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英國通史(全六冊)> 第二篇 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 第一章 七國爭霸

第二篇 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 第一章 七國爭霸

2024-10-09 04:04:25 作者: 錢乘旦

  自公元5世紀中葉起,盎格魯-撒克遜人大規模入居不列顛,這一過程大約持續了150年之久。盎格魯-撒克遜人包括古代日耳曼人的三個分支,即朱特人(Jutes)、盎格魯人(Angles)和撒克遜人(Saxons)。朱特人最初居住在萊茵河(the Rhine)下游地區,他們與羅馬文明有一定接觸,有著不同於英格蘭其他地區的獨特文化,其古代的法典制度和耕作制度與法蘭克人(Franks)比較接近。5世紀中葉,朱特人入居不列顛,初到不列顛的朱特人主要分布於肯特(Kent)、懷特島(Isle of Wight)及西撒克遜(West Saxon)地區,他們建立了肯特王國(Kent)。盎格魯人來自朱特人和撒克遜人祖居地之間的盎格爾恩(Angeln),即今天的什勒斯維希地區(Schleswig),他們遷徙至不列顛島上後逐漸形成了東盎格魯人(East Angles)、中盎格魯人(Middle Angles)、麥西亞人(Mercians)、諾森伯里亞人(Northumbrians)以及其他的盎格魯人部落,盎格魯人建立的國家主要有東盎格利亞(East Anglia)、麥西亞(Mercia)和諾森伯里亞(Northumbria)。撒克遜人來自古撒克遜地區,即今天的霍爾斯坦(Holstein)地區,他們遷徙至不列顛後逐漸分成三支:南撒克遜人(South Saxons)、西撒克遜人(West Saxons)和東撒克遜人(East Saxons),他們建立的王國主要有蘇塞克斯(Sussex)、威塞克斯(Wessex)和埃塞克斯(Essex)。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是日耳曼部落中兩個有較強聯繫的分支,他們遠離羅馬文明,野蠻好鬥。5世紀之前英國被稱為不列顛,盎格魯-撒克遜人到來之後才稱為英格蘭,意為盎格魯人的土地。

  

  5至6世紀遷居到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正處於軍事民主制時代,他們在英格蘭建立了眾多的部落小國,最初似乎有三十多個,其中很多由軍事首領控制。這些小國在持續的紛爭中或壯大崛起、或衰落毀滅,至6世紀末,亨伯河(the Humber)以南至少存在十幾個國家,其中最主要的國家為:肯特、蘇塞克斯、埃塞克斯、威塞克斯、麥西亞、諾森伯里亞和東盎格利亞等七國。除以上七國外,還有林賽(Lindesy)、赫威塞(Hwicce)、麥肯賽特(Magonsaete)、中盎格利亞(Middle Anglia)、米德爾塞克斯(Middlesex)和薩里(Surrey)等小國,這些小國的輪廓和歷史並不太為人所知,它們最初都是獨立的部落王國,有些還曾在混戰中嶄露頭角,如米德爾塞克斯。多數小國成了大國爭霸的犧牲品,它們淪為大國的附屬國、或被大國兼併,原來的統治者也逐漸變成大國統治者的附屬王(subking)、或方伯(ealdorman)。自6世紀末至9世紀後期,這些國家時戰時和,輪轉起落,譜寫了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七國爭霸的歷史。

  肯特是盎格魯-撒克遜諸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據英格蘭史學之父比德(Bede)的記載,5世紀中葉,肯特的不列顛王為了防禦皮克特人(Picts)和蘇格蘭人的入侵,邀請朱特人幫忙,朱特人首領亨吉斯特(Hengist)和霍薩(Horsa)兩兄弟率眾部落民乘船前往肯特。在肯特登陸後,這些朱特人先打敗了皮克特人,接著又推翻了不列顛王,建立了肯特王國。有人認為肯特這一地名就是朱特人這一族名的變音。有關朱特人入居的歷史過於久遠,多流於傳說,在英國的古詩里,亨吉斯特被描寫成朱特人的軍事首領。

  6世紀後期肯特開始稱霸,埃塞爾伯特(Ethelberht,560-616年在位)是《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s)中第三個被稱為「布雷特瓦爾達」(Bretwalda)即「不列顛統治者」的王。在他統治時期,其霸權範圍一直擴展至亨伯河以南地域,亨伯河以南諸王國均承認其霸主地位。埃塞爾伯特統治肯特56年,「霸權長達30年之久」。埃塞爾伯特也是早期英國教會史上的著名人物,公元597年,埃塞爾伯特在其首都坎特伯雷(Canterbury)接待了羅馬教皇大格雷戈里(Gregory I)派出的傳教使節奧古斯丁(Augustine),後來他在奧古斯丁的影響下接受了基督教洗禮。埃塞爾伯特是盎格魯-撒克遜諸王國中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王,肯特也是第一個接受基督教的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埃塞爾伯特的霸主地位還表現在對其他王國的影響上,埃塞爾伯特的妹妹嫁給了埃塞克斯國王塞勒德(Sledd),塞勒德家族能夠獲得東撒克遜的統治權,與埃塞爾伯特的影響分不開。在埃塞爾伯特的影響下,埃塞克斯在塞勒德的兒子薩博特(Sabert,604——?年在位)的統治時期皈依了基督教。埃塞爾伯特也能對東盎格利亞施加影響,該國國王雷德沃爾德(R?dwald,?——627年在位)是他的另一個外甥,埃塞爾伯特也說服雷德沃爾德放棄異教信仰,皈依基督教。埃塞爾伯特還制定了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埃塞爾伯特法典》(The Laws of Ethelberht),這是一部按照羅馬方式制定的成文法,西方學者認為該法典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肯特王國已經進入了歐洲較先進的日耳曼王國的行列」。

  埃塞爾伯特之後,肯特王國的勢力逐漸衰退,不斷受到其他盎格魯-撒克遜王國的干涉和入侵。最初的威脅來自諾森伯里亞,諾森伯里亞王埃德溫(Edwin,616-632年在位)、奧斯瓦爾德(Oswald,634-642年在位)、奧斯維(Oswiu,642-670年在位)相繼稱霸不列顛達50多年。664年,奧斯維曾試圖干涉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

