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秩序感,幫孩子認知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2024-10-09 01:29:14
作者: 柳艷麗
孩子的執拗,或許是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非要在家裡睡覺,突然一天你帶他到姥姥家,他便大哭大鬧,死活都不肯上床;非要媽媽坐在飯桌正中央,客人多了,媽媽挪一個角度,他便不樂意了,非要客人離開;門鈴響了,必須是他來開門,若是別人開門,他就讓人家出去,然後自己再重新開一次;等等。
很多家長把孩子類似的行為理解為「固執」「沒事找事」「任性」,往往會生氣地批評孩子,甚至不由分說地抓住孩子打一頓。殊不知,這是因為他的秩序敏感期來了。
和大人一樣,孩子的世界也是有秩序的,而且他們對秩序更為敏感。從孩子出生到4歲之前,他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幫助自己來認識事物、熟悉環境。他需要確定自己的秩序形式,按部就班地睡覺、吃飯、洗澡,井井有條地擺放物品,做事情。
對孩子來說,秩序就是一種安全感。一旦環境發生改變,他就會失去安全感,無所適從。一旦事物的順序發生改變,他就會焦躁不安,甚至出現大哭大鬧的情緒反應。而家長的不理解、批評,或是打罵,直接把孩子內心的秩序感打破了,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並受到深深的傷害。這種傷害是非常巨大的,不僅會讓孩子情緒失控,還可能產生更激烈的反應,甚至影響智力、心理的發展。
經常和我家孩子一起玩的小朋友琪琪,原本很乖巧,可進入秩序敏感期時,變得異常固執起來。媽媽收拾屋子,不小心把琪琪放在床頭的布娃娃稍微挪了一點位置,琪琪看到了便不願意了,非讓媽媽放回原位。媽媽說等收拾完屋子再放回原位,琪琪還是不依不饒,開始大哭大鬧起來。
爸爸每天回家,琪琪都幫忙把鞋子放進鞋櫃。那天,爸爸回來時,琪琪正在衛生間洗手,等她出來時,爸爸已經把鞋子放好。這下,琪琪的情緒不好了,哭著說爸爸是壞人,還把爸爸的鞋子扔到地上。
一天,媽媽帶琪琪到公園玩,因為著急出門,把鞋子隨便放在鞋柜上就準備出發。可琪琪卻說媽媽放錯了位置——原本媽媽的鞋子應該放在鞋櫃第二層,爸爸的鞋子放在第一層,這次媽媽隨手就把鞋子放在了第一層。媽媽說:「我們回來再放好,可以嗎?」可琪琪就是不同意,非要讓媽媽把鞋子放好。
爸爸媽媽覺得琪琪這是任性、無理取鬧的行為,便決定不縱容她,開始批評她,希望她能儘快改掉壞毛病。可沒想到,琪琪的「固執」不僅沒好轉,反而愈演愈烈。而接下來,琪琪更容易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大哭大鬧,還容易受到驚嚇,甚至生病。
媽媽帶琪琪到姑姑家玩,因為天氣不好不得不住一晚。白天,琪琪還玩得很高興,和姐姐做遊戲、玩玩具,可臨睡覺前卻大哭不止,一直喊著要回家。媽媽以為孩子哭一會兒就好了,可事實並非如此,琪琪哭得都出現了抽搐的現象。無奈之下,姑姑只好連夜把她們送回家。沒想到剛到家,琪琪馬上就停止了哭鬧,在床上很快就睡著了。
其實,琪琪之所以容易情緒失控,容易受驚嚇,是因為她的秩序感被破壞了,思想、心理已經混亂了,內心失去了安全感。而她之所以容易生病,會哭得抽搐,是因為心理的缺失感,導致了生理上的疾病。若是琪琪的父母再忽視琪琪的心理需求,破壞她的秩序感,那後果恐怕更嚴重。
秩序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生命的一種需求。一旦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壞,那麼就會如同在森林裡迷失一樣,沒有安全感,很容易情緒失控,從而造成情緒和人格的發展不良。同時,孩子在生活中會很容易失去規則感、條理性,精力無法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無法持續做完任何一件事情。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生命秩序。在他的秩序敏感期內,不要隨意改變他的生活環境,不要隨意阻止和干涉他的有序行為,更不能不分緣由地批評、訓斥。我們應該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去引導他,為孩子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儘量不對居住環境做出太大的改變,儘量不在外住宿。
可有的家長會說,「即便我們再小心也有出錯的時候,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其實很簡單,我們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煩躁,也不要因為孩子固執而發脾氣。我們可以選擇輕輕地擁抱孩子,然後溫柔地說:「寶貝,你是不是覺得不舒服?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發脾氣的,對不對?」「東西亂了,沒關係,我們重新擺好就可以了。」同時,還要適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不喜歡在別的床上睡覺,可以在睡前和孩子做遊戲,給孩子講故事。
慢慢地孩子順利度過了秩序敏感期,就會建立良好的秩序感。良好的秩序感建立了,自然就在生活中更守秩序了,做事有條理且專注,遵守規則,並且把日常生活規則化。
在這裡,我還需要提醒家長們,秩序敏感期對孩子的成長也是至關重要的。到了秩序敏感期,孩子除了有強烈的追求固有秩序的欲望,還有強烈的不安感、恐懼感。我們一定要理解和關注孩子的行為,接受孩子的情緒發泄,給予他鼓勵、關懷和尊重。同時,用傾聽和積極回應來代替批評、「鎮壓」。
當不得不改變環境時,我們也不應該採取強硬的態度,或是嫌棄他太麻煩、太固執。給予孩子支持和理解,傾聽孩子的需求,盡力把孩子的不安降到最低,自然就可以解決問題,並促進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