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擊:鄧艾奇襲蜀都
2024-10-09 00:54:47
作者: 醉罷君山
反應遲鈍的蜀漢朝廷終於確信狼來了。
魏國首先對姜維所在的沓中發動進攻,指揮作戰的征西將軍鄧艾,轄下共有三萬人馬。
皇帝劉禪慌了手腳,趕緊派右車騎將軍廖化馳援沓中,同時令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率部進屯陽安關口,以防止魏軍從東線進攻,其餘部隊集結於漢、樂兩城。皇帝還下令各軍不准主動出擊,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等待敵人糧食耗盡便可不戰而勝。
蜀國在防禦上已經錯失良機,只能倉促應戰,更為嚴重的是,蜀國對魏國的進攻規模估計不足。鄧艾在西線投入三萬兵力,蜀國高層估計魏軍在東線的兵力應該也只有三萬左右。實際上魏國在東線投入的兵力超過十萬人,就算張翼、董厥兵團及時趕到陽安關口,蜀軍在人數上也大大吃了虧。然而,張翼、董厥兵團竟然沒有如期抵達目的地,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張翼、董厥兵團行進到陰平時,打探到一個情報:魏國雍州刺史諸葛緒正率領三萬人馬,開進到建威。諸葛緒的作戰任務,是截斷姜維兵團的退路,張翼與董厥大吃一驚,遂逗留於陰平,以監視諸葛緒兵團的動向。
可張翼、董厥都未曾想到,無論是鄧艾兵團還是諸葛緒兵團,都只是牽制性作戰,真正的南征主力乃是鎮西將軍鍾會指揮的十萬大軍。鍾會兵分三路,直插漢中。蜀軍在漢中的守備相當虛弱,只有漢城、樂城各五千名守軍,還有守衛若干險關要隘的部隊。漢、樂兩城是諸葛亮在公元229年所築,是蜀軍前線的軍事基地,與陽安關口一同構成防禦魏國入侵的鐵三角。
鍾會派前將軍李輔、護軍荀愷各率一萬人馬分別包圍漢、樂兩城,自己親率大軍直撲陽安關口。陽安關口就是陝西勉縣的陽平關,是兵家必爭之地。曹操攻略漢中時,曾在陽平關受阻,他把這裡稱為「天獄」,其險要可想而知。後來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陽平關仍是主戰場,不過劉備由南往北攻,陽平關南面不如北面險峻,故而討了便宜。
守衛陽平關的蜀軍將領是傅僉。按照朝廷的計劃,張翼、董厥的援軍應該趕赴陽平關,與傅僉全力捍衛此天險關口。然而,張翼、董厥對戰局作出嚴重誤判,以致援軍逗留於陰平,並沒有抵達陽平關。即便如此,鍾會要攻克陽平關仍非易事。毛主席曾有過英明的論斷: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人。試想,倘若人沒有抵抗的勇氣,就算山河之險、函崤之固,也不過形同虛設罷了。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偏偏蜀國一方就有一個投降分子。
此人名喚蔣斌。蔣斌曾擔任武興督,也就是地方軍事長官,然而他才能平庸,在職期間毫無作為。朝廷罷免其職,派他去協助傅僉鎮守天險陽平關。蔣斌一肚子怨氣,正好魏軍來攻,便打起投降的主意。不過,像蔣斌這種小人,壞心眼特多,光投降還不行,他琢磨著得給鍾會獻個見面禮以邀功。拿什麼當見面禮呢?當然是天險陽平關!