  自7世紀後半期始,肯特王國經常遭受麥西亞和威塞克斯的入侵,直至其被瓜分和征服。676年,為了加強自身霸權以及消除肯特在薩里和倫敦的勢力,麥西亞王埃塞爾雷德(Ethelred,675-704年在位)入侵肯特,劫掠蹂躪了羅切斯特(Rochester)主教區,致使該主教區廢棄了很長一段時間。7世紀80年代,來自威塞克斯的入侵致使肯特近乎滅國。686年,威塞克斯王卡德瓦拉(C?dwalla,685-688年在位)和其弟穆爾(Mul)入侵肯特,推翻了肯特王埃德里克(Eadric,685-687年在位)的統治,穆爾成為東肯特王(686-687年在位),肯特王國淪為威塞克斯的附屬國。687年,肯特人起來反抗,燒死了穆爾及其十二位隨從。卡德瓦拉再次入侵,征服肯特;694年肯特與威塞克斯達成妥協,肯特人為燒死穆爾事件向威塞克斯償付三萬便士。8世紀,肯特的主要威脅來自麥西亞。埃塞爾伯特二世(EthelberhtⅡ,725-767年在位)和埃德伯特(Eadberht,725-762年在位)統治時期,肯特受控於麥西亞王埃塞爾鮑德(Ethelbald,716-757年在位)。埃塞爾鮑德曾干預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他讓一位麥西亞人做了坎特伯雷大主教。此外,原屬肯特的倫敦也為麥西亞所控制。麥西亞王奧法(Offa,757-796年在位)統治時期,東、西肯特王皆向奧法臣服,遵從其權威,當時肯特王封授土地,需要徵得奧法的同意。奧法最初並未直接統治肯特,他讓東、西肯特王埃格伯特二世(EgbertⅡ,764-785年在位)和希爾伯特(Heahbert,764-765年在位)做他的附屬王共治肯特;至772年,奧法開始直接統治。776年,埃格伯特二世領導肯特人反抗奧法的統治,肯特軍在奧特福德(Otford)打敗麥西亞軍隊,778年肯特甚至贏得獨立。785年,肯特再次被麥西亞征服。奧法去世後,肯特人爆發了反抗麥西亞的起義,也曾贏得短暫獨立,但很快被麥西亞軍隊鎮壓。798年,麥西亞王琴伍爾夫(Cenwulf)蹂躪肯特,俘獲了肯特王埃德伯特·普蘭(Eadberht Praen,796-798年在位),砍其雙手,弄瞎其雙眼,並帶回麥西亞。基內伍爾夫讓自己的弟弟卡斯雷德(Cuthret,798-807年在位)作為附屬王統治肯特。此後,麥西亞王大都以王族成員充附屬王的形式來統治肯特,直至825年。肯特人也曾多次起來反抗麥西亞的統治,823-825年間就發生過較大規模的起義。

  825年,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Egbert,802-839年在位)驅逐了統治肯特的麥西亞附屬王貝爾德雷德(Baldred,823-835年在位),肯特被威塞克斯王國征服。接著,肯特與蘇塞克斯、薩里、埃塞克斯等皆成為威塞克斯的附屬國。858年,肯特最終併入威塞克斯。

  東盎格利亞是盎格魯人於5世紀末建立的一個王國,其領土範圍大體相當於現在英國的諾福克郡(Norfolkshire)和薩福克郡(Suffolkshire),該王國大片土地都被沼澤地包圍,處於比較有利的防禦位置,這可能是東盎格利亞王國在6世紀末成為盎格魯-撒克遜強國之一的重要因素。

  有關該王國的早期歷史很模糊,第一位出現在教會史上的東盎格利亞著名君主是雷德沃爾德(R?dwald,?——627年在位),他的父親是泰提(Tytil),祖父是伍法(Wuffa),因為伍法的原因,東盎格利亞諸王也被稱為伍芬斯(Wuffingas)。雷德沃爾德是肯特王埃塞爾伯特的外甥,早期他一直在埃塞爾伯特的蔭蔽下實施統治,在其舅父的影響下,雷德沃爾德皈依了基督教。埃塞爾伯特去世後,雷德沃爾德成為南英格蘭的霸主。雷德沃爾德曾插手諾森伯里亞內政,當時諾森伯里亞的兩個小王國貝尼西亞(Bernicia)與德伊勒(Deira)發生戰爭,貝尼西亞王埃塞爾弗里斯(Ethelfrith)追捕德伊勒王埃德溫(Edwin),雷德沃爾德給埃德溫保護和支持。雷德沃爾德先是在德伊勒和麥西亞邊境的一場戰役中打敗了埃塞爾弗里斯,接著他又幫助埃德溫登上諾森伯里亞王位。7世紀40年代,東盎格利亞與麥西亞因為爭奪對東米德蘭(East Midlands)的控制權爆發戰爭,麥西亞王彭達(Penda,626-655年在位)率軍入侵東盎格利亞,國難當頭之時,因篤信基督教早已遜位並隱居修道院的東盎格利亞王西格伯特(Sigeberht,630——?年在位)從修道院還俗,他與當時的埃格里克王(Ecgric)共率東盎格利亞士兵對抗麥西亞人,最後雙雙殞命沙場。7世紀50年代以後,來自麥西亞的威脅進一步加劇。麥西亞王彭達再次入侵東盎格利亞,當時正值安納王(Anna,653-654年在位)統治時期,麥西亞軍隊蹂躪了東盎格利亞,毀壞了位於諾福克郡伯格堡(Burgh Castle)的修道院。安納王被驅逐,後返回復位,但麥西亞再次入侵,安納王被殺。彭達讓自己的兒子皮達(Peada)統治東米德蘭;安納的弟弟埃塞爾赫(Ethelhere,653-655年在位)繼承東盎格利亞王位,他向彭達稱臣。兩年後,埃塞爾赫起兵反抗麥西亞,兵敗而死。

  8世紀90年代,麥西亞王奧法征服東盎格利亞。東盎格利亞王埃塞爾伯特(Ethelberht,779-794年在位)曾領導反抗奧法的起義,結果兵敗,埃塞爾伯特被奧法處死。奧法去世後,東盎格利亞曾獲得短暫獨立,但最終還是被麥西亞征服,東盎格利亞再次淪為麥西亞的附屬國。

  825年,在威塞克斯的支持下,東盎格利亞人發動了反抗麥西亞的起義,這次起義雖然使東盎格利亞擺脫了被麥西亞人統治的命運,但又淪為威塞克斯的附屬國。東盎格利亞王國的最終命運與維京人(Vikings)入侵密切相關,865-866年冬季,維京人曾入境東盎格利亞過冬,當時正值埃德蒙王(Edmund,855-869年在位)統治時期。869年,維京人再度入侵,他們在東盎格利亞王國大肆蹂躪,摧毀所經之地的修道院,殺死埃德蒙王,征服了整個東盎格利亞。9世紀70年代,根據阿爾弗雷德與丹麥首領古思倫(Guthrum)簽訂的《韋德莫爾條約》(Wedmore Truce),東盎格利亞成為丹法區(Danelaw)的一部分。917年,「長者」愛德華(Edward the Elder,899-924年在位)收復東盎格利亞,此後東盎格利亞成為英格蘭的一個伯爵領。

  埃塞克斯(Essex)意為東撒克遜人(East Saxons)居住的地方,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最早的入居地之一,5世紀早期,東撒克遜人就日漸遷居於這裡。埃塞克斯王國建立於6世紀,其主要疆域包括埃塞克斯郡(Essexshire)、米德爾塞克斯郡(Middlesexshire)、赫特福德郡(Hertfordshire)東南部地區、薩里(Surrey)地區及倫敦。東撒克遜王族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塞勒德王(587-604年在位),他是東撒克遜王室譜系表上的第一代王,肯特王埃塞爾伯特的妹妹芮克拉(Ricula)是他的王后。

