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功過漢武帝> 蔓延的戰火:征服西南和閩越

蔓延的戰火:征服西南和閩越

2024-10-09 03:46:46 作者: 王覺仁

  就在漢朝征討南越的同時,大西南也爆發了一場動亂。

  前文說過,漢朝為了討伐南越,就從西南的許多部落王國中徵調軍隊——此舉顯然不符合這些部落王國的利益,很容易導致不滿和反抗。其中,且蘭國(今貴州省福泉市)的國王及其軍隊也在朝廷徵召之列。在這個國王看來,自己一旦率部離開,其國就只剩下老弱婦孺了,隨時可能遭到別國入侵——到時候不僅百姓要被屠殺,自己也無家可歸了。

  他越想越憤怒,索性聯絡鄰近的邛都、筰都兩國,一同出兵,襲殺了漢朝使節和犍為郡太守,豎起了反旗。

  

  不得不說,這個國王的腦子不太好使。他的擔心固然有其道理,但他若肯為漢朝征戰,就算哪天真的被入侵了,漢朝也絕對不會見死不救。如今,他出於這層擔心就索性與漢朝為敵,無疑是在自尋死路。

  如果說南越的反叛是螳臂當車,那麼西南這幾個小國的造反就是螞蟻戰大象——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武帝劉徹聞報,立刻命中郎將郭昌、衛廣出征,並從本欲征討南越的巴蜀兵團(基本由囚犯組成)中抽出八校尉及所部,交給了二人。

  打這幾個小國,武帝甚至都不屑於動用正規軍的一兵一卒。

  郭、衛二將一出兵,便以犁庭掃穴之勢,迅速攻破了且蘭、邛都、筰都三國,並將三個國王一一斬首。

  隨後,朝廷在且蘭設置了牂柯郡(今貴州省福泉市),在邛都設置了越巂郡(今四川省西昌市),在筰都設置了沈黎郡,將這三個部落小國一舉納入了漢帝國的版圖。

  眼見且蘭等國一眨眼就被滅了,加之南越之亂又被迅速平定,剩下的西南小國如冉國、駹國及西北的白馬國等大為震恐,紛紛主動要求內附。於是,朝廷又在冉、駹一帶設置了汶山郡(今四川省松潘縣北),在白馬設置了武都郡(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南)。

  就這樣,漢朝在平定南越的同時,順帶也征服了西南夷,開拓了大片疆土。

  正當武帝劉徹以為戰事就此結束的時候,一場新的動亂又在帝國的東南方爆發了。

  這回,輪到了閩越國。

  準確地說,叛亂的並非閩越國,而是其國的東越王——駱余善。

  前文說過,建元六年,閩越國王駱郢發動對南越的入侵,結果便宜還沒撈著,自己就被弟弟駱余善幹掉了。事後,武帝劉徹出於制衡的考慮,在閩越封了兩個王,一個是越繇王駱丑,另一個就是東越王駱余善。

  駱余善這個人,很有野心,做事心狠手辣。他當初之所以幹掉他哥,目的就是篡位奪權、獨霸閩越。不料武帝劉徹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又封了一個越繇王駱丑來制衡他。對此,駱余善自然是耿耿於懷。

  這樣的人,對漢朝絕無忠心可言。

  可出人意料的是,當呂嘉悍然造反、漢朝發兵征討之際,駱余善竟上書武帝,自告奮勇,表示要率領八千精銳水軍,從海路進攻南越,幫朝廷平叛。

  咋回事?莫非駱余善安分了這麼些年,已經脫胎換骨,變得忠於漢朝了?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駱余善表面說要幫朝廷,其實是為了幫南越。雖說閩越和南越素有積怨,彼此沒少干架,可當朝廷準備大舉征討南越時,駱余善不免會生出唇亡齒寒的憂懼——如果南越被滅,下一個恐怕就要輪到閩越了。

  對於駱余善的真正動機,武帝劉徹絕不會毫無察覺。不過,他還是批准了駱余善的請求——畢竟人家表面文章做得那麼好,朝廷自然也要投桃報李,做一些表示。

  駱余善旋即從海路出兵,但船隊到達揭陽(今廣東省揭陽市)海域時,便藉口風浪太大,止步不前了。隨後,駱余善暗中向南越派出了使節,打算跟呂嘉聯手,一明一暗,共同對抗漢朝。

  只是,首鼠兩端的駱余善沒有料到,呂嘉會敗得那麼快。當他還在海上觀望時,番禺已然陷落,南越隨之覆滅。

  楊仆攻陷番禺後,立刻掌握了駱余善首鼠兩端、暗通南越的情報,隨即上書武帝,表示願挾新勝之威,一鼓作氣,揮師東向,消滅東越王駱余善。

  武帝劉徹沒有批准。因為漢軍將士剛剛長途奔襲,打完一場大仗,人困馬乏,亟待休整,不宜再連續用兵。於是,武帝便命楊仆兵團進駐豫章、梅嶺(今江西省廣昌縣西)一帶,等待下一步指令。

