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10-09 01:27:57 作者: 柳艷麗

  家長是最愛孩子的人,是孩子的守護者,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成長與一言一行,甚至是細微的情緒變化都是家長無比關注的。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為什麼孩子愛吃手,愛把玩具塞到嘴裡,還吃得津津有味呢?為什麼孩子突然喜歡接電話,還和家長搶電話?為什麼孩子變得執拗,偏要自己穿衣服,偏要先穿上衣再穿褲子;你想給他穿,他偏不要?為什麼孩子對觀察螞蟻情有獨鍾,趴在地上,一觀察就是半個小時?為什麼孩子變得固執、叛逆,你說什麼他都會拒絕呢?為什麼孩子一開始很愛讀書、寫字,可越來越厭學,一說到寫作業就垂頭喪氣?凡此種種,都是什麼原因呢?

  家長的心裡一定有很多困惑,感覺孩子就像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有的會耐心地了解和分析孩子的行為,從而走進孩子的內心;有的則做不到這一點,看到孩子哭鬧,首先想到的就是批評、訓斥,看到孩子表現出「不乖」或「奇怪」的行為就會制止、管束。這樣不僅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家長覺得煩躁、疲憊,孩子的內心也痛苦,還給將來的成長留下隱患。

  事實上,家長眼裡那些「不乖」或「奇怪」的行為,那些「錯誤」和「可笑」的行為,都源於一個特殊而又關鍵的因素——敏感期。

  敏感期,是義大利教育家瑪利亞·蒙台梭利最先提出的,並且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所謂的敏感期,是指在0到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

  換句話說,在某個時期,孩子會有某種強烈的行為,對某件事有強烈的興趣和欲望。比如,行走的敏感期,孩子會不斷行走、奔跑、爬高、跳躍,以發展雙腳、雙腿的能力;模仿敏感期,孩子會酷愛模仿父母、小夥伴、陌生人,模仿動畫片的人物、台詞、情節,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與行為。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生命助力,既是持續的,也是短暫的。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家長及時加以引導和訓練,刺激敏感期得到充足發展,孩子便可以輕鬆地獲得各種能力。可若是家長沒有注意到敏感期的到來,或是使孩子內在需求和渴望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之後不管怎麼努力,成果也會大打折扣。更為關鍵的是,這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甚至給孩子的性格、心理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所以,在這裡我特別提醒所有家長,教育孩子不能只看表面的東西,而是應該了解孩子,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了解和重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大小小敏感期,讓他在敏感期里自由、努力且充分地發展各項能力。同時,家長要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和訓練,提供最有價值的陪伴和幫助,提供最優越、有利的環境。

  在本書中,我著重從感官刺激敏感期、語言組織敏感期、動作協調敏感期、公共秩序敏感期、行為習慣敏感期、社交意識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期、事物興趣敏感期、閱讀體驗敏感期、文學學習敏感期、叛逆厭學敏感期等方面著手,列舉不同敏感期孩子的行為表現、心理特徵,希望幫助家長們認識到孩子的敏感期。

  我相信,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淺顯易懂的分析和講解,家長們一定會領悟到敏感期教育的真正意義,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敏感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