  早期的埃塞克斯王國受制於肯特王埃塞爾伯特,第二代埃塞克斯王薩博特(Sabert,604——?年在位)是肯特王埃塞爾伯特的外甥,當時的倫敦雖屬薩博特統轄,但卻被埃塞爾伯特控制,埃塞爾伯特還在那裡建立了第一個聖保羅教堂。薩博特一直在其舅父的庇護下實施統治,直至埃塞爾伯特去世。616年,埃塞克斯人起來反對薩博特,主要是因為不滿肯特的干涉並且反對基督教信仰,早期的埃塞克斯王國為多神異教信仰,在肯特王埃塞爾伯特影響下皈依了基督教。此後,埃塞克斯王國曾一度恢復異教信仰,至653年,在諾森伯里亞王奧斯維(Oswiu)的影響下,埃塞克斯才再度回歸基督教。

  自第三代王即薩博特的兒子們開始至第八代王,埃塞克斯大多實施多王共治。第三代是三王共治,第四代、第五代是一王統治,第六代、第七代和第八代皆為兩王共治。這些共治王的地位並非完全一樣,力量強大的王居於相對的主導地位,如第七代王賽比(S?bbi)是一位強勢國王,他與西格希爾(Sigehere)共治埃塞克斯。賽比在位時間約30年,他使自己的兩個兒子西格赫爾德(Sigeheard)和斯韋弗里德(Swaefred)承襲王位,成為第八代共治王,還讓另一個兒子斯韋夫赫德(Swaefheard)成為肯特王。

  多王共治是埃塞克斯政治制度的一個特色,這種制度不僅意味著埃塞克斯的多重王權,同時也意味著持續的衝突和動盪。在賽比與西格希爾共治時期,這兩個王在各自勢力範圍內實施不同的政策,如664年賽比統治下的人信奉基督教,而西格希爾統治下的人則堅持異教信仰。內部衝突也為外來干涉提供了機會,因為他們可以利用東撒克遜共治王之間的矛盾尋求各自的支持力量。7世紀後半期,共治王賽比和西格希爾就曾深陷麥西亞與威塞克斯爭奪肯特的漩渦之中,西格希爾站在威塞克斯王卡德瓦拉(C?dwalla,685-688年在位)一邊,在卡德瓦拉的支持下,西格希爾曾征服肯特,做了西肯特王,與卡德瓦拉的弟弟穆爾共治肯特;賽比則站在麥西亞王一邊,這是他的一貫立場。686年,穆爾被殺,肯特人造反。688年,在麥西亞王的支持下,賽比的兒子斯韋夫赫德取代西格希爾成為西肯特王。

  總體來看,埃塞克斯王國沒有像其他盎格魯-撒克遜王國那樣出現過強大的霸主,儘管在某一時期,埃塞克斯曾經擴張至中撒克遜地區(Middle-Saxons),甚至在短期內還曾占領過肯特王國的部分地區。

  7世紀後半期至8世紀早期,埃塞克斯屈從於麥西亞霸權,埃塞克斯諸王在赫特福德郡和米德爾塞克斯郡封授土地的時候要承認麥西亞王的領主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716年。在麥西亞王埃塞爾鮑德(Ethelbald,716-757年在位)統治時期,中撒克遜地區已經完全為麥西亞所控制,埃塞爾鮑德及其後的奧法王都能在赫特福德郡和米德爾塞克斯郡地區自由封授土地。埃塞克斯發行的貨幣也能反映出麥西亞對埃塞克斯的影響:埃塞克斯貨幣的正面是一隻站立的鳳凰,這是埃塞克斯自身的特徵;貨幣反面是一個狼頭,這個圖案來自麥西亞王埃塞爾鮑德。貨幣雖為埃塞克斯發行,但要經麥西亞王埃塞爾鮑德許可才行。

  8世紀時,儘管經常處於麥西亞的霸權之下,埃塞克斯仍能作為一個獨立王國倖存下來。至奧法去世時,麥西亞周邊的幾個小國都沒有王了,但東撒克遜王卻一直存在,當然,有些時候他們已經被削弱到軍事首領(dux)的地位。對於埃塞克斯的長期獨立,有西方學者認為「可能與東撒克遜諸王及教會人士能夠掌控複雜局勢的能力有關」。

  埃塞克斯王國最終由威塞克斯吞併,825年,埃塞克斯、蘇塞克斯、肯特以及薩里皆歸附於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埃塞克斯成為威塞克斯的屬國,由埃格伯特的兒子埃塞爾伍爾夫(Ethelwulf,839-855年在位)統治。後根據《韋德莫爾條約》,埃塞克斯淪為丹法區的一部分,至917年由「長者」愛德華收復。

  蘇塞克斯王國是盎格魯-撒克遜七國中版圖最小的一個,其領土範圍約為今天英國東南威爾德地區(Weald)南部。蘇塞克斯王國也是盎格魯-撒克遜諸國中歷史記載最少的一個,與該國有關的記敘很貧乏,只能根據其他國家的歷史記載來追溯其大致的脈絡。

  蘇塞克斯的立國者是撒克遜人的首領埃爾(Alle,477-514年在位),立國時間為5世紀後半期。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477年,埃爾和他的三個兒子率領三條船來到不列顛,到達今天蘇塞克斯南部的一個地方,在那裡殺死了許多不列顛人。485年,埃爾在米爾克雷茲伯納溪流岸邊附近同不列顛人作戰。491年,埃爾與另一位首領包圍了今蘇塞克斯東南沿海佩文西(Pevensey)附近羅馬安德希達堡壘所在地的不列顛人,將他們全部殺死。埃爾數次打敗不列顛人,曾一度確立起短暫的軍事霸權,他是《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記載的第一位霸主。埃爾去世後,傳位於其子斯薩(Sisa,514-589/590年在位),斯薩為王76年。

  至7世紀後半葉,蘇塞克斯王國還是異教多神信仰,直至約克主教威爾弗里德(Wilfrid)來該國傳教,蘇塞克斯民眾才接受了基督教。685-688年,威塞克斯國王卡德瓦拉征服蘇塞克斯,蘇塞克斯王阿德爾瓦茨戰死沙場,蘇塞克斯的兩個王子被征服者俘虜後殺害,他們是在臨刑前接受了基督教洗禮。在卡德瓦拉之後的伊尼王(Ine)統治期間,蘇塞克斯繼續臣服於威塞克斯。

  771年,麥西亞王奧法將包括蘇塞克斯王國在內的鄰國征服,蘇塞克斯的末代國王成了奧法的附屬王。自771-825年,蘇塞克斯一直處於麥西亞的統治下。825年,蘇塞克斯與其他幾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皆被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徵服。

  麥西亞是盎格魯-撒克遜七國中實力最雄厚,版圖最大的王國,它的疆域囊括了今天英格蘭中部各郡,國境綿長,與其餘六國及威爾斯都有交界。麥西亞是盎格魯人建立的王國,立國時間為585年,立國者是塞奧達(Creoda),他是彭達王(Penda,626-655年在位)的祖父。麥西亞人最初聚居於特倫特河(the Trent)南岸,後不斷擴張,655年,彭達曾以特倫特河為界將麥西亞分成北麥西亞和南麥西亞。自669年起,麥西亞的主教坐堂就設在在特倫特河南岸的利奇菲爾德(Lichfield),麥西亞王的活動中心、即王家莊園和雷普頓(Repton)修道院亦在附近。「麥西亞人」(Mercians)意為「邊民」或者「居住在邊界的人」,自入居不列顛至7世紀早期,麥西亞人一直生活在盎格魯-撒克遜人與不列顛人之間的區域,因為臨近不列顛人的邊界,所以才有了「麥西亞人」的稱謂。

