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謊言:英雄後人為何叛國?
2024-10-09 03:47:14
作者: 王覺仁
這場突圍行動,李陵失敗了。但他麾下卻有四百餘人逃出生天,回到了漢朝邊塞遮虜障。
在這四百多個生還者中,很可能有人近距離目睹了李陵被圍並最終投降的經過,所以稍後的司馬遷才能憑藉目擊者證言,在《史記》中準確記錄李陵投降之前說的那句話:「無面目報陛下!」繼而給出了明確的結論:李陵「遂降匈奴」。
作為李陵的同僚並且是同情者,假如沒有確鑿證據,司馬遷絕不會做此結論。
既然李陵投降匈奴是確鑿無疑的事實,那麼武帝劉徹對此的反應,就是可想而知的。
當李陵兵團全軍覆沒的急報傳回長安時,武帝最初是希望李陵戰死殉國的;然而當進一步的消息表明李陵是投降而非戰死——武帝頓時怒不可遏。
他無處撒氣,就遷怒於之前送地圖回來的李陵部下陳步樂,將其叫到面前一頓痛斥。陳步樂自知難逃一死,遂在極度恐懼下自殺了。
很快,李陵投降事件就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滿朝文武幾乎眾口一詞痛罵李陵,沒人願意去體諒他是在怎樣的絕境中才走這一步的,更沒人會去提起他血戰千里的英勇頑強和艱苦卓絕。
世人都喜歡發泄道德義憤,因為這是一件零成本卻高收益的事情——不過就是張嘴噴一噴,既能滿足自己的道德優越感,又能迎合上意,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在大漢朝廷的袞袞諸公中,只有一人替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
他就是時任太史令的司馬遷。
太史令除了掌管天文、曆法,還有一項主要職責就是記錄本朝歷史。雖然官秩不高,只有六百石;但手握史筆,可以臧否人物、褒貶春秋。所以,歷代統治者通常都很「關心」史官的工作。武帝劉徹作為一代雄主,當然更不會例外。
李陵事件發生後,武帝劉徹特意召見了司馬遷,詢問他對此事的看法。
司馬遷沒有去揣摩、迎合上意,而是本著良知說了這麼一番話:「李陵這個人,一向孝親,待人誠信,經常能夠奮不顧身拯救國家急難。看他平時的操守,可謂有國士之風。如今不幸在一次戰役中失敗,那些躲在後方享受安樂的臣子就大肆污衊他,真令人痛心!李陵只有五千步兵,深入險境,對抗匈奴十萬大軍,令敵人死傷慘重;而後被敵人圍困,轉戰千里,直到箭矢耗盡,道路斷絕,仍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進行殊死搏鬥。能得到部下這樣盡忠效死,即便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以臣看來,李陵雖然戰敗,身陷匈奴,但也給了匈奴重創,此舉足以激勵天下。他之所以沒有一死了之,只是想等待機會回到漢朝,再度報效國家。」
這番話說得還是比較公允的,只可惜孤掌難鳴,與當時朝廷的主流輿論完全相左,更違背了武帝劉徹對這件事的定性。
官場上講究的,從來不是道理上正確,而是政治上正確。司馬遷據理力爭,就等於公然跟武帝劉徹和滿朝文武唱反調,這當然是不被容忍的。
於是,一場無妄之災就這樣降臨到了司馬遷身上。
武帝很生氣,認為司馬遷是在替李陵遊說,這番話純屬誣罔之詞;旋即把他打入大牢,並對他施加了慘無人道的宮刑(就是像宦官一樣閹割去勢)。
這樣的酷刑給司馬遷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創傷,也讓他感到了極度的悲憤。不過,如此不幸的遭遇並沒有讓司馬遷變得消沉,反而激發了他與命運抗爭的鬥志,並促使他最終完成了《史記》這樣一部皇皇五十多萬言的史學巨著。