於是蔣斌便想了一條計策,他告訴傅僉:「賊人已兵臨城下,不主動出擊而閉門自守,這不是好辦法。」
傅僉不以為然,回答道:「我接到的命令是固守城關,只要能保全就是立功;若是違抗命令擅自出戰,要是喪師辱國,就算戰死也對國家沒有益處。」
蔣斌裝出慷慨激昂的樣子說:「好吧,您以保全城關為功勞,我以出戰克敵制勝為功勞,大家各做各的吧。」於是他率部迎戰魏軍。說是迎戰,其實是投降。剛與魏軍接觸,蔣斌就向魏軍前線指揮官胡烈投降了。蔣斌果然是十足小人,一投降,他馬上自告奮勇充當帶路黨,給魏國人當嚮導,殺回陽平關。
一向老成持重的傅僉做夢也沒想到,蔣斌吹一通牛後,出了城就投降敵人,因此城內毫無戒備。在蔣斌的指引下,魏軍乘虛而入,一舉攻入陽平關。這個當年曾令曹操束手無策的險關要隘,就這樣輕而易舉淪陷,城防司令傅僉也力戰而死。
陽平關淪陷,頓時令蜀國陷入危險之中。魏國之所以隱忍數十年,遲遲不願發動對蜀的戰爭,正是考慮到蜀國地形太險峻、太難攻克。而所有的險關要隘,又以陽平關的戰略價值最大。攻占陽平關後,鍾會欣喜若狂,他已經隱約看到自己騎著高頭大馬踏破蜀都的雄姿了。
我們再來看看西線戰場的進展。
姜維的處境也不好。魏徵西將軍鄧艾是姜維的老對頭,兩人知根知底,鄧艾兵分三路圍攻姜維,分別由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指揮,同時魏軍諸葛緒兵團已經插向姜維兵團的後方,一張大網已經拉開。
此時傳來鍾會大舉進攻漢中的消息,兵力在十萬人以上。姜維聞訊大驚,知道自己已經中計,鄧艾兵團並非魏國南征部隊的主力!他不由得頭皮發麻,東線蜀軍兵力不足兩萬,如何抵擋鍾會的十萬大軍呢?不行,必須撤出戰鬥,迅速向東轉移。
要全身而退,絕非易事。楊欣等魏軍將領緊咬不舍,一直追到強川口,兩軍在此會戰,姜維不敵,狼狽鼠竄。更糟糕的是,當姜維撤向橋頭時,得悉諸葛緒已經搶先一步,占據蜀軍撤退的必經之地。怎麼辦?姜維沒有亂了陣腳,他採取了一個大膽的策略,佯裝襲擊諸葛緒的側背。諸葛緒大驚,不敢輕心,急令大軍後撤。姜維達到調動敵人的目的後,果斷回師,從容通過橋頭,退守陰平。
前文不是說過,張翼、董厥兵團為牽制諸葛緒兵團,逗留於陰平。現在姜維退守陰平,是不是與張、董兵團會師了呢?沒有。由於鍾會大舉進犯漢中,張翼、董厥如夢初醒,趕緊向陽平關方向移動,希望能阻止魏軍南下。姜維稍事休整後,也開赴陽平關,尚未抵達關口,就傳來陽平關已經淪陷的消息。姜維大駭,退至白水,正好與廖化、張翼、董厥等軍相遇,實力稍振。
既然陽平關已失,姜維只能寄希望於第二道防線:劍閣。
正當姜維在劍閣構築新的防線時,蜀國朝廷派出使節,向東吳政府緊急求援。蜀、吳締結同盟已超過三十年,聯手抗擊魏國是兩國共同利益。如今蜀國危在旦夕,吳國絕不可能視而不見、置之不理。然而,要怎麼救呢?派一支軍隊入蜀作戰?這個難度很大。吳國主力部隊都集中在東部,西面雖與蜀國相鄰,但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要把大批兵團送入蜀國境內,難度很大。因而吳國政府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吳帝孫休派丁奉率軍進攻壽春,企圖通過打擊魏國本土,牽制魏軍在蜀國的軍事行動。另一支東吳軍隊在丁封、孫異的統率下,向沔中進發以救援蜀漢。
不過,這些舉措並沒能起到很大作用。吳國的進攻只不過隔靴搔癢,魏國不必撤回伐蜀大軍,仍有足夠兵力應對東吳的挑釁,因而救援效果並不明顯。