  麥西亞的擴張始於賽奧達的孫子彭達(Penda,626-655年在位),彭達極具軍事天賦,在他統治時期,麥西亞不斷與北面、南面及東面的諾森伯里亞、威塞克斯以及東盎格利亞發生戰爭。除此之外,麥西亞還不斷蠶食它西面的不列顛人王國。7世紀後半期,麥西亞的土地擴張很快,此時的麥西亞邊界已不再限於特倫特河南岸,該河流域的廣大土地要麼為麥西亞所有,要麼成為麥西亞的勢力範圍。如在麥西亞與諾森伯里亞之間至少有皮克賽特(Pecsate)、林賽等20個地方政權屬於麥西亞的勢力範圍,這些政權占地面積較小,約在300-1200海德(hide)之間,統稱中盎格利亞(Middle Anglia);麥西亞與威塞克斯之間的赫威塞(Hwicce)、漢德里克(Hendrica)等小國也依附於麥西亞。對於這些地區,彭達大多派其兒子或其他王室成員實施統治,他的兒子皮達就是其中之一。彭達的影響力可通過他對這些附屬國軍隊的號令權反映出來,如在溫沃伊德(Winwaed)戰役中就有30位首領(duces)隨其作戰,此外還有東盎格利亞、諾森伯里亞的德伊勒王國,以及一些不列顛人王國的軍隊。彭達時期,麥西亞的擴張進展甚大,但諾森伯里亞隨後崛起,使彭達無法在擴張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諾森伯里亞王奧斯瓦爾德(Oswald,634-642年在位)及東盎格利亞王安納(Anna,653-654年在位)遏制了他的稱霸野心。655年,諾森伯里亞的奧斯維王入侵麥西亞,彭達死於戰場。彭達統治麥西亞達30年之久,他去世時,麥西亞還沒有接受基督教,所以彭達是一位「異教」霸主。

  彭達的兒子伍爾夫希爾(Wulfhere,658-675年在位)統治時期,麥西亞已經開始基督教化。和其父彭達一樣,伍爾夫希爾也為爭奪亨伯河以南的霸權經常與周邊的盎格魯-撒克遜諸國發生戰爭。674年,伍爾夫希爾率兵入侵諾森伯里亞,結果失敗,被迫向諾森伯里亞臣服納貢。

  麥西亞在埃塞爾鮑德(Ethelbald,716-757年在位)和奧法(Offa,757-796年在位)統治時期,疆域得到很大的擴展,幾乎亨伯河以南的所有王國都向其臣服。741年,從前獨立的麥肯賽特(Magonsaete)、米爾德弗里特(Mildfrith)等皆歸附於麥西亞,埃塞爾鮑德委派麥西亞貴族進行統治。埃塞克斯將倫敦、米德爾塞克斯(Middlesex)以及赫特福德郡的控制權轉給麥西亞。埃塞爾鮑德和奧法經常在赫威塞封授土地和授予爵位,赫威塞統治者向麥西亞王承認其附屬地位,中盎格利亞地區成為麥西亞王國的一部分,奧法稱赫威塞王為「我的附屬王,我的方伯」。

  8世紀,麥西亞的擴張遭遇了強勁的對手威塞克斯,雙方為爭奪伯克郡地區(Berkshire)的庫克漢姆修道院(Cookham)曾多次發生衝突。7世紀晚期,伯克郡地區原為威塞克斯所有,8世紀時,該地被埃塞爾鮑德奪得,他將庫克漢姆修道院贈與坎特伯雷教會。埃塞爾鮑德去世時,威塞克斯王基內伍爾夫(Cynewulf)又將其奪回。至779年,庫克漢姆修道院又回到奧法手中。此時期的麥西亞與威塞克斯旗鼓相當,誰也占不到更多的便宜,所以才有庫克漢姆修道院的多次易手。

  奧法統治時期,麥西亞霸權達至鼎盛,他被尊為「盎格魯人之王」,英格蘭南部諸王國皆向其臣服。奧法最主要的功績是征服肯特王國和蘇塞克斯王國。764年,奧法征服肯特,肯特王成為他的附屬王,「奧法以僕從之禮待之」。此後,除776-778年外,肯特一直處於奧法控制下;785年後,奧法開始直接統治肯特。770-771年間,奧法征服了蘇塞克斯。奧法還將麥西亞的勢力擴張至東盎格利亞,790年,奧法入侵東盎格利亞,794年,他下令處死東盎格利亞王埃塞爾伯特(Ethelberht,779-794年在位)。790年,奧法在東盎格利亞的鑄幣廠鑄造貨幣,至其統治結束時,奧法在坎特伯雷、羅切斯特(Rochchester)、倫敦以及東盎格利亞、伊普斯威奇(Ipswich)等地都鑄造了貨幣,他還是第一個將名字鑄在麥西亞貨幣上的國王。以上史實不僅彰顯了奧法的霸權,也能反映出該時期麥西亞貿易繁盛的事實,因為控制倫敦和肯特使得麥西亞與法蘭克王國的貿易聯繫更加便利了。

  8世紀後半葉,奧法在麥西亞王國的西部修建了著名的奧法大堤(Offa's Dyke),這是一項龐大的土石方工程,主要是為了抵禦威爾斯人的侵擾。該大堤從切普斯托(Chepstow)附近的塞文河(the Severn)起,一直延伸至迪河(the Dee)河口灣,全長270公里,從一側海洋到另一側海洋,在英格蘭和威爾斯之間構成一條連綿不斷的壁障。奧法大堤的修建完全表明了「奧法所掌握的巨大資源」。

  為確保麥西亞的霸權地位,麥西亞王以的新方式提升麥西亞王權的尊嚴。埃塞爾鮑德和奧法意識到他們在南英格蘭的主導地位,除了讓那些附屬王遵從他們的權威外,他們還使用了新稱謂,如埃塞爾鮑德和奧法都在法律文件中稱自己為「不列顛王」(Decus Britanniae)。從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寫給奧法的信件中也可表明奧法的獨特地位,查理曼稱奧法為「最親的兄弟」,以表明他們處於同等地位。787年,奧法以隆重的基督教儀式冊封他的兒子埃格弗里斯(Egfrith,796-796年在位)為麥西亞王。至奧法統治結束時,麥西亞已經囊括了從泰晤士河至亨伯河之間的絕大部分土地。奧法直接控制了東盎格利亞、肯特、蘇塞克斯,而且他還迫使威塞克斯和諾森伯里亞對其保持臣服關係。