在司馬遷後來所寫的千古名篇《報任安書》中,有一段非常精闢的話,就是他面對逆境時的內心寫照: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周文王受到拘禁而推演了《周易》;孔子遭遇困厄而寫下了《春秋》;屈原被放逐,才有了《離騷》;左丘明失明,卻有了《國語》;孫臏被截去膝蓋骨,《兵法》才撰寫出來;呂不韋被貶謫蜀地,後世才流傳《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出《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都是聖賢們抒發憤慨而寫作的。
逆境是淘汰弱者的試煉場,苦難是鍛造強者的熔爐。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偉大的人、沒有哪一種偉大的成就,不是被這兩者催生和造就的。就像尼采說的那樣:「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武帝劉徹對司馬遷所做的,是他從中年以後對很多大臣都做過的。事實一再證明,越到晚年,他就越發喜怒無常、賞罰無度,越來越多疑和暴虐。
李陵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後,武帝慢慢冷靜了下來,才開始有所悔悟。他終於意識到,李陵是在沒有救援、深陷絕境的情況下才被迫投降的。於是,武帝便公開表示說:「當初李陵出塞後,應該命路博德去接應才對。我卻提前下詔給路博德,才讓這個老將生出了奸詐之心。」也就是說,劉徹總算搞明白了,是因為路博德不想給李陵打輔助,才有了後來李陵孤軍深入的事——而不是他當初猜忌的那樣。
皇帝自己能悔悟,當然是好事。只不過,真正的悔悟,是要吸取教訓,不再任意猜忌,以免重蹈覆轍。就此而言,武帝其實並沒有做到。
接下來我們就將看到,正是由於武帝在李陵的事情上再度誤判並濫殺無辜,才最終導致李陵從被迫投降變成了主動叛國。
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春,也就是李陵敗降的兩年後,武帝劉徹決定大舉征討匈奴——一是為了洗刷李陵兵團全軍覆沒和李陵敗降的恥辱,二是設法接應李陵回國。
這又是一次大規模的戰爭動員。
武帝再度向天下郡國徵發「七科」之人,並大力招募自願從軍的勇士。很快,兵力集結完畢,武帝命李廣利掛帥,大軍兵分三路:第一路,由李廣利率騎兵六萬、步兵七萬,從朔方出塞,同時命路博德率一萬餘人與李廣利會合。第二路,由韓說率步兵三萬,從五原出塞。第三路,由公孫敖率騎兵一萬、步兵三萬,從雁門出塞。
三路大軍,總兵力達到了二十餘萬。
公孫敖這一路,除了協同作戰外,主要任務就是找機會接應李陵。
匈奴得到漢軍大舉北征的情報,立刻將其百姓和輜重轉移到了余吾水(今蒙古國土拉河)以北。隨後,且鞮侯單于親率十萬大軍,在余吾水南岸列陣,迎戰李廣利主力。
雙方在此展開了一場大兵團的對決。這是自元狩四年漠北決戰以來,漢、匈之間進行的最大規模的一次主力會戰。當初衛青、霍去病率領帝國將士橫掃漠北、痛擊匈奴的情景猶在目前,可時間一晃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此時的大漢軍隊,不論是從士兵的戰鬥力,還是從主帥的綜合素質來看,早就不可與當年同日而語了。而匈奴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新生的一代人已完全成長起來,其戰鬥力比起父輩並不遜色。此消彼長之下,漢軍自然不可能再現當年的衛、霍雄風。
兩軍在余吾水南岸一連鏖戰了十餘日。漢軍雖然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但整體的兵員素質和李廣利的指揮才能都不盡如人意,所以絲毫占不到上風。
作為長途奔襲、客場作戰的漢軍,最好的結果就是速戰速決。而當戰況陷入膠著狀態,其後勤補給線過長的劣勢就一下暴露出來了。