  駱余善在朝中也有眼線,得知楊仆奏請武帝要討伐他,頓時大為恐懼,遂決定鋌而走險,先下手為強。

  駱余善迅速出兵,占據了邊境上的交通要道;然後封手下將領騶力為「吞漢將軍」,命其率領東越精銳,先發制人,對漢朝發起進攻。

  駱余善的野心和驕狂之態,從「吞漢」二字便可一覽無餘。作為政治人物,有野心不見得是壞事,若實力能跟野心匹配,那麼野心就可以稱為雄心;但若實力不濟卻硬要玩一場「蛇吞象」的遊戲,那只能提前把自己玩死。

  當然,剛開始,駱余善還是占了先發制人的便宜。東越軍隊趁漢軍不備,接連攻陷了白沙(今江西省南昌市東北)、武林(今江西省餘干縣)、梅嶺三地,斬殺了漢軍的三名校尉。

  緊接著,東越軍隊又乘勝前進,對楊仆兵團的總部大營發起了進攻。

  偏偏在這個緊要關頭,楊仆不在前線,負責指揮的是朝廷的大農令張成和前山州侯劉齒。這兩人都不是打仗的料,一看東越軍攻勢凌厲,便不敢迎敵,立刻掉頭而逃。

  戰報傳至長安,武帝劉徹震怒,下令將張成和劉齒押解回京,並以畏敵怯戰之罪名,將二人斬首。

  接二連三的勝利,讓駱余善不禁飄了起來。如果說,之前駱余善對於漢朝的強大多少還有些畏懼的話,那麼此時此刻,隨著前線的捷報頻頻傳來,駱余善便徹底無所忌憚了。

  他立刻扔掉了大漢天子冊封的「東越王」頭銜,自立為「東越武帝」,正式與漢朝分庭抗禮。

  一個跳樑小丑,竟然也敢僭越稱尊?!

  武帝劉徹勃然大怒,立刻發出了大軍集結的命令,決定一舉掃平閩越。

  跟之前征討南越一樣,漢朝此次同樣兵分五路:第一路,由橫海將軍韓說,率水軍從句章(今浙江省餘姚市東南)出兵,沿東海南下;第二路,由樓船將軍楊仆,率部進軍武林;第三路,由中尉王溫舒率領,進軍梅嶺;第四路,由戈船將軍(南越降將嚴)率領,從若邪(今浙江省紹興市南)出兵;第五路,由下瀨將軍(南越降將甲)率領,進軍白沙。

  大軍出征之前,武帝劉徹特地給楊仆發了一封親筆寫就的敕書。這封敕書並不是關於作戰的指令或方略,而是一通措辭十分嚴厲的批評和告誡。

  說白了,劉徹就是要狠狠敲打一下楊仆。

  之所以這麼做,原因很簡單——楊仆因平定南越功勞突出,就有些飄了。

  數月前,劉徹命楊仆進駐豫章待命,而楊仆奉命把部隊拉過去後,便找個藉口溜回了老家宜陽(今河南省宜陽縣西),而且逾期未歸——因此才導致前線接連遭遇失敗,讓駱余善撿了個大便宜。

  那麼,楊仆為何會在關鍵時刻溜回老家呢?

  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虛榮心」這一人性的普遍弱點,在楊仆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征討南越之前,他的本職已經是主爵都尉,位居九卿;戰前,他又被任命為樓船將軍;戰後,他又因功被封為將梁侯。也就是說,他一個人身上,就佩有三套朝廷頒發的綬帶和印信。這其中任何一套,拿出來都足以亮瞎世人的雙眼。

  楊仆混得這麼牛,要是不回故鄉狠狠地炫耀一把,豈不是太可惜了?

  事實上,對於楊仆的一舉一動,武帝劉徹都很清楚。只因念其平定南越有功,回家探探親也是應該的;加之彼時駱余善還沒造反,前線無戰事,所以劉徹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不承想,就因這一念寬容,竟導致了前線的失敗,還賠上了張成和劉齒的兩顆人頭。

  所以,劉徹必須挫挫楊仆的驕氣。在敕書中,他採用非常嚴厲的措辭,歷數了楊仆的五宗罪:

  一、攻陷番禺後,把主動投降的人當作俘虜;還挖掘墳墓,把死人頭顱當作戰場上斬獲的首級,假冒戰功。

  二、防範不周,使南越得到了東越的支援。

  三、不念士卒辛勞,擅離職守;將公家驛馬作為私用,且展示印信,誇耀於鄉里。

  四、藉口道路險阻,逾期不歸軍營。

  五、劉徹之前曾詢問楊仆蜀郡的刀價,楊仆卻佯裝不知,欺君罔上。

  這五條罪狀,只有最後一條莫名其妙,我們無從得知具體內情,但前面四條卻都是確鑿無疑的事實,且罪名不小。

  在敕書的最後,劉徹質問楊仆:「如今東越軍隊長驅直入,將軍能否率部迎敵,將功贖罪?」

  楊仆一看之下,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自己在皇帝眼中幾乎就是透明的——不論你玩過什麼貓膩,皇帝全都一清二楚;只是給你留著面子,不點破而已。