  埃格弗里斯統治時間很短,他死後麥西亞王族因爭奪王位而發生內戰,當時競爭王位的有三個家族,最終琴伍爾夫(Cenwulf,796-821年在位)勝出。琴伍爾夫不失為一位有作為的國王,他基本上保住了奧法時期的擴張成果,比如肯特和蘇塞克斯。至琴伍爾夫統治末期,因為教俗關係惡化,麥西亞發生政治動盪。琴伍爾夫與坎特伯雷大主教伍爾弗雷德(Wulfred)因為麥西亞修道院的所屬權問題發生了爭執,像奧法一樣,琴伍爾夫也聲稱自己是肯特王國的繼承者,並以此為據控制了里卡爾佛(Reculver)和薩尼特(Thanet)的教堂和修道院。而坎特伯雷大主教伍爾弗雷德正急於按照加洛林王朝的方式實施教區改革,他堅決反對世俗國王對教會的所有權,聲稱所有教區都應該置於他的管轄之下。琴伍爾夫於是停止伍爾弗雷德的教職,伍爾弗雷德大主教轉而支持琴伍爾夫的弟弟切奧爾伍爾夫(CeolwulfⅠ,822-823年在位),切奧爾伍爾夫在修道院所屬權問題上與大主教達成和解,然後在大主教的支持下登上王位。切奧伍爾夫統治不久,也與坎特伯雷大主教因為麥西亞修道院的所屬權問題發生爭執,823年,麥西亞再次上演王位爭奪戰,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支持下,伯恩伍爾夫(Beornwulf,823-826年在位)發動政變,奪得王位。

  9世紀,麥西亞由盛轉衰,其霸權地位最終為威塞克斯取代。麥西亞的政治動盪給了威塞克斯王國崛起的機會。802年,威塞克斯擺脫了麥西亞的控制。825年,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在威爾特郡(Wiltshire)的埃倫登(Ellendun,現名勞頓)附近贏得了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大敗麥西亞王伯恩伍爾夫。接著,威塞克斯軍入侵肯特,驅逐了統治肯特的麥西亞附屬王貝爾德雷德(Baldred,823-825年在位),埃格伯特吞併肯特、薩里、蘇塞克斯以及埃塞克斯等地區。826年,東盎格利亞也趁機擺脫了麥西亞的控制權。

  威格拉夫(Wiglaf,827-840年在位)統治時期,麥西亞分裂為兩部分。829年,威塞克斯王埃格伯特再次入侵麥西亞,麥西亞被迫承認威塞克斯的宗主地位。此後,威塞克斯控制了麥西亞南部地區,威格拉夫及其繼承人以附屬王的身份統治麥西亞的腹地以及伯克郡泰晤士河以南的地區。伯格雷德時期(Burgred,852-874年在位),麥西亞與威塞克斯的埃塞爾伍爾夫締結協定,伯克郡(Berkshire)併入威塞克斯,由麥西亞人擔任郡長,兩個王國發行通用貨幣,共同對抗威爾斯人。

  維京入侵是摧垮麥西亞的最後一根稻草。868年,維京大軍進入諾丁漢(Nottingham);872年,維京人進入倫敦;873年,維京人進入林賽;874年,維京大軍侵入雷普頓(Repton),雷普頓位於麥西亞的中心,是埋葬麥西亞王以及王儲們(Athelings)的地方。是年,伯格雷德(Burgred,852-874年在位)被驅逐,避難於羅馬,麥西亞臣服於維京人。後根據威塞克斯和維京人的和約,麥西亞東部地區成為丹法區的一個組成部分,西部地區則為威塞克斯的阿爾弗雷德大王(Alfred the Great)控制,成為威塞克斯王國的一個伯爵領地,至此,麥西亞王國的歷史宣告結束。

  諾森伯里亞是盎格魯人建立起來的盎格魯-撒克遜王國,主要由貝尼西亞(Bernicia)和德伊勒(Deira)兩個王國組成,又兼併和吸收了周邊的克爾特小王國。這兩個王國以蒂斯河(the Tees)為界,貝尼西亞的疆域範圍包括今天的東蘇格蘭、英格蘭的伯維克(Berwick)、羅克斯堡(Roxburgh)、東諾森伯里亞以及達勒姆(Durham)地區,其核心大致為泰恩河(the Tyne)流域。德伊勒的疆域範圍包括今天英格蘭約克郡的北部和東部地區,其核心在約克郡東部。

  諾森伯里亞的王族可以溯源至5世紀,據記載,貝尼西亞王族中最先來到不列顛的人叫歐薩(Oessa),他是埃達王(Ida,547-559年在位)的祖父。他的孫子埃達率眾征服了當地的不列顛人,在同其他盎格魯-撒克遜軍事首領的競爭中獲勝後,於547年自立為貝尼西亞王。比較準確的貝尼西亞歷史開始於埃達的孫子埃塞爾弗里斯(Ethelfrith,592-616年在位),他也是其統治時間能夠確切考證的第一位貝尼西亞王。通常認為德伊勒王國建立的時間要早於貝尼西亞,大約在5世紀上半葉,一位叫塞米爾(S?mil)的盎格魯-撒克遜首領率眾征服了德伊勒的不列顛人,他是德伊勒埃爾王(Alle)的先祖。埃爾是第一位確切知道其名字的德伊勒王,597年,奧古斯丁使團到達不列顛的時候,正值他統治德伊勒。埃爾是埃德溫王(Edwin,616-633年在位)的父親,埃德溫是第一位其統治時間能夠確切考證的德伊勒王。

  7世紀,貝尼西亞與德伊勒曾有過短暫聯合,貝尼西亞王埃塞爾弗里斯(Ethelfrith,592-616年在位)是第一位將貝尼西亞和德伊勒聯合在一起的王。604年,埃塞爾弗里斯入侵德伊勒,驅逐了埃爾的兒子埃德溫,他將兩個王國合併為諾森伯里亞王國,並開始向蘇格蘭擴張。不過,被他驅逐的埃德溫來到當時的霸主——東盎格利亞王雷德沃爾德(R?dwald)的王廷避難,這次避難成了埃德溫的命運轉折點,雷德沃爾德王不僅為埃德溫提供保護,而且還幫助他奪回王位。616年,雷德沃爾德在戰場上殺死了埃塞爾弗里斯,在雷德沃爾德的支持下,埃德溫成為貝尼西亞和德伊勒共同的王。這次流亡經歷不僅使埃德溫和雷德沃爾德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而且還使他在雷德沃爾德的影響下皈依了基督教。

  埃德溫是當時盎格魯-撒克遜諸王中的佼佼者,以公義治國。據傳,埃德溫在位期間,王國境內偃然有序,婦孺可以在路上攜帶黃金,不會有搶劫的危險。雷德沃爾德去世後,埃德溫繼其後成為霸主。633年,埃德溫對抗由威爾斯的格溫尼德(Gwynedd)王國的卡德瓦隆王(Cadwallon)和麥西亞的彭達王聯合組成的大軍,被卡德瓦隆殺死在戰場上。埃德溫死後,貝尼西亞和德伊勒的聯合也宣告結束,埃塞爾弗里斯的兒子恩弗里斯(Eanfrith,633-634年在位)統治貝尼西亞,埃德溫的堂弟奧斯里克(Osric,633-633年在位)統治德伊勒。這兩位國王掌國後,都拋棄了基督教信仰,後來也都被不列顛王卡德瓦隆所殺。

