的變化。在生產資料方面,英國主要的進口物是棉紡所需要的原料,如絲、亞麻、黃麻、羊毛、棉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食物進口占英國總進口的30%,棉紡生產資料的進口占20%(其中生棉的進口仍占這一時期總進口的9.2%),製造品(絕大多數是鋼鐵和機器)和燃料的進口占5%。英國的進口傳統上主要來自西歐、北歐、地中海地區、西印度群島、北美和愛爾蘭。隨著生棉進口的增加,從美國南部進口的比重增加,到1913年,從美國的進口數占進口總額的18.4%,其次是西歐,占13.6%,亞洲占12.1%。
這一時期,由於進口傾向重,英國的進口額仍大大超過出口額,有形貿易出現逆差。但這一時期英國在無形貿易方面的收入大大增加,無形貿易方面的順差足以抵消有形貿易的逆差。無形貿易方面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是來自為其他國家提供的服務而獲得的收入,以船運的收入為主;二是來自對外投資的收入。1855年,英國在海外投資總額為6.25億英鎊,1914年達到40.8億英鎊。1900年後,英國海外投資進入高潮,1905-1913年每年平均達1.61億英鎊,1913年更是高達2.24億英鎊。海外投資的收益比國內投資的收益大。據埃德爾斯坦(M.Edelstein)對566種債券的抽樣研究表明,1870-1913年國內投資的年回報率為4.6%,而海外投資的年回報率為5.7%,在生產因素自由流動的時候,資本傾向於投放到收益高的地方。這樣,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其在海外投資數占國際投資總數的41%,而海外投資數占世界第二位的法國則不到英國的一半。
英國的海外投資主要集中在歐洲以外地區,這是英國海外投資的重要特點。1913年,德國在歐洲外的投資只有6.63億英鎊,而英國則達到38.67億英鎊。1913年,英國擁有海外資產40億英鎊,而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美國加在一起不到55億英鎊。英國在海外擁有巨大利益,這在為英國帶來巨大收益的同時,也限制了英國國內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英國以不同於其他各國的眼光看待世界的發展。
這一時期,英國仍處於多邊國際支付體系的中心,倫敦仍是世界金融的中心。這與英國在國際經濟中的作用密不可分。1890年後,隨著多邊貿易結算模式的確定,世界貿易已與國際經濟一體化。隨著歐洲、美國以及日本的工業化,它們對其他各國(包括英帝國)原料的需求大大增加。儘管這些工業化國家也賣工業品給原料生產國,但在同印度、澳大利亞,某種程度上還有錫蘭(Ceylon,現名斯里蘭卡)、馬來亞和英屬西非(British West Africa)這些地方的商品貿易方面出現赤字。歐洲大陸各國利用同英國有形貿易方面的剩餘以及同美國在無形貿易方面的剩餘,抵消其有形貿易方面總的赤字;而美國則利用其與英國和加拿大的支付剩餘,抵補它同歐洲和印度貿易的赤字。對英國而言,這些商業關係的淨結果是:英國同美國和歐洲大陸各國以及同加拿大、紐西蘭、南非、東非、錫蘭和馬來亞等國的有形貿易方面的赤字,被英國同西非、澳大利亞、尤其是同印度的支付剩餘抵消。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英國的經濟具有兩個明顯特徵:
第一,英國經濟形成以棉紡、煤炭、鋼鐵和造船為主的產業結構,這些產業構成英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英國經濟發展首先要倚賴這些行業的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這四個產業仍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與此同時,這種產業結構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性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新的工業部門陸續出現,由於其產品銷路廣,利潤高,能滿足社會大眾的需要,因而能吸引大量的投資。新資本的流入加快了這些新興工業部門的增長速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正確選擇應是一方面保持傳統工業的優勢,另一方面又不固守於這些傳統的工業部門,及時迅速地發展新興產業,尤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業。但實際上這一點很難做到。英國的工業部門建立時間長,各工業部門中舊企業比重大,資本大量集中在這些部門和企業,建立新興工業部門在國內存在壓力。
當國外競爭者如德國和美國在新興產業方面已先走一步,擁有某種獨占優勢時,英國大資本家不願放棄在傳統工業方面的利益。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僅僅為軍事目的建立了為數不多的新興工業部門和企業。這一時期,英國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對傳統工業投資的增加、勞動力的擴大以及產量的提高來實現的,缺少技術變革,有人稱這種增長模式為「哈羅德多馬式增長」。這種獨特的工業結構影響了英國未來經濟的發展,使英國經濟發展對他國經濟發展,尤其是德、美經濟發展的絕對優勢,正在減少甚至消失。
第二,英國經濟對外倚賴程度高。工業革命後,英國建立了龐大的殖民帝國,英國利用這一龐大的體系,一方面向海外輸出主要工業部門的產品,如棉紡品、鋼軌、鐵路、車輛、機器等;另一方面,從海外輸進原料和食品。這使得英國的經濟發展既取決於國內傳統工業的發展,同時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英國經濟對外倚賴程度高表現在:一、英國對外投資超過對國內工業的投資。英國將對外投資的收入投入到國內工業中,再將國內工業生產的產品銷往海外,這使得英國國內經濟發展倚賴於海外投資的收益。二、英國的進口比例比較高。
英國經濟對外倚賴性高,制約了英國經濟的發展。首先,它客觀上要求將英國的國內經濟發展置於國際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國內經濟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及時適應國際模式的變化;其次,要進一步發展出口工業,只有出口工業發展了,才能為英國贏得更多的外匯收入,才能縮小有形貿易方面的收支不平衡;再次,這種對外倚賴,使得其經濟離不開其他一系列機制的共同作用,如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平衡財政等,一旦某一條件改變了,經濟發展就要受到很大的影響。一戰爆發前的十餘年,由於這些條件還存在,經濟發展出現了增長熱潮。但是,這是戰前最後一次增長熱潮,是後來延續多年的停滯和衰落前夕的「迴光返照」,是英國「極盛時期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