我們再來看看蜀漢戰場的形勢。
姜維放棄陰平後,鄧艾不費吹灰之力,唾手而得陰平。當初鄧艾接到的任務,是牽制姜維兵團,以配合鍾會在東線發動進攻。應該說,鄧艾已經出色完成任務,接下來的戰爭,就是鍾會的事了。然而,作為一名高級將領,明明看到滅蜀在即,豈能甘心把功勞白白讓給別人呢?鄧艾不干,他要繼續向蜀國腹心挺進,直搗成都。
在陰平略做休整後,鄧艾秣馬厲兵,挑選精兵強將,要搶下平蜀頭功。除了自己手中的三萬人馬外,鄧艾同時節制雍州刺史諸葛緒的三萬人馬,合起來有六萬人,兵力相當雄厚。鄧艾的計劃是翻越深山峽谷不毛之地,突擊江油,此舉若成功,可完全打亂蜀軍的部署。
不料諸葛緒拒絕接受鄧艾的命令,他的理由很簡單:他接到的指令只是牽制阻擊姜維,並非繼續攻略蜀地。別人都想搶功,諸葛緒不想嗎?當然不是。在他看來,鄧艾就是個瘋子,穿越七百里荒涼區,這種戰略只有瘋子才想得出來,還沒打到江油,恐怕自己就死無葬身之地了。諸葛緒拒絕接受鄧艾指揮,向東挺進至白水關,與鍾會會師。
說實話,司馬昭在伐蜀將領的安排上實在糟糕,幾個巨頭各自盤計自己的利益,個個都要爭功。倘若不是蜀國軍事力量實在過於弱小,魏軍此番南征必敗無疑。鍾會一見到諸葛緒前來,便打起小算盤:何不把這三萬人馬給吞併過來呢?多三萬人,老子攻下蜀國就多一分勝算。
想到這裡,鍾會心生一計。他表面上對諸葛緒笑呵呵的,暗地裡卻向朝廷打小報告,指控諸葛緒畏敵不前。在漢魏時代,畏敵不前是很嚴重的罪行,基本上可以判死緩,也就是判處死刑,但允許交一筆罰金贖命。也算諸葛緒倒霉,他本是受鄧艾節制,卻跑到鍾會那去,這下可解釋不清了。於是朝廷一紙令下,諸葛緒被捕,用囚車送往京師,他的三萬人馬,順理成章被鍾會接管了。
鍾會本是個高談闊論的文人,說起打仗,比一般文人要強,但畢竟是半桶水。他手握十幾萬大軍,猛攻劍閣。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蜀道難》一書中這樣寫:「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斯可見劍閣之險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何況姜維已經把重兵集結於此。劍閣之險果然名不虛傳,鍾會的進攻屢屢受挫。這位以瀟灑自居的玄學家不由得打起退堂鼓。對鍾會來說,更大的麻煩是糧食緊缺,後勤補給線拉得太長,而且道路艱險難行,一旦斷糧,後果不堪設想。
看到鍾會的狼狽相,鄧艾不禁冷笑:一介書生還配指揮十幾萬大軍?該由老子上場了。他上書朝廷,稱:「賊人已經遭到重創,應該乘勝追擊。倘若我們從陰平抄小路,經由德陽亭直插涪縣,將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劍閣以西一百里處,距離成都也只有三百多里。這支奇襲部隊神不知鬼不覺直插敵之心腹,劍閣守軍勢必要回防涪縣,到時鐘會的兵車可長驅直入;如果劍閣守軍不肯撤退,能救援涪縣的蜀軍就寥寥無幾了。」
什麼叫名將,敢出奇制勝才叫名將。過於小心翼翼,打不出漂亮仗。鄧艾的勇氣實超越他人之上,眼光也較他人更遠更敏銳,他一眼就洞察了蜀漢的軟肋所在,敵人所憑恃的只不過是險峻之山嶺,以為「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然而人類之所以偉大,在於動物過不去的地方,人類可以用意志征服之。