  重新將兩個王國聯合起來的是奧斯瓦爾德王(Oswald,634-642年在位),他是比德筆下的第六位霸主。奧斯瓦爾德是埃塞爾弗里斯的另一個兒子,他被比德稱為「最虔誠的基督教徒」。奧斯瓦爾德早期曾被流放到蘇格蘭西南的達里亞達王國(Dalriada),他在那裡接受了基督教,在收復貝尼西亞王國和德伊勒王國之後,他把基督教引入諾森伯里亞。奧斯瓦爾德與彭達爭奪霸權,還曾入侵威爾斯。642年8月5日,奧斯瓦爾德被彭達所殺,他死後被尊為聖徒,一方面是因為他對教會的貢獻,另一方面是因為殺死他的彭達是異教徒,他便被看作是殉道者。奧斯瓦爾德在比德眼裡是最理想的君主,比德稱他為「虔誠篤信的奧斯瓦爾德王」。

  奧斯瓦爾德死後,其弟奧斯維(Oswiu,642-670年在位)即諾森伯里亞王位,他是比德筆下的第七位霸主。德伊勒王國拒不承認奧斯維的統治,由原德伊勒王族的奧斯溫(Oswine,644-651年在位)進行統治,諾森伯里亞於是再度分裂。分離出去的德伊勒很快就失去獨立地位,屈服於麥西亞的彭達王。貝尼西亞征服德伊勒的道路很曲折,長久以來一直沒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為了贏得德伊勒貴族的承認,貝尼西亞王做出很大努力,奧斯維娶原德伊勒王埃德溫的女兒為妻,從而使兩個王族的血脈結合在一起,這才使貝尼西亞的王族後裔最終贏得了德伊勒的統治權。679年,奧斯維的兒子埃格弗里斯(Egfrith,670-685年在位)將貝尼西亞和德伊勒兩個王國統一起來,通常認為這一年是諾森伯里亞王國真正的開始。兩個王國的最終聯合還與664年召開的惠特比(W hitby)宗教會議有關,該會議決定整個諾森伯里亞承認坎特伯雷主教的權威,由此結束了貝尼西亞和德伊勒在宗教方面的分裂,這對統一的諾森伯里亞王國的形成極為重要。

  7世紀,諾森伯里亞一直與麥西亞爭奪亨伯河以南的霸權,達一個世紀之久,那些位於雙方邊界間的小王國如林賽王國等成了它們爭霸的主戰場。麥西亞一直想把德伊勒從貝尼西亞分離出來,將其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在德伊勒的賽特沃爾德王(Ce thelwald,651-655年在位)統治時期,德伊勒就一度成為麥西亞的附屬國。655年,賽特沃爾德與麥西亞的彭達一起在溫沃伊德(Winwaed)戰役中對陣貝尼西亞的奧斯維,奧斯維打敗了彭達和賽特沃爾德,殺死了彭達,清除了諾森伯里亞霸權的最大競爭者,此後三年,奧斯維作為霸主直接統治麥西亞。

  8世紀,諾森伯里亞進入多事之秋,蓬勃擴張的勢頭一去不返。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王位競爭。7世紀,諾森伯里亞就存在王位競爭問題,但貝尼西亞王埃塞爾弗里斯(Ethelfrith,592-616年在位)的後代經常處於主導地位,因此王位保持相對的穩定。8世紀,該王族衰落,其他王族紛起競爭,但沒有哪一個王族能夠確立起絕對優勢。自716年奧斯雷德王(OsredⅠ,705-716年在位)去世至808年厄德伍爾夫(Eardwulf,796-808年在位)統治結束,諾森伯里亞一共有十四位王,除了琴雷德(Cenred)和奧斯里克(Osric)兩位王因為統治時期太短,其歷史模糊不清外,有六位王遭到廢黜或驅逐,四位王被謀殺,還有兩位王退位進了修道院。8世紀的諾森伯里亞王位如籃球一樣在不同王族間爭來奪去,從而引發了長期的政治動盪。

  第二個原因是財政困頓,685年埃格弗里斯在耐克坍摩爾(Nechtansmere)的失敗是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原因。埃格弗里斯和他的大部分軍隊被消滅在戰場上,結果使諾森伯里亞喪失了在北方的一些土地以及從克爾特和其他盎格魯-撒克遜小國收取貢賦的能力,而這些貢賦的喪失對諾森伯里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財政困窘還起源於對教會的饋贈,奧斯維時期,諾森伯里亞贈與教會的土地並不多;惠特比宗教會議引入了一種新的土地法概念——書田(bookland),自此教會獲得了更多的饋贈。在主教威爾弗里德(Wilfrid)的敦促下,諾森伯里亞國王賜了幾百海德的土地給教會,不過當時他們有大片新征服的土地予以補償,所以並不覺得有所謂。但自從耐克坍摩爾失敗後,土地變得匱乏,而教皇又禁止將教會土地轉為世俗所有,因此諾森伯里亞諸王日益感受到財政的困難。

  儘管8世紀不再是諾森伯里亞積極向外擴張的時代,但諾森伯里亞王還是征服了一些土地。如埃德伯特(Eadberht,737-758年在位)就被認為是諾森伯里亞的一位強大統治者,在他統治時期,諾森伯里亞不斷向北方擴張。這一時期,諾森伯里亞與法蘭克之間的交往也非常頻繁,而法蘭克的影響直接促成了諾森伯里亞後來的文藝復興。

  8世紀末,諾森伯里亞開始面對維京人的入侵。793年,維京人第一次入侵諾森伯里亞,蹂躪了林第斯法恩(Lindisfarne),諾森伯里亞舉國驚恐。9世紀,維京人入侵的規模越來越大,844年,在一次抵抗維京人的重要戰役中,諾森伯里亞拉德沃夫王(R?dwulf,844-844年在位)和很多大貴族被殺。865年,諾森伯里亞再度成為維京大軍入侵的目標;866年的萬聖節,維京大軍襲擊約克,並攻占了這座城市。867年的棕枝主日(Palm Sunday),在對抗蠻族大軍的一次戰役中,奧斯伯特王(Osberht,848-867年在位)和他的對手埃爾(Alle)聯合抗擊維京人,雙雙殞命沙場,另有八名郡長戰死。此役之後,維京人占領了諾森伯里亞南部地區,德伊勒屈從於維京人的統治,直至954年。維京人讓諾森伯里亞人繼續統治貝尼西亞,諾森伯里亞人雖然仍稱他們的統治者為王,但諾森伯里亞王的地位實際上相當於居於附屬地位的軍事首領。奧德雷德(Aldred)是最後一位被稱為諾森伯里亞國王的人,927年,他向威塞克斯的埃塞爾斯坦(Athelstan,924-940年在位)臣服。克努特(Cnut)征服整個英格蘭後,在諾森伯里亞設置了丹人伯爵,諾森伯里亞成為克努特帝國的一部分,成為統一的英格蘭的一部分,直至「長者」愛德華時代。

