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論是對人性的解讀

2024-10-09 01:10:18 作者: 謝宗博

  損失規避是行為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也作展望理論、視野理論)的四個基本結論之一。

  前景理論認為,每個人基於初始狀況(參考點位置)的不同,對風險會有不同的態度。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選擇,取決於結果與展望(預期、設想)的差距而非單純的結果本身。

  也就是說,人在決策時會在心裡預設一個參考標準,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這個參考標準的差別是多大。

  前景理論的四個基本結論是:

  本章節來源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處於收益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厭惡者。

  反射效應(reflection effect):處於損失狀態時,多數人是風險喜好者。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敏感。

  參照依賴(reference dependence):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由參照點決定。

  簡言之,人在面臨獲利時不願冒風險;而在面臨損失時,人人都成了冒險家。而損失和獲利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改變評價事物的參照點,就會改變對風險的態度。

  我們繼續用小實驗來解讀前景理論的四個基本結論。

  一是確定效應。就是在確定的好處(收益)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確定的好處。用一個詞形容來說就是「見好就收」,正所謂落袋為安。

  讓我們來做這樣一個實驗:

  A.你一定能賺30 000元。

  B.你有80%可能賺40 000元,20%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你會選擇哪一個呢?

  實驗結果是,大部分人都選擇A。

  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這時會跳出來批判:選擇A是錯的,因為40 000×80%=32 000元,期望值要大於30 000元。

  這個實驗結果是對「確定效應」的印證:大多數人處於收益狀態時,往往小心翼翼,厭惡風險,喜歡見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潤。

  「確定效應」即處於收益狀態時,大部分人都是風險厭惡者。表現在股票投資上就是投資者有強烈的獲利了結傾向,喜歡將正在賺錢的股票賣出。

  投資時,多數人的表現是「賠則拖,贏必走」。在股市中,普遍有一種「賣出效應」,也就是投資者賣出獲利股票的意向,要遠遠大於賣出虧損股票的意向。這與「對則持,錯即改」的投資核心理念背道而馳。

  二是反射效應。面對兩種損害,你是選擇躲避呢,還是勇往直前?

  當一個人在面對兩種都損失的抉擇時,會激起他的冒險精神。在確定的壞處(損失)和「賭一把」之間做一個抉擇,多數人會選擇「賭一把」,這叫「反射效應」。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讓我們來做這樣一個實驗:

  A.你一定會賠30 000元。

  B.你有80%可能賠40 000元,20%可能不賠錢。

  你會選擇哪一個呢?投票結果是,只有少數人情願花錢消災選擇A,大部分人願意和命運對賭一下,選擇B。

  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又跳出來說,選B是錯的,因為(-40 000)×80%=-32 000元,風險要大於-30 000元。

  現實是,多數人處於虧損狀態時會極不甘心,寧願承受更大的風險來賭一把。也就是說,處於損失預期時,大多數人變得甘冒風險。

  反射效應是非理性的,表現在股市上就是喜歡將賠錢的股票繼續持有下去。統計數據證實,投資者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遠長於持有獲利股票。投資者長期持有的股票多數是不願意「割肉」而留下的套牢股票。

  三是損失規避。白撿的100元所帶來的快樂,難以抵消丟失100元所帶來的痛苦,這個我們在本章一開始就講過。

  四是參照依賴。假設你面對這樣一個選擇:在商品和服務價格相同的情況下,你有兩種選擇:

  A.其他同事一年掙6萬元的情況下,你的年收入是7萬元。

  B.其他同事年收入為9萬元的情況下,你一年有8萬元進帳。

  卡尼曼的調查結果出人意料: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

  事實上,我們拼命賺錢的動力,多數是來自同事間的嫉妒和攀比。

  嫉妒總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培根曾言:皇帝通常不會被人嫉妒,除非對方也是皇帝。美國作家門肯也說過:只要比你小姨子的丈夫(連襟)一年多賺1000塊,你就算是有錢人了。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的效用是絕對的,行為經濟學則告訴我們金錢的效用是相對的。這就是財富與幸福之間的悖論。

  到底什麼是「得」,什麼是「失」呢?

  你收入20萬元,該高興還是失落呢?假如你的奮鬥目標是10萬元,你也許會感到愉快;假如目標是100萬元,你會不會很失落呢?

  所謂的損失和獲得,一定是相對於參照點而言的,這個就被稱為「參照依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