  楊仆忙不迭地給武帝回了一道奏疏,稱:「願盡死贖罪!」(《漢書·酷吏傳》)旋即馬不停蹄地率部開拔了。

  常言道:使功不如使過。這是一種領導藝術,也是歷代帝王駕馭臣下的要訣之一,武帝劉徹在這方面自然是玩得爐火純青。

  於是,一心想要將功補過的楊仆一到前線,便迅速扭轉了戰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楊仆率部進抵武林。此時鎮守武林的是東越的徇北將軍(姓名不詳)。楊仆兵團一戰便將其斬殺,並擊潰了他的部眾,令東越軍隊大為震恐。

  像閩越這樣的小國,戰場形勢有利的時候,大夥還能待在一條船上;可一旦戰局不利,船上的人便會各打各的算盤,於是內訌便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最先倒戈的,是一個叫吳陽的人。此人本是南越的貴族,南越覆滅後投靠了駱余善。本來以為有了新靠山,可以過幾年安生日子,怎料運氣竟然這麼背,剛一靠過來,人家就快倒了。吳陽痛定思痛,決定還是抱漢朝的大腿,這樣更靠譜。於是他率領部眾七百人,對漢陽(今福建省浦城縣)的東越守軍發起了反戈一擊。

  這邊後背剛被吳陽捅了一刀,駱余善還沒反應過來,緊接著又是一刀,竟直接捅在了他的胸口上。

  這一刀,是現任越繇王駱居股(駱丑之子)捅的。人家駱居股壓根兒就沒想造反,純粹是被駱余善拉下水的。如果漢朝滅掉閩越,覆巢之下無完卵,駱居股勢必也要跟著駱余善被滅族——那豈不是太冤了?

  於是,越繇王駱居股跟手下的建成侯等人一合計,覺得無論如何也不能當駱余善的陪葬,遂一不做二不休,設計把駱余善給幹掉了。

  這真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當初駱余善用什麼手段對付他大哥駱郢,現在別人就用什麼手段來對付他。

  駱余善一死,麾下部眾立刻樹倒猢猻散,閩越就此平定。

  武帝劉徹考慮到閩地山川險阻,道路難行,民眾動輒反叛,朝廷不易治理,眼下雖然平定了,但終究是後患無窮,遂將越繇王駱居股降格為東成侯,然後把閩越的所有百姓全部遷到了江淮一帶。

  這邊平定了閩越,大西南那邊的戰火卻仍有蔓延之勢。

  此前,隨著南越和且蘭、邛都等西南小國的覆滅,以及冉、駹等國的紛紛歸附,武帝劉徹便派遣使節前往滇國,宣示大漢帝國的赫赫兵威,勸告滇王認清形勢,入朝稱臣。

  在西南諸國中,滇國算是相對比較強大的,擁有軍隊數萬人;且東北方向還有勞深、靡莫兩個小國(均在今雲南省曲靖市一帶),可作為禦敵屏障。三個國王同屬一個家族,一向同生死、共進退。因此,滇王自認為漢朝奈何不了他們,便對漢使提出的要求一口拒絕。

  隨後,勞深、靡莫兩國又多次襲擊漢朝使節和邊境上的漢軍士卒,絲毫不把漢朝放在眼裡。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秋,武帝劉徹決定用武力征服這些宵小,遂命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率巴蜀兵團出擊。

  老虎不發威,你還當我是病貓?漢軍一出征,輕而易舉便滅掉了勞深、靡莫兩國,然後長驅直入,兵臨滇池城下。

  滇王一覺醒來,才發現同氣連枝的兩個哥們兒已經沒了,而自己也已被漢軍團團包圍。他不敢有半分遲疑,立刻舉國投降,請求內附,並承諾入朝。

  這就叫敬酒不吃吃罰酒。作為獨立王國的滇國就此覆滅,漢朝隨即以滇池城為郡治所在地,設置了益州郡,然後授予滇王印信,讓他仍做他的酋長。

  隨著滇國的歸附,由南越反叛引發的一連串戰事才宣告結束。

  這場發生在帝國南方的大範圍的平叛戰爭,將嶺南地區、閩越地區和西南地區悉數納入了漢朝的版圖,前後一共設置了十七個郡,極大地拓展了古代中國的疆域,其中大部分地區從此成為中國的永久性領土。

  這對後來的歷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是漢武帝劉徹對後世的偉大貢獻之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