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經濟 第一章 20世紀經濟理論
2024-10-09 04:11:20
作者: 錢乘旦
一定的經濟政策總是以一定的經濟理論為基礎的。在一定時期,一般有多種經濟理論存在,但被政府接受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往往只有一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占支配地位的經濟理論也許會逐漸不符合本國的實際,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往往採用它們認為更符合本國實際的經濟理論,並以此為基礎,制定出相應的經濟政策。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作為經濟政策依據的經濟理論非常重要。不了解一定時期的經濟理論,就無法理解各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為何採取這種經濟政策,而不是那種經濟政策。在20世紀曾經對英國政府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是以下一些經濟理論。
一、局部均衡論
19世紀70年代後,由於發展的不平衡性,美國和德國工業發展迅速,至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在工業產值和主要工業品的生產方面超過了英國,德國也直逼英國;但英國從殖民地和國外投資場所攫取的利潤遠遠超過了美國和德國,它的經濟實力仍是最雄厚的,倫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鎊仍是世界上最堅挺的硬通貨,英國船隊仍然給英國帶來巨大的利潤,英國銀行家仍然能向外國政府和企業界提供最大數額的信貸。儘管如此,絕對優勢畢竟喪失了。
在絕對優勢已經喪失、相對優勢仍然存在的情況下,英國是繼續實行以往的自由貿易政策,還是像美國和德國那樣,實現保護貿易政策?對經濟是放任自由,還是加以干預?凡此種種,都需要從理論上加以闡述。1890年,馬歇爾發表《經濟學原理》,對這些問題作了回答。
艾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1842-1924)是英國劍橋學派的創始人。在《經濟學原理》,尤其是在第五篇《需求、供給與價值的一般關係》中,馬歇爾充分表述了作為劍橋學派核心的局部均衡論。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表述的一個主要概念是「均衡」。所謂均衡,是相反的兩種力量所形成的均勢,它「和一條彈線所系的一塊石子或一個盆中彼此相依的許多小球所保持的機械均衡大體上一致」。馬歇爾通過增量分析,把均衡理論進一步運用到供求關係上,把供求關係歸結為相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形成的。市場的一方是需求,另一方是供給。如果在某一供給條件下,市場的需求價格高於供給價格,賣者就趨向於增加供給量,而供給量的增加又趨於壓低需求價格,提高供給價格,縮小二者的差距以趨於一致;相反,如果在某一供給條件下,市場的需求價格低於供給價格,賣者就趨於減少供給量,而供給量的減少又趨於提高需求價格,壓低供給價格,使二者趨於一致,在兩者之間達到穩定的均衡。當供求處於穩定的均衡時,如有任何意外之事使得生產規模離開它的均衡位置,則將有某些力量立即發生作用,使它恢復均衡,「正如同一條線所懸著的一塊石子如果離開了它的位置,地心引力將立即有使它恢復均衡位置的趨勢一樣,生產數量圍繞著它的均衡位置發生的種種動盪,具有相同的性質。」
馬歇爾的局部均衡論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二十多年中英語國家經濟理論的基礎,並且直到20世紀30年代,仍被經濟學家奉為圭臬。英國在這一時期經濟政策上的自由放任思想,即由此推導而來。既然經濟中的供求兩種力量能自行調節產量和價格,使之趨於均衡,有什麼必要依靠政府來進行調節呢?既然英國的相對優勢還存在,能源源不斷地從海外投資和海外貿易中獲得巨額的收入,有什麼必要限制市場機制的作用呢?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在國際市場,供求兩種力量都會自行發揮作用,即使有可能造成供求的不相適應,但最終仍然會停留在某個均衡點上。
由於經濟均衡總是自行確定的,政府完全可以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政府在經濟方面只要執行自由貿易和平衡預算政策,實行金本位制,並聽任市場力量的自由活動去建立均衡,那麼事事都會遂從人願,進入理想境界。同樣,根據馬歇爾的局部均衡學說,以及由此推導出來的自由放任思想,對經濟危機應主要依靠資本主義自身內部的力量,通過市場的自動調節來解決。經濟危機是局部或偶然失調導致的均衡破壞,是從均衡破壞到恢復之間的過渡性衰退。因此,經濟危機(economiccrises)既不會十分嚴重,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政府無須加以干涉。如果加以干涉,不僅徒勞無益,而且必然有損於均衡的正常恢復。由於經濟危機是局部的、暫時的、偶然的過渡性失調,因此,失業(unemployment)人數不會太多,並且在性質上是摩擦性失業或自願失業,只要通過市場機制,特別是工資的調節,失業問題即可以得到解決。