這是一次偉大的進軍,這是一次超越人類極限的挑戰。
鄧艾的人馬穿行於七百里無人區,沒有人,自然就沒有路,沒有路的山怎麼爬,沒有橋的河如何渡?除了鄧艾,沒有人相信能成功。許多不懷好意的人蹺起二郎腿等著看鄧艾的笑話,甚至巴不得他全軍覆沒。崇山峻岭,急流險灘,千百年來人跡罕至,鄧艾的人馬鑿山開路,遇水搭橋,當時沒有挖掘機,沒有裝載機,也沒有土方車,一切都依靠人力,工程進展緩慢。最嚴峻的問題是糧食缺乏,在這片茫茫荒地,補給極其困難,軍中糧草不夠,只能靠大自然供給了。
這次軍事大冒險著實險象環生,史書是這樣寫的:「山谷高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瀕於危殆。」這支英勇的軍隊沒有崩潰的原因,全在於鄧艾的信心與卓越的領導力。在最危險的一段絕崖,鄧艾帶頭用氈毯裹身,滾下山去,簡直是不要命。靠著這種堅忍不拔的意志,鄧艾兵團奇蹟般地穿越了七百里無人區,兵臨江油城下。
江油守將馬邈張大眼睜望著這支從天而降的神兵,眼中充滿迷惘與困惑,連抵抗的勇氣也喪失了,打開城門向鄧艾投降。鄧艾兵不血刃,奪下江油,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涪縣。
江油失守,蜀都成都震動。
此時姜維大軍遠在劍閣,遠水解不了近渴,蜀中無大將,誰能抵擋鄧艾呢?六神無主的皇帝劉禪想到了一個人: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顯然,皇帝把保衛成都的希望寄托在了諸葛家的優良基因上。
然而,劉禪自己都沒從老爹劉備那兒獲得優良基因,又怎麼能保證諸葛瞻有呢?相貌、體質或許與遺傳有關係,但品行、才能卻無法遺傳,這算是人類一個大大的遺憾。
諸葛瞻的軍職是衛將軍,但並沒有多少實戰經驗。他臨危受命,拼湊出一支軍隊,開赴涪縣。尚書郎黃崇指出:涪縣位於平地,無險可守,不如繼續向前挺進,占據險要地形,控制重要隘口,防止敵人挺進到平原。
黃崇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諸葛瞻並未採納。在諸葛瞻看來,鄧艾兵團剛剛穿越七百里無人區,已是強弩之末。蜀軍中多蠻人、氐羌人,向來以戰鬥驍勇著稱,野戰能力很強。倘若以逸擊勞,速戰速決,有望一戰殲滅來犯之敵。而若進據山嶺,恃險而守,勢必成為一場相持戰,反倒夜長夢多。
不過,有一些因素是諸葛瞻沒有考慮到的:其一,從將領的能力看,鄧艾是久經沙場的宿將,多次挫敗姜維的北伐,這種實戰指揮能力,不是諸葛瞻從兵書上能學得到的;其二,魏軍長途跋涉,兵疲馬困,這是他們的弱點,但是魏軍沒有退路,不可能重返七百里無人區,退卻意味著死,只有前進才有生機,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反而能迸發出平常所沒有的力量。
諸葛瞻剛愎自用,黃崇幾乎絕望,再三進諫,甚至聲淚俱下。但諸葛瞻的性格與父親諸葛亮有些相像,聽不進別人的,你越說,我越不聽。不同的是,諸葛亮用兵謹慎,就算打不贏,起碼也不會輸得太慘。相比之下,諸葛瞻幾乎是在豪賭。
多算勝,少算不勝,何況是無算呢?行軍作戰的原則,「先為不可勝」,要先做到不被敵人擊敗,然後才考慮如何打敗敵人。諸葛瞻兵力有多少呢?史書上沒說。根據戰前魏國的軍事情報,蜀國全部兵力九萬人,其中姜維麾下有五萬人,首都及其他駐軍約四萬人。戰爭爆發後,劉禪派遣廖化、張翼、董厥增援前線,後方兵力更少了。我估計諸葛瞻的總兵力不會超過三萬人,而且大部分是新招募的士兵。與之相比,鄧艾的兵力是三萬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很明顯,諸葛瞻並沒有優勢。