李廣利意識到再打下去很可能要吃敗仗,遂鳴金收兵,主動撤離了戰場。
與此同時,另外兩路也均未取得任何戰果:韓說兵團出塞後沒有遇到敵人,白跑了一趟;公孫敖與匈奴的左賢王部接戰,失利,也只好撤退。
三路大軍都出師不利,李廣利和韓說算是勞而無功,公孫敖卻要承擔雙重責任——不僅仗打輸了,接應李陵的任務也完全泡湯了。
公孫敖擔心無法交代,回朝後就扯了一個彌天大謊,對武帝說:「臣從俘虜口中得知,李陵在幫匈奴單于訓練士兵,專門為了對付漢軍。所以臣才沒能完成任務。」
就是這個謊言,徹底把李陵打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武帝劉徹聞言,勃然大怒。然後,他就在沒有絲毫證據且未經任何調查的情況下,僅憑公孫敖空口白牙一句話,就把李陵滿門抄斬了。
李陵幫匈奴人練兵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帝國的四面八方——當然也傳到了李陵的老家隴西。當地李氏宗族的士大夫聽說後,無不義憤,都以跟李陵同姓同宗為恥。
就這樣,李陵從光環加身的英雄李廣的後人,變成了大漢王朝十惡不赦的罪人。如果說之前李陵因身陷絕境而被迫降敵,還會得到不少人的諒解和同情的話——那麼現在,他已經成了一個徹頭徹尾、賣主求榮的叛國者,普天之下再也沒有人會原諒他。
而這一切,其實都是公孫敖的一句謊言造成的。
直到數年後,漢朝和匈奴重新恢復了外交關係,有使者到訪匈奴,李陵忍不住悲憤地質問對方:「我為了漢朝,率五千步卒橫行匈奴,因沒有援兵而戰敗。試問我到底哪裡辜負了漢朝,為何要殺光我的家人?」
漢使答道:「是因為天子聽說,你在幫匈奴人訓練士兵。」
李陵憤然道:「幫匈奴人訓練士兵的是李緒,不是我李陵!」
李緒原是漢朝邊境的一名都尉。在一次戰役中,要塞被匈奴攻破,李緒降敵,後來受到且鞮侯單于重用,幫匈奴人練兵。公孫敖故意張冠李戴,結果就鑄成了李陵的千古奇冤。
儘管這一「誤會」後來得到了澄清,武帝劉徹和漢朝臣民也都知道李陵是被冤枉的,可悲劇已然鑄成,李陵被冤殺的母親、弟弟、妻子、兒女及所有家人,都無法再活過來了;而李陵即使原本還有逃回漢朝的打算,如今也已不再可能。
此刻的李陵,已然心如死灰。
無處申冤的李陵只能把仇恨傾瀉到「罪魁禍首」李緒身上,隨後便尋找機會刺殺了李緒。這個李緒投降匈奴後,頗得單于母親大閼氏的歡心;所以,李緒一死,大閼氏立馬就要找李陵算帳。所幸,且鞮侯十分賞識李陵,知道他可以為匈奴所用,便暗中把他送到了北方藏匿。數年後,大閼氏病故,李陵才得以回到匈奴王庭。
且鞮侯為了讓李陵死心塌地幫匈奴做事,就把女兒嫁給了他,然後又封李陵為右校王,讓他與丁靈王衛律平起平坐,共同參與匈奴的軍國大政,成為單于的左膀右臂。衛律主內,常在單于左右,相當於首席謀臣;李陵主外,相當於大將,主要就是對付漢軍。每逢且鞮侯有大事要商議,李陵就會趕回王庭,參與決策。
身為抗匈名將李廣後人的李陵,原本滿腔熱血、矢志報國的大漢勇將李陵,就這樣一步一步被逼成了單于的女婿、匈奴的重臣,被逼成了漢朝的對手和死敵!
命運的荒誕,歷史的弔詭,有時候就是如此令人唏噓感慨、啼笑皆非。
這一切,表面上看,是源於公孫敖一句致命的謊言;但往深了想,如果不是因為武帝劉徹的多疑、輕信,以及動輒將人滅門的暴戾,李陵又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呢?
漢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李陵在匈奴病故。
屈指一算,他在匈奴生活了二十五年,整整半輩子。假如人死後有知,當武帝劉徹,還有李廣、李陵在九泉之下相見,不知他們彼此會如何面對?也不知他們是否會聊起這樁令人無奈而痛心的前塵往事,彼此又會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