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漫畫講透孫子兵法> 12 置之死地而後生

12 置之死地而後生

2024-10-09 03:43:30 作者: 華杉

  原文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①,然後能為勝敗。

  注釋

  ① 眾陷於害:兵眾陷於危險。

  譯文

  把軍隊投放在亡地上,然後才能保存;把軍隊投放在死地上,然後才能得生。使士兵陷入危險的境地,然後才能操縱勝敗。

  歷史故事

  渦陽之戰

  陳慶之是南朝梁國名將,人稱戰神。他的戰績輝煌到令人難以置信。

  有一年,陳慶之率軍攻打渦陽城,這是北魏的一座城池。梁軍與北魏軍隊相持,從春天一直打到冬天,打了數十百戰,雙方士兵都很勞苦。就在這個時候,有一支北魏援軍慢慢地進入了梁軍的後方。梁軍的將領們害怕腹背受敵,都想撤退。陳慶之卻說:「咱們打了一年仗,錢糧靡費巨大,但大家卻沒有戰心,都想退縮。敵人來包圍我們,那太好了!我看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等他們把我們都包圍死了,大家就死戰了,那才是勝利之時!」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果然,魏軍築了十三座營盤來包圍梁軍。陳慶之率眾夜襲,消滅了魏軍的四座營盤,渦陽守將投降。這之後,陳慶之又挑選了幾十個俘虜放回北魏軍營,傳遞北魏軍敗訊。陳慶之率軍尾隨在這些降卒身後,乘勢攻擊,餘下九營全潰,北魏軍全軍覆沒。

  陳慶之

  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將領。陳慶之出身寒門,但志向遠大,常想為國效力。他中年開始領兵,在與北魏以及其後的東魏較量中,屢立戰功。陳慶之用兵靈活、注重士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儒將。

  華杉詳解

  講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例,當然又要說到韓信的背水一戰。不過前文已經說過,韓信把士兵們投到死地之前,已經另有安排,還有兩千奇兵在外面。所以士兵們在死地,韓信卻明白外面還有一個活路。這個「死」不是必死,只是製造一種生死存亡的氣氛,否則士兵就不能專心致志、死心塌地地拼命作戰,因為他還有別的選擇。只有把他們投放到亡地、死地、絕境,才能爆發出他們的強大意志,打敗敵人。

  再來看陳慶之的渦陽之戰,嚴格來說也不是真的「死地」,而是「圍地」。前文講高歡突圍時,敵人故意給他留了口子,他反而把口子堵死了,以此激發士兵鬥志。所以陳慶之久戰不勝,也就不怕敵人來包自己餃子,因為他認為只有被包圍了,將士們才會拼死一戰。

  我們在前文曾多次講到「死地」,說進了死地就是必敗必死,所以才叫「死地」。但前文也講要置之死地而後生,要把士兵「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這兩者乍一看好像是矛盾的,而掌握其中細微的差別,能將計就計,靈活運用,就是智將、名將和庸將的區別。再想一想我們,如果能時刻保持一些緊張、緊迫感,不把問題拖延到束手無策、來不及的「死地」,相信很多問題就不再是無解的難題了。

  名家註解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曹操註:「必殊死戰,在亡地無敗者。孫臏曰:兵恐不投之死地也。未險難地,則士卒心不專。既陷難地,然後勝敗在人為之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