總的說來,馬歇爾的局部均衡學說,是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極盛時期」的基礎之上,它與英國當時還擁有的經濟優勢和實力是相適應的,同時也是英國對自身經濟力量和經濟前景的樂觀展望的反映,是英國竭力想維持現狀,而且自以為能夠維持現狀的信念的一種必然表露。由於有這樣的思想基礎,英國在20世紀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始終主張自由貿易、平衡財政和實行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就是不難理解的事。
二、凱恩斯理論
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的爆發,使馬歇爾的局部均衡學說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尤其是通過市場的充分調節而充分就業的學說,未能經受住30年代市場經濟完全崩潰的考驗。在危機面前,正統派再也站不起來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應運而生。
凱恩斯生於1883年6月5日,曾在劍橋大學受教育。1908年應馬歇爾的邀請,在劍橋任經濟學講師,講授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在講壇上,凱恩斯一遍遍地重複馬歇爾的局部均衡理論,讚美自由經濟的完美和諧。他於1919年底發表《凡爾賽和約的經濟後果》,一舉成為國際知名人物。1923年,凱恩斯在其重要著作《貨幣改革論》中,第一次大膽地觸及了傳統的自由放任原則,國家干預和調節經濟的思想在這本書中初露端倪。1926年,凱恩斯發表《自由放任的終結》,提出改進資本主義的口號。但迄至30年代危機,凱恩斯總是把經濟方面的弊病歸結為貨幣的不穩定性,總是在穩定貨幣、穩定物價上做文章。當危機波及英國時,凱恩斯更多的是充當教育家和勸導者的角色,他認為政治家「有耳無眼」,因此,他收集一切有關信息,並使這些信息傳到政治家的耳朵里。他把自己視作經濟機器自動裝置失靈時被召來修理機器的機械師。
當勞合·喬治為興辦公共工程而四處遊說時,凱恩斯與赫伯特·亨德森(Herbert Henderson)合寫《勞合·喬治能做到嗎?》,支持勞合·喬治的主張,首次隱約提到乘數論以及儲蓄與投資的關係。當時德國納粹為提高就業機會也在興辦公共工程。有笑話說,德國納粹分子計劃把彎曲的湖泊搞直,把黑森林刷白,在波蘭走廊鋪設亞麻油氈,這種傳說似乎也增加了英國對就業問題的重視。1930年,凱恩斯在談到失業問題時說:「如果我們無所作為,半年以至一年內還將有100萬以上的人失業,因此我認為,儘管有些冒險,一些激進的政策還是值得試一試的。」凱恩斯積極鼓勵投資:「如果你沒有任何門路去花錢,那就僱人挖地洞,然後再把地洞填起來。"1931年,他在一次有關失業問題的講話中推斷說:「要是你節約5先令,就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反過來,要是你購買商品,你就會增加就業。按這一比例,1.2億英鎊的財政赤字就可以解決英國的失業問題。」
然而,凱恩斯在論述這一時期的經濟危機以及失業問題時,只是零打碎敲。失業的進一步增加,傳統理論和政策的失靈以及政府在危機面前的無能為力,促使凱恩斯對以往的經濟學重新加以審視和思考:大英帝國為何會出現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的危殆局勢?英國經濟長期蕭條的癥結何在?如何才能使英國走上繁榮的道路?為了救治資本主義病症,凱恩斯開出了一個個藥方,同時也一步步背離了正統的理論。1936年,凱恩斯發表了他對經濟危機思索的成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下簡稱《通論》)。
從《通論》一書的標題可以看出,凱恩斯強調的是「一般」這個詞,他的就業理論是關於一切就業水平的,而不是像一般經濟學那樣只涉及充分就業這種特殊情況。局部均衡論認為市場的供求能起自動的調節作用,具有達到充分就業的傾向。凱恩斯認為,這種以充分就業為假定前提的理論,它的前提本身就有問題。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經濟中,通常的情況是經濟活動處於不穩定狀態,從充分就業到普遍失業,交替出現各種就業水平,而典型的就業水平是就業不足。《通論》集中考察的就是資本主義經濟中通常情況下存在的就業不足問題。
凱恩斯把解決失業問題,從而達到並保證充分就業作為寫《通論》的目的。在凱恩斯之前,傳統的經濟學要麼否認具有普遍意義的失業問題,要麼將失業說成是「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凱恩斯在繼續襲用這兩個傳統的失業範疇的同時,提出第三種失業範疇——非自願失業,即失業工人願意接受比當前實際工資低的工資,但仍然找不到工作。
