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對理性人的假設是錯的

2024-10-09 01:10:15 作者: 謝宗博

  由於經濟人假設太過於完美,以至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存在,所以微觀經濟學能夠解釋的很多問題都存在瑕疵,經濟學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近幾十年來,逐漸發展出了一個新的學科——行為經濟學。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行為經濟學作為實用的經濟學,用人們生活中比比皆是的決策例子作為實驗內容,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把心理學和經濟分析方法相結合,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如何影響經濟行為,使之系統性偏離理性人假設,從而發現傳統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於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設的不足。

  行為經濟學因為更貼近真實世界,已經成為經濟學的大熱領域。進入21世紀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三次授予行為經濟學家,正是因為行為經濟學在研究經濟問題的過程中,特別關注人自身的因素,充分考慮了非理性的、有情感的、受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的影響甚至支配的「有血有肉」的人。

  了解行為經濟學的一些分析,你就能明白,理性只是傳統經濟學的偏見,衝動消費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作為行為人的必然結果。

  既然行為經濟學都是依託社會實驗,那麼我們也從一個小實驗來開始吧。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行為經濟學理論的開創者之一、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在他的《「錯誤」的行為》一書中,講到一個啟發他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現象。

  塞勒還在羅切斯特大學讀博士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他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其中問了受訪者兩個問題:

  A.如果社會上流行一種致命的疾病,染病的人會在一周之內沒有痛苦地死掉。你染上這種病的概率是萬分之一。請問,假設你不幸染病,那麼你願意最多花多少錢治療這種病?

  B.同樣是這種病,假設你的老闆要派你到疫區調查情況。到了疫區之後,你染上這種病的概率是萬分之一。請問你的老闆要給你多少賠償,你才願意到疫區去?

  按照主流經濟學的理論,這兩個問題是等價的,都是在問「萬分之一的死亡率值多少錢」。但是,受訪者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卻差異很大。很多人在第一種情況下選擇花較少的錢治療,但在第二種情況下卻要求得到巨額的補償。

  怎麼解釋塞勒發現的反常現象呢?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與經濟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心理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提出了「前景理論」。

  根據這一理論,決策者會選擇一個參照點,其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照點來決定,而人們對「損失」會比「獲得」更加敏感。

  也就是說,如果是在賺錢的時候,人們當然賺得越多越快樂。根據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實驗計算,收益增量帶來的快樂強度是增量的0.5~1倍;但如果是在賠錢的時候,損失增量產生的痛苦大約是同等收益增量的2.5倍。

  大多數人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不對稱,面對損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面對獲得的快樂感,導致我們更傾向於損失規避。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