  最終統一六國,肇造新邦的是威塞克斯王國。威塞克斯王國的創立者是徹迪克(Cerdic,538-554年在位)。徹迪克與他的兒子金里克(Cynric,554-581年在位)先征服了漢普郡(Hampshire)以南地區,接著又征服了懷特島(Isle of Wight),538年,徹迪克始建威塞克斯王國。威塞克斯王國最初的腹地在泰晤士河谷上游,從5世紀早期開始,泰晤士河谷上游就是撒克遜人定居的中心,這裡曾發現一些國王墓地遺址,據測定時間約為6世紀末。此外,635年基內吉爾斯王(Cynegils,611-642年在位)皈依基督教後,他選擇多爾切斯特(Dorchester)作為西撒克遜教區第一個駐紮地。自徹迪克統治時起至7世紀80年代,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被稱為「格維莎斯人」(Geuissae)。

  6世紀後半期,金里克治下的威塞克斯開始以泰晤士河谷為基地向四周擴張,其擴張目標主要是不列顛人的土地。571年,金里克打敗了不列顛王古特沃夫(Cuthwulf),奪取了林伯里(Limbury)、艾爾斯伯里(Aylesbury)、本辛頓(Bensington)、埃文沙姆(Eynsham)等地。577年,金里克殺死不列顛王康梅爾(Conmail)、康迪丹(Condidan)和法林梅爾(Fairnmail),占領了格洛斯特(Gloucester)、賽倫塞斯特(Cirencester)以及巴思(Bath)等地。

  查烏林(Ceawlin,581-588年在位)統治時期,威塞克斯迎來了對外擴張的第一個高潮。查烏林是比德筆下的第二位霸主,他與蘇塞克斯的埃爾(Alle)以及肯特王國的埃塞爾伯特是同一時代的人。查烏林時期,威塞克斯兼併的主要對象仍然是不列顛人的地盤,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584年,查烏林「攻占許多(不列顛人的)村莊,虜獲無數戰利品」。

  7世紀,麥西亞成為威塞克斯爭霸的主要對手,兩個王國為控制威爾特郡(Wiltshire)北部、薩默塞特郡(Somersetshire)北部、以及格洛斯特郡南部等地區經常發生衝突。628年,威塞克斯王基內吉爾斯(Cynegils,611-642年在位)曾與麥西亞王彭達為爭奪賽倫塞斯特發生戰爭。此後,格洛斯特郡東南部的撒克遜人居住地被併入麥西亞屬國赫威塞。諾森伯里亞也成為麥西亞擴張的受害者,為了共同反對彭達霸權,威塞克斯與諾森伯里亞結成聯盟。635年,在奧斯瓦爾德的倡議下,基內吉爾斯皈依了基督教,奧斯瓦爾德娶基內吉爾斯的女兒。基內吉爾斯的兒子森瓦爾(Cenwaih,642-673年在位)統治時期,來自麥西亞的威脅更為嚴重,森瓦爾曾被麥西亞的彭達驅逐出威塞克斯,他被迫向彭達的對手東盎格利亞王安納(Anna)尋求避難,至648年,森瓦爾才再次奪回王位。661年,彭達的兒子伍爾夫希爾(Wulfhere,658-675年在位)劫掠了西撒克遜腹地阿什當(Ashdown)地區。經過浴血征戰,森瓦爾把查烏林統治時期的領土又重新聚攏起來,至7世紀60年代,森瓦爾已經控制了威爾特郡(Wiltshire),他還將伯克郡(Berkshire)的3000海德的土地賜給其族人庫特雷德(Cuthred),表明他當時是一個擁有廣大疆域的統治者。

  卡德瓦拉(C?dwalla,685-688年在位)統治時期是威塞克斯擴張的另一個高潮。卡德瓦拉是威塞克斯王族的後裔,7世紀80年代,因王朝政治鬥爭他曾被流放海外。685年,他廢黜西撒克遜王賽特汶(Centwine,676-685年在位),問鼎王位。在短短几年內,卡德瓦拉就幾乎控制了泰晤士河以南所有地區,使自己成為南撒克遜、薩里、漢普郡朱特人地區以及懷特島的統治者。685年,威塞克斯王卡德瓦拉征服蘇塞克斯,將其降為自己的藩屬。686年,卡德瓦拉和他的弟弟穆爾長驅直入肯特,肯特被征服,穆爾成為肯特王。卡德瓦拉的征服極為殘酷,據說懷特島王族的男子全部被處死,被征服的地區全都遭受蹂躪。但頗具戲劇性的是,這位殘酷的征服者僅統治了三年就放棄王位,前往羅馬受洗,於689年4月20日逝於羅馬。卡德瓦拉的統治雖很短暫,但對威塞克斯的發展卻非常重要,在他之前威塞克斯主要向西南部擴張,征服的主要目標是不列顛人的土地;卡德瓦拉推行向東擴張的政策,取得很大成效,讓威塞克斯贏得了對蘇塞克斯、肯特、薩里等地的控制權。卡德瓦拉的征服讓西撒克遜人聲威遠揚,從卡德瓦拉時代起,這些人被稱為「西撒克遜人」(West Saxons),而不是早期的「格維莎斯人」(Geuissae)。稱謂的變化,可能反映西撒克遜統治者現在能夠控制其他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而不僅是「格維莎斯人」。

  早期威塞克斯也實行多王統治,被稱為附屬王制度(subking),威塞克斯國王與數位地方附屬王共同統治,其中威塞克斯王居主導地位。這些附屬王大多是王的近親屬,如王的兒子、兄弟,也有與王關係較遠的親屬,如堂兄弟、表兄弟。他們大多因繼承而控制某一地區,附屬王的地位實際上等同於盎格魯-撒克遜後期的郡長。從588年查烏林被廢黜至673年森瓦爾(Cenwaih,642-673年在位)去世,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威塞克斯國王都能居主導地位,王國統治穩定。7世紀70年代後,附屬王勢力膨脹,割據地方,用溫切斯特主教丹尼爾(Daniel)的話說:「附屬王開始自己統治這個王國,將其分裂並以此方式統治了十年之久。"673-683年這十年中,三位威塞克斯王塞克斯伯赫(Seaxburh)、埃斯溫(Aescwine)、塞特汶(Centwine)都不能對附屬王實行有效的控制,王國分裂,政局動盪;至685年,卡德瓦拉即位,附屬王才被征服。

  卡德瓦拉的繼承者伊尼(Ine,688-726年在位)是威塞克斯歷史上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王,與其前任相比,伊尼的成就不是擴張,而是維護威塞克斯早期的擴張成果。伊尼成功地維持了對蘇塞克斯的統治,他在該地區設立了附屬王。伊尼還數次與麥西亞的賽爾雷德(Ceolred,709-716年在位)、都摩尼亞(Dumnonia)的不列顛王杰倫特(Geraint)以及埃塞克斯作戰。伊尼統治時期,威塞克斯失去了對肯特的控制,但是卻因為穆爾被殺而從肯特獲得了豐厚的補償。伊尼對於威塞克斯王權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制定了盎格魯-撒克遜歷史上另一部著名的成文法典——《伊尼法典》(The Laws of Ine)。此外,伊尼還可能啟動了郡守制度以代替附屬王的統治,在《伊尼法典》中,第一次提到郡和郡長;自伊尼之後,郡長開始在國王的法律文件或特許狀(charter)上簽名聯署。其後,威塞克斯的附屬王制度就消失了。