凱恩斯在承認存在大量「非自願失業」的前提下,以這種失業為出發點,探索和分析失業的原因,並擬定救治的對策。凱恩斯認為造成「非自願失業」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所謂有效需求,是針對市場上有支付能力和購買能力的需求而言的,只有既有欲望、又有購買能力的那種需求,才算是真正的「有效」需求,才具有經濟學上的意義。凱恩斯認為,社會就業量取決於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這兩者又受到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偏好三個基本心理定律的制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引起消費需求不足,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由於流動偏好引起的利息率偏高造成投資需求不足。由於有效需求(包括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足,商品滯銷,存貨充斥市場,引起生產縮減,這樣勢必造成解僱工人,使社會就業量不能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於是,非自願失業的出現不可避免。由於上述三個基本心理定律的作用,資本主義經濟中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必然存在的。要消除危機和失業,就要消除有效需求不足。如何消除呢?凱恩斯提出必須依靠政府調節經濟。具體辦法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刺激消費,增加投資,尤其是增加公共開支,降低利率,以彌補消費和投資需求的不足。
《通論》出版後,凱恩斯的經濟學說在西方各國逐漸趨於興盛。一些信徒對凱恩斯歌頌備至。有人把凱恩斯的《通論》同斯密的《國富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一起列為政治經濟學家寫過的三本「確實偉大」的著作。有的信徒甚至把凱恩斯的理論對古典學派的「革命」比作哥白尼在天文學、達爾文在生物學、愛因斯坦在物理學方面的革命。
儘管凱恩斯的基本思想很快被英國許多經濟學家接受,儘管人們對經濟危機的性質的認識愈來愈深入,但凱恩斯主義似乎並沒有對兩戰期間的英國經濟政策產生任何顯著的影響,英國政府的實際政策在整個30年代一直停留在傳統的水平上。直到1939年,凱恩斯對經濟管理體制的影響仍很有限。人們只是聽他的,他的建議卻很少成為政策的依據。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次大戰等於給英國人上了一堂凱恩斯主義理論課。1944年,英國政府公布關於就業政策的白皮書,表明政府開始承擔就業水平的責任,凱恩斯的需求管理思想被官方接受。戰後,英國在經濟恢復以後,便開始將凱恩斯理論付諸實踐。
三、貨幣主義
英國在結束戰時控制以後,從1951年開始至1973年實行以凱恩斯的需求管理為主要手段、以實現充分就業為主要目標的經濟政策,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從60年代末開始,英國經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現象:一方面,經濟停滯(包括危機期間的生產下降和非危機期間的經濟緩慢增長和波動),以及由此引起的經常性的大量失業;另一方面,長期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持續上漲。這兩方面互相融合,交織並發,西方經濟學家稱這種現象為「滯脹」(stagflation)。
失業和通貨膨脹這種雙頭怪物的出現,使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理論遭到破產。這種理論既不能否認這隻雙頭怪物的存在,又無法解釋其出現的原因,同時更無法找到擺脫這種現象的途徑。而政府的政策由於受凱恩斯主義的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助長了這兩個過程:它既想用膨脹性的政策來克服失業,又想用緊縮政策來治理通貨膨脹。反失業需要刺激生產,這樣會把通貨膨脹率推向新的危險的水平,而反通貨膨脹會使有效需求減少,使失業現象持續下去或更加惡化。對通貨膨脹與失業並發的現象,一些新凱恩斯主義者指望通過其他手段加以解決,如輔之以收入政策等。然而卡拉漢政府時期以限制工資增長為主要內容的收入政策,不僅沒有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反而成為引逗通貨膨脹這條公牛的紅布。
凱恩斯理論對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的實際問題所表現出的混亂和無奈,為貨幣主義的產生開闢了道路。貨幣主義(monetarism)這個詞是美國經濟學家布倫納(K.Brunner)在1968年7月發表的一篇題為《貨幣和貨幣政策的作用》的論文中首先提出的。但早在1956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就發表了《貨幣數量論——一種重新表述》,提出了現代貨幣數量說,奠定了現代貨幣主義的理論基礎。60年代,弗里德曼相繼發表了一系列論文,如《經濟理論:一個假定的題目》、《1867-1960年美國貨幣史》、《通貨膨脹:原因與後果》、《貨幣最優數量與其他論文》、《貨幣分析的理論結構》等,貨幣主義逐漸發展為一個完整的體系。70年代,貨幣主義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學派,開始與凱恩斯主義分庭抗禮,成為「第一個意義重大的對抗革命的革命」。