可惜的是,諸葛瞻選擇了最笨的一種戰法:硬拼。
諸葛瞻既不據險扼要,也不守城,而是與鄧艾在曠野上交戰。這一戰幾乎沒有懸念,蜀軍大敗,諸葛瞻只得放棄涪縣,退守綿竹。
鄧艾兵臨綿竹,他採取雙管齊下的原則,一面積極備戰,一面試圖勸降諸葛瞻,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寫了一封信,差人送給諸葛瞻,承諾說:「你若投降,我必表薦你為琅琊王。」為什麼是「琅琊王」呢?諸葛亮的老家原本在琅琊,後來因戰亂才逃到荊州,最後跟著劉備入蜀。中國人的鄉土觀念很強,所以鄧艾用「琅琊王」的名號來誘惑諸葛瞻。
諸葛瞻雖沒有老爹的本事,氣節還是有的。他把信撕得粉碎,斬殺來使,以這種激烈手段回敬鄧艾的勸降。鄧艾勃然大怒,你小子敬酒不吃吃罰酒,於是下令攻打綿竹。鄧艾的兒子鄧忠攻東面,司馬師纂攻西面。
綿竹是成都北面門戶,一旦失守,成都就危險了。諸葛瞻抱定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堅守陣地。魏軍在東、西兩翼發動的攻勢都被遏制,蜀軍抵抗之頑強,大大超乎鄧艾的預料。鄧忠與師纂都碰了個大釘子,兩人不約而同從前線撤退下來。
鄧艾大怒,質問兩人。鄧忠囁嚅道:「賊未可擊。」這話的意思是,敵人太頑強了,實在打不贏。鄧艾火冒三丈,斥道:「生死存亡在此一舉,什麼叫賊未可擊!」說罷又把鄧忠、師纂兩人罵了個狗血噴頭,並警告他們戴罪立功,否則將人頭搬家。
一位高明的統帥駕馭軍隊,一靠賞,一靠罰。重賞之下有勇夫,重罰之下,也能讓怯懦的人迸發出勇氣。鄧忠、師纂只能硬著頭皮上,再度對蜀軍陣地發起強大攻勢。事實證明鄧艾的判斷是對的。魏軍處境難,蜀軍更難!儘管諸葛瞻拼了命抵擋住第一波進攻,卻只是迴光返照,軍隊的信心已處於崩潰的邊緣。
防線一旦被突破,後果就是災難性的。蜀軍一鬨而散,爭相逃命,諸葛瞻無力回天。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他所能做的,就是一死以報國恩。諸葛瞻與兒子諸葛尚都戰死沙場,蜀國滅亡的鐘聲已敲響。
川蜀地形險峻,易守難攻。正是憑恃此優勢,諸葛亮與姜維在戰略上都選擇主動出擊,把攻擊關隴作為主要目標。打得贏最好,打不贏就恃險而守,敵人也無可奈何。的確,魏國進犯蜀國的次數,要遠遠少於蜀國進犯魏國。因此,蜀國上下對局勢的判斷都過於樂觀,認為即便魏國大舉攻蜀,蜀軍防守仍綽綽有餘。
這種想法固然不錯,卻低估了敵人的智慧。
大家都認為姜維可以在劍閣阻擋鍾會大軍,豈料鄧艾另闢蹊徑,下出一手妙棋。這是滅蜀之戰中關鍵的一步棋。儘管兩國重燃戰火,但對於蜀國內地居民來說,戰爭是遠得不能再遠的事,大家都相信戰火很難燒到後方,至少沒那麼快。豈料鄧艾狂飆突進七百里,兵不血刃下江油,又在涪縣、綿竹一役中殲滅諸葛瞻部,轉眼間離成都僅咫尺之遙。蜀都頓時人心惶惶。
恐慌的氣氛在蔓延,早已習慣和平的民眾寧可逃難到深山老林或沼澤中,也不願意待在城裡等死。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逃出城去,而首都的防禦急需人手,朝廷緊急下令制止百姓逃亡,但根本攔不住。
怎麼辦?
皇帝劉禪慌忙召開公卿會議。各位公卿你一言我一語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是討論如何守城,而是討論要逃到哪去。能去的地方並不多,大臣們主要有兩種意見:其一,逃到友好鄰邦吳國,寄人籬下,建立一個流亡政權;其二,遷都南中。南中有七個郡,分別是越巂郡、朱提郡、牂牁郡、雲南郡、興古郡、建寧郡、永昌郡。南中即今日之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山河相間,有險峻的橫斷山脈,可以作為抵抗魏師的屏障。
這時有人發出一聲冷笑,大家一瞧,冷笑的乃是光祿大夫譙周。譙周對兩套方案都嗤之以鼻,他挖苦道:「自古以來,沒有誰寄人籬下還能當天子。去了吳國,只能臣服於吳國。大國吞併小國,這是自然之理,現今魏國可以吞併吳國,吳國卻不能吞併魏國。倘若要稱臣,還不如直接向大國稱臣,否則等魏國吞併吳國,我們還要再受一次辱。」
逃吳國是自取其辱,那麼逃往南中又如何呢?
譙周繼續說:「若要逃往南中,就要提前做好準備。現在已是大敵當前,大禍將至,人心隔肚皮,小人心裡想什麼,沒有人知道,恐怕還沒來得及走,就會發生不測之事,怎麼到得了南中呢?」
大家聽明白了,譙周就是個投降派。大家沉默片刻,有人怯生生問一句:「鄧艾已近在咫尺,要是不肯接受投降,那怎麼辦?」
要是諸葛亮地下有知,看到朝廷這些大臣貪生怕死的投降嘴臉,怕是要從棺材裡跳出來了。譙周對投降一事有自己的見解,他說:「現在東吳尚未臣服魏國,從形勢上說,鄧艾不能不接受我們投降,而且還不能不以禮相待。倘若陛下投降魏國,魏國沒有裂土分封陛下,臣願親自前往京師,用古代大義為陛下力爭。」
一番投降的言論,在譙周說來倒成了慷慨之詞。譙周這麼一說,大家紛紛叫好,表示說得太妙了——史書上說「眾人皆從周議」。可見蜀漢朝廷這些高官,考慮的只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哪裡有國家大義。
劉禪雖是個平庸的皇帝,但他的表現比那幫臣子要稍好一點。畢竟是當皇帝的人,面子有點拉不下來,他既不想逃到東吳,也不想投降魏國,最好先去南中,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吧。
投降派頭頭譙周又跳出來說:「南方乃是偏遠的蠻夷之地,平常沒上繳供奉租稅,還時不時叛反,自丞相諸葛亮以武力威逼,才不得不屈從。若是遷都南中,朝廷的費用開銷那麼大,只能取自蠻夷部落,到時他們不反才怪呢。」
這一盆水,把劉禪的心給澆涼了。看著這幫臣子,這朝廷能撐得下去嗎?罷罷罷,劉禪一咬牙,投降就投降吧!侍中張紹帶著皇帝的御璽,前往鄧艾營中請降。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投降。北地王劉諶是劉禪第五子,當他得知父皇要投降的消息後,怒不可遏地說:「倘若真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自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一同為社稷而死,至少可以對得起先帝,怎麼能投降呢?」劉禪不耐煩地把他轟了出去。劉諶帶上全家老小去了昭烈廟(劉備的祭廟),他先把自己的妻子兒女全部殺掉,然後自殺,以這種極端的方式,為即將滅亡的蜀漢帝國殉葬。
話說蜀漢侍中張紹揣著皇帝御璽前來見鄧艾,鄧艾大喜過望。劉禪一投降,就意味著蜀漢滅亡,而他鄧艾就是滅蜀的第一功臣,他的豐功偉績以及傳奇般的征服事業,將永垂史冊,為人所傳誦,他豈能不欣喜若狂呢?鄧艾當即寫了一封回信,對劉禪歸降魏國表示接受。
蜀漢皇帝投降,代表著戰爭結束了。劉禪派太僕蔣顯帶著皇帝最後的敕令,命令大將軍姜維放下武器,向魏軍統帥鍾會投降。同時,尚書郎李虎把蜀國戶口檔案送交鄧艾,根據這份檔案,蜀漢共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其中甲士十萬二千人,吏四萬人。
有人會感到奇怪,蜀國人口也太少了吧,全國總計不到一百萬。我認為這個數據是不準確的,有幾個原因:其一,西南多蠻夷,這些蠻夷可能沒統計在內;其二,由於數十年戰亂不斷,許多人逃到深山老林,不在官府名冊之內;其三,貴族、大戶之家的奴僕、婢女等,不一定算在戶籍上;其四,由於戶口與租稅掛鉤,存在有少報、瞞報的現象。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因素,這裡不一一羅列。
成都成了不設防的城市,鄧艾大軍開到城北,蜀漢皇帝劉禪親自出城,帶上太子、諸王以及大臣六十多人。為了表示臣服,君臣都自縛雙手、左右扛著棺木來到魏軍的轅門之前。這是古代傳下來的投降儀式,一般敵方將領接受投降後,會把棺木燒掉,為投降者解綁,以表示寬恕仁慈。
果然,鄧艾親自為劉禪鬆綁,並燒了棺材。應該說,鄧艾有古名將之風采,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征服者而趾高氣揚,而是恭恭敬敬、客客氣氣地請蜀漢君臣入帳相見。同時,鄧艾約束手下將士恪守軍紀,禁止燒殺擄掠,妥善安撫百姓。魏軍進成都後,城內秩序井然,這樣的結局,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如何處置蜀漢皇帝劉禪呢?鄧艾參考東漢的舊例,代表魏國皇帝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其餘官員也做了相應安排。至於奸臣黃皓,鄧艾早就聽聞此人奸險,將他逮捕入獄,準備處死。豈料黃皓著實有點本事,他能被劉禪寵幸這麼久,自有高明之處,他花費巨資打點鄧艾左右,最後竟然逃過一死。
再來說說姜維的情況。
早先姜維在劍閣抵禦鍾會入侵,憑險而守,魏軍無法前進。然而,鄧艾以奇兵突入腹心,令劍閣防線失去意義。當諸葛瞻戰敗、綿竹失陷的消息傳來,姜維知道大勢已去,便從劍閣撤向巴中,打算回援成都。
姜維放棄劍閣,鍾會得以長驅直入,進抵涪縣。此時姜維正打算把部隊撤回成都,行至郪縣,接到皇帝劉禪的詔令,指示他向鍾會投降。事到如今,皇帝降了,政權垮了,姜維還能怎樣呢?他不得不遵從王命,與廖化、張翼、董厥等將領向鍾會投降。
比起蜀國君臣、將領,士兵們的愛國熱情更高。大家聽說皇帝、主帥都投降了,個個怒不可遏,為了發泄怨氣,紛紛拔出刀,衝著石頭一陣亂砍,甚至把刀刃都砍折了。不過士兵們的憤怒只是徒勞,改變不了蜀漢滅亡的現實。各郡縣陸續改旗易幟,官吏、守軍紛紛向鍾會、鄧艾投降。
至此,蜀地全部平定。
滅蜀之役,首功當推鄧艾。沒有他的奇襲,就沒有如此圓滿的結局。平蜀之後,鄧艾被提拔為太尉,位列「三公」,增加采邑兩萬戶;鍾會的功勞雖不及鄧艾,也算賣力,朝廷升遷他為司徒,增加采邑一萬戶。由於蜀地剛平,鄧艾、鍾會兩人並沒有返回京城任職,而是留在蜀境,戰後重建事務繁多,一時離不開。
然而,命運無常,誰也不會想到,不久之後,這兩位滅蜀功臣竟都死於非命。