  伊尼之後,威塞克斯王國開始了一段衰落史,主要是因為威塞克斯碰到了麥西亞王埃塞爾鮑德(Ethelbald)和奧法這兩個強大的對手。埃塞爾赫德(Ethelheard,726-740年在位)統治時期,威塞克斯失去了對蘇塞克斯的控制權,麥西亞奪取了薩默塞特郡和威爾特郡的部分地區。752年,威塞克斯王庫特雷德(Cuthred,740-756年在位)打敗麥西亞王埃塞爾鮑德,重新奪回了上述地區。威塞克斯王基內伍爾夫(Cynewulf,757-786年在位)也經常與麥西亞的奧法就威塞克斯與麥西亞的邊界地區發生激烈的爭奪。最初,基內伍爾夫似乎還能占上風;779年,他被奧法打敗,威塞克斯失去了對伯克郡、威爾特郡北部以及巴思等地的統治權。786年,奧法再次攻入威塞克斯王國,基內伍爾夫被殺,布里特里克(Beorhtric,786-802年在位)在奧法的幫助下登上威塞克斯王位,他向奧法臣服納貢。威塞克斯的衰落還與該王國內部的政治鬥爭有關,8世紀,威塞克斯各王族因王位爭奪經常發生激烈的爭鬥,威塞克斯諸王雖然都出自金里克世系,但王位繼承並無定製,再加上會發生斷嗣絕脈、強暴奪位等情況,所以任何一個王都很難把王位嚴格限制在自己的血緣內,王室宗親、遠近旁支常因王位繼承發生內訌。伊尼王設立的郡制雖然是王權強化的一個表現,但很多郡長自身就是王室成員,所以並不能消除王族對王位的爭奪,某一個旁支因繼承權而控制了一個地區,那它就有了在未來挑戰王權的力量基礎。在8世紀的威塞克斯王國,為王者都希望長久地確立起其自家對王位的主導權,但總會面臨其他宗親、支系的威脅,所以對任何一個王族來說,要長期保持王位的主導權是非常困難的。為此,8世紀的西撒克遜國王經常被說成是在與王儲們(athelings)作戰。

  總體來看,8世紀威塞克斯王的統治重點是鞏固7世紀威塞克斯在漢普郡、懷特島以及西南部所獲得的土地,另一方面就是抵禦麥西亞的霸權。儘管8世紀的威塞克斯不得不臣服麥西亞,但它大部分時間仍然是一個獨立的王國,786年的坎特伯雷宗教會議就是在基內伍爾夫和奧法共同主辦下召開的。

  9世紀初,埃格伯特(Egbert,802-839年在位)開啟了威塞克斯歷史的新階段。埃格伯特是伊尼王的侄子,威塞克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但當時威塞克斯的王位被宗室遠親布里特里克(Beorhtric,786-802年在位)奪得,布里特里克深恐埃格伯特會奪其王位,於是將他驅逐出境,埃格伯特流亡麥西亞。789年,布里特里克娶麥西亞王奧法之女為妻,埃格伯特只好到查理曼的法蘭克王廷避難。「查理大帝厚待埃格伯特,讓他位列公卿,出入行伍。幾年之內,埃格伯特就以才略氣度聞名於歐洲各國。」威塞克斯王國和法蘭克王國的友好關係,就是在他數年避難時期建立起來的。公元802年,布里特里克去世,西撒克遜王國的賢人會議(witenagemot)一致推舉埃格伯特為王。

  埃格伯特繼位時,麥西亞幾乎已經成就了英格蘭霸業:東盎格利亞被其吞併,肯特和埃塞克斯也淪為其藩屬;北方的諾森伯里亞因為君統斷絕,正處於內亂動盪之中。所以埃格伯特王的勁敵,就是麥西亞王。823年,麥西亞的伯恩伍爾夫(Beornwulf,823-826年在位)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切奧爾伍爾夫王的統治,這次內亂給威塞克斯提供了再度稱霸的機會。825年,埃格伯特在埃倫登大敗麥西亞王伯恩伍爾夫,取得了絕對勝利。這次戰役成為盎格魯-撒克遜歷史的轉折點,麥西亞的霸主地位被摧毀,威塞克斯成為盎格魯-撒克遜最強大的王國。緊接著,埃格伯特又派大軍進入肯特,驅逐了肯特的麥西亞附屬王貝爾德雷德(Baldred,823-825年在位)。是年底,埃格伯特徵服肯特、薩里、蘇塞克斯以及埃塞克斯地區。同一年,東盎格利亞也擺脫了麥西亞的控制,隨後向埃格伯特稱臣,成為威塞克斯的藩屬。829年,埃格伯特全面征服麥西亞,為了更有效地進行統治,他讓麥西亞人威格拉夫作為附屬王為他統治麥西亞。同年,埃格伯特乘勝進攻諾森伯里亞王國,當時,諾森伯里亞王國內部為爭奪王位萁豆相煎,無力禦敵,只好束手稱臣,成為威塞克斯的藩屬。與對待麥西亞一樣,埃格伯特也通過附屬王來統治諾森伯里亞。830年,埃格伯特著手征伐威爾斯,並取得勝利。埃格伯特成為《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的第八位「不列顛統治者」。

  綜上所述,自6世紀末至9世紀後期近三百年時間裡,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歷經了干戈,征殺不斷。在此期間,先是盎格魯-撒克遜七國中較小的四國肯特、蘇塞克斯、埃塞克斯和東盎格利亞被三個大國諾森伯里亞、麥西亞、威塞克斯兼併管治,以前的部落國家的疆域初步被打破。9世紀30年代開始,再度崛起的威塞克斯征服了霸業垂成的麥西亞以及處於動盪之中的諾森伯里亞,將全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地盤歸於其域內,埃格伯特統治的疆域已接近今天的英格蘭,基本上完成了地域的統一。在七國爭霸的過程中,數位盎格魯-撒克遜王稱雄英格蘭,成為「不列顛統治者」,如雷德沃爾德、奧斯瓦爾德、奧法、埃格伯特等。為了維持龐大的疆域,這些「不列顛統治者」不僅要靠軍事力量兼併異己、鎮壓反叛,還要掌握和管理巨大的資源。他們開始徵稅、制定法律、創設行政體系,以多重方式實施統治,盎格魯-撒克遜的王權也因此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即由原來軍事首領性質的部落王轉變為執行軍事、行政、財稅、法律統治職能的國王,為未來統一的國家奠定了王權基礎。七國爭霸的結果,不僅使英格蘭完成了地域的統一、君統的歸一,而且使英格蘭各地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突破部落的疆域而交往日益頻繁。盎格魯-撒克遜諸族在語言、習俗、法律、民政等方面日趨融合,為統一的國家奠定了民族基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