貨幣主義以費雪(Irving Fisher)的貨幣數量論為理論基礎;但與費雪不同,貨幣主義認為,貨幣數量的變動既影響物質水平的變動,也影響商品與勞務總量或國民收入量的變動。由於貨幣流通速度(V)是比較穩定的,貨幣流通量、物價、總產量三個變量之間有一定的自行調整、走向新的均衡的趨勢。市場經濟會根據貨幣數量的變化而在價格上作出反映,而價格上的調整又會相應地反映於生產,使生產很快作出調整。因此,只要貨幣供給量能按穩定的比率增加,價格就不會發生突然的波動,而生產所受的衝擊也不會很大。通貨膨脹(inflation)之所以產生,是因為貨幣數量的增長快於生產量的增長,具體原因是政府開支過多,而政府收入卻遠遠不能彌補支出,由此造成的財政赤字使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過大,過多的貨幣引起了通貨膨脹。要制止通貨膨脹,唯一有效的辦法是限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使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同國民經濟中產量的增長相適應。
貨幣主義認為,菲利普斯曲線(Phillips curve)關係在長期內是不存在的。一旦工人了解到通貨膨脹的存在引起實際工資率下降時,工人就會要求增加名義工資,以維持原來的實際工資水平,而只要工人的實際工資率不變,那麼,通貨膨脹就不可能使失業率下降。在任何時候,經濟中都存在著與實際工資率相適應的一種均衡的失業率,即「自然失業率」。因此,不管生產率如何增長,都無法使一切想工作的人都能就業,這種失業既可以同通貨膨脹並存,也可以出現於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提高通貨膨脹率,不可能消滅這種「自然失業」。
貨幣主義由此推論,凱恩斯主義者的財政赤字政策不僅不能醫治通貨膨脹和失業,而且還會使正常的經濟活動受到損害。凱恩斯主義者以調整利息率為主要內容的貨幣政策不可能產生積極的效果,因為影響利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其中許多因素不是中央銀行能控制的,而且調整利息率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對貨幣供應量發生作用。有效的辦法只能是採取有計劃的、穩定的增加貨幣供應的做法,即按照經濟增長率的一定比例來穩定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以收到逐漸使經濟趨於穩定的效果。此外,由於自由市場經濟本身趨向於穩定,國家對經濟的調節,特別是財政調節是有弊無利的,國家應儘量減少干預。另一方面,由於經濟中存在「自然失業率」,失業是不可避免的,靠擴大政府開支來消滅失業是辦不到的。只有保證自由市場經濟機制的作用,讓經濟從國家干預造成的破壞中恢復起來,經濟本身才能產生自動吸收就業的力量,久而久之,除那些實在沒有就業能力的人外,一部分失業者總會找到工作。
這一時期,供應學派(supply-side economics)也對凱恩斯主義只重經濟的需求方而忽視供應方提出了批評。這一學派的基本觀點是:生產的增長始終取決於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而生產要素的供應和利用取決於自由市場的調節。該派特別強調應重視薩伊定律(Say's Law),即「供給自行創造需求」,政府不應刺激需求,而應把供給放在首位。凱恩斯主義採取的大幅度擴張和緊縮貨幣流通量的做法,只能使市場受到更大的衝擊,難以發揮正常的調節經濟的機能,從而使通貨膨脹和失業更加難以控制,因此,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完全沒有必要。在具體政策上,供應學派主張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穩定貨幣供應量,尤其是通過大規模減稅來刺激供給。
貨幣主義雖然產生於大西洋的彼岸——美國,但在大西洋的這一邊——英國卻有著良好的土壤。1968年,英國財政部官員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們召開了一次聯席會議,從這次會議開始,貨幣主義主張在英國逐漸盛行。但直到1976年,官方的思想還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政府對經濟形勢判斷的方式以及它所採用的措施,與以前沒有太大區別。人們只是對政府干預不抱幻想,承認這種干預不會達到假定的目標,從而更大地傾向於市場力量罷了。
對英國的貨幣主義來說,1976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代。卡拉漢在這一年指出:「我們總是想,只要採用減稅和增加開支的辦法就可以走出衰退和增加就業,我坦率地告訴你們,這種選擇已不再存在了,而且即使當它存在時它也是起了對經濟注入通貨膨脹的作用,而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平均失業水平就增長,隨著更高通貨膨脹而來的是更高的失業,這是過去30年的歷史……對通貨膨脹條件下實行需求管理的難度是人們普遍承認的,需求管理的基礎是對供給自行創造需求這一主張的否定,而70年代以來發生的情況又否定了相反的主張,即需求自行創造供給。」是年工黨政府確定了貨幣目標。貨幣目標的確立,表明就業政策受到貶低。不過,在1974-1979年,工黨政府沒有明確放棄就業政策,只是沒有採取減少失業的強力措施,並且確定的貨幣目標是年度目標而不是長期目標。柴契爾夫人上台執政後,貨幣主義和供應學派才成為英國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
從20世紀英國經濟政策的演變來看,鐘擺不斷地擺動:從自由放任到國家干預再到減少干預,從平衡預算到赤字財政再到平衡預算,從貨幣政策到財政政策再到貨幣政策,所有這些變化都是不同理論指導下的不同政策選擇,從中可以看出經濟理論